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6620B -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6620B
CN101626620B CN200910161082.7A CN200910161082A CN101626620B CN 101626620 B CN101626620 B CN 101626620B CN 200910161082 A CN200910161082 A CN 200910161082A CN 101626620 B CN101626620 B CN 101626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group
takies
successively
sub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0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6620A (zh
Inventor
戴博
郁光辉
陈艺戬
杨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10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6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6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6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182 priority patent/WO201101506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6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该参考信号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的解调。该发送方法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的解调,将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分为若干组,各组包含的参考信号互不相同,同一组内各参考信号所占用的资源相同,通过码分复用,不同组内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时频资源互不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层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在保证了尽量少的参考信号开销的同时,还保证了传输的性能,并且可以很好地兼容已有的LTE系统,从而实现了高阶的MIMO传输,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级长期演进(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LTE-Advanced或者LTE-A)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LTE-A系统中用于解调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MIMO)技术可以增大系统容量,提高传输性能,并能很好地和其它物理层技术融合,因此成为后三代(B3G)和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但是,在信道相关性强时,由多径信道带来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大大降低,造成MIMO系统性能的大幅下降。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预编码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MIMO复用方式,其通过收发端的预编码处理将MIMO信道化成多个独立的虚拟信道。因为有效消除了信道相关性的影响,所以预编码技术保证了MIMO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3GPP)的重要计划。图1(a)和图1(b)分别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在图1(a)所示的F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radioframe)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
在图1(b)所示的T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radioframe)由两个长为5ms的半帧(half frame)组成,一个半帧包含5个长为1ms的子帧(subframe)。子帧i定义为2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1。
两种帧结构里,当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NormalCP)的时候,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的上/下行符号;当系统采用扩展CP的时候,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的上/下行符号。上述的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为一个OFDM符号上的一个子载波,而一个下行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由连续12个子载波和连续7个(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为6个)OFDM符号构成,在频域上为180kHz,时域上为一个一般时隙的时间长度,如图2所示。LTE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以资源块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
LTE系统支持4天线的MIMO应用,相应的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采用全带宽的小区公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s,CRS)方式。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公有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3(a)所示。当循环前缀为扩展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公有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3(b)所示。图3(a)和图3(b)中,横坐标1表示子帧在OFDM符号上的序号,C1、C2、C3以及C4,对应于小区公有参考信号逻辑端口#0、逻辑端口#1、逻辑端口#2以及逻辑端口#3。
另外,还有一种用户专有的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该参考信号仅在用户专有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所在的时频域位置上传输。其中小区公有参考信号功能包括对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和下行信道估计(解调)。
高级长期演进(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LTE-Advanced或者LTE-A)是LTE Release-8的演进版本。除满足或超过3GPP TR 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and Evolved UTRAN(E-UTRAN)”的所有相关需求外,还要达到或超过ITU-R提出的IMT-Advanced的需求。其中,与LTE Release-8后向兼容的需求是指:LTERelease-8的终端可以在LTE-Advanced的网络中工作;LTE-Advanced的终端可以在LTE Release-8的网络中工作。
另外,LTE-Advanced应能在不同大小的频谱配置,包括比LTE Release-8更宽的频谱配置(如100MHz的连续的频谱资源)下工作,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目标峰值速率。
由于LTE-Advanced网络需要能够接入LTE用户,所以其操作频带需要覆盖目前LTE频带,在这个频段上已经不存在可分配的连续100MHz的频谱带宽了。所以LTE-Advanced需要解决的一个直接技术是将几个分布在不同频段上的连续分量载频(频谱)采用载波聚集(Component carrier)技术聚合起来,形成LTE-Advanced可以使用的100MHz带宽。即对于聚集后的频谱,被划分为n个分量载频(频谱),每个分量载频(频谱)内的频谱是连续的。
在2008年9月提出的LTE-Advanced的需求研究报告TR 36.814V0.1.1中已经明确了LTE-Advanced下行最多可以支持8天线的应用。在2009年2月3GPP第56次会议上对LTE-Advanced明确了为支持8天线的应用以及多点协作传输(CoMP)、双流波束赋形(Beamforming)等技术的使用下LTE-Advanced下行参考信号的设计基本框架(Way forward),将对LTE-Advanced操作的下行参考信号定义为两种类型的参考信号:面向PDSCH解调的参考信号和面向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产生的参考信号,并且,面向PDSCH解调的参考信号基于层发送,每层对应一种参考信号,在LTE-Advanced系统中,最多可以支持的层数是8。
现有方案中,所设计的参考信号大都是基于天线端口的公有,以及一层、两层和四层专有的参考信号,还没有四层以上的基于层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以适应四层以上的基于层参考信号的发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需要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该参考信号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的解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所述参考信号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的解调,将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分为若干组,各组包含的参考信号互不相同,同一组内各参考信号所占用的资源相同,通过码分复用,不同组内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时频资源互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的层数为h时,在用户专有的物理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域位置上依次发送前h个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所述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层1的参考信号#0、层2的参考信号#1、层3的参考信号#2、层4的参考信号#3、层5的参考信号#4、层6的参考信号#5、层7的参考信号#6以及层8的参考信号#7;
设置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将8层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所述四个OFDM符号分别为:
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或者,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
或者,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
或者,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七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
优选地,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4组,每组各包含2个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4组中: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4,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5,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6,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7;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6,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5,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4;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7,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4,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5。
优选地,所述4组中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正交码为{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正交码为{1,-1}。
优选地,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3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更进一步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优选地,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2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优选地,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2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优选地,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2组,每组各包含4个参考信号。
优选地,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5,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6及参考信号#7;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6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5;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6;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7;
或者,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
优选地,所述2组中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三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及第四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
或者,所述2组中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三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及第四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
优选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
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6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6个子载波为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及第十个子载波。
优选地,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1组,组内包含8个参考信号。
优选地,参考信号#0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1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2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3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4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5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6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7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优选地,将组内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
优选地,所述6个子载波为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及第十个子载波。
优选地,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相同。
优选地,参考信号#k的序列r(m)根据下式产生:
r ( m )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 m = 0,1 , . . . , L - 1
其中:
k分别为0,1,2,3,4,5,6及7;
L为参考信号#k需要的序列长度;
伪随机序列c(i)根据下式产生:
c(i)=(x1(i+NC)+x2(i+NC))mod2
x1(i+31)=(x1(i+3)+x1(i))mod2
x2(i+31)=(x2(i+3)+x2(i+2)+x2(i+1)+x2(i))mod2
其中:
NC=1600;
x1(0)=1,x1(n)=0,n=1,2,...,30;
x2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 c init = Σ n = 0 30 x 2 ( n ) · 2 n 产生;
cinit由下式产生: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02
其中:
ns为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索引;
NID cell为小区的标识;
nRNTI为用户专有的标识;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03
为下取整运算。
优选地,将参考信号序列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04
映射到天线逻辑端口p OFDM符号l上子载波k上 a k , l ( p ) = a ( i , j ) × r l , n s ( m ′ ) , a(i,j)为正交码因子,其中:
i=0且j=0,1,2或3时,a(i,j)=1;
i=1且j=0 or j=2时,a(i,j)=1;
i=1且j=1 or j=3时,a(i,j)=-1;
i=2且j=0 or j=1时,a(i,j)=1;
i=2且j=2 or j=3时,a(i,j)=-1;
i=3且j=0 or j=3时,a(i,j)=1;
i=3且j=1 or j=2时,a(i,j)=-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层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在保证了尽量少的参考信号开销的同时,还保证了传输的性能,并且可以很好地兼容已有的LTE系统,从而实现了高阶的MIMO传输,支持了相应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LTE系统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b)为LTE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系统带宽为5MHz的LTE系统的物理资源块示意图;
图3(a)为常规CP时公有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b)为扩展CP时公有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发明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方法第四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方法第五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9(a)至图9(h)为本发明方法第六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在资源块中载波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出的针对LTE-Advanced系统的面向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中,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记为层1的参考信号#0、层2的参考信号#1、层3的参考信号#2、层4的参考信号#3、层5的参考信号#4、层6的参考信号#5、层7的参考信号#6、层8的参考信号#7;其中,将所有参考信号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的参考信号互不相同,同一组内各参考信号所占用的资源相同,通过码分复用,不同组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时频资源互不相同。
图4至图8为本发明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各个实施例,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基于层的参考信号在其相应资源块中的具体载波位置。
图4至图8中标号T1、T2、T3、T4、T5、T6、T7以及T8,对应于层1的参考信号#0、层2的参考信号#1、层3的参考信号#2、层4的参考信号#3、层5的参考信号#4、层6的参考信号#5、层7的参考信号#6和层8的参考信号#7。
参考信号仅在用户专有的物理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域位置上传输。参考信号#k(k=0,1,2,3,4,5,6,7)的序列r(m)的产生方法如下式所示:
r ( m )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 m = 0,1 , . . . , L - 1 式(1)
其中:
L为参考信号#k需要的序列长度;
伪随机序列c(i)按照如下公式产生:
c(i)=(x1(i+NC)+x2(i+NC))mod2                    式(2)
x1(i+31)=(x1(i+3)+x1(i))mod2                    式(3)
x2(i+31)=(x2(i+3)+x2(i+2)+x2(i+1)+x2(i))mod2    式(4)
其中:
NC=1600;
x1(0)=1,x1(n)=0,n=1,2,...,30;
x2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 c init = Σ n = 0 30 x 2 ( n ) · 2 n 产生;
根据式(5)计算出的cinit,代入式(2)、式(3)以及式(4),产生伪随机序列c(i):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32
式(5)
其中:
ns为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索引;
NID cell为小区的标识;
nRNTI为用户专有的标识;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33
为下取整运算。
将参考信号序列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34
映射到天线逻辑端口p OFDM符号l上子载波k上 a k , l ( p ) = a ( i , j ) × r l , n s ( m ′ ) , a(i,j)为如下表所示的正交码因子:
i [a(i,0),a(i,1),a(i,2),a(i,3)]
  0   [1,1,1,1]
  1   [1,-1,1,-1]
  2   [1,1,-1,-1]
  3   [1,-1,-1,1]
                                      ;
或者该正交码因子也可以描述为:
i=0且j=0,1,2或3时,a(i,j)=1;
i=1且j=0 or j=2时,a(i,j)=1;
i=1且j=1 or j=3时,a(i,j)=-1;
i=2且j=0 or j=1时,a(i,j)=1;
i=2且j=2 or j=3时,a(i,j)=-1;
i=3且j=0 or j=3时,a(i,j)=1;
i=3且j=1 or j=2时,a(i,j)=-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r(m)表示序列的产生方式,此处的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41
表示如何将序列的元素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当层数为h时,只发送相应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h-1,其他的参考信号不发送。
设置四个OFDM符号,将8层参考信号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上,该四个OFDM符号分别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可以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或者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可以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和第七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和第六个OFDM符号。
对所有参考信号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2组,每组包含4个参考信号,其中每组中所包含的参考信号为: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4及#5,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6及#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6及#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4及#5;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4及#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5及#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5及#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4及#6;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4及#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5及#6;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1、#5及#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3、#4及#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2、#4及#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3、#5及#7。
当组内参考信号的顺序按照上述方式排列时,各组内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三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四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
或者,
组内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第三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组内第四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
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2组时,可以分为如下所述的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这两种典型场景。
第一场景
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的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其中: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将该8层参考信号分为两组,每组内包含4个参考信号。组1所包含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0、#1、#4以及#6,组2所包含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2、#3、#5以及#7。两组内参考信号的顺序按照前述方式排列时,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2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3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4和参考信号#5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6和参考信号#7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0,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1,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2,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3,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4,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5,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6,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7,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和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将参考信号序列
Figure G2009101610827D00171
映射到天线逻辑端口p OFDM符号l上子载波k上,对于CP为:
常规循环前缀时,
a k , l ( p ) = a ( i , j ) × r l , n s ( m ′ )
k=k′+12×nPRB
k ′ = ( m ′ mod 3 ) × 5 ifp ∈ { 0,1,4,6 } 1 + ( m ′ mod 3 ) × 5 ifp ∈ { 2,3,5,7 }
l = 5 l ′ = 0 6 l ′ = 1 5 l ′ = 2 6 l ′ = 3
l ′ = 0,1 if n s mod 2 = 0 2,3 if n s mod 2 = 1
i = 0 ifp ∈ { 0,2 } 1 ifp ∈ { 1,3 } 2 ifp ∈ { 4,5 } 3 ifp ∈ { 6,7 }
j=l′
m ′ = 0,1 , . . . , 3 N RB PDSCH - 1
扩展循环前缀
a k , l ( p ) = a ( i , j ) × r l , n s ( m ′ )
k=k′+12×nPRB
k ′ = ( m ′ mod 3 ) × 5 ifp ∈ { 0,1,4,6 } 1 + ( m ′ mod 3 ) × 5 ifp ∈ { 2,3,5,7 }
l = 4 l ′ = 0 5 l ′ = 1 4 l ′ = 2 5 l ′ = 3
l ′ = 0,1 if n s mod 2 = 0 2,3 if n s mod 2 = 1
i = 0 ifp ∈ { 0,2 } 1 ifp ∈ { 1,3 } 2 ifp ∈ { 4,5 } 3 ifp ∈ { 6,7 }
j=l′
m ′ = 0,1 , . . . , 3 N RB PDSCH - 1
其中:
nPRB为相应的PDSCH的资源块索引,NRB PDSCH为相应的PDSCH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当CP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4(a)至图4(d)所示,其中图4(a)至图4(d)分别对应参考信号#0到参考信号#7的时频位置和正交码,以及正交码映射方式。
第二场景
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上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6个子载波。
上述6个子载波为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为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第十个共6个子载波。
相同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物理资源块中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并且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一个频域位置与第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三个频域位置与第四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五个频域位置与第六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于该第二场景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0、#1、#4以及#6,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2、#3、#5以及#7,组内各参考信号顺序按照前述方式排列,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2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3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4和参考信号#5对应正交码为{1,1,-1,-1},参考信号#6和参考信号#7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0,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1,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2,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3,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4,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5,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6,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参考信号#7,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1,1}。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5(a)至图5(d)所示,图5(a)至图5(d)分别对应参考信号#0到参考信号#7的频域位置和正交码,以及正交码映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频域的正交码,其余实施例采用的是时域的正交码。
对所有参考信号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4组,每组包含2个参考信号,其中每组中所包含的参考信号为: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4,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5,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6,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6,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5,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4;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7,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4,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5。
各组内参考信号的顺序按照上述方式排列时,组内第一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第二个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
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4组时,可以分为如下所述的第三场景、第四场景和第五场景这三种典型场景。
第三场景
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3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其中: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该第三场景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0和#4,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1和#5,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2和#6,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3和#7。其中,参考信号#0、#1、#2及#3对应正交码为{1,1},参考信号#4、#5、#6及#7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0,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1,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2,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3,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4,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5,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6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7,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6(a)和图6(b)所示,其中图6(a)和图6(b)分别对应参考信号#0到参考信号#7的时频位置和正交码,以及正交码映射方式。
第四场景
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相同的3个子载波;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2相同的3个子载波,其中: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该第四场景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其中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0和#4,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1和#5,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参考信号#2和#6,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参考信号#3和#7。其中,参考信号#0、#1、#2及#3对应正交码为{1,1},参考信号#4、#5、#6及#7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0,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1,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2,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3,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4,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5,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6,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7,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7(a)和图7(b)所示,其中图7(a)和图7(b)分别对应参考信号#0到参考信号#7的时频位置和正交码,以及正交码映射方式。
第五场景
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2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该四个OFDM符号上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其中: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或者,
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该第五场景的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0和#4,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1和#5,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2和#6,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参考信号#3和#7。其中,参考信号#0、#1、#2及#3对应正交码为{1,1},参考信号#4、#5、#6及#7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0,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1,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七、十二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七、十二子载波;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2,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3,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六、十一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六、十一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4,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5,位于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七、十二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二、七、十二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6,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参考信号#7,位于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六、十一子载波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六、十一子载波上;对应正交码为{1,-1}。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8(a)和图8(b)所示,其中图8(a)和图8(b)分别对应参考信号#0到参考信号#7的时频位置和正交码,以及正交码映射方式。
对所有参考信号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1组,组内包含8个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0、#1、#2及#3对应的正交码分别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及{1,1,-1,-1,1,1,-1,-1},参考信号#4、#5、#6及#7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及{1,1,-1,-1,-1,-1,1,1}。当层数为h时,只发送相应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h-1,其他参考信号不发送。参考信号承载在相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资源块上。
将所有8层参考信号划分为1组时,为如下所述的第六场景。
第六场景
将组内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前述设置的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该6个子载波为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及第十个子载波。
组内不同时域符号该物理资源块中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并且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一个频域位置与第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三个频域位置与第四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该物理资源块中第五个频域位置与第六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是相同的。
对应于该第六场景的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分别发送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7,其中参考信号#0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1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2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3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4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5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参考信号#6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以及参考信号#7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0、#1、#2、#3、#4、#5、#6及#7位于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即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上,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上,以及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上。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这些参考信号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如图9(a)至图9(h)所示,其中图9(a)至图9(h)分别对应T1至T8在物理资源块中的位置。
本发明提出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在保证了尽量少的参考信号开销的同时,还保证了传输的性能,并且可以很好地兼容已有的LTE系统,从而实现了高阶的MIMO传输,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所述参考信号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的解调,其特征在于,
将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分为若干组,各组包含的参考信号互不相同,通过码分复用,同一组内各参考信号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相同;
不同组内参考信号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互不相同;
所述参考信号的层数为8,所述各层对应的参考信号依次为层1的参考信号#0、层2的参考信号#1、层3的参考信号#2、层4的参考信号#3、层5的参考信号#4、层6的参考信号#5、层7的参考信号#6以及层8的参考信号#7;
设置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将8层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所述四个OFDM符号分别为:
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
或者,
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
或者,
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
或者,
当子帧中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四个OFDM符号为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四个和第七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和第六个OFDM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的层数为h时,在用户专有的物理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域位置上依次发送前h个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4组,每组各包含2个参考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组中: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4,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5,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6,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6,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5,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4;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和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和参考信号#7,组3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和参考信号#4,组4依次包含参考信号#3和参考信号#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4组中每组依次包含参考信号对应的正交码为{1,1}和{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3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2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3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2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将所述组4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3个子载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该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2组,每组各包含4个参考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组中: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5,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6及参考信号#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6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5;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7,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6;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7;
或者,
组1依次包含参考信号#0、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4及参考信号#6,组2依次包含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3、参考信号#5及参考信号#7。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组中每组依次包含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1,-1,1,-1},{1,1,-1,-1},及{1,-1,-1,1};
或者,
所述2组中每组依次包含参考信号对应正交码为{1,1,1,1},{1,-1,1,-1},{1,-1,-1,1},及{1,1,-1,-1}。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
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不同的3个子载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六、第十一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七、第十二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第六、第十个子载波;
或者,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五、第九个子载波,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三、第七、第十一个子载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1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
所述组2中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与所述组1中参考信号相同的6个子载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6个子载波为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及第十个子载波。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8层参考信号分为1组,组内包含8个参考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参考信号#0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1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2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3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4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5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6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参考信号#7对应的正交码为{1,1,-1,-1,-1,-1,1,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组内的参考信号依次映射到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6个子载波为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及第十二个子载波,或者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及第十个子载波。
23.如权利要求7、9、11、16、18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同一组内不同时域符号相同频域位置的载波上映射的参考信号数据相同。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信号#k的序列r(m)根据下式产生:
r ( m )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 m = 0,1 , . . . , L - 1
其中:
k分别为0,1,2,3,4,5,6及7;
L为参考信号#k需要的序列长度;
伪随机序列c(i)根据下式产生:
c(i)=(x1(i+NC)+x2(i+NC))mod2
x1(i+31)=(x1(i+3)+x1(i))mod2
x2(i+31)=(x2(i+3)+x2(i+2)+x2(i+1)+x2(i))mod2
其中:
i为伪随机序列包含的元素索引;
NC=1600;
x1(0)=1,x1(n)=0,n=1,2,...,30;
x2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
Figure FDA0000399919230000091
产生;
cinit由下式产生:
Figure FDA0000399919230000092
其中:
ns为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索引;
为小区的标识;
nRNTI为用户专有的标识;
Figure FDA0000399919230000094
为下取整运算。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参考信号序列(m')映射到天线逻辑端口p的OFDM符号l上子载波k'上
Figure FDA0000399919230000095
所述参考信号序列(m')是OFDM符号索引为l、无线帧中的时隙索引为ns时参考信号#k的序列r(m),m'=0,1,...,L-1,其中:
p为天线逻辑端口;
l为OFDM符号索引;
k'为子载波索引;
a(i',j)为正交码因子,其中:
i'=0且j=0,1,2或3时,a(i',j)=1;
i'=1且j=0or j=2时,a(i',j)=1;
i'=1且j=1or j=3时,a(i',j)=-1;
i'=2且j=0or j=1时,a(i',j)=1;
i'=2且j=2or j=3时,a(i',j)=-1;
i'=3且j=0or j=3时,a(i',j)=1;
i'=3且j=1or j=2时,a(i',j)=-1;
i'为正交码序列索引;
j为正交码序列包含的元素索引。
CN200910161082.7A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Active CN101626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082.7A CN10162662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PCT/CN2010/072182 WO2011015065A1 (zh) 2009-08-07 2010-04-26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082.7A CN10162662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6620A CN101626620A (zh) 2010-01-13
CN101626620B true CN101626620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52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082.7A Active CN10162662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6620B (zh)
WO (1) WO2011015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620B (zh) * 2009-08-07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KR101700003B1 (ko) 2010-01-20 2017-01-25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복조 기준신호를 위한 안테나 포트 맵핑방법 및 장치
EP2369775B1 (en) * 2010-03-16 2019-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US8743980B2 (en) 2010-08-12 2014-06-03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designing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3110212A1 (en) * 2012-01-26 2013-08-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sing group bas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WO2015143621A1 (zh) 2014-03-25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序列的插入、提取方法和设备
JP6679719B2 (ja) * 2015-11-24 2020-04-1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シグナリング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れらにおい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WO2017124335A1 (en) 2016-01-20 2017-07-27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CN107733609B (zh) 2016-08-12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参考信号发送装置
CN110149193B (zh) * 2017-01-06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33B (zh) 2017-01-26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90670A (zh) * 2017-02-03 2022-01-04 Idac控股公司 广播信道传输和解调
CN108632190B (zh) * 2017-03-24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8112079B (zh) 2017-06-23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资源的发送、配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431686B (zh) 2019-01-10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3780A1 (zh) * 2019-01-10 2020-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53007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412A (zh) * 2008-08-19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
CN101447815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59462A (zh) * 2008-12-3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6947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Bengt Lind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G LTE FDD and TDD DETECTION USING REFERENCE SIGNAL CORRELATION
CN101510868A (zh) * 2009-03-17 2009-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CN101594335B (zh) * 2009-06-19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CN101626620B (zh) * 2009-08-07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815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55412A (zh) * 2008-08-19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
CN101459462A (zh) * 2008-12-3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6620A (zh) 2010-01-13
WO2011015065A1 (zh)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6620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1662443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序列产生和映射方法及发送装置
CN101719888B (zh) 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参考信号序列的映射系统及方法
CN101483466B (zh)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KR101700003B1 (ko) 복조 기준신호를 위한 안테나 포트 맵핑방법 및 장치
JP6100843B2 (ja) 多重アンテナ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ダウンリンク参照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2942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etection in MIMO system
CN101340228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01541085B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及使用方法
CN101505180B (zh) 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csi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与装置
CN102202027B (zh) 一种导频序列的产生方法和装置
KR101276859B1 (ko)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6531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78068B (zh) 定位参考信号频域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635950A (zh) 一种确定小区参考信号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4665A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5610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估计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09664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CN102055706B (zh) 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
WO2018141195A1 (zh) 一种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137464A1 (zh)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64706B (zh) 基于混合复用的导频复用方式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05337718A (zh) 用于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和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