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2326A - 含半透明金属箔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半透明金属箔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32326A CN101632326A CN200780050959A CN200780050959A CN101632326A CN 101632326 A CN101632326 A CN 101632326A CN 200780050959 A CN200780050959 A CN 200780050959A CN 200780050959 A CN200780050959 A CN 200780050959A CN 101632326 A CN101632326 A CN 1016323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tinsel
- parts
- partially transparent
- tinsel element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箔元件,其由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半透明反射层、另一至少部分透明的箔、电致发光元件和保护层或进一步的箔构成;制造所述箔元件的方法;能通过本发明的箔元件的等压高压变形制造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制造本发明的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方法,以及本发明的所述箔元件和本发明的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在形成用于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的装饰面板、覆盖物或显示元件中的应用,在形成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中的安全带面板或警示面板以及建筑物内的警示面板中的应用,以及在形成用于移动或固定电子仪器的外壳元件和在形成键盘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半透明反射层、另一至少部分透明的箔、电致发光元件和保护层或进一步的箔构成的箔元件,制造所述箔元件的方法,能通过本发明的所述箔元件的等压高压变形制造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制造本发明的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方法,本发明的所述箔元件以及本发明的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在形成用于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的装饰面板、覆盖物或显示元件中的应用,在形成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中的安全带面板或警告指示面板以及建筑物内的警告指示面板中的应用,在形成用于移动或固定电子仪器的外壳元件中的应用,和在形成键盘中的应用。
用于移动或固定电子仪器的电致发光发光面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种电致发光发光面通常被用作显示装置和操作单元的背光照明的嵌入部件。传统的电致发光发光面具有聚酯薄膜作为载体物质,其上具有通过溅射工艺气相沉积的基本透明的导电层。此外,这类电致发光发光面通常还包含其它层,例如含电致发光晶体的层、对电极和保护层。由于现有技术中为制造电致发光发光面所采用的层往往具有脆性或不能承受高温下的变形处理,所以常规的显示装置通常是平面结构的,这例如对于具有三维几何结构的对象可能会导致有损信息数据的可辨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人提出了三维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DE-A4430907涉及一种具有透明圆盘的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在所述圆盘的至少一侧施加有透光层,在所述透光层旁边施加有至少一个电致发光灯且在所述电致发光灯和所述圆盘上成型有基板以构成完整的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所述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是从预成形的圆盘开始的。不过,还提到了所述圆盘也可以后成形,即在形成所述基底之前通过惯用方法形成所述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但是,DE-A4430907并未包含有关适合的惯用工艺的进一步信息。
DE-A10234031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电极的电容器结构的电致发光发光面,其中所述电极中至少一个是透明的,且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极之间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此外所述电致发光发光面还包括带有信息数据的载体层,其由可自由变形的箔材或具有三维变形表面的硬质材料制造而成,所述载体层相应于其至少在其信息数据区域的变形以全等的方式具有第一导电层、颜料层、隔离和反射层、顶部电极以及任选的保护层的涂层。所述电致发光发光面的制造如下进行,即首先用信息数据压印由自由变形的箔材或已被预先制成三维变形表面形状的硬质材料构成的载体层,然后对其提供第一导电层、颜料层、隔离和反射层、背面电极以及任选的保护层。之后,可以用塑料材料对所述三维变形的箔体进行反注塑,以制造载体。对于采用由可自由变形的箔材构成的载体层的情形,可以实现具有上述进一步的层的压印箔体的变形,在DE-A10234031中作为单步变形步骤提到了热成形。
WO03/037039涉及一种包括主体和电致发光器件的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由箔和电致发光装置构成,所述箔的面对所述电致发光装置的表面上具有待显示的主题。所述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前电极和背电极,它们之间是电介质。所述前电极被分配给所述再现所述主题的层并与此层整合在一起。在场致发光器件的表面之内设置有与所述场致发光器件的电极相接触的馈源。所述主体由可以有利地以注射成型工艺加工的适合塑料制成。为了制造所述三维电致发光显示器,首先制造了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对此,首先提供充当所述电致发光装置的载体的所述箔。接着,通过热成型、压花、空心压花或实心压花对所述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再成形,优选地通过热成形来进行所述再成形。在所述变形之后,例如通过用适于此用途的材料对所述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反注塑,将所述主体分配给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的背面。
优先权在先但公布不在先的名为″3D-EL HDVF-Element und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nwendung”的德国申请DE102006031315涉及一种由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施加在所述载体箔上的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B和保护层CA或箔CB构造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其中所述箔A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此箔元件可以通过由部件A、B和C构成的平的箔元件在低于箔元件的部件A的软化温度的处理温度下等压高压变形来制造。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一个特性是实现了包含所有期望的部件的箔元件的三维变形,即例如在三维变形之前施加所述电致发光元件。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特征尤其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元件和视需要存在的图标的精确定位施加。
出于装饰目的,提供在没有电流通过时具有金属外观即反光表面(金属视觉)的电致发光箔元件是所希望的。由此,当切断电流时,箔元件的其它层不可见。一旦接通电流,箔元件就会发光,优选地发出带颜色的光。这类具有金属外观表面的箔元件的提供可以通过所述箔元件具有半透明反射层来实现。此类箔元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DE-A4208044涉及一种含电致发光发光元件的电致发光发光条,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发光元件具有由半透明膜构成的层并被密封在不透水材料中。所述发光条包括与所述电致发光发光层直接邻接的半透明金属膜层。所述电致发光发光条的制造通过所谓的挤出实现。DE-A4208044中公开的所述发光条没有实现三维变形。
DE-A4126051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它们之间具有电致发光特性的层的安全元件。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两个塑料膜,各自在一侧具有薄铝层,并以条带形式在一个所述金属层上印刷了基于硫化锌的电致发光材料。在此之后,层压所述塑料膜以使所述电致发光材料位于所述金属层之间。最后,将获得的层压板切成与所述电致发光条相应的细丝。根据DE-A4126051,没有实现所述安全元件的三维变形。
US3,497,750涉及一种包含塑料制成的介电层以及透光电极的柔性电致发光灯,其中所述介电层中嵌有细粉形式的电致发光磷颗粒,且在所述透光电极的一个表面上结合了导电材料的膜。所述透光电极上涂有延伸到所述磷/塑料层侧面之外的透光塑料膜。此外,在所述磷/塑料层的另一侧还施加了金属化的塑料膜,此膜同样延伸到所述磷/塑料层侧面之外。塑料层的凸出部分被熔在一起,由此所述金属化的塑料膜既充当电极又充当所述电致发光灯的保护罩。在US3,497,750中没有提及所述电致发光灯的三维变形。
JP-A2000-348870涉及一种包括电致发光元件的层状电致发光(EL)显示器,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元件至少由表面电极层、发光层、隔离层和背电极层构成,所述表面电极层由可见光透射率为5-60%的薄金属膜制成。JP-A2000-348870中没有提及所述电致发光元件的三维变形。
对于具有半透明反射层的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层结构来说,所述半透明反射层与电致发光发光层直接邻接并通常与至少部分透明的塑料层一起构成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
这种层结构的不利方面在于不可能实现这种层结构的无损三维变形。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电致发光且能以无损的方式三维变形的层结构。
此目的可以通过提供由以下部件构成的箔元件来达到:
a)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即部件A,其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该箔材在需要时具有图标,
b)半透明反射层,即部件B,
c)至少部分透明的箔,即部件C,其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
d)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即部件D,其施加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并包含以下部件:
da)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即部件DA,
db)被需要的第一隔离层,即部件DB,
dc)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
dd)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即部件DD,
de)背电极,即部件DE,
e)保护层,即部件EA,和/或箔,即部件EB。
此外,本发明的箔元件还包括优选地作为部件DF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带,即部件DF,以与部件DA以及部件DE电接触。所述导电带可以以银总线的形式施加并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产生,该银总线优选地由银膏生产。在施加所述银总线之前,还可施加一个石墨层,同样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施加。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箔元件是由以下部件构成的:
a)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即部件A,其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该箔材在需要时具有图标,
b)半透明反射层,即部件B,
c)至少部分透明的箔,即部件C,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
d)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即部件D,其施加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并包含以下部件:
da)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即部件DA,
db)视需要的第一隔离层,即部件DB,
dc)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
dd)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即部件DD,
de)背电极,即部件DE,
df)一个或多个导电带,即部件DF,用于与部件DA以及部件DE电接触,
e)保护层,即部件EA,和/或箔,即部件EB。
除了所述各层(部件A、B、C、D和E)之外,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还可具有其它层。重要的是在半透明反射层B的两个面上都各有一个至少部分透明的箔(A和C),其中箔A和C与半透明反射层B直接邻接。据发现,具有本发明的结构,即特别是在半透明反射层B的两个面上各具有一个至少部分透明的箔A和C的箔元件,能够以无损的方式三维变形,特别是通过对通常为平面形式的本发明的箔元件的等压高压变形,通常在低于所述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工艺温度下进行。
部件A
本发明的箔元件包含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即部件A,其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在适当情形下所述箔材具有图标,
″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应理解为既包括透明载体箔,又包括能透光但又不完全透明的载体箔。在此,透明箔具有100%的可见光透射率,而部分透明的箔具有<100%、通常为5%到<100%、优选地10-99%、特别优选地50-99%的可见光透射率。根据本发明,所述载体箔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为了可以通过在低于部件A软化温度的工艺温度下进行等压高压变形来制造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这是必需的。适合的可冷拉伸箔材在例如EP-A 0371425中有提及。既可采用热塑性的也可采用热固性的至少部分透明的可冷拉伸箔材。优选地采用在室温和使用温度下具有轻微恢复力或无恢复力的可冷拉伸箔材。特别优选的箔材为选自以下组的至少一种材料:聚碳酸酯,优选地基于双酚A的聚碳酸酯,例如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BMS)销售的Makrofol类型;聚酯,特别是芳香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聚酰胺,例如PA 6或PA 6,6类,高强度“芳族聚酰胺膜”;聚酰亚胺,例如市售的商品名为Kapton的基于聚(二苯醚均苯四酰亚胺)的箔材;多芳基化合物;有机热塑性纤维素酯,特别是其醋酸酯、丙酸酯和乙酰丁酸酯,例如市售的商品名为Cellidor的箔材;和多氟烃,特别是已知的商品名为FEB的由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形成的共聚物,其可以以透明的形式获得。载体箔的优选箔材选自:聚碳酸酯,例如Bayer MaterialScience AG出售的Makrofol类型;聚酯,特别是芳香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和聚酰亚胺,例如市售的商品名Kapton的基于聚(二苯醚均苯四酰亚胺)的箔。更特别优选地,使用基于双酚A的聚碳酸酯作为箔材,特别是Bayer MaterialScience AG制造的名为BayfolCR(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箔)、MakrofolTP或MakrofolDE的箔。
用于本发明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可以在一侧具有经过缎光整理的或粗糙的表面,也可以在两侧都具有非常有光泽的表面。用于本发明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层厚通常为40-2000μm。层厚更大时,在等压高压变形过程中所执行的急剧再成形常常会导致材料脆裂。载体箔优选地采用50μm-500μm,特别优选地100μm-400μm,极特别优选地150μm-375μm的层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箔元件的应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具有图标。在此,其可以为信息符号,从而在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表面上可以看到例如字母、数字、符号或象形图。对于图形设计,其优选地为印刷图形设计,特别是彩色印戳。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本发明的载体箔具有不透明或半透光的彩色印戳形式的图标。这些彩色印戳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工艺来实现,例如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绢印、轮转印刷、凹板印刷或橡皮版印刷,这些在现有技术中都是已知和惯用的。图形设计优选地通过由丝网印刷施加墨水来实现,因为通过丝网印刷可以施加具有高层厚和良好变形能力的有色墨水。
为了图形设计所采用的印刷墨水必须能在所述等压高压变形的条件下充分变形。适合的墨水,特别是丝网印刷墨水,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例如可以采用具有例如基于聚氨酯的塑料墨水载体的墨水。这些丝网印刷墨水具有对本发明所用载体箔的箔材的出色粘着力。特别优选地,采用基于脂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丝网印刷墨水。适合的墨水有例如可从Weissenburg获得的商品名为AquaPress PR的墨水。其它适合的丝网印刷墨水为基于耐高温热塑性塑料的墨水,特别是Weissenburg制造的商品名为Noriphari的丝网印刷墨水。
如果所述图形符号位于箔C的背面,则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由于半透明反射层B,这些图标只在接通电流时可见。相反,当切断电流时,“只”能看到一个金属表面。
所述图形符号也可套印在箔A的前侧,由此这些图标就永久可见了。所述符号或整个表面的背面照明可以使在黑暗中的可分辨性更好。
部件B
对于部件B,其为半透明反射层。在此,″半透明反射层″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是指部分反射可见光并部分透射可见光的层。在此,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可见光″是指最小波长为约360nm,最大波长为约830nm的光。
半透明反射层B优选地具有通常为5-60%、优选地10-40%的可见光透射率。
半透明反射层可以为例如金属层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可印刷反射层。
半透明反射层B的层厚,当采用金属层时,通常为1-500nm,优选地50-200nm,当采用半透明的聚合体可印刷反射层时,为500nm到大约5-10μm。
可构成所述半透明反射层的适合金属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优选用作形成所述半透明反射层的金属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金属:铝、镁、锡、金、银、铜、锌、镍、铬、钴、锰、铅、钛、铁和钨。特别优选的用于形成所述半透明反射层的金属为铝和/或铬。也可采用多种金属的混合物或一或多种金属印刷墨水。
通常,首先将半透明反射层B施加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上。不过,同样也可以先将所述半透明反射层施加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适于产生优选地均匀的无表面不规则的薄金属箔的工艺来进行施加。适合的工艺有,例如,PVD工艺(物理气相沉积),例如蒸镀工艺如热蒸镀(气相沉积),电子束蒸镀、激光束蒸镀、弧蒸镀和分子束外延,溅射或离子电镀,CVD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如热CVD,等离子体辅助CVD和金属有机CVD(MOCVD)或砑光。
上述工艺的适合工艺条件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
部件C
对于部件C,其为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的至少部分透明的箔。为了通过等压高压变形工艺实现本发明的箔元件的三维变形,箔C优选地由在描述部件A时提到的那些材料构成。在这一点上,在本发明的箔元件中,部件A和C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各自选自描述载体箔A时提到的材料)。更优选地,在一个箔元件中箔A和C各自由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载体箔A的箔材和箔C的箔材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聚碳酸酯、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多芳基化合物、有机热塑性纤维素酯和多氟烃,更特别优选聚碳酸酯、聚酯和聚酰亚胺。
箔C的其它优选的材料为描述载体箔A时所提到的那些材料。
在一个特别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载体箔A的箔材和箔C的箔材为聚碳酸酯,特别是基于双酚A的聚碳酸酯,例如从Bayer MaterialScienceAG获得的名为BayfolCR(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箔)、MakrofolTP或MakrofolDE的箔。
箔C的厚度也相应于在描述载体箔A时所述的优选厚度。
所述第二层箔(A或C)向已施加在第一层箔(A或C)上的半透明金属箔B的第二表面上的施加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工艺例通过粘合来实现。适合的工艺和粘合剂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
部件D
本发明的箔元件包含施加在箔C上的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作为部件D。
所述电致发光元件包含以下部件:
da)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即部件DA,
db)视需要的第一隔离层,即部件DB,
dc)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
dd)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即部件DD,和
de)背电极,即部件DE。
此外,用于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优选地还包括一个导电带或多个导电带作为部件DF,以与部件DA以及部件DE电接触。所述导电带可以以银总线的形式施加并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产生,所述银总线优选地由银膏生产。在施加所述银总线之前,还可以施加一个石墨层,同样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施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用于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由以下部件构成:
da)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即部件DA,
db)视需要的第一隔离层,即部件DB,
dc)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
dd)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即部件DD,
de)背电极,即部件DE,
df)一个或多个导电带,即部件DF,用于与部件DA以及部件DE电接触。
除上述部件之外,电致发光元件还可具有其它部件。例如,在背电极(部件DE)与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部件DD)之间(或者,在没有所述隔离层时,在部件DE与部件DC之间)可以存在其它层。在这种情况下,部件DD(或者当没有部件DD时,部件DC)可以与另一包括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另一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和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的结构邻接。此结构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再次重复,此时结构的最后部件与背电极(部件DE)邻接。
适合的电致发光元件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据发现,具有用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的箔元件可以通过等压高压变形以无损的方式变形,从而可以由本发明的箔元件通过等压高压变形获得三维变形的箔元件。
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用于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与电流源相接触。通常,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为此具有导入本发明的箔元件侧棱并在那里与电流源通过接触辅助物相接触的接线端。适合的接触辅助物有,例如,卷边、夹钳、导电胶、铆钉、螺钉以及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手段。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可以以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方式实现。
通常,所述电致发光元件在交流电下工作。为了产生交流电,采用了电致发光换流器(EL换流器)。适合的EL换流器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可通过商购获得。
对于作为部件D用在本发明的箔元件中的电致发光元件,其通常为在交流电下工作的厚膜电致发光元件(厚膜AC-EL元件)。这些厚膜AC-EL元件的优点在于使用了通常超过100伏特峰-峰电压、优选地超过100伏特的峰-峰电压到140伏特的峰-峰电压的较高的电压,频率为几百赫兹直到千赫范围(1000Hz),优选地250-800Hz,特别优选地250-500Hz;且在形成所述包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介电层)过程中几乎没有欧姆功率损耗。因此所述电极(部件DA和DE)的电导率应当尽可能均匀,但几乎没有特别的电流负载出现。不过,优选地采用能高效传导的母线,以降低电压降。
通常,本发明的箔元件中所采用的电致发光元件(部件B)以10-500cd/m2、优选地10-100cd/m2的亮度工作。这种情况下,当在所述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中使用微封装的ZnS电致发光体时,可以实现通常至少2000小时的使用半寿期。原则上,优选这类电致发光元件在具有谐波曲线的交流电压下工作。应当避免瞬时电压脉冲。特别是,接通和切断步骤优选地设置为不产生会损害所述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电介质)的层和在可能情形下同样会损害个别发光物质(电致发光体)的超高压脉冲。亮度随使用寿命(即所谓的半寿期,即降低到初始亮度的一半的时间)的降低可以通过重新调节供电电压或者在适当时重新调节频率来平衡。对此,为了重新调节所述发光,可以使用例如测量所述电致发光的外光电二极管。随着频率的变化,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所述电致发光的发光颜色。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箔元件除了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之外可以还包含LED元件。其优选地为SMD-LED元件。适合的LED元件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可通过商购获得。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由部件A、B、C、D和E以及额外的作为部件F的至少一个LED元件、优选地至少一个SMD-LED元件构成的箔元件。
所述SMD-LED模块单元优选地设置在由部件A、B、C、D和E构成的箔元件的背面,例如通过借助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工艺和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LED元件通常具有点状的极高亮度的发光,并因此例如在以半透光和信号有效方式设置的指示区域之后可以产生比平面电致发光元件更高的发光强度。具有LED元件的本发明的箔元件由此可有效地用作报警信号元件。此外,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半透光发光区域通过印刷技术和/或分配器技术而装备了扩散器元件,由此所述SMD-LED元件具有宽辐射特性并由此可被用作报警情形的光信号,例如温度过高或油过少或ABS制动系统失效等等的显示。适合的扩散器元件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可通过商购获得。
用于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对在这一点上,″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应理解为完全透明的电极或透光但不完全透明的电极。
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通常为由一或多种无机或有机导电材料构成的平面电极。可用于本发明的适合的至少部分透明电极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用于制造电致发光元件的电极,其不会被通过等压高压变形制造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时的所述变形破坏。从而,虽然在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的在热稳定的聚酯箔上的氧化铟锡(ITO)溅射层原则上是适合的,但并不是优选的。优选地使用聚合物导电高透光涂层或专门设计的丝网印刷层。
用于本发明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由此优选地选自ITO丝网印刷层、ATO(氧化锑锡)丝网印刷层、非ITO丝网印刷层(术语″非ITO″包括所有不是基于氧化铟锡(ITO)的丝网印刷层),即,具有通常为纳米尺寸的导电颜料的本征传导聚合物层,例如来自DuPont的标作7162E或7164的ATO丝网印刷浆,本征导电聚合物体系如Agfa的Orgacon体系,H.C.Starck GmbH的Baytron聚(3,4-乙撑二氧噻吩)体系,Ormecon的标作有机金属(PEDT导电聚合物,聚乙撑二氧噻吩)的体系,Panipol OY的导电涂层体系或印刷墨水体系,以及在适当情形下,具有高度挠性的粘合剂,例如基于PU(聚氨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A(聚乙烯醇)、改性聚苯胺的粘合剂。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中的材料优选地采用来自H.C.Starck GmbH的Baytron聚(3,4-乙撑二氧噻吩)体系。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使用均以相对于印刷浆总重计为10-90重量%、优选地20-80重量%、特别优选地30-65重量%的Baytron P、Baytron PH、Baytron P AG、Baytron P HCV4、Baytron P HS、Baytron PH、Baytron PH500、Baytron PH 510或其任意混合物来配制制造所述部分透明的电极DA所用的印刷浆。溶剂可以使用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丙三醇、山梨糖醇、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丙酮、丁酮、二甲氨基乙醇、水或上述溶剂中的两、三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印刷浆中的溶剂含量可以在很宽范围内变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浆配方中可以包含55-60重量%的溶剂,而在本发明的另一配方中使用了约35-45重量%的由两种溶剂构成的溶剂混合物。此外,还可作为界面添加剂和粘合活化剂包含Silquest A187、Neo Rez R986、Dynol604和/或由这些物质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含量优选地相对于印刷浆的总重为0.3-2.5重量%。
在配方中,作为粘合剂可以包含约0.5-6重量%、优选地3-5重量%的UD-85、Bayhydrol PR340/1、Bayhydrol PR135或其任意混合物。对于用于本发明的聚氨酯分散体,其优选地为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其中所述聚氨酯分散体在层干燥之后构成导电层的粘合剂。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用于制造所述部分透明的电极DA的印刷浆的配方为:
物质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Baytron PHS(HC Starck) | 33.0 | 48.0 |
Silquest A 187(Osi Specialties) | 0.4 | 0.5 |
N-甲基吡咯烷酮 | 23.7 | 14.4 |
二甘醇 | 26.3 | 20.7 |
Proglyde/DMM | 12.6 | 12.4 |
UD-85(Lanxess) | 4 | 4 |
除了上述用于部分透明的电极DA的配方之外,以下以举例方式所列可商购的现成印刷浆也可用于本发明作为最终的配方:来自Agfa的Orgacon EL-P1000、EL-P3000、EL-P5000或EL-P6000系列,优选地EL-P3000和EL-P6000系列(特别是对于可变形的应用)。
通常,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直接连接到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
用于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除了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部件DA)之外,还包含作为部件DC的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该层通常施加在适当情形下存在的第一隔离层(部件DB)上,或者当不存在此层时,施加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上。对于层(部件DC)中所述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发光体),其优选地为ZnS,通常掺杂有铜、锰和/或磷,优选地掺杂有铜和/或锰,还优选地掺杂有选自氯、溴、碘和铝的至少一种元素。
ZnS晶体优选地用透明的薄层微囊密封,以提高发光物质的使用寿命。此微囊密封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已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例如EP-A-455401公开了一种由二氧化钛或三氧化二铝构成的微囊密封。在这种情况下,向每个ZnS颗粒都基本完全提供了大致透明的连续的金属氧化物涂层。所述层(部件DC)包含上述在适当情形下掺杂了的ZnS晶体(优选地如上所述被微囊密封的),优选地相对于浆的重量其含量为40-90重量%、优选地50-80重量%、特别优选地55-70重量%。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单组分和优选地双组分的聚氨酯。根据本发明优选Bayer MaterialScience AG生产的材料,例如Desmophen和Desmodur系列的漆原料,优选地Desmophen和Desmodur,或BASF AG生产的Lupranate、Lupranol、Pluraco或Lupraphen系列的漆原料。作为溶剂,可以使用醋酸乙氧基丙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甲氧基丙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溶剂石脑油100或这些溶剂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混合物,溶剂的用量相对于浆的总重为1-50重量%、优选地2-30重量%、特别优选地5-15重量%。此外,还可包含0.1-2重量%用于改善流动特性和流平性的添加剂。流平剂的例子有以40∶60-60∶40的混合比溶在乙酸3-甲氧基丁酯(Butoxyl)中的Additol XL480。作为进一步的添加剂,还可包含相对于浆的总重计0.01-10重量%、优选地0.05-5重量%、特别优选地0.1-2重量%的流变添加剂,其能减轻颜料和填料在浆中的沉积行为,例如BYK 410、BYK 411、BYK 430、BYK 431或其任意混合物。
通常对于所述层(部件DC)来说,其为介电材料。此材料可以为,例如,ZnS,通常掺杂有铜、锰和/或磷,优选地掺杂有铜和/或锰,还优选地同时掺杂有选自氯、溴、碘和铝的至少一种元素;或通常掺杂有铜、锰和/或磷,优选地掺杂有铜和/或锰,还优选地同时掺杂有选自氯、溴、碘和铝的至少一种元素的ZnS与BaTiO3和高度挠性的粘合剂的混合物,所述粘合剂为例如那些基于PU、PMMA、PVA的粘合剂,特别是来自Kuraray Europe GmbH的Mowiol和Poval,或来自Wacker AG的Polyviol,或基于PVB的粘合剂,特别是来自Kuraray Europe GmbH的Mowital,或来自Wacker AG的Pioloform,特别是Pioloform BR18、BM18或BT18。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用于制造作为部件DC的所述电致发光发光体层的印刷浆的两种配方包含下列物质:
物质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颜料(Osram Sylvania) | 52.44 | 69.7 | 61.05 |
Desmophen D670(BMS) | 21.19 | 11.88 | 12.8 |
Desmodur N75MPA(BMS) | 15.24 | 8.11 | 12.4 |
醋酸乙氧基丙酯 | 10.67 | 10 | 13.5 |
Additol XL480(在乙酸3-甲氧基丁酯中,50重量%) | 0.46 | 0.3 | 0.25 |
除了部件DA和DB之外,电致发光元件还可包含作为部件DD的隔离层,其通常施加在所述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上。隔离层的适合材料有,例如,钛酸钡(BaTiO3)。其它隔离材料从文献中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例如:BaTiO3、SrTiO3、KNbO3、PbTiO3、LaTaO3、LiNbO3、GeTe、Mg2TiO4、Bi2(TiO3)3、NiTiO3、CaTiO3、ZnTiO3、Zn2TiO4、BaSnO3、Bi(SnO3)3、CaSnO3、PbSnO3、MgSnO3、SrSnO3、ZnSnO3、BaZrO3、CaZrO3、PbZrO3、MgZrO3、SrZrO3、ZnZrO3或这些填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根据本发明,在用于制造隔离层的浆料中优选作为填料的是BaTiO3或PbZrO3或其混合物,填充量相对于浆的总重计优选为5-80重量%、优选地10-75重量%、特别优选地40-70重量%。
作为此层的粘合剂,可以使用单组分或优选地双组分的聚氨酯体系,优选地来自Bayer MaterialScience AG的,又特别优选地Desmodur和Desmophen;来自Degussa AG(Evonik)的,优选地Vestanat,再次特别优选地Vestanat T和B;或来自Dow Chemical公司的,再次优选地Vorastar。
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例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1-甲氧基-2-乙酰氧基丙烷,甲苯、二甲苯、Solvesso 100、Shellsol A或这些溶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此外,还可添加诸如流平剂和流变添加剂之类的添加剂来改善性能。优选地包含相对于印刷浆含量为0.5-2.5重量%的Additol XL480或Silquest A187、Neo Rez R986、Dynol 604和/或这些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用于制造作为部件DD的所述隔离层的印刷浆的两种配方中包含下列物质:
物质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BaTiO3 | 50 | 60 | 55.3 |
Desmophen 1800(BMS) | 25 | 13 | 20.1 |
Desmodur L67MPA/X(BMS) | 13.7 | 13 | 9.4 |
醋酸乙氧基丙酯 | 10 | 8 | 13.7 |
Additol XL480 | 2.3 | 2 | 1.5 |
此外,用于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背电极(部件DD)。如果存在隔离层,则所述电极一般施加在隔离层上。如果不存在隔离层,则所述背电极施加在所述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上。
对于所述背电极,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的情形下其为平面电极,但其并不必是透明的或至少部分透明的。所述电极通常由导电的无机或有机材料构成,而在这样情况下优选地应用那些在为制造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而施加的等压高压变形工艺时不会被损坏的材料。由此,适合的电极特别是聚合物导电涂层。在这一点上,可以使用上面在描述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时已经提到的涂层。此外,还可使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非至少部分透明的聚合物导电涂层。
从而所述背电极的适合材料优选地选自金属如银、碳、ITO丝网印刷层、ATO丝网印刷层、非ITO丝网印刷层,即具有通常为纳米尺寸的导电颜料的本征传导聚合物层,例如具有来自DuPont的标作7162E或7164的ATO丝网印刷浆,本征导电聚合物体系如Agfa的Orgacon体系,H.C.Starck GmbH的Baytron聚(3,4-乙撑二氧噻吩)体系,Ormecon的标作有机金属(PEDT导电聚合物,聚乙撑二氧噻吩)的体系,Panipol OY的导电涂层体系和印刷墨水体系,以及在适当情形下,具有高度挠性的粘合剂,例如基于PU(聚氨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A(聚乙烯醇)、改性聚苯胺的粘合剂,其中,为改善电导率,可将上述材料与金属如银或碳混合,和/或可以补加由这些材料构成的层。
用于背电极的印刷浆的配方可以与所述部分透明的电极的配方一致。
不过,除此配方之外,以下配方也可根据本发明用于所述背电极。
为了配制用于制造背电极的印刷浆,使用了均以相对于印刷浆总重计为30-90重量%、优选地40-80重量%、特别优选地50-70重量%的导电聚合物Baytron P、Baytron PH、Baytron PAG、Baytron P HCV4、BaytronP HS、Baytron PH、Baytron PH 500、Baytron PH 510或其任意混合物。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丙三醇、山梨糖醇、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丙酮、丁酮、二甲氨基乙醇、水或上述溶剂中的两、三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溶剂的用量可以在很宽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浆料配方中可以包含55-60重量%的溶剂,而在本发明的另一配方中使用了约40重量%的由三种溶剂构成的溶剂混合物。此外,还可作为界面添加剂和粘合活化剂包含0.7-1.2重量%的Silquest A187、Neo Rez R986、Dynol604或由这些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的混合物。作为粘合剂,例如可以包含0.5-1.5重量%的UD-85、Bayhydrol PR340/1、Bayhydrol PR135或其任意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可在所述背电极中填充石墨。这可以通过向上述配方中加入石墨来实现。
除了上述用于背电极的配方之外,以下以举例方式所列的可商购的现成印刷浆也可用于本发明作为最终的配方:来自Agfa的OrgaconEL-P1000、EL-P3000、EL-P5000或EL-P6000系列,优选地EL-P3000和EL-P6000系列(对于可变形的应用)。这里同样可以加入石墨。
特别是对于背电极,可以使用Orgacon EL-P4000系列的印刷浆,尤其是Orgacon EL-P4010和EL-4020。这两个也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Orgacon EL-P4010和EL-4020中已经包含有石墨。
也可使用商购的石墨膏作为背电极,例如来自Acheson的石墨膏,特别是Electrodag 965 SS或Electrodag 6017 SS。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用于制造所述背电极DE的印刷浆的配方中包含下列物质:
物质 | 含量/重量% | 含量/重量% |
Baytron PHS | 58.0 | 64.0 |
Silquest A187 | 2.0 | 1.6 |
NMP(例如BASF) | 17.0 | 14.8 |
DEG | 10.0 | 5.9 |
DPG/DMM | 10.0 | 10.2 |
UD-85 | 3.0 | 3.5 |
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可以通过例如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所谓厚膜工艺来施加所述各个层来实现。
电致发光元件层在箔C上的施加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工艺实现。电致发光元件与箔C的连接一般通过,例如通过丝网印刷,直接施加到箔C上来实现。
为了使导电层DA与DE接触和向它们提供电流,优选地向所述两个层提供任意配置的导电带。这在两个层中都可以在一次印刷,或对于前和背电极在两个分开的印刷过程中实现。作为印刷浆,可以使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商购的体系,例如来自Acheson的银导电膏,如Electrodag 725A(6S-61)、Electrodag 418 SS或Electrodag PF-410。
部件E
除了部件A、B、C和D之外,本发明的箔元件还包含保护层(部件EA),以免电致发光元件或在适当情形下存在的图标被破坏。保护层的适合材料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适合的保护层EA为,例如,耐高温保护漆如含聚碳酸酯和粘合剂的保护漆。这类保护漆的一个例子为来自Weiβenburg的NoriphanHTR。
或者,也可基于聚氨酯来配制所述保护层。为此,可以使用来自BayerMaterialScience AG的聚氨酯。此配方也可具有填料。适合于此的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填料,例如基于无机金属氧化物如TiO2、ZnO、锌钡白等的填料。此外,配方中还可包含流平剂及流变添加剂。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例如醋酸乙氧丙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甲氧丙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溶剂石脑油100或这些溶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所述保护漆EA的配方中包含下列物质:
物质 | 含量/重量% |
Desmodur | 18 |
Additol XL480 | 1 |
Desmophen | 21.85 |
醋酸乙氧丙酯 | 4.15 |
TiO2 | 55 |
根据应用,除了部件A、B、C和D之外,本发明的箔元件还可具有箔(部件EB),而非所述保护层(部件EA)。适合的箔是那些称作载体箔(部件A)的箔。所述箔可以例如通过层压或粘合来施加。
通常为平面形式的本发明的箔元件是可以通过在低于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处理温度下等压高压变形而三维变形的,由此获得了相应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适合的等压高压变形工艺在例如EP-A0371425中有提及。根据本发明,通过由如上所述部件A、B、C、D和E构成的结构,保证了可以通过等压高压变形来实现通常为平面形式的本发明的箔元件的三维变形而不损害箔元件的各个部件,特别是不会有损灯的功能和电致发光元件的半透明反射层。
本发明的箔元件中的层(部件A、B、C、D和E)以可以避免短路的方式相匹配。背面的所述保护层(部件E)具有可以实现抗开裂变形的效果。由于由元件A、B、C、D和E构造成的通常为平面形式的箔元件可以通过等压高压变形来变形,所以特别重要的是保证箔元件各个层的良好粘合。此好的粘合是由各个层(部件A、B、C、D和E)的组成,特别是通过在所述层中使用高度挠性的粘合剂例如基于PU、PMMA、PVA的粘合剂来保证的。各个层(部件A、B、C、D和E)的组成不仅保证了它们之间的出色层粘合,还保证了进行所述等压高压变形所要求的延伸性。
从而本发明的另一主题为由包括部件A、B、C、D和E的本发明的箔元件构造成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其可以通过在低于本发明的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处理温度下使所述本发明的箔元件等压高压变形来制造。
上面给出了优选的部件A、B、C、D和E以及本发明的箔元件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三维箔元件的特征在于在载体箔上施加的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以及视需要在透明载体箔上存在的图标以精确定位的方式施加。由于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将例如用于构成表面,而这需要信息符号的精确定位,所以上面一点非常重要。这种精确定位通过一种具有部件A、B、C、D和E的平面箔元件来实现,这些部件经过选择从而使得平面箔元件可以通过等压高压变形来三维变形。据发现,在存在具有部件DA、DB且在适当时具有DC和DD的电致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和在存在半透明的金属箔B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所述通过等压高压变形进行的三维变形。
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在尺寸上足够稳定,从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用适合的塑料对箔元件进行反注塑(Hinterspritzen)并不是必需的。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部件A、B、C、D和E构造成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所述三维变形的箔元件不具有任何模制基底,特别是不用塑料进行反注塑。
而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箔元件显然也可用塑料进行反注塑。当严格要求整个结构零件的三维稳定性和/或要求对外力作用的高抗性时更是如此。例如在壳体盖、面板和盖板中就是这种情形。
通常为平面形式的本发明的箔元件可以按照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造。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本发明的箔元件(三维变形之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a)提供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和视需要在所述透明载体箔上压印图标,
ib)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上施加半透明反射层B,
ic)在所述半透明反射层B上施加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和视需要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施加图形,
id)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施加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D,
ie)在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D上施加保护层EA或箔EB。
步骤ia)
分别用于步骤ia)和步骤ic)中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和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的制造是按照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实现的。此外,适合的载体箔A和箔C可商购获得。
向载体箔A上施加图标同样可以由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实现,例如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轮转印刷、凹板印刷、喷墨、塞印、激光印刷或橡皮版印刷,它们在现有技术中都是惯用和已知的。所述图形设计优选地通过由丝网印刷施加墨水来实现。
为了获得无最小透明缺陷的完整覆盖,可以进行多次印刷,例如双重印刷。为了定位各次印刷,通常使用参考标记或三点边缘配准。
步骤ib)
所述半透明反射层B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施加到所述载体箔A上。上面给出了适于施加半透明反射层B的方法。适合的方法的例子有PVD工艺、CVD工艺以及其它适合的工艺。
步骤ic)
步骤ic)中,在已被施加在视需要具有图标的所述载体箔A上的所述半透明反射层B上施加另一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可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方法实现所述施加。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箔C的施加通过粘合来实现。适合的粘合方法和粘合剂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
在箔C上可以视需要在背面施加图形。此图形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施加,例如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轮转印刷、凹板印刷、喷墨、塞印、激光印刷或橡皮版印刷,这些在现有技术中都是已知和惯用的。所述图形设计优选地通过由丝网印刷施加墨水来实现。
为了获得无最小透明缺陷的完整覆盖,可以进行多次印刷,例如双重印刷。为了定位各次印刷,通常使用参考标记或三点边缘配准。
步骤id)
在步骤id)中电致发光元件D向箔C上的施加同样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工艺实现。电致发光元件D与箔C的连接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实现,通常通过如上所述例如通过丝网印刷直接施加到所述载体箔上。
步骤ie)
在步骤ie)中,保护层EA或箔EB同样可以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上,同样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
所述隔离层同样优选地通过丝网印刷施加。
本发明的箔元件的优点是选择EL灯的所有层以及箔元件适当时所需的图形印刷的所有层,使其都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施加。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适当情形下执行的在步骤ia)中用图标对透明基体箔的所述压印,在步骤id)中电致发光元件向在适当情形下压印的载体箔上的施加,以及在步骤ie)中保护层向电致发光元件上的施加,都通过丝网印刷来实现。步骤ib)和ic)通常以分离的步骤通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工艺进行。需要时,步骤ia)也可以在步骤ic)之后进行,以优化工艺链。
本发明的箔元件适于通过等压高压工艺制造三维变形的箔元件。
从而本发明的另一主题为制造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方法,其包括:
i)制造本发明的箔元件,
ii)在低于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工艺温度下对步骤i)中获得的本发明的箔元件进行等压高压变形,
iii)在适当情形下,对步骤ii)中获得的本发明的箔元件进行反注塑。
本发明的箔元件通常为平面箔元件。
步骤i)
步骤i)涉及本发明的箔元件的制造。步骤i)优选地通过包含步骤ia)、ib)、ic)、id)和ie)的方法来进行。各个工艺步骤ia)-ie)已如上所述。
部件A、B、C、D和E的含义也如上所述。除了部件A、B、C、D和E之外,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还可在适当情形下包含其它层。
步骤ii)
步骤ii)中的等压高压变形优选地按照EP-A 0371425中所述的工艺进行,其中选择低于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工艺温度。
通常,将步骤i)中获得的由部件A、B、C、D和E构造成的本发明的箔元件在工作温度下施以流体压力介质作用和进行等压变形,所述变形在低于箔元件的载体箔A和箔C的材料的软化温度的工作温度和通常>20bar、优选地>100bar、特别优选地200-300bar的压力介质压力下进行。箔材的变形通常在几秒的周期内实现,优选地在<10秒的时间间隔,特别优选地在<5秒的时间间隔之内实现。在这一点上,可以达到100%-200%的变形而不产生干搅视觉的应力致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等压高压变形通常在至少5℃,优选地至少10℃、特别优选地至少20℃或更高但低于箔元件的部件A的软化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特别优选用作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的材料的基于双酚A的聚碳酸酯(例如,20 Makrofol箔)的软化温度在约150℃左右或更高。以所述聚碳酸酯箔为载体箔的箔元件的等压高压变形可以在室温下进行。由于其它部件,特别是由于优选地通过彩色套印实现的图标,如果如上所述使用基于双酚A的聚碳酸酯作为载体箔的箔材,则等压高压变形优选地在80-130℃的工作温度下进行。当使用由其它材料构成的载体箔时,只要知道材料的软化温度,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就很容易确定步骤ii)中的处理温度。
适于实施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所述等压高压变形的装置在例如EP-A0371425中有提及。
通过例如剪切、冲压或激光作用可使步骤ii)之后获得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达到最终要求的轮廓。使箔元件达到其最终轮廓-例如通过冲压、剪切或激光作用-的适合方法和装置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通常,以高精度来进行冲压、剪切或激光作用,一种适合的剪切方法为例如精密切削。
步骤iii)
前述包含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器件的箔元件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已经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
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可能还必须对所述已经成型的变形的箔元件进行反注塑,以达到能满足对成品的要求的硬度。
反注塑通常按照用于压印的和预成型的箔元件的注塑工艺来进行,其特别是以术语″模内装饰″(IMD)、″模内贴标″(IML)或″模内嵌膜″(FIM)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
通常为平面形式的本发明的箔元件和本发明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可用于许多应用。适合的应用有,例如,使用本发明的箔元件来形成用于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的装饰面板和盖板或显示元件,来形成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中的安全带面板或警告指示面板,来形成建筑物中的警告指示面板,来形成用于移动电子仪器例如移动电话或遥控器的壳体元件,和用于形成固定电子仪器如打印机、复印机、PC、笔记本的壳体元件,或用于形成小或大的家用电器,或用于形成键盘。
Claims (15)
1.由以下部件构成的箔元件:
a)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即部件A,其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该箔材在需要时具有图标,
b)半透明反射层B,
c)至少部分透明的由至少一个可冷拉伸的箔材构成的箔,即部件C,
d)至少一个施加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的电致发光元件,即部件D,其包含以下部件:
da)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即部件DA,
db)视需要的第一隔离层,即部件DB,
dc)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即部件DC,
dd)视需要的另一隔离层,即部件DD,
de)背电极,即部件DE,
e)保护层,即部件EA,或箔,即部件E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箔A和箔C的箔材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材料:聚碳酸酯,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多芳基化合物,有机热塑性纤维素酯和多氟烃,优选地聚碳酸酯,聚酯和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箔A和/或箔C具有不透明或半透光的彩色印戳形式的图标。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反射层B具有5-60%、优选地10-40%的可见光透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金属作为形成所述半透明反射层的金属:铝、镁、锡、金、银、铜、锌、镍、铬、钴、锰、铅、钛、铁和钨,优选地铝或铬,或者金属印刷墨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具有接线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电致发光元件在交流电下工作,且所述交流电通过电致发光换流器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箔元件除了部件A、B、C、D和E之外还包含作为部件F的至少一个LED元件,优选地至少一个SMD-LED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元件D的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DA为由选自ITO丝网印刷层、ATO丝网印刷层、非ITO丝网印刷层和本征导电聚合物体系的导电材料构成的平面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含至少一种能被电场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层DC中含通常掺杂有磷的ZnS,作为发光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元件D的所述背电极DE为由选自以下的导电材料构成的平面电极:金属如银,碳,ITO丝网印刷层,ATO丝网印刷层,非ITO丝网印刷层和本征导电聚合物体系,其中为改善电导率可将所述材料添加到金属如银或碳中,和/或可以补充由这些材料构成的层。
12.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其能够由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箔元件在低于所述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处理温度下进行等压高压变形来制造。
13.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箔元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a)提供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A和在适当情形下在所述透明载体箔上压印图标,
ib)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载体箔上施加半透明反射层B,
ic)在所述半透明反射层上施加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和在适当情形下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C上施加图形,
id)在所述至少部分透明的箔上施加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D,
ie)在所述至少一个电致发光元件上施加保护层EA或箔EB。
14.制造三维变形的箔元件的方法,包括:
i)按权利要求13的方法制造箔元件,
ii)在低于箔元件的部件A和C的软化温度的处理温度下对步骤i)中获得的箔元件进行等压高压变形,
iii)视需要对步骤ii)中获得的本发明的箔元件进行反注塑。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或根据权利要求13制造的箔元件、或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或根据权利要求14制造的三维变形的箔元件在形成用于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的装饰面板或盖板或显示元件,在形成陆地车辆、船舶和飞行器中的安全带面板或警告指示面板,在形成建筑物内的警告指示面板,和形成用于移动电子仪器或固定电子仪器的壳体,或用于形成小或大的家用电器,或用于形成键盘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6057653A DE102006057653A1 (de) | 2006-12-07 | 2006-12-07 | EL-Element enthaltend eine semitransparente Metallfoli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nwendung |
DE102006057653.5 | 2006-12-07 | ||
PCT/EP2007/010599 WO2008068016A1 (de) | 2006-12-07 | 2007-12-06 | El-element enthaltend eine semitransparente metallfoli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nwend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2326A true CN101632326A (zh) | 2010-01-20 |
CN101632326B CN101632326B (zh) | 2014-06-25 |
Family
ID=3919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5095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2326B (zh) | 2006-12-07 | 2007-12-06 | 含半透明金属箔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00141134A1 (zh) |
EP (1) | EP2103186A1 (zh) |
JP (1) | JP5640182B2 (zh) |
KR (1) | KR20090096507A (zh) |
CN (1) | CN101632326B (zh) |
AR (1) | AR064178A1 (zh) |
CL (1) | CL2007003532A1 (zh) |
DE (1) | DE102006057653A1 (zh) |
HK (1) | HK1138465A1 (zh) |
MX (1) | MX2009005873A (zh) |
RU (1) | RU2009125632A (zh) |
TW (1) | TWI473050B (zh) |
WO (1) | WO200806801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5433A (zh) * | 2018-01-24 | 2019-07-30 | 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总成和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发光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17669A1 (de) | 2008-04-21 | 2009-12-10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Druckerzeugnis, umfassend mindestens ein Elektrolumineszenz-Element |
GB0821996D0 (en) | 2008-12-02 | 2009-01-07 | Musion Ip Ltd | Mobile studio |
GB0910117D0 (en) | 2008-07-14 | 2009-07-29 | Holicom Film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ming |
DE102008041616A1 (de) * | 2008-08-27 | 2010-03-04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 Haushaltsgerät, insbesondere Dunstabzugsvorrichtung oder Gar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GB0918115D0 (en) | 2009-10-16 | 2009-12-02 | Musion Ip Ltd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il for producing a pepper's ghost illusion |
US20120050687A1 (en) * | 2008-12-24 | 2012-03-01 | Elizabeth Berry | Creating a lighting effect |
US9563115B2 (en) | 2008-12-24 | 2017-02-07 | Musion Ip Limite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il for producing a pepper's ghost illusion |
WO2011050982A1 (de) * | 2009-10-29 | 2011-05-05 | Arno Martin Sauer | Platte zur herstellung eines led beleuchteten schildes |
EP2334151A1 (de) | 2009-12-10 | 2011-06-15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lumineszenz-Elements mittels Sprühapplikation auf beliebig geformten Gegenständen |
DE102010061963A1 (de) * | 2010-11-25 | 2012-05-31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 EL-Elemente enthaltend eine Pigmentschicht mit vernetzenden Systemen mit blockierten Isocyanat-Gruppen |
SI2525138T1 (sl) | 2011-05-19 | 2014-04-30 | Odelo Gmbh | Luäś motornega vozila in postopek njene izdelave |
US20130072655A1 (en) * | 2011-08-23 | 2013-03-21 | Basf Se |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urethanes |
RU2548396C2 (ru) * | 2013-03-22 | 2015-04-20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чати имени Ивана Федорова"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ногоцветного слоистого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 оптическими эффектами |
DE102013220405A1 (de) | 2013-10-10 | 2015-04-1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Bedienfolie und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e Kochfeldsteuerung eines Glaskeramikkochfelds |
DE102015005569A1 (de) * | 2015-04-29 | 2016-11-03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leuchtbaren Anbauteils, beleuchtbares Anbauteil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Anbauteil |
US11569397B2 (en) | 2017-12-06 | 2023-01-31 | Tata Steel Limited | Hybrid transparent conducting electrode |
EP3883818A4 (en) | 2018-11-23 | 2022-08-17 | Yanfeng Global Automotive Interior Systems Co. Ltd |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
CN111490166B (zh) * | 2020-04-24 | 2023-07-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聚合物空穴传输层的柔性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8634A (en) * | 1988-11-07 | 1992-01-0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vibration suppress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US5108530A (en) * | 1988-12-01 | 1992-04-28 |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of producing a deep-drawn formed plastic pie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97750A (en) * | 1966-12-02 | 1970-02-2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with dual-purpose metallized plastic film component |
US4675092A (en) * | 1986-03-27 | 1987-06-23 |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producing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structures |
US5184969A (en) * | 1988-05-31 | 1993-02-09 | Electroluminsc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H0817113B2 (ja) * | 1991-03-13 | 1996-02-21 | ザ スタンダード プロダクツ カンパニー |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ライトストリップ |
EP0678216B1 (en) * | 1992-12-16 | 2003-03-19 | Durel Corporation |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devic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
US5780965A (en) * | 1993-12-09 | 1998-07-14 | Key Plastics, Inc. |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
JP4030028B2 (ja) * | 1996-12-26 | 2008-01-09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Smd型回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717740C2 (de) * | 1997-04-26 | 2001-07-05 | Schoenberg & Cerny Gmbh Wien | Kunststoff-Formkörper mit integriertem optoelektronischem Leuchtfeld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FR2820600B1 (fr) * | 2001-02-05 | 2003-05-02 | Amouyal Andre | Procede pour la fabrication d'u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et application d'un tel film |
EP1446985B1 (de) * | 2001-10-24 | 2008-09-03 | Bayer (Schweiz) AG | Dreidimensionale elektrolumineszenzanzeige |
DE10234031A1 (de) * | 2002-02-13 | 2003-08-28 | Albea Kunststofftechnik Gmbh & | Elektrolumineszenz-Leuchtfläche |
US6886864B2 (en) * | 2002-10-09 | 2005-05-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exible sheet having at least one region of electroluminescence |
US7218306B2 (en) * | 2002-12-03 | 2007-05-15 | Valmark Industries, Inc. | Display device |
EP1683395A2 (de) * | 2003-11-03 | 2006-07-26 | Bayer (Schweiz) AG | Elektrolumineszenzeinrichtung |
TWI265967B (en) * | 2004-11-26 | 2006-11-11 | Ritdisplay Corp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y using the same |
TWI268121B (en) * | 2005-04-21 | 2006-12-01 | Au Optronics Corp | Light emission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
DE102006031315A1 (de) * | 2006-07-01 | 2008-01-17 | Lyttron Technology Gmbh | 3D-EL-HDVF 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nwendung |
-
2006
- 2006-12-07 DE DE102006057653A patent/DE102006057653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
- 2007-12-06 WO PCT/EP2007/010599 patent/WO2008068016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06 JP JP2009539662A patent/JP564018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06 CN CN200780050959.4A patent/CN10163232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06 RU RU2009125632/07A patent/RU2009125632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12-06 US US12/518,122 patent/US2010014113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06 TW TW96146521A patent/TWI47305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2-06 EP EP07856404A patent/EP2103186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2-06 KR KR1020097014095A patent/KR20090096507A/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2-06 CL CL2007003532A patent/CL2007003532A1/es unknown
- 2007-12-06 MX MX2009005873A patent/MX2009005873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2-06 AR ARP070105473A patent/AR064178A1/es unknown
-
2010
- 2010-04-29 HK HK10104239A patent/HK1138465A1/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
- 2011-12-21 US US13/332,935 patent/US201203063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8634A (en) * | 1988-11-07 | 1992-01-0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vibration suppress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US5108530A (en) * | 1988-12-01 | 1992-04-28 |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of producing a deep-drawn formed plastic piec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5433A (zh) * | 2018-01-24 | 2019-07-30 | 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总成和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发光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32301A (en) | 2008-08-01 |
MX2009005873A (es) | 2009-09-10 |
DE102006057653A1 (de) | 2008-06-26 |
JP5640182B2 (ja) | 2014-12-17 |
WO2008068016A1 (de) | 2008-06-12 |
US20100141134A1 (en) | 2010-06-10 |
US20120306361A1 (en) | 2012-12-06 |
CL2007003532A1 (es) | 2009-09-25 |
CN101632326B (zh) | 2014-06-25 |
TWI473050B (zh) | 2015-02-11 |
HK1138465A1 (zh) | 2010-08-20 |
RU2009125632A (ru) | 2011-01-20 |
KR20090096507A (ko) | 2009-09-10 |
EP2103186A1 (de) | 2009-09-23 |
JP2010511982A (ja) | 2010-04-15 |
AR064178A1 (es) | 2009-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32326B (zh) | 含半透明金属箔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US20090236984A1 (en) | 3D Electroluminescent High-Pressure Forming El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 |
US6411029B1 (en) | Plastic shaped body with an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luminous element | |
US9035547B2 (en) | Marking having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ing effec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CN1668461B (zh) | 层压玻璃窗板 | |
US20030003837A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 |
US20080079012A1 (en) | Illuminated devices utilizing transparent light active sheet material with integrated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and methods and kit therefor | |
WO2002076732A1 (en) | Electroluminescent sign | |
CN108725334B (zh) | 车辆标志传感器总成 | |
CN101453803B (zh) | 一种电致发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 |
US11833900B2 (en) |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ts production | |
CN102316618A (zh) | 具有至少两个输入的无机厚膜ac电致发光元件、它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 |
WO2006135473A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with graphical overlay | |
WO2008071412A1 (de) | Biegbares 3d-el-hdfv 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nwendung | |
JP2010146849A (ja) |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キー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9046619A (ja) | 静電容量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84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