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6659B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6659B CN101676659B CN2008100699025A CN200810069902A CN101676659B CN 101676659 B CN101676659 B CN 101676659B CN 2008100699025 A CN2008100699025 A CN 2008100699025A CN 200810069902 A CN200810069902 A CN 200810069902A CN 101676659 B CN101676659 B CN 1016766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tank
- outlet side
- entrance side
- side upper
- hydroec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它包括:入口侧热交换管组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和入口侧下水室;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和出口侧下水室,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与出液管相连通;其关键在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由一块上盖板和两块与所述上盖板相配合的上主片构成。这种蒸发器制造成本低,制冷剂分布均匀,热交换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管蒸发器的水室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通用的微管蒸发器的水室,均使用一整体的盖板结构和一整体的主片结构,即由一块自成一体的盖板和一块自成一体的主片构成水室,水室的盖板中间部位有一个凸起将水室分成独立的两部分。这种水室工作时虽有可靠性高等优点,但由于盖板上的这种凸起要求的加工精度很高,因此制造这种水室需要专用的设备,生产成本高。同时,这种蒸发器的水室中制冷剂由进口自然流动到出口,因此会造成制冷剂在水室流动的过程中质量流率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蒸发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蒸发器,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和入口侧下水室;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和出口侧下水室,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与出液管相连通;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其特征是: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由一块上盖板和两块与所述上盖板相配合的上主片构成;或者/和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由一块下盖板和两块与所述下盖板相配合的下主片构成。
为方便加工,并便于盖板和主片的装配,所述上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上凸起,所述上凸起中设置有凹槽,所述两块上主片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中设置有凹槽,所述两块下主片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的两块下主片插入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通孔,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依靠所述通孔相连通。
下主片上的所述通孔可以为任意形状和大小,但为方便加工,并使制冷剂在下水室中流动更通畅,所述下主片上的所述通孔优选为圆孔或者矩形孔。
为减小制冷剂在水室中的流动阻力,所述下盖板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
由于水室中可能会设置分流板或消音板或或扰流板或其他装置,为方便这些装置的安装,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和所述入口侧下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或/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沟槽,为方便加工并便于装配,同一水室不同侧壁上的所述沟槽优选为相互平行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为达到扰流的效果,所述沟槽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分流板;为使制冷剂流动更顺畅,所述分流板面向水室上部的一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流板的长度;所述分流板相对所述水室进口的远端部设置了泄漏流到所述远端部的制冷剂液体的缺口。
为同时达到扰流和分流的目的,使制冷剂在水室中分布更均匀,所述水室的内壁设置有扰流装置。
所述扰流装置可以为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优选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的侧壁上或/和顶壁上;所述扰流板根据需要可以为任意形状,任意尺寸。
所述扰流板进一步优选设置在所述扰流板优选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的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侧壁上的扰流板分别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中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中,优选为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纵向分布的矩形板或者齿形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顶壁上的扰流板自成或者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的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所述腔体优选为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的最低点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
为避免制冷剂在水室中泄露,并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根据以上的发明构思,蒸发器也可设计为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和入口侧下水室;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和出口侧下水室,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由一块上盖板和一块与所述上盖板相配合的上主片构成;所述上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中设置有上盖板凹槽;所述上主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凹槽相对应的上主片凹槽;所述上盖板凹槽和所述上主片凹槽中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
或者同时或者仅设计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由一块下盖板和一块与所述下盖板相配合的下主片构成;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中设置有下盖板凹槽;所述下主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下盖板凹槽相对应的下主片凹槽;所述下盖板凹槽和所述下主片凹槽中设置有带通孔的下隔板,所述下隔板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依靠所述通孔相连通。
为使盖板和主片之间更好的配合,进一步防止制冷剂的泄露,所述上盖板凹槽或/和所述上主片凹槽为T形凹槽,相应的,所述上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所述下盖板凹槽或/和所述下主片凹槽为T形凹槽,相应的,所述下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
所述下隔板上的通孔可以为任意形状和大小,但为方便加工,并使制冷剂在下水室中流动更通畅,所述下主片上的所述通孔优选为圆孔或者矩形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由一块上盖板和两块与所述上盖板相配合的上主片构成,因此本发明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2)由于所述上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中设置有凹槽,所述两块上主片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中,因此蒸发器水室的上盖板不需要特制将上水室区分为两各独立部分的凸起,而是将主片插入上盖板的凹槽中,自然的将上水室区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所以这种蒸发器的上水室制造方便,可以大大降低制造的成本;
(3)由于下水室也可以采用与上述上水室相同的结构,即将下主片插入下盖板这样的水室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或同时适用于下水室,亦即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由一块下盖板和两块与所述下盖板相配合的下主片构成,同时下主片插入下盖板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通孔,因此蒸发器的下水室制造方便,进一步降低了蒸发器的制造成本;
(4)由于下主片插入下盖板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孔或矩形孔,因此制冷剂在下水室中流动更通畅,并且对孔的加工方便;
(5)由于所述下盖板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因此制冷剂在下水室中的流动阻力小,从而提高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
(6)由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和所述入口侧下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或/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或的内侧壁沿纵向设置有沟槽,因此可以在水室中方便安装使制冷剂质量流率分布均匀的分流装置或者消音装置等,如分流板、消音板、扰流板或其他类似装置;
(7)由于同一水室中的所述沟槽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因此分流装置安装更方便;
(8)由于所述沟槽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面向水室上部的一面设置了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扰流板的长度,因此水室中制冷剂的分布更均匀。
(9)由于上水室的内壁设置有扰流装置,因此制冷剂在上水室中的流动时会同时产生扰流和分流的效果,所以制冷剂在上水室中分布更均匀;
(10)由于同时或仅在下水室的内壁设置扰流装置,因此制冷剂在下水室中分布更均匀;
(11)由于所述扰流装置为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优选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的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侧壁上的扰流板分别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中,优选为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纵向分布的矩形板或者齿形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顶壁上的扰流板自成或者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的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因此可使制冷剂在水室中分布更均匀;
(12)由于所述腔体与其所在水室其他部位相连通的位置优选为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的最低点,因此制冷剂在水室中分布更均匀;
(13)由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由一块上盖板和一块与所述上盖板相配合的上主片构成,所述上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中设置有上盖板凹槽,所述上主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凹槽相对应的上主片凹槽,所述上盖板凹槽和所述上主片凹槽中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制冷剂在下水室中的泄露,并且进一步降低了蒸发器的制造成本;
(14)由于或者同时或者仅设计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由一块下盖板和一块与所述下盖板相配合的下主片构成,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中设置有下盖板凹槽,所述下主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下盖板凹槽相对应的下主片凹槽,所述下盖板凹槽和所述下主片凹槽中设置有带通孔的下隔板,所述下隔板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制冷剂在下水室中的泄露,并且进一步降低了蒸发器的制造成本;
(15)由于所述上盖板凹槽或/和所述上主片凹槽为T形凹槽,相应的,所述上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因此上隔板与上盖板和上主片的配合密封更好,可进一步减少制冷剂在上水室中的泄露;
(16)所述下盖板凹槽或/和所述下主片凹槽为T形凹槽,相应的,所述下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因此上隔板与上盖板和上主片的配合密封更好,可进一步减少制冷剂在上水室中的泄露;
(17)由于所述下隔板上的通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任意形状,但优选设计为圆孔或矩形孔,因此制冷剂可更顺畅的从所述入口侧下水室流入到所述出口侧下水室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上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下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部件8a和部件8b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上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下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部件15的立体图;
图10是图7中部件15另一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上水室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上水室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蒸发器,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3a和入口侧下水室3b;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4a和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与进液管22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与出液管23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24。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由一块上盖板5和两块与所述上盖板5相配合的上主片6a和6b构成;所述上盖板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9,所述凸起9中设置有凹槽19a,所述两块上主片6a和6b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19a中;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侧壁上设置有沟槽21;所述沟槽21相互平行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沟槽21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分流板17,所述分流板17将其所在的水室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的所述分流板17面向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上部空间的一面设置了两个导流槽18,所述导流槽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流板17的长度;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扰流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侧壁上的扰流板11a分别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中,所述扰流板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优化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矩形板,当然也可优选为齿形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顶壁上的扰流板11b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形成一个腔体20,所述腔体20沿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连通的位置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11b的最低点;设置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顶壁上的扰流板为沿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纵向分布的带缺口的圆筒11b;所述圆筒11b的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11b的正下方。
如图5所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由一块下盖板7和两块与所述下盖板7相配合的下主片8a和8b构成;所述下盖板7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10,所述凸起10中设置有凹槽19b,所述两块下主片8a和8b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19b中;所述下盖板7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如图6所示,所述的两块下主片8a和8b插入所述凹槽19b的侧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矩形孔,当然,也可优选为圆孔或者椭圆形孔。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蒸发器,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3a和入口侧下水室3b;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4a和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与进液管22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与出液管23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24。
如图7所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由一块上盖板5和一与所述上盖板5相配合的上主片6构成;所述上盖板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9,所述凸起9中设置有上盖板凹槽14a;所述上主片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凹槽14a相对应的上主片凹槽14b;所述上盖板凹槽14a和所述上主片凹槽14b中设置有上隔板16,所述上隔板16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出口侧上水室4a的侧壁上设置有沟槽21;同一水室不同侧壁的所述沟槽21相互平行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沟槽21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分流板17;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的所述分流板17面向制冷剂流体的一面设置了两个导流槽18,所述导流槽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流板17的长度;所述上盖板凹槽14a和所述上主片凹槽14b为T形凹槽;所述上隔板16横截面的形状为I形;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在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有扰流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侧壁上的扰流板11a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所述扰流板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优化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矩形板,当然也可优选为齿形板;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顶壁上的扰流板11b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形成一个腔体20,所述腔体20沿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连通的位置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11b的最低点;扰流板也可以如图12所示,设置顶壁上的扰流板为沿水室纵向分布的带缺口的圆筒11b;所述圆筒11b的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11b的正下方。
如图8所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由一块下盖板7和一块与所述下盖板7相配合的下主片8构成;所述下盖板7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凸起10,所述凸起10中设置有下盖板凹槽13a;所述下主片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下盖板凹槽13a相对应的下主片凹槽13b;所述下盖板凹槽13a和所述下主片凹槽13b中设置有带通孔12的下隔板15,所述下隔板15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通孔12可以为圆孔,如图8和图9所示,也可以为矩形孔,如图10所示;所述下盖板凹槽13a和所述下主片凹槽13b为T形凹槽;所述下隔板15横截面形状为I形;所述下盖板7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
Claims (12)
1.一种蒸发器,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3a)和入口侧下水室(3b);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4a)和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与进液管(22)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与出液管(23)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24),其特征是: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由一块上盖板(5)和与所述上盖板(5)相配合的两块上主片(6a,6b)构成;
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由一块下盖板(7)和与所述下盖板(7)相配合的两块下主片(8a,8b)构成;
所述上盖板(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上凸起(9),所述上凸起(9)中设置有凹槽(19a),所述两块上主片(6a,6b)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19a)中;
所述下盖板(7)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下凸起(10),所述下凸起(10)中设置有凹槽(19b),所述两块下主片(8a,8b)插入固定在所述凹槽(19b)中;所述的两块下主片(8a,8b)插入所述凹槽(19b)的侧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通孔(12),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依靠所述通孔(12)相连通;
所述通孔(12)优选为圆孔或者矩形孔;
所述下盖板(7)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
所述水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沟槽(21),所述沟槽(21)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分流板(17),所述分流板(17)将其所在的水室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所述分流板(17)面向水室上部的一面设置有导流槽(18),所述导流槽(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流板(17)的长度;所述分流板(17)相对所述水室进口的远端部设置了泄漏流到所述远端部的制冷剂液体的缺口(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室中设置有扰流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扰流装置为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在所述水室的侧壁上或/和顶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扰流板优选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侧壁上的扰流板(11a)分别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中;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b)顶壁上的扰流板(11b)自成或者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形成一个腔体(20),所述腔体(20)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侧壁上的所述扰流板(11a)优选为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纵向分布的矩形板或者齿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腔体(20)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11b)的最低点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
7.一种蒸发器,包括:彼此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组成的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和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垂直的水室,所述水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两端并与所述入口侧热交换管组(1)相连通的入口侧上水室(3a)和入口侧下水室(3b);设置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两端并与所述出口侧热交换管组(2)相连通的出口侧上水室(4a)和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彼此相连通;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与进液管(22)相连通,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与出液管(23)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之间焊接有翅片(24),其特征是: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由一块上盖板(5)和一块与所述上盖板(5)相配合的上主片(6)构成;所述上盖板(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上凸起(9),所述上凸起(9)中设置有上盖板凹槽(14a);所述上主片(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凹槽(14a)相对应的上主片凹槽(14b);所述上盖板凹槽(14a)和所述上主片凹槽(14b)中设置有上隔板(16),所述上隔板(16)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
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由一块下盖板(7)和一块与所述下盖板(7)相配合的下主片(8)构成;所述下盖板(7)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向水室腔内的下凸起(10),所述下凸起(10)中设置有下盖板凹槽(13a);所述下主片(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下盖板凹槽(13a)相对应的下主片凹槽(13b);所述下盖板凹槽(13a)和所述下主片凹槽(13b)中设置有带通孔(12)的下隔板(15),所述下隔板(15)将水室区分为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依靠所述通孔(12)相连通;
所述下盖板凹槽(13a)或/和所述下主片凹槽(13b)为T形凹槽;所述下隔板(15)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所述通孔(12)为圆孔或矩形孔;
所述上盖板凹槽(12a)或/和所述上主片凹槽(12b)为T形凹槽;所述上隔板(16)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或倒T形或I形;
所述下盖板(7)在所述入口侧下水室(3b)和所述出口侧下水室(4b)中的轮廓线为流线型;
所述水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沟槽(21),所述沟槽(21)中设置有带有若干孔的分流板(17),所述分流板(17)将其所在的水室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所述分流板(17)面向水室上部的一面设置有导流槽(18),所述导流槽(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流板(17)的长度;所述分流板(17)相对所述水室进口的远端部设置了泄漏流到所述远端部的制冷剂液体的缺口(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室中设置有扰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扰流装置为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在所述水室的侧壁上或/和顶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扰流板优选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两个侧壁上和顶壁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侧壁上的扰流板(11a)分别伸入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中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中;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b)顶壁上的扰流板(11b)自成或者与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形成一个腔体(20),所述腔体(20)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的纵向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设置在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侧壁上的所述扰流板(11a)优选为沿所述入口侧上水室(3a)或/和所述出口侧上水室(4a)纵向分布的矩形板或者齿形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腔体(20)在所述顶壁上的扰流板(11b)的最低点与其所在水室的其他部分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699025A CN101676659B (zh) | 2008-06-27 | 2008-06-27 | 蒸发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699025A CN101676659B (zh) | 2008-06-27 | 2008-06-27 | 蒸发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6659A CN101676659A (zh) | 2010-03-24 |
CN101676659B true CN101676659B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202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699025A Active CN101676659B (zh) | 2008-06-27 | 2008-06-27 | 蒸发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766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5297B (zh) * | 2008-07-11 | 2011-07-06 | 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 |
CN102778165A (zh) * | 2012-08-17 | 2012-11-14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管及使用该集流管的平行流蒸发器 |
CN102889713B (zh) * | 2012-09-20 | 2015-04-08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空调专用平行流换热器 |
CN112161506B (zh) * | 2020-09-09 | 2021-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2881B1 (en) * | 1998-04-03 | 2001-08-14 | Denso Corporation | Refrigerant evapor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CN1410738A (zh) * | 2001-09-29 | 2003-04-16 |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CN1820176A (zh) * | 2003-07-08 | 2006-08-16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CN1879003A (zh) * | 2003-11-14 | 2006-12-13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
-
2008
- 2008-06-27 CN CN2008100699025A patent/CN1016766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2881B1 (en) * | 1998-04-03 | 2001-08-14 | Denso Corporation | Refrigerant evapor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CN1410738A (zh) * | 2001-09-29 | 2003-04-16 |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CN1820176A (zh) * | 2003-07-08 | 2006-08-16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CN1879003A (zh) * | 2003-11-14 | 2006-12-13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3-75024A 2003.03.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6659A (zh) | 2010-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9313B (zh) | 换热器的贮水箱 | |
CN101676659B (zh) | 蒸发器 | |
CN201297808Y (zh) | 一种空调制冷剂用均流装置 | |
CN204177261U (zh) | 一种换热器扁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1738016A (zh) | 一种高效冷凝器及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 |
CN203100483U (zh) | 换热器 | |
KR20120112560A (ko) | 코일 및 코일을 구비하는 열교환기 | |
CN101240956A (zh) |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 | |
CN201297804Y (zh) | 一种新型的汽车空调蒸发器 | |
CN102012175B (zh) | 新型气液换热装置 | |
CN207515281U (zh) | 一种蒸发器及制冷系统 | |
CN216159690U (zh) | 换热器 | |
CN106440324B (zh) | 一种换热器及采用其的空调 | |
CN206222664U (zh) |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4943980U (zh) | 一种流道并联式通体翅片冷凝换热器 | |
CN204963304U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03893711U (zh) | 一种直接冷凝多管型换热装置 | |
CN203824381U (zh) | 一种流道式全逆流换热器 | |
CN203881181U (zh) | 一种管式换热器 | |
CN207831989U (zh) | 复合式波节管换热器 | |
CN202660826U (zh) | 管翅片式汽车空调装置的一种储液器 | |
CN201892440U (zh) | 新型气液换热装置 | |
CN201697494U (zh) | 换热器 | |
CN104930757B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01133738Y (zh) | 空调系统的热回收冷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