CN101682417A - 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417A
CN101682417A CN200880020963A CN200880020963A CN101682417A CN 101682417 A CN101682417 A CN 101682417A CN 200880020963 A CN200880020963 A CN 200880020963A CN 200880020963 A CN200880020963 A CN 200880020963A CN 101682417 A CN101682417 A CN 101682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ection
data burst
downlink subframe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0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417B (zh
Inventor
李美贤
赵在源
柳炫圭
洪松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2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帧被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指示数据资源分配的第一信道、通过其发送数据的第二信道、或用于反馈信号接收的第三信道。该方法包括由发送端利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区段内的第一信道指示第二信道的位置和大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数据、以及通过第三信道接收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的数据的反馈信息。

Description

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短延迟时间(latency)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正在朝着提供诸如广播、多媒体图像、多媒体消息等的各种业务的方向演进。具体来讲,正在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便以100Mbps或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向高速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以及以1Gbps或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向低速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同时脱离(depart from)集中在语音和分组数据通信的服务。
多数移动通信系统考虑了多址方案,以便高效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移动通信系统还考虑了双工方案以识别双向连接。也就是,移动系统区分上行链路连接和下行链路连接。考虑多址和双工二者的这样一种方案是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多址(TDD-OFDMA)方案。
图1A和1B分别示出了传统TDD-OFDMA帧结构和具有多个区段(zones)的TDD-OFDMA帧结构。
首先参考图1A,TDD-OFDMA帧被划分为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发送/接收时间间隙(Transmission/reception Time Gap,TTG)位于两个子帧之间。前同步码位于下行链路子帧的第一个符号间隔(symbolinterval),而控制信息位于下行链路子帧的随后的符号间隔。控制信息包括帧控制报头(FCH)、下行链路媒体访问协议(DL-MAP)、和上行链路媒体访问协议(UL-MAP)。
接着参考图1B,根据子信道配置方案,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多个区段。
为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高速可靠地传输数据,需要短延迟时间(latency)。例如,短延迟时间可能被需要以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应用到提供实时服务的通过网际协议的语音(VoIP)服务。但是,并非所有分组都需要短延迟时间。这里,延迟时间(latency)可以由以下表达式来表示:
延迟时间=初始传输时间+重传概率×重传时延----------------(1)
也就是,延迟时间由初始传输时间、重传概率、和重传时延(delay)来确定。考虑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对于需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必须减小重传概率或重传时延。
如上所述,可能会有需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因此,必须存在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帧,以便以高速传输这样的分组。此外,为了在同一系统中既传输不需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也传输确实需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必须存在与这样的传输相对应的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而,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指示数据资源分配的第一信道、通过其发送数据的第二信道、以及用于反馈信号接收的第三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由发送端利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内的第一信道指示第二信道的控制信息(位置和大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数据;并在一定间隔之后通过第三信道接收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的数据的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和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区段,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指示数据资源分配的第一信道、通过其发送数据的第二信道、以及用于反馈信号接收的第三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由发送端根据要发送的数据是否需要短延迟时间,确定是否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和所述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要发送的数据的资源区段;当发送端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发送数据时,利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内的第一信道指示第二信道的控制信息(位置和大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数据;并在一定间隔之后通过第三信道接收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的数据的反馈信息。
从以下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优点以及突出的特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很清楚。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定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A和1B是示出传统TDD-OFDMA帧结构和具有多区段的TDD-OFDMA帧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在下行链路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TDD-OFDMA帧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划分为两个区段的子帧的各种示例的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可以根据小区(cell)状态以不同比率进行配置的帧结构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包括短延迟时间区段的帧结构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帧结构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根据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不同符号比率的帧结构的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由基站通过短延迟时间区段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的流程图。
贯穿附图应当注意到相似的参考标号被用来描绘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被提供用来帮助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全面理解,本发明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有各种具体细节来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但是这些细节应当被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清楚和简洁,将省略对熟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法。为此,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区段来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burst)传输。而且,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与现有帧长度和帧结构兼容的新的帧结构,并且利用所提出的帧结构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方式将在以下说明中进行描述。
为了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新的帧包括至少一个区段作为支持短延迟时间的传输区段。这里,所述帧可以是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多址(TDD-OFDMA)帧。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如下新定义的区段被用作短延迟时间支持区段。在以下说明中,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和需要严格延迟时间的区段(即,需要严格的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支持的区段)将作为具有相同的含义来使用,并且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和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区段(即,支持灵活的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区段)将类似地作为具有相同的含义来使用。
1.短延迟时间区段(SLZ):如果在应用同步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时通过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传输数据突发,则通过减小处理时延(delay)和重传时延,数据突发可以获得短延迟时间,因为它具有短的传输间隔。短延迟时间区段存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的每一个中。短延迟时间区段被优先用于需要短延迟时间的数据,但也可以用于不需要短延迟时间的数据,只要这样的使用构成了对资源的更有效的利用即可。对于短延迟时间区段的操作,定义了以下信道。此外,一个子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
2.下行链路短延迟时间控制信道(D-SLCCH):D-SLC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D-SLCCH包括控制信息,如数据突发分配信息、反馈信道分配信息、等等。该控制信道可以位于每个短延迟时间区段中。
3.上行链路短延迟时间控制信道(U-SLCCH):U-SLC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该控制信道可以位于每个短延迟时间区段中。
4.下行链路短延迟时间数据信道(D-SLDCH):D-SLD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
5.上行链路短延迟时间数据信道(U-SLDCH):U-SLD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
6.下行链路短延迟时间反馈信道(D-SLFCH):D-SLF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对应于上行链路数据的反馈信道。
7.上行链路短延迟时间反馈信道(U-SLFCH):U-SLFCH是指在短延迟时间区段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对应于下行链路数据的反馈信道。该信道为逻辑信道。
现在将对附图进行介绍以帮助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实现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方式。
首先,一个帧被划分为多个时隙。图2示出了在TDD方案中这样的帧的示例。在TDD方案的情况下,多个时隙包括下行链路时隙和上行链路时隙。在下行链路中,短延迟时间区段位于下行链路子帧内,并且用于支持短延迟时间区段的专用信道位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的每一个中。其更详细的说明将在以下参考图2给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TDD-OFDMA帧结构。
参考图2,为了支持短延迟时间,每个子帧由多个时间区段DL1、DL2、DL3、UL1、UL2、UL3组成,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在图2中,示出了每个子帧由三个区段组成并且包括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的情况。当然,应当理解这仅仅是作为示例,每个子帧可以由不同数量的区段组成,大于或小于三个区段,并且每个子帧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短延迟时间区段。下行链路子帧包括D-SLCCH、D-SLDCH、和D-SLFCH。而且,上行链路子帧包括U-SLFCH和U-SLDCH。
在下行链路分组传输中,D-SLCCH被用来指示数据突发分配信息和传输格式。D-SLDCH被用于具有严格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数据突发传输。U-SLFCH被用于响应于通过D-SLDCH传输的分组的反馈。这里,反馈信道可以由D-SLCCH定义或指示,或者反馈信道可以根据数据被分配的位置而被预先定义。
在上行链路分组传输中,控制信息被通过下行链路子帧内的D-SLCCH传输,以便支持短延迟时间。移动站通过分配的区段中的U-SLDCH传输需要短延迟时间的数据突发。基站从移动站接收数据,然后通过D-SLFCH传输反馈信号。短延迟时间区段可以包括任意时间区段或由任意时间频率资源组成的二维突发区段。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子帧或下行链路子帧根据是否需要或期望支持短延迟时间可以被划分为各种不同区段。也就是,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子帧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用于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和一个或多个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这里,每个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和每个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可以被划分为时分多址(TDMA)方案、频分多址(FDMA)方案、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
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可以由支持HARQ的分组、通过具有良好条件的信道传递的分组、一定大小的编码分组等来使用。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可以由不支持HARQ的分组、通过具有较差条件的信道传递的分组、大小较大的编码分组等来使用。这样,当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和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在同一帧中共存时,该帧可以是时间复用的(time-multiplexed)或频率复用的(frequency-multiplexed)。
所述复用帧中每个区段的大小可以根据要服务的传输容量而改变。例如,可以将第一系统需要的传输容量与第二系统需要的传输容量进行比较,并且将大小较大的区段分配给需要较大传输容量的系统。当然,第一和第二系统可以是异类系统或同类系统。当第一和第二系统是同类系统时,帧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区段,并且考虑到分组类型(业务类型)和信道条件,多个区段可以被复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划分为两个区段的子帧的各种不同示例。
参考图3,子帧可以是上行链路子帧或下行链路子帧。两个区段中的一个是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而另一个是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在附图中,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由“SLZ”表示,而不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区段由“non-SLZ”表示。
参考标号“300”表示可由SLZ和non-SLZ两者组成的一个子帧。而且,子帧300可以只由SLZ组成或只由non-SLZ组成。
参考标号“310”表示一个子帧300由SLZ和non-SLZ组成时的示例。并且,只在这个示例中,如310中所示的SLZ包括三个短延迟时间区段。如上所述,在一个子帧内的支持严格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区段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小区的状况而不同地确定。
参考标号“320”到“340”表示包括用于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多个区段的示例,所述区段根据小区或其他状况或需求被不同地映射到物理信道。参考标号“320”表示各个SLZ和non-SLZ是时间复用的示例。它示出了短延迟时间区段可以位于子帧内的任何位置。
参考标号“330”表示各个SLZ是时间复用的、并且SLZ和non-SLZ是频率复用的示例。而且,虽然没有示出,但是各个SLZ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参考标号“340”表示构成SLZ和non-SLZ的短延迟时间区段是时间复用的、并且一些短延迟时间区段和non-SLZ是频率复用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帧结构,其中SLZ和non-SLZ根据小区状态被以不同比率进行配置。
参考图4,在示出的示例中,帧被划分为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并且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SLZ和non-SLZ。作为示例,所示的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大小比率为5∶3。
参考标号“400”表示包括大小比率为4∶1的non-SLZ和SLZ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包括大小比率为2∶1的non-SLZ和SLZ的上行链路子帧。
参考标号“410”表示包括大小比率为3∶2的non-SLZ和SLZ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包括大小比率为2∶1的non-SLZ和SLZ的上行链路子帧。
参考标号“420”表示包括大小比率为2∶3的non-SLZ和SLZ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包括大小比率为1∶2的non-SLZ和SLZ的上行链路子帧。
参考标号“430”表示包括大小比率为1∶4的non-SLZ和SLZ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包括大小比率为1∶2的non-SLZ和SLZ的上行链路子帧。
参考标号“440”表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两者均只包括non-SLZ。
参考标号“450”表示non-SLZ和SLZ是时间复用的下行链路子帧,以及non-SLZ和SLZ是频率复用的上行链路子帧。两个区段之间可以设定各种不同的大小比率。
关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大小比率的信息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提供给移动站。此外,关于是否提供短延迟时间的信息、短延迟时间区段的数量、以及每个短延迟时间区段的位置和大小信息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提供给移动站。例如,在由参考标号“400”表示的帧结构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短延迟时间区段开始于non-SLZ(3x)结束的点。也就是,通过广播信道,基站通知移动站:在non-SLZ结束的点处跨越(over)一个间隔(x)的短延迟时间区段开始。
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在每个帧中,或者可以以一定周期而包括在帧中。也就是,移动站通过使用前同步码获得与基站的同步,然后通过使用经由广播信道提供的信息来识别帧配置。虽然图4示出了根据小区状况对帧进行时间复用,但这仅仅是示例。很明显,可以以各种形式对帧进行复用,如图3所示。而且,可能影响支持严格延迟时间的区段的大小和数量的小区状况的示例包括小区覆盖范围、链路预算、吞吐量、向系统的迁移等。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包括多个短延迟时间区段的帧结构。
参考图5,帧被划分为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符号比率(symbol ratio)为29∶18。下行链路子帧包括五个短延迟时间区段,而上行链路子帧包括三个短延迟时间区段。在图5的示例中,下行链路子帧中的五个短延迟时间区段顺序为DL1 500、DL2 510、DL3 520、DL4 530和DL5 540,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三个短延迟时间区段顺序为UL1 550、UL2 560和UL3 570。
在下行链路传输中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按如下所述被分配、传输(重传)、和反馈:
接收端将对于由发送端在DL1 500中发送的分组的反馈通过UL1 550中的信道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_DL1)发送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来自接收端的反馈在下一帧的DL1中发送或重新发送该分组。
接收端将对于由发送端在DL2 510中发送的分组的反馈通过UL1 550中的信道ACK/NACK_DL2发送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来自接收端的反馈在下一帧的DL2中发送或重新发送该分组。
接收端将对于由发送端在DL3 520中发送的分组的反馈通过UL2 560中的信道ACK/NACK_DL3发送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来自接收端的反馈在下一帧的DL3中发送或重新发送该分组。
接收端将对于由发送端在DL45 30中发送的分组的反馈通过UL2 560中的信道ACK/NACK_DL4发送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来自接收端的反馈在下一帧的DL4中发送或重新发送该分组。
接收端将对于由发送端在DL5 540中发送的分组的反馈通过UL3 570中的信道ACK/NACK_DL5发送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来自接收端的反馈在下一帧的DL5中发送或重新发送该分组。
在上行链路传输中支持短延迟时间的分组按如下所述被分配、传输(重传)、和反馈:
对于在UL1 550中传输的分组,所传输的分组的分配信息通过DL2 510中的信道Assignment_UL1来指示,并且对于所传输的分组的反馈信息通过下一帧的DL2 510中的信道ACK/NACK_UL1来提供。
对于在UL2 560中传输的分组,所传输的分组的分配信息通过DL3 520中的信道Assignment_UL2来指示,并且对于所传输的分组的反馈信息通过下一帧的DL3 520中的信道ACK/NACK_UL2来提供。
对于在UL3 570中传输的分组,所传输的分组的分配信息通过DL4 530中的信道Assignment_UL3来指示,并且对于所传输分组的反馈信息通过下一帧的DL4 530中的信道ACK/NACK_UL3来提供。在前述内容中,可以根据每个分组传输来考虑各种发送/接收处理时间,并且每个短延迟时间区段中的分组传输以一定重传周期(cycle)来执行。
考虑到处理时延时间,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彼此对应的区段之间存在等于或大于支持严格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区段的长度的时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帧结构。
参考图6,帧被划分为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下行链路子帧包括五个短延迟时间区段,而上行链路子帧包括三个短延迟时间区段。
在图6中,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区段和需要严格延迟时间的区段在时域和频域上以OFDMA方案来提供。这里,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区段是指其中通过至少两个SLZ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区段。在图6的帧中,DL6和DL7对应于这样的区段。需要严格延迟时间的区段是指其中通过一个SLZ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区段。如果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数据在一定间隔内发送,即通过一定数量的SLZ发送,则可以接收到根据短延迟时间需求条件的反馈。因此,在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区段中的数据突发传输或数据突发接收也可以满足短延迟时间。
例如,通过DL6开始处的区段DL1内的Assignment_DL6来指示通过DL6的数据突发传输所需的资源分配。对此的反馈可通过上行链路子帧内的UL1中的ACK/NACK_DL6来提供。而且,对此的数据突发传输(重传)可以在下一帧的DL6中执行。虽然在需要灵活延迟时间的区段中提供DL6中的数据突发传输,但是其能够满足短延迟时间要求。对于通过DL7传输的分组的反馈在至少一个帧经过之后通过上行链路子帧间隔来执行。例如,对应于图6中UL3的位置,该反馈可以在至少一个帧经过之后在UL3中执行。随后,以一定时延通过DL7执行作为该反馈的结果的数据传输或重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能够支持在同一个帧结构内具有不同重传时延的数据传输。
对于通过UL4传输的分组的反馈通过位于下一个帧的DL3中的ACK/NACK_UL4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即使在下一个下行链路子帧中反馈具有等于或大于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大小的长度的分组,并且该反馈也能使得在下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进行分组重传(传输),所以短延迟时间可以经由与帧长度一样长的重传时延而得到支持。
当考虑其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符号比率为29∶18的帧时,下行链路子帧可以包括由5个符号组成的第一短延迟时间区段以及每个都由6个符号组成的四个短延迟时间区段。而且,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包括每个都由6个符号组成的三个短延迟时间区段。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根据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不同符号比率的帧结构。
参考图7,根据系统实现方式,可以实现帧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各种符号比率,如29∶18、23∶24、35∶12等。参考图7,可以注意到,可以基于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支持各种TDD比率。
当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符号比率为29∶18时,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区段#0可以由5个符号组成,而区段#1、区段#2、区段#3和区段#4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而且,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区段#5、区段#6和区段#7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
当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符号比率为23∶24时,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区段#0可以由5个符号组成,而区段#1、区段#2和区段#3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而且,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区段#4、区段#5、区段#6和区段#7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
当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的符号比率为35∶12时,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区段#0可以由5个符号组成,而区段#1、区段#2、区段#3、区段#4和区段#5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而且,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区段#6和区段#7的每一个可以由6个符号组成。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由基站通过短延迟时间区段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
参考图8,在步骤802,基站考虑到通信环境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的每一个划分为多个区段。在步骤804,基站将所划分的多个区段中特定的区段配置为至少一个短延迟时间区段。在步骤806,基站通过该短延迟时间区段发送/接收信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能够处理需要短延迟时间的数据和服务的新的信道和帧结构。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所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指示数据资源分配的第一信道、通过其传输数据突发的第二信道、以及用于反馈信号接收的第三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由发送端利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区段内的第一信道指示第二信道的位置和大小;
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数据;以及
通过第三信道接收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的数据突发的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接收端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数据突发;以及
通过与第二信道相对应的第三信道发送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接收的数据突发的反馈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区段由时间和频率资源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在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之间具有18∶29的符号比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在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之间具有24∶23的符号比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在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之间具有12∶35的符号比率。
7.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所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和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区段,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指示数据资源分配的第一信道、通过其发送数据突发的第二信道、以及用于反馈信号接收的第三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由发送端根据要发送的数据是否需要短延迟时间,确定是否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和所述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来提供了要发送的数据突发的资源区段;
当发送端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发送数据突发时,利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内的第一信道指示第二信道的控制信息;
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数据突发;以及
在一定间隔之后通过第三信道接收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发送的数据突发的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控制信息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位置和大小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由接收端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数据突发;以及
通过第三信道发送对于已经通过第二信道接收的数据突发的反馈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和所述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是时分复用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和所述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是频分复用的。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区段和所述用于非短延迟时间数据突发传输的区段中的至少一个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形式进行配置。
13.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突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
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为第一多个区段,并将下行链路子帧划分为第二多个区段,其中第一和第二多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短延迟时间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区段,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信道、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
在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区段中的任意一个区段内的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二信道的信息;
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数据突发;以及
在第三信道上接收反馈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关于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数据突发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信息包括由发送端进行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帧划分为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包括:
接收关于上行链路子帧对下行链路子帧的大小比率的信息;以及
根据所接收的大小比率信息对帧进行划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关于大小比率的信息包括从广播信号接收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为第一多个区段以及将下行链路子帧划分为第二多个区段包括:
确定通信小区的状态;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信息对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进行划分。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发送第二信道的位置和大小中的至少一个。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由接收端接收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数据突发;以及
由接收端在第三信道上发送反馈信息。
CN2008800209630A 2007-05-09 2008-05-09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帧的方法 Active CN101682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45241 2007-05-09
KR1020070045241 2007-05-09
KR20070045241 2007-05-09
PCT/KR2008/002624 WO2008140223A1 (en) 2007-05-09 2008-05-09 Method for supporting short latency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417A true CN101682417A (zh) 2010-03-24
CN101682417B CN101682417B (zh) 2013-09-25

Family

ID=3996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9630A Active CN101682417B (zh) 2007-05-09 2008-05-09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284720B2 (zh)
EP (1) EP2145405B1 (zh)
JP (2) JP2010526510A (zh)
KR (1) KR101507154B1 (zh)
CN (1) CN101682417B (zh)
BR (1) BRPI0811559A2 (zh)
MX (1) MX2009012102A (zh)
MY (1) MY151696A (zh)
RU (1) RU2426237C1 (zh)
WO (1) WO200814022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525A1 (zh) * 2011-08-11 201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短时延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025574A (zh) * 2014-04-16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301696A (zh) * 2015-05-26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低时延业务的突发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306440B2 (en) 2014-12-31 2019-05-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7431588B (zh) * 2015-03-20 2020-08-07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短tti的时间频率资源的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1816A1 (ja) * 2008-02-14 2009-08-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中継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707119B2 (en) * 2009-10-23 2014-04-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HARQ feedback and its method
JP5509343B2 (ja) * 2010-02-02 2014-06-04 中国移▲動▼通信集▲団▼公司 ダウンリンクサブフレーム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設備
US9107077B2 (en) * 2010-07-23 2015-08-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WiMAX and LTE-TDD networks
US10074136B2 (en) 2011-12-23 2018-09-11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blishing market information
US9503985B2 (en) 2012-03-29 2016-11-22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098995B1 (en) 2014-03-10 2020-0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ender device and receiver device
US10727983B2 (en) * 2014-10-29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length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TTI)
US10027462B2 (en) * 2014-10-31 201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frame structure
US10547415B2 (en) * 2015-03-15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TTI with advanced pilot and control
KR102022475B1 (ko) 2015-06-15 2019-09-18 한화정밀기계 주식회사 플립 칩의 범프 인식 보정 방법
US10440695B2 (en) 2015-06-30 2019-10-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3346787B1 (en) * 2015-09-02 2021-03-2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432386B2 (en) 2015-10-19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latency reduction
US10123347B2 (en) 2015-12-04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latency using common uplink burst in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10292179B2 (en) * 2016-09-28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izing a frame's arrangement thereby increasing processing time available to processors
EP3633899B1 (en) * 2016-10-28 2021-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eiver-specific transmission leng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6022B2 (ja) 1997-11-14 2001-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493752B1 (en) 1999-05-06 2002-12-10 Watchguard Technologies Device and method for graphically displaying data movement in a secured network
KR100416996B1 (ko) 1999-05-10 2004-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링크프로토콜에 따른 가변 길이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AU5920000A (en) 1999-07-09 2001-02-13 Malibu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rate control with link-layer acknowledgements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KR100592907B1 (ko) * 2003-12-22 2006-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큐오에스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무선 인터넷 단말 장치 및패킷 전송 방법
KR100754658B1 (ko) * 2004-03-12 2007-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재전송 운용 방법
KR100742127B1 (ko) 2004-06-25 2007-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랜덤 접속 채널을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053610B1 (ko) * 2004-06-25 2011-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ofdma 시스템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US7773535B2 (en) * 2004-08-12 2010-08-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 loop transmission
KR20060016184A (ko) 2004-08-17 2006-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ofdma 시스템의 빠른 피드백 채널 설정 방법
US7751363B1 (en) * 2004-11-22 2010-07-06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ffic and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s
US20070058595A1 (en) 2005-03-30 2007-03-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48697B (zh) * 2005-07-14 2012-01-2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电装置
KR101145847B1 (ko) * 2006-07-14 2012-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인식 환경에서 숨겨진 인컴번트 시스템을 탐지하기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채용되는 채널 분할방법
US20080075032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Krishna Balachandran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37090B2 (en) * 2006-12-26 2011-05-03 Wi-Lan Inc. Shorthand connection identifier with embedded subfield
US8077596B2 (en) * 2007-03-12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525A1 (zh) * 2011-08-11 201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短时延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025574A (zh) * 2014-04-16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025574B (zh) * 2014-04-16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623999B2 (en) 2014-04-16 2020-04-14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46804B2 (en) 2014-04-16 2023-01-03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306440B2 (en) 2014-12-31 2019-05-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7431588B (zh) * 2015-03-20 2020-08-07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短tti的时间频率资源的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US10743333B2 (en) 2015-03-20 2020-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frequency band of short TTI and device using same
CN106301696A (zh) * 2015-05-26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低时延业务的突发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301696B (zh) * 2015-05-26 2019-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低时延业务的突发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9012102A (es) 2009-11-25
KR20080099825A (ko) 2008-11-13
MY151696A (en) 2014-06-30
JP2013153518A (ja) 2013-08-08
KR101507154B1 (ko) 2015-03-31
US20080279143A1 (en) 2008-11-13
EP2145405A1 (en) 2010-01-20
WO2008140223A1 (en) 2008-11-20
CN101682417B (zh) 2013-09-25
EP2145405A4 (en) 2013-04-17
JP2010526510A (ja) 2010-07-29
EP2145405B1 (en) 2019-01-09
RU2009141162A (ru) 2011-05-20
BRPI0811559A2 (pt) 2014-12-09
RU2426237C1 (ru) 2011-08-10
US8284720B2 (en) 2012-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2417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帧的方法
US951580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53852B2 (en) Allocating data bursts and supporting hybrid auto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CN102202408B (zh)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0420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CK/NACK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784076B (zh) 降低多载波系统中harq重传时间间隔的方法和基站
KR20060003764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 재전송 방법
CN101088241B (zh)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中分配数据短脉冲串并支持混合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和移动站
KR101079095B1 (ko) Ofdma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자동 재전송 요구지원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