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190A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190A
CN110999190A CN201880052151.8A CN201880052151A CN110999190A CN 110999190 A CN110999190 A CN 110999190A CN 201880052151 A CN201880052151 A CN 201880052151A CN 110999190 A CN110999190 A CN 110999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ymbol
sfi
symbols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1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190B (zh
Inventor
郑会润
朴成益
金兴黙
许南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UE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基站接收包括用于指示时隙的格式的SFI的第一上层消息;从基站接收用于指示属于由SFI设定的时隙的可变符号的用途的DCI或第二上层消息;以及基于第二上层消息或DCI将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确定为DL符号或UL符号。因此,可以增强通信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配置时隙的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指示构成子帧的时隙的结构的配置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正被开发。典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被定义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的长期演进(LTE)、或新空口(NR)等。LTE可以是第四代(4G)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而NR可以是第五代(5G)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使用高于4G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的通信系统)的频带的频带(例如,在6GHz以上的频带)以及4G通信系统的频带的5G通信系统(例如,支持NR的通信系统)已被考虑用于处理从4G通信系统的商用化以来迅速增长的无线数据。5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MTC)。
为了支持5G通信系统中的上述服务(例如,eMBB、URLLC、mMTC等),有必要支持灵活的帧和时隙结构。因此,构成子帧的时隙的结构可以对于每个时隙而不同。在该情况下,需要用于向终端通知指示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的高效的信令方法。
同时,作为发明背景的技术旨在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可以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未知的内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指示构成子帧的时隙的结构的配置信息的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一种UE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指示时隙的格式的SFI的第一上层消息;从基站接收指示属于由SFI配置的时隙的可变符号的用途的DCI或第二上层消息;以及基于第二上层消息或DCI将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确定为DL符号、UL符号或可变符号。
这里,第一上层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这里,SFI可以指示时隙中包括的DL符号的数目和UL符号的数目。
这里,第一上层消息可以是小区特定RRC消息并且第二上层消息可以是UE特定RRC消息。
这里,DCI可以包括指示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用于下行链路传送还是上行链路传送的调度信息。
这里,SFI配置的时隙可以包括DL符号、UL符号和可变符号。
这里,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DL符号时,从基站接收可变符号中的DL信道和DL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UL符号时,向基站传送可变符号中的UL信道和UL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当基于第二上层消息或DCI确定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被保持时,可以不在可变符号中执行用于传送或接收信道或信号的操作。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传送包括指示时隙的格式的SFI的第一上层消息;以及传送指示属于由SFI配置的时隙的可变符号的用途的DCI或第二上层消息,其中基于第二上层消息或DCI将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确定为DL符号、UL符号或可变符号。
这里,第一上层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这里,SFI可以指示时隙中包括的DL符号的数目和UL符号的数目。
这里,第一上层消息可以是小区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第二上层消息可以是UE特定RRC消息。
这里,DCI可以包括指示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用于下行链路传送还是上行链路传送的调度信息。
这里,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DL符号时,向UE传送可变符号中的DL信道和DL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属于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UL符号时,从UE接收可变符号中的UL信道和UL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一种UE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指示属于具有m 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1的时隙#i的格式的时隙格式指示(SFI);基于SFI确定时隙#i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以及基于SFI确定属于具有子载波间隔2u×m kHz的带宽部分#2的时隙#j至#(j+2u-1)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其中m是15、30、60、120或240,u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i和j均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并且每个符号的类型是DL符号,可变符号或UL符号。
这里,时隙#j至#(j+2u-1)中包括的在时间轴上与时隙#i中包括的一个符号对准的2u个连续符号的类型可以被确定为与时隙#i中包括的一个符号的类型相同。
这里,属于时隙#j至#(j+2u-1)中的每个时隙的符号#p的类型可以被确定为与属于时隙#i的符号#p的类型相同,属于时隙#j至#(j+2u-1)中的每个时隙的符号的数目可以被确定为与属于时隙#i的符号的数目相等,并且p可以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这里,可以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从基站接收SFI,并且DCI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信系统中的时隙结构可以由基站动态配置。时隙可以被分类成下行链路(DL)符号、可变符号和上行链路(UL)符号,并且时隙中包括的可变符号的用途(例如,下行链路传送或上行链路传送)可以由基站动态配置。
再者,当通信系统中配置有多个带宽部分并且基站传送指示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信息时,用户设备(UE)可以基于指示一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信息来确定剩余的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因此,可以增强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节点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框图。
图3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系统帧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子帧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带宽部分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1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2a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2b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四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2c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五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3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六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6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7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CP的时隙结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8是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时隙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顺序图。
图19a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9b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19c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图20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易于具有各种修改和替选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且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所述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案,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方案、等效方案和替选方案。
尽管本文可以针对各种元素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但是这些元素不应被解释为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辨别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第一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二元素,而第二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一元素,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将理解,当元素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素时,该元素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素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素。相反,当元素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素时,不存在居间的元素。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案的目的,而非旨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限制。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具有”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前述的组合的存在,而非排除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前述的组合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共同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共同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在没有在本文中明确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被理想化地或者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全面理解本发明,在附图的描述通篇中由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素,并且将不再重复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将描述被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无线通信网络。被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无线通信网络不限于下面的描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这里,无线通信网络在含义上与无线通信系统通用。
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第一基站110可以支持蜂窝通信(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规定的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或新空口(NR)等)等。第一基站110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例如,单用户MIMO(SU-MIMO)、多用户MIMO(MU-MIMO)、大规模MIMO等)、多点协作(CoMP)、或载波聚合(CA)等。
第一基站110可以在频带F1中操作并且可以形成宏小区。第一基站110可以通过理想回程或非理想回程连接到另一基站(例如,第二基站120、第三基站130)。第二基站120可以位于第一基站110的覆盖范围内。第二基站120可以在第二频带F2中操作并且可以形成小小区。第二基站120支持的通信方案(例如,NR)可以不同于第一基站110的通信方案(例如,LTE)。
第三基站130可以位于第一基站110的覆盖范围内。第三基站130可以在第二频带F2中操作并且可以形成小小区。第三基站130支持的通信方案(例如,NR)可以不同于第一基站110的通信方案(例如,LTE)。第一基站110以及连接到第一基站110的用户设备(UE)(未示出)中的每一者可以通过频带F1和频带F2之间的载波聚合(CA)传送和接收信号。替选地,连接到第一基站110的UE和第一基站110中的每一者可以支持针对频带F1和频带F2的双连接(DC),并且可以在DC环境中传送和接收信号。
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节点(即,基站、UE等)可以支持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通信协议、基于宽带CDMA(WCDMA)的通信协议、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通信协议、基于频分多址(FDMA)的通信协议、基于单载波FDMA(SC-FDMA)的通信协议、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通信协议、或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通信协议等。
在通信节点中,基站可以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5G节点B(gNodeB)、基地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接入点、接入节点、或传送/接收点(Tx/Rx点)等。在通信节点中,UE可以被称为终端、接入终端、移动终端、站、用户(subscriber)站、便携式用户站、移动站、节点、或设备等。通信节点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图2是示出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节点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框图。
参照图2,通信节点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连接到用于执行通信的网络的收发机230。再者,通信节点2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设备240、输出接口设备250、以及储存设备260等。通信节点200中包括的每个部件可以因通过总线270连接而彼此通信。
然而,通信节点200中包括的每个部件可以不连接到公共总线270而是经由独立接口或分立总线连接到处理器210。例如,处理器210可以经由专用接口连接到存储器220、收发机230、输入接口设备240、输出接口设备250和储存设备260中的至少之一。
处理器210可以运行存储器220和储存设备260中的至少之一中存储的程序。处理器210可以表示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者其上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方法的专用处理器。存储器220和储存设备260均可以由易失性储存介质和非易失性储存介质中的至少之一构成。例如,存储器2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至少之一。
接下来,将描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节点的操作方法。即便是在描述将要在通信节点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例如,信号的传送或接收)时,相应的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执行与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相对应的方法(例如,信号的接收或传送)。也就是说,在描述UE的操作时,相应的基站可以执行与UE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相反,在描述基站的操作时,相应的UE可以执行与基站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图3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系统帧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3,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间资源可以被划分成帧。例如,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时间轴上连续地配置均具有10毫秒(ms)的长度的系统帧。系统帧号(SFN)可以被设定为#0至#1023。在该情况下,1024个系统帧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时间轴上重复。例如,系统帧#1023之后的系统帧的SFN可以被设定为#0。一个系统帧可以包括两个半帧,并且一个半帧的长度可以是5ms。位于系统帧的起始区域的半帧可以被称为“半帧#0”,并且位于系统帧的结束区域的半帧可以被称为“半帧#1”。系统帧可以包括10个子帧,并且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一个系统帧内的10个子帧可以被称为“子帧#0至#9”。
图4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子帧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4,一个子帧可以包括n个时隙,并且n可以是1或更大的整数。因此,一个子帧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时隙构成。
图5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5,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例如,一个时隙可以由14个OFDM符号组成。这里,时隙的长度可以根据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和OFDM符号的长度变化。OFDM符号可以被配置为下行链路符号、未知符号或上行链路符号。
图6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6,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这里,时隙的长度可以根据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和OFDM符号的长度变化。OFDM符号可以被配置为下行链路符号、未知符号或上行链路符号。
图7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7,由时间轴上的一个OFDM符号和频率轴上的一个子载波构成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资源元素(RE)”。由时间轴上的一个OFDM符号和频率轴上的K个子载波构成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资源元素组(REG)”。一个REG可以包括K个RE。这里,K可以是12。由时间轴上的N个OFDM符号和频率轴上的K个子载波构成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资源块(RB)”。这里,N可以是6、7或14。RB可以用作数据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图8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并且图9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8,在使用K kHz子载波间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是S ms。参照图9,在使用J kHz子载波间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是W ms。当子载波间隔J kHz是子载波间隔K kHz的两倍(即,J=2K)时,图9中的OFDM符合的长度(即,W ms)可以是图8中的OFDM符合(即,S ms)的长度的一半。在该情况下,W=S/2。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子载波间隔可以可变地配置。例如,在使用15kHz子载波间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是1/15000秒(s)。在该情况下,图6中示出的由7个OFDM符号组成的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7/15000s。
图10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带宽部分配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0,系统带宽SB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带宽部分。例如,系统带宽SB可以包括带宽部分#1和带宽部分#2。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同于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K kHz,在该情况下基站和UE可以基于根据子载波间隔K kHz的参数集(numerology)执行通信。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J kHz,在该情况下基站和UE可以基于根据子载波间隔J kHz的参数集执行通信。
UE根据其能力可以在整个系统带宽SB中或者在系统带宽(SB)中的一些带宽中传送和接收信号。例如,能够在整个系统带宽(SB)中传送和接收信号的UE可以被配置成在带宽部分#1、带宽部分#2或整个系统带宽SB(例如,带宽部分#1和#2)中传送和接收信号。能够在系统带宽SB中的一些带宽中传送和接收信号的UE可以被配置成在带宽部分#1或带宽部分#2中传送和接收信号。
图11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间-频率资源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1,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同于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的两倍。时隙的限定可以与子载波间隔无关。例如,一个时隙可以由7个OFDM符号组成而与OFDM符号的长度无关。在该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段周期中,一个时隙(例如,时隙#1)可以配置在带宽部分#1中,并且两个时隙(例如,时隙#2-1和时隙#2-2)可以配置在带宽部分#2中。再者,RB可以由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隙和频率轴上的12个子载波配置而成,而与子载波间隔无关。在该情况下,在相同尺寸的时间-频率资源中,两个RB(例如,RB#1-1和RB#1-2)可以按频率轴配置在带宽部分#1中,并且两个RB(例如,RB#2-1和RB#2-2)可以按时间轴配置在带宽部分#2中。
同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并且迷你时隙可以包括2、4或7个符号。时隙的类型可以被分类成下行链路(DL)时隙、上行链路(UL)时隙和DL/UL时隙。仅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送的符号的时隙可被称为“DL时隙”,而仅包括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符号的时隙可被称为“UL时隙”。用于下行链路传送的符号可被称为“DL符号”,而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符号可被称为“UL符号”。包括至少一个DL时隙、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和至少一个UL符号的时隙可被称为“DL/UL时隙”。可变符号可以是用途(例如,下行链路传送或上行链路传送)未定的符号。根据基站的配置,可变符号可用于下行链路传送(即,DL符号)或上行链路传送(即,UL符号)。替选地,没有信号以可变符号来传送。这里,可变符号可被称为“未知符号”、“间隙符号”或“预留符号”。DL/UL时隙可被如下配置。
图12a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2a,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此外,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DL符号、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和至少一个UL符号。例如,时隙中的符号#0可以是DL符号,时隙中的符号#1可以是可变符号,并且时隙中的符号#2至#13可以是UL符号。
图12b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四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2b,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此外,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DL符号、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和至少一个UL符号。例如,时隙中的符号#0至#11可以是DL符号,时隙中的符号#12可以是可变符号,并且时隙中的符号#13可以是UL符号。
图12c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五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2c,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此外,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DL符号、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和至少一个UL符号。例如,时隙中的符号#0和#7至#11可以是DL符号,时隙中的符号#1和#12可以是可变符号,并且时隙中的符号#2至#6和#13可以是UL符号。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时隙结构(或,时隙格式)可以不限于图12a至12c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也就是说,时隙可以以各种方式配置。然而,时隙中的符号#0可以限于DL符号。为了从DL符号切换到UL符号,可以需要至少一个可变符号。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可以位于DL符号和UL符号之间。为了从UL符号切换到DL符号,可以不需要可变符号。时隙中的符号的配置顺序可以是“DL符号→可变符号→UL符号”。
同时,可以配置指示时隙配置(例如,时隙结构)的时隙格式指示(SFI)。SFI可以指示构成时隙的符号的类型(例如,DL符号、可变符号、UL符号)。再者,SFI可以包括指示时隙中包括的DL符号的数目、可变符号的数目和UL符号的数目中的至少之一的信息。SFI可以指示其中传送相应的SFI的时隙的配置。替选地,SFI可以指示其中传送相应的SFI的时隙#n之后的时隙#n+k的配置。这里,n可以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并且k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基站可以向UE传送SFI,并且UE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到的SFI识别时隙配置。SFI可以包括在系统信息中、上层消息(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SFI配置为位图
SFI可以被配置为位图。当时隙包括14个符号时,SFI的尺寸可以是14比特位。在该情况下,SFI中的一比特位可以指示与相应的比特位对应的符号的类型(例如,DL符号、可变符号或UL符号)。例如,被设定为“0”的比特位可以指示与该比特位对应的符号的类型是DL符号,并且被设定为“1”的比特位可以指示与该比特位对应的符号的类型是UL符号。替选地,被设定为“0”的比特位可以指示与该比特位对应的符号的类型是UL符号,并且被设定为“1”的比特位可以指示与该比特位对应的符号的类型是DL符号。
当指示DL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1”并且指示UL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0”时,指示图12a中所示的时隙结构的SFI可被设定为“1x0000000000”,指示图12b中所示的时隙结构的SFI可被设定为“111111111111x0”,并且指示图12c中所示的时隙结构的SFI可被设定为“1x0000011111x0”。
指示可变符号的比特位值可以与指示DL符号或UL符号的比特位值等同地配置。例如,当指示DL符号或可变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1”并且指示UL符号或可变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0”时,指示图12a中所示的时隙结构的SFI可以被设定为“11000000000000”。在该情况下,接收到该SFI的UE可以确定该时隙中的起始UL符号(即,符号#2)之前的符号#1是可变符号。这里,起始UL符号可以是构成时隙中的UL突发的UL符号中的在时间轴上最前位置处的UL符号,并且UL突发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UL符号组成。
替选地,当指示DL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1”并且指示UL符号或可变符号的比特位被设定为“0”时,指示图12b中所示的时隙结构的SFI可被设定为“11111111111100”。在该情况下,接收到该SFI的UE可以确定该时隙中的结束DL符号(即,符号#11)之后的符号#12是可变符号。这里,结束DL符号可以是构成时隙中的DL突发的DL符号中的在时间轴上最后位置处的DL符号,并且DL突发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DL符号组成。
DL突发和UL突发可以如下配置。
图13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配置的第六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3,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再者,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DL符号、至少一个可变符号和至少一个UL符号。例如,时隙中的符号#0和#7至#11可以是DL符号,时隙中的符号#1和#12可以是可变符号,并且时隙中的符号#2至#6和#13可以是UL符号。
在该时隙中可以配置至少一个DL突发和至少一个UL突发。D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0,并且D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7至#11。U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2至#6,并且U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3。
■SFI指示起始/结束符号索引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时隙中的结束DL符号的索引(例如,号码)来配置SFI。在该情况下,由于图13中示出的时隙中的DL突发#0中的结束DL符号是符号#0并且DL突发#1中的结束DL符号是符号#11,因此SFI可以被配置成指示符号#0和符号#11中的至少一个。当SFI指示符号#0时,UE可以确定符号#0是结束DL符号,符号#1是可变符号,并且从符号#2开始呈现UL符号。当SFI指示符号#11时,UE可以确定符号#11是结束DL符号,符号#12是可变符号,并且符号#13是UL符号。
替选地,可以使用时隙中的起始UL符号的索引(例如,号码)来配置SFI。在该情况下,由于图13中示出的时隙中的UL突发#0中的起始UL符号是符号#2并且UL突发#1中的起始UL符号是符号#13,因此SFI可以被配置成指示符号#2和符号#13中的至少一个。当SFI指示符号#2时,UE可以确定符号#2是起始UL符号,符号#1是可变符号,并且符号#0是DL符号。当SFI指示符号#13时,UE可以确定符号#13是起始UL符号,符号#12是可变符号,并且从符号#11开始呈现DL符号。
同时,可变符号的用途可以不由SFI(例如,公共SFI)指示,而是可以由之后传送的上层消息(例如,专用SFI)指示。例如,通过上层消息(例如,专用SFI)可以将可变符号推翻变为DL符号或UL符号。
■SFI指示预定义的时隙结构
时隙结构可以被预定义,在该情况下SFI可以指示预定义的时隙结构。指示预定义的时隙结构的SFI可被称为“UL/DL配置”。例如,当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正常循环前缀(CP)时,时隙结构可以如下表1至3中所示的那样定义。这里,“D”可以指示DL符号,“F”可以指示可变符号,并且“U”可以指示UL符号。SFI=#0至#55中的每个SFI可以指示与相应的索引对应的时隙结构,并且SFI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下表1至3中限定的索引(即,#0至#5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索引。
[表1]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21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31
[表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3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41
[表3]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4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51
当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扩展循环前缀(CP)时,时隙结构可以如下表4至6中所示的那样定义。SFI=#0至#55中的每个SFI可以指示与相应的索引对应的时隙结构,并且SFI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下表4至6中定义的索引(即,#0至#5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索引。
[表4]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5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61
[表5]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6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71
[表6]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72
Figure BDA0002382073850000181
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上层消息传送指示可用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例如,在表1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这里,指示可用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可被称为“时隙配置信息”。当通过系统信息(例如,同步/物理广播信道(SS/PBCH)块中包括的系统信息、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其他系统信息(OSI))传送时隙配置信息时,属于基站的小区的UE可以共同使用该时隙配置信息。替选地,当通过上层消息(例如,UE特定RRC消息或UE专用RRC消息)传送时隙配置信息时,可以针对每个UE不同地配置时隙配置信息。UE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上层消息获得时隙配置信息。替选地,时隙配置信息可以在基站和UE中被预先配置。
在完成时隙配置信息的信令之后,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上层消息传送SFI(例如,指示表1至3中定义的索引#0至#55或者表4至6中定义的索引#0至#5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SFI)。SFI可以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传送,在该情况下基站的小区中的所有UE(即,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接收SFI的UE)可以使用由同一SFI指示的时隙结构。小区特定RRC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时隙配置周期可以以时隙或子帧为单位进行配置。
替选地,当通过UE特定RRC消息(或UE专用RRC消息)传送SFI时,可以向属于基站的小区的各个UE传送不同的SFI。例如,基站可以向UE#0传送指示SFI#0的UE特定RRC消息,并且向UE#1传送指示SFI#1的UE特定RRC消息。在该情况下,UE#0可以使用与通过来自基站的UE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0对应的时隙结构来执行通信,而UE#1可以使用与通过来自基站的UE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1对应的时隙结构来执行通信。UE特定RRC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时隙配置周期可以以时隙或子帧为单位进行配置。
另一方面,基站可以传送指示公共SFI的小区特定RRC消息,并且可以随后传送指示专用SFI的UE特定RRC消息。公共SFI可以是由属于基站的小区的所有UE使用的SFI,而专用SFI可以是由属于基站的小区的特定UE使用的SFI。UE可以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从基站接收公共SFI,并且可以通过UE特定RRC消息从基站接收专用SFI。在该情况下,UE可以基于专用SFI推翻(override)公共SFI。例如,专用SFI可以指示公共SFI配置的时隙中包括的可变符号的用途(例如,下行链路传送或上行链路传送)。因此,基于专用SFI,UE可以将可变符号(例如,由公共SFI配置的可变符号)推翻成为DL符号或UL符号。
替选地,基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例如,基站的小区中的多个UE接收到的公共PDCCH(或者,群组公共PDCCH)或者特定UE接收到的PDCCH)传送SFI。在该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上层消息传送指示是否监听PDCCH的信息、指示PDCCH的监听周期的信息以及传送PDCCH的资源(例如,搜索空间集合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的至少一种。
UE可以从基站接收上层消息,可以基于通过上层消息配置的信息(例如,用于监听PDCCH的信息)接收PDCCH,并且可以从PDCCH获得SFI。PDCCH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时隙配置周期可以以时隙或子帧为单位进行配置。UE可以根据SFI指示的时隙结构执行通信。然而,当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或UE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已存在时,UE可以基于通过PDCCH获得的SFI来更新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或UE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并且基于更新的SFI执行通信。
同时,在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UE特定RRC消息和PDCCH中的至少之一配置SFI之后,基站可以传送包括调度信息(例如,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的DCI,并且基于调度信息执行下行链路传送或上行链路接收。当与已配置的SFI对应的时隙包括可变符号并且调度信息指示在相应的时隙中(例如,在可变符号中)下行链路传送时,UE可以确定与已配置的SFI对应的时隙中包括的可变符号被推翻成为DL符号,并且在相应的可变符号中接收DL信道或DL信号。替选地,当与已配置的SFI对应的时隙包括可变符号并且调度信息指示在相应的时隙中(例如,在可变符号中)上行链路传送时,UE可以确定与已配置的SFI对应的时隙中包括的可变符号被推翻成为UL符号,并且在相应的可变符号中接收UL信道或UL信号。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案的总结,SFI可以如下配置。
1.SFI可以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或者,系统信息)配置。
2.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可以被UE特定RRC消息(即,UE特定RRC消息中包括的SFI)推翻(即,更新)。
3.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或UE特定RRC消息配置的SFI可以被PDCCH(即,PDCCH中包括的SFI)推翻。
4.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UE特定RRC消息或PDCCH(即,PDCCH中包括的SFI)配置的SFI可以被PDCCH(即,PDCCH中包括的调度信息)推翻。
SFI的优先级可以根据SFI的传送方案变化,并且UE可以基于SFI的优先级更新SFI。例如,通过PDCCH接收的SFI或调度信息可以具有最高优先级,通过UE特定RRC消息接收的SFI可以具有下一优先级,而通过小区特定RRC消息(或者,系统信息)接收的SFI可以具有最低优先级。再者,当接收到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多个SFI时,UE可以基于最近接收到的SFI确定时隙结构。如果时隙中的可变符号未被SFI或调度信息推翻成为DL时隙或UL时隙,则UE可以不在相应的可变符号中执行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传送。
同时,当SFI指示一个时隙的结构时,SFI可以与指示被应用SFI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一起被通过信号(例如,通过上层信令)传送。指示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时隙或者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子帧。例如,当指示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指示5个时隙时,可以从传送相应的SFI的时隙#n开始到时隙#n+4来应用SFI。这里,n可以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再者,SFI的监听周期可由上层消息配置。在该情况下,指示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可以被配置成与SFI的监听周期相同。
替选地,SFI可以指示k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结构,并且k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该情况下,SFI可以包括k个子域。例如,当k为3时,SFI可以包括子域#0至#2。在该情况下,SFI的子域#0可以指示应用于时隙#n的SFI,SFI的子域#1可以指示应用于时隙#n+1的SFI,而子域#2可以指示应用于时隙#n+2的SFI。这里,时隙#n可以是其中接收到SFI的时隙,并且SFI可以指示3个连续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上述图1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可以由SFI指示。例如,可以传送指示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的SFI,并且传送指示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的SFI。
图14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4,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30kHz并且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带宽部分#1和#2中的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在该情况下,与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所对应的时间长度相同。就是说,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可以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对准。这里,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active)D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替选地,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DL带宽部分。DL带宽部分可用于下行链路传送,而UL带宽部分可用于上行链路传送。
可以配置可用于带宽部分#1和#2中的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可以与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相同。在该情况下,指示可用于带宽部分#1和#2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例如,表1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配置信息)可以相同。替选地,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可以不同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在该情况下,指示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可以不同于指示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指示可用于在同一带宽部分内操作的UE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可以相同。替选地,指示可用于在同一带宽部分内操作的UE的时隙结构的配置信息可以不同。
同时,基站可以通过位于带宽部分#1中的PDCCH(或上层消息)向UE传送应用于带宽部分#1的SFI。替选地,基站可以通过位于另一带宽部分(例如,带宽部分#2)中的PDCCH向UE传送应用于带宽部分#1的SFI。在该情况下,位于带宽部分#2中的PDCCH可用于传送应用于带宽部分#1的SFI和应用于带宽部分#2的SFI中的至少一种。因此,UE可以从在带宽部分#2中接收到的PDCCH中获得应用于带宽部分#1的SFI和应用于带宽部分#2的SFI。UE可以基于应用于带宽部分#1的SFI在带宽部分#1中执行通信,并且可以基于应用于带宽部分#2的SFI在带宽部分#2中执行通信。
如果应用于带宽部分的SFI相同,则基站可以通过被应用同一SFI的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中的PDCCH(例如,上层消息)传送SFI。例如,当同一SFI被应用于带宽部分#1和#2时,基站可以在带宽部分#2中的PDCCH中传送SFI。UE可以从在带宽部分#2中接收到的PDCCH中获得SFI,确定所获得的SFI被应用于带宽部分#1和#2,并且基于所获得的SFI确定带宽部分#1和#2的时隙结构。例如,如果获得表2中定义的SFI#33,则带宽部分#1和#2的时隙结构可以如下。
图15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5,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30kHz并且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带宽部分#1和#2中的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在该情况下,与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所对应的时间长度相同。就是说,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可以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对准。这里,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D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替选地,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DL带宽部分。
当获得表2中定义的SFI#33时,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2中的时隙#k的结构是“DDDDDDDDDFFFUU”。当在一个带宽部分(例如,带宽部分#2)中获得的SFI#33也被应用于另一带宽部分(例如,带宽部分#1)时,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1中的时隙#n和#n+1中的每个的结构是“DDDDDDDDDFFFUU”。UE可以基于根据带宽部分#1和#2中的SFI#33确定的时隙结构来执行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传送。
总结上述实施方案,当同一SFI被应用于带宽部分#1和#2时,基站可以在具有m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2中传送包括指示属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k的格式的SFI的DCI或上层消息。UE可以在带宽部分#2中接收SFI,并且基于该SFI,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再者,基于该SFI,UE可以确定属于具有2u×m 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1的时隙#n至#(n+2u-1)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具体地,时隙#n至#(n+2u-1)中的每个时隙中包括的符号#p的类型可以被确定为与属于时隙#k的符号#p的类型相同。就是说,带宽部分#2的根据SFI的时隙结构可以在带宽部分#1中重复两次。这里,m可以是15、30、60、120或240,u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并且p可以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当获得表2中定义的SFI#33时,带宽部分#1和#2的时隙结构可以如下。
图16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6,带宽部分#1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30kHz并且带宽部分#2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带宽部分#1和#2中的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在该情况下,与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所对应的时间长度相同。就是说,带宽部分#2的一个时隙可以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2个时隙对准。这里,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D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替选地,带宽部分#1可以是活跃UL带宽部分,而带宽部分#2可以是活跃DL带宽部分。
当获得表2中定义的SFI#33时,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2中的时隙#k的结构是“DDDDDDDDDFFFUU”,并且根据基于SFI#33确定的带宽部分#的时隙结构来确定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例如,UE可以将带宽部分#1的时隙#n和#n+1中的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特定符号对准的符号的类型估计为与所述特定符号的类型相同。例如,由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0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时隙#n中的符号#0至#1对准,因此带宽部分#1的时隙#n中的符号#0至#1的类型可以被设定为DL符号,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0的类型相同。
再者,由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9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时隙#n+1中的符号#4至#5对准,因此带宽部分#1的时隙#n+1中的符号#4至#5的类型可以被设定为可变符号,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9的类型相同。再者,由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12在时间轴上与带宽部分#1的时隙#n+1中的符号#10至#11对准,因此带宽部分#1的时隙#n+1中的符号#10至#11的类型可以被设定为UL符号,与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的符号#12的类型相同。
因此,UE可以根据基于带宽部分#2中的SFI#33确定的时隙结构来执行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传送,并且可以根据基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估计的带宽部分#1的时隙结构来执行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传送。
总结上述实施方案,当同一SFI被应用于带宽部分#1和#2时,基站可以在具有m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2中传送包括指示属于带宽部分#2的时隙#k的格式的SFI的DCI或上层消息。UE可以在带宽部分#2中接收SFI,并且基于该SFI,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2的时隙#k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再者,基于该SFI,UE可以确定属于具有2u×m 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1的时隙#n至#(n+2u-1)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具体地,在时间轴上与时隙#k中包括的一个符号对准的时隙#n至#(n+2u-1)中包括的2u个连续符号的类型可以被确定为与时隙#k中包括的该一个符号的类型相同。这里,m可以是15、30、60、120或240,并且u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同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使用正常CP或者扩展CP,并且每个CP的时隙结构可以如下。
图17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于每个CP的时隙结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7,当使用正常CP时,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而当使用扩展CP时,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2个符号。在带宽部分中可以使用相同的CP或不同的CP。例如,在带宽部分#1中可以使用正常CP,而在带宽部分#2中可以使用扩展CP。
同时,从其中使用正常CP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时隙结构(例如,表1至3中定义的时隙结构)可以得到其中使用扩展CP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时隙结构(例如,表4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例如,从与表1中的SFI#1对应的时隙结构可以得到与表4中的SFI#1对应的时隙结构。通过从表1至3中定义的时隙结构排除2个符号可以得到表4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这里,可以基于构成与表1至3中的SFI对应的时隙的符号的组成比(即,D:F:U)来确定这2个符号。例如,这2个符号可以是构成一个时隙的DL符号、可变符号和UL符号中的具有最大数目的类型的符号。
与表2中的SFI#33对应的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DDDDDFFFUU”,并且与表2中的SFI#33对应的时隙的符号组成比可以是(9:3:2)。也就是说,该时隙可以包括9个DL符号、3个可变符号和2个UL符号。在该情况下,由于时隙中的DL符号的数目最大,因此可以通过从与表2中的SFI#33对应的时隙中排除2个DL符号来得到与表5中的SFI#33对应的时隙。因此,与表5中的SFI#33对应的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DDDFFFUU”。
再者,与表3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DFUDDDDDFU”,并且与表3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的符号组成比可以是(10:2:2)。也就是说,该时隙可以包括10个DL符号、2个可变符号和2个UL符号。在该情况下,由于时隙中的DL符号的数目最大,因此可以通过从与表3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中排除2个DL符号来得到与表6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在该情况下,可以排除位于与表3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中的前区(即,符号#0至#6)中的一个DL符号和位于与表3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中的后区(即,符号#7至#13)中的一个DL符号。因此,与表6中的SFI#46对应的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FUDDDDFU”。
替选地,可以配置突发(例如,DL突发、可变突发和UL突发),每个突发包括与表1至3中定义的SFI对应的时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符号,并且通过从DL突发、可变突发和UL突发中的最长突发排除一个符号,可以得到表4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就是说,用于得到表4至6中定义的时隙结构的方法可以如下。
图18是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时隙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顺序图。
参照图18,通信节点(例如,基站或UE)可以在与表1至3中定义的SFI对应的时隙中配置符号突发(S1801)。作为符号突发,DL突发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DL符号组成,可变突发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可变符号组成,而UL突发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连续的UL符号组成。例如,在与表3中定义的SFI#46对应的时隙中,符号突发可以如下配置。
图19a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9a,在与表3中定义的SFI#46对应的时隙中可以配置DL突发#0至#1、可变突发#0至#1和UL突发#0至#1。D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0至#4,而D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7至#11。可变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5,而可变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2。U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6,而U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3。DL突发#0至#1可以在DL突发#0至#1、可变突发#0至#1和UL突发#0至#1中是最长的。
返回参照图18,通信节点可以在时隙中的符号突发中选择最长的符号突发(S1802)。例如,通信节点可以选择图19a中示出的时隙中的DL突发#0或DL突发#1。这里,通信节点可以选择在时间轴上在DL突发#1前面的DL突发#0。
通信节点可以从所选择的符号突发中去除一个符号(S1803)。例如,通信节点可以从图19a所示的时隙中的DL突发#0中去除一个符号。在该情况下,时隙可以如下配置。
图19b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9b,时隙可以包括13个符号,并且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FUDDDDDFU”。在该时隙中可以配置DL突发#0至#1、可变突发#0至#1和UL突发#0至#1。D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0至#3,而D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6至#10。可变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4,而可变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1。U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5,而U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2。DL突发#1可以在DL突发#0至#1、可变突发#0至#1和UL突发#0至#1中是最长的。
返回参照图18,通信节点可以将在步骤S1803中配置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与其中使用扩展CP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进行比较(S1804)。由于在步骤S1803中配置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即,13)不同于其中使用扩展CP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即,12),因此通信节点可以再次执行步骤S1802。
通信节点可以选择图19b中示出的时隙中的具有最长长度的DL突发#1(S1802)。通信节点可以从所选择的DL突发#1中去除一个符号(S1803)。在该情况下,时隙可以如下配置。
图19c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的符号突发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19c,时隙可以包括13个符号,并且时隙结构可以是“DDDDFUDDDDFU”。在该时隙中可以配置DL突发#0至#1、可变突发#0至#1和UL突发#0至#1。D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0至#3,而D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6至#9。可变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4,而可变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0。UL突发#0可以包括符号#5,而UL突发#1可以包括符号#11。
返回参照图18,通信节点可以将在步骤S1803中配置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与其中使用扩展CP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进行比较(S1804)。由于在步骤S1803中配置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即,12)等于其中使用扩展CP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即,12),因此通信节点可以终止用于得到时隙结构的过程。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可以从表1至3得到表4至6。
同时,当在带宽部分#1中使用正常CP而在带宽部分#2使用扩展CP时,基站可以传送一个SFI来指示带宽部分#1和#2中的时隙结构。例如,基站可以通过带宽部分#1的PDCCH(或者,上层消息)传送表1至3中定义的SFI。UE可以在带宽部分#1的PDCCH中接收SFI并且可以基于接收到的SFI识别带宽部分#1中的时隙结构。例如,如果接收到表3中定义的SFI#46,则UE可以确定带宽部分#中的时隙结构是“DDDDDFUDDDDDFU”。再者,UE可以基于通过带宽部分#1的PDCCH接收到的SFI估计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例如,UE可以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案确定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当通过带宽部分#1的PDCCH接收到表3中定义的SFI#46时,UE可以基于通过带宽部分#1的PDCCH接收到的SFI#46确定带宽部分#2的时隙结构是“DDDDFUDDDDFU”。
另一方面,当UE不了解时隙结构时(例如,当未接收到SFI时),UE可以确定构成时隙的所有符号是DL符号,并且针对在相应的时隙中接收DL信道或DL信号执行监听。例如,基站可以向UE传送上层消息,指示执行下行链路监听。下行链路监听可以如下执行。
图20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概念图。
参照图20,基站可以向UE传送包括指示执行下行链路监听以及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等的信息的上层消息。上层消息可以指示UE在满足等式(符号索引mod 2=0)的符号中执行下行链路监听。在该情况下,UE可以在时隙中的符号#0、#2、#4、#6、#8、#10和#12中执行下行链路监听。
同时,当从基站接收到SFI并且根据上层消息配置的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的符号是通过SFI被配置成UL符号或可变符号的符号时,UE可以不针对在相应的符号(即,通过SFI被配置成UL符号或可变符号)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例如,UE可以不针对在通过SFI被配置成UL符号的符号#2、#4和#6以及通过SFI被配置成可变符号的符号#12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
另一方面,当从基站接收到SFI并且根据上层消息配置的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的符号是通过SFI被配置成DL符号的符号时,UE可以针对在相应的符号(即,通过SFI被配置成DL符号)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例如,UE可以针对在通过SFI被配置成DL符号的符号#0、#8和#10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
另一方面,当SFI指示DL突发中的结束DL符号(即,符号#11)时,UE可以不针对在结束DL符号之后的符号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就是说,由于根据上层消息配置的下行链路监听周期的符号#12被确定为可变符号,因此UE可以不针对在符号#12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
替选地,当SFI指示UL突发中的起始UL符号(即,符号#13)时,UE可以不针对在起始UL符号之后的符号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此外,UE可以确定起始UL符号之前的符号(即,符号#12)是可变符号,并且可以不针对在被确定为可变符号的符号#12中接收DL信道或信号执行监听。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被实现为可由各种计算机执行并且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组合。记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针对本公开被具体地设计和配置,或者可以对于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公知和可用的。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诸如ROM、RAM和闪速存储器的硬件设备,它们被具体配置为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通过例如编译器形成的机器代码以及计算机使用解释器可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以上示例性硬件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作为至少一个软件模块操作以便于执行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反之亦然。
尽管已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及其优点,但是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第一上层消息,所述第一上层消息包括指示时隙的格式的时隙格式指示;
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可变符号的用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第二上层消息,所述可变符号属于由所述时隙格式指示配置的时隙;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上层消息或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将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确定为下行链路符号、上行链路符号或可变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层消息还包括指示被应用所述时隙格式指示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时隙格式指示指示所述时隙中包括的下行链路符号的数目和上行链路符号的数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层消息是小区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并且所述第二上层消息是用户设备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指示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用于下行链路传送还是上行链路传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时隙格式指示配置的时隙包括下行链路符号、上行链路符号和可变符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下行链路符号时,在所述可变符号中从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上行链路符号时,在所述可变符号中向所述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基于所述第二上层消息或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确定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被保持时,不在所述可变符号中执行用于传送或接收信道或信号的操作。
10.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传送第一上层消息,所述第一上层消息包括指示时隙的格式的时隙格式指示;以及
传送指示可变符号的用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第二上层消息,所述可变符号属于由所述时隙格式指示配置的时隙,
其中,基于所述第二上层消息或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将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确定为下行链路符号、上行链路符号或可变符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层消息还包括指示被应用所述时隙格式指示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时隙格式指示指示所述时隙中包括的下行链路符号的数目和上行链路符号的数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层消息是小区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并且所述第二上层消息是用户设备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用于下行链路传送还是上行链路传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下行链路符号时,在所述可变符号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送下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属于所述时隙的可变符号被确定为上行链路符号时,在所述可变符号中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指示时隙#i的格式的时隙格式指示,所述时隙#i属于具有m kHz的子载波间隔的带宽部分#1;
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指示确定所述时隙#i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指示确定时隙#j至#(j+2u-1)中包括的符号的类型,其中所述时隙#j至#(j+2u-1)属于具有子载波间隔2u×m kHz的带宽部分#2,
其中,m是15、30、60、120或240,u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i和j均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并且每个符号的类型是下行链路符号、可变符号或上行链路符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时隙#j至#(j+2u-1)中包括的2u个连续符号的类型被确定为与所述时隙#i中包括的一个符号的类型相同,其中,所述时隙#j至#(j+2u-1)中包括的2u个连续符号在时间轴上是与所述时隙#i中包括的一个符号对准的。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属于所述时隙#j至#(j+2u-1)中的每个时隙的符号#p的类型被确定为与属于所述时隙#i的符号#p的类型相同,属于所述时隙#j至#(j+2u-1)中的每个时隙的符号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属于所述时隙#i的符号的数目相等,并且p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时隙格式指示,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被应用所述时隙格式指示的时隙配置周期的信息。
CN201880052151.8A 2017-08-14 2018-08-0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Active CN110999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02973 2017-08-14
KR10-2017-0102973 2017-08-14
KR20170128144 2017-09-29
KR10-2017-0128144 2017-09-29
KR20180027086 2018-03-07
KR10-2018-0027086 2018-03-07
PCT/KR2018/008858 WO2019035584A1 (ko) 2017-08-14 2018-08-03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롯 설정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190A true CN110999190A (zh) 2020-04-10
CN110999190B CN110999190B (zh) 2023-08-18

Family

ID=6536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151.8A Active CN110999190B (zh) 2017-08-14 2018-08-0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5511B2 (zh)
KR (1) KR102482095B1 (zh)
CN (1) CN110999190B (zh)
WO (1) WO20190355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36550A3 (en) * 2017-09-29 2023-10-11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689335B2 (en) * 2018-06-29 2023-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20033513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Idac Holding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ensing in wireless systems
CN111988848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隙格式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TW202110149A (zh) * 2019-08-14 2021-03-0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基礎設施設備和方法
CN114175793A (zh) * 2019-10-02 2022-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KR20220083310A (ko) * 2020-12-11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테라 헤르츠 대역 기반 통신 환경에 적합한 프레임 구조
WO2023025475A1 (en) * 2021-08-23 2023-03-0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N115915446A (zh) * 2021-09-14 2023-04-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指示ecp时隙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3178605A1 (en) * 2022-03-24 2023-09-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lot format configuration
WO2023206502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dd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40107517A1 (en) * 2022-09-23 2024-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to overrid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figured direc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1529A1 (de) * 2000-11-20 2002-05-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ignalisierung der zeitlichen positionierung ein oder mehrerer broadcastkanäle
CN10274048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物理资源调度指示方法
CN104756576A (zh) * 2012-10-29 2015-07-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75A (zh) * 2013-03-13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6089146A1 (ko) * 2014-12-05 2016-06-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26099A1 (ko) * 2015-02-05 2016-08-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026794A1 (ko) * 2015-08-13 2017-02-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rs와 관련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7521B1 (ko) 2006-04-24 2012-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통 제어 채널을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정보를 비트맵을 통해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165570B1 (en) 2007-07-06 2015-06-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configuration of fractional dedicated channel slot format
US8830918B2 (en) * 2009-03-16 2014-09-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US9119120B2 (en) 2012-01-23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O201314177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subfram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30286902A1 (en) 2012-04-27 2013-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tdd in lte
EP2850895B1 (en) 2012-05-14 2021-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provision of an additional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EP2901599B1 (en) 2012-09-26 2022-06-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N104254112B (zh) * 2013-06-2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117270A1 (en) 2013-10-31 2015-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guard period 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9814093B2 (en) 2014-01-15 2017-11-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fram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sharing unlicensed spectru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TWI660611B (zh) 2016-05-13 2019-05-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配置用於ofdm系統的統一和擴展的訊框結構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200275417A1 (en) * 2017-08-10 2020-08-2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1529A1 (de) * 2000-11-20 2002-05-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ignalisierung der zeitlichen positionierung ein oder mehrerer broadcastkanäle
CN10274048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物理资源调度指示方法
CN104756576A (zh) * 2012-10-29 2015-07-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75A (zh) * 2013-03-13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60006548A1 (en) * 2013-03-13 2016-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6089146A1 (ko) * 2014-12-05 2016-06-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26099A1 (ko) * 2015-02-05 2016-08-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026794A1 (ko) * 2015-08-13 2017-02-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rs와 관련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On Blind Decoding Complexity"", 《3GPP TSG-RAN WG1 MEETING#89 R1-1709075》 *
ERICSSON: ""On Blind Decoding Complexity"", 《3GPP TSG-RAN WG1 MEETING#89 R1-1709075》, 7 May 2017 (2017-05-07) *
MEDIATEK INC.: ""Contents of GC PDC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XXXXX》 *
MEDIATEK INC.: ""Contents of GC PDC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XXXXX》, 12 August 2017 (2017-08-12), pages 2 *
NTT DOCOMO, INC.: ""Open issues list and comments for AI 7.1.3.1"", 《3GPP TSG-RAN WG1 #89 R1-1709386》 *
NTT DOCOMO, INC.: ""Open issues list and comments for AI 7.1.3.1"", 《3GPP TSG-RAN WG1 #89 R1-1709386》, 17 May 2017 (2017-05-17), pages 5 *
VIVO: ""UE behaviors related to SFI"",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2851》 *
VIVO: ""UE behaviors related to SFI"",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2851》, 12 August 2017 (2017-08-12) *
WILUS INC.: ""UE Procedure for group common PDCCH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975》 *
WILUS INC.: ""UE Procedure for group common PDCCH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975》, 7 May 2017 (2017-05-07), pages 1 - 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75511B2 (en) 2022-06-28
CN110999190B (zh) 2023-08-18
KR102482095B1 (ko) 2022-12-28
KR20190018390A (ko) 2019-02-22
US20210168807A1 (en) 2021-06-03
WO2019035584A1 (ko)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190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时隙设定信息的方法
CN111052665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
EP2919538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220386288A1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preemp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70481B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9511173B (zh)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919401A1 (en)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WO2014110928A1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05743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CN111818650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盲检测次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KR2014005732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8527834A (ja) 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17371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JP6795252B2 (ja) 参照信号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19001355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CN107683624B (zh) 指示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180152271A1 (e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ing orthogonal spreading code
JP2022033190A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117554A1 (en) Enb, ue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in mtc ue
CN11011507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740632A (zh) 52.6GHz以上的可配置波形
CN112740570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JP7112570B2 (ja) TDDモードにおけるNB-IoT送信のためのスペシャルサブフレーム利用
CN110999243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调度信息的方法
CN108271435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调度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