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76B -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76B
CN1016476B CN85107902A CN85107902A CN1016476B CN 1016476 B CN1016476 B CN 1016476B CN 85107902 A CN85107902 A CN 85107902A CN 85107902 A CN85107902 A CN 85107902A CN 1016476 B CN1016476 B CN 1016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ircuit breaker
bimetallic element
contac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7902A (zh
Inventor
阿尔夫里德·埃吉尼·梅尔
詹姆斯·理查德·法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B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8510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76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7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7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具有热脱扣装置的断路并包括有伸长的双金属元件和校准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连杆(416),它与双金属元件在支撑端刚性连接;调节螺丝(420),它与连杆配合并可用手动操作以调节连杆和通过上述刚性连接调节了双金属元件。
在调节时所引起的任何应力被限于只能传到双金属元件的支撑和不动作的部位上,其起动作作用的部位,也即双金属提供造成偏斜的部分不会受到上述应力作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到具有反应热脱扣装置的断路器,特别是由此而涉及到校准调节装置。
用于配电网络的断路器-一般包括有反应于感受到的予定的网络异常条件而使断路器的机构脱扣的装置,也即由此开始自动地分开触头的操作。在通常应用的跳闸装置中多是一些利用反应于受热而伸长的双金属元件,在靠近该元件的一个终端处被支撑地固定住,而另一没有被固定端可自由偏斜,当元件受热而偏斜到一定程度时,或换句话说偏移到一定距离时,开始触头“分”操作。
通常断路器的跳闸装置是在工厂校准的,但也设有可在现场进行校准跳闸响应的装置,普通型式的调节热力脱扣的装置是一个调整螺丝,它是直接装设在或作用到附在双金属元件的可动部分上的,也就是说将提供跳闸动作的这部分进行初始地校准,使它在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时就有效地起动跳闸。由于在调节装置和双金属元件的可动部分之间的这种直接相互作用,后者的可动部分就会把应力加到调节装置的运行上,随着双金属元件在运行中相继地加热而此种应力逐渐减低,于是可动部分可能由此发生位置不当,而使热脱扣装置偏离校准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些改进的装置,以用于调节断路器的热脱扣响应。
因此本发明归之于设有一台具有触头的断路器,一台“分”、“合”触头的操作机构以及一台脱扣装置,它在发生过电流的情况下指令操作机构开始触头“分”操作。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有一个可伸长的双金属元件,该元件响应于过电流产生的热,这个元件毗连的一端被支撑地固定,而另端则可自由地偏斜,当其受热而偏移到一定程度时,该操作机 构即开始触头“分”操作。所述的双金属元件具有附在其上的调节装置,它可有选择地依照开始触头“分”操作的要求来改变上述元件的偏移程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有一个连杆,刚性地连接到双金属元件毗连的那端,和一个与此连杆配合的调节元件,并且可由此进行手动地调节该连杆,通过此连杆与双金属元件的刚性连接,即能使双金属元件以一定方式来改变偏移的程度,从而满足开始触头“分”操作的要求。
下面将会了解到由于这样的装配因而对调节期间可能会引到双金属元件中的任何应力,都将被限制在双金属元件的支撑着的不动端,而其可动部分则不致受力。甚至实际上通过在双金属元件与调节元件之间的连杆而将作用在调节元件上的压力和扭力与双金属元件隔离,这些力是由于应用了手动操作工具,例如用改锥操作而引起的,这一点在较佳实施例中还要细讲,手动操作的调节元件可以是一个螺丝,该螺丝具有缩小直径的螺杆部分,这部分被嵌入在连杆上的开口中。为了尽量减小甚至消除在旋转调节螺丝时加在连杆上的转矩,螺丝的缩小直径部分在连杆的开口处能够自由转动。
调节元件或螺丝应装设在使其作用点落在距双金属元件刚性连接处一定的距离处,这样将使调节元件在较小的手动调节范围内取得双金属元件的偏斜程度有较大的变化,以满足开始触头“分”操作的需要。
由双金属元件及其刚性连接的连杆所组成的组件,其中双金属元件与连杆之间的刚性连接是由枢轴装置构成可转动地支撑连接,枢轴装置位于连杆和最靠近双金属元件毗连端那侧的刚性连接处。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
图1为模铸型断路器的顶视平面图,该型断路器特别适合于采用双金属元件和按本发明所构成的校准调节装置:
图2为断路器的一个侧剖面图;
图3为取自图1的3-3剖线的断路器横剖面放大图,并为触头“合”状态(部分剖视)以及假设在极限电流作用下触头处于“斥分”(Blown-open)位置;
图4为沿图3的4-4剖线看到的断路器平剖面放大图;
图5为沿图3的5-5剖线看到的断路器横剖面放大图;
图6为沿图3的6-6剖线看到的断路器中相的局部横剖面放大图;
图7为沿图3的7-7剖线看到的断路器横剖面放大图;
图8为沿图3的8-8剖线看到的断路器中相局部横剖面放大图;
图9为沿图3的9-9剖线看到的断路器中相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10为沿图3的10-10剖线所取的类似于图9的视图;
图11为沿图3的11-11剖线看到的断路器触头构造的部分横剖面放大图;
图12为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部分剖开的透视放大图;
图13为断路器的脱扣杆透视放大图;
图14为断路器中相部分横剖面放大图,表示其后半部分在触头为“分”位置;
图15为相似于图14,但表示断路器处于“脱扣”位置;
图16为实施本发明的双金属和校准调节组件的侧剖面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金属与校准调节组件的侧剖面放大图;以及
图18为沿图17的18-18剖线看到该组件的部分横剖面图。
图1到图15描述了具有三相或三极的断路器,其后由图16到图18的描述可了解到本发明实质部分,它可同样有效地应用到其它多相或单相断路器,以及应用于交流和直流断路器。
断路器30包括有一个模铸的电气绝缘顶盖32,它以一些紧固螺 丝36机械地紧固到一个模铸的电气绝缘的底盒或底盘34上,设有几个一次电气端子或引线端子38A、38B、和38C(图4),每相或每极一个,同样地设有几个二次电气端子或负荷端子40A、40B及40C,这些端子用于将断路器30电气地串接到欲保护的三相电力系统中的三相电路中。
断路器30还包括有一个电气绝缘的刚性手动板柄42,它从顶盖32上的开口44伸出来,用于操作断路器30到“合”(图3)或“分”(图14)的位置,断路器30也可被假设为处于“斥分”(Blown-Open)位置(图3中虚线)或“脱扣”位置(图15),随着在“脱扣”位置之后,为了准备下一步的保护运行,可通过将板柄42从“脱扣”位置(图15)板到它的“分”位置(图14)把断路器30复位。板柄42可以被保留在它的“分”位置(图14)或板到它的“合”位置(图3),在这种情况下,断路器30即准备好下一步保护操作,扳柄42的动作可以用手动或用一个机械驱动器自动操作。最好是有一个能与板柄42一起移动的电气绝缘带46,把它复盖在开孔44的底面上用作断路器30的内外部间的隔电层。
断路器30的主要内部部件包括有:一个电气下触头部件50、电气上触头部件52、灭弧栅54、槽型驱动器56、以及一个操作机构58。灭弧栅54和槽型驱动器56是常规设备,因此以下对这些不准备细讲,灭弧栅的主要作用是将在故障情况下分开电气触头部件50和52时把其间产生的一个整电弧分割成许多串联电弧,以增加总电弧电压降和限制故障电流数值的增长。槽型驱动器56是由多层V型钢片,片间并附有电气绝缘物组成,或是由实芯钢棒构成,设置在触头部件50和52周围用于将短路大电流或故障大电流所产生的磁场集中起来,由此来增大触头部件50和52之间的斥力,从而加大触头部件50和52的分开加速度。触头部件50与52高速分开导致较高的弧阻,从而限 制了故障电流的数值。参见美国专刊证书NO3815059,其中对灭弧栅54和槽型驱动器56有较详细的阐述。
电气下触头部件50(图3、4和11)包括有:一个加工成形的下部固定元件62,它被一个紧固螺丝64牢固在底盘34上;一个下部可动触头臂66;一对触头压缩弹簧68;一个下触头偏压装置或压缩弹簧70;一个触头72,用于实际地与上触头部件52电气接触;以及一个电绝缘带74,用于减少在上触头部件52与下触头部件50的各部分之间产生电弧的可能性。伸出底盘34外部的引线端子38B包括有一个整体的端部元件62,该元件62包括有:一个倾斜部分62A,它用于在“斥分”操作期间作为动触头臂66的运动下限或止停位置;一个小孔62B叠在底盘34上的一个凹槽76上,用于插座压缩弹簧70;以及一个下部平板62C,小孔62B即穿过这块平板形成。该平板62C上还设有一个螺旋孔62D,用于接受紧固固定元件62的紧固螺丝64,下触头部件50即藉此而稳固在底盘34上,固定元件62包括有一对整体形成向上竖立而在空间分开的大体上弯曲或成
Figure 85107902_IMG2
形的接触部分62E和62F、它们每个包括有两个空间分开的斜面62G和62H,该斜面对下部平板62C的平面倾斜约45°角,并且侧向地伸过接触部分62E和62F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止档62J(图4)以限制触头臂66向上运动的界限。
触头臂66被牢固在可转动的枢轴78上(图11),以便藉此在弯曲的接触部分62E和62F内绕着枢轴78的纵轴转动。可转动的枢轴78包括有向外伸的园接触部78A和78B,它们被压缩弹簧68偏压从而与62E和62F部分的表面62G和62H分别形成有效电流传导接触,故从成形固定元件62的下部和下部可动的触头臂66之间通过转动枢轴78而获得有效的导电接触,使电流流通。下部可动触头臂66包括有一个伸长的刚性连接臂66A,它延伸在可转枢轴78和触头72之间;其上还有一个朝下的凸出部分或弹簧定位器66B 它用来接压缩弹簧70的上端,以保持下部可动臂66与压缩弹簧70之间的有效接触。最后,下部可动触头臂66包括有一个在它的底端整体加工成的平面66C用作连接止档62J,以便使下部可动触头臂66和触头端72牢固在那里不致向上活动。
如上所述由于流过触头部件50和52的平行伸长部分的大短路或故障电流所产生的大电磁斥力。造成触头臂66抵抗压缩弹簧70(图3)而快速向下运动,由此而使触头部件50和52快速分开,并导致在这两个触头部件50和52之间的电弧电阻急速增大,因此在这段相当小的尺寸界限内有效地限制了故障电流的数值。这样的下触头部件50就不需要象许多先有技术中模铸箱型断路器所装设的软铜材料做的导体,这个导体是为了在断路器的一个端子与下部触头部件的可动触头臂之间提供导电通路用的。利用压缩弹簧68提供的恒定偏压来顶住枢轴78,由此而获得在端子38B与触头72之间的有效电流通路,并同时能将下触头部件50装在一个小的紧缩的空间内。
操作机构58包括有:一个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80;一个脱扣机构82;一根整体的或是模铸的横闩84(图12);一对对置或空间分开的硬金属边板86;一个可转动的硬金属扳柄座88;一个刚性止动枢轴90;以及一对操作拉紧弹簧92。
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80包括有:一个硬金属支架96,它能围绕着支架的支撑轴98的纵向轴心线转动,支架支撑轴98的纵向相对的两个端头是装在对置的边板86上的孔100中的。
肘杆机构80还包括有:一对上曲柄连杆102;一对下曲柄连杆104;一个曲柄弹簧枢轴106和一个上曲柄连杆的随动轴108。下曲柄连杆104借助一个曲柄接触枢轴110而固定到上触头部件52上。每个下曲柄连杆104具有一个下部小孔112,用于穿过曲柄枢轴110。曲柄枢轴110也穿过上触头部件52上的孔114, 以致使上触头部件52能够绕着枢轴110的纵向轴心线自由转动。枢轴110的纵向的相对两端嵌入到横闩84中,因此,除了在大短路或故障电流条件以外,上触头部件52及横闩84的相应运动是靠曲柄连杆104的动作而引起的。在这一方式下,在断路器30的中间极或相上的操作机构58的作用下,其上触头部件52的动作通过刚性的横闩84的联动,同时造成断路器30的其它两极或两相的上触头部件52也同样的动作。
每个下曲柄连杆104还有一个上部小孔116,而每个上曲柄连杆102有一个小孔118。枢轴106被插到孔116和118中,借此将上部和下部曲柄连杆102和104连接起来。并使它们能在此轴上转动。在枢轴106纵向相对的两端上设有轴颈102,以便挂住弹簧92的钩状或弯曲的下端112,弹簧92的钩状或弯曲的上端124穿钩在槽126中,该槽是在板柄座88的上部平面上形成的。在与每个弹簧92相钩接的各槽126中,至少有一个槽设有定位缺口130,用于将弹簧92的弯曲端124定位,以便尽量减少甚至阻止弹簧92沿着槽126的纵长方向来回滑动。
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弯曲端124钩在槽126中及弯曲端122装在轴颈120上,使连杆102和104,保持在与枢轴106相啮合,并且也拉紧了弹簧92,使中心偏离的肘节机构80受控制响应于板柄42的外部运动。
上连杆102也具有缺口或凹槽132,以便嵌入一对在枢轴108的纵向上空间上分开的轴颈134中。枢轴108中央部分的轮廓能穿入到支架96上的小孔136中,该孔位于距支架96的转轴一定距离的地方。由于弹簧92的拉紧张力而使枢轴108与上曲柄连杆啮合。这样一来,支架96的转动即带动连杆102的上部转动或位移。
支架96上设有一个缺口或凹槽140,它具有一个斜平联锁表面 142,该表面142的形状恰好能嵌入一个斜平支架联锁表面144,该表面144位于一个大体上平的中间联锁板148上的一个伸长槽或狭孔146的上端。支架96还设有一个大体上平的板柄座接触表面150,它的形状恰与沿着板柄座88上表面128上的一个边上下垂的伸长表面152相接触。在脱扣操作期间,操作弹簧92使板柄42移动;而表面150和152将板柄42定位在“脱扣”位置(图15),这个位置介在板柄的“合”位置(图3)及“分”位置(图14)之间,这样地指示断路器30已脱扣。此外,表面150与152的配合使操作机构58在脱扣操动之后利用移动支架96而复位,这时支架96是以反时针方向抵抗着操作弹簧92的偏压从它的“脱扣”位置(图15)转到或经过“分”位置(图14)而使表面142和144重新恢复联锁。
支架96还包括有一个大体上平长的止动表面154,用于与外部的围绕止动枢轴90中心形成的向外陡突的凸起部分或刚性止动器156相接触,该表面154与刚性止动器156相啮合用以限制支架96在脱扣操作以后(图15)的反时针方向运动。支架96还包括一个弯曲的中间联锁跟随表面157,用于在脱扣操作期间(图15)在联锁表面142和144分离后保持与中间联锁板148的倾斜,联锁表面144的最外边缘相接触。在该支架96上还设有一个回弹推动表面158,用于与在枢轴106上形成的向外陡突部分或接触表面160相接触;以在支架96释放时立即快速推动枢轴106作反时针弧线地从“合”位置(图3)转换到“脱扣”位置(图15),由此将上触头部件52快速向上提升而与下触头部件50急速分开。
在这一脱扣操作期间,在上曲柄连杆102上形成的扩张部份或突缘162被设计成以很大的力与止动器156相接触,该力是由操作弹簧92通过转动的支架96提供的,籍此而加速了对上曲柄连杆102、曲柄弹簧枢轴106以及下曲柄连杆104的弓形运动。在这种方式中,操作速度或操作机构58的响应时间大大地加快。
跳闸机构82包括有中间联锁板148;一个可动或可转动的板柄座 联锁166;一个扭动弹簧间隔枢轴168;一个两端作用的扭动弹簧170;一个模铸成整块的或一根脱扣杆172(图13);一个衔铁174;一个衔铁扭动弹簧176;一个电磁铁178;一个双金属片180以及一个导电元件或加热器182。双金属片180通过导电元件182电气连接于端子40B上。电磁铁178包围着双金属片180,从而建起一个响应短路或故障电流条件的磁回路。衔铁止动板184具有一个向下弯的边部186,该边部186与衔铁174的上端配合作为后者向反时针方向运动的界限。扭动弹簧176带有一个伸长的未端作为一个伸长的弹簧臂188,用以压在衔铁174的上部抵住其顺时针运动、扭动弹簧176的另侧朝上的伸长末端190是嵌入平板184上表面空间分开的几个孔洞中之一(未示明)的。弹簧臂188的弹簧张力籍将扭动弹簧176的末端190嵌入在支持平板184上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小孔中来获得调节。
双金属片180包括有一个加工成图形的下端192,它与脱扣杆172的下垂“触腿”194的下端隔开一定的距离(图3),在断路器30处于“合”位置(图3)时,该下端192与“腿”194之间的间隙可通过适当地转动整定螺丝196进行调节,以改变断路器30对各种过负荷条件的动作响应时间,这可从穿过顶盖32的孔198进行。双金属片180的下端192与上触头部件52之间用软铜多层导体200作为电流载体,它与双金属片180的下端192及与上触头部件52在横闩84内的连接可采用任意合适的方法,例如用铜焊连接。在这种方式中,在断路器30的端子38B和40B之间的导电通道为:下触头部件50、上触头部件52、软导体200、双金属片180以及导电元件182。
除了在伸长槽146上端形成的支架联锁表面144以外,中间联锁板148包括有一个大体上为方形的窗口210,一个位于窗口210 下部上方的脱扣杆连锁表面212、一个上部斜平部分214和一对对置侧伸的枢轴臂216,枢轴臂216的外形恰好容纳到穿过边板86上的梯形孔或窗口218中。窗口218的轮廓按限定的枢轴臂216和中间联锁板148的转动极限设计。
板柄座联锁166包括有一个孔220,用于容纳枢轴168的伸出端222,该板柄座联锁166能够绕着枢轴168的纵向轴转动或活动,枢轴168的纵向两端224和222被分别插入到一对空间分开的边板86上的孔中;在将终端224插到孔226中之前,先将枢轴168穿过扭动弹簧170,于是把扭动弹簧170绕在枢轴168中间的凸起部分228上,扭动弹簧170的纵向一端
Figure 85107902_IMG3
在枢轴168上凸起部分232的一个边棱230上,如此将弹簧170扣持在正常的工作位置。扭动弹簧170包括有一个向上伸长的弹簧臂234,用于给中间联锁板148的平面部份214加偏压,以便在由中心偏移的肘节机构80的作用下进行脱扣操作之后将中间联锁板148反时针方向转动而复位,以及有一个向下伸长的弹簧臂236,用于给脱扣杆172的上部或表面237加上偏压来抵抗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图3)。
板柄座联锁166包括有一个向下伸长的联锁腿240和一个弯的或向外延伸的板柄座接触部份242(图9和12),它在复归操作中(图14)被嵌在沿着板柄座88的一对下垂支撑臂246中之一的纵长向形成的缺口部份244中。利用板柄座联锁166与上述的下垂支撑臂246所形成的啮合,当发生触头72和306弧焊在一起时,它阻止了板柄88进到其复归的位置;如果触头72和306没焊在一起,则横闩84转动到它的“脱扣”位置(图15),并且板柄座联锁166转出板柄座88的下垂支撑臂246的运动路径而到了缺口部份244上,使得板柄88经过它的“分”位置而进到复归位置(图14)。一个在横闩84上的整体模铸的向外突出表面248被设计成在横闩84 从“分”位置(图14)运动到“合”位置(图3)期间去接触和驱动板柄座联锁166的联锁腿240与板柄座88脱离啮合。
最好脱扣杆172是整体模铸而成。整个或一根脱扣枉172具有三个空间分开下垂的接触腿194,每一个这样的接触腿194即附属于断路器30的一极或一相。此外,脱扣杆172包括有三个加大的衔铁支撑部分250,每个这样的支撑部分250用于断路器30的每一极或每一相,每个支撑部分250包括有一个伸长的大体为矩形的槽或穴252,通过每个穴接受一个衔铁174的下垂脱扣腿254。(图6和9)。衔铁174包括有向外伸出的两个边或凸肩256,用以啮合穴252的上部表面,以使衔铁174正确地座在脱扣杆172中,每个脱扣腿254设计成在发生短路或故障电流的情况下去接触和以顺时针方向(图15)转动脱扣杆172的一个附属的下垂接触194。
脱扣杆172也包括有一个联锁表面258(图3),以便啮合并锁定中间联锁板148上的与脱扣杆联锁的表面212。此联锁表面258被设置在脱扣杆172的大体上水平布置的表面260和其分开的斜表面262之间。联锁表面258(图3)是一个垂直的延伸的表面,它的长度是按照所期望操作机构58对过负荷或短路或故障电流条件的响应特性决定的。表面260向上运动半毫米就足够解除表面258和212之间的联锁,这种解除联锁造成在支架96和中间联锁板148之间沿着表面142和144运动,立即使支架96从中间联锁板148中脱出并反时针方向转动而构成断路器30的脱扣操作。在复位操作期间,扭动弹簧170的簧臂236与脱扣杆172的表面237啮合,造成表面237反时针转动,使脱扣杆172的联锁表面258啮合并锁定中间联锁板148上的联锁表面212,从而使中间联锁板148、脱扣杆172和断路器30复位,支架96的弯曲表面 157应当有足够的长度以保持住中间联锁板148的上部214与支架96的接触,用以阻止在支架96的联锁表面142被定位于中间联锁板148的联锁表面144上之前将中间联锁板148和脱扣杆172复位。最好是断路器30的三极或三相各设一个双金属片180、一个衔铁174和一个电磁铁178来驱动脱扣杆172的一个辅助接触腿194,用来反应断路器所连接的电路中任一相的过负荷或短路或故障电流情况。
横闩84除有整块凸出的表面248外,还包括有三个扩张部份270(图12),它们之间被园形的轴承面272隔开。设置了一对布置在其外围的向外突起的定位器274,用以将横闩84把持在底盘34内正确的位置上。底盘34包括有与轴承272互补形状的轴瓦面276(图7)以便将横闩84支座在底盘34上进行转动。定位器274被插在沿表面276构成的弧状缺口或凹槽278中。每个扩张部分270还包括有一对空间分开的孔280(图10),用于容纳曲柄接触柄轴11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将枢轴110把持在孔280内,例如其间采用静压配合。
每个扩张部份270还包括有一个窗口、槽穴或完全封闭的开孔282(图12)以容纳上触头部件52(图3)的一个纵向端或底部284。此开孔282也可以接受和把持住压缩弹簧286的一个接触臂(图12)和一个附属的加工成形的弹簧跟随垫288,压缩弹簧286藉着稍微向上凸的整体形成的凸台290把持在扩张部份270内正常的位置上。
弹簧跟随垫288的外形构造是这样的,即当把它放在压缩弹簧286和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之间时可将压紧力从弹簧286传到底部284,由此来保证上触头52与横闩84齐步运动。弹簧跟随垫288包括有一对在空间上隔开大体为J形的凹槽292,用它卡 住与其形状互补的伸长凸缘或肩台294以便定位及把弹簧跟随垫288固定在扩张部份270中。第一段基本上平的部份296位于弹簧跟随垫288的纵长向的另一端,而且这两段之间由基本上平斜部份300隔开。
弹簧跟随垫288的形状应使它能够啮合到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上有足够的紧弹力,以保证使上触头部件52在响应操作人员扳动扳柄42或在正常跳闸操作期间操作该操作机构58时紧随横闩84运动。但是在发生大的短路或故障电流情况时,上触头部件52能够藉助于弹簧跟随垫288向下弄偏而绕着枢轴110转动,致使触头部件50和52快速分开并移动到“斥分”位置(图3),而不等待操作机构58的程序。该上触头部件52在上述大故障电流状态下的单独动作在此断路器30的任一极或一相上都是能够实现的。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一俟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的斜面302碰到弹簧跟随垫288的倾斜部份300或部位298和300之间的连接处,于是横闩84即被保持住与上触头部件52啮合,但是,在发生大短路或故障电流情况时,该斜面302被推过或推离该部位298和300而不能实现啮合,而且底盘284的端头或端面304接触到弹簧跟随垫288的向下偏斜的平面部份298使上触头部件52保持在它的“斥分”位置,藉此来消除或尽量减小了再重合的机率。随后,当断路器30跳闸时,上触头部件52受操作机构58抵抗止动器156的力的驱动而将上触头部件52复位,以备与横闩84齐步运动。在复位操作期间,表面304脱离与部位298的啮合,并且倾斜部份302动作返回到与弹簧跟随垫288啮合。藉改变弹簧跟随垫288的形状或改变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的表面302、304的外形,在“斥分”期间所要求的上触头部件52向上的行程量即能藉表面304运动到与弹簧跟随垫相接触的变化而得到所期望的调节。 在横闩84的扩张部份270上形成的开口282允许软连接导体200穿过而不致减弱横闩84的强度,因为软连接导体200是在邻近横闩84的转动轴线处穿过开口282,致使软导体200产生的挠度减到最小,从而提高了断路器30的寿命和可靠性。
上触头部件52还包括有一个触头306,用于与下触头部件50上的触头72进行实际上的电接触;它还在触头306和底部284之间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伸长接触臂308,这个长臂308也是一个大短路或故障电流的通道,强大的电流通过这两个平行的触头臂66和308,于是在它们之间造成十分强大的电磁斥力,这就非常有效地加速了触头72与306的分开。设有一层电气绝缘带309可作为上触头臂308与下触头臂66之间的电气绝缘。
边板86上除去有孔100、218和226以外,还有孔310,用于嵌入止动枢轴90的两个相对端,此外,沿着边板86的上部形成的轴瓦或回转面312,用以与一对轴承面或小园头314相啮合,所述的314是在扳柄座88的下垂支撑臂246的最低的末端形成的。因此扳柄座88可控制地绕轴承面314和312旋转。边板86还包括有轴瓦面316(图7和12)以及横闩84的轴承面272的上部相接触,并把横闩84牢固地定位在底盘34上,边板86包括有基本上为C形的轴瓦面317,其形状构成与布置在脱扣杆172的各支撑部件250之间的一对园轴承面318相啮合,这样子来保持该脱扣杆172与一些固定表面320(图5)相啮合,表面320是与模铸的底盘34整体形成的。每块边板86都包括有一对下垂支撑臂322,其伸长的下垂凸板或端头324是为了将边板牢固在断路器30中用的。附属于此端头324的是一些带孔的金属板326,该板的形状能被嵌入到凹槽328中(图5,7和8),端头324可在穿过金属板326的孔后机械地弄弯而锁住,籍此将边板86牢固地把持在底盘34 上。设有一对成形的电气绝缘隔板329(图5到图8),作为断路器30的一极或一相的导电部件或导电面与其另外邻近极或相的导电部件或导电面之间的电气绝缘。
在运行中,断路器30通过将线路和负荷分别连接到它的端子38A、B、C和40A、B、C上而接到三相电路中。操作机构52藉扳动扳柄42进行整定时由“脱扣”位置(图15)尽可能移过其“分”位置(图14),以保证中间联锁板148,支架96和脱扣杆172藉助于联锁面142和144的啮合以及联锁面212和258的啮合而复位。然后,扳柄42可从其“分”位置(图14)移动到“合”位置(图3)造成操作机构58去关合触头72和306,这样一来断路器30即准备好保护三相电路的运行。如果由于原先的过负荷条件使双金属片180受热而且弄偏脱扣杆172的接触腿194的程度足够阻止联锁面212与258相锁定的话,则扳柄42将返回到它的“脱扣”位置(图15),而且触头部件50和52保持分开,只有在双金属片180已经返回到它的正常工作温度时,操作机构58才作如上述的复位。
在遇有过负荷情况发生时,双金属片180的成形下端192以顺时针作弧线偏斜,并且最后偏到使脱扣杆172的接触腿194足够让中间联锁板148从脱扣杆172中解除联锁,于是导致支架96和中间联锁板148沿着斜面142和144之间立即相对运动,支架90立即被操作弹簧92加速而以反时针方向转动(图3),引起上部曲柄连杆102、曲柄弹簧枢轴106和下部曲柄连杆104立即作瞬时运动。如上所述,驱动面或回弹面158给枢轴106的接触面160以反作用而立即加速枢轴106作反时针向上的弧线运动,于是引起曲柄接触枢轴110相应地也向上运动,以及上触头部件52立即向上运动到其跳闸位置(图15)。因为所有的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被 弹簧286偏压到与在横闩84的每个开口282中形成的内表面330相接触,上触头部件52是与横闩84齐步移动的,所以导致在断路器30中的所有三相上触头部件52与下触头部件50同时或同步地分开。在这种跳闸操作中,跨在各触头72与306之间出现的任意电弧都将被熄灭。
在跳闸(脱扣)操作期间,横闩84和由它引起的上触头部件52的运动受模铸在底盘34上的一个或多个整体形成的阻挡层或止动器331(图3、14、15)的限定。
上述每个止动器331被设计成与横闩84上三个扩张部份270的前边或前面270A相啮合,藉此来限定横闩84的旋转运动。最好是在断路器30底盘34上的每一相或每一极中至少模铸有一个止动器331,以便啮合附属于每极或每相的一个扩张部份270的接触面270A,藉此来把作用在横闩84上的当它到极限位置时机械应力按断路器30的极或相的数目而分散开。如果需要的话,断路器30的每极或每相中的止动器331可以与底盘34的单独一个内表面或壁的整个部份分开。
在这一方式中,在断路器30的中间极或相内的止动器156和在断路器30的两个边极或相中靠顶盖32内整体形成的止动器(未表示)仅作为限定每个可动的上触头部件52过行程之用。因为横闩84装设成可在底盘34上转动,而且止动器331是模铸在底盘34上的,所以对横闩84的转动,能实现精确控制和整定。
由于在跳闸操作期间操作弹簧92动作路线的改变,所以扳柄42被从其“合”位置(图3)而移到其“脱扣”位置(图15),与其相似,如果扳柄42受到阻碍或保持在其“合”位置(图3)上,那么操作机构58仍然会响应于过负荷、短路或故障电流情况而如前述一样地会分开触头部件50和52。还有,如果触头72和306焊接在一起, 则枢轴106将移动不到足能改变操作弹簧92的动作路线(图3),保持操作弹簧向边板86上枢轴面312的前方(到左侧),以及偏压扳柄42在其“合”位置上,故不致使操作人员误判触头部件50和52的运行状态。
在发生短路或故障电流时的情况,电磁铁178立即被激厉,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174吸到与电磁铁178啮合,引起衔铁174的脱扣腿254顶着脱扣杆172的接触腿194而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图3)。接触腿194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而将中间联锁板148释放,于是构成如前所述的跳闸操作。
关于发生大短路或故障电流情况时,由于流过基本上平行的触头臂66和308的故障电流而产生强大的电磁斥力,此力使触头部件50和52迅速分开并运动到它们的“斥分”位置(图3中虚线所示)。同时压缩弹簧70使下触头部件50的触头臂66返回到其“分”位置(图14),触头臂308被表面304与298的啮合而保持在“斥分”位置,如前所述。触头部件50和52的这种分开不需操作机构58的在整个跳闸操作中的程序。然而,在操作机构58通过跳闸操作后迫使断路器30的中相或中极的上触头臂308顶到电气绝缘阻挡层332和止动器156上,或顶到断路器30的边相或边极上面整个顶盖32所形成的止动器,而造成在上触头部件52和横闩84之间的相对转动,而上触头部件52的底部284与横闩84的内表面330重新啮合,致使断路器30的另外相或极中的触头部件50和52也一齐分开。
现参照附图16阐明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案,图中所示的双金属片和校准调节组件包括有:一个可从自由端调节的伸长的双金属元件410;一个脱扣杆驱动部份412,它相当于图3中双金属元件180上的端部192,并且被调整到作用于脱扣杆172上的操作臂或腿(例如腿194)上;以及将从相关的触头部件52引来的软导体200 用钎焊或电焊焊接在驱动部份412上,与此相对的双金属元件410的支撑臂与导体414连接,该导体相应于图3中的导体182,并调整到与端子40B相接,该导体成为双金属元件410的一个辅助热元件。双金属片和校准调节组件还包括有一个调节连杆416,此连杆具体布置在双金属元件410和导体414之间并作成刚性连接,例如用焊接或用铆钉或螺丝418连接,如图所示连接到双金属元件410的靠近支撑端处。在连接双金属元件410和调节连杆416之间的418的连接处附近,而且最好是在所说的连接处和410与416组合的端处设有为将此组件安装在断路器30内就位的装置,如实施例图中所示,该装置包括有在调节连杆416上形成的侧耳430,它被调整到可转动地容纳在跳闸机构82的固定部件(例如图3部件178)上形成的合适的开口或凹槽中。最后,双金属片和校准调节组件包括有一个手动操作调节螺
Figure 85107902_IMG4
420,它与调节连杆416在离开它与双金属件连接的418一定距离处相结合,并且用手动操作该调节螺 而调节了连杆416,结果使双金属元件410以一定方式增加或减小双金属元件上的脱扣杆驱动部份412和脱扣杆172接触腿194(图3)之间的间隙,藉此分别增加或减小断路器开始跳闸所必需的双金属件偏斜的程度。在所描述的本实施例中,该手动操作调节元件是一个双头调节螺丝420,其螺杆上具有一段缩小直径的部份,该部份被套在调节连杆416上形成的长孔或槽421中并能随意地转动,该螺杆部份夹在其两端的螺帽中间,一端螺帽以面向双金属元件而与调节连杆的一端上相配合,而另一螺帽则与调节连杆的另一面上相配合,并且与跳闸机构82的固定件进行螺扣啮合,可以从外侧旋转螺丝。这样一来旋转调节螺丝420将使调节连杆416或是受推,或是受拉,并因此而使该组件410、416在430处分别作或是顺时针转动(见图16),或是反时针转动,这要看调节螺丝的转向而定。
第二个实施例示于图17和图18,与刚才讲的实施例只有一点不同,即此例中所用的调节连杆426有一个延伸过该支撑耳430的端部,并且此端部直接接到导体414上,而且与此相对的一端钎焊或电焊有从断路器的动触头部件52上引来的软导体200(图3),如图所示,而且调节连杆426的这一端被做成分叉形并跨在双金属元件410上相互空间相关,该端部包括有两个端指428,每个端指连接软导体200的两股绞线之一,这样的布置可免除软绞导线200受双金属元件410或脱扣杆172(图3)的妨碍。
从前述可知,在这里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流通道的不同。在图16的实施例中的电流通道是穿过双金属元件410的,所以双金属元件410为直接被流过的电流加热,然而在图17和图18的实施例中,电流通道穿过了调节连杆426,故426便成为双金属元件410的间接加热器。在前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连杆416被插在导体414与双金属元件410的中间,并且最好用钢制成,它将保护双金属元件不受在双金属元件与导体所形成的环路中流过电流时所产生的斥力作用。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载电流的连杆426将对跳闸机构的电磁跳闸作用有好处,因为在使用它的时候,即大电流流过的时候它相应于电磁衔铁174的作用。(图3)。

Claims (10)

1、一台具有触头的断路器包括有为“分”、“合”该触头用的操作机构以及在发生过电流的情况下使操作机构执行触头“分”操作的脱扣装置,所说的脱扣装置包括有一个伸长的双金属元件,该元件反应过电流所产生的热,它的相接合的一端被支撑住,而另一端不固定,能自由偏斜,当它受热且偏斜到予定的程度时使操作机构起动,执行触头“分”的操作;所述的双金属元件附有调节装置,它用于有选择地按需要而改变其偏斜程度,以便起动上述触头“分”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有:一个连杆(416或426),它被刚性地连接到双金属元件(410)相接合的那端;一个与上述连杆相配合的调节螺丝(420),并可借此用手动转动去调节连杆,通过此调节连杆与双金属元件的刚性连接而同时使该双金属元件按起动触头“分”操作所要求的偏斜程度作适当的改变。所述调节螺丝(420)为螺丝地啮合在所述断路器的一个固定部位,并在距所述刚性连接处(418)一定距离的地方作用到所述调节连杆(416或426)。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金属元件410和刚性地与其连接的连杆(416或426)形成包括有枢轴装置(430)的组件,通过该枢轴装置可转动地支撑该组件,并在靠近双金属元件与该连杆的刚性连接处支撑着。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断路器,其特征为,所述的枢轴装置(430)是位于靠近所述的双金属元件毗连的刚性连接处而且靠近双金属元件的侧面上。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装置(430)是位于所述的连杆(416或426)上的。
所述的调节螺丝(420)为螺丝地啮合到所述断路器的一固定部分上,并在该刚性连接处(418)一定距离的地方作用到所述调节连杆(416或426)。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丝(420)具有减小直径的螺杆部分,该部分被套在所述的连杆上的开孔(421)中并能自由转动。
6、按照前述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为所述的连杆(416)布置在所述的双金属元件(410)和所述的部分导体(414)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断路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双金属元件(410)与所述的电流通道形成电气串联联接,而所述的连杆(416)则在所述的电流通道之外。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416)是用钢制的。
9、按照权利要求6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426)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并且在电气上串联联接于所述的电流通道中,所述的双金属元件(410)则在所述的电流通道之外。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断路器,其特征为所述的连杆(426)带有一个端部,该端部跨装在所述的双金属元件(410)上彼此空间相关,并且被分成两个指(428),每个指(428)与所述的软导体的两根编织线之一连接。
CN85107902A 1985-10-26 1985-10-26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Expired CN1016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7902A CN1016476B (zh) 1985-10-26 1985-10-26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7902A CN1016476B (zh) 1985-10-26 1985-10-26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7902A CN85107902A (zh) 1987-05-06
CN1016476B true CN1016476B (zh) 1992-04-29

Family

ID=479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7902A Expired CN1016476B (zh) 1985-10-26 1985-10-26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07522T2 (de) * 2004-10-01 2008-03-13 Hager Electro S.A. Regulierbarer Antrieb für eine Stromleitung-Schutz-Vorrichtung
CN103187213B (zh) * 2011-12-29 2015-03-25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过载继电器的动作机构
CN103474302B (zh) * 2013-08-13 2016-04-13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塑壳断路器过载脱扣特性的温度自动调节装置
KR101771467B1 (ko) 2013-10-17 2017-08-2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의 검출기구부 간격 조절방법
CN104465248B (zh) * 2014-12-26 2017-03-2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热脱扣调节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7902A (zh) 1987-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6105824A (zh) 能保持可动电气触头位置的模铸外壳断路器
EP0175976A2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bimetal and calibration adjusting means
EP0616352B1 (de) Geräteschalter mit integriertem Überstromschutz
CA1234853A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single solenoid operator for rectilinear handle movement
EP1876615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contact assembly and movable contact arm therefor
AU639713B2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adjustable low magnetic trip
US8723627B2 (en) Electrical cut-off device with high electrodynamic resistance
CN1007945B (zh) 带有改进支架外形的模铸外壳断路器
EP0146805A2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
CN1016476B (zh) 具有双金属和校准调节装置的断路器
JP4906528B2 (ja) 回路遮断器の過電流引き外し装置
CN1008026B (zh) 位置指示器和扳柄隔板合并的模铸外壳断路器
DE19526592A1 (de) Elektrischer Schalter, insbesondere Leitungsschutzschalter
EP0145990A2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ross-bar and contact assembly
CN1009877B (zh) 模铸外壳断路器
AU605012B2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viewing window and sliding barrier
CN1034250C (zh) 带拉出联锁的可调断路器
EP0557620A1 (en) Magnetic blow-out circuit breaker with booster loop/arc runner
CN1014754B (zh) 脱扣机构带中间连锁杆的模铸箱型断路器
DE3328925T1 (de) Stromunterbrecher
CN1018593B (zh) 具有支枢点转移的自动脱扣连杆的断路器
CN1014943B (zh) 具有改进的内部气体扩胀及排放系统的断路器
CN1040922C (zh) 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器装置
CN1372695A (zh) 用于断路开关触点结构上的阻断装置
DE102014204026B4 (de) Thermische Auslösewelle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s Abstandes zwischen einem Bimetallelement und der thermischen Auslösewel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