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1763A -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1763A
CN101661763A CN200910174609A CN200910174609A CN101661763A CN 101661763 A CN101661763 A CN 101661763A CN 200910174609 A CN200910174609 A CN 200910174609A CN 200910174609 A CN200910174609 A CN 200910174609A CN 101661763 A CN101661763 A CN 101661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beam
signal
light
optical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1763B (zh
Inventor
小林高志
濑尾胜弘
冈本好喜
加藤典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297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360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61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1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1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17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提供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的伺服控制。光检测部的受光部成为在盘的切线方向上分割光斑(180)地排列两个区域的结构,光斑(180)成为相对于通过光斑(180)的中心的与径向方向平行的线段非对称的形状、并且相对于通过光斑(180)的中心的与切线方向平行的线段非对称的形状。光束的光斑位置在径向方向上的移动表现为在受光部中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的变化,因此通过运算从受光部的区域(K和L)输出的信号的差分,可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本发明可适用于光学拾取器。

Description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5日、申请号为200710080028.0、发明名称为“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的伺服控制的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已实际应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等高密度/大容量的光盘,正在广泛普及处理运动图像那样的大量信息的信息介质。
以往,在对光盘记录信息或者从光盘读出信息等的光盘装置中的光学拾取器中,将光束照射到光盘上,由分割为多个区域的光检测部接受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根据对应于在各区域接受的光而从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利用推挽法等检测出循迹错误信号。
然而,在只使用一个光束进行的推挽法中,有时由于透镜移动的影响,导致在循迹中产生误差。
因此,提出了降低循迹错误信号的误差的技术。例如,根据所谓的差动推挽法,沿着与轨道正交的方向错开预先设定的量而配置主光束和两个副光束,将从主光束得到的循迹错误信号作为第1推挽信号,将从两个副光束得到的循迹错误信号作为第2推挽信号,通过对第1推挽信号与第2推挽信号进行差动运算,从而得到循迹错误信号。
即,根据差动推挽法,可消除透镜移动的影响,可检测出误差小的循迹错误信号。
另外,还提出如下的技术:将在光记录介质的径向方向上把不存在通过光记录介质的轨道结构而衍射的衍射光的区域进行2(或者4)分割的光束,通过衍射光栅进行衍射而导入到光检测部,检测出径向方向的光强度的差异,由此进行物镜的透镜移动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1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使用衍射光栅来生成主光束和副光束,因此光的利用效率被降低,需要提高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强度,需要改变装置的结构。
另外,为了正确地进行透镜移动检测,需要调整副光束的位置使得副光束的推挽信号与主光束相位相反,为了从盘的内周到外周为止不产生副光束的推挽成分的相位的偏差,不能将主光束和副光束的间隔扩得较大,例如在对多层记录介质(光盘)记录信息或者从多层记录介质(光盘)读出信息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其他层的漫射光,有可能使循迹错误信号的特性恶化。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记录或者播放多层光记录介质时,为了不受其他层漫射光的影响而从非衍射光(0次光)完全地分离衍射光时,需要缩小衍射光栅的光栅间隔,不仅使加工和位置调整都变得困难,而且在层间隔变狭小的情况下(例如4层光记录介质、8层光记录介质等),有时还产生衍射光自身的其他层漫射光的影响,在循迹错误信号中产生误差。
另外,光检测部的数量增加,用于信号输出的电路规模也变大,还增加耗电。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完成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的伺服控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侧面是进行构成为盘的光记录介质的循迹的光拾取装置,该光拾取装置具备:发光单元,其向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发光单元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单元,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将由上述光检测单元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通过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1侧面中,向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从上述发光单元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另外,将所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通过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本发明的第2侧面是光盘装置,其进行构成为盘的光记录介质的循迹,对上述光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盘装置具备:发光单元,其向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发光单元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单元,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
在本发明的第2侧面中,向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另外,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输出的信号,检测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拾取装置具备: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部,其接受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将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通过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作为上述光束的一部分的、没有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部分的光束与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光束一起被上述光检测部接受,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拾取装置具备: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部,其接受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将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通过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上述衍射光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如下区域,该区域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在各个区域被衍射的光束,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盘装置具备: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光检测部,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作为上述光束的一部分的、没有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部分的光束与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光束一起被上述光检测部接受,上述控制部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盘装置具备: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光检测部,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上述衍射光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如下区域,该区域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在各个区域被衍射的光束,上述控制部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的伺服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应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与应用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说明光束的光斑的形状的图。
图4是说明遮光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2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光斑在径向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的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2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图2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另外其他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衍射光栅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图9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图9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图9的衍射光栅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图9的衍射光栅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图9的衍射光栅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图9的衍射光栅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8是应用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框图。
图19是应用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图2、图18、或者图19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的结构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对应于图21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对应于图23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对应于图23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对应于图23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对应于图27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9是表示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30是表示对应于图29的衍射光栅而设置的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光盘装置;21:光学拾取部;100:光拾取装置;101:光记录介质;121:发光元件;122:偏振光分束器;123:准直透镜;124:QWP;125:物镜;126:遮光板;127:光检测部;300:光拾取装置;301:光检测装置;341:保持部;342:隔板;343:复合透镜;344:偏振光分束器;361:发光元件;362:弯折反射镜;364:光检测部;365:光检测部;371:受光部;372:受光部;500:光拾取装置;501:光记录介质;521:发光元件;522:偏振光分束器;523:准直透镜;524:QWP;525:物镜;526:衍射光栅;527:光检测部;541:弯折反射镜;542:光检测部;621:衍射光栅;661:衍射光栅;701:衍射光栅;741:衍射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要件和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本记载是为了确认支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记载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因此,即使有虽然记载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但是没有作为与本发明的构成要件对应的实施方式而记载在这里的实施方式,也不意味该实施方式不与该构成要件对应。相反,即使实施方式作为与构成要件对应的部分而记载于此,也不意味该实施方式不与该构成要件以外的构成要件对应。
本发明的第1侧面光拾取装置是进行构成为盘的光记录介质(例如图2的光记录介质101)的循迹的光拾取装置,该光拾取装置具备:发光单元(例如图2的发光元件121),其向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物镜(例如图2的物镜125),其使从上述发光单元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单元(例如图2的光检测部127),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将由上述光检测单元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通过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检测单元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由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的(例如,如图5所示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可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上述受光部的区域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至少被排列3个(例如,如图11所示排列),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其他的规定运算,进一步检测聚焦错误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记录介质朝向上述光检测单元的光路中设置有遮光板(例如图2的遮光板126),该遮光板对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进行遮光,使得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记录介质朝向上述光检测单元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例如图9的衍射光栅381),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作为上述光束的一部分的、没有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部分的光束与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光束一起被上述光检测单元接受(例如,如图30所示接受),根据与上述光检测单元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上述衍射光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如下区域(例如图21、图23、图27的衍射光栅),该区域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由上述光检测单元接受在各个区域被衍射的光束,根据与上述光检测单元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检测单元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成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例如图8所示的形状)。
上述光检测单元的受光部至少具有两个以上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区域(例如图20的受光部),根据与在各个区域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检测单元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由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排列(例如,如图7所示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由此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其他规定的运算,由此检测推挽信号,根据上述透镜移动信号和上述推挽信号,检测循迹错误信号。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记录介质朝向上述光检测单元的光路中,设置有将上述光束分割为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光束分割单元(例如图9的偏振光分束器344),由上述光检测单元的第1受光部(例如图9的受光部371)接受上述第1光束,由上述光检测单元的第2受光部(例如图9的受光部372)接受上述第2光束。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上述第1受光部由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例如,如图11所示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上述第2受光部由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排列(例如,如图12所示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在该光拾取装置中,上述第2受光部由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排列(例如,如图13所示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通过对与在上述第2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由此进一步检测与上述物镜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的移动对应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2侧面的光盘装置是进行构成为盘的光记录介质(例如图1的光记录介质101)的循迹、对上述光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者播放的光盘装置(例如图1的光盘装置20),该光盘装置具备:发光单元(例如图2的发光元件121),其向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光束;物镜(例如图2的物镜125),其使从上述发光单元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以及光检测单元(例如图2的光检测部127),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控制部(例如图1的控制电路24),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对上述盘的追踪。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20的结构例的框图。在该例中,光学拾取部21例如对作为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等构成的光记录介质101射出光(激光),由具有多个受光部的受光元件检测该反射光,将受光元件的各受光部的检测信号输入到运算电路22中。
运算电路22根据来自光学拾取部21的检测信号算出播放信号、聚焦错误信号或者循迹错误信号等的信号之后,将播放信号输出到播放电路23,将聚焦错误信号或者循迹错误信号等的信号输出到控制电路24。
播放电路23对从运算电路22提供的播放信号进行均衡化之后进行二值化,进一步进行错误更正并将解调的信号输出到规定的装置(未图示)。
控制电路24对应于由运算电路22提供的聚焦错误信号而控制聚焦伺服用致动器26,例如通过使光学拾取部21的物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校正聚焦错误,还响应于由运算电路22提供的循迹错误信号,控制循迹伺服用致动器27,例如通过使物镜在光记录介质101的半径方向上移动,校正循迹错误。此外,实际上聚焦伺服用致动器26和循迹伺服用致动器27构成为一个致动器,后面叙述的物镜装在该致动器中。
另外,控制电路24控制马达29,使光记录介质101以规定速度旋转。
图2是表示图1的光学拾取部21的详细结构例的图,是表示与应用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框图。
在该图中,光拾取装置100对光记录介质101进行信息的记录,并且读出记录在光记录介质101中的信息。
发光元件12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并射出光束。从发光元件121射出的光束(照射光)通过偏振光分束器(BS)122入射到准直透镜123。
准直透镜123将作为发散光的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通过了准直透镜123的平行光束入射到QWP(quarter wave plate:1/4波片)124。
QWP 124将从准直透镜123入射的光束转换为圆偏振光,通过了QWP 124的光束入射到物镜125。
物镜125使从QWP 124到达的光束收敛到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在图2中以斜线表示的面)。
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通过物镜125成为平行光束,再次通过QWP 124。由此,将从光记录介质101反射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方向与照射光成90度的不同的直线偏振光,通过准直透镜123之后入射到偏振光分束器122。
入射到偏振光分束器122的光束在此反射,朝向光检测部127。此时,光束通过遮光板126到达光检测部127。
光检测部127在受光面上配置有受光元件,输出与受光元件接受的光对应的电信号。
图3是表示在遮光板126的偏振光分束器122侧的表面(图中左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光束的光斑的示例的图。如该图所示,光束的光斑170成为大致圆形的形状,成为相对于通过光斑170的中心的线段对称的形状。
将光斑170中的区域171A和171B设为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主光束的0次光与±1次光重叠的区域。光束在光记录介质101上反射时,通过轨道沟槽产生±1次衍射光和0次光。此时,根据轨道的位置,±1次衍射光与0次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因此在区域171A和171B中产生光振幅的调制。
图4是表示遮光板126的结构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遮光板126在遮光区域126A和遮光区域126B中将光遮断,在除此之外的区域中使光透射。因而,通过了遮光板126的光束成为在该光斑170中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和右下侧的一部分的形状,成为与圆形不同的形状。
图5是表示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在该例中,在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中形成有通过了上述遮光板126的光束的光斑180。另外,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在与构成为盘状的光记录介质101的径向方向正交的切线方向上分割光斑180地排列设置有两个区域。如上所述,通过了遮光板126的光束成为在该光斑中缺少一部分的形状,因此光斑180成为相对于通过光斑180的中心的与径向方向平行的线段非对称的形状,并且成为相对于通过光斑180的中心的与切线方向平行的线段非对称的形状。
此外,光斑180中的区域181A和181B对应于上述的区域171A和171B,依旧成为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的0次光与±1次光重叠的区域。
在区域181A和181B中,由于±1次衍射光与0次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产生光振幅的调制,因此在对应于区域181A和181B的光强度而从光检测部127输出的电信号中,包含通过调制受光部的径向方向的光强度而产生的AC成分。如上所述,该AC成分是通过由盘的轨道结构产生的衍射光的相位根据光斑位置进行变动而产生的,是将盘的磁道间距设为1个周期的振幅调制的信号,是所谓的称为推挽信号的信号。另外,根据推挽信号生成循迹错误信号,在用于校正循迹错误的控制信号的生成中使用。
然而,例如由于随着物镜125的移动而发生的透镜移动,有时推挽信号中包含DC偏移,为了正确地生成循迹错误信号,需要消除该DC偏移。
例如盘在旋转时,根据旋转中心与盘的轨道中心之间的偏心而由物镜进行追踪,由此产生透镜移动,因此如果检测出在光记录介质101上反射的光束的光斑位置向径向方向的移动,则可以生成透镜移动信号。此外,透镜移动信号对应于包含在上述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
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具有受光部的光检测部来检测DC偏移(所谓的透镜移动信号),该受光部分割排列在如图5所示的切线方向上。
图6是表示在发生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在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中形成的光斑的示例的图。图6所示的光斑180与图5的情况相比,光斑的中心位置在径向方向(图中右方向)上移动。而且,通过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光斑180,在光斑180中被遮光板126的遮光区域126A和126B遮光的部分的形状(大小)也成为与图5的情况不同的形状。
即,在不发生透镜移动的图5的情况下,光斑180的分割为两个的受光部的区域中,在图中上侧的区域K上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与在图中下侧的区域L上形成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等。与此相对,在发生了透镜移动的图6的情况下,光斑180的分割为两个的受光部的区域之中,在图中上侧的领域K上形成的部分的面积比在图中下侧的区域L上形成的部分的面积大。
这样,随着发生透镜移动而导致的光束的光斑位置向盘的径向方向的移动,表现为在受光部中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的变化,因此通过对从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进行运算,可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在当前的情况下,将从区域K和区域L输出的信号值分别设为K和L时,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LS的值。
LS=K-L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光检测部127中接受的光斑180,在径向方向上以及切线方向上都成为非对称的形状,因此可利用具有在切线方向上分割排列的受光部的光检测部,检测所谓的透镜移动信号。例如,用于检测聚焦错误信号的光检测器等,大多由受光部在切线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而形成。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用来检测聚焦错误信号的光检测器等而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因此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循迹错误的校正。
在此,说明通过光拾取装置100进行透镜移动信号的检测的示例,但是也可以改变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结构,检测循迹错误信号。
在通过光拾取装置100检测循迹错误信号的情况下,只要将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构成为如图7所示的结构即可。在图7的示例中与图5的情况不同,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在切线方向上被2分割,并且在径向方向上也被2分割,由此被分割为四个区域。将分别从四个区域K至N输出的信号值分别设为K至N时,可通过与差动推挽法相同运算的下式求出循迹错误信号TRK的值。
TRK=(K+L)-(M+N)-k{(K+N)-(L+M)}
在此,值k是预先设定的规定的系数。
即,利用分别从在径向方向上分割的区域所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来检测出推挽信号,利用分别从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区域所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来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通过在透镜移动信号上乘以规定的系数从而运算与推挽信号的差分,由此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生成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
例如,在利用以往的差动推挽法检测循迹错误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从主光束得到的推挽信号(差动推挽法中的第1推挽信号)、与从副光束得到的推挽信号(差动推挽法中的第2推挽信号)之间的差动运算,检测出循迹错误信号。
即,在差动推挽法中,通过进行从主光束得到的推挽信号与从副光束得到的推挽信号的差动运算,进行消除DC偏移(透镜移动信号)的运算。
然而,在使用以往的差动推挽法的情况下,副光束中也包含推挽成分,为了进行透镜移动检测,需要调整副光束的位置使得副光束的推挽信号与主光束相位相反,为了从盘的内周到外周不产生副光束的推挽成分的相位偏差,不扩大主光束与副光束的间隔,例如在对作为多层记录介质的光盘记录信息或者从光盘读出信息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其他层的漫射光,有可能恶化透镜移动信号、循迹错误信号的特性。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不生成副光束而能够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因此即使在对作为多层记录介质的光盘记录信息或者从光盘读出信息的情况下,也可避免来自其他层的漫射光的影响。
以上说明了利用遮光板126将形成在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上的光斑180设为在径向方向上以及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的形状的示例,但是也可以将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形状设为在径向方向上以及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
图8是表示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例中与图5的情况不同,在切线方向上被2分割的区域之中,区域K成为缺少图中左上侧的形状,区域L成为缺少图中右下侧的形状。
由此,与参照图6所述的情况同样地,在发生了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在光斑180的被分割为两个的受光部的区域中,在图中上侧的区域K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与在图中下侧的区域L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不同,仍然可通过运算从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来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
接着,说明图2的光拾取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例。
图9是表示图2的光拾取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例即光拾取装置300的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准直透镜323至物镜325分别与图2的准直透镜123至物镜12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9的光拾取装置300中与图2的情况不同,设置有集成化的光学设备即光检测装置301。光检测装置301由保持部341、隔板342、复合透镜343、以及偏振光分束器344一体化而构成。
在保持部341中设置有发光元件361,从发光元件361照射的光束在弯折反射镜362中分离为大约20%的透射光和大约80%的反射光。透射光透射弯折反射镜362之后从反射盖363反射,入射到光检测部364,从光检测部364的受光部输出的信号也可以在发光元件361的自动功率控制(APC)、激光噪声消除(LNC)中使用。
另一方面,在弯折反射镜362反射的反射光通过设置在保持部341上的开口部341a,入射到通过隔板342固定在保持部341上的复合透镜343。之后,在弯折反射镜362上反射的反射光的光束(去路的光束)几乎不被反射而通过偏振光分束器344,通过准直透镜323、QWP324、以及物镜325聚光到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
然后,光束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再次通过物镜325、QWP324、以及准直透镜323,入射到偏振光分束器344。与光拾取装置100的情况同样地,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归路的光束通过两次QWP324,因此使得其偏振光方向与去路的光束的偏振光方向正交。例如,在去路的光束是P偏振光的情况下,归路的光束成为S偏振光。入射到偏振光分束器的归路的光束大约反射100%,朝向半反射半透射镜391。半反射半透射镜391使入射的光束的大约50%透射并使其朝向全反射镜392,并且使入射的光束的大约50%反射并使其朝向复合透镜343。
由半反射半透射镜391反射的光束通过设置在复合透镜343上的衍射光栅381,由隔板342内部的光检测部365的受光部371接受该光束。另一方面,透过半反射半透射镜391的光束由全反射镜392大约反射100%而通过复合透镜343,由隔板342内部的光检测部365的受光部372接受该光束。
图10是表示衍射光栅381的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在衍射光栅381上形成的归路的光束的光斑420,光斑420中的区域421A和421B成为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主光束的0次光与±1次光重叠的区域。
衍射光栅381以图中波型的阴影表示,成为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与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的矩形的形状,所衍射的光束的光斑420被衍射成在盘的径向方向和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的形状。
产生通过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使产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在光检测部365的受光部371中成为后焦点,使另一方在受光部371中成为前焦点。另外,衍射光栅381成为能够得到与柱面透镜相同效果的结构,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光斑在盘的切线方向上延长。
另外,在归路的光束的光斑420中,没有通过衍射光栅381的部分的光不被导入到受光部371,导入到受光部371的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的光斑按照衍射光栅381的形状,成为在盘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的形状。即,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区域420A和420B的状态的光束被导入到受光部371。
图11是表示受光部371的结构例的图。受光部371被分成如下部分而构成:接受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成为前焦点的光束的受光部371-1;以及接受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成为后焦点的光束的受光部371-2。受光部371-1成为在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被3分割的区域K、区域W以及区域L的结构,受光部371-2成为在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被3分割的区域N、区域Z以及区域M的结构。
另外,在该图中,表示了分别通过受光部371-1和受光部371-2而接受的光束的光斑431和光斑432。利用上述的衍射光栅381的柱面透镜的效果,对光斑431和光斑432分别只提供切线方向的长度,变成径向方向的长度几乎为0的形状。但是,如上所述,光斑431和光斑432分别按照衍射光栅381的形状,成为在盘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的形状。
因而,与参照图6所述的情况同样地,在发生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光斑431或者432的被分割的受光部的区域之中,在区域K以及区域M上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与在区域L以及区域N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不同,仍然可通过运算从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来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
图12是表示受光部372的结构例的图。如该图所示,受光部372成为在盘的径向方向上排列被2分割的区域A和区域B的结构。另外,在该图中,示出了所接受的光束的光斑460。此外,光斑460中的区域461A和461B对应于上述的区域421A和421B,仍然成为在光记录介质10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的0次光与±1次光重叠的区域。
在光拾取装置300中,根据从受光部372输出的信号检测出推挽信号,根据从受光部371输出的信号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通过利用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来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由此可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
即,当用A、B、K、W、L、N、Z、以及M表示分别从区域A、区域B、区域K、区域W、区域L、区域N、区域Z、以及区域M输出的信号值时,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的值LS。
LS=(K+M)-(L+N)
由此,利用下式求出循迹错误信号的值TRK。
TRK=(A-B)-k{(K+M)-(L+N)}
另外,如上所述,受光部371-1接受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成为前焦点的光束,受光部371-2接受通过了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成为后焦点的光束,因此也可以利用光斑尺寸检测法检测聚焦错误信号。
即,可利用下式求出聚焦错误信号的值FE。
FE=Z+(K+L)-{(W+(M+N))}
并且,根据从受光部372输出的信号,可利用下式求出RF信号的值RF。
RF=(A+B)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300,能够以简单且廉价的结构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和聚焦错误信号,还可检测出良好的RF信号。
另外,以上说明了通过检测由于发生透镜移动而使光束的光斑在径向方向上移动的情形,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的示例,但是在实际对盘进行循迹的情况下,例如随着发生盘倾斜等,有时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根据从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受光部的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来检测透镜移动信号。因而,当由于盘倾斜等而使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移动时,由于随着该移动而在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不同,因此与透镜移动的发生无关地导致从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受光部的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发生变化。即,当发生盘倾斜等时,导致透镜移动信号中产生噪声。
这样,可如下除去伴随由盘倾斜等引起的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的移动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噪声。
在光拾取装置300中,在除去伴随由盘倾斜等引起的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的移动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噪声的情况下,将光检测部365的受光部372构成为如图13所示。
图13是表示光检测部365的受光部372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2的情况不同,受光部372在切线方向上被2分割,并且在径向方向上也被2分割,由此被分割为四个区域A至D。此外,在当前的情况下,受光部371的结构也与图11所示的结构相同,光检测部365从受光部371和受光部372的各区域输出用A至D、K、W、L、N、Z、以及M表示的值的信号。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利用下式能够更正确地求出循迹错误信号的值TRK。
TRK=(A+C)-(B+D)-α[{(K+M)-(L+N)}-β{(A+B)-(C+D)}]
此外,α、β分别设为预先设定的规定系数。
通过进行这种运算,在受光部372中接受的切线方向的光的强度(光斑的面积)平衡的偏差作为透镜移动信号的噪声而被检测,消除根据从受光部371输出的信号而生成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噪声。因而,能够更正确地检测出循迹错误信号。
图14是表示衍射光栅381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0的情况不同,衍射光栅381成为如只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的矩形的形状。并且,入射到衍射光栅381并衍射的光束的光斑420仍然被衍射成在盘的径向方向上和切线方向上都非对称的形状。即,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区域420C的状态的光束被导入到受光部371。
通过以这种形状构成衍射光栅381,可减少光束的损失。例如,在使用相同的光斑来检测RF信号的情况下,可抑制RF信号的劣化。
图15是表示衍射光栅381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0的情况同样地,衍射光栅381成为如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和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的矩形的形状,但是与图10的情况不同的是缺少的部分的面积变得更大。在当前的情况下,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区域420D和420E的状态的光束被导入到受光部371。
即,在图10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左上侧的部分的图中右侧的端部(边)位于与通过光斑420中心的切线方向的线段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与此相对,在图15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左上侧的部分的图中右侧的端部与图10的情况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与图10的情况相比,位于比图中靠右侧。另外,在图10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右下侧的部分的图中左侧的端部(边)位于与通过光斑420中心的切线方向的线段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与此相对,在图15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右下侧的部分的右侧的端部与图10的情况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与图10的情况相比,位于比图中靠左侧。
通过以这种形状构成衍射光栅381,在光束的光斑在径向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分别接受的光斑的面积之差变得更大。因而,所检测的透镜移动信号的振幅变得更大,可提高透镜移动信号的灵敏度。
图16是表示衍射光栅381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0的情况同样地,衍射光栅381成为如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和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的矩形的形状,但是缺少的部分的形状与图10的情况不同。在当前的情况下,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区域420F和420G的状态的光束被导入到受光部371。
即,在图10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左上侧的部分以及缺少图中右下侧的部分分别成为如长方形的形状,与此相对,在图16的情况下,在矩形中缺少图中左上侧的部分以及缺少图中右下侧的部分中,图中右下角以及图中左上角分别成为锐角,更接近光斑420的中心。
通过以这种形状构成衍射光栅381,在由于散焦而使由受光部接受的光斑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例如抑制:如图11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分别接受的光斑的面积之差的变化显著地发生变化。
例如,通过了如图10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成为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与区域420A和420B对应的部分(图中左上和右下)的形状,在受光部形成光斑。在由如图11所示的受光部371-1(或者371-2)接受通过了如图10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情况下,当由于散焦而接受的光斑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受光部中在切线方向上排列的区域之中,在位于中央的区域W(或者Z)中包含或者不包含所接受的光斑的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区域W(或者Z)接受的光斑的面积以规定的散焦量为界限而大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出的聚焦错误信号也以规定的散焦量为界限而较大地变化,也可能存在不能正确地校正聚焦错误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由如图11所示的受光部371-1接受通过了如图16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情况下,即使由散焦而接受的光斑的大小发生变化,受光部中在切线方向上排列的区域中,在位于中央的区域W中也始终包含所接受的光斑的缺少的部分(对应于区域420F和420G的部分),因此检测出的聚焦错误信号也不会以规定的散焦量为界限而较大地变化,而是更接近线性地变化,所以可进一步提高聚焦错误信号的特性(直线性)。
图17是表示衍射光栅381的另外其他结构例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0的情况同样地,衍射光栅381形成为缺少图中左上侧的一部分和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的矩形那样的形状,但是与图10的情况不同,缺少的部分的面积与图10的情况相比变得更小。在当前的情况下,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区域420H和420I的状态的光束被导入到受光部371。
通过以这种形状构成衍射光栅381,在由于散焦而在受光部接受的光斑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抑制在由受光部接受的光斑的面积中缺少的部分所占的比例显著地变化。
例如,通过了如图10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成为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与区域420A和420B对应的部分(图中左上和右下)的形状,在受光部形成光斑。在通过如图10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光斑420由于散焦而成为更大的光斑(半径更大的光斑)的情况下,在该光斑中,缺少的部分的比例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光束的光斑420由于散焦而成为更小的光斑(半径更小的光斑)的情况下,在该光斑中,缺少的部分的比例变得更小。
在这种情况下,在所检测的聚焦错误信号中,例如在远(Far)侧散焦的情况和在近(Near)侧散焦的情况下,成为信号峰值的值大不相同,也可能无法正确地校正聚焦错误。
与此相对,通过如图17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的光斑420,在由于散焦而成为更大的光斑(半径更大的光斑)的情况和成为更小的光斑(半径更小的光斑)的情况下,在该光斑中缺少的部分(对应于区域420H和区域420I的部分)所占的比例都保持为大致恒定。因而,可进一步提高所检测的聚焦错误信号的峰值特性。
此外,图14至图17说明了衍射光栅381的结构例,但是例如也可以将遮光板或者检测部的受光部构成为对应于图14至图17的形状。
在将遮光板构成为对应于图14至图17的形状的情况下,只要在与图14至图17的缺少衍射光栅381的部分(没有衍射光栅的部分)对应的位置上配置遮光部即可。另外,在将检测部的受光部构成为与图14至图17对应的形状的情况下,只要配置与图14至图17的衍射光栅381的形状相同形状的受光部即可。
以上,作为检测聚焦错误信号的光拾取装置以图9所示的光拾取装置3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使用如图9的光拾取装置300那样集成化的光学装置而构成检测聚焦错误信号的光拾取装置。
图18是表示不使用集成化的光学设备而构成的光拾取装置的示例的图。在该图中,发光元件521至物镜525分别与图2的发光元件121至物镜12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8的光拾取装置500中,代替图2的遮光板126而设置有衍射光栅526。衍射光栅526产生通过衍射光栅526的光束的±1次光,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中作为后焦点的光斑而接受产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中作为前焦点的光斑而接受另一方。
因而,在图18的光拾取装置500中,与图2的光拾取装置100同样地可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并且利用光斑尺寸检测法可检测出聚焦错误信号。
图19是表示图18的光拾取装置5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19的示例中,在光拾取装置500中还设置有弯折反射镜541和光检测部542。
弯折反射镜541将由偏振光分束器522反射、朝向光检测部527的光,分离为大约50%的透射光和大约50%的反射光,透射光透过弯折反射镜541之后通过衍射光栅526由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接受,反射光透过弯折反射镜541之后由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接受。
因而,在图19的光拾取装置500中,可利用光斑尺寸检测法检测出聚焦错误信号,且根据从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输出的信号检测出推挽信号,根据从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输出的信号来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通过利用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来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由此能够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
参照图10、图14至17所述的衍射光栅的结构也可以分别作为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526的结构而应用。另外,参照图11所述的受光部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图18或者图19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而应用,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的受光部的结构也可以分别作为图19的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结构而应用。
图20是表示图2的光检测部127的受光部的其他结构、或者图19的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或者,另外也可以是图18或者图19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在此,将图20作为图19的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该图中,所接受的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被重叠示出。在该例中,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中设置有区域K1、区域K2、区域L1以及区域L2。例如,在图5中,在受光部的切线方向上被2分割的区域中,区域K对应于图20的区域K1和L2,由图5的区域K接受的光斑180的图中左上侧的缺少的部分对应于图20的区域L2。同样地,在图5中,图5的区域L对应于图20的区域L1和K2,由图5的区域L接受的光斑180的图中右下侧的缺少的部分对应于图20的区域K2。
如参照图6所述,在发生了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在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中形成的光斑的中心位置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因此在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不同。即,在没有发生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在图20的区域K1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与在区域L1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等,且在区域K2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与在区域L2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也大致相等。与此相对,例如在发生了光斑向图中右方向移动的透镜移动的情况下,在图20的区域K1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大于在区域L1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且在区域K2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大于在区域L2中形成的部分的面积。
这样,光束的光斑位置随着透镜移动的发生而在盘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表现为在受光部中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可通过运算从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检测出透镜移动信号。在当前的情况下,将从区域K1、区域K2、区域L1、以及区域L2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1、K2、L1、以及L2时,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LS的值。
LS=(K1-L1)+(K2-L2)
例如,在如图5所示构成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的式中的“(K2-L2)”算出的值不包含在透镜移动信号LS中,所检测出的透镜移动信号LS的振幅不太大,在利用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根据透镜移动信号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算出正确的DC偏移。
与此相对,在将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构成为如图20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检测出的透镜移动信号LS的振幅变得足够大,其结果,利用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可根据透镜移动信号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并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
另外,在图20中,例如利用如图中以虚线表示的布线将光检测部542的受光部的区域K1与K2相连接、另外将区域L1与L2相连接,由此还可以作为下式所示的值K以及L而得到从各区域得到的信号的值。
K=K1+K2
L=L1+L2
并且,也可以如下式算出透镜移动信号LS。
LS=K-L
即,也可以不是将从区域K1、区域K2、区域L1、以及区域L2分别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运算各个电压值从而运算透镜移动信号,而是将从区域K1以及区域K2的两个区域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将从区域L1以及区域L2的两个区域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运算这些电压值从而运算透镜移动信号。由此,能够减少将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的I/V转换电路的数量。
另外,也可以将图18或者图19的衍射光栅526的结构设为如图21所示的结构。此外,在该图中,通过自身的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被重叠示出。图21的衍射光栅621,其区域被分为区域621A至621C而构成,使得分别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不同位置上接受分别通过区域621A至62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
图22是表示对应于图21的衍射光栅621而设置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在当前的情况下,设光拾取装置500的光检测部由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构成。
图22的光检测部527-1,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1、区域K2、区域L1、以及区域L2的四个区域,在区域K1以及区域L1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0A,在区域K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0C,在区域L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0B。
另外,图22的光检测部527-2,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3、区域K4、区域L3、以及区域L4的四个区域,在区域K3以及区域L3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6A,在区域K4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6C,在区域L4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46B。
将从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区域K1、区域K2、区域L1、以及区域L2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1、K2、L1、以及L2,将从光检测部527-2的受光部的区域K3、区域K4、区域L3、以及区域L4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3、K4、L3、以及L4时,可利用下式求出基于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A衍射的光束的透镜移动信号LS1的值。
LS1=(K1-L1)+(K3-L3)
另外,可利用下式求出基于由衍射光栅621的区域621B以及区域621C衍射的光束的透镜移动信号LS2的值。
LS2=(K2-L2)+(K4-L4)
然后,根据这两个透镜移动信号LS1和LS2,利用下式算出最终求出的透镜移动信号LS。
LS=LS1+LS2
这样,根据两个透镜移动信号LS1和LS2求出透镜移动信号LS,由此,仍然能够将检测出的透镜移动信号LS的振幅设为足够大,其结果,可通过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根据透镜移动信号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
另外,在图22中,例如利用布线将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的受光部的区域K1至K4相连接、另外将区域L1至L4相连接,由此,也可以作为下式所示的值K以及L而得到从各区域得到的信号的值。
K=K1+K2+K3+K4
L=L1+L2+L3+L4
并且,也可以如下式算出透镜移动信号LS。
LS=K-L
即,也可以不是将从区域K1至K4、以及区域L1至L4分别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运算各个电压值从而运算透镜移动信号,而是将从区域K1至K4的四个区域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将从区域L1至L4的四个区域输出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运算这些电压值从而运算透镜移动信号。由此,可减少将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的I/V转换电路的数量。
或者,也可以另外代替图21的衍射光栅621而设置图23的衍射光栅661。此外,在该图中,通过衍射光栅621的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被重叠示出。衍射光栅661是能够得到与柱面透镜相同的效果的结构,使通过了衍射光栅621的光束的光斑在盘的切线方向上延长。由此,可更小地构成光检测部的受光部。
衍射光栅661,其区域分为区域661A至661C而构成,分别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不同位置接受分别通过区域661A至66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
图24是表示对应于图23的衍射光栅661而设置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在当前的情况下,仍然由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构成光拾取装置500的光检测部。
图24的光检测部527-1,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1、区域K2、区域L1、区域L2、以及区域W的五个区域,在区域K1、区域L1以及区域W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0A,在区域K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0B,在区域L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0C。
另外,图24的光检测部527-2,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N1、区域N2、区域M1、区域M2、以及区域Z的五个区域,在区域M1、区域N1以及区域Z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6A,在区域N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6C,在区域M2中,接受由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686B。
此外,利用上述衍射光栅661的柱面透镜的效果,对光斑680A至680C、以及光斑686A至686C分别只提供切线方向的长度,成为径向方向的长度大致为0的形状。
通过设为参照图23和图24所述的结构,与参照图11所述的情况同样地,也可以利用光斑尺寸检测法检测出聚焦错误信号。将从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区域K1、区域K2、区域L1、区域L2、以及区域W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1、K2、L1、L2、以及W,将从光检测部527-2的受光部的区域N1、区域N2、区域M1、区域M2、以及区域Z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N1、N2、M1、M2、以及Z时,可由下式求出聚焦错误信号的值FE。
FE=Z+(K1+L2)+(K2+L1)-{(W+(M1+N2)+(M2+N1))}
在参照图11所述的情况下,在得到的聚焦错误信号中不能期望良好的峰值特性。通过了如图10所示的衍射光栅381的光束,成为原来为圆形的光斑420的缺少与区域420A和420B对应的部分(图中左上和右下)的形状,从而在受光部形成光斑,因此在由于散焦而成为更大的光斑(半径更大的光斑)的情况下,在该光斑中,缺少的部分的比例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成为更小的光斑(半径更小的光斑)的情况下,在该光斑中,缺少的部分的比例变得更小,在检测出的聚焦错误信号中,例如在远侧散焦的情况和在近侧散焦的情况下,成为信号的峰值的值大不相同。
与此相对,在设为如图23和图24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衍射光栅661的区域661B和区域661C而由受光部接受的光斑680B、680C、686B、以及686C也在聚焦错误信号的值的算出中使用,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所检测的聚焦错误信号的峰值特性。
另外,在参照图23和图24所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LS。
LS=(K1+M1)-(L1+N1)+(K2+M2)-(L2+N2)
并且,也可以利用布线将区域K1和区域K2相连接、将区域L1和区域L2相连接、将区域M1和区域M2相连接、将区域N1和区域N2相连接,由此,作为下式所示的值K、L、M、以及N而得出从各区域得到的信号的值。
K=K1+K2
L=L1+L2
M=M1+M2
N=N1+N2
并且,也可以如下式算出透镜移动信号LS。
LS=(K+M)-(L+N)
由此,仍然能够减少将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的I/V转换电路的数量。
另外,如上所述,当随着发生盘倾斜等而使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移动时,由于随着该移动而在受光部的各区域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不同,因此与发生透镜移动无关而导致从在切线方向上分割的受光部的各区域输出的信号的差分发生变化,所以当发生盘倾斜等时,导致透镜移动信号中产生噪声。
为了抑制这种随着由盘倾斜等造成的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的移动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噪声,也可以将图24的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的受光部构成为如图25所示。
在图25中,在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中,在图24中作为一个区域的区域W被分割为区域W1至W4的四个区域。另外,在光检测部527-2的受光部中,在图24中作为一个区域的区域Z被分割为区域Z1至Z4的四个区域。
在将受光部的结构设为如图25所示的情况下,如下算出透镜移动信号。将从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区域K1、区域K2、区域L1、区域L2、以及区域W 1至W4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1、K2、L1、L2、以及W1至W4,将从光检测部527-2的受光部的区域N1、区域N2、区域M1、区域M2、以及区域Z1至Z4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N1、N2、M1、M2、以及Z1至Z4,如下地运算值A至D。
A=K1+W1+K2+W3
B=L1+W2+L2+W4
C=M1+Z1+M2+Z3
D=N1+Z2+N2+Z4
然后,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的值LS。
LS=(A+C)-(B+D)
由此,在光束的光斑在切线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可抑制由随着该移动而在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形成的光束的面积的变化引起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值的变化。
或者,另外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的受光部也可以代替图25而构成为如图26。由此,可将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设为更简单的结构。
在图26的结构的情况下,如下求出透镜移动信号。即,将值A至D如下运算。
A=K1+W1+K2
B=L1+W2+L2
C=M1+Z1+M2
D=N1+Z2+N2
然后,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的值LS。
LS=(A+C)-(B+D)
由此,在切线方向上移动光束的光斑的情况下,仍然可抑制由随着该移动而在受光部的各区域中形成的光斑的面积的变化引起的透镜移动信号的值的变化,并且与图25的情况相比,可将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设为更简单的结构,也可以抑制装置的制造成本。
或者,另外也可以代替图23的衍射光栅661而设置图27的衍射光栅701。此外,在该图中,通过衍射光栅661的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被重叠示出。衍射光栅701与衍射光栅661的情况同样地,其区域被分为区域701A至701C而构成,分别在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不同位置上接受分别通过区域701A至70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但是在与衍射光栅661的情况不同的位置上接受通过区域701B和70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
此外,衍射光栅701仍然设为能够得到与柱面透镜相同效果的结构,使通过了衍射光栅701的光束的光斑在盘的切线方向上延长。
图28是表示对应于图27的衍射光栅701而设置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在当前的情况下,仍然由光检测部527-1以及527-2构成光拾取装置500的光检测部。
图28的光检测部527-1,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区域L、以及区域W的三个区域,在区域K。区域L以及区域W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20A,在区域K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20B,在区域L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20C。
另外,图28的光检测部527-2,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N、区域M、以及区域Z的三个区域,在区域M、区域N以及区域Z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26A,在区域N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C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26C,在区域M中,作为由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B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个方,例如接受-1次光的光斑726B。
将从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区域K、区域L、以及区域W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L、以及W,将从光检测部527-2的受光部的区域N、区域M、以及区域Z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N、M、以及Z时,可利用下式求出透镜移动信号的值LS。
LS=(K+M)-(L+N)
这样,根据图27以及图28的结构,与参照图23至图26所述的情况相比,可将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结构设为更简单的结构。
但是,在使用了图27以及图28的结构情况下,当散焦的程度变大时,存在如下情况:由图27所示的衍射光栅701的区域701B和701C衍射的光束的、例如+1次光的光斑720B,移动到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图中左斜上侧,位于区域K的外侧,另外,光斑720C移动到光检测部527-1的受光部的图中左斜下侧,位于区域L的外侧。因而,在预测为散焦的程度大的情况等,最好使用参照图23至图26所述的结构。
在图21、图23、以及图27中,说明了图中的左上侧的一部分与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的区域分别作为向规定方向衍射光束的衍射光栅的情况的示例,但是例如与图10的情况同样地,也可以在衍射光栅的图中的左上侧的一部分与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区域中不衍射光束。
图29是表示例如代替图21所示的衍射光栅621而使用的衍射光栅741的结构例的图。此外,在该图中,通过自身的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被重叠示出。如该图所示,衍射光栅741构成为如下:在作为图中的左上侧的一部分的与图21的区域621B对应的区域741B和在作为图中右下侧的一部分区域的与图21的区域621C对应的区域741C中不衍射光束。
图30是表示对应于图29的衍射光栅741而设置的光检测部527的受光部的结构例的图。在当前的情况下,光拾取装置500的光检测部由光检测部527-1、527-2、以及527-3构成。
图30的光检测部527-1,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1、以及区域L1的两个区域,在区域K1以及区域L1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41的区域74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60A。
另外,图30的光检测部527-2,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3、以及区域L3的两个区域,在区域K3以及区域L3中,接受由衍射光栅741的区域741A衍射的光束的±1次光中的任一方、例如-1次光的光斑766A。
并且,图30的光检测部527-3,其受光部被分割为区域K2、以及区域L2的两个区域,在区域K2以及区域L2中,分别接受通过了衍射光栅741的区域741C和区域741B的光束的光斑762C和光斑762B。
将从光检测部527-1至527-3的受光部的区域K1至区域K3、区域L1至区域L3输出的信号的值分别设为K1至K3、L1至L3时,可利用下式求出基于由衍射光栅741的区域741A衍射光束的透镜移动信号LS1的值。
LS1=(K1-L1)+(K3-L3)
另外,可利用下式求出基于通过了衍射光栅741的区域741B以及区域741C的光束的透镜移动信号LS2的值。
LS2=(K2-L2)
然后,根据这两个透镜移动信号LS1和LS2,可利用下式算出最终求出的透镜移动信号LS。
LS=LS1+LS2
这样,根据两个透镜移动信号LS1和LS2而求出透镜移动信号LS,由此,仍然可使所检测的透镜移动信号LS的振幅足够大,其结果,利用与差动推挽法相同的运算,可根据透镜移动信号消除包含在推挽信号中的DC偏移,检测出正确的循迹错误信号,并且与参照图21和图22所述的情况相比,可将衍射光栅的结构设为更简单的结构。
将分别参照图20至图30所述的衍射光栅或者受光部的结构,作为在图2的光拾取装置100、或者图18或图19的光拾取装置500中应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在使用如图9的光拾取装置300那样集成化的光学设备而构成的光拾取装置中应用。

Claims (14)

1.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拾取装置具备:
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
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以及
光检测部,其接受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
将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
通过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
根据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作为上述光束的一部分的、没有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部分的光束与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光束一起被上述光检测部接受,
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2.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拾取装置具备:
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
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以及
光检测部,其接受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
将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设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
通过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的控制装置,
根据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上述衍射光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如下区域,该区域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在各个区域被衍射的光束,
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检测部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由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的区域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至少被排列3个,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其他的规定运算,进一步检测聚焦错误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遮光板,该遮光板对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进行遮光,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检测部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部的受光部至少具有两个以上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区域,根据与在各个区域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检测部的受光部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区域中,通过布线将规定的区域相连接,将与在通过上述布线相连接的规定的区域中分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电流的合计值转换为电压值,作为与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而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检测部中接受上述光束的受光部,由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由此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通过对与在上述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其他规定的运算,由此检测推挽信号,
根据上述透镜移动信号和上述推挽信号,检测循迹错误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将上述光束分割为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光束分割部,由上述光检测部的第1受光部接受上述第1光束,由上述光检测部的第2受光部接受上述第2光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受光部由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上述第2受光部由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受光部由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矩形区域构成,
通过对与在上述第2受光部的各区域中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相对应地分别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由此进一步检测与上述物镜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的移动对应的信号。
13.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盘装置具备:
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
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
光检测部,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
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作为上述光束的一部分的、没有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部分的光束与由上述衍射光栅衍射的光束一起被上述光检测部接受,
上述控制部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
14.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播放,该光盘装置具备:
光源,其向上述光盘照射光束;
物镜,其使从上述光源照射的上述光束聚光到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
光检测部,其接受上述光束在上述光盘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输出与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对应于作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的上述光束的光斑而从上述光检测部输出的信号,检测上述物镜的透镜移动信号,控制上述物镜对上述光盘的追踪,
其中,在上述光束从上述光盘朝向上述光检测部的光路中设置有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上述衍射光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如下区域,该区域使上述光束的一部分衍射,使得被接受的上述光束的光斑的形状成为在上述光盘的径向方向上非对称、且在上述光盘的切线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
由上述光检测部接受在各个区域被衍射的光束,
上述控制部根据与上述光检测部所接受的各个上述光束的强度对应的信号,检测上述透镜移动信号。
CN200910174609XA 2006-03-03 2007-03-05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1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7690 2006-03-03
JP2006057690 2006-03-03
JP2006-057690 2006-03-03
JP2006-329755 2006-12-06
JP2006329755A JP4936053B2 (ja) 2006-03-03 2006-12-06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329755 2006-12-0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00280A Division CN101030409A (zh) 2006-03-03 2007-03-05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1763A true CN101661763A (zh) 2010-03-03
CN101661763B CN101661763B (zh) 2012-10-10

Family

ID=3871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00280A Pending CN101030409A (zh) 2006-03-03 2007-03-05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CN2009101746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1763B (zh) 2006-03-03 2007-03-05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00280A Pending CN101030409A (zh) 2006-03-03 2007-03-05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0304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3821B2 (ja) * 2015-02-12 2017-05-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媒体再生装置及び光媒体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87C (zh) * 1995-10-27 2004-04-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度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409A (zh) 2007-09-05
CN101661763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5471B2 (ja) 光情報再生方法
JPWO2008053548A1 (ja)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01471100B (zh) 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
JPH1020263A (ja) 波面収差補正ユニット、波面収差補正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CN101490757A (zh) 拾取装置
CN1329893C (zh) 光记录介质操纵装置及其焦点控制方法
JP4824762B2 (ja)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879897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1305204B1 (ko) 광픽업 장치 및 광디스크 장치
CN102081937B (zh) 光拾取装置
CN101661763B (zh)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US8254237B2 (en) Diffraction grating,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CN101644790B (zh) 衍射光栅、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00394493C (zh) 光学拾取器、光学记录再现设备及循轨误差信号检测方法
US8023368B2 (en) Tilt sensor and optical disk drive
CN102646429A (zh)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JP2005302253A (ja) トラッキングエラーオフセット補償用光検出領域が形成され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01140771A (zh) 光学拾取器设备
JPH1026958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3046394B2 (ja)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情報記録装置
US7369479B2 (en) Optical miniaturized module,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provided with light source and photodetector
US6946634B2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US5532477A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lens group for determining paths of an incident beam and a reflected & beam
JP3642972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焦点誤差検出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の焦点誤差検出方法
KR20120054385A (ko) 광 픽업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