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985A -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985A
CN101627985A CN200910149494A CN200910149494A CN101627985A CN 101627985 A CN101627985 A CN 101627985A CN 200910149494 A CN200910149494 A CN 200910149494A CN 200910149494 A CN200910149494 A CN 200910149494A CN 101627985 A CN101627985 A CN 10162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etylcystein
wound
polysaccharide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善慧
王和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RWILL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RWILL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RWILL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RWILL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49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7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用来促进皮肤伤口细胞增生及伤口愈合,避免皮肤因伤口愈合时间过久而残留疤痕,其中,N-乙酰半胱氨酸使用时的浓度为0.001~10wt%,由于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价格便宜及副作用少的优点,十分适合用作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本发明方法可造福广大皮肤受伤的伤员,缩短疗程并缩小疤痕产生的面积。

Description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作为伤口敷料或喷剂用来促进细胞增生、伤口愈合。
背景技术
皮肤除了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之外,也是人体最外围的防护器官,其可以避免其它器官组织遭受外力的伤害,因此,在一些例如烫伤、车祸等的意外事故中,非常容易在皮肤上留下伤口和不可磨灭的伤痕。
以往当皮肤因为疾病或外力受伤时,首先会先着眼于进行伤口的消毒以避免细菌繁殖造成伤口感染,当伤口结痂愈合后,才会针对伤口所留下的疤痕进行后续的除疤处理。但是由于审美观念的改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人不断寻求各种方法来避免因意外事故所遗留的疤痕,除了在疤痕形成后,尽力以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方式消除疤痕,还可以在伤口刚形成时就设法使其加速愈合,进而减少疤痕产生的面积及可能性。
此外,也有部分的慢性病或重大伤病患者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或受损,在伤口形成后却有不易痊愈的困扰,甚至引发其它合并感染症状,而危及了健康及生命。
因此近年来医药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所谓“促进性伤口敷料”来取代传统的治疗方式,该促进性伤口敷料具有保持伤口愈合环境、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和与人体组织具有相容性等优点,目前较广为人知的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物质是维生素C。
近来已知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具有抗发炎、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大多应用于溶粘痰的治疗(Mucolytic therapy)、解毒剂、肾脏保护剂(Nephroprotective agent)和眼角膜碱性灼伤治疗,其具有价格便宜及副作用少的优点,是一种十分适用于人体的生物医学成分,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指出N-乙酰半胱氨酸对皮肤伤口愈合具有促进效果,也影响了其应用领域,造成具有优良特性的成分无法获得充分利用,实属可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造福广大的皮肤伤员,长期以来致力于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研究,近来对于N-乙酰半胱氨酸对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够开发一种更优良的促进伤口愈合物质,并提升N-乙酰半胱氨酸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利用N-乙酰半胱氨酸来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避免皮肤因伤口愈合时间过久而残留疤痕,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使用时的浓度为0.001~10wt%。
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单独或添加在可生物相容的赋形剂中进行应用,是可作为伤口敷料、喷剂、膏剂、乳剂的生物医学上可容许的剂型,以方便不同需求的使用者进行利用。
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还可搭配其它伤口敷料的成份进行,以提升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例如将其包覆在多糖中或与多糖类混合使用,可以提升其本身的稳定性,该多糖选自几丁聚糖,使用时,该多糖类的添加量为总重的30~97wt%,该N-乙酰半胱氨酸的添加量为总重的3~70wt%,且该多糖类与该N-乙酰半胱氨酸的混合物进一步可与银离子混合使用,以达到同时兼顾杀菌及预防伤口发炎感染的功效,其中该银离子的添加量占该多糖类总重的15ppm~1wt%,此外,该多糖类与该N-乙酰半胱氨酸的混合物也可与其它多糖类进行混合,该多糖类可选自牛樟芝多糖,该牛樟芝多糖的添加量为,含量为每毫升N-乙酰半胱氨酸与多糖类混合物中添加0.5~0.75毫克牛樟芝多糖。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因其本身具有价格便宜及副作用少的优点,十分适合用作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本发明中提出其在制备促进细胞增生及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将可造福广大皮肤受伤的伤员,缩短疗程并缩小疤痕产生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结构式。
图2为不同浓度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维生素C促进细胞增生的比较图。
图3为不同保存时间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维生素C促进细胞增生的比较图。
符号说明
1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
2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0.50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
3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1.0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
4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1.0mM的维生素C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
5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5.0mM的维生素C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
6对照组
7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新鲜配制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8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新鲜配置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9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14天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10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14天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11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56天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12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56天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N-乙酰半胱氨酸的使用方法,其中,N-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将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伤口上以促进细胞增生及伤口愈合,减少疤痕产生的机率。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单独或添加在可生物相容的赋形剂中进行使用,可作为伤口敷料、喷剂、膏剂、乳剂的生物医学上可容许的剂型,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使用方法还可搭配其它伤口敷料的成份进行使用,以提升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N-乙酰半胱氨酸对皮肤细胞生长的影响
参照图2,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皮肤细胞时,可以明显地促使皮肤细胞增生,其试验方法是,分别将浓度为0.25mM、0.5mM和1 mM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浓度为1mM和5mM的维生素C添加到浓度为4×104的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L292)中,培养24、48及72小时,试验中以细胞培养皿(cell culture plate,材质聚苯乙烯(polystryene),后简称为TCPS)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进行细胞计数。
由图2中可以看出,标号1是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标号2是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0.50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标号3是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1.0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标号4是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1.0mM的维生素C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标号5是老鼠癌化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浓度5.0mM的维生素C中培养后的细胞数量,标号6是对照组;其中,维生素C无法有效促使细胞的增生,反而会抑制细胞的贴附和生长,但是N-乙酰半胱氨酸从24小时开始就可以使细胞数目迅速增加,其中以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浓度可以在48小时后使细胞数目由原先的4×104个增加至1.6×105个,约为原先细胞数的4倍,显示出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相对于维生素C来说,在促进伤口细胞的增生及愈合上确实具有优异的功效,而且在低浓度的剂量下,即可达到显著的效果。
N-乙酰半胱氨酸与人类皮肤细胞的相容性及释放速度
参照图3,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皮肤细胞时,其有效作用期间会直接影响使用剂量与使用频率,其试验方法是,利用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HSF)为作用细胞,并将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维生素C于37℃下储存,取储存第0、14和56天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维生素C,添加到含有2×104个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的培养皿中,培养24、48及72小时,以模拟测试N-乙酰半胱氨酸的稳定性和用于人体时的作用功效,试验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计算细胞数目,并以细胞培养皿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其中标号7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新鲜配置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标号8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新鲜配置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标号9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14天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标号10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14天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标号11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56天的浓度0.25mM的N-乙酰半胱氨酸中培养的细胞数量,标号12是人类真皮纤维母细胞在保存56天的浓度0.25mM的维生素C中培养的细胞数量。
在经过24小时的培养后,不同储存时间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维生素C对细胞数目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经过48小时以后,可以发现无论储存多长时间的N-乙酰半胱氨酸,其促使细胞增生的能力皆优于相同储存时间的维生素C,这样的差异在72小时的培养后更为明显,充分看出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其对于促进伤口细胞增生的能力远胜于目前所使用的维生素C,此外,虽然促进细胞增生、伤口愈合的能力以新鲜配置的N-乙酰半胱氨酸(第0天)为最佳,但是经过37℃保存后,N-乙酰半胱氨酸促进细胞增生及伤口愈合的能力虽然比新鲜配置的N-乙酰半胱氨酸差,但是仍可证明N-乙酰半胱氨酸使用在人体上确实具有长效作用的能力。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除了可以单独用于伤口组织以促进细胞增生、伤口愈合之外,还可搭配常用的生物医学材料,以提升其功效,其与几丁聚糖等多糖类混合时可以提高N-乙酰半胱氨酸在保存或使用时的稳定性,多糖类也可辅助伤口的愈合,其与纳米银离子混合使用时,则可达到杀菌的目的以防止伤口因细菌感染而不易痊愈。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还可作为伤口敷料,除了可以提高N-乙酰半胱氨酸的稳定性之外,也可使N-乙酰半胱氨酸直接作用于伤口的细胞,以提升其效用,欲将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以伤口敷料形态用于伤口时,将N-乙酰半胱氨酸配制成浓度0.001~10wt%的溶液,以具有吸收能力的布膜或纸膜吸收该含有N-乙酰半胱氨酸的溶液,并将该布膜或纸膜覆盖在伤口处,使伤口得以充分吸收N-乙酰半胱氨酸而加速伤口的复原,此外,还可直接将含有N-乙酰半胱氨酸的溶液涂抹在伤口,并以洁净布膜或纸膜覆盖,减缓N-乙酰半胱氨酸因暴露于空气中而造成的降解,还可减少外界污物沾覆在伤口而造成伤口的发炎或感染。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还可与多糖类纳米颗粒混合使用,使用时将含量为30~97wt%的多糖类纳米颗粒及含量为3~70wt%的N-乙酰半胱氨酸混合形成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混合物,该N-乙酰半胱氨酸附着在该多糖类纳米颗粒表面或均匀分布在该多糖类纳米颗粒的内外,使用时将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混合物涂布覆盖在伤口表面,使其得以均匀作用于伤口,以促进伤口细胞增生及加速愈合。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搭配银离子使用时,将占总重含量30~97wt%的多糖类纳米颗粒、占总重含量3~70wt%的N-乙酰半胱氨酸与相当于多糖类纳米颗粒15ppm~1wt%的银离子均匀混合,形成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银离子混合物,涂敷在伤口处,并覆盖无菌的布膜或纸膜以稳定N-乙酰半胱氨酸的活性并且避免伤口暴露于空气中,或是利用该布膜或纸膜吸收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银离子混合物,再将该布膜或纸膜覆盖在伤口处,使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银离子混合物得以充分均匀作用于伤口。
本发明方法使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还可搭配牛樟芝多糖进行使用,使用时将占总重含量30~97wt%的多糖类纳米颗粒、占总重含量3~70wt%的N-乙酰半胱氨酸均匀混合,再向该含有多糖纳米颗粒和N-乙酰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中以0.5~0.75毫克/毫升的添加比例添加该牛樟芝多糖溶液,形成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牛樟芝混合物,将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牛樟芝混合物涂敷在伤口处,并覆盖无菌的布膜或纸膜以稳定N-乙酰半胱氨酸的活性并且避免伤口暴露于空气中,或是利用该布膜或纸膜吸收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牛樟芝混合物,再将该布膜或纸膜覆盖在伤口处,使该N-乙酰半胱氨酸多糖牛樟芝混合物得以充分均匀作用于伤口。
此外,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单独使用或与其它添加物质搭配使用时,还可制造成喷剂、乳剂或膏剂的形态,方便使用者随时进行涂抹,以充分达到其作用效果,将该N-乙酰半胱氨酸制造成喷剂的形态时,定时喷洒在伤口处,避免N-乙酰半胱氨酸因暴露于空气中降解而无法充分发挥促进细胞生长及伤口愈合的功效。当该N-乙酰半胱氨酸为乳剂或膏剂的形态时,将该含有N-乙酰半胱氨酸的乳剂或膏剂定时涂抹在伤口处,将伤口覆盖以使其得以充分作用于伤口,并加速伤口处细胞增生及促进愈合。

Claims (10)

1、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的浓度为0.001~10w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进一步与多糖类混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多糖类为几丁聚糖。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多糖的添加量为总重的30~97wt%,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的添加量为总重的3~70wt%。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进一步与银离子混合使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银离子的添加量占所述多糖类总重的15ppm~1wt%。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使用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时进一步添加牛樟芝多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牛樟芝多糖的添加量为,含量为每毫升N-乙酰半胱氨酸与多糖类混合物中添加0.5~0.75毫克牛樟芝多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敷料、喷剂、乳剂或膏剂。
CN200910149494A 2009-06-25 2009-06-25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627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9494A CN101627985A (zh) 2009-06-25 2009-06-25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9494A CN101627985A (zh) 2009-06-25 2009-06-25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985A true CN101627985A (zh) 2010-01-20

Family

ID=4157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494A Pending CN101627985A (zh) 2009-06-25 2009-06-25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79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98760A1 (it) * 2017-09-04 2019-03-04 Neilos S R L Composizione per patologie respiratori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98760A1 (it) * 2017-09-04 2019-03-04 Neilos S R L Composizione per patologie respiratori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487B (zh) 抗菌性创伤被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764A (zh) 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906620A (zh) 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5031B (zh)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6911A (zh) 一种含生长因子的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797B (zh) 一种医用胶体敷料及其应用
CN103755965A (zh) 一种ε-聚赖氨酸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83712A (zh) 掺入有干细胞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外科敷料
CN103249419B (zh) 具有抗菌和创伤愈合活性的组合物
CN112023123B (zh) 一种用于口腔修复的抑菌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483B (zh) 一种加速创面愈合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24363B (zh) 抗菌剂
CN116212103A (zh) 壳聚糖促愈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595819B (zh) 一种纳米金刚石改性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AU2017400651B2 (en) Antisept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unithiol and dimethylsulfoxide, us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wound treatment with its use
CN101627985A (zh) 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用于治疗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840483A (zh)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08969795A (zh) 一种用于难愈合性创面功能性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200A (zh) 一种野外用液体绷带
CN107468715A (zh) 蜡状芽孢杆菌cgmcc0601发酵液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创伤伤口药物中的应用
CN109793757B (zh) 一种抑制皮肤瘢痕生长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3616B (zh) 一种壳聚糖与三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4089430A1 (fr) Nouveau produit d'amelioration de cicatrisation de la peau
CN202191515U (zh) 一种复合海绵敷料
CN111298185B (zh) 一种山茶油茶籽粕抗菌多肽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