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673B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673B
CN101680673B CN2008800180806A CN200880018080A CN101680673B CN 101680673 B CN101680673 B CN 101680673B CN 2008800180806 A CN2008800180806 A CN 2008800180806A CN 200880018080 A CN200880018080 A CN 200880018080A CN 101680673 B CN101680673 B CN 101680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er
vaporization
gea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8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673A (zh
Inventor
山下哲也
长尾光久
神山亚矢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8/05968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146801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680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6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器,其在需要停止加湿运转时能够确保停止加湿过程,从而抑制水的白白浪费。加湿器(1)包含储水容器(40)、汽化元件(41)及水轮(42)。汽化元件(41)配置于比储水容器(40)满水时的水位更靠上侧的位置,使从储水容器(40)运送来的水汽化。水轮(42)将储水容器(40)的水运送至汽化元件(41),使其朝汽化元件(41)释放出。在加湿器(1)中,如果汽化元件(41)离开储水容器(40)的水面,水轮(42)停止运行的话,则由于加湿运转停止时水并不朝汽化元件移动,因此可使加湿确实停止。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尤其涉及使水含于规定部件并使其汽化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旋转部件含水并使所述水汽化的加湿器广泛普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加湿器,是将外形呈圆板状的汽化元件的一部分浸于储水容器内的水中,在使其旋转的同时并使汽化元件含水,且使所述水汽化而进行加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0390号公报
然而,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加湿器,在运转停止期间,汽化元件的一部分还没于水中,水被汽化元件吸收然后自然蒸发。因此,加湿过程并未完全停止,而储水容器内的水被逐渐消耗,用户必须频繁补给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其在加湿运转停止时,将加湿过程确实停止,从而抑制水的白白浪费。
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的加湿器包含:储存水的储水容器、汽化部件、送水机构、及本体。汽化部件配置于比储水容器满水时的水位更上侧的位置,使从储水容器运送来的水汽化。送水机构将储水容器的水运送至汽化部件,向汽化部件送水。本体收纳储水容器、汽化部件、及送水机构。
在所述加湿器中,因汽化部件配置在离开储水容器的水面的位置上,如果使送水机构的运行停止,则在加湿运转停止时,水无法向汽化部件移动,因此可使加湿过程确实停止。
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送水机构是水轮,所述水轮通过旋转使设于旋转轴周围的多个凹部依次浸于储水容器内的水中并汲取水。
在所述加湿器中,水轮在旋转时使水向汽化部件移动,在停止时不使水向汽化部件移动,因此,通过水轮的旋转与停止,确实开启与关闭加湿运转。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多个凹部设于水轮的侧面,水轮的侧面与汽化部件的侧面接近且相对。
在所述加湿器中,能够使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小。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部件可旋转地收纳于本体,所述加湿器还包含使水轮与汽化部件同时旋转的共同的驱动部。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部件是共有的,因此减少了部件数量。
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驱动部具有将旋转传达给汽化部件的驱动齿轮。汽化部件具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第1齿轮。水轮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的第2齿轮。
在所述加湿器中,驱动部的动力确实传达至汽化部件与水轮。
根据本发明第6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部件是在外周具有第1齿轮的圆板状部件。驱动齿轮及第2齿轮在如下位置与第1齿轮啮合:在驱动齿轮的旋转中心及第2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比第1齿轮的旋转中心更下方的位置、以及驱动齿轮及第2齿轮相对于第1齿轮的铅垂中心线彼此位于相反侧的位置。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汽化部件即使不由旋转轴支承,也可保持旋转,因此允许汽化部件采用不具有轴等突出部的平坦形状,故厚度尺寸变小。
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储水容器可装卸地收纳于本体。水轮是可旋转地支承于储水容器。当储水容器从本体取出时,水轮与储水容器一起被取出。
在所述加湿器中,储水容器、水轮清扫容易且使用便利。
根据本发明第8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部件可装卸地收纳于本体。汽化部件从本体被取出时的取出口、与储水容器及水轮从本体取出时的取出口不同。
在所述加湿器中,可仅仅取出汽化部件,因此,使清扫、更换等维修作业的实施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第9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还包含接水部件。接水部件可摇动地配置于储水容器与汽化部件之间,接受从汽化部件落下的水。接水部件具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向下方倾斜而使水流向储水容器。当储水容器被收纳于本体时,注水口向下方倾斜。当储水容器从本体取出时,注水口向上方倾斜。
在所述加湿器中,即使在将储水容器取出后从汽化部件有水落下,由于接水部件以注水口向上的状态接受所落下的水,因此,所述水不会落至本体内部,所以本体内部不会被濡湿、弄脏。
根据本发明第10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至第9方面中任一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送水机构具有除菌功能材料,所述除菌功能材料被设置得至少表面露出。
在所述加湿器中,送水机构在将储水容器的水运送至汽化部件时,可濡湿露有除菌功能材料的送水机构的表面。其结果为,除菌功能材料被濡湿并溶出,送水机构搅动储水容器内部、使溶出的除菌功能材料对流而均匀散布于储水容器内,可进行有效的除菌。
根据本发明第11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0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送水机构本身由除菌功能材料所构成。
在所述加湿器,由于无需将除菌功能材料设为另外的部件,因而可减少部件数目。
根据本发明第12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水轮在外周附近具有除菌功能材料,除菌功能材料被设置得至少表面露出。
在所述加湿器中,在水轮中可与水有效接触的位置设有除菌功能材料。其结果为,水轮搅动储水容器的内部、使除菌功能材料高效地溶出,并使其在储水容器内对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除菌。
根据本发明第13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水轮本身由除菌功能材料所构成。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无需将除菌功能材料设为另外的部件,因而可减少部件数目。
根据本发明第14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还包含接受从汽化部件落下的水的接水部件。当将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时,汽化部件保持位于接水部件的上方的的状态下移动旋转轴的中心。
在将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时,汽化部件的中心会移动,保持在汽化部件上的水会有流落。但在所述加湿器中,即使将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时汽化部件所保持的水落下,也会有接水部件位于汽化部件之下。其结果为,即使将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时汽化部件所保持的水落下,也能够可由接水部件接收。
根据本发明第15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4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当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被取出时,汽化部件被定位在与接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的状态。
在所述加湿器中,即使将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汽化部件的轴移动,汽化部件也与接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其结果为,将与接水部件的抵接点作为一个支点而支承汽化部件,因而无需专门用于支承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16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驱动部使汽化部件以规定的角速度以下的角速度旋转。该规定的角速度根据可使水到达汽化部件的旋转轴的汽化部件的水的渗透速度及水的自身重量来确定。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水被保持在汽化部件的整体,因此提高了加湿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17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在连接凹部的底面与凹部的开口的面中,接近水轮的旋转轴侧的面被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从底面开始越靠近开口则越靠近旋转轴。
在所述加湿器中,当积存于凹部的水到达水轮的上方时,会沿着倾斜面流出,因此,防止水滞留于凹部。
根据本发明第18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驱动部还具有:马达,其为驱动源;及输出齿轮,其连结于马达,并将动力传达至驱动齿轮。
在所述加湿器中,马达通过输出齿轮及驱动齿轮而使汽化部件旋转,因此,在汽化部件与马达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其结果为,被给水至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难以到达马达,可防止水侵入马达内部。
根据本发明第19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8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驱动部还具有凸缘,该凸缘从马达侧封闭输出齿轮的齿槽的端部。
在所述加湿器中,即使在给水至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从驱动齿轮的齿经由输出齿轮的齿槽而接近马达的情形下,由于所述凸缘阻止所述水的行进,所以可防止水侵入马达内部。
根据本发明第20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第2齿轮与水轮的设有凹部的侧面邻接。水轮还具有肋部,该肋部夹着第2齿轮、位于第2齿轮(423)的邻接凹部(421a)的侧面相反的一侧并封住第2齿轮的齿槽的端部。
在该加湿器中,当汽化部件的第1齿轮与水轮的第2齿轮啮合并进行旋转时,肋部防止汽化部件沿着齿宽方向从水轮脱离。
根据本发明第21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9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在汽化部件的外周的端部形成有斜面,该斜面越靠近汽化部件的外侧则越靠近汽化部件的厚度中央。
在所述加湿器中,在供给至汽化部件的水中的多余的水下降到达汽化部件的外周时,所述水沿着斜面向汽化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央移动然后落下。其结果为,多余的水确实落下至接水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22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还包含驱动部,该驱动部具有使汽化部件旋转的驱动齿轮;汽化部件是在外周具有第1齿轮的圆板状部件,所述第1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在第1齿轮的齿尖圆周上形成有斜面。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沿着齿尖圆周上的斜面向汽化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央移动,因此,确实落下至接水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23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还包含使汽化部件旋转的驱动部。汽化部件在外周具有第1齿轮,该第1齿轮用来传达来自驱动部的旋转力。
在所述加湿器中,为了使汽化部件旋转,向驱动部输入的所需的旋转力比直接向汽化部件的旋转轴施加的旋转力小,因此可节省能源。另外,由于无须直接使汽化部件的旋转轴旋转,故汽化部件无须具有机械性的旋转轴,因此,容易从本体取出汽化部件、及将汽化部件收纳于本体。
根据本发明第24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3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驱动部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位于汽化部件从本体抽出时的抽出侧的相反侧。
在所述加湿器中,当汽化部件从本体抽出时,驱动齿轮并不会受到干扰。
根据本发明第25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3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部件由无纺布制作。
所述加湿器由于吸水性高,可吸收更多的水然后使其蒸发,从而提高加湿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26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部件是进行旋转的大致圆板状部件。在本体内,汽化部件的外周由2个旋转体支承。2个旋转体位于比汽化部件的旋转轴更下方的位置,且夹着汽化部件的铅垂中心线而彼此位于相反侧。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汽化部件即使无机械性的旋转轴也可保持旋转,所以允许汽化部件采用不具有轴等突出部的平坦形状,故其厚度尺寸变小,因此,容易从本体取出汽化部件、及将汽化部件收纳于本体。
根据本发明第27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还包含使汽化部件旋转的驱动部。汽化部件具有汽化元件及第1齿轮。汽化元件呈大致圆板状,在被水濡湿后使水汽化。第1齿轮设于汽化元件的外周,传达来自驱动部的旋转力,并与汽化元件一起旋转。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通过第1齿轮进行旋转而使水遍布汽化元件整体,所以水的蒸发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加湿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7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元件可从第1齿轮装卸。第1齿轮具有防止其与汽化元件之间的空转的空转防止部件。
在所述加湿器中,在因汽化元件或第1齿轮中任意一个有问题而需要更换汽化部件时,并非将汽化部件整体更换,由于可以仅仅更换有问题的一方即可,因此,即经济又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29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空转防止部件是向汽化元件的厚度方向突出的销。
在所述加湿器中,当使汽化元件与第1齿轮结合时,所述销是刺入汽化元件,由于其发挥制动的功能,因此无需用于防止空转的特别操作,且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30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空转防止部件是从一方向按压汽化元件的突起。
在所述加湿器中,在使汽化元件与第1齿轮结合时,所述突起给汽化元件施加压力,由于该销发挥制动的功能,因此无需用于防止空转的特别操作,且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31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汽化元件沿着与第1齿轮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装卸。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相对于第1齿轮,汽化元件的装卸方向是简单的,因此易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32方面的加湿器是与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有关的加湿器,其中,第1齿轮是树脂制作的。
在所述加湿器中,由于可将第1齿轮与空转防止部件一体成形,因此可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33方面的调湿装置包含: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至第32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加湿器;及收容于本体内部且位于汽化部件附近的除湿功能部件。
在所述调湿装置中,将加湿运转停止时保持于汽化部件中的水分通过配置于附近的除湿功能部件进行吸收,可使从调湿装置送出加湿空气的状态更确实地停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的加湿器,如果汽化部件从储水容器的水面脱离,送水机构的运行停止,那么在加湿运转停止时,由于水不向汽化部件移动,因此可使加湿确实停止。
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的加湿器,水轮在旋转时使水向汽化部件移动,在停止时使水不向汽化部件移动,因此,通过水轮的旋转与停止,可以确实地进行加湿运转的开启与关闭。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的加湿器,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小。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的加湿器,由于部件被共有,因此减少了部件数量。
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的加湿器,驱动部的动力确实地传达至汽化部件与水轮。
根据本发明第6方面的加湿器,由于即使汽化部件不由旋转轴支承,也可保持旋转,因此容许汽化部件采用不具有轴等突出部的平坦形状,故厚度尺寸变小。
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的加湿器,储水容器、水轮清扫容易且使用便利。
根据本发明第8方面的加湿器,可仅仅取出汽化部件,因此,使清扫、更换等维修作业的实施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第9方面的加湿器,即使在将储水容器取出后从汽化部件有水落下,由于该水并不落至本体内部,故本体内部不会被濡湿、弄脏。
根据本发明第10方面的加湿器,除菌功能材料被濡湿并溶出,送水机构搅动储水容器内部并使溶出的除菌功能材料完全均匀地散布,从而可进行有效的除菌。
根据本发明第11方面的加湿器,由于无须将除菌功能材料设为另外的部件,因而可减少部件数目。
根据本发明第12方面的加湿器,水轮搅动储水容器内部并以良好效率使除菌功能材料溶出,使其在储水容器内对流,可进行更有效的除菌。
根据本发明第13方面的加湿器,由于无须将除菌功能材料设为另外的部件,因而可减少部件数目。
根据本发明第14方面的加湿器,即使储水容器与水轮一起取出时汽化部件所保持的水下落,也可由接水部件接收。
根据本发明第15方面的加湿器,将汽化部件与接水部件的抵接点作为一个支点,以支承汽化部件,因而无需另外的用于支承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16方面的加湿器,由于使水保持于汽化部件的全体,因此提高加湿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17方面的加湿器,当积存于凹部的水到达水轮的上方时沿着倾斜面流出,因此,防止水滞留于凹部。
根据本发明第18方面的加湿器,供给至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难以到达马达,可防止水侵入马达内部。
根据本发明第19方面的加湿器,即使供给至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从驱动齿轮的齿经由输出齿轮的齿槽而靠近马达,凸缘也会阻止该水的行进,所以可防止水入侵到马达内部。
根据本发明第20方面的加湿器,当汽化部件的第1齿轮与水轮的第2齿轮啮合并旋转时,肋部防止汽化部件沿着齿宽方向从水轮脱离。
根据本发明第21方面的加湿器,在供给至汽化部件的水中,多余的水确实落至接水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22方面的加湿器,由于汽化部件的多余的水沿着齿尖圆周上的斜面向汽化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央移动,因此,所述水确实落至接水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23方面的加湿器,由于为使汽化部件旋转而所需的向驱动部的输入变小,因此可节省能源。另外,由于汽化部件无需具有机械性的旋转轴,因此,容易从本体取出汽化部件、及将汽化部件收纳于本体。
根据本发明第24方面的加湿器,当汽化部件从本体抽出时,驱动齿轮并不会造成干扰。
根据本发明第25方面的加湿器,由于吸水性高,所以可吸收更多的水然后使其蒸发,从而提高加湿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26方面的加湿器,汽化部件即使无机械性旋转轴也可保持旋转,所以容许汽化部件采取不具有轴等突出部的平坦形状,故厚度尺寸变小,因此,容易从本体取出汽化部件、及将汽化部件收纳于本体。
根据本发明第27方面的加湿器,通过第1齿轮旋转,使水遍布汽化元件的全体,因此水的蒸发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加湿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28方面的加湿器,既经济又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29方面的加湿器,所述销刺入汽化元件,以发挥制动的功能,因此无需用于防止空转的特别操作,且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30方面的加湿器,所述突起给汽化元件施加压力,以发挥制动的功能,因此无需用于防止空转的特别操作,且易于维修。
根据本发明第31方面的加湿器,由于相对于第1齿轮,汽化元件的装卸方向简单,因此易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32方面的加湿器,由于可将第1齿轮及空转防止部件制作成一体,因此可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33方面的调湿装置,当加湿运转停止时可使加湿过程确实停止,从而可抑制水的白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图2是除湿单元与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除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加热器侧观察除湿单元的正面图。
图5是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从图5的空气流的下游侧观察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显示汽化元件框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水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显示汽化元件的第1齿轮与水轮的第2齿轮啮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显示通过引导斜面引导水的图。
图11是显示除湿单元与加湿单元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储水容器与接水部件的抵接关系的图。
图13是显示储水容器与接水部件脱离的状态关系的图。
图14是显示设置有除菌功能材料的水轮的图。
图15是显示接水部件内配置银离子除菌剂的概念平面图。
图16是显示接水部件内配置银离子除菌剂的概念侧面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加湿器
10本体
40储水容器
41汽化元件(汽化部件)
42水轮(送水机构)
43驱动部
43a马达
43b输出齿轮
43c凸缘
44接水容器(接水部件)
44a注水口
411第1齿轮
417引导斜面(斜面)
421a凹部
421b倾斜面
423第2齿轮
425凸缘肋部(肋部)
431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
<加湿器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具有加湿功能、除湿功能及空气净化功能,在加湿运转时其作为加湿器工作、在除湿运转时其作为除湿机工作、在空气净化运转时其作为空气净化机工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执行单一功能,而且可以组合多个功能而同时执行。例如,可以是空气净化功能与除湿功能的组合、可以是空气净化功能与加湿功能的组合、及可以是除湿功能与加湿功能的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立体图。在图1中,加湿器1在其本体10中收纳有送风机2、除湿单元3、加湿单元4、空气净化部5及控制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本体10的下面(与室内的地面相对的面)设有小脚轮(caster)(未图示),以便用户可以容易地移动加湿器1。
送风机2相对于本体10位于与空气净化部5相反的一侧。从空气净化部5侧观察时,依次排列着空气净化部5、除湿单元3、加湿单元4、送风机2。当送风机2工作时,形成空气流路A:空气从空气净化部5侧吸入,经除湿单元3后,通过加湿单元4,到达送风机2。控制部6配置于本体10的上部,可分别控制空气净化部5、除湿单元3、加湿单元4、及送风机2。
图2是除湿单元与加湿单元的立体图。在图2中,位于前侧的为除湿单元3,位于后侧的为加湿单元4。在图1、图2中,作为加湿单元4的构成部件的储水容器40、汽化元件41及水轮42虽脱离加湿单元4,但在正常状态下,它们被配置于加湿单元4的收纳位置。
<除湿单元>
图3是除湿单元的立体图。在图3中,除湿单元3具有吸附元件31、加热器32、第2送风机33、送风管34及热交换部35。吸附元件31是蜂窝状结构体,其由沸石粉末、粘合剂及膨胀剂混合炼制而成的材料形成为多孔性的圆板状。粘合剂例如选自改性PPE、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膨胀剂在蜂窝状结构体成型时膨胀而形成无数气泡。因此,吸附元件31对水分具有高吸附性。
加热器32被配置在相对于空气流路A与吸附元件31的下游侧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并通过可覆盖吸附元件31的侧面的6分之1左右的扇形安装部件而被安装。
第2送风机33被安装成使得从吸附元件31的上方看相对于空气流路A向吸附元件31的下游侧突出。加热器32与第2送风机33由第1送风管34a连通以使空气能够流通。由第2送风机33运行而产生的空气,通过第1送风管34a而到达加热器32,在该处被加热而成为高温空气。
送风管34包括第1送风管34a、第2送风管34b、第3送风管34c、及第4送风管34d。由加热器32加热后的高温空气,从对置的吸附元件31的侧面沿着吸附元件31的厚度方向前进,然后从相反侧的侧面出来。高温空气所通过的吸附元件31的区域被高温空气加热而向高温空气释放出水分。
通过吸附元件31的高温空气成为高温高湿空气,然后进入第2送风管34b。第2送风管34b被配置为相对于空气流路A覆盖吸附元件31的上游侧的侧面,以便可以完全回收通过吸附元件31的高温高湿空气。第2送风管34b外形为扇形,覆盖吸附元件31的侧面的6分之1左右。
第3送风管34c使从第2送风管34b流过来的高温高湿空气沿着吸附元件31的径向外侧的外周流动。在第3送风管34c中设有在与空气流路A相同方向上贯通的多个长孔35a。在空气流路A流动的空气通过所述长孔35a。在第3送风管34c中流动的高温高湿空气,由于接触长孔35a的壁面流动,因此,通过长孔35a的空气从高温高湿空气夺取热量。因此,接触长孔35a的壁面的高温高湿空气被冷却,在长孔35a的壁面结露。结露水通过规定的出口而进入储水容器40。
第4送风管34d与第3送风管34c及第2送风机33连通。在第3送风管34c中流动的高温高湿空气,在接触多个长孔35a的壁面而被夺走热量与水分后,通过第4送风管34d而被吸入第2送风机33。
长孔35a被设置成围绕吸附元件31的径向外侧,多个长孔35a形成热交换部35。除湿单元3形成有平坦区域3a,该平坦区域3a被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尺寸大致相同,第3送风管34c与热交换部35包含于该平坦区域3a。
图4是将除湿单元从加热器侧观察的正面图。在图4中,除湿单元3还具有驱动马达36。驱动马达36具有小齿轮361;在吸附元件31的外周设有与小齿轮361啮合的从动齿轮311。在驱动马达36工作期间,吸附元件31旋转,与通过空气流路A的空气接触并吸附水分,在与加热器32相对的位置释放出所述水分,重新再与通过空气流路A的空气接触。因此,吸附元件31可反复进行水分的吸附与释放。
在图1中,在本体10的最上面,设有用于选择空气净化运转、除湿运转及加湿运转的选择面板11,该选择面板11与控制部6连接。在选择面板11中包含可选择吸附元件31的旋转与停止的选择按键37,在除湿运转时如果关闭选择按键37,则吸附元件31停止旋转,不再除湿。此时,由于加热器32与第2送风机33正在工作,所以高温空气在送风管34内循环。因此,在空气流路A中流动的空气在通过热交换部35时被加热,因此可以进行小规模的供暖。此时,通过使加湿单元4同时工作,可进行供暖加湿运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6已预先设定供暖加湿运转模式,则可从选择面板11选择供暖加湿运转。
<加湿单元>
图5是加湿单元的立体图。在图5中,加湿单元4具有储水容器40、汽化元件41、水轮42、及驱动部43。储水容器40是给通过空气流路A的空气供应水分的水源,可装卸地收纳于本体10。在储水容器40内的水不足的情形下,用户从本体10的抽水口12(参照图1)抽水以进行补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湿器1中,将除湿单元3所捕获的水储存于储水容器40中,以减少水的补充次数。
汽化元件41是以无纺布成型为圆板状的、通过旋转而使从储水容器40所送来的水蒸发的汽化部件。汽化部件41在外周具有第1齿轮411,第1齿轮411由驱动部43旋转。由于汽化部件41配置于储水容器40充满水时的水位的上方,因此并不与储水容器40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驱动部43使汽化部件41以规定的角速度旋转。该规定的角速度根据可使水到达汽化部件41的旋转轴附近的汽化元件41的水的渗透速度、及水因自身重量而产生的下降速度来决定。在此,关于汽化部件41的水的渗透速度,例如由汽化元件41的孔的细度而产生的毛细现象来决定。
此外,该圆板状的汽化元件41由于在整个面大致均匀地保持水的状态下以规定的角速度进行旋转,因此,由送风机2所产生的风完全地接触汽化元件41的全体,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加湿。因此,无需实施如下的繁杂的处理:因机内压损的不均衡或变化而根据部位来变更汽化元件41的密度或吸湿率。
图6是从图5的空气流的下游侧观察的加湿单元的立体图。在图6中,水轮42可旋转地支承于储水容器40,其汲取储水容器40内的水,然后向汽化元件41释放出。为了使加湿单元4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小,使汽化元件41与水轮42二者的旋转轴平行,且所述汽化元件41与水轮42彼此接近且相对。
因此,水轮42需要从侧面汲取水,并从侧面向汽化元件41的侧面释放水;在水轮42的侧面的外周附近,设有具有梯形形状开口的多个凹部421a。
在图5及图6中,驱动部43具有马达43a、输出齿轮43b、及凸缘43c。输出齿轮43b直接连结于马达43a的旋转轴。凸缘43c从马达43a侧将输出齿轮43b的齿槽的端部封住。因此,当已供应至汽化元件41的水的一部分到达输出齿轮43b的齿槽时,凸缘43c防止水通过该齿槽而进入马达43a。
图7是显示汽化元件框的构造的立体图。在图7中,汽化元件41包括实际上使水汽化的加湿过滤器的部分、及支承该加湿过滤器的汽化元件框41f。在汽化元件框41f上设有空转防止销415,该空转防止销415从汽化元件框41f的内侧的多个部分在前后方向(加湿过滤器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突出。另外,汽化元件框41f在外侧的多个部分具有过滤器固定片416,该过滤器固定片416从与空转防止销415的延伸方向的相反侧按压加湿过滤器。通过此方式,即使汽化元件41在保持水的状态下出现膨胀、在干燥状态下出现收缩的现象,汽化元件框41f也确实支承加湿过滤器并防止加湿过滤器发生空转的现象。
汽化元件框41f由树脂制作,第1齿轮411、空转防止销415及过滤器固定片416被成型为一个整体。加湿过滤器由于从汽化元件框41f的侧面在轴方向上可以插入或拔出,因此加湿过滤器与汽化元件框41f二者容易装配。
图8是水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8中,水轮42包括车轮421、车轮盖422、及第2齿轮423。在车轮421中,以画圆周的方式形成从一个侧面向相反侧的侧面凹入的多个凹部421a。在凹部421a中,在连接底面与开口的面中、接近水轮42的旋转轴一侧的面以倾斜面421b形成。此外,以覆盖凹部421a的开口侧的方式,将车轮盖422与车轮421组合在一起。
在车轮盖422中,在与车轮421的凹部421a相对的位置,以画圆周的方式形成有梯形形状的孔422a。由于孔422a的大小为凹部421a的开口的一半程度,因此,当车轮盖422与车轮421组合在一起时,呈现凹部421a的开口开启一半程度的状态。
第2齿轮423是与汽化元件41的第1齿轮411啮合的齿轮;在旋转的中心设有车轮421、车轮盖422及第2齿轮423所共有的旋转轴424。以旋转轴424作为共同轴,将第2齿轮423、车轮盖422及车轮421依序重迭组合在一起。
水轮42旋转时,凹部421a会依次从储水容器40的水中通过然后上升。凹部421a浸水时,由于水从孔422a进入凹部421a的内部,因此,从水中出来的凹部421a的内部充满着水。
随着凹部421a接近于最上面位置,凹部421a内的水沿着倾斜面421b而流动,顺势从孔422a流出。另外,当凹部421a通过最上面位置时,差不多全部的水都流出来。水在流出时由于重力而被附加某种程度的流势,因而向接近于凹部421a的汽化元件41的侧面流出。
如图6所示,旋转轴424由储水容器40的轴承40a可旋转支承。从储水容器40的底面至轴承40a的轴芯为止的高度设定为:在配置有水轮42时,即使储水容器40位于最低水位时,位于水轮42的最下位置的凹部421a也会没于水中。另外,轴承40a的上半部为敞口的,因此,当储水容器40从本体10抽出时,用户可将水轮42从储水容器40取出并进行清洗。
图9是显示汽化元件41的第1齿轮与水轮的第2齿轮啮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9中,在汽化元件41的第1齿轮411与水轮42的第2齿轮423啮合的状态下,汽化元件41的第1齿轮411呈夹在如下两者之间的状态:水轮42的设有凹部421a的面、及从水轮42的第2齿轮423的端部在圆周上延伸的凸缘肋部425。通过此方式,防止汽化元件41在旋转轴方向从水轮42脱离,使齿轮的啮合稳定,且保持给水的稳定性。
图10是显示由引导斜面引导水的示图。在图10中,在汽化元件41的汽化元件框41f的外周,即,在第1齿轮411的各个齿尖处,设有引导水的引导斜面417,以使汽化元件41中所残余的水分可确实地落向接水部件44。所述引导斜面417被形成以使得第1齿轮411的多个齿尖的上风侧的角向齿宽的大约中央附近倾斜;从而从汽化元件41落下来的多余的水,确实地落到接水部件44的宽度方向的大约中央附近。此外,如图7所示,在汽化元件框41f的外周除了齿尖以外的位置,也设有引导斜面417。
图11是显示除湿单元与加湿单元组合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1中,加湿单元4摞叠式地配置于除湿单元3的第2送风机33的下方。加湿单元4的汽化元件41与除湿单元3的吸附元件31及图4中所示的热交换部35相对。此外,水轮42以被配置成夹于汽化元件41与热交换部35之间。
如图1所示,通过将抽屉式的第1门10a抽出,可以将储水容器40从本体10的抽水口12取出;通过将旋转式的第2门10b打开,可以将汽化元件41从本体10的取出口13取出。通过此方式,用户可将储水容器40取出,进行水的补给及水轮42的清洗,亦可取出汽化元件41进行更换。
此外,储水容器40内的水的是多是少可以从设于第1门10a的窗口部分10c通过目视而确认。在本实施方式中,窗口部分10c是矩形状的孔,预先形成于储水容器40上的凸部40c(参照图6)嵌合于此孔。用户可从窗口部分10c的孔目视映在凸部40c的水位。
如图5、图6所示,为了使汽化元件41容易从本体10取出,汽化元件41被形成为不使旋转轴突出的形状。因此,汽化元件41通过第1齿轮411与驱动齿轮431及第2齿轮423啮合而被支承。为了使第1齿轮411保持稳定的姿势,驱动齿轮431及第2齿轮423位于比第1齿轮411的旋转轴更下方的位置,且相对于汽化元件41的铅垂中心线彼此位于相反侧。因此,汽化元件41即使不被轴支承,也可以稳定地旋转,且从本体10取出时,由于没有突出的轴,因此,容易取出而不会卡在本体10内部。
当从本体10取出储水容器40时,如何处理从汽化元件41落下来的水是个问题。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汽化元件41的下方设有接水部件44。接水部件44可摇动地被支承于支承框4b的下方;相对于作为摇动中心的摇动轴44b,在汽化元件41侧具有用于使水向下方流的注水口44a;相对于摇动轴44b,在驱动部43侧具有可临时储水的备用容器44c。该接水部件44将从除湿单元3或加湿单元4落下的水,经通孔44d,导至位于下方的储水容器40。
图12是显示储水容器与接水部件的抵接关系的图;图13是显示储水容器与接水部件分离的状态关系的图。在图12及图13中,接水部件44在汽化元件41位于正常位置时,使注水口44a朝向下方而让使水流入储水容器40;在汽化元件41被取出时,使注水口44a朝向上方而使从汽化元件41落下来的水储存于备用容器44c。
这里,接水部件44位于汽化元件41的下方,在储水容器40收纳于本体10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由于储水容器40的上面部分变成与接水容器44的倾斜肋部45抵接的倾斜状态,因此,汽化元件41由如下2点支承着:与驱动部43的驱动齿轮431的抵接点、及与水轮42的第2齿轮423的抵接点。此外,汽化元件41由于不具有在轴方向突出的形状,因此没有被卡住的地方,当储水容器40与水轮42一起从本体10中取出时,如图13所示,由于储水容器40的上面部分并不抵接于接水部件44的倾斜肋部45,因此,通过变化接水部件44的倾斜状态,稍稍移动支承汽化元件41的点,使汽化元件41由如下2点支承:与驱动部43的驱动齿轮431的抵接点、及与接水部件44的注水口44a的抵接点。因此,汽化元件41的旋转轴的中心移动。此时,保持于汽化元件41中的水的一部分下落到接水部件44中。
由于加湿元件4的各构成部件经常与水接触,故容易繁殖杂菌。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同时使用抑制杂菌的部件。以下,参照附图作说明。
图14是显示配置有除菌功能材料的水轮的图。在图14中,在水轮42中,除菌功能材料PP以表面露出的方式配置。所述除菌功能材料PP是含有光触媒及银离子的陶瓷球,具有抑制水中的杂菌繁殖的功能,通过水轮42旋转,被储水容器40内的水濡湿而从水轮42中溶出。此外,溶出至储水容器40内的除菌功能材料PP,通过水轮42的旋转而被搅动得均匀地散布在储水容器40内。
另外,通过在向汽化元件41供应水的水轮42中配置除菌功能材料PP,可以使水在给水路径途中通过除菌功能材料浓度高的地方,从而提高对通过加湿功能而蒸发的水的除菌效果。
图15是显示储水容器内银离子除菌剂的配置的概念平面图;图16是显示储水容器内银离子除菌剂的配置的概念侧面图。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储水容器40内部,设有第1壁81与第2壁82、树脂盒71、及银离子除菌剂73。
这里,第1壁81是从储水容器40的底面向上方延伸的壁,且具有第1突起81a。第2壁82是与第1壁81平行、且在与第1壁81的第1突起81a侧相对地、从储水容器40的底面向上方延伸的壁,并设有第2突起82a,该第2突起82a从与第1突起81a对面的位置向第1突起81a突出。
树脂盒71具有多个微细开口而且是用于在内部收容银离子除菌剂73的可开闭的筐体,其具有第1轴承部71a与第2轴承部72a。通过使第1突起81a嵌合于第1轴承部71a、第2突起82a嵌合于第2轴承部72a,使树脂盒71由第1壁81及第2壁82支承。
银离子除菌剂73是比树脂盒71的微细开口更大的粒子,由多个粒子群所构成,且收容于树脂盒71内。
通过这种方式,在储水容器40内积存有水的状态下,银离子除菌剂73可以对储水容器40内的水作用,从而抑制储水容器40内细菌的繁殖,因而可以保持清洁。
<特征>
(1)
在加湿器1中,如果汽化元件41从储水容器40的水面脱离,使水轮42停止工作的话,则由于水并不向汽化元件41移动,因此可使加湿确实停止。
(2)
在加湿器1中,由于多个凹部421a设于水轮42的侧面,水轮42的侧面与汽化元件41的侧面接近且相对,因此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另外,由于汽化元件41以可旋转的方式收纳于本体10,且使驱动部43与水轮42和汽化元件41同时旋转,因此部件可共用,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
(3)
在加湿器1中,驱动齿轮431及第2齿轮423的旋转中心位于比第1齿轮411的旋转中心更下方的位置,驱动齿轮431及第2齿轮423相对于第1齿轮411的铅垂中心线彼此位于相反侧。因此,即使汽化元件41未由旋转轴支承,汽化元件41仍可保持旋转,且其为不具有轴等突出物的平坦的形状,厚度尺寸较小。
(4)
在加湿器1中,当储水容器40从本体10抽出时,由于水轮42与储水容器40一起被抽出,因此,容易清扫储水容器40及水轮42。另外,由于汽化元件41从本体10取出时的取出口13、与储水容器40及水轮42从本体10抽出时的抽出口12不同,因此,可仅将汽化元件41取出,使清扫、更换等维修作业的实施容易进行。
(5)
在加湿器1中,接水部件44可摇动地配置于储水容器40与汽化元件41之间,接受从汽化元件41落下的水。当储水容器40收纳于本体10时,接水部件44的注水口44a向下方倾斜,当储水容器40从本体10取出时,接水部件44的注水口44a向上方倾斜。因此,即使在将储水容器40取出后从汽化元件41有水落下,但由于该水并不落到本体内部,故本体内部不会被濡湿、弄脏。
(6)
在加湿器1中,除菌功能材料PP可被濡湿并溶出,将溶出的除菌功能材料PP在储水容器40内搅拌、使溶出的除菌功能材料PP对流而均匀散布在储水容器40内,可进行有效的除菌。
(7)
在加湿器1中,驱动部43以如下角速度使汽化元件41旋转,该角速度根据可使水到达汽化元件41的旋转轴附近的汽化元件41的水的渗透速度、及水由于自身重量而下降的速度来确定。因此,可以使汽化元件41整体保持有水的状态下持续旋转,可以保持宽的有效蒸发面积,因此可以提高加湿效率。
(8)
在加湿器1中,通过将储水容器40与水轮42一起从本体10取出,汽化元件41的旋转中心移动,汽化元件41所保持的水的一部分向下方落下。
然而,由于接水容器44位于该汽化元件41的下方,因此,当储水容器40与水轮42一起取出时,即使汽化元件41所保持的水落下,也可由接水容器44接收。
另外,由于可将汽化元件41与接水容器44的抵接点作为一个支点,而持续支承汽化元件41,因此,即使当储水容器40与水轮42一起被取出时汽化元件41的旋转轴移动,也无需用于支承汽化元件41的其它部件。
(9)
在加湿器1中,由于当贮积于凹部421a的水到达水轮42的上方时沿着倾斜面421b流出,因此,可抑制水滞留于凹部421a中。
(10)
在加湿器1中,供给至汽化元件41的水的多余部分难以到达马达43a,即使在从驱动齿轮431的齿经由输出齿轮43b的齿槽而靠近马达43a的情形下,由于凸缘43c阻止所述水的行进,所以可防止水侵入马达43a内部。
(11)
在加湿器1中,当汽化元件41的第1齿轮411与水轮的第2齿轮423啮合并旋转时,凸缘肋部425防止汽化元件41沿齿宽方向从水轮42脱离。
(12)
在加湿器1中,供给至汽化元件41的水的多余部分由于沿着第1齿轮411的齿尖圆周上的引导斜面417向汽化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央移动,因此可确保下落至接水部件44中。
<其它实施方式>
作为从水轮向汽化元件41移送水的移送机构,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以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机构:在水轮的侧面设置汲取水的水汲取用桶,在汽化元件的侧面设置接受已汲取的水的接水用桶。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机构:在水轮及汽化元件的外周贴付吸收水的水吸收部件,使水轮的外周与汽化元件的外周面接触。
另外,作为不采用水轮的方法,也可采用如下机构:从汽化元件吊起水汲取用桶,在汽化元件旋转1周期间,使桶汲取储水容器的水,并将水施加于汽化元件。
此外,也可以采用吸入储水容器内的水然后向汽化元件释放的泵。例如,齿轮泵、叶轮泵、阿基米德泵、虹吸式泵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对水轮42设置表面露出的除菌功能材料PP,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水轮42本身由除菌功能材料PP形成。在这种情形下,在除菌功能材料PP完全溶出后,仅通过更换水轮42的部件,就可使除菌功能持续。另外,由于无需将除菌功能材料PP设为另外的部件,故可减少部件数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加湿运转停止时使加湿过程确实停止,从而抑制水的自然消耗。因此,由于储水容器被小型化且加湿器也变得小型化,因此,便于制作成桌上型的多功能加湿器使用。

Claims (33)

1.一种加湿器(1),其包含:
储水容器(40),其用于储存水;
汽化部件(41),其配置于比所述储水容器(40)满水时的水位更靠上侧的位置,使从所述储水容器(40)运送来的水汽化;
送水机构,其将所述储水容器(40)的水运送至所述汽化部件(41),向所述汽化部件(41)送水;及
本体(10),其收纳所述储水容器(40)、所述汽化部件(41)、及所述送水机构。
2.如权利要求1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送水机构是水轮(42),其通过旋转使设于水轮(42)的旋转轴周围的多个凹部(421a)依次浸于所述储水容器(40)内的水中而汲取水。
3.如权利要求2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多个凹部(421a)设于所述水轮(42)的侧面,
所述水轮(42)的所述侧面与所述汽化部件(41)的侧面接近且相对。
4.如权利要求2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部件(41)可旋转地收纳于所述本体(10),且
所述加湿器还包含能使所述水轮(42)与所述汽化部件(41)同时旋转的驱动部(43)。
5.如权利要求4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驱动部(43)具有向所述汽化部件(41)传递旋转动力的驱动齿轮(431);
所述汽化部件(41)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431)啮合的第1齿轮(411);
所述水轮(42)具有与所述第1齿轮(411)啮合的第2齿轮(423)。
6.如权利要求5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部件(41)是在其外周具有所述第1齿轮(411)的圆板状部件;
所述驱动齿轮(431)的旋转中心及所述第2齿轮(423)的旋转中心位于比所述第1齿轮(411)的旋转中心更靠下方的位置、且所述驱动齿轮(431)及所述第2齿轮(423)相对于所述第1齿轮(411)的铅垂中心线彼此位于相反侧,所述驱动齿轮(431)及所述第2齿轮(423)与所述第1齿轮(411)啮合。
7.如权利要求2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储水容器(40)可装卸地收纳于所述本体(10),
所述水轮(42)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储水容器(40),
当所述储水容器(40)从所述本体(10)取出时,所述水轮(42)与所述储水容器(40)一起被取出。
8.如权利要求7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部件(41)可装卸地收纳于所述本体(10),
所述汽化部件(41)从所述本体(10)取出时的取出口、与所述储水容器(40)及所述水轮(42)从所述本体(10)取出时的取出口不同。
9.如权利要求1的加湿器(1),还包含接水部件(44),该接水部件(44)可摇动地配置于所述储水容器(40)与所述汽化部件(41)之间,接受从所述汽化部件(41)落下的水;
所述接水部件(44)具有注水口(44a),该注水口(44a)通过向下方倾斜而使水流向所述储水容器;
当所述储水容器(40)被收纳于所述本体(10)时,所述注水口(44a)向下方倾斜,
当所述储水容器(40)从所述本体(10)取出时,所述注水口(44a)向上方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送水机构(42)具有以至少表面露出的方式设置的除菌功能材料(PP)。
11.如权利要求10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送水机构(42)本身由所述除菌功能材料构成。
12.如权利要求2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水轮(42)具有设置在外周附近、至少表面露出的除菌功能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水轮(42)本身由所述除菌功能材料构成。
14.如权利要求7的加湿器(1),还包含接水部件(44),该接水部件(44)接受从所述汽化部件(41)落下的水;
因所述储水容器(40)与所述水轮(42)一起取出而导致所述汽化部件(41)旋转轴的中心移动时,所述汽化部件(41)的位置保持处于所述接水部件(44)的上方的位置的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的加湿器(1),其中
在将所述储水容器(40)与所述水轮(42)一起取出时,所述汽化部件(41)被定位在与所述接水部件(44)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的状态。
16.如权利要求4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驱动部(43)使所述汽化部件(41)以规定的角速度以下的角速度旋转,该规定的角速度根据使水到达旋转轴的所述汽化部件(41)的水的渗透速度及水的自身重量而决定。
17.如权利要求2的加湿器(1),其中
在连接所述凹部(421a)的底面与所述凹部(421a)的开口的面之中,接近所述水轮(42)的所述旋转轴侧的面被形成倾斜面(421b),该倾斜面(421b)从所述底面越靠近所述开口则越靠近所述旋转轴。
18.如权利要求5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驱动部(43)还具有:
马达(43a),其为驱动源;及
输出齿轮(43b),其连结于所述马达(43a),将动力传达至所述驱动齿轮(431)。
19.如权利要求18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驱动部(43)还具有凸缘(43c),该凸缘(43c)从所述马达(43)侧将所述输出齿轮(43b)的齿槽的端部封闭。
20.如权利要求5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第2齿轮(423)与所述水轮(42)的设有所述凹部(421a)的侧面邻接,
所述水轮(42)还具有肋部(425),该肋部(425)夹着所述第2齿轮(423)位于所述第2齿轮(423)的邻接所述凹部(421a)的侧面相反的一侧,并用于封闭所述第2齿轮(423)的齿槽的端部。
21.如权利要求9的加湿器(1),其中
在所述汽化部件(41)的外周端处形成有斜面(417),该斜面(417)越靠近所述汽化部件(41)的外侧则越靠近所述汽化部件(41)的中央。
22.如权利要求21的加湿器(1),其还包含驱动部(43),该驱动部(43)具有使所述汽化部件(41)旋转的驱动齿轮(431);
所述汽化部件(41)是在其外周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431)啮合的所述第1齿轮(411)的圆板状部件;
在所述第1齿轮(411)的齿尖圆周上形成有所述斜面(417)。
23.如权利要求1的加湿器(1),其还包含驱动部(43),该驱动部(43)使所述汽化部件(41)旋转;
所述汽化部件(41)在其外周具有传送来自所述驱动部(43)的旋转力的第1齿轮(411)。
24.如权利要求23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驱动部(43)具有与所述第1齿轮(411)啮合的驱动齿轮(431);
所述驱动齿轮(431)位于与所述汽化部件(41)从所述本体(10)抽出时的抽出侧相反的一侧。
25.如权利要求23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部件(41)由无纺布形成。
26.如权利要求1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部件(41)是能够旋转的圆板状部件;
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汽化部件(41)的外周由2个旋转体(423、431)所支承,
2个所述旋转体(423、431)位于比所述汽化部件(41)的旋转轴更下方的位置,且夹着所述汽化部件(41)的铅垂中心线而彼此位于相反侧。
27.如权利要求1的加湿器(1),还包含驱动部(43),该驱动部(43)使所述汽化部件(41)旋转,且
所述汽化部件(41)具有:
大致圆板状的汽化元件,其被水濡湿后使所述水汽化;及
第1齿轮(411),其设于所述汽化元件的外周,传递来自所述驱动部(43)的旋转力,并与所述汽化元件一起旋转。
28.如权利要求27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元件能够从所述第1齿轮(411)装卸,
所述第1齿轮(411)具有空转防止部件(415、416),防止所述第1齿轮(411)与所述汽化元件之间进行空转。
29.如权利要求28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空转防止部件(415、416)是朝所述汽化元件的厚度方向突出的销(415)。
30.如权利要求28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空转防止部件(415、416)是从一方向按压所述汽化元件的突起(416)。
31.如权利要求28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汽化元件沿着与所述第1齿轮(41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装卸。
32.如权利要求28的加湿器(1),其中
所述第1齿轮(411)用树脂制作。
33.一种调湿装置,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1);及
除湿功能部件(3),其收容于所述本体(10)内部、且在所述汽化部件(41)附近。
CN2008800180806A 2007-05-28 2008-05-27 加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6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1106 2007-05-28
JP141106/2007 2007-05-28
JP2007255810 2007-09-28
JP255810/2007 2007-09-28
JP2008130289A JP4306788B2 (ja) 2007-05-28 2008-05-19 加湿機
JP130289/2008 2008-05-19
PCT/JP2008/059685 WO2008146801A1 (ja) 2007-05-28 2008-05-27 加湿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673A CN101680673A (zh) 2010-03-24
CN101680673B true CN101680673B (zh) 2012-02-01

Family

ID=40701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80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673B (zh) 2007-05-28 2008-05-27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4306788B2 (zh)
CN (1) CN101680673B (zh)
TW (1) TW20084867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2877A (ja) * 2009-08-31 2011-03-17 Sharp Corp 加湿機
JP5171762B2 (ja) * 2009-08-31 2013-03-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機
JP5306118B2 (ja) * 2009-08-31 2013-10-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機
JP5099092B2 (ja) * 2009-09-07 2012-12-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JP2012042124A (ja) * 2010-08-19 2012-03-01 Fujitsu General Ltd 加湿装置
KR101849084B1 (ko) * 2011-08-04 2018-05-3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수차 및 수차가 구비된 가습장치
KR101817096B1 (ko) * 2011-08-04 2018-01-1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가습장치
CN102679519B (zh) * 2012-06-18 2017-10-10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加湿水轮及空气净化加湿器
JP5953196B2 (ja) * 2012-09-26 2016-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CN103933805B (zh) * 2013-01-23 2016-08-10 孙善庆 一种用液体作为过滤介质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方法
KR101609949B1 (ko) * 2014-10-07 2016-04-06 손동훈 습도 조절기
JP6081010B2 (ja) * 2016-06-22 2017-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JP6277293B2 (ja) * 2017-01-17 2018-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5749Y (zh) * 2001-09-28 2002-08-14 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断定时供水纯净加湿器
CN2659440Y (zh) * 2003-06-05 2004-12-01 崔静松 灭菌型活性碳纤维空气净化消毒机
JP2006258308A (ja) * 2005-03-15 2006-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装置
JP2006329467A (ja) * 2005-05-24 2006-12-07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加湿器
CN2898688Y (zh) * 2005-11-22 2007-05-09 季玉洪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8086A (en) * 1971-12-01 1973-09-11 Thermo Products Inc Humidifier with flushing system
JPS55157634U (zh) * 1979-04-28 1980-11-12
JPH0367832U (zh) * 1989-10-27 1991-07-03
JP3776424B2 (ja) * 2003-10-23 2006-05-17 株式会社コロナ 加湿器
JP2005282980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装置
DE202005001375U1 (de) * 2005-01-27 2005-04-07 Eos Werke Guenther Gmbh Vorrichtung für Aufguss- und/oder Befeuchtungsvorgän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5749Y (zh) * 2001-09-28 2002-08-14 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断定时供水纯净加湿器
CN2659440Y (zh) * 2003-06-05 2004-12-01 崔静松 灭菌型活性碳纤维空气净化消毒机
JP2006258308A (ja) * 2005-03-15 2006-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装置
JP2006329467A (ja) * 2005-05-24 2006-12-07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加湿器
CN2898688Y (zh) * 2005-11-22 2007-05-09 季玉洪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06788B2 (ja) 2009-08-05
JP2009097849A (ja) 2009-05-07
JP2009174853A (ja) 2009-08-06
CN101680673A (zh) 2010-03-24
JP4636193B2 (ja) 2011-02-23
TW200848670A (en) 2008-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0673B (zh) 加湿器
US10309666B2 (en) Filter cartridge, roller, and air humidifier
JP3776373B2 (ja) 加湿器
CN201488168U (zh) 加湿机
JP2010084992A (ja) 加湿機
JP2009068732A (ja) 加湿機
JP5158234B2 (ja) 調湿装置
CN101680667B (zh) 除湿器
JP2008290067A (ja) 空気調和機
JP5125794B2 (ja) 加湿機
JP3776423B2 (ja) 加湿器
JP4548464B2 (ja) 調湿装置
JP5701738B2 (ja) 加湿機
JP2009216273A (ja) 加湿器
JP3776424B2 (ja) 加湿器
JP3776426B2 (ja) 加湿器
JP3920197B2 (ja) 加湿器
WO2015182738A1 (ja) 空気調和器
JP3776425B2 (ja) 加湿器
JP471095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036887A (ja) 空気清浄機
JP442443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241225A (ja) 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