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0077B - 液晶显示模块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0077B
CN101630077B CN2009101944067A CN200910194406A CN101630077B CN 101630077 B CN101630077 B CN 101630077B CN 2009101944067 A CN2009101944067 A CN 2009101944067A CN 200910194406 A CN200910194406 A CN 200910194406A CN 101630077 B CN101630077 B CN 101630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c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44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0077A (zh
Inventor
田昕
黄凤兴
肖兵
郭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44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0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0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0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具有外框、导光板、中框、液晶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以及数个点光源。外框具有底板、以及侧墙立设在底板的外缘。导光板设于底板上,其中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中框设于外框与导光板之间,其中中框具有数个开口与入光面相对。液晶显示面板设于导光板上。软性电路板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液晶显示面板接合且电性连接,且第二部分夹设在侧墙与中框之间。点光源设置在软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上且与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这些点光源分别位于开口中,且点光源的出光面平行于第二部分的表面。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传统液晶显示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液晶显示模块100包含液晶显示面板102、外框104、导光板110、胶框116、数个发光二极管元件118、软性电路板114、以及反射片112。
外框104具有底板106与侧墙108。其中,侧墙108与底板106接合,且立设于底板106的外缘上。导光板110设置在底板106上。反射片112设置在导光板110与底板106之间,以提高光利用效率。液晶显示面板102则设置在导光板110之上。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02具有驱动集成电路120。胶框116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2和导光板110的外侧与外框104的侧墙108的内侧之间。
软性电路板114自液晶显示面板102上经二次反折后延伸至导光板110下。经二次反折后,软性电路板114折成依序接合的第一部分126、第二部分128与第三部分130。其中,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一部分126接合在液晶显示面板102上。而且,软性电路板114与液晶显示面板102的驱动集成电路120电性连接。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二部分128位于外框104的侧墙108与胶框116之间。而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三部分130夹设在胶框116与外框104的底板106之间、以及导光板110与底板106之间。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三部分130延伸至导光板110的外缘区域的下方,并与反射片112接合。
发光二极管元件118则固定在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三部分130上。发光二极管元件118的出光面122面对导光板110侧边的入光面124。为了固定发光二极管元件118与导光板110之间的相对位置,软性电路板114位于导光板110下方的第三部分130与导光板110黏合,或者与反射片112黏合。
然而,若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三部分130黏合在导光板110时,由于软性电路板114贴合在导光板110的入光侧的底面,因此软性电路板114与导光板110之间的黏合胶带或黏合剂会破坏入光侧的光线全反射。因此,这样的设计会造成光损失,降低光利用率。
另一方面,若软性电路板114的第三部分130黏合于反射片112时,不当的胶材在环境温度变化下,会造成反射片112产生卷曲而呈波浪状。如此一来,将造成液晶显示模块100的光线分布不均,而降低显示品质。因此,在这种方式中,胶材的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
此外,当软性电路板114的贴合不良时,容易使得反射片112无法完全覆盖住导光板。这样,发光二极管元件118射入导光板110的光线将会从导光板110的下方漏出。因此,将造成相当严重的光损失,进而导致液晶显示模块100的辉度大幅下降。
再者,由于软性电路板114在组装时须经二次反折,而这样的组装方式容易导致反射片112与导光板110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微粒进入反射片112与导光板110之间的机率大幅增加,这样将严重影响液晶显示模块100的产品良率。
更甚者,由于软性电路板114须进行二次反折,因此会浪费软性电路板114的材料。因此,这样的设计将增加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未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部与外框之间,所以软性电路板不需要与导光板黏合。因此,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线全反射,而可提升光利用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在兼顾点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有效固定下,其软性电路板可贴附于中框上,而无须黏合于反射片。因此,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不会造成反射片卷曲,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均匀度。此外,可扩大胶材的选择范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反射片不会受到软性电路板的影响,不仅可覆盖整个导光板的底面,且与导光板之间可紧密贴合。因此,可有效避免漏光以及微粒进入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因此,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良率,并可确保液晶显示模块的辉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不会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面与外框之间。因此,可节省软性电路板的材料,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软性电路板并未延伸在导光板的底面与外框之间。因此,可缩减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含外框、导光板、中框、液晶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与数个点光源。外框包含底板,以及侧墙立设在底板的外缘。导光板设于底板上,其中导光板包含一入光面。中框设于外框与导光板之间,其中中框包含数个开口与入光面相对;一液晶显示面板设于导光板上。软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液晶显示面板接合且电性连接,且第二部分夹设在侧墙与中框之间。点光源设置在软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上且与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这些点光源分别位于开口中,且这些点光源的出光面平行于第二部分的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软性电路板的剖面形状为类L字型。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软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黏合于中框上。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含外框、导光板、中框、液晶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以及数个点光源。导光板设于外框上,其中导光板包含入光面。中框设于外框与导光板之间,其中中框包含数个开口与入光面相对。液晶显示面板设于导光板上。软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接合且电性连接,且软性电路板自液晶显示面板延伸至中框的外侧。点光源设置在软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且与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这些点光源分别位于开口中,且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面外。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的软性电路板延伸于该中框的外侧的部分夹设在中框与侧墙之间且黏合于中框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优点为液晶显示模块的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未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部与外框之间。因此,软性电路板不与导光板黏合,因而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线全反射,而可提升光利用率。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在兼顾点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有效固定下,液晶显示模块的软性电路板可贴附于中框上,而无须黏合于反射片。因此,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不会造成反射片卷曲,从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均匀度,并可扩大胶材的选择范围。本发明的又一优点为反射片不会受到软性电路板的影响,而可覆盖且紧密贴合在整个导光板的底面。因此,可有效避免漏光以及微粒进入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良率,并可确保液晶显示模块的辉度。本发明的再一优点为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不会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面与外框之间。因此,不仅可缩减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更可节省软性电路板的材料,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传统液晶显示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中框的开口位置的侧视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中框的开口位置的侧视图。
图3C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中框的开口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其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模块200主要包含液晶显示面板202、外框204、导光板210、中框220、软性电路板214以及数个点光源226。
在一实施例中,外框204可包含底板206与侧墙208。侧墙208与底板206接合,且立设在底板206的外缘上。外框204的材料可为金属或硬质塑料材料。导光板210设置在外框204的底板206上。导光板210可使入射光均匀,并导引入射光的出光方向。导光板210的侧边包含至少一入光面228。其中,导光板210的入光面228的位置与数量通常是相对于光源模块的位置与数量。举例来讲,当二光源模块分别设置在导光板210的二侧边时,导光板210的这两个侧边即各自对应具有一入光面22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提升光利用率,可在导光板210与外框204的底板206之间设置反射片212,以将射向底板206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0。在另一实施例中,若外框204的底板206的范围可涵盖整个导光板210,且底板206的材料为反射性佳的材质时,液晶显示模块200也可无需设置反射片。
请再次参照图2,液晶显示面板202叠设在导光板210上。一般来讲,液晶显示面板202主要包含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彩色滤光片(CF)、以及夹设在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202可包含至少一驱动集成电路242。
中框220设置在外框204的侧墙208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228之间。在一实施例中,中框220的材料可例如为塑料,此时,中框220又可称为胶框。中框220设有数个开口222。其中,这些开口222贯穿中框220,且这些开口222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228相面对,如图2所示。
软性电路板214的一侧与液晶显示面板202接合,并电性连接。而且,软性电路板214自液晶显示面板202延伸至中框220的外侧,而介于中框220与外框204的侧墙208之间。点光源226设置在软性电路板214上,且与软性电路板214电性连接。点光源226可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元件。而且,每个点光源226具有出光面230,如图2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4经一次反折,而形成互相接合的第一部分216与第二部分218。经一次反折后的软性电路板214,其第一部分216与第二部分218所组合成的结构的剖面形状可例如呈类L字型。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一部分216与液晶显示面板202接合。而且,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一部分216与液晶显示面板202电性连接,并进一步与液晶显示面板202上的驱动集成电路242电性连接。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二部分218,即软性电路板214延伸在中框220的外侧的部分,可夹设在中框220与外框204的侧墙208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软性电路板214仅经一次反折,而不会延伸至导光板210的下方。因此,不仅可节省软性电路板214的材料,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可有效缩减液晶显示模块200的厚度。此外,反射片212不会受到软性电路板214的影响,而可覆盖并紧密贴合于整个导光板210的底面上。因此,可避免漏光、以及微粒进入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进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200的产品良率与辉度。
此外,点光源226设置在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二部分218的表面224上。而且,每个点光源226的出光面230平行于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二部分218的表面22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点光源226可为例如顶视型(Top view)发光二极管。点光源226可分别位于中框220的开口222中。其中,每个点光源226的出光面230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228面对。液晶显示面板202的驱动集成电路242可透过软性电路板214来驱动点光源224。
在一实施例中,此软性电路板214的第二部分218的表面224可例如黏合在中框220的外侧面上,以有效固定点光源226与导光板2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软性电路板214可不与导光板210,因而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线全反射,而可提升光利用率。而且,软性电路板214也可不与反射片212黏合,因此不仅胶材的选择性可获得大幅提高,并可避免反射片212卷曲,进而可增进液晶显示模块200的显示品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中框220包含可容置点光源226的开口222,点光源226可穿设在中框220中,因此点光源226可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2的侧面232外,而不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2的底面234下。如此一来,可将点光源226的位置自液晶显示面板202下方拉出至中框220中或中框220外侧。而不像图1所示的传统液晶显示面板100般,其发光二极管元件118需设置在胶框116的内侧以及液晶显示面板102正下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块200可改善入光侧的亮点(Hot Spot)现象。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中,中框的开口可依导光板的厚度与高度,而设置在中框的不同区域中。请参照图3A至图3C,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三种实施方式的中框的开口位置的侧视图。如图3A所示,中框220a的开口222设置在中框220a的上部区域236中。如图3B所示,中框220b的开口222设置在中框220b的中央区域238中。如图3C所示,中框220c的开口222设置在中框220c的下部区域240中。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一优点为液晶显示模块的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未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部与外框之间。因此,软性电路板不与导光板黏合,因而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线全反射,而可提升光利用率。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在兼顾点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有效固定下,液晶显示模块的软性电路板可贴附于中框上,而无须黏合于反射片。因此,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不会造成反射片卷曲,从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均匀度,并可扩大胶材的选择范围。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又一优点为反射片不会受到软性电路板的影响,而可覆盖且紧密贴合在整个导光板的底面。因此,可有效避免漏光以及微粒进入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而可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良率,并可确保液晶显示模块的辉度。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再一优点为软性电路板仅经一次反折,且并不会延伸至导光板的底面与外框之间。因此,不仅可缩减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更可节省软性电路板的材料,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含:一外框、一导光板、一中框、一液晶显示面板、一软性电路板及若干个点光源,其中该外框包含一底板及一侧墙立设在该底板的外缘;该导光板设于该底板上,其中该导光板包含一入光面;该液晶显示面板设于该导光板上;其特征在于:该中框设于该外框与该导光板之间,其中该中框包含若干个开口与该入光面相对;该软性电路板由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组成,其中该第一部分与该液晶显示面板接合且电性连接,且该第二部分夹设在该侧墙与该中框之间;以及这些点光源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的该第二部分的一表面上且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这些点光源分别位于这些开口中,这些点光源的出光面平行于该第二部分的该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至少一驱动集成电路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点光源均为一顶视型(Top view)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模块更包含一反射片设于该导光板与该底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的剖面形状为一类L字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的该第二部分黏合于该中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开口位于该中框的上部区域、中央区域或下部区域。
8.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含:一外框、一导光板、一中框、一液晶显示面板、一软性电路板及若干个点光源,其中该导光板设于该外框上,其中该导光板包含一入光面;该液晶显示面板设于该导光板上;其特征在于:该中框设于该外框与该导光板之间,其中该中框包含若干个开口与该入光面相对;该软性电路板与该液晶显示面板接合且电性连接,且该软性电路板自该液晶显示面板延伸并经一次反折而位于该中框的外侧;以及这些点光源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且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这些点光源分别位于这些开口中且位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面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包含一底板、以及一侧墙立设在该底板的外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延伸于该中框的外侧的部分夹设在该中框与该侧墙之间且黏合于该中框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至少一驱动集成电路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点光源均为一顶视型发光二极管。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模块更包含一反射片设于该导光板与该外框之间。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的剖面形状为一类L字型。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开口位于该中框的上部区域、中央区域或下部区域。
CN2009101944067A 2009-08-21 2009-08-21 液晶显示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44067A CN101630077B (zh) 2009-08-21 2009-08-21 液晶显示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44067A CN101630077B (zh) 2009-08-21 2009-08-21 液晶显示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077A CN101630077A (zh) 2010-01-20
CN101630077B true CN101630077B (zh) 2011-02-09

Family

ID=4157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44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077B (zh) 2009-08-21 2009-08-21 液晶显示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0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3712B1 (ko) * 2016-12-22 2023-09-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770A (zh) * 2006-04-28 2007-10-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1029017Y (zh) * 2007-03-09 2008-02-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5398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7850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770A (zh) * 2006-04-28 2007-10-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5398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7850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029017Y (zh) * 2007-03-09 2008-02-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64521A 2006.06.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077A (zh) 201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986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558166B1 (ko) 광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WO201616166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US20160048051A1 (en) Supporting base an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05485155U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40239326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module
CN101936509A (zh) 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8641261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205121100U (zh) 显示模组以及包含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07544111A (zh) 面状照明装置
CN201203734Y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CN102519011B (zh) 光学膜片组及应用此光学膜片组的背光模块
CN106772760B (zh)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模组
TWM572469U (zh) 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CN102197256A (zh) 照明装置、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4390177A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1130734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US1067808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4859600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820257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1303431A (zh) 导光板及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CN20434543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1630077B (zh) 液晶显示模块
KR10173705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207096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