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7113A - 使用二氧化碳的害虫防除方法和害虫防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二氧化碳的害虫防除方法和害虫防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7113A CN101657113A CN200880009932.5A CN200880009932A CN101657113A CN 101657113 A CN101657113 A CN 101657113A CN 200880009932 A CN200880009932 A CN 200880009932A CN 101657113 A CN101657113 A CN 1016571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carbon dioxide
- withstand voltage
- voltage chamber
- minu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处理的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内,(i)进行减压至-0.1013MPa~-0.05MPa的减压处理;(ii)接着进行充入二氧化碳至0.6MPa以上1.0MPa以下的压力并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的加压处理,(iii)接着进行放出二氧化碳直至常压的复压处理,然后,反复进行1次以上的上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害虫防除装置,其为通过减压处理、加压处理和复压处理、以及加压处理中的温度控制,杀死生存于对象物中的害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收纳对象物的耐压腔室、用于使该耐压腔室内处于负压的减压单元、用于向该耐压腔室内填充二氧化碳进行加压的气体供给单元、用于从设定压力至负压的减压单元和用于对该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害虫防除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贮藏食品害虫的杀虫技术,详细地记载于「食糧、44」((独)食品総合研究所)(《粮食,44》(独立行政法人食品综合研究所))。
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杀虫技术的最初的事例是光乐等人(非专利文献1)表明的以压力16kg/cm2、处理时间30分钟能够驱除损害面粉制品的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之后,1985年德国和法国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德国的Martin Bauer公司完成了大型的高压二氧化碳处理装置(专利文献1),现在,该装置用于该公司的药用植物(香草)的害虫防除。关于欧洲利用高压二氧化碳处理的杀虫技术的现状的研究结果,平野等人进行了详细报告(非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在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北等人开始独自地进行研究,验证该技术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有效性(专利文献2等)。另外,在日本国内,高桥等人根据其对糙米的发芽率和食物味道的影响(非专利文献3)、宫之下等人根据对栗子的主要害虫栗鹬象虫(Curculio sikkimensis)的杀虫效果(非专利文献4),评价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二氧化碳的杀虫机理尚未被阐明,但是存在以下的假说。
(a)二氧化碳作用于神经轴索,破坏对神经的传导起重要作用的Na/K离子的平衡。
(b)二氧化碳使昆虫的体液酸性化,抑制各种的酶作用。
(c)作用于开闭昆虫用于摄取氧的称为气门的孔的肌肉,使气门处于开放状态,夺取体内水分。
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杀虫技术具有以下的特征。
(a)能够彻底杀虫。
(b)处理时间短。
(c)气体的毒性低。
(d)无残留性。
(e)需要特殊的耐压腔室和周边装置。
作为现有的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杀虫技术的一般方法,根据专利文献2和非专利文献2能够类推以下的方法(参照图2)。
将被损害的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内,在下述操作后,取出对象物,在一定条件下放置。
(例)例示对烟草甲的卵施行压力3.0MPa、处理时间50分钟的处理步骤(非专利文献2)。
步骤(1):将二氧化碳从常压升压至3.0MPa(0.1MPa/min)。
步骤(2):在3.0MPa的压力下保持50分钟。
步骤(3):放出二氧化碳由3.0MPa的压力降至常压(0.1MPa/min)。(步骤(2)的腔室内的温度为自然形成的温度,预计为15~25℃。)
根据上述的德国Martin Bauer公司和中北等人,利用3.0MPa和2.0MPa的压力的二氧化碳能够实现对象物的彻底杀虫。因此,就彻底杀虫条件(压力>2.0MPa)而言,本技术已被确立,并具有处理时间短、气体的毒性低、不存在残留性问题的特征。
然而,3.0MPa和2.0MPa的高压下的杀虫装置需要包括高压釜的能够耐受高压的特殊设备。并且,在1MPa以上的高压下,必须要遵守高压气体保安法的规定,其使用需要得到批准等使用上被附加诸多条件,不适于简便实施。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045835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3085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食衛誌,14(6),511-516,1973
非专利文献2:植物防疫,40,24,1995
非专利文献3:食総研報,65,33-37,2001
非专利文献4:果実日本,58(1),40-43,2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利用二氧化碳杀虫的优点(处理时间短、气体的毒性低、不存在残留性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比现有技术的压力2.0MPa(3.0MPa)低的压力,特别是高压气体保安法适用范围外的压力条件下杀虫的技术。
本发明的要点如下所述。
(1)一种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处理的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内,(i)进行减压至-0.1013MPa~-0.05MPa的减压处理,(ii)接着进行充入二氧化碳至0.6MPa以上1.5MPa以下的压力并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的加压处理,(iii)接着进行放出二氧化碳直至常压的复压处理,然后,反复进行1次以上的上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
(2)如上述(1)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杀虫处理的对象物是被害虫损害的农产品或食品。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充入二氧化碳至0.6MPa以上且低于1MPa的压力,并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进行加压处理。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耐压腔室具有0.6~1.7MPa的耐压结构。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压处理时的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设定为26~50℃。
(6)一种害虫防除装置,其通过减压处理、加压处理和复压处理、以及加压处理中的温度控制,杀死生存于对象物中的害虫,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收纳对象物的耐压腔室,用于使该耐压腔室内处于负压的减压单元,用于向该耐压腔室内填充二氧化碳进行加压的气体供给单元,用于从设定压力至负压的减压单元,和用于对该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单元。
(7)如上述(6)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耐压腔室具有0.6~1.7MPa的耐压结构。
(8)如上述(6)或(7)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具有用于使二氧化碳的压力升高的加压泵。
(9)如上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压气体保安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易的装置进行操作,并能够减少使用的二氧化碳,不仅能够安全地进行生药的杀虫,也能够安全地进行食品等范围广泛的对象物的杀虫。此外,对于在现有技术的压力下估计会影响品质的对象物,也能够实现不损害品质的杀虫处理。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用于进行杀虫的装置(系统),能够制成车载式(可移动式)的杀虫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现有的使用二氧化碳的杀虫技术的一般方法的处理步骤和本发明方法的处理步骤的一例的图。纵轴表示压力(MPa),横轴表示时间(分钟)。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害虫防除装置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2、3、4、5、6:阀;a:压力测定装置;a2:调节阀;b:压力测定装置;b2: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包括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基础的日本申请特愿2007-85081和日本申请特愿2008-57898的说明书和/或附图所记载的内容。
本发明的害虫防除的对象物,只要是被害虫损害的物品,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农产品或食品,具体可以为米、麦、玉米等谷类,大豆、小豆等豆类,栗子等果树果实类,木薯、甘薯等薯类,香蕈、干制鲣鱼等干菜,菊花、兰花、油菜等花卉,蔬菜类,丝、棉等纤维类,胡椒、丁香等香辛料,生药等药效性草本类,输入木材等木材类,它们的加工品(例如米粉、小麦粉、木薯粉、点心、饼干、通心粉、粉末饮料、纸袋等)和上述谷类、豆类等的种子等。
本发明针对的害虫根据作为害虫防除对象物的农产品或食品的种类而有所不同,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发明的害虫防除方法中,将潜入有或可能潜入有有害昆虫(卵、幼虫、蛹、成虫)或螨等害虫的农产品或食品等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内,(i)进行减压至特定的负压状态的减压处理;(ii)接着进行加压处理,在该处理中,充入二氧化碳至比现有的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杀虫法中的压力和缓的加压状态,并保持该加压状态规定的时间;(iii)接着进行复压处理,然后,反复进行1次以上上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由此,能够使用比现有方法更简单的装置,获得基本与现有方法同样的杀虫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耐压腔室,只要是能够耐受本发明的杀虫所需要的压力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安全方面考虑能够应对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内压变动,优选具有0.6~1.7MPa的耐压结构的耐压腔室,更优选具有0.6~1.0MPa的耐压结构的耐压腔室。
从提高耐压腔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促进溶解于有害昆虫的体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放出和再吸收的观点出发,上述减压处理中的减压度需要为-0.1013MPa~-0.05MPa。该减压度优选为-0.1MPa~-0.05MPa。该减压处理的时间因装置的规模而有所不同,适当选择即可。
接着,使用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等,将二氧化碳装入已被减压的耐压腔室内,直至0.6MPa以上1.5MPa以下的压力。如果该压力低于0.6MPa,则不能获得对损害对象物的有害昆虫(卵、幼虫、蛹、成虫,特别是卵)的有效的杀虫效果;如果该压力超过1.0MPa,则装置各处均需要特殊的设备。该加压度优选为0.6MPa以上低于1MPa,更优选为0.9~0.99MPa。此时的升压速度通常为0.1~0.2MPa/min,优选为0.2MPa/min。
本发明中,在达到规定的加压状态后,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如果该保持时间低于15分钟,则二氧化碳对有害昆虫的作用不完全,不能获得期待的杀虫效果;如果该保持时间超过90分钟,则不能确保该技术的有效性。该保持时间优选为20~60分钟。
对于加压处理时的耐压腔室内的温度,从保证杀虫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6~50℃,更优选为30~40℃。该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使用热交换装置等进行。
接着,进行使二氧化碳由设定压力恢复至常压的复压处理,然后,反复进行一次以上的上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在该复压时,可以开放耐压腔室使空气进入容器内,然后进行随后的减压处理,也可以不使空气进入容器内,直接进行随后的减压处理。
优选共计进行2个或3个包含了上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的步骤的循环,更优选进行2个循环。
本发明的害虫防除装置通过减压处理、加压处理和复压处理、以及加压处理中的温度控制,杀死生存于对象物中的害虫,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收纳对象物的耐压腔室、用于使该耐压腔室内处于负压的减压单元、用于向该耐压腔室内填充二氧化碳进行加压的气体供给单元、用于从设定压力至负压的减压单元和用于对该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单元。
由于本发明的加压条件比现有的使用高压二氧化碳的杀虫法和缓,所以来自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的压力就足够了,不需要加压泵。作为对耐压腔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单元,例如可以使用真空泵。作为向耐压腔室内填充二氧化碳进行加压的气体供给单元,例如可以使用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和阀。作为对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单元,例如可以使用热交换装置。
使用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害虫防除装置的结构以及操作方法。图2表示使用两个槽(耐压腔室)的两槽均压系统的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装置。图2所示的装置具有从温度调节单元通过热交换装置供给热量的机构。
将杀虫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A中,打开阀1,利用真空泵抽出容器内的空气,关闭阀1(步骤(1))。此时,利用压力测定装置a和调节阀a2控制减压速度。打开阀2、3、4,从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送入二氧化碳(步骤(2))。此时,利用压力测定装置b和调节阀b2控制升压速度。关闭阀2、3、4,进行第一次杀虫(步骤(3))。
打开阀4、6,从耐压腔室A向已预先减压的耐压腔室B送入二氧化碳,压力平衡后,关闭阀4、6,打开阀5,大气开放。关闭阀5,打开阀1,利用真空泵进行减压,关闭阀1(步骤(4))。此时,利用压力测定装置a和调节阀a2控制减压速度。打开阀2、3、4,从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送入二氧化碳(步骤(5))。此时,利用压力测定装置b和调节阀b2控制升压速度。关闭阀2、3、4,进行第二次杀虫(步骤(6))。
打开阀4、6,从耐压腔室A向已预先减压的耐压腔室B送入二氧化碳,压力平衡后,关闭阀4、6,打开阀5,大气开放(步骤(7))。
从耐压腔室A取出杀虫对象物。
在上述步骤(3)和步骤(6)中,利用热交换装置控制耐压腔室内和送入的二氧化碳的温度。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18和比较例1~8对各种生药的效果
(装置)
使用图2所示的害虫防除装置。
(试验生药的选择)
作为试验生药,选择人参、当归、泽泻、大枣、桃仁和粳米。
关于生药类的害虫和它的损害,有下述报道:(i)桑田等人(生薬学雑誌1(2):31-38)(生药学杂志,1(2):31-38)、(ii)新穗等人(家屋害虫,19(2):29(1997),浜防風を餌に用いたタバコシバンムシの生態学的研究について)(居家害虫,19(2):29(1997),《对于使用北沙参作为饵料的烟草甲的生态学的研究》)、(iii)宫之下等人(日本応用動物昆虫学会第51回大会,2007,ノシメマダラメイガのタイソウ及びトウニンの被害予测について)(日本应用动物昆虫学会第51次大会,2007,《关于印度谷螟损害大枣和桃仁的预测》)。参考上述文献,使用报告有被药材甲和烟草甲损害的事例的泽泻、当归、人参作为试验生药。另外,山本等人报告了烟草甲能够对这些生药穿孔至生药原体的深部(第18回生薬漢方製剤の微生物及び異物污染对策なら`びに品質管理に関するシンポジウム)(第18次关于生药中医制剂的微生物和异物污染对策以及品质管理的研讨会),并预测对这些生药的杀虫处理非常困难。宫之下人等以印度谷螟的异物混入作为事例报告了对干燥无花果等果实的损害(ペストロジ一,2005)(害虫学2005)。由此,就生药而言,为了预测对作为果实和种子的代表的大枣和桃仁的损害,用作试验生药。
作为损害米和麦子等谷类的害虫,玉米象广为人知,就生药而言,可以预测其对粳米的损害。
(生药的说明)
人参是除去五加科的人参(Panax ginseng)的细根的根。泽泻是除去泽泻科(Alismataceae)的泽泻或其它近缘植物的茎、叶基和根的块茎。当归是伞形科的当归或其它近缘植物的根。粳米是禾本科的稻子的谷粒且除去了稻壳的糙米。大枣是鼠李科的枣或其他近缘植物的果实。桃仁是蔷薇科的桃的种子。
(试验损害虫的选择)
作为试验损害虫,选择烟草甲、玉米象和印度谷螟。关于这些损害虫,在文化財害虫辞典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害虫辞典》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产研究所)和輪入農産物の防虫·くん蒸ハンドブツク中北らサイエンスフオ一ラム(《进口农产品的防虫和熏蒸手册》,中北等著,Science Forum出版社出版)中有下述记载。
玉米象用长吻在谷粒上穿洞后将卵插入洞内进行生殖。孵化后的幼虫在谷粒中成长,变成蛹。蛹羽化,茶色的成虫啃破种皮从谷粒中出来。烟草甲以干燥动植物质作为食物,在表面产卵孵化的幼虫在食物上穿洞,变成蛹,成长为成虫后从食物中穿洞出来。根据这些烟草甲和玉米象对对象物深深穿洞的特征,可以预测杀虫非常困难。
已知印度谷螟是损害糙米、干燥果实和香辛料等许多食品的贮藏食品害虫,作为混入异物,是昆虫中混入频度较高的种类(Williams,1964 Ann.Appl.Biol.,53,459-475;Maillis,1997,Handbook of PestControl)。另外,宫之下等人报告了印度谷螟的幼虫在生药的桃仁和大枣中穿洞成长为成虫后从中出来这一事实(日本応用動物昆虫学会第51回大会,2007)(日本应用动物昆虫学会第51次大会,2007),因此可以预测杀虫非常困难。
(杀虫率的计算)
由不使用二氧化碳进行处理的组和处理组的成虫的只数,计算杀虫率。
杀虫率(%)=[1-(成虫数/未处理组的成虫数)]×100
(压力和内部温度的测定)
将来自内置于耐压腔室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至记录仪,显示实测值(MPa、℃)。
实施例1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50g人参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此时的烟草甲(幼虫)和人参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8℃。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6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50g人参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5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87%。
实施例2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
与实施例1同样,将烟草甲(幼虫)和人参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45℃。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未见烟草甲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50g人参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5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杀虫率均为100%。
比较例1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不进行减压处理)
与实施例1同样,将烟草甲(幼虫)和人参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加压、保持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8℃。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26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50g人参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5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51%。
比较例2
(二氧化碳处理组、压力1.45MPa、暴露时间30分钟、反复次数1次)
与实施例1同样,将烟草甲(幼虫)和人参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10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1.4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10分钟复压至常压。此时,在压力1.4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8℃。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15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50g人参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5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70%。
实施例3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19℃)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8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19℃。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9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8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48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81%。
实施例4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45℃)
将5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5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45℃。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未见烟草甲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5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5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113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100%。
实施例5
(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组、暴露时间2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2℃、反复次数3次)
将5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5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反复进行上述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2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2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10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5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5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115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92%。
比较例3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120分钟、不进行减压处理、耐压腔室内温度22℃、反复次数1次)
与实施例3同样,将烟草甲(幼虫)和泽泻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12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12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46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5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45g泽泻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113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61%。
实施例6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19℃)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4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上述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19℃。进一步将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80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4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229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65%。
实施例7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44℃)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44℃。进一步将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2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27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99%。
实施例8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2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2℃、反复次数3次)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反复进行3次上述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2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2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62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27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77%。
比较例4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120分钟、不进行减压处理、耐压腔室内温度22℃、反复次数1次)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12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12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将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25天,124只烟草甲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将30只烟草甲成虫放入装有约35g当归的容器内,保持20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死亡成虫,再保持25天,272只烟草甲在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54%。
将实施例1~8和比较例1~4的处理条件和结果表示于表1。
[表1]
比较例5
(二氧化碳处理、压力0.5MPa、暴露时间120分钟、不进行减压处理、耐压腔室内温度17℃、反复次数1次)
将装有100只玉米象成虫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3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5MPa的压力,保持120分钟后,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平稳地向该容器中加入30g粳米,放置6天。从该容器回收了97只具有行走能力的玉米象。反复进行5次本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3%。
比较例6
(二氧化碳处理、压力0.5MPa、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17℃、反复次数2次)
将装有200只玉米象成虫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17℃。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保持3小时,具有行走能力的玉米象为190只。本实验的杀虫率为5%。
比较例7
(二氧化碳处理、压力0.95MPa、暴露时间60分钟、不进行减压处理、耐压腔室内温度23℃、反复次数1次)
将装有100只玉米象成虫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由常压至0.95MPa的压力,保持60分钟,然后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平稳地向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中加入30g粳米,放置6天。从该容器回收了24只具有行走能力的玉米象。本实验的杀虫率为76%。
实施例9
(二氧化碳处理、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19℃)
将装有200只玉米象成虫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19℃。平稳地向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中加入30g粳米,放置4天。从该容器回收了10只具有行走能力的玉米象。本实验的杀虫率为95%。
实施例10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3℃)
将玉米象的成虫(约50只)放入装有约20g粳米的容器内,保持3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成虫。进一步将该容器在一定条件(温度30℃、湿度70%、16L8D)下保持8天,然后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3℃。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35天,1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106只玉米象在与二氧化碳处理组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99%。
实施例11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6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17℃)
将玉米象的成虫(约50只)放入装有约20g粳米的容器内,保持3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成虫。进一步将该容器在一定条件(温度30℃、湿度70%、16L8D)下保持8天,然后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6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6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6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17℃。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35天,未见玉米象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106只玉米象在与二氧化碳处理组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100%。
实施例12~16和比较例8
玉米象(虫卵)
实施例12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2℃)
将玉米象的成虫(约50只)放入装有约20g粳米的容器内,保持3天,并在产卵后除去成虫。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34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88只玉米象在与实施例12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62%。
实施例13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43℃)
与实施例12同样,将玉米象(卵)和粳米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43℃。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未见玉米象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117只玉米象在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100%。
实施例14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2℃)
与实施例12同样,将玉米象(卵)和粳米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10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88只玉米象在与实施例14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88%。
实施例15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2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5℃、反复次数3次)
与实施例12同样,将玉米象(卵)和粳米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2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反复进行3次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2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2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5℃。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18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71只玉米象在与实施例15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75%。
比较例8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9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4℃)
与实施例12同样,将玉米象(卵)和粳米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90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9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4℃。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27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71只玉米象在与比较例8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62%。
实施例16
(二氧化碳处理组、压力1.45MPa、暴露时间30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22℃)
与实施例12同样,将玉米象(卵)和粳米的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10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1.45MPa的压力,保持30分钟,再用7分钟复压至常压。并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1.45MPa)、保持(30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1.45MPa下保持30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22℃。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2天,9只玉米象变为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88只玉米象在与实施例16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5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90%。
实施例17~18
印度谷螟(幼虫)
实施例17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34℃)
将大量的印度谷螟(幼虫和卵的混合)放入装有约60g大枣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保持14天。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34℃。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5天,未见印度谷螟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24只印度谷螟在与实施例17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100%。
实施例18
(二氧化碳处理组,暴露时间45分钟、耐压腔室内温度34℃)
将大量的印度谷螟(幼虫和卵的混合)放入装有约50g桃仁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保持14天。将该容器放入耐压腔室内,减压至-0.1MPa,然后用5分钟充入二氧化碳至0.95MPa的压力,保持45分钟,再用5分钟复压至常压。再次反复进行减压(-0.1MPa)、加压(0.95MPa)、保持(45分钟)和复压的操作,在常压下取出容器。此时,在压力0.95MPa下保持45分钟后的耐压腔室内的最终温度为34℃。进一步将该使用二氧化碳处理过的容器在一定条件(30℃、湿度70%、16L8D)下保持45天,未见印度谷螟的成虫。
(二氧化碳未处理组)
23只印度谷螟在与实施例18同样操作制作的未处理组的容器中变为成虫。
(杀虫率)
反复进行3次二氧化碳处理组的实验时的平均杀虫率为100%。
将实施例9~16和比较例5~8的处理条件和结果表示于表2。将实施例17~18的处理条件和结果表示于表3。
[表2]
[表3]
实施例19~21和比较例9对栗子的效果
(试验目的)
确认在使用二氧化碳的杀虫中,以低于1MPa的压力本发明对栗子的杀虫效果。
(试样)
使用下述两种栗子,对该两种栗子均未进行溴代甲烷熏蒸处理。
(1)宫崎县出产,品种“筑波”
(2)茨城县出产,品种“おくで”与其它品种的混合分别设定对照组。
(装置)
使用图2所示的害虫防除装置。
(测定目的)
(1)处理时的温度的影响
30℃(将试样预热至30℃)和20℃
(2)处理循环次数的研究
处理次数(循环)1次和2次
(评价)
处理后,将栗子保持在25℃,比较对照组和处理组中从栗子中出来的幼虫只数的总数,评价效果。
杀虫率=[1-(处理组的幼虫出现数的总和)÷(对照组的幼虫出现数总和)]×100
(处理条件)
研究条件如表4所示设定。将1组1次的处理量设定为8kg,对宫崎县出产的“筑波”反复进行3次同样的实验,对茨城县出产的“おくで”与其它品种的混合反复进行2次同样的实验,计算幼虫出现数的总和。
(试样的准备)
(1)预热处理组:试样从冷藏状态取出,在室温下放置1天以上,然后将其放入恒温箱内进行预热处理,直至栗子内部中心部的温度大致达到30℃(杀虫处理前4小时,插入温度测定器的探针测定)。
(2)其它处理组:试样从冷藏状态取出,在室温下放置1天以上。
(基本的处理方法)
反复进行2次下述(1)~(4)的循环。但是,在比较例9中,仅进行1次(1)~(4)的循环。
(1)用真空泵减压至约10~4mmHg(-0.1MPa)。
(2)送入二氧化碳气体至0.98MPa。
(3)保持30分钟。
(3)用约5分钟复压至常压(0.2MPa/min)。
(结果)
在第36天观察茨城出产组,在35天后观察宫崎出产组。虽然寄生率因栗子的产地而存在差异,但是对栗鹬象虫,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处理的有效性。
[表4]
对栗鹬象虫,在茨城出产样品中,通过1次处理杀虫率为96.6%,通过2次处理杀虫率为99.4%;在宫崎出产样品中,通过2次处理,在20℃和30℃的杀虫率均为100%。因此,即使进行1次处理杀虫率也为95%以上,但是2次处理的效果更好。另外,关于预热处理,进行预热处理时和不进行预热处理时均可以观察到足够的杀虫效果。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的刊物、专利和专利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在本专利说明书中直接引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农产品或食品中的害虫防除技术。
Claims (9)
1.一种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杀虫处理的对象物装入耐压腔室内,(i)进行减压至-0.1013MPa~-0.05MPa的减压处理,(ii)接着进行充入二氧化碳至0.6MPa以上1.5MPa以下的压力并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的加压处理,(iii)接着进行放出二氧化碳直至常压的复压处理,
然后,反复进行1次以上的所述(i)减压处理、(ii)加压处理和(iii)复压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杀虫处理的对象物是被害虫损害的农产品或食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充入二氧化碳至0.6MPa以上且低于1MPa的压力,并保持该加压状态15~90分钟,进行加压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耐压腔室具有0.6~1.7MPa的耐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加压处理时的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设定为26~50℃。
6.一种害虫防除装置,其通过减压处理、加压处理和复压处理、以及加压处理中的温度控制,杀死生存于对象物中的害虫,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收纳对象物的耐压腔室,用于使该耐压腔室内处于负压的减压单元,用于向该耐压腔室内填充二氧化碳进行加压的气体供给单元,用于从设定压力至负压的减压单元,和用于对该耐压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耐压腔室具有0.6~1.7MPa的耐压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具有用于使二氧化碳的压力升高的加压泵。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高压气体保安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85081 | 2007-03-28 | ||
JP085081/2007 | 2007-03-28 | ||
JP2008057898A JP5322045B2 (ja) | 2007-03-28 | 2008-03-07 | 二酸化炭素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法及び害虫防除装置 |
JP057898/2008 | 2008-03-07 | ||
PCT/JP2008/054589 WO2008117672A1 (ja) | 2007-03-28 | 2008-03-13 | 二酸化炭素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法及び害虫防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7113A true CN101657113A (zh) | 2010-02-24 |
CN101657113B CN101657113B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004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0993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113B (zh) | 2007-03-28 | 2008-03-13 | 使用二氧化碳的害虫防除方法和害虫防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22045B2 (zh) |
CN (1) | CN1016571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7189B (zh) * | 2012-01-05 | 2014-04-30 |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利用生物质电厂烟气的密闭空间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与系统 |
JP6194212B2 (ja) * | 2013-09-17 | 2017-09-06 | 国立大学法人宇都宮大学 | 害虫の殺虫方法 |
KR101877220B1 (ko) * | 2018-01-19 | 2018-07-12 | 주식회사 컬프 | 이산화탄소를 이용한 양계장의 해충 방제방법 |
JP7262151B1 (ja) | 2022-05-23 | 2023-04-21 | 東化研株式会社 | 燻蒸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87723A (en) * | 1978-12-27 | 1980-07-02 | Tsumura Juntendo Inc | Preservation of crude drug |
CN100469243C (zh) * | 2006-07-12 | 2009-03-18 |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co2防治曲虫的方法 |
-
2008
- 2008-03-07 JP JP2008057898A patent/JP5322045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3-13 CN CN200880009932.5A patent/CN1016571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22045B2 (ja) | 2013-10-23 |
JP2008266302A (ja) | 2008-11-06 |
CN101657113B (zh) | 2013-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agstrum et al. | Stored-product insect resource | |
Van Huis | Biological methods of bruchid control in the tropics: a review | |
Oseni et al. | Effect of substrate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oyster mushroom (Pleurotus ostreatus) production | |
CN101657113B (zh) | 使用二氧化碳的害虫防除方法和害虫防除装置 | |
Gowda et al. | Agro-residues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mushroom cultivation | |
Adebayo et al. | Protection of stored cowpea from Callosbruchus maculatus using plant products | |
CN107307014A (zh) | 一种苹果树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
Vincest et al. | Hydrogen phosphide and ethyl formate: fumigation of insects infesting dates and other dried fruits | |
Regis et al. |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species: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health benefits, principles, practice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cent trends | |
Enu et al. | Sterilization of grains using ionizing radiation: the case of Ghana | |
Piploda et al. | Seasonal abundance of major insect pests of sesam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biotic factors. | |
KR20160035372A (ko) | 약초박을 포함하는 버섯재배용 배지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버섯의 재배방법 | |
Kaur | Analeptic Mushrooms | |
KR20220048671A (ko) | 식물의 약성과 유황 발효를 통해 얻어지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살균·살충·탈취제의 제조방법 | |
Ileke et al. | Bioefficacy of Alstonia boonei leaf extract against cowpea beetle Callosobrochus maculatus infesting stored cowpea seeds in storage | |
Sumner | Plants in the Civil War: A Botanical History | |
Thompson et al. | TOXICITY OF Piper guineense SCHUM AND THONN AND Chlorpyrifos POWDERS FOR THE CONTROL OF Callosobruchus subinnotatus (Pic.) ON STORED Vigna subterranea (L.) Verdcourt IN GOMBE STATE, NIGERIA | |
Divagar | Control of three stored-product insect species in wheat using superheated steam and hot air | |
Shivran et al. | Management of root rot (Rhizoctonia solani) of cluster bean through fungicides | |
Raghu et al. | Effect of pre-germination treatments and storage conditions on germination of Embelia ribes Burm f.(bidang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Vrikshayurveda | |
Vernooy et al. | Make them dry, keep them dry: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to store and conserve seeds safely | |
Gariba | Assessment of Four Plant Extracts as Maize Seed Storage Protectants against Sitophilus Zeamais and Prostephanus Truncatus in Ghana. | |
Singh et al. |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for spawn preparation of monkey head mushroom | |
Rustum et al. | USING WATER EXTRACT OF COMMON REED AND JOHNSEN GRASS FLOWERS FOR INCREASING YIELD AND STORAGE LIFE OF KING OYSTER MUSHROOM | |
SHOMIRZOYEV et al. | TREATMENT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MELON DISEASES AND PES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