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430A -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430A
CN101667430A CN200910174604A CN200910174604A CN101667430A CN 101667430 A CN101667430 A CN 101667430A CN 200910174604 A CN200910174604 A CN 200910174604A CN 200910174604 A CN200910174604 A CN 200910174604A CN 101667430 A CN101667430 A CN 101667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arrier
array
detecting device
data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F·M·亨德里科斯
T·J·德豪格
C·T·H·F·列敦鲍姆
M·梅夫塔
H·R·M·弗伯尼
A·G·斯杰德
A·F·M·桑德
A·A·A·卡斯特杰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667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201)上的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从输入光束(204)产生光点阵列(203)的光学元件(202),所述光点阵列(203)用以扫描所述信息载体(201);用于从输出光束阵列检测所述数据的检测器(205),所述输出光束阵列由所述信息载体(201)响应于所述光点阵列(203)产生。用途:光学存储。

Description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包括这样一种系统的读取设备。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以由这样的系统和读取设备读取的信息载体。
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光学数据存储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光学存储现今被广泛地应用于内容发布,例如用在基于DVD(数字多功能盘)标准的存储系统中。光学存储比硬盘和固态存储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可以容易和廉价地复制信息载体。
然而,由于在驱动器中具有大量的运动部件,考虑到在执行读取操作的运行期间所述运动部件需要的稳定性,使用这种类型存储的已知应用当执行这样的读取操作时不够健壮从而会引起振动,因此,光学存储不能够容易地使用在常常遭受振动的应用中,如便携式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包括:
-用于从输入光束产生光点阵列的光学元件,所述光点阵列用以扫描所述信息载体,
-用于从输出光束阵列检测所述数据的检测器,所述输出光束阵列由所述信息载体响应于所述光点阵列产生。
这个系统包括用以存储按数据矩阵组织的二进制数据的静态数据载体。信息载体上的位例如由透明和不透明区域表示。可选地,所述数据被根据一种多级方法来编码。
信息载体用以不是由单个光束照射,而是由光学元件产生的光点阵列照射。所述光学元件有利地相当于微型透镜阵列,或者相当于被设计为利用塔尔波特(Talbot)效应的孔阵列。
每一个光点选取信息载体上的一个要被读取的特定数据区域,所述数据由检测器检测。通过将光学元件移过信息载体,所述光点能够扫描整个信息载体。
因为信息载体是静态的(即不动的),因此极大地减少移动元件的数量,使得所述系统产生了稳固的机械解决方案。
所述系统允许使用结合了其是静态的固态存储和其可从读取装置取出的光学存储的优势的信息载体,所述读取装置包括了所述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用以检测信息载体的一个数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用以检测一组数据,来自这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由单个光点连续地读取。这使得克服了事实上检测器的像素尺寸很有限的不利因素,并且以节省成本的方式增加了存储容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堆叠在所述检测器上的光纤板(FP),其用于运送所述输出光束。
采用光纤板取代透镜阵列的优势是极大地降低了两个连续的输出光束之间的串扰,而光纤的高数值孔径确保了高的光收集效率。因此改进了对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读取。
本发明还有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读取设备,所述读取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系统。
本发明还有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包括按宏单元排列的数据阵列的信息载体,每一个宏单元数据用以由根据本发明的读取系统中的单个光点读取。所述数据由透明和不透明区域表示,由反射和不反射区域表示,或者有利地通过使用一种多级方案表示以便增加信息载体的存储容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信息载体由具有六角形形状的相邻基本数据区域制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基本数据区域被分组,以便形成六角形格子。
首先,这使得增加了信息载体的数据密度。其次,因为增加了数据密度,所以降低了连续基本数据区域之间的扫描距离,其意味着更容易的扫描机理。最后,可以增加光点之间的距离,其导致了更稳固的位检测,因为相邻基本数据区域之间的串扰被减少了。
本发明也涉及实施这样一种读取系统的各种读取设备。
将在下面给出本发明的详细解释和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后面所描述和结合附图所考虑的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其中同样的部分或者子步骤被以相同的方式指定:
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系统,
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系统,
图3描述了专用于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的宏单元扫描的组件的详图,
图4阐释了根据本发明宏单元扫描的原理,
图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载体,
图6A到图6C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载体中的不同类型的基本数据区域,
图7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系统的三维图,
图8描述了用于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移过信息载体的第一布置,
图9描述了用于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移过信息载体的第二布置,
图10描述了用于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移过信息载体的第二布置的详细要素,
图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系统,
图1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系统的详图,
图1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系统的三维图,
图14A和图14B阐释了具有正方形和六角形形状的基本数据区域,
图1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信息载体,其中宏单元形成正方形格子,
图1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信息载体,其中宏单元形成六角形格子,
图17阐释了包括一个用于读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载体的系统的各种装置和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旨在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上的数据。所述信息载体用以存储根据阵列如按数据矩阵组织的二进制数据。如果所述信息载体通过透射来读取,那么存储在所述信息载体中的二进制数据的状态由透明区域和不透明区域(即光吸收区域)表示。可选地,如果所述信息载体用以通过反射来读取,那么存储在所述信息载体中的二进制数据的状态由不反射区域(即光吸收区域)和反射区域表示。所述区域被标记在材料中,诸如玻璃、塑料或者具有磁性的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
-用于从输入光束产生光点阵列的光学元件,所述光点阵列用以扫描所述信息载体,
-用于从输出光束阵列检测所述数据的检测器,所述输出光束阵列由所述信息载体产生。
在如图1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101上的数据的系统包括用于从输入光束104产生光点阵列103的光学元件102,所述光点阵列103用以扫描信息载体101。
光学元件102相当于二维微型透镜阵列,给其输入端施加了相干输入光束104。微型透镜阵列102被平行并且远离信息载体101放置使得将光点聚焦在信息载体上。微型透镜的数值孔径和数量将决定光点的大小。例如,可以使用数值孔径等于0.3的二维微型透镜阵列102。输入光束104能够由用于放大输入激光束的波导管(未示出)实现,或者由二维耦合微型激光器阵列实现。
光点被施加在信息载体101的透明或者不透明区域上。如果光点被施加在不透明区域上,那么响应于此信息载体不能产生输出光束。如果光点被施加在透明区域上,那么响应于此信息载体产生输出光束,所述输出光束由检测器105检测。因此检测器105被用于检测被施加了光点的区域的数据的二进制值。
检测器105有利地由CMOS或者CCD像素阵列制成。例如,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相对于信息载体的包含一个数据(即一个位)的基本数据区域放置。在此种情况下,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用以检测信息载体的一个数据。
在图2描述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用于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201上的数据的系统包括用于从输入光束204产生光点阵列203的光学元件202,所述光点阵列203用以扫描信息载体201。
光学元件202相当于二维孔阵列,在其输入端施加了相干输入光束204。所述孔例如相当于直径为0.1微米或者更小的圆孔。输入光束204能够由用于放大输入激光束的波导管(未示出)实现,或者由二维耦合微型激光器阵列实现。
光点被施加到信息载体201的透明或者不透明区域。如果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那么响应于此信息载体不产生输出光束。如果光点被施加到透明区域,那么响应于此信息载体产生输出光束,所述输出光束由检测器205检测。类似于图1中描述的第一实施例,因此检测器205用于检测被施加了光点的区域的数据的二进制值。
检测器205有利地由CMOS或者CCD像素阵列制成。例如,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相对于信息载体的包含一个数据的基本数据区域放置。在此种情况下,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用以检测信息载体的一个数据。
光点阵列203通过利用塔尔波特(Talbot)效应由孔阵列202产生,塔尔波特效应是一种衍射现象,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相干光束诸如输入光束204被施加到具有周期衍射结构的对象如孔阵列202上时(因此形成发光体),衍射光在位于距离衍射结构的可预测距离z0的平面处重新结合成发光体的相同图像。这个距离z0被称为塔尔波特距离。塔尔波特距离z0由关系式z 0=2·n·d2/λ给定,其中d是发光体的周期间隔,λ是输入光束的波长,而n是传播空间的折射率。更通常为,再成像发生在距离发光体更远的其它距离z(m)处并且该距离是塔尔波特距离z的倍数,使得z(m)=2·n·m·d2/λ,其中m是整数。这样的再成像对于m=1/2+整数也发生,但是这里所述图像被移过半周期。再成像对于m=1/4+整数和对应于m=3/4+整数也发生,但是所述图像具有双倍频率,其意味着光点的周期关于孔阵列的周期被减半。
利用塔尔波特效应允许在距离孔阵列202相对较远距离处(几百微米,由z(m)表示)产生高质量的光点阵列而不需要光学透镜。这就允许例如在孔阵列202和信息载体201之间插入覆盖层以防止信息载体201受到污染(例如灰尘、指纹…)。此外,相比较于使用微型透镜阵列,这便于实施并且允许以节省成本的方式增加施加到信息载体上的光点的密度。
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详图。其描述了检测器305,所述检测器305用以检测来自由信息载体301产生的输出光束的数据。所述检测器包括叫做302-303-304的像素,示出的像素的数量被限制以便于理解。特别地,像素302用以检测存储在信息载体的数据区域306上的数据,像素303用以检测存储在数据区域307上的数据,而像素304用以检测存储在数据区域308上的数据。每一个数据区域(也叫做宏单元)包括一组基本数据。例如,数据区域306包括叫做306a-306b-306c-306d的二进制数据。
在这个实施例中,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用以检测一组数据,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基本数据由单个光点连续读取,所述单个光点或者由图1中描述的微型透镜阵列102产生,或者由图2中描述的孔阵列产生。这种读取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方法在下文中叫做宏单元扫描。
基于图3的图4通过非限定性的例子阐释了对信息载体401的宏单元扫描。
存储在信息载体401上的数据具有或者由黑色区域(即不透明区域)或者由白色区域(即透明区域)表示的两种状态。例如,黑色区域相当于二进制状态“0”而白色区域相当于二进制状态“1”。
当检测器405的像素被信息载体401产生的输出光束照射时,所述像素由白色区域表示。在此种情况下,所述像素发出具有第一状态的电输出信号(未示出)。相反,当检测器405的像素不接收任何来自信息载体的输出光束时,所述像素由交叉的平行线阴影区域表示。在此种情况下,所述像素发出具有第二状态的电输出信号(未示出)。
在这个例子中,每一组数据包括四个基本数据,并且单个光点被同时施加到每一组数据上。光点403对信息载体401的扫描例如从左至右以逐渐增加横向位移被执行,所述横向位移等于两个基本数据之间的距离。
在位置A处,所有的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上致使检测器所有的像素处于第二状态。
在位置B处,在光点被向右移动之后,左边的光点被施加到透明区域致使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一状态,而其它两个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致使检测器的两个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二状态。
在位置C处,在光点被向右移动之后,左边的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致使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二状态,而其它两个光点被施加到透明区域致使检测器的两个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一状态。
在位置D处,在光点被向右移动之后,中心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致使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二状态,而其它两个光点被施加到透明区域致使检测器的两个相应的像素处于第一状态。
当光点已经被施加到与检测器的像素相面对的一组数据的所有数据上时信息载体401的扫描被完成。这意味着对信息载体的二维扫描。组成相对于检测器的像素的一组数据的基本数据被单个光点连续读取。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载体的俯视图。这个信息载体包括多个相邻的宏单元(M1,M2,M3,...),每一个宏单元包括一组基本数据区域(EDA1,EDA2,...)。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宏单元包括16个基本数据区域。为了便于扫描宏单元,基本数据区域有利地被邻近放置并且根据矩阵排列,并且是正方形。
每一个宏单元用以由单个光点读取,在连续扫描过程中所述单个光点经过所述宏单元的所有基本数据区域。用以施加到每一个宏单元上的光点的宽度有利地等于基本数据区域的宽度,以便检测器的像素能够检测到最大的光强度。
根据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用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据。为了这个目的,每一个基本数据可以由透明区域(光非吸收区域)和不透明区域(即光吸收区域)表示,或者可选地由反射和不反射区域表示。
可选地,所述数据可以根据一种多级方案来编码以便增加信息载体的数据密度。为了这个目的,取代仅仅由两级光传播限定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本发明建议由N级限定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其中N可以有利地是2的幂数。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能够编码2log(N)个位(2log是二进制对数运算符)。例如,如果N=4,那么可以在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中存储2位数据,因此使信息载体的存储容量加倍。
图6A阐释了在基本数据区域EDA(在这种情况下N=4)中进行两级数据编码的第一解决方案。基本数据区域包括由其特征在于光透射百分率LT的材料制成的层。取决于要被编码的2位数据的值,百分率LT选取自一组4个值中。例如:
-第一值LT=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0的2位数据,
-第二值LT=3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1的2位数据,
-第三值LT=6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0的2位数据,
-第四值LT=9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1的2位数据,
结果,穿过基本数据区域的光点被检测器像素转换成可以采用4个不同级的电信号。通过使用应用于这个电信号的三个阈值(或者通常说的N-1阈值),2位数据能够被容易地恢复。
应该注意百分率LT能够被限定于改变材料的光透射系数(因此潜在地定义了4个不同的系数),或者可选地当使用具有一个给定的光透射系数时改变基本数据区域的厚度(因此潜在地定义了4个不同的厚度)。
所述层可以由如同CD-R和DVD-R盘中使用的染色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层可以由金属层制成(例如铬或者铝),金属层的厚度可以变化,用于限定可变的光透射层。
图6B描述了在基本数据区域EDA(在这种情况下N=4)中进行两级数据编码的第二解决方案。基本数据区域包括由不透明材料(即光吸收)制成的层。必须考虑下面两种情况。
首先,如果信息载体被用在透射模式中,那么基本数据区域也包括允许光点穿过它的孔。
其次,如果信息载体被用在反射模式中,那么基本数据区域也包括反射表面以便光点被部分地反射。
孔(或者可选地为反射表面)可以被表示为基本数据区域EDA的整个表面的百分率AS。取决于要被编码的2位数据的值,百分率AS选取自一组4个值中。例如:
-第一值AS=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0的2位数据,
-第二值AS=3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1的2位数据,
-第三值AS=6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0的2位数据,
-第四值AS=95%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1的2位数据,
结果,经由基本数据区域的光点被检测器像素转换成可以采用4个不同级的电信号。通过使用应用于这个电信号的三个阈值(或者通常说的N-1阈值),2位数据能够被容易地恢复。
所述层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例如铝、塑料...),在其上包括孔或者可变表面的反射区域。
图6C阐释了在基本数据区域EDA(在这种情况下N=4)中进行两级数据编码的第三解决方案。基本数据区域包括由偏振材料制成的层,所述偏振材料的偏振方向(由两个方向的箭头表示)的特征在于角φ。取决于要被编码的2位数据的值,角φ选取自一组4个值中。例如:
-第一值φ=0°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0的2位数据,
-第二值φ=30°可以用于编码值是01的2位数据,
-第三值φ=60°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0的2位数据,
-第四值φ=90°可以用于编码值是11的2位数据,
结果,经由基本数据区域的光点被检测器像素转换成可以采用4个不同级的电信号。通过使用应用于这个电信号的三个阈值(或者通常说的N-1阈值),2位数据能够被容易地恢复。
施加到信息载体的光点必须根据给定的和固定的方向偏振。
所述层可以由相当于液晶(LC)元件的偏振材料制成。偏振方向可以例如通过改变这个材料的厚度被改变。
图7描述了图2所描述的系统的三维图。该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施加到信息载体701的光点阵列的孔阵列702。每一个光点被施加到并且扫描过信息载体701的一组二维数据(由粗体正方形表示)。响应于这个光点,信息载体产生(或者不产生,如果光点被施加到不透明区域)输出光束,输出光束相应地由相对于被扫描的一组数据的检测器703的像素检测。对信息载体701的扫描通过沿着x轴和y轴移动孔阵列702被执行。
孔阵列702、信息载体701和检测器703被堆叠在多个平行平面中。仅有的运动部件是孔阵列702。
应该注意除了由微型透镜阵列102取代孔阵列702外,图1中描述的系统的三维图等同于图7中描述的系统的三维图。
由光点阵列对信息载体的扫描在平行于信息载体的平面中完成。一种扫描装置提供了光点在x和y两个方向上的直移运动,用于扫描信息载体的所有表面。
在图8描述的第一解决方案中,扫描装置相当于H桥。产生光点阵列的光学元件(即微型透镜阵列或者孔阵列)被实施在第一滑架801中,第一滑架801相对于第二滑架802沿着y轴可移动。为了这个目的,第一滑架801包括与导轨807-808相接触的接头803-804-805-806。第二滑架802借助于同导轨809-810相接触的接头811-812-813-814沿着x轴可移动。滑架801和802借助于致动器(未示出)被平移,诸如借助于步进电机、起传动装置作用的磁性或者压电致动器。
在图9描述的第二解决方案中,扫描装置被支撑在框901中。在图10中的细节三维图中对用于悬置框901的元件进行了描述。这些元件包括:
-第一板弹簧902,
-第二板弹簧903,
-对扫描装置901沿着x轴移动提供致动作用的第一压电元件904,
-对扫描装置901沿着y轴移动提供致动作用的第二压电元件905。
图9中描述的第二解决方案比图8中描述的H桥解决方案具有更少的机械传动。与框901接触的压电元件被电控制(未示出)致使电压变化导致压电元件的尺寸改变,从而引起框901沿着x和/或y轴移动。
位置Pos1描述了扫描装置901位于第一位置,而位置Pos2描述了扫描装置901在沿着x轴平移之后位于第二位置。板弹簧902和903的弹性非常灵敏。
可以用四个压电元件构建类似的配置,用两个额外的压电元件取代板弹簧902和903。在此种情况下,相面对的一对压电元件一起在一个方向上以相同的方法行动就像人的左右臂一样。
在图11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堆叠在检测器DT上的光纤板FP,其用于运送在信息载体IC的输出处产生的输出光束OLB。输出光束OLB是从光点阵列获得的,所述光点阵列由孔阵列从产生并且施加到信息载体IC上。因此光纤板FP用以被插在信息载体和检测器之间。
光纤板FP由一起被平行捆扎在玻璃板中(例如通过使用胶粘剂,但不是必须的)并且抛光成具有两个平面的光板的大量圆柱形光纤元件组成。在光板的一端处的光分布因此穿过所述光纤被运送到光板的另一侧而没有串扰。典型地,光纤的间距接近于几微米,光纤的数值孔径是1并且光纤的透射效率例如在70-80%的范围内。
光纤板FP被放置为尽可能地靠近检测器DT,用于限制光纤的输出处的串扰。
有利地,保护层PL(交叉的平行阴影部分表示的)被插在光纤板FP和检测器DT之间,用于机械地加固检测器并且保护组成检测器的每一个像素的敏感区域。此外,这允许光纤板FP、保护层PL和检测器DT例如借助于胶粘剂或者通过夹紧机构(未示出)的挤压固定在一起,因此限定为一个用以被放置在信息载体IC上面的单个单元。
光纤板FP的特征在于其光纤密度被定义为每个单元区域的光纤数。基本地,一个光纤与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相面对。有利地,多个光纤与检测器的一个像素(如图11所示)相面对,这就避免了需要在光纤和检测器的像素之间限定精确对准。
图1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系统的详图。特别,所描述的检测器DT包括:
-多个像素S1-S9(这个数量被作为例子给出),每一个像素分别包括用于将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感光区域SA1-SA9。
-第一镀金属层ML1、第二镀金属层ML2和第三镀金属层ML3,它们是标准CMOS设计的一部分,并且这里在减少串扰方面充当辅助角色。
保护层PL被堆叠在检测器DT上使得镀金属层被保护,从长远观点来看其确保了检测的稳定质量。因为保护层和检测器能够形成单个单元,可以考虑将光纤板FP和检测器DT堆叠在一起。
有利地,将微型透镜ML插入到光纤板FP和检测器之间,用于将在光纤的输出处产生的光束会聚到每一个像素的感光区域SA1-SA9。每一个微型透镜与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相面对。因此减少了在光纤板的输出处的串扰。
图1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系统的三维图。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信息载体的基本数据区域不再限于正方形,而是六角形。相比较于使用正方形,如下面所讨论的六角形将产生极大的优势。
图14A描述了具有如先前所描述的正方形形状的两个邻近基本数据区域,而图14B描述了具有六角形形状的两个邻近基本数据区域。
关于图14A,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的表面as、两个相邻基本数据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s以及分隔开基本数据区域和邻近基本数据区域的中心的最大距离rs由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a s = 2 r s 2 - - - ( 1 )
a s = d s 2 - - - ( 2 )
d s = 2 · r s - - - ( 3 )
关于图14B,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的表面aH、两个相邻基本数据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H、以及分割开基本数据区域和邻近基本数据区域的中心的最大距离rH由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a H = 3 2 3 · r H 2 - - - ( 4 )
a H = 3 2 · d H 2 - - - ( 5 )
d H = 3 · r H - - - ( 6 )
信息载体的存储容量最终由光点大小限制。最小可实现的光点大小表示基本数据区域之间的最小需要的间隔。如果间隔太小,那么光点将会交迭在相邻位上(所谓串扰或者符号间干扰)并且位检测将很困难。因此信息载体的存储容量(具有或者正方形或者六角形形状的基本数据区域)通过对于给定的位间隔计算每平方英尺能够存储多少位而被确定。具有给定的位间隔由关系式dH=ds表示。其中这样一个关系式,比率as/aH可以由关系式(5)和(2)推演的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a s a H = 2 3 ≈ 1.15 - - - ( 7 )
这表示如果用六角形格子取代正方形格子,信息载体的数据密度(每个基本数据区域的位)可以增加15%。
有利地,基本数据区域可以根据邻近的宏单元也具有六角形形状来排列。如果将六角形宏单元的区域面积AH选定为使得其等于正方形宏单元的区域面积AS,那么比率DH/DS可以由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D H D S = 2 3 ≈ 1.07 - - - ( 8 )
其中DH是两个相邻六角形宏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S是两个相邻正方形宏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这意味着对于相同的光点密度,当宏单元是六角形时光点间隔(即两个相邻宏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要大7%,使得位检测更稳固,因为相邻基本数据区域之间的串扰被减少了。
图1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信息载体的俯视图,所述信息载体包括多个相邻的宏单元(M1,M2,M3,…),每一个宏单元具有正方形,每一个宏单元包括一组基本数据区域(EDA1,EDA2,...),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具有六角形。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宏单元包括16个基本数据区域。为了便于扫描宏单元,基本数据区域被有利地相邻放置。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信息载体的俯视图,所述信息载体包括多个相邻的宏单元(M1,M2,M3,...),每一个宏单元具有六角形,每一个宏单元包括一组基本数据区域(EDA1,EDA2,...),每一个基本数据区域具有六角形。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宏单元包括55个基本数据区域。为了便于扫描宏单元,基本数据区域被有利地相邻放置。
如图17中所阐释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有利地被实施在读取设备RA中(例如家用播放器装置)、便携式装置PD中(例如便携式数字助理、便携式计算机、游戏播放器单元...)或者移动电话MT中。根据本发明的这些设备和装置包括用以接收信息载体1701的开口,以及考虑到要用于恢复存储在所述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读取系统。
使用动词“包括”和它的同义词不排除在权利要求中所表述的那些元件或者步骤之外的元件或者步骤的存在。在一个元件或者步骤前使用词“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或者步骤的存在。

Claims (9)

1、用于扫描信息载体(101-201)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从输入光束(104-204)产生光点阵列(103-203)的光学元件(102-202),所述光点阵列(103-203)用以扫描所述信息载体(101-201),
-用于检测输出光束阵列的检测器(105-205),所述输出光束由所述信息载体(101-201)响应于所述光点阵列(103-203)产生,
-用于在信息载体(101-201)上二维地扫描所述光点阵列的扫描装置(801,802,901-905),
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载体(101-201)相对于所述检测器(105-205)是不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光学元件(102-202)是透镜阵列(102)或者孔阵列(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检测器(105-205)包括像素阵列,每一个像素用以检测存储在信息载体(101-201)上的多个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系统,包括堆叠在所述检测器上的光纤板(FP),其用于运送所述输出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包括插入在所述光纤板(FP)和所述检测器之间的微型透镜阵列(ML),每一个微型透镜与检测器的一个像素相面对。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系统,包括用于将光学元件(102-202)移过信息载体(101-201)的装置。
7、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系统的便携式装置。
8、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系统的移动电话。
9、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系统的游戏播放器单元。
CN200910174604A 2003-09-18 2004-09-02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Pending CN101667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300122 2003-09-18
EP03300122.3 2003-09-18
EP03300268.4 2003-12-16
EP04300304.5 2004-05-26
EP04300389.6 2004-06-2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269031A Division CN1853225A (zh) 2003-09-18 2004-09-02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430A true CN101667430A (zh) 2010-03-10

Family

ID=3713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604A Pending CN101667430A (zh) 2003-09-18 2004-09-02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CNA2004800269031A Pending CN1853225A (zh) 2003-09-18 2004-09-02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269031A Pending CN1853225A (zh) 2003-09-18 2004-09-02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66743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3225A (zh) 2006-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3777A (en)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989571A (zh) 信息载体、用于读取这种信息载体的系统和装置
KR20060079227A (ko) 정보매체와, 그 정보매체에 저장된 데이터 판독 시스템
CN101288121A (zh) 通过一维扫描扫描信息载体的方法和系统
US7400436B2 (en) System for shifting at least one light spot
CN101667430A (zh) 信息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此信息载体上的数据的系统
CN102543110A (zh) 一种多维光存储光盘及其数据读出方法
CN1813295A (zh) 光信息重现设备
JP2005331864A (ja) ホログラム装置
WO2002054394A2 (en) Superresolution in periodic data storage media
KR20070095328A (ko) 정보 매체 상의 데이터 인코딩 방법 및 이 정보 매체의판독 시스템
JP2007506210A (ja) 情報担体上に記憶されたデータを読み出すシステム
US20060062040A1 (en) Optical memory medium and optical memory medium reproducing device
JP3194942U (ja) 多層式光ディスク
JP2004535027A (ja) Rom型蛍光多層光クリアカードからの情報検索用光記憶システム
KR20080068118A (ko) 정보매체 판독용 광 스폿의 피치 조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2011050A2 (en) Method for data reading/writing using an optical carrier with pattern information pits
KR20240058854A (ko) 다층 광학 데이터 저장 매체를 판독하기 위한 판독 헤드 및 방법
JP2007512643A (ja) 光磁気記憶媒体
JP2005517322A (ja) 準最密格子上の多次元符号化
CN101874270B (zh) 光学头装置以及光盘再现系统
CN1220451A (zh) 用于不同厚度的光盘的小尺寸光学拾取系统
CN1601628A (zh) 均匀读出叠层光波导三维数据存储器及其数据记录方法
JPS62173628A (ja) 光カ−ド装置
CN1989556A (zh) 信息载体、读取所述信息载体的系统和制造所述信息载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