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2606A -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2606A
CN101632606A CN200810040927A CN200810040927A CN101632606A CN 101632606 A CN101632606 A CN 101632606A CN 200810040927 A CN200810040927 A CN 200810040927A CN 200810040927 A CN200810040927 A CN 200810040927A CN 101632606 A CN101632606 A CN 101632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y film
medical devic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interventional
instru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七一
洪小鹏
石秀凤
唐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4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2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2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2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在该介入医疗器械上设置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携载药物。本发明设计在介入医疗器械的覆膜上携载药物可以同时发挥覆膜的隔绝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可提高药物的携载量,通过对覆膜结构的设计可以避免药物脱落,并且可以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和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人体内器官或组织出现病症时,往往需要通过导入各种形状和用途的介入医疗器械到达病变处,利用这些医疗器械的机械作用和/或药学作用和/生物学作用等作用治疗病变。
以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为例,通过微创伤技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在病变血管处植入一个可扩张的支架,以达到撑开狭窄血管的治疗目的,在支架上涂覆药物,还可以同时抑制裸体支架可能带来的再狭窄。以大动脉血管瘤的治疗为例,通过腔内隔绝原理在病变处植入一个覆膜支架,通过覆膜将动脉瘤隔绝在血管之外,使血管功能恢复正常。本申请人申请的CN200410053816.7专利“组合式可任意方向弯曲的覆膜支架”,其公开了一种对人体病变血管进行腔内隔绝治疗的覆膜支架,包括若干个覆膜支架单元,每个覆膜支架单元由支架单元和管状的覆膜单元组成。
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专利已经公开了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例如由本申请人申请的CN02146905.9专利“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其由支架和覆盖在支架表面上的包含载药层在内的1-4层涂层构成。
从可植入体内的各种介入医疗器械的结构特点来看,至少从人体动脉内的各种支架的特点来看,大体上已基本形成两个技术方向,一是在支架杆上携带药物(例如现在盛行的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这种支架没有覆膜;二是带有覆膜的支架(例如大动脉覆膜支架),这种支架没有携带药物。
从两种技术方向的发展结果来看,仍然有众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药物支架并不能完全、长久地解决血管内再狭窄的问题,而且,由于支架金属杆的外表面的面积限制,载药量少,药物释放方向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相当部分药物释放于血液中,而不是被病变血管壁吸收,药物涂层也有可能脱落,引起血栓;此外,为将药物涂层牢固结合在支架上,药物涂层基底往往采用了不可降解聚合物,药物释放完毕后,该聚合物永久存在于血管内,很容易引发晚期血栓,而且由于聚合物的存在,造成了晚期贴壁不良,延缓影响支架内皮化;另外,在支架杆上涂覆药物时,为扩大载药量有时需要在支架上钻孔或者钻槽,例如,申请人为Conor Medsystems Inc的WO2006/098889专利“Expandable MedicalDevice with Openings for Delivery of Multiple Beneficial Agents”所公开的一种通过在支架杆挖孔或挖槽以便利用孔或槽的凹陷容积携载大量药物的支架,但这种支架对支架的力学性能要求甚高,可能会导致支架寿命的损失。
另一方面,带有覆膜的大动脉支架虽然很好地实现了腔内隔绝的治疗目的,但对于血管壁上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时,也不能同时解决问题。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人体内血管以外的其他器官或者组织,例如尿道、胆道、食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可以同时发挥覆膜的隔绝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
为实现发明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在该介入医疗器械上设置覆膜,其中,所述覆膜上携载药物。
其中,所述介入医疗器械可以是血管支架或其他可以植入人体胆道、食道、尿道等管腔内的医疗器械。
其中,所述覆膜至少为一层;覆膜可采用不通透覆膜或带微孔覆膜;所述覆膜可全部或部分覆盖医疗器械。其中,覆膜的材料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膨胀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等等。
其中,所述药物涂敷在覆膜的表面或嵌入覆膜材料的纤维中。所述药物根据治疗的目的选择,例如,对于冠状动脉的治疗,可以选用抗增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如:西莫罗斯(雷帕酶素)、依维莫斯、生长抑素、它克莫斯、罗红霉素等等。根据药物释放速度或者药物与覆膜结合力的需要,也可在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聚合物或其他添加剂。所述聚合物优选可降解聚合物,并且应该具有生物相容性。所述聚合物可选自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羟丁酸、聚羟戊酸、聚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羟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氰基丙烯酸异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等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覆膜进一步包括覆膜A和覆膜B,覆膜A全部或部分覆盖在医疗器械上,覆膜B覆盖在覆膜A上。
其中,所述覆膜A为不通透覆膜或带微孔覆膜,优选致密不通透的结构。所述覆膜B为不通透覆膜或带微孔覆膜,优选有微孔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覆膜的两个表面药物释放的需要,同时选取有微孔的结构。微孔结构和致密不通透的结构,可以确保药物的定向释放。调节微孔结构的尺寸,可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
其中,所述覆膜B可以是一块覆膜,也可以是若干小块的覆膜,这些小块覆膜再分别均匀地覆盖在覆膜A上。其中,覆膜B可以选择携载药物的脂质体覆膜。覆膜B越小块,在均匀覆盖在覆膜A上后,药物就越能均匀分布在覆膜A上,形成一个个均匀分布的小药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覆膜支架本身需要经过安装、压缩、输送、扩张等过程,也不会导致药物脱落,或者发生移位致使不同地方的药物浓度不均。
其中,覆膜A可以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在医疗器械上,覆膜B也可以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医疗器械上。当然,不排除其他优越覆膜方式的应用,例如,覆膜B采用挂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
其中,所述药物包裹在覆膜A和覆膜B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或者直接涂敷在覆膜B的表面,或者嵌入覆膜B材料的纤维中。
本发明设计在介入医疗器械的覆膜上携载药物,其有益效果如下:
1、可以发挥覆膜的隔绝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如在冠状动脉支架的设计原理上再加上一层覆膜,同时将传统技术中在支架杆上涂覆药物改进成为在覆膜上涂覆药物,那么就可以利用覆膜的隔绝作用将形成再狭窄的物质隔绝在外,那么血管内再狭窄的问题将可以得到较为根本性的解决。
2、在覆膜上携载药物可提高药物的携载量。如传统的冠状动脉药物裸支架是将药物直接涂覆在支架表面上,由于支架金属杆的外表面的面积限制,载药量少,而在覆膜上携载药物可明显提高血管支架的载药量。
3、通过对覆膜结构的设计可以避免药物脱落。如采用多层覆膜设计可以使两层覆膜之间形成均匀分布的小药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覆膜支架本身需要经过安装、压缩、输送、扩张等过程,也不会导致药物脱落,或者发生移位致使不同地方的药物浓度不均。
4、通过对覆膜结构的设计可以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和方向。覆膜设计成微孔结构和/或致密不通透的结构,可以确保药物的定向释放。调节微孔结构的尺寸,可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调节覆膜上不同位置的药物的量,可以有的放矢地实现对不同病变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基于现有的介入医疗器械在配合药物治疗时存在不足而提出的改进,以更好地发挥介入医疗器械的治疗作用,设计在覆膜上携载药物,同时发挥覆膜的隔绝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可以是血管支架或其他可以植入人体诸如胆道、食道、尿道等管腔内的医疗器械。下面以血管支架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下面所述应用于血管支架中的覆膜材料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膨胀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等等。应用于覆膜上的药物根据治疗的目的选择,对于冠状动脉的治疗,可以选用抗增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如:西莫罗斯(雷帕酶素)、依维莫斯、生长抑素、它克莫斯、罗红霉素等等。药物中可以添加聚合物或其他添加剂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或者药物与覆膜结合力的大小。所述聚合物优选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羟丁酸、聚羟戊酸、聚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羟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氰基丙烯酸异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等等。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上述覆膜材料、药物及可降解聚合物可按照具体需要选择使用。
实施例1
一种覆膜血管支架,覆膜A缝合于支架上,在覆膜A上直接涂敷药物层。其中,覆膜A可以全部覆盖在支架上,也可以部分覆盖在支架上,例如,只覆盖支架的中部,也可以只覆盖支架的中部和头部/尾部,也可以只覆盖支架杆与相邻支架杆之间大致类似于网孔的空白处。部分覆盖的方式特别有利于需要利用支架本身的机械性能锚定在血管壁上的支架,例如大动脉覆膜支架,它通过裸露在头端的没有覆盖覆膜的支架段的张力锚定在动脉血管壁上。
实施例2
一种覆膜血管支架,覆膜A缝合于支架上,所述药物嵌入覆膜材料的纤维中。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缝合在医疗器械的支架上,覆膜B缝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支架上。其中,覆膜A为不通透覆膜,覆膜B带有微孔的结构,其中,覆膜B可以是一块或多个小块。药物携载于覆膜A或覆膜B之间,由于覆膜A和覆膜B的通透性能不同,药物往覆膜B的方向单向释放。
实施例4
一种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缝合在医疗器械的支架上,覆膜B缝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支架上。其中,覆膜A和覆膜B均为带有微孔结构的覆膜,其中,覆膜B可以是一块或多个小块。药物携载于覆膜A或覆膜B之间,由于覆膜A和覆膜B均具有通透性能,药物可双向释放。
实施例5
一种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缝合在医疗器械的支架上,覆膜B通过挂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其中,覆膜A和覆膜B均带有微孔结构,覆膜B可以是一块或多个小块。药物携载于覆膜A和覆膜B之间,双向释放。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内容是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而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技术方案,而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实质内容为准,任何可能的结构上的改变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实质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在该介入医疗器械上设置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携载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为不通透覆膜或带微孔覆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全部或部分覆盖医疗器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覆膜的材料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膨胀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敷在覆膜的表面或嵌入覆膜材料的纤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抗增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药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含有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羟丁酸、聚羟戊酸、聚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羟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氰基丙烯酸异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进一步包括覆膜A和覆膜B,覆膜A全部或部分覆盖在医疗器械上,覆膜B覆盖在覆膜A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A为不通透覆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为带微孔覆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为一块或若干小块覆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为携载药物的脂质体生物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A缝合固定在医疗器械上。
16、根据权利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缝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医疗器械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采用挂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裹在覆膜A和覆膜B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或者直接涂敷在覆膜B的表面,或者嵌入覆膜B材料的纤维中。
19、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介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医疗器械包括血管支架以及用于胆道、食道或尿道管腔内的医疗器械。
CN200810040927A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Pending CN101632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927A CN101632606A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927A CN101632606A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2606A true CN101632606A (zh) 2010-01-27

Family

ID=4159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0927A Pending CN101632606A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260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266A (zh) * 2014-06-16 2014-11-05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药血管支架
CN105250048A (zh) * 2015-11-12 2016-01-20 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冠状动脉覆膜支架
CN105287048A (zh) * 2014-07-03 2016-02-03 上海理工大学 覆膜支架
CN106390211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南京永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植入医疗器械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医疗器械及制备
CN107837399A (zh) * 2017-10-18 2018-03-27 圆容生物医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纳米仿生释药载体
CN108066043A (zh) * 2017-12-22 2018-05-25 山东赛克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植入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50085A (zh) * 2018-11-20 2019-04-02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血管腔内损伤出血的支架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3842A (zh) * 2019-01-28 2019-07-02 上海长海医院 主动脉载药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239A (zh) * 2019-06-05 2020-12-25 广州健康元呼吸药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道含药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266A (zh) * 2014-06-16 2014-11-05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药血管支架
CN105287048A (zh) * 2014-07-03 2016-02-03 上海理工大学 覆膜支架
CN105287048B (zh) * 2014-07-03 2017-06-23 上海理工大学 覆膜支架
CN105250048A (zh) * 2015-11-12 2016-01-20 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冠状动脉覆膜支架
CN106390211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南京永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植入医疗器械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医疗器械及制备
CN107837399A (zh) * 2017-10-18 2018-03-27 圆容生物医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纳米仿生释药载体
CN108066043A (zh) * 2017-12-22 2018-05-25 山东赛克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植入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50085A (zh) * 2018-11-20 2019-04-02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血管腔内损伤出血的支架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3842A (zh) * 2019-01-28 2019-07-02 上海长海医院 主动脉载药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239A (zh) * 2019-06-05 2020-12-25 广州健康元呼吸药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道含药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239B (zh) * 2019-06-05 2022-10-28 广州健康元呼吸药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道含药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606A (zh) 一种携载药物的介入医疗器械
US20230181802A1 (en) Stents Having Biodegradable Layers
JP4868565B2 (ja) 血管用ステント
EP1765220B1 (en) Implantable device for drug delivery and improved visibility
CN106344210B (zh) 涂药覆膜支架
WO2015070814A1 (zh) 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JP4371653B2 (ja) 体内埋込医療器具
KR20180110214A (ko) 부직포를 포함하는 임플란트
JP2006500996A (ja) 溶出性生体適合性移植可能医療器具を介してマイトマイシン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07103423A9 (en) Intravascular device with netting system
CN102387825A (zh) 含有可生物吸收的聚合物底涂层的可植入医疗器件
CN101014300A (zh) 金属药物释放医疗器械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158122A1 (en) Removable stent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CA2820405C (en) Removable stent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CN101195048A (zh) 一种复合药物洗脱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222953A (ja) 生体留置用ステント
US20090112307A1 (en) Stent having a base body of a bioinert metallic implant material
CN100371032C (zh) 防再狭窄药物缓释型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5868B (zh) 氨来呫诺的新用途
CN101239216A (zh) 一种新型球囊扩张导管
WO2007119423A1 (ja) 生体内留置物
CN201179222Y (zh) 一种药物涂层支架
CN205698633U (zh) 一种药物洗脱支架
JP2022078154A (ja) 薬剤溶出型ステント
WO2007116646A1 (ja) 生体内留置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