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7856B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7856B
CN101647856B CN2009100423306A CN200910042330A CN101647856B CN 101647856 B CN101647856 B CN 101647856B CN 2009100423306 A CN2009100423306 A CN 2009100423306A CN 200910042330 A CN200910042330 A CN 200910042330A CN 101647856 B CN101647856 B CN 101647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ech
group
heart disease
filtering
astraga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23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7856A (zh
Inventor
张敏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09100423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7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7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7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该药物由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成份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黄芪40~60%、丹参20~50%、水蛭5~25%。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摒弃了现有通冠胶囊中的合成冰片,不仅避免了合成冰片所引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而且疗效也有明显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原材料的医用配制品,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1997年公布的全球性疾病调查,全世界每年死亡5050万人,其中因缺血性心脏病死亡630万,成为世界死因首位。采用灰色数列系统模型进行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冠心病死亡率将达到86.9人/1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将有120万人死于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社会负担,因此,积极有效防治冠心病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已成为我国“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然而,气虚血瘀又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介入治疗对血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气虚症,因而解决介入术后患者气虚血瘀的病状成为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问题。
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此后,以PTCA术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迅速发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拓宽,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其中,PCI术占据冠心病治疗术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一种全身血管树的退行性、增生性的硬化病变,PCI术干预的病变血管只占全身动脉面积的五百万分之一,因而介入治疗只是一种局部干预。在某种意义上说,介入治疗是一种姑息疗法,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仍在进展,尤其是介入术后仍存在较高的血栓事件和再狭窄事件发生率,不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OAT研究结果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相比,不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OURAGE研究显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近年来许多大型临床试验证实,抗血小板药、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但是,这些药物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增加了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发生率;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增加了肝损害和肌肉损害的发生,且这些药物的费用偏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求临床疗效确切、费用低、效益高的药物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重点。而中药复方制剂可以达到同时保护内皮细胞、促进内皮修复、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调节血管活性肽和细胞生长因子分泌、降脂、抗过氧化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效果,实现综合性调治,且中药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势。
在众多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中,通冠胶囊的效果尤为显著。《通冠胶囊对冠脉再狭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等文章中披露,通冠胶囊由黄芪、丹参、水蛭及冰片组成,其中黄芪益气、丹参和水蛭活血通络、冰片开窍醒神,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效。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表明,通冠胶囊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血脂、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多个靶点,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然而,在长期的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通冠胶囊具有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服用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等症状,这是因为通冠胶囊中冰片为合成冰片,是由樟脑、松节油等提取物经化学方法工业合成的,其性辛味苦微寒、易于耗伤阳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该药物由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成份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
黄芪40~60%、丹参20~50%、水蛭5~25%。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中所述原料的优选配比为:黄芪45~55%、丹参25~35%、水蛭10~20%;最佳配比为:黄芪50%、丹参35%、水蛭15%。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以是常规的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视具体制剂的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方法,其中值得推荐的方法如下所述。
方法1:
本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按配比称取丹参和水蛭,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丹参-水蛭粉;
b、按配比称取黄芪,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分别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
c、将步骤a制得的丹参-水蛭粉与步骤b制得的黄芪浸膏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软胶囊剂。
方法2:
本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按配比称取黄芪和丹参,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分别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丹参浸膏;
b、按配比称取水蛭,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水蛭粉;
c、将步骤a制得的浸膏及步骤b制得的水蛭粉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造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软胶囊剂。
方法3:
本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按配比称取丹参,加7倍的乙醇加热回流1.5h,过滤,药渣再加50%滤液的乙醇加热回流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丹参浸膏;
b、按配比称取黄芪,加入丹参药渣中,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分别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
c、按配比称取水蛭,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水蛭粉;
d、将步骤a和b制得的浸膏及步骤c制得的水蛭粉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造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软胶囊剂。
方法4:
本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按配比称取黄芪和丹参,每次加10倍水,煎煮三次,每次分别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回收乙醇,得黄芪-丹参浓缩液;
b、按配比称取水蛭,加入10倍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得水蛭浓缩液;
c、将步骤a和步骤b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均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口服液或滴丸剂。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生产方法可用下列标准及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A.水分:取硬胶囊剂的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测定(烘干法:即在温度高于或等于水的汽化温度的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样品加热,直至样品重量不再变化,计算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
B.装量差异:取供试品1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囊壳用小刷或其它适宜的用具拭净,分别精密称量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装量。每粒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10.0%以内,超出装量差异的不得超出2粒。
C.崩解时限: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D.微生物限度:细菌总数<10000个/克,霉菌总数<100个/克,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能够更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殖,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和血流变等作用,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2、本发明药物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与通冠胶囊相比,在改善气虚、血瘀临床症状、缺血心电图方面效果更加显著,尤其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本发明药物能够进一步改善其心机功能。
3、本发明药物不含工业合成的冰片,对人体无害无毒,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与通冠胶囊相比,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下降。
以下通过动物实验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一:动物试验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药效,将本发明药物对不同重量、年龄、性别的家鼠和家兔进行动物试验。
1、毒性药理试验
清洁级NIH健康小鼠20只,(20±2)g,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雌雄各半。
试验组: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36粒,充分溶于48ml蒸馏水中,按照最大耐受量法,每次给药0.4ml/10g,每日3次。
对照组:给予试验组同等剂量的蒸馏水。
给药后4小时恢复正常饲养,连续观察7天,每天观察有无死亡及其饮食、活动、毛色、排泄等情况;于7天后随机解剖小鼠12只,灌药组8只(雌雄各半),对照组4只(雌雄各半),观察其主要器官有无异常。
7天内未见小鼠死亡;其饮食、活动、毛色、排泄均未见明显异常;解剖小鼠,肉眼观察灌药组各主要器官形态未见异常,与对照组无差别。实验得到动物口服最大耐受量(MTD)为45g/kg;而正常临床用量为0.075g/kg(按3粒tid,60kg);实验所得最大耐受量(MTD)是正常临床用量的600倍。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毒性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的对比研究
表1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的对比研究。试验中,SD大鼠12只,体重180~220g左右,雌雄各半,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灌以下述实施例1所制备的胶囊剂的水溶液,对照组灌予通冠胶囊的水溶液,两组均以人临床用量×动物等效剂量比值×血清稀释度为参考,按照大鼠灌胃给药所能承受的最大剂量2ml/100g体重的标准给药。连续给药9天,第9天灌胃2h(灌药前禁食12h,不禁水)后采用心脏取血,采出的血静止2h,以2500r/min离心15min,抽取血清,再以2500r/min离心5min,取其上清,经0.22μm微孔滤膜的针头过滤器过滤除菌,于-70℃下保存。
分别将两组稀释为三个浓度:
10%浓度组:每孔加入药物血清20μl;
20%浓度组:每孔加入药物血清40μl;
30%浓度组:每孔加入药物血清60μl;
加入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使每孔最终体积为200μl,分别作用24小时。
药物血清作用24小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吸出上清,加入MTT,每孔20μl,避光下反应4小时,再将上清吸出,加入DMSO,每孔150μl,放置于振荡仪上作用20min,使其充分混匀后,置于Elisa机上以570nm的波长测定其OD值。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20%本发明药物血清抑制VSMC增殖作用最强,在该浓度下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本发明药物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表1:两组药物血清对VSMC增殖的影响-MTT(OD值,x±s)
  药物浓度   对照组   试验组
  10%   1.45±0.45   1.42±0.43
  20%   1.40±0.40   0.60±0.35*
  30%   1.12±0.13   1.23±0.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对兔髂动脉血管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干预的对比研究
表2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兔髂动脉血管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干预的对比研究。试验中,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2.5Kg,雌雄不限,对每只兔进行高脂饲养:胆固醇0.8-1g/d/只、猪油10g/d/只,与基础饲料拌匀后喂养;高脂饲养7-10天后按常规方法进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继续高脂饲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后4-6周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用3%戊巴比妥钠1ml/kg麻醉后,沿右颈总动脉逆行插入F5造影导管,从造影导管中插入导引钢丝,在X线透视下将钢丝及导管送至腹主动脉中段(第2腰椎下缘),撤出导引钢丝,连接高压注射装置。用60%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对造影显示局限性狭窄>50%的血管段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插入导引钢丝并将其插至跨过狭窄处血管,退出造影导管,顺着导引钢丝插入球囊导管,使球囊定位于狭窄处,连接手推式压力注射器,向球囊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以6-8Kpa压力扩张球囊,持续1分钟后迅速将肝素生理盐水抽空,使压力降至0。共扩张2次,撤除球囊导管,将造影导管沿导引钢丝插入至腹主动脉中段,抽出导引钢丝,以相同条件重复髂动脉造影,观察扩张情况。情况良好者退出导管和导引钢丝,结扎动脉,静脉注入0.48g青霉素以防感染。
实验兔造模成功后,试验组于血管成形术前3天至术后28天灌予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的胶囊(4粒灌胃,一日三次),对照组灌予通冠胶囊(4粒灌胃,一日三次)。
血管成形术后28天,将动物麻醉后,解剖暴露双侧髂动脉至肾动脉,在肾动脉下结扎腹主动脉,剪下腹主动脉至髂动脉段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此过程不超过3分钟,用于原位杂交段迅速冰冻切片固定,零下20℃储存,余段放入零下70℃备用。
分别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染色后镜检,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兔髂动脉RS管腔直径、内膜/中膜厚度。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在×40物镜下计数每张切片8个高倍视野下PCNA阳性细胞数和细胞总数,二者比值为PCNA阳性细胞增殖率,观察VSMC增殖。
由表2可知,兔髂动脉血管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试验组的血管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内膜/中膜值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抑制血管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上,本发明药物的作用优于普通通冠胶囊。在电泳中可以发现(如图1),两组均有梯状条带产生,但与对照组的条带比较,试验组条带表现明显增多。在正常的二倍体峰前出现亚二倍体的程序化死亡峰中(如图2),试验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1.35±1.64,对照组的为13.28±10.35(P<0.01)。
表2:两组管腔直径(mm,x±S)、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测定、PCNA(%)
  项目   例数   管腔直径   血管内膜/中膜   PCNA(%)
  试验组   13   1.15±0.20*   0.70±0.04*   13.53±0.38*
  对照组   10   0.70±0.25   1.03±0.05   24.27±0.5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影响的对比研究
AMI模型通过结扎大鼠左前降支(LAD)获得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8)、对照组(n=7)、试验组(n=7)。对照组灌予通冠胶囊(1g/100mg),试验组灌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1g/100mg),其余2组均灌予生理盐水3ml,各组每周称体重后调整剂量,灌药持续4周。
AMI模型结扎大鼠左前降支(LAD):腹腔内注射10%水合氯醛(0.3~0.35mg/100g)实施麻醉,左胸前备皮3.5×3.5cm2,暴露皮肤,安乐碘消毒2次。连接呼吸机,行经口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参数,频率为90次/分,保证有效通气量为1.0ml/g.min。左胸前3、4肋间隙依次剪破皮肤、胸膜,分离胸大肌、胸小肌,避免损伤内乳动脉和肺脏,暴露心脏,上推胸腺,剪开心包,观察冠脉分布,于左心耳右心缘下处肺动脉圆锥左缘,于粉红色动脉下1-2mm用无创缝合针引8-0缝合线穿过,并结扎第一道线,观察结扎环下心肌颜色变为苍白,心电图示ST段抬高表示成功,再结扎第二道线。迅速清理胸腔内瘀血、鼓肺,层层缝合胸膜、胸肌、皮肤。术中密切观察大鼠生命体征,术后注意暖箱保暖。假手术组不结扎冠脉,余同上述。
心脏彩超测定:将大鼠麻醉固定后送中山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LVEDV、LVESV、IVSd,LPWD、LVDd,LVSd,EF等指标。
取血浆:沿腹正中线剪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2ml,置肝素管中,离心取血浆,于-20℃冰箱保存。
取心肌:打开胸腔,取出心脏,沿左心室冠状面直径最大处剪取2mm厚度心肌置于10%甲醛固定、保存。
研磨心肌:将剩余心肌去除左右心耳并大血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研磨。研磨完成后置于离心管中,在4℃环境下,10000转/分匀浆。之后取上清液1-1.5ml于干燥管中低温(-20℃)保存。
血浆醛固酮(ALD)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AII)测定:取备用血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具体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负责。
心肌胶原定性测定:由中山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负责。
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均由SPSS13.0软件包处理,以P<0.05表示有显著统计意义。
如表3所示,4周后大鼠的体重,模型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统一意义(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结扎大鼠LAD对大鼠体重和心脏重量,有一定影响,且对心脏重量影响更大;而服用通冠胶囊或精制通冠胶囊能够减少这种影响,两组之间影响力无统计差异。
表3:心脏重量指数(mg/g)、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变化(mg/g)
组别 体重(g)   心脏重量(g)   左室重量(g)   心脏重量指数(mg/g)   左心室重量指数(mg/g)
  假手术组   328±6.89   868±31   718±69   2.71±0.74   2.69±0.77
  模型组   307±13.01*   998±54*   873±49*   3.30±0.10*   3.30±1.10*
  对照组   318±17.5*#   928±35*#   774±62*#   2.95±0.13*#   2.93±0.97*#
  试验组   320±15.5*#   927±30*#   769±39*#   2.92±0.11*#   2.91±0.11*#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
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A-II)、血浆醛固酮(ALD)的变化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与假手术组4周后大鼠的A-II、ALD项比较有显著统一意义(P<0.01);A-II项,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ALD项,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果表明,结扎大鼠LAD能够显著升高心肌局部A-II和血浆ALD水平,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这两项指标,且对于A-II,精制通冠胶囊组较普通通冠胶囊组降低的更明显,ALD则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差异。
表4:4周后大鼠大鼠A-II、ALD变化
  组别   例数   心肌A-II(pg/ml)   血浆ALD(nmol/L)
  假手术组   6   511.9±68.73   1.03±0.19
  模型组   8   1693.0±660.05*   2.70±0.54*
  对照组   7   952.75±16.69*#   1.59±0.22*#
  试验组   7   753.67±17.95*#△   1.36±0.09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
心脏彩超的变化如表5所示,模型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与假手术组4周后大鼠的LVDd、LVDs项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IVSd方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而模型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LVDd项,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LVDs、IVSd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表5:4周后大鼠LVDd、LVDs、IVSd变化
  组别   例数   LVDd(mm)   LVDs(mm)   IVSd(mm)
  假手术组   6   5.33±0.53   3.21±0.13   0.79±0.52
  模型组   8   7.69±0.15*   5.75±0.34*   1.63±0.75*
  对照组   7   6.32±0.23*#   5.25±0.16*#   1.15±0.57
  试验组   7   5.89±0.33*#△   4.90±0.49*#   1.19±0.55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综合上述表4和表5的结果,可以知道,通冠胶囊和本发明药物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病理的改变,抑制心肌局部A-II的表达和血浆ALD浓度;与通冠胶囊相比,本发明药物能进一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容积,降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AII)的表达。
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的比较
选取SD大鼠40只,180-220g,雄性,对大鼠进行标记,编号,称重。随机分为4组,按1ml/100g进行灌胃,要求脂肪乳为即用即配,规定每天下午4时进行灌胃,预定时间为2周后检测血脂。
空白组:上午和下午均进行普通饮食;
模型组:上午NS灌胃和下午进行脂肪乳灌胃1ml/100g;
试验组:上午用下述实施例1所制备的胶囊剂的水溶液灌胃,0.72g/100Gg=0.72ml/100g,下午4时进行脂肪乳灌胃1ml/100g;
对照组:上午进行通冠胶囊的水溶液灌胃,0.72g/100Gg=0.72ml/100g,,下午4时进行脂肪乳灌胃,1ml/100g。
在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进食、饮水、活动等情况并做记录,每周称体重1次。中药干预3个月后对大鼠进行最后取材,在实验结束前24h下午开始禁食,实验结束时心脏取血处死大鼠。测定TC、TG和HDL-C,LDL-C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得到。经脂肪乳剂灌胃后,高脂对照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提示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够明显降低TC和LDL-C,升高HDL-C;试验组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本发明药物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方面优于通冠胶囊。
表6:各组大鼠血浆TC、TG、HDL-C、LDL-C浓度的对比(mmol/L)
  项目   TC   TG   HDL-C   LDL-C
  空白组   1.54±0.13   0.64±0.21   0.84±0.13   0.55±0.10
  模型组   2.02±0.38   0.59±0.19   1.07±0.31   0.79±0.21
  试验组   1.52±0.06*#   0.57±0.20   1.12±0.03*#   0.36±0.44*
  对照组   1.69±0.11*   0.79±0.26   0.95±0.15*   0.37±0.07*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实验二:临床试验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将本发明药物对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性别及原治疗方法相当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从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的专科门诊或住院部选择病例,按WHO 1987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在18-80岁,临床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心绞痛症状和/或缺血的客观证据、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者(可包括气虚痰瘀证型)、稳定型心绞痛。
所有病例停用通冠胶囊及其他的抗心绞痛药物两周后,
试验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停用通冠胶囊及其他的抗心绞痛药物,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
对照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冠胶囊,但停用其他的抗心绞痛药物;
服用方法:3粒(30克)/次,日服3次,饭前开水服用;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定期检查,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禁用其他药物,观察期三个月,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安全性检测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便常规化验,于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肝功能、肾功能化验,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心肌酶学检查。对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将其症状、程度、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措施、经过等记录于观察表,并且在综合考虑合并症的基础上,评价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并由医师详细记录。
气虚症状积分:参考文献制订心气虚证诊断标准,确立气虚症状积分量表的条目,每一条目分为4级,按文献方法将每一条目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2、4、6分,制订气虚症状计分量表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后气虚症状积分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气虚状态的改善情况。
血瘀症状积分:参考文献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并结合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确立心绞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口唇及齿龈紫暗、舌下脉络曲张、脉涩或结代为条目,每一条目进行分级,按文献方法将每一条目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2、4、6分,制订血瘀症状积分量表,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后血瘀症状计分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血瘀状态的改善情况。
对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患者,于手术当日、术后3个月采静脉血检测患者血常规、血脂、血液流变学;离心静脉血,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MP-140、6-酮-PGF1α含量,用酶标法检测血清TXB2含量。
检测AT-III,t-PA,PAI-1,vWF方法: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椽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硅化玻璃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AT-III,t-PA用发色底物法,PAI-1,vWF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
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受试者左侧卧位,根据心尖双平面Simpson’s法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测定: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定,室壁的分区参考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16节段法,对室壁各节段运动情况进行评分,运动正常(心内膜运动幅度≥5mm)为1分;运动减弱(心内膜运动幅度2~4mm)为2分;不运动(心内膜运动幅度<2mm)为3分;矛盾运动(收缩期室壁朝外运动)为4分;室壁瘤为5分,将各节段积分相加即为室壁运动积分。
室壁运动指数:将所有节段的记分相加的总和除以所观察的室壁总数即得“室壁运动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
数据用SPSS 10.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试验结果如表7、表8、表9、表10、表11、表12、表13所示。
1、对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反应
表7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表中可看出,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胃肠道不良反应降低,无过敏性不良反应,安全性显著提高。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1例患者用药4周后出现恶心不适,未发现过敏反应。对照组有9例患者有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原有慢性胃炎,服药2周后出现胃痛,被迫停止服用,终止试验;2例患者服药1周后出现少量皮疹,服用抗过敏药物后消失。
表7: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x2=9.96,P=0.002)
  组别   n   恶心   呕吐   胃脘痛   腹泻   腹痛   皮疹   共计
  试验组   99   1   0   0   0   0   0   1
  对照组   99   3   2   2   2   1   2   12
2、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气虚症状积分比较
表8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气虚症状积分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后两组间气虚症状积分对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对改善冠心病气虚症状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
表8:两组气虚症状积分的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99   28.08±5.99   5.21±2.34**△
  对照组   97   26.32±6.56   10.74±3.21*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5,**与同组术前对比P<0.01△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
3、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瘀症状积分比较
表9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瘀症状积分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后两组血瘀症状积分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对改善冠心病瘀血症效果更好。
表9:两组血瘀症状积分的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99   33.40±9.45   8.58±5.32**△
  对照组   97   31.14±12.25   11.28±7.28**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1,△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
4、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影响的对比
表10两组患者TXB2、6-酮-PGF1α、GMP-140含量比较(ug/L,x±S)
Figure G2009100423306D00161
注:**同组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P<0.05
表10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TXB2、6-酮-PGF1α、GMP-140含量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组TXB2、GMP140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6-酮-PGF1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性,有效性更高。
5、对冠心病患者用药前后血流变学部分的比较
表11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流变学部分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组全血低切值和红细胞压级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在改善血流变学上有效性更高。
表11: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比较(x±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6、对冠心病用药前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
表1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x±S)
Figure G2009100423306D00172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1
表12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前后试验组PAI-1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前后试验组AT-III活性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前后试验组FIB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在改善介入术后高凝状态上有效性更高。
7、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影响的对比
表13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影响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后试验组EF、SV、CO值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WMSI较对照组低(P=0.041),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与通冠胶囊相比,在改善介入术后左心室的整体和局部心功能上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后保护缺血心肌(包括冬眠、顿抑心肌),协助PCI术改善缺血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
表13: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和局部收缩功能比较(X±S)
Figure G2009100423306D00181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5;**与同组术前对比P<0.01;△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1
附图说明
图1为细胞凋亡的Ladder图。
图2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称取丹参700克、水蛭300克,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丹参-水蛭粉;
b、称取黄芪1000克,每次加10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
c、将步骤a制得的丹参-水蛭粉与步骤b制得的黄芪浸膏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d、将步骤c制得的粉末加入碳酸钙和淀粉混匀,装胶囊,使每粒胶囊含三种原生药共3.5g,得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2
a、称取黄芪800克和丹参800克,每次加16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浸膏;
b、称取水蛭400克,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水蛭粉;
c、将步骤a制得的浸膏及步骤b制得的水蛭粉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d、将步骤c制得的粉末加入硬脂酸镁、淀粉等辅料,制成软材,再制成湿颗粒,然后干燥、整粒、压片,使每个片剂含三种原生药共3.5g,得本发明药物的片剂。
实施例3
a、称取丹参600g加4.2kg乙醇加热回流1.5h,过滤,药渣加2.1kg的体积为50%滤液的乙醇加热回流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丹参浸膏;
b、称取黄芪1200g,加入到参丹药渣中,每次加18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
c、称取水蛭200g,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水蛭粉;
d、将步骤a和b制得的浸膏及步骤c制得的水蛭粉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e、将步骤d的粉末加入硬脂酸镁、淀粉、甜菊甙等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使每颗粒药物含三种原生药共3.5g,得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
实施例4
a、称取丹参900g和黄芪1000g,每次加19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至含水量≤8%,回收乙醇,得浸膏;
b、称取水蛭100g,加入1L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时间分别为沸后1h、沸后45min和沸后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含水量≤8%,得水蛭浸膏;
c、将步骤a和b制得的浸膏用PEG-400溶解,形成溶液;
d、将明胶和甘油用水溶解,形成胶液;
e、将步骤c制得的溶液和步骤d制得的胶液制成滴丸,经过定型、干燥、检丸,使每粒滴丸含三种原生药共1.75g,得本发明药物的滴丸剂。
实施例5
a、称取黄芪1000克和丹参700克,每次加17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浸膏;
b、称取水蛭300g,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水蛭粉;
c、将步骤a制得的浸膏和步骤b制得的水蛭细粉充分混合均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d、将步骤c制得的粉末和植物油混合均匀后加入适当的助悬剂,形成混悬液;
e、将明胶、甘油、水及羟苯乙酯化成胶液;
f、将步骤d制得的混悬液和步骤e制得的胶液压制成软胶囊,经过定型、干燥、检丸,使每粒软胶囊含三种原生药共3.5g,得本发明药物的软胶囊剂。
实施例6
a、称取丹参400克、水蛭500克,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丹参-水蛭粉;
b、称取黄芪1100克,每次加11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
c、将步骤a制得的丹参-水蛭粉与步骤b制得的黄芪浸膏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d、将步骤c的粉末加入碳酸钙和淀粉混匀,装胶囊,使每粒胶囊含三种原生药共3.5g,得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7
a、称取丹参800g和黄芪1100g,每次加19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和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过滤,浓缩,回收乙醇;
b、称取水蛭100g,加入1L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时间分别为沸后1h、沸后45min和沸后45min,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
c、将步骤a和b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再次混合均匀,形成溶液;
d、将适量的蔗糖用水加热溶解,形成胶液,趁热过滤,取滤液;
e、将步骤c制得和步骤d制得的溶液混合均匀,煮沸30min,趁热过滤至澄清,放冷后定容,灌封,灭菌,使每瓶口服液含三种原生药共1.75g,得本发明药物的滴丸剂。
实施例8
a、称取丹参4000g和黄芪5500g,每次加95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45min,趁热60目滤布滤过,合并三次滤液,进行浓缩至适量,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h~48h,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
b、称取水蛭500g,加入5L水,煎煮三次,每次煮沸1h,45min,45min,趁热6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备用;
c、将步骤a和b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再次混合均匀,形成溶液,备用;
d、适量蔗糖和水加热溶解,形成溶液,趁热过滤,滤液备用;
e、将步骤c和和步骤d制得的溶液混合均匀,煮沸30min,趁热过滤至澄清,放冷后定溶,经过灌封、灭菌,即得。
要求:每瓶含相当于三种生料药共1.75g。

Claims (2)

1.一种制备治疗冠心病药物的方法,该药物由(a)丹参和水蛭的干粉混合物,和(b)黄芪浸膏两部分原料制成,其中以上述三种原料总重量计,丹参35重量%,水蛭15重量%,黄芪50重量%;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i、按照上述配比称取丹参和水蛭,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到丹参-水蛭粉混合物(a);
ii、按照上述配比称取黄芪,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分别煮沸1小时、45分钟和45分钟,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小时~48小时,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得黄芪浸膏(b);
iii、将步骤i制得的丹参-水蛭粉混合物与步骤ii制得的黄芪浸膏充分混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软胶囊剂。
2.丹参和水蛭的干粉混合物(a)与黄芪浸膏(b)两部分中药产品在制备用于治疗冠心病药物中的用途,其中以上述三种原料总重量计,丹参35重量%,水蛭15重量%,黄芪50重量%;其中,
所述丹参和水蛭的干粉混合物(a)的制备步骤包括:按照上述配比称取丹参和水蛭,洗净、烘干、粉碎,过120目筛;
所述黄芪浸膏(b)的制备步骤包括:称取黄芪,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分别煮沸1小时、45分钟和45分钟,趁热过60目滤布,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含水量≤8%,放冷至室温,缓慢加入体积比为60%的乙醇,冷藏静置24小时~48小时,过滤,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回收乙醇。
CN2009100423306A 2009-09-01 2009-09-0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647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3306A CN101647856B (zh) 2009-09-01 2009-09-0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3306A CN101647856B (zh) 2009-09-01 2009-09-0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7856A CN101647856A (zh) 2010-02-17
CN101647856B true CN101647856B (zh) 2012-08-08

Family

ID=4167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23306A Active CN101647856B (zh) 2009-09-01 2009-09-0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7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1747B (zh) * 2016-12-27 2020-03-24 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检测方法
CN108186877A (zh) * 2018-03-16 2018-06-22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用于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中药组合物
CN109091532B (zh) * 2018-10-23 2021-09-21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通冠胶囊在制备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
CN110123939A (zh) * 2019-06-04 2019-08-16 南阳理工学院 治疗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0036A (zh) * 2021-04-09 2022-05-13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川蛭通络胶囊抗心律失常的新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7856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856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280A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58353B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55876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410A (zh) 一种防治造影剂肾病的中药制剂
CN100536900C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553B (zh) 用于预防或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75738A (zh) 复方丹参制剂在制备抗肺动脉高压药物中的应用
CN10583322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49010B (zh) 一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药物
CN103908490A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塞和心血管疾病的纯植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740054B (zh) 一种防治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75736B (zh) 黄芪提取物的应用
CN101697989B (zh) 三七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用途
CN107823207B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N102895300A (zh) 一种降血糖、血脂及血压的中药复方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52246B (zh)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4980B (zh) 一种中药配方及其应用
CN104435067B (zh) 一种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杜仲组分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203009A (zh) 一种五肽的部分代谢物用于制备抗心肌缺血产品的新用途
CN114767794B (zh) 一种治疗动脉斑块的中药
CN10809627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416036B (zh) 一种防治冠心病心室重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56403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CN102160889A (zh) 姜花地上部分的提取物和组合物与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