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228B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228B
CN101340228B CN200810146053.9A CN200810146053A CN101340228B CN 101340228 B CN101340228 B CN 101340228B CN 200810146053 A CN200810146053 A CN 200810146053A CN 101340228 B CN101340228 B CN 101340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subcarrier
logic port
symbol
antenna log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60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0228A (zh
Inventor
戴博
夏树强
梁春丽
郝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08101460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0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0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0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将各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于各子帧中固定的资源单元上传输,一个资源单元上仅承载属于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将8个天线逻辑端口均分为4组;一个符号仅承载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各承载参考信号的符号的每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中,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5个子载波;承载同一组内不同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2个子载波。本发明能支持8天线端口MIMO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多载波调制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频域上,OFDM的多径信道呈现出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为了克服这种衰落,将信道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频谱特性都近似平坦,并且OFDM各个子信道相互正交,因此允许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从而可以很大限度地利用频谱资源。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增大系统容量、提高传输性能,并能很好和其它物理层技术融合,因此成为B3G和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但是,在信道相关性强时,由多径信道带来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大大降低,造成MIMO系统性能的大幅下降。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MIMO预编码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MIMO复用方式,其通过收发端的预编码处理将MIMO信道化成多个独立的虚拟信道。因为有效消除了信道相关性的影响,所以预编码技术保证了MIMO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的重要计划。LTE系统的基本帧结构如下图1所示,分为无线帧、半帧、子帧、时隙和符号四个等级,其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的长度为5ms,一个半帧由5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
当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
当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时候,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每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16.67us;
一个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为一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子载波,而一个下行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由连续12个子载波和连续7个(长CP的时候为6个)OFDM符号构成,在频域上为180kHz,时域上为一个一般时隙的时间长度,如图2所示。在资源分配时,以资源块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
在OFDM系统中,采用了MIMO技术,为了更好的应用MIMO技术,相应的用作空间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也需要设计;基站最多可以支持8天线端口的应用,相应的参考信号的设计也需要支持8天线端口的场景,目前,还没有8天线端口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以支持8天线端口MIMO技术的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能支持8天线端口MIMO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各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于各子帧中固定的资源单元上传输,一个资源单元上仅承载属于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将8个天线逻辑端口均分为4组;一个符号仅承载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
各承载参考信号的符号的每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中,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5个子载波;承载同一组内不同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2个子载波。
进一步的,对于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相邻两个符号的相同资源块上,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子载波的在频域的间隔为2个子载波。
进一步的,每个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的初始位置由小区标识确定。
进一步的,4组天线逻辑端口中,部分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其它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或者四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都是小区专有。
进一步的,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每个资源块都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仅有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资源块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时,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每个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时,所述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仅承载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资源上,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相应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第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三个符号上;第二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上。
进一步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进一步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上。
进一步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逻辑端口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号为0,1,2,3,4,5,6,7的天线端口,或者天线端口号为0,1,2,3,6,7,8,9的天线端口。
进一步的,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进一步的,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进一步的,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本发明的方案为各天线逻辑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安排了合理的频域间隔和时域间隔,可以很好的估计出频域选择性衰落情况和时域上信道变化情况,同时,也保证导频的开销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LTE系统的基本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LTE系统带宽为5MHz的时候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一中,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一中,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二中,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二中,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三中,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三中,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承载参考信号的具体载波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可用于LTEMIMO系统中8天线逻辑端口的情况,包括:
将各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各子帧中固定的资源单元上传输,一资源单元上仅承载属于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即分别用以承载不同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在子帧中所在的符号和子载波是固定的,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可以承载在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上;将8个天线逻辑端口均分为4组,一个符号仅承载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
各承载参考信号的符号的每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中,对于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而言,相邻的两个子载波在频域上的间隔为5个子载波(即两个子载波索引之差的绝对值为6),对于承载同一组内不同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而言,相邻的两个子载波在频域上的间隔为2个子载波(即两个子载波索引之差的绝对值为3)。
其中,所述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是指:存在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的资源块。
可选的,对于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而言,相邻两个符号的相同资源块上,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子载波的频域间隔为2个子载波(即两个子载波索引之差的绝对值为3)。
4组天线逻辑端口中,可以是部分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其它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比如所述第一组天线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所述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和所述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也可以是四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都是小区专有。
小区专有表明在所述符号的每个资源块中都承载着所述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用户专有表明所述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仅承载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资源上。也就是说,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每个资源块都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仅有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资源块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根据上述方法不难推出,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时,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每个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时,所述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仅承载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资源上,也就是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资源上,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相应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每个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的初始位置由小区标识确定。
可选的,第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三个符号上;第二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上。
可选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可选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上。
可选的,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以上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只为区别不同的天线逻辑端口组,没有限定作用。
上述天线逻辑端口可以但不限于分别对应于具体天线端口号是0,1,2,3,4,5,6,7的天线端口,或者端口号是0,1,2,3,6,7,8,9的天线端口。
下面用本发明的三个应用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以下三个应用示例均以3GPP LTE(带宽5M)系统为例,一共含有512个子载波,其中可用子载波为中间的300个,每个资源块含有连续12个子载波,则5M带宽一共有25个资源块,如图2所示。
三个应用示例中,首先按下述方法对天线逻辑端口进行分组: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和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为第一组;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和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为第二组;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和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为第三组;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和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为第四组;
以上的“第X个天线逻辑端口”、“第X组”只用于区别不同的天线逻辑端口,没有限定作用。以下示例中以各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均是小区专有为例进行说明,如果一天线逻辑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为用户专有,则该参考信号不是承载在“各资源块”上,而是仅承载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资源块”上。
图3到图8中,Tx用以表示第X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三个示例中承载第一到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资源都如下: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其中,k可以为1,2,3,4,5,6中的任一个;
应用示例一中: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当k=2时,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3所示;
当k=2时,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4所示。
应用示例二中: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当k=2时,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5所示;
当k=2时,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6所示。
应用示例三中: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 13+1;
当k=2时,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7所示;
当k=2时,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时候,在一个资源块中承载上述八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载波位置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各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于各子帧中固定的资源单元上传输,一个资源单元上仅承载属于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将8个天线逻辑端口均分为4组;一个符号仅承载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
各承载参考信号的符号的每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中,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5个子载波;承载同一组内不同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彼此间隔2个子载波;
4组天线逻辑端口中,部分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其它组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或者四组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都是小区专有;
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每个资源块都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对于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的天线逻辑端口,各承载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中,仅有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资源块承载着该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承载同一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符号,相邻两个符号的相同资源块上,承载该天线逻辑端口参考信号的子载波的在频域的间隔为2个子载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在频域的初始位置由小区标识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小区专有时,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每个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当天线逻辑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是用户专有时,所述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仅承载在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频资源上,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相应资源块内有4个承载参考信号的载波,所述载波分属两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和倒数第三个符号上;第二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每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上;第四组天线逻辑端口上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一个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9.如权利要求1到4、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逻辑端口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号为0,1,2,3,4,5,6,7的天线端口,或者天线端口号为0,1,2,3,6,7,8,9的天线端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一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时隙第一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二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还承载在各时隙倒数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三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四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五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六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第七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个子载波和第k+6个子载波上;
第八个天线逻辑端口的参考信号承载在各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中各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第k+3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上,m=(k+9)mod13+1;
其中,k为1,2,3,4,5,6中的任一个;mod为取余。
CN200810146053.9A 2008-08-07 2008-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053.9A CN101340228B (zh) 2008-08-07 2008-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053.9A CN101340228B (zh) 2008-08-07 2008-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228A CN101340228A (zh) 2009-01-07
CN101340228B true CN101340228B (zh) 2014-05-28

Family

ID=4021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60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228B (zh) 2008-08-07 2008-08-07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0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7304B (zh) * 2008-09-19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公共导频的配置方法
CN101729091B (zh) * 2008-10-27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号的配置、通知以及信道估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77945B (zh) * 2009-01-12 2013-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基站
CN101547036B (zh) * 2009-01-23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扩展后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395721A4 (en) 2009-02-08 2017-03-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terminal demodulation in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1505180B (zh) * 2009-03-17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csi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与装置
CN101841506B (zh) * 2009-03-20 2013-05-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发送方法
US11218194B2 (en) 2009-03-23 202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5162510B (zh) * 2009-03-23 2019-01-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110588A2 (ko) 2009-03-23 2010-09-3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WO2010120140A2 (ko) 2009-04-15 201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67949B (zh) * 2009-04-20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导频与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CN101541085B (zh) * 2009-04-27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及使用方法
KR101663616B1 (ko) * 2009-04-29 2016-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1000302A1 (zh) 2009-06-29 2011-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16360B (zh) 2009-07-24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US8923905B2 (en) 2009-09-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US8948097B2 (en) 2009-09-30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RS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32164B2 (en) 2009-10-15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05550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导频发送方法及相应信道估计方法
CN103368696A (zh) * 2012-03-26 2013-10-2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210116B2 (ja) * 2013-01-21 2017-10-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参照信号の伝送方法、基地局、端末、システム、マシン可読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シン可読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WO2014161183A1 (zh) * 2013-04-03 2014-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634574B (zh) * 2013-06-08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035782A1 (zh) * 2015-09-01 2017-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7733600B (zh) * 2016-08-12 2021-01-0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88360B (zh) * 2016-09-30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8082135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终端、系统和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
CN108289018B (zh) * 2017-01-09 2023-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9257153B (zh) * 2017-03-24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053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053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3GPP TS 36.211 V8.2.0》.2008,第50-5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228A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0228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01505180B (zh) 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csi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与装置
CN101483466B (zh)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KR101700003B1 (ko) 복조 기준신호를 위한 안테나 포트 맵핑방법 및 장치
CN101541085B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及使用方法
CN101355412B (zh) 信号发送方法
JP5487320B2 (ja) 高級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シーケンスのマッピ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775768B1 (en)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rting position of the e-pdcch
CA2789026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 diversity
KR101355313B1 (ko)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배치 방법
CN101778068B (zh) 定位参考信号频域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1298959B1 (ko) 유니캐스트 및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들의 멀티플렉싱 모드에서 파일럿 맵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1594175B (zh) 一种波束赋型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23208A (zh) 用于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和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35950A (zh) 一种确定小区参考信号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99190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EP2494727A1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CN101296031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2377723B (zh) 设计参考信号模式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KR20090075601A (ko) 이종 모드 및 tdd/fdd 지원에 유연한 프레임 및 이를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1459462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BRANCH OF ZTE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310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9

Address after: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6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