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515A -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515A
CN101645515A CN200910042038A CN200910042038A CN101645515A CN 101645515 A CN101645515 A CN 101645515A CN 200910042038 A CN200910042038 A CN 200910042038A CN 200910042038 A CN200910042038 A CN 200910042038A CN 101645515 A CN101645515 A CN 101645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 fuel
fuel cell
anode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515B (zh
Inventor
冯春华
万群义
樊栓狮
郎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09100420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5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5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5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阳极是表面电沉积有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的碳毡;阴极主要由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组成。本发明结合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电芬顿的优点,利用微生物对阳极液中的有机底物的作用而产生的电能,作为电芬顿反应的能量,再进一步氧化降解水体中污染物质。本方法环境友好,具备产能以及水处理两方面的效果,从而为用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有机污染物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细菌作为催化剂,氧化有机或无机物质,同时产生电流的装置。细菌与底物作用产生的电能转移到阳极上(负极端)然后通过外电路,经过带有电阻的导电材料或者带动负载工作,最终电流流到阴极(正极端)。依据惯例,带正电荷的电流从正极出发流通至负极,与电子的流动方向正相反。这种装置必须能够使在阳极上氧化的底物得到持续的或者间歇的补充,否则这个电池只能是作为一个生物电池。电子转移到阳极上的方法有以下这些:通过传导媒介或者穿梭体转移;通过直接的交换膜辅助电子转移;或者通过所谓的细菌纳米线。由细菌引起的催化作用,使阳极释放电子,阴极消耗电子,两个过程是可持续的,这就是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定义性特征。
传统的芬顿反应由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作用,已经被证实能作为有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但是,由于传统的芬顿体系需要大量的过氧化氢,而且亚铁离子的消耗也不能做到循环利用,如果要应用在实际的大规模废水处理的时候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自从Casado和他的同事1994年报告了利用电化学反应能够在气体扩散电极上产生过氧化氢这个发现后,结合利用这个在阴极上产生过氧化氢以及产生铁离子作为催化剂,新的电芬顿(阴极电芬顿)慢慢的发展起来,以此克服过氧化氢大量消耗的缺点。在电芬顿体系中,亚铁离子的再生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实现,一是阴极上三价铁离子的直接还原,二是有机物将其氧化,三是与过氧化氢的反应。相对于传统的电芬顿体系,电芬顿体系可以避免大量的过氧化氢添加所需要的高额费用(针对阴极电芬顿),同时可以通过产电不断地维持过氧化氢浓度在清除污染物过程中的稳定。
结合上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和芬顿体系的特点,可以构建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芬顿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要建立起电芬顿体系,必须做到的就是解决Fe2+与H2O2的来源问题。H2O2可以通过阴极还原溶解氧,再与从阳极透过的H+离子反应生成。电芬顿反应所必须的Fe2+,可以通过铁氧化物在阴极的反应得到。
目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都偏低,而电芬顿体系要求的电流密度不能太低,否则产生的双氧水含量太低而无法达到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因此使得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电芬顿体系的结合难以有实际效果;另外,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有机污染物一般发生在阳极,其产电性能要视污染物降解的难易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电流大小,因此不够稳定;而且,传统电芬顿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需要用外接电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因此在偏远地区的使用将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方法结合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电芬顿的优点,利用微生物对阳极液中的有机底物的作用而产生的电能,作为电芬顿反应的能量,再进一步氧化降解水体中污染物质。本方法环境友好,具备产能以及水处理两方面的效果,从而为用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有机污染物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是表面电沉积有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的碳毡;阴极主要由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组成。
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AQDS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加入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扫描电压为0.6V~1.0V,电沉积的电量为0.5~1.5库伦;
(2)阴极的制备方法
在碳纳米管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聚四氟乙烯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乙醇溶液12mL~15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15min~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阴极液,阳极室注入阳极液,并在阳极室加入微生物菌体,制成微生物燃料电池。
所述的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1~5∶0.5∶10。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的质量分数为10%。
所述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5%。
所述的阴极液为PH=7的磷酸缓冲溶液,所述的阳极液包括培养液和乳酸。
所述的蒽醌-2,6-二磺酸钠与聚吡咯的摩尔比为5∶1。
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阳极的处理方法为在碳毡上电沉积蒽醌-2,6-二磺酸钠和聚吡咯的混合液,使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电子从细菌传输到阳极的性能;阴极主要以CNT(碳纳米管)、PTFE(聚四氟乙烯)、γ-FeOOH(碱式氧化亚铁)为组成材料,考虑到CNT为阴极最主要的材料,其在电极上的负载量应该放到第一位,而把PTFE以及γ-FeOOH的添加就作为辅助添加物,继而调节这两者的加入量。因PTFE对于电极性能的影响因素不是非常显著,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极材料内部形成松散的空穴结构,增加与O2的接触面积,故本发明方法考虑只有γ-FeOOH的量是变化的。对阴极的CNT、PTFE与γ-FeOOH之间不同比例对整个电芬顿反应进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CNT、PTFE、γ-FeOOH配比为5∶0.5∶3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佳。
选择把铁氧化物与碳纳米管混合处理做成阴极,加入PTFE可以增强质子传导性能,同时对混合材料不同组分之间有一定得粘结作用;但是由于PTFE本身的体积电阻大,介质损耗小,击穿电压高,所以相对来说使用的量不能过高。同时本发明使用的铁氧化物为γ-FeOOH,但铁氧化物本身的导电性能非常差,即使理论上猜测更多的铁氧化物应该能提供更多的Fe2+来加速电芬顿反应,但同时导电性能的降低又会使整个电池的性能降低,从而减慢该反应的进行速度。因此选择一个适当的比例是发明能否成功的关键。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在阳极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底物产生电子和质子,电子通过微生物内部传递过程到达阳极后,经由外电路到达阴极,而质子则在溶液中通过质子膜到达阴极;在阴极,以纤铁矿(γ-FeOOH,伽马-碱性氧化铁)为电芬顿催化剂,在CNT的辅助下,将空气的氧气氧化且结合阳极产生并传递至阴极的质子而生成H2O2,进而再反应得到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的高氧化性能使有机污染物能很快得到降解。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在阳极电沉积蒽醌-2,6-二磺酸钠(AQDS)和聚吡咯的混合物,AQDS常作为电子介体被加入到阳极室中来提高MFC的产电性能;聚吡咯是一种很好的络合剂,通过电化学方法将AQDS与PPy(聚吡咯)络合后附着在碳毡表面,从而避免了每次使用时加蒽醌-2,6-二磺酸钠到阳极室带来的麻烦和浪费,且电池阳极中电子的传递能力增强。
(2)在阴极主要由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等材料组成,碳纳米管作为主要材料具有增加阴极接触面积的作用,增加了阴极表面氧气、质子的结合点,因此电池产电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电芬顿体系结合,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给阴极的电芬顿体系提供降解污染物的能量,整个过程自然环保,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当阴极材料中CNT、PTFE和γ-FeOOH质量比为5∶0.5∶3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佳、降解有机物的效率最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沉积有PPy/AQDS的碳毡作为阳极与空白碳毡作为阳极的两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对比;
图2为实施例2-4制得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随电阻变化的关系曲线;
图3为橙黄II降解过程中各阶段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
图4为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橙黄II降解过程的浓度变化图;
图5为橙黄II溶液降解过程TOC值变化曲线;
图6为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步骤为: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溶液中通N2,在保持N2流通的情况下加入1mL、0.1mol/L的PPy溶液,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0.8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1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上述方法制备的阳极,与空白碳毡作为阴极构成一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照试验为阳极采用未修饰的空白碳毡,与空白碳毡作为阴极构成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图1所示为电池稳定后,修饰过的阳极极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修饰后阳极开路电压为-0.525V,比未经修饰的阳极开路电压(-0.3441V)高出52.5%。而且,电流密度从0上升到1534mA/m2后,修饰后阳极电压从-0.525V降到-0.426V,降低幅度远远小于未经修饰的阳极电压(从-0.3411V降到0.1318V)。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经PPy/AQDS修饰过的电极的阳极动力学性能远远好于未经修饰的电极。
实施例2
如图6的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所示,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是表面电沉积有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的碳毡;阴极主要由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组成。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加入0.1mol/L、1mL的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0.8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1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2)阴极的制作方法
在0.375g碳纳米管和0.075g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0.375g、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使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1,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4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阳极室注入培养液74mL(KCl 0.11g,NaCl 5.84g,NH4Cl0.25g,Na2HPO4·12H2O 12g,NaH2PO4·2H2O 2.57g,矿物质溶液10mL,维他命溶液10mL,定容至1L)和10mmol/L乳酸4mL,并在阳极室加入希瓦氏菌S12,制成M电池。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流通的情况下加入0.1mol/L、1mL的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0.8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1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2)阴极的制作方法
在0.375g碳纳米管和0.225g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0.375g、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使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3,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4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阳极室注入培养液74mL(KCl 0.11g,NaCl 5.84g,NH4Cl0.25g,Na2HPO4·12H2O 12g,NaH2PO4·2H2O 2.57g,矿物质溶液10mL,维他命溶液10mL,定容至1L)和10mmol/L乳酸4mL,并在阳极室加入希瓦氏菌S12,制成N电池。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流通的情况下加入0.1mol/L、1mL的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0.8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1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2)阴极的制作方法
在0.375g碳纳米管和0.75g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0.375g、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使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1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4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阳极室注入培养液74mL(KCl 0.11g,NaCl 5.84g,NH4Cl0.25g,Na2HPO4·12H2O 12g,NaH2PO4·2H2O 2.57g,矿物质溶液10mL,维他命溶液10mL,定容至1L)和10mmol/L乳酸4mL,并在阳极室加入希瓦氏菌S12,制成O电池。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阳极的制备方法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流通的情况下加入0.1mol/L、1mL的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0.6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0.5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2)阴极的制作方法
在0.375g碳纳米管和0.225g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0.375g、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使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3,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2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15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阳极室注入培养液74mL(KCl 0.11g,NaCl 5.84g,NH4Cl0.25g,Na2HPO4·12H2O 12g,NaH2PO4·2H2O 2.57g,矿物质溶液10mL,维他命溶液10mL,定容至1L)和10mmol/L乳酸4mL,并在阳极室加入希瓦氏菌S12,制成本发明微生物燃料电池。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用量筒量取20mmol/L的AQDS 25mL加入到玻璃瓶中,再加入超纯H2O 74mL,打开氮气瓶向上述混合液中通N2,在保持N2流通的情况下加入0.1mol/L、1mL的PPy,通N230min后,打开电化学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方法选择为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压为1V,在运行电沉积过程之中,N2不通入混合液中,只需通到溶液上方,保持上方为N2的氛围,防止气流影响电沉积的效果,按上述步骤电沉积至电量为1.5库伦后结束电沉积过程。
(2)阴极的制作方法
在0.375g碳纳米管和0.75g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0.375g、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使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1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5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阳极室注入培养液74mL(KCl 0.11g,NaCl 5.84g,NH4Cl0.25g,Na2HPO4·12H2O 12g,NaH2PO4·2H2O 2.57g,矿物质溶液10mL,维他命溶液10mL,定容至1L)和10mmol/L乳酸4mL,并在阳极室加入希瓦氏菌S12,制成本发明微生物燃料电池。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阴极材料CNT、PTFE和γ-FeOOH质量比为5∶0.5∶3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佳。
实施例2、3和4制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改变它们外接电路电阻的大小,测出了3个电池的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随电阻变化的关系曲线。随着外阻的减小(从2000Ω到20Ω)3个电池的电流密度都相应地增大,如图2所示,可以明显地从图中得到,N电池的电流密度增大幅度最大,其次是O电池再到M电池;同时,电阻的变化也影响了输出功率密度大小,N电池在3个电池中的产电性能表现也明显强于另外两者。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最优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与电芬顿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橙黄II的效果。
在实施例2制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中加入缓冲溶液后,注入橙黄II溶液,直至阴极室内橙黄II浓度为0.1mmol/L,并调节溶液的pH至7.0,进行降解橙黄II的褪色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降解阶段的溶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图3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从图上可以看到,随着氧化降解的进行,橙黄II的吸收峰形渐渐减小,最终接近于没有吸收。但同时,溶液中并没有出现新的吸收峰,验证了降解过程的产物都为一些无机离子,因为CO3 2-、NH4+、NO3 +、NO2 -、SO4 2-这些离子所需能量较大,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而如果产生了新的有机分子,则在300nm以上应该会出现对可见光的吸收。
在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的方法中,橙黄II染料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480nm处,对该特定波长下作不同氧化降解时间样品的吸光度测定,得到如图4的结果。到12h时,降解已经能达到目测效果清澈无色,20h为降解最终状态的吸收值,橙黄II经过大约20h已经基本被降解完毕。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最优产电性能条件下的电芬顿体系,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时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实施例2、3、4制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中加入缓冲溶液后,注入橙黄II溶液,直至阴极室内橙黄II浓度为0.1mmol/L,并调节溶液的pH至7.0,进行降解橙黄II的褪色实验。利用总有机碳法(TOC)对不同降解阶段的溶液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电芬顿氧化降解反应对于阴极室橙黄II降解效率图,如图5,实施例2、3、4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各自的电芬顿氧化降解过程中,它们的降解效果明显不同,和实施例7中3个电池对应的产电性能相一致,实施例3中CNT、PTFE和γ-FeOOH质量比为5∶0.5∶3的N电池,其降解效率最高。

Claims (8)

1、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阳极是表面电沉积有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的碳毡;阴极主要由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阳极的制备方法
应用电化学工作站在碳毡上电沉积蒽醌-2,6-二磺酸钠和聚吡咯的混合液,扫描电压为0.6V~1.0V,电沉积的电量为0.5~1.5库伦;
(2)阴极的制备方法
在碳纳米管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滴加聚四氟乙烯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乙醇溶液12mL~15mL,混合均匀后,再超声处理15min~20min,将得到的材料均匀涂覆在一层钛网上,材料表面再盖上一层钛网,用压片机压紧,即得阴极;
(3)将阳极和阴极放入电池槽中,电池槽用质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在阴极室注入阴极液,阳极室注入阳极液,并在阳极室加入微生物菌体S12,制成微生物燃料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和伽马-碱性氧化铁的质量比为5∶0.5∶1~5∶0.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的质量分数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液为PH=7的磷酸缓冲溶液,所述的阳极液包括培养液和乳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蒽醌-2,6-二磺酸钠与聚吡咯的摩尔比为5∶1。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CN2009100420384A 2009-08-20 2009-08-20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0384A CN101645515B (zh) 2009-08-20 2009-08-20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0384A CN101645515B (zh) 2009-08-20 2009-08-20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515A true CN101645515A (zh) 2010-02-10
CN101645515B CN101645515B (zh) 2011-05-11

Family

ID=4165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20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515B (zh) 2009-08-20 2009-08-20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5515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61A (zh) * 2011-05-12 2011-10-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碳材料的表面修饰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CN102616925A (zh) * 2012-04-09 2012-08-01 常州水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加速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含铬废水好氧处置的方法
CN103073114A (zh) * 2013-02-06 2013-05-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低处理成本的废水脱色方法
CN103359824A (zh) * 2012-04-05 2013-10-2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应用铁矿石催化生物电芬顿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3399051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信号的水体毒性检测方法及便携式装置
CN103401008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电容性阳极储存生物电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82830A (zh) * 2013-09-02 2014-01-01 同济大学 一种同步浓缩消化污泥并产电的装置
CN103996856A (zh) * 2014-05-16 2014-08-2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共掺杂聚吡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00889A (zh) * 2015-04-30 2015-09-09 广东工业大学 聚吡咯-碳纳米管-锰-aqds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5001420A (zh) * 2015-07-24 2015-10-28 佛山市维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吡咯纳米纤维导电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53950A (zh) * 2015-11-13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紫外光协同电Fenton体系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17638A (zh) * 2015-11-13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非均相电Fenton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842322A (zh) * 2016-03-28 2016-08-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于碳毡电极对蒽醌类物质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改善方法
CN107352758A (zh) * 2017-09-05 2017-11-1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芬顿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9678227A (zh) * 2019-01-29 2019-04-2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电化学还原铁氧化物去除水体中重金属阴离子污染的方法
CN109713328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东华大学 一种碳毡负载氧化铁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620815A (zh) * 2015-07-20 2022-06-14 新加坡国立大学 用于使用碳电极的电芬顿方法的装置和方法及其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CN114784249A (zh) * 2022-04-29 2022-07-22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8812Y (zh) * 2004-04-21 2005-05-11 杨凤林 原位高效电催化生成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反应器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61A (zh) * 2011-05-12 2011-10-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碳材料的表面修饰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CN103359824A (zh) * 2012-04-05 2013-10-2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应用铁矿石催化生物电芬顿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2616925B (zh) * 2012-04-09 2014-02-12 常州水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加速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含铬废水好氧处置的方法
CN102616925A (zh) * 2012-04-09 2012-08-01 常州水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加速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含铬废水好氧处置的方法
CN103073114A (zh) * 2013-02-06 2013-05-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低处理成本的废水脱色方法
CN103399051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信号的水体毒性检测方法及便携式装置
CN103401008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电容性阳极储存生物电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01008B (zh) * 2013-07-31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电容性阳极储存生物电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82830A (zh) * 2013-09-02 2014-01-01 同济大学 一种同步浓缩消化污泥并产电的装置
CN103482830B (zh) * 2013-09-02 2015-04-15 同济大学 一种同步浓缩消化污泥并产电的装置
CN103996856A (zh) * 2014-05-16 2014-08-2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共掺杂聚吡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96856B (zh) * 2014-05-16 2016-04-2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共掺杂聚吡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00889A (zh) * 2015-04-30 2015-09-09 广东工业大学 聚吡咯-碳纳米管-锰-aqds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4900889B (zh) * 2015-04-30 2017-12-08 广东工业大学 聚吡咯‑碳纳米管‑锰‑aqds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4620815A (zh) * 2015-07-20 2022-06-14 新加坡国立大学 用于使用碳电极的电芬顿方法的装置和方法及其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CN105001420A (zh) * 2015-07-24 2015-10-28 佛山市维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吡咯纳米纤维导电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01420B (zh) * 2015-07-24 2017-10-20 佛山市维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吡咯纳米纤维导电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53950A (zh) * 2015-11-13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紫外光协同电Fenton体系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17638A (zh) * 2015-11-13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非均相电Fenton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842322A (zh) * 2016-03-28 2016-08-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于碳毡电极对蒽醌类物质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改善方法
CN107352758A (zh) * 2017-09-05 2017-11-1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芬顿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9678227A (zh) * 2019-01-29 2019-04-2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电化学还原铁氧化物去除水体中重金属阴离子污染的方法
CN109713328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东华大学 一种碳毡负载氧化铁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713328B (zh) * 2019-02-19 2022-03-04 东华大学 一种碳毡负载氧化铁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784249A (zh) * 2022-04-29 2022-07-22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515B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5515B (zh)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rthikeyan et al. Influence of ionic conductivity in bio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saline domestic sewage sludg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Li et al. Novel bio-electro-Fenton technology for azo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microbial reverse-electrodialysis electrolysis cell
Zhang et al. Alternate switching between microbial fuel cell and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operation as a new method to control H2O2 level in Bioelectro-Fenton system
Cercado-Quezada et al. Testing various food-industry wastes for electricity produc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Liu et al.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energy production from wastewaters: the way toward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n et al. Using bacterial catalyst in the cathode of 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 to improv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desalination
CN102047483A (zh) 进行生物催化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和方法
An et al. Scaled-up dual anode/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stack for actual ethanolamine wastewater treatment
Li et al. Tailor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electroactive biofilm for enhanced activity and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n iron phthalocyanine modified anod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Jafary et al. Assessment of recirculation batch mode of operation in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a way forward for cleaner production of energy and waste treatment
CN103359824A (zh) 一种应用铁矿石催化生物电芬顿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Wang et al. Synergy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Waste Disposal in SolidState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of Cow Manure Composting
CN110745811B (zh) 一种羟基磷灰石/石墨烯气凝胶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ao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with tungsten-based semiconductor modified electrode in the treatment of Cr (VI) pollutions
Lv et al. Bi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powered electro-Fenton system (MFCⓅ EFs) with composite PANI-Mn/CF anode
Wang et al. Enhancement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by a composite FePc/CNT/C cathode in a bio-electro-fenton microbial fuel cell system
Shahane et al. Exoelectrogenic bacteria: a candidate for sustainable bio-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Sharma et al. Extraction of clean energy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using bioelectrochemical process
Ren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Akgul et al. The effect of olive oil mill and molasses wastewater as a co-substrate during simultaneous texti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energy generation
Li et al. Revitalizing microbial fuel cell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transformative role of iron-based materials in electrode design and catalyst development
Guo et al. Effect of amino acid addition in marine sediment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Hussein et al. Metal electrodes and organic enrichment in doubled and single chambered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Liu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fuel cell technology in winery wastewater trea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