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8030B -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8030B
CN101648030B CN 200910169788 CN200910169788A CN101648030B CN 101648030 B CN101648030 B CN 101648030B CN 200910169788 CN200910169788 CN 200910169788 CN 200910169788 A CN200910169788 A CN 200910169788A CN 101648030 B CN101648030 B CN 101648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cromolecular
polymer coagulant
deodorizer
anti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97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8030A (zh
Inventor
王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9101697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8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8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8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如下的原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5~15、天然高分子混凝剂5~10、消泡剂1~5、抗菌剂0.5~1.5、除菌剂0.5~1.5。还公开了该高分子除臭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无机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絮凝能力,对所有的臭味分子都能实现瞬间吸附,使其除臭效果大大优于各类除臭剂,并且加工简单,成本便宜,可以满足国内除臭液消费市场的大量使用。

Description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臭剂,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垃圾,生活废水,工业生产所产生的臭气也不断的增加。不只是感官上给居民带来影响,同时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国际国内普遍使用的除臭剂主要有:天然植物液除臭剂、生物除臭剂、芳香除臭剂、高分子除臭剂、木炭渗出液除臭剂等几大类产品。其中,天然植物液除臭剂、芳香除臭剂、木炭渗出液除臭剂属于覆盖性除臭剂,具体说就是没有消除臭味,而是在臭味中添加香料来中和臭味,使之从感官上减少臭味的影响。生物除臭剂是反应型除臭剂,原理是生物菌和除臭分子结合、反应以达到除臭效果。高分子除臭剂是吸附降解型除臭剂,其原理是除臭剂依靠絮凝能力将除臭分子吸附后,在利用除臭剂中的有效成分降解除臭分子以达到去除除臭的目的。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属于高分子除臭剂类型的除臭剂。但是,目前使用的高分子除臭剂中重要的除臭手段只是使用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效果虽然好,但是并不能和所有的臭味分子结合,使得除臭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针对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除臭剂,是以聚合氯化铝为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辅的微凝胶瞬间除臭剂,除臭速度快,且能与臭味分子稳定结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如下的原料: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5~15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5~10
消泡剂            1~5       抗菌剂            0.5~1.5
除菌剂            0.5~1.5。
优选的,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5~10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5~7
消泡剂            1~3      抗菌剂             0.5~1
除菌剂     0.5~1。
优选的,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10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7
消泡剂            3    抗菌剂            1
除菌剂            1。
优选的,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聚氯化铝或聚氯化铝铁。
优选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是选自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纤维素衍生物絮凝剂、植物胶及其改性絮凝剂和甲壳素衍生物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如上所述高分子除臭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
(2)、取天然高分子混凝剂,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
(3)、取消泡剂溶于50份水中,取5份其水溶液加入制成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不断搅拌;
(4)、将步骤(1)和步骤(3)中得到的两种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混合起来,均匀混合后待用;
(5)、将抗菌剂和除菌剂加入100份水中,溶解,取10份慢慢加入步骤(4)中混合好的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即制得高分子除臭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是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慢慢加入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分子除臭剂是以聚合氯化铝为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辅的微凝胶瞬间除臭剂。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是一种分子量数以千万计的超级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微胶体非常微小,所以在空气中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超微凝胶是一种直链碳原子相连的阵列结构,数以百计的像纱一样的球形碳原子相互联锁,形成一个又一个高分子聚合网。许多高分子聚合网和臭味分子的分子间相互吸引,瞬间将臭味分子捕捉到有孔隙的高分子聚合网中。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特点之一就是瞬时消除臭味。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无机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絮凝能力,对所有的臭味分子都能实现瞬间吸附,使其除臭效果大大优于各类除臭剂,并且加工简单,成本便宜,可以满足国内除臭液消费市场的大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制备工艺如下:
1、取无机高分子混凝剂10份,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为了溶解的彻底,可以适当将水加温。制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溶液。
2、取天然高分子混凝剂7份,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为了溶解的彻底,可以适当将水加温。制成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
3、取消泡剂3份溶于50份水中,取5份其水溶液加入制成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注意加入时不断搅拌。
4、将上述两种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混合起来。注意混合时要将制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慢慢加入制成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均匀混合后待用。
5、将抗菌剂和除菌剂各取1份加入100份水中,备用。
6、取抗菌剂和除菌剂的混合水溶液10份,慢慢加入混合好的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即制得高分子除臭剂,尽密封保存。
其中主要材料分别为:
一、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
1、聚(合)氯化铝
1)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分子式如下:[Al2(OH)nCl6-n](n为1~5)盐基度:B=n/6×100%,其混凝作用表现如下:
a、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b、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c、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聚(合)氯化铝在水中主要形态为AL13O4(OH)24 7+
2)聚(合)氯化铝的性能
a、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b、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f、溶解性优于硫酸铝。
3)聚(合)氯化铝的用途
聚(合)氯化铝广泛利用于城市给排水净化、工业给水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和废渣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促进洗煤废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业中淀粉的回收等水处理及工业生产中。是无毒无害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2、聚合氯化铝铁
聚合氯化铝铁是在铝盐和铁盐混凝水解机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依据协同增效原理,加入单质铁离子或三氧化铁和其他含铁化合物感和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混凝剂。它集铝盐和铁盐各自优点,对铝离子和铁离子的形态都有明显改善,聚合程度大为提高。取铝、铁混凝剂各自对气浮操作有利之处,改善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对高浊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净化处理效果特别明显。
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主要表现为: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受水温变化影响小,可以满足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剪切力的要求。
固体产品为棕褐色,红褐色粉末,极易溶于水。
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资源丰富多样化、原料价格相对低廉、原料产品无毒、产物用后易生物降解等特点,而且其原料的分子量分布广、活性基团多、结构多样化有助于多功能、多用途产品的开发,其优越性正日益受到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对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开发的新兴趣,淀粉衍生物、植物胶改性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和天然多功能水处理剂等研究领域都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甲壳素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及其在饮用原水和污泥脱水等领域的骄人应用成果,表明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1、淀粉衍生物絮凝剂
这类衍生物絮凝剂主要为季铵型阳离子淀粉,此外还有叔胺型阳离子淀粉、交联阳离子淀粉、阳离子双醛淀粉、两型阳离子淀粉等。早年就有学者报道用叔胺盐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具有环氧结构的季铵盐醚化剂,然后再与淀粉起醚化反应,制得季铵型淀粉的专利。
Langher等人报道过制备阳离子淀粉醚化剂的专利,他们用叔胺与丙烯氯反应,得丙烯三甲基季铵氯,再用氯气进行次氯酸化,所得产品为3-氯-2-羟丙基季铵氯和2-氯-3-羟丙基季铵氯的混合物,可作为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醚化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淀粉一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研究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赵老生等人进行了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一步法合成改性阳离子絮凝剂CSGM,并将其用于处理山西毛纺厂印染废水,取得较好的效果。杨通在等以淀粉和丙烯酸胶为原料,反应中加入定量的甲醛和二甲胺,合成阳离子型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将其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
2、纤维素衍生物絮凝剂
木质素是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一种芳香族高分子,是造纸蒸煮制浆过程中排出废液里的一个主要组成。近年来以木质素为基础原料制备水处理剂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Rachor和Dilling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文献报道水质素改性产品可作含蛋白质废水的凝聚剂。Mckague报道了硫酸盐水质素按Mannich反应,与二甲胺和甲醛作用,进行甲基化和氯甲基化后,生成的木质素季铵盐衍生物可用作硫酸盐浆厂漂泊废水的絮凝剂。我国未建华等人利用造纸蒸煮废液中的木质素合成了木质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处理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
3、植物胶及其改性絮凝剂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陆续开发了一些兼具絮凝、缓蚀等多种功能的植物胶改性水处理剂,如聚吡啶和聚喹啉的季铵衍生物等。我国对此类絮凝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肖遥、邓皓以落叶松烤胶为原料,用甲醛和二甲胺对其中的单宁进行胺甲基化,再用氯化苄季铵化,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处理阳离子单宁,并用于处理采油污水。
4、甲壳素衍生物絮凝剂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蛋白、几丁、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昆虫和甲壳动物(虾、蟹等)的甲壳中,少数真菌和绿藻等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也含有甲壳素。在天然高分子中,其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甲壳素是由N-乙酰-2-氨基-2-脱氧-D-葡萄糖经由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分子量100万以上。甲壳素和壳聚糖有不同的化学结构,甲壳素分子链上存在羟基和乙酰基,壳聚糖分子链上还含有游离的氨基可以通过各种化学改性,获得多种功能和用途。甲壳素和壳聚糖可以与一氯乙酸、环氧乙烷、丙烯腈等醚化剂进行羧甲基化、羟乙基化、氰乙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离子型醚和非离子型醚。例如,在碱性(NaOH)条件下,以异丙醇为溶剂,加入一氯乙酸与甲壳素或壳聚糖反应,经中和、洗涤、干燥得到羧甲基甲壳素或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类水溶性离子型醚。甲壳素、壳聚糖及其多种多样的化学改性产品具有种种功能,在纺织、印染、造纸、生化、食品、医疗、日用化工、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聚电解质,对固体悬浮物有很好的凝聚作用,壳聚糖本身无毒性,所以可作为絮凝剂应用。例如:用于水质净化和饮料(果汁、果酒)的除浊澄清;仪器工业下脚废水处理及对淀粉、蛋白质的回收;活性污泥的凝集及脱水;印染废水染料的凝集等。根据美国商业部估计,目前全世界甲壳素的工业用量每年约15万吨,主要用作环保处理剂及净水剂、约占50%。它涉及的行业有食品业、屠宰业、染整业、电镀业。甲壳素本身是天然材料,在发达国家环保管理机构均鼓励业界优先考虑使用,因对于其凝集之沉淀物不需考虑“二次污染”问题。以甲壳素为主的滤材目前已使用于游泳池及其他大型水池除污及饮水净化。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纺织、造纸、生化、化学分析、重金属富集回收等方面还有多种用途。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分子中羟基、氨基及其他基团的存在,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所以能有效地吸附或捕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但不吸附水中的K+、Na+、Ca2+、Mg2+、Cl-、SO4 2-、CO3 2-、HCO3-等离子,因而不影响天然水的本底浓度。用壳聚糖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铜已经工业化。壳聚糖还能吸附有机汞化合物,富集海水中微量铀等元素,还能吸附富集放射性核素钚等,用作放射性废液的去污剂。壳聚糖分子中的胺基极易形成胺正离子,对许多过渡金属有良好的螯合作用,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铜、镉、汞、锌、铬等重金属离子。
三、消泡剂
气泡是一种具有气/液、气/固、气/液/固界面的分散体系,后者常见于选矿及油田体系的气泡。一般而言,纯水和纯表面活性剂不起泡,这是因为它们的表面和内部是均匀的,很难形成弹性薄膜,即使形成亦不稳定,会瞬间消失。但在溶液中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气泡形成后,由于分子间力的作用,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和疏水基被气泡壁吸附,形成规则排列,其亲水基朝向水相,疏水基朝向气泡内,从而在气泡界面上形成弹性膜,其稳定性很强,常态下不易破裂。泡沫的稳定性与表面粘性和弹性、电斥性、表面膜的移动、温度、蒸发等因素有关。再者,气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反变相关,其张力愈小,则愈易起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时泡沫的出现,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故必须消泡。凡能破坏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均可用于消泡。消泡涵盖“抑泡”和“破泡”两重因素。有机硅消泡剂即赋此功能,它能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等的表面张力,防止形成泡沫,或使原有泡沫减少,通常具有选择性作用。一般物理消泡法难于瞬间消泡,而化学和界面消泡,则十分快捷、便当、高效。概而言之,消泡剂是指具有化学和界面化学消泡作用的药剂。作为消泡剂,有低碳醇、矿物油、有机极性化合物及硅树脂等。其形态有油型、溶液型、乳液型、泡沫型。作为消泡剂均具消泡力强、化性稳定、生理惰性、耐热、耐氧、抗蚀、溶气、透气、易扩散、易渗透、难溶于消泡体系且无理化影响、消泡剂用量少、高效等特点。
四、抗菌剂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助剂。
抗菌剂一般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两大类。前者以银、锌、铜等为主原料,以无机填料为载体,制成无机抗菌剂,耐高温性能好。后者以酯类、醇类、酚类为主要原料,耐高温性较低,一般在200℃以下,个别为250℃,杀菌时间短,偶有析出等现象。
1)无机抗菌剂
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品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银、镉、铅等金属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对人体有害;铜、镍、钻等离子带有颜色,将影响产品的美观,锌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强度仅为银离子的1/1000。因此,银离子抗菌剂在无机抗菌剂中占有主导地位。
银离子类抗菌剂是最常用的抗菌剂,呈白色细粉末状,耐热温度可达270℃以上。银离子类抗菌剂的载体有沸石、陶瓷、活性炭等。有时为了提高协同作用,再添加一些铜离子、锌离子。
此外还有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等无机抗菌剂。
2)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的主要品种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常用于聚乙烯类食品包装膜中,起抗菌作用。另外还有酰基苯胺类、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等。目前有机抗菌剂的安全性尚在研究中。一般来说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些,容易水解,有效期短。
五、除菌剂
杀灭细菌的药物。是指与细菌在较短时间接触后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杀菌剂分为防腐消毒剂和化学治疗剂。防腐消毒剂如酚类、酸类、卤类、氧化剂、染料等、重金属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治疗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磺胺药类等,均具有良好杀菌作用。
20世纪60年代,杀菌剂曾一度领先,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三大类农药中一直位居第三,90年代后一直徘徊在世界市场的20%以下,21世纪后杀菌剂市场占有率年年有所增加。近两年杀菌剂市场升温主要得益于欧洲市场的发展及种子事业的发展,更得益于新颖杀菌剂的问世。但杀菌剂品种的发展较慢并较简单,形成的体系也较少,但较杂,真正形成系列的仅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三氯甲硫基类、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吗啉类、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类、嘧啶胺类等。
据英国植保协会出版的《The Pesticid Manual》(2003年版)介绍杀菌剂品种共206种,再加上新研发品种共230种左右。仍以传统三大类杀菌剂占主体。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的崛起及增长速度令人吃惊。
在世界排位前50位农药品种中,杀菌剂10个(20%),内甲氧基丙烯酸类2个、三唑类2个、苯并咪唑类1个、代森类1个、其他为硫磺、百菌清。近年来新开发的杀菌剂品种,形成了新的杀菌剂品种系列,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是杀菌剂领域中一大里程碑,嘧啶胺类杀菌剂也将一露头角。新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开发引人注目,如抗病激活剂环丙酰菌胺(cacpropamid)。微生物杀菌剂的开发又成热点。
实施例2
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如下的原料: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5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10
消泡剂            1    抗菌剂           1.5
除菌剂            0.5。
生产过程同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
实施例3
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如下的原料: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15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5
消泡剂            5    抗菌剂           0.5
除菌剂            1.5。
生产过程同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特点
1、瞬时消除臭味
气味分子遇到庞大的微凝胶时,强大的吸引力将气味分子牢牢地附在高分子聚合网上。气味分子可分为酸性或碱性,中性的气味,但不论什么性质的气味分子,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都能像活性炭吸附效果一样,达到瞬时消除臭味效果。
2、具有正负离子效能
超微凝胶最大的武器是高分子结构具有正负两性离子的功能。很多消臭剂只能针对一种臭味起作用。酸性和碱性的氨和硫化氢在遇到具有正负两性离子的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网是就会被全部捕捉。所以说,超微凝胶除臭剂是一个非常广谱的,高效的除臭剂。
3、可配制清除特殊臭味的除臭剂
恶臭气味的组成是千差万别的。除臭技术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有时靠一种超微凝胶把所有的气味消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气味组成来调整超微凝胶的组合,达到以最低的成本完全除去臭味的最高结果。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堆肥厂、垃圾转运站和垃圾楼、以及以畜禽粪便堆肥发酵的场所、粪便处理厂、厕所的空气清新及除臭。也可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大面积空气除臭。
2、适用于化工和合成工厂的除臭工程
橡胶制品生产厂
涂料及油漆生产厂
食品加工制造厂
轮胎生产厂家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使用方法
适用于各种喷淋除臭方法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使用安全,我们选用的所有材料都是符合食品、饮用水安全的食品级安全材料。保证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实验结果
我们对聚合氯化铝为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辅的双介质高分子除臭剂的组合作了多方面分析。最终我们聚合氯化铝+天然高分子絮凝剂1的配方对各种类型的臭味都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们择优聚合氯化铝+天然高分子絮凝剂A为最终方案。
聚合氯化铝+天然高分子絮凝剂1的配比:
聚合氯化铝:含量(wt%)1~10%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A:含量(wt%)1~20%以下
水:含量(wt%)75~95%
各成分的主要作用:
聚合氯化铝: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凝胶体。聚合氯化铝大量带有正电荷、形态稳定的多核羟铝络合物,能有效地促进絮凝、胶合。在除臭剂中主要起吸附,粘合作用。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比有机合成高分子混凝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更多的优越性,如使用受pH值影响较小,形成的絮体大且强度高,对人体健康无危害等众多优点。在除臭剂中和聚合氯化铝复合作用,对臭味分子中的有机和无机分子吸附,粘合作用。
抗菌剂:在除臭剂中主要起抑制细菌作用。
氧化剂:在除臭剂中主要起对臭味分解作用。
除臭剂的物理状态:
无色透明,无毒,略有黏度的液体。
使用方法
作为除臭剂使用时通常用水稀释200~300倍后使用。可使用高压喷雾,或高压风炮进行除臭工作。
试验数据
我们进行臭味测定的仪器是日本KALMOA生产的e-nose高级电子测臭仪。通过对臭味强度的测定,得到以下的结果:
实验结果
Figure G2009101697888D00111
其中,○:表示效果明显,△:表示有一定效果,
×:表示效果不明显。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分子除臭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如下的原料: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5~15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5~10
消泡剂            1~5   抗菌剂            0.5~1.5
除菌剂            0.5~1.5;
所述高分子除臭剂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1)、取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
(2)、取天然高分子混凝剂,加入100份的水中,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不产生鱼眼状絮凝体为准;
(3)、取消泡剂溶于50份水中,取5份其水溶液加入制成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不断搅拌;
(4)、将步骤(1)和步骤(3)中得到的两种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混合起来,均匀混合后待用;
(5)、将抗菌剂和除菌剂加入100份水中,溶解,取10份慢慢加入步骤(4)中混合好的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即制得高分子除臭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5~10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5~7
消泡剂            1~3   抗菌剂            0.5~1
除菌剂            0.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10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7
消泡剂    3    抗菌剂    1
除菌剂    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分子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聚氯化铝或聚氯化铝铁。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分子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是选自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纤维素衍生物絮凝剂、植物胶及其改性絮凝剂和甲壳素衍生物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分子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是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溶液慢慢加入天然高分子混凝剂溶液中。
CN 200910169788 2009-09-02 2009-09-02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01648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9788 CN101648030B (zh) 2009-09-02 2009-09-02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9788 CN101648030B (zh) 2009-09-02 2009-09-02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030A CN101648030A (zh) 2010-02-17
CN101648030B true CN101648030B (zh) 2013-01-02

Family

ID=4167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9788 Active CN101648030B (zh) 2009-09-02 2009-09-02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8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378A (zh) * 2010-03-11 2011-09-2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采用微生物混凝气浮处理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66751A (zh) * 2010-06-03 2011-12-07 苏州易洁康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脱臭炭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41215A (zh) * 2013-09-27 2014-01-29 苏州金荣华轻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面料生产工艺
CN103788723B (zh) * 2014-02-27 2015-06-24 新疆大学 改性皂石、聚乳酸/黄腐植酸季铵盐改性皂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07399796A (zh) * 2017-09-20 2017-11-28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粪水的处理方法
CN108380019A (zh) * 2018-03-21 2018-08-10 上海薇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高分子除醛祛味剂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9333A (zh) * 2018-12-31 2019-03-22 江苏百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装置
CN110282714A (zh) * 2019-07-09 2019-09-27 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污水处理用营养复合剂
CN111790254A (zh) * 2020-07-02 2020-10-20 天津市英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厂车间异味废气综合处理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38A (zh) * 1995-07-25 1996-03-13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炼焦工艺中剩余氨水的净化方法
CN1266821A (zh) * 1999-03-12 2000-09-2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聚合氯化铝与甲壳素复合型高效能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EP1842564A1 (en) * 2006-04-05 2007-10-10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including odour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38A (zh) * 1995-07-25 1996-03-13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炼焦工艺中剩余氨水的净化方法
CN1266821A (zh) * 1999-03-12 2000-09-2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聚合氯化铝与甲壳素复合型高效能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EP1842564A1 (en) * 2006-04-05 2007-10-10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including odour contro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030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8030B (zh) 高分子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El-Gaayda et al. Natural floccul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s containing dyes or heavy metal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Ang et al. State of the art and sustainability of natural coagulants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Kumar et al.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coagulants to treat wastewater− a review
El-Naggar et al. Cationic starch: Safe and economic harvesting flocculant for microalgal biomass and inhibiting E. coli growth
Ahluwalia et al. Microbial and plant derived biomas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
Yetilmezsoy et al. Decolorization and COD reduction of UASB pretreated poultry manure wastewater by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A post-treatment study
CN102276037A (zh) 一种绿色高效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JP3876497B2 (ja) 凝集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凝集方法
Asharuddin et al. Flocculation an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dual coagulant system of modified cassava peel starch and alum
CN111233304B (zh) 污泥用破壁剂、疏水骨架以及制备方法和污泥减量方法
WO2015101941A1 (en) Biomass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2600806B (zh) 一种改性成强阳离子型吸附剂的秸秆及其制法
CN102626608A (zh) 一种改性成两性型吸附剂的秸秆及其制法
CN101215033A (zh)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生态型复合絮凝剂的方法
CN103508536B (zh) 一种畜牧养殖场污水处理絮凝剂
Das et al.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plant-derived bioflocculants: green chemistry approach for safe environment
CN105692850B (zh) 一种水处理用香蕉皮高分子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04139A (zh) 一种絮凝灭菌双功能接枝型淀粉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43399A (zh) 一种高效复合粉状土壤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2716A (zh) 用于藻类污染水处理和藻类采收或去除的非破坏性方法
CA3069956A1 (en) Biopolymeric water treatment
CN100463868C (zh) 一种生态环保复合水处理剂
Balbinoti et al. Plant-based coagulants for food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sanisaadi et al. Nano/micro-cellulose-based materials as remarkable sorbent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from chemical pollut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