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6448A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6448A
CN101626448A CN200910133712A CN200910133712A CN101626448A CN 101626448 A CN101626448 A CN 101626448A CN 200910133712 A CN200910133712 A CN 200910133712A CN 200910133712 A CN200910133712 A CN 200910133712A CN 101626448 A CN101626448 A CN 101626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rea
zone
threshold
wri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3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6448B (zh
Inventor
斋藤照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6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6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4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44Selective acquisitio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e.g. highlighted text, fiducial marks or predetermined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04N1/00872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by image quality reduction, e.g. distortion or blacking o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接收单元、第一和第二提取单元、阈值计算单元、隐藏区域确定单元以及图像隐藏单元。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图像。所述第一提取单元利用第一阈值提取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阈值计算单元基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提取单元利用所述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所述图像隐藏单元隐藏所述图像中所确定的区域。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行政机关等所拥有的文档已被公开。然而,那些文档可能包含出于保护个人信息等目的而要隐藏的信息。然后,当公开那些文档时,对记载有要隐藏的信息的部分填充黑色(涂黑)。
作为与此相关的技术,例如,JP平成11-120331A披露了以下标记区域获取方法和装置:如果扩大基于亮度数据而获取的标记区域且随后将图像分割成分段区域,则将彼此颜色不同但亮度类似的分段区域整合为均质分段区域。JP平成11-120331A的目的是解决此缺陷。该标记区域获取方法和装置从目标屏幕中提取彩色标记区域和亮度标记区域,检查彩色标记区域和亮度标记区域是否相互重叠,采用彩色标记区域与亮度标记区域之间像素数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的重叠区域作为标记区域,并且采用未与亮度标记区域重叠的彩色标记区域和未与彩色标记区域重叠的亮度标记区域作为标记区域。
例如,JP平成6-121146A的目的是使得可以利用数字彩色复印机来指定文档图像上的图像处理区域和用于该图像处理区域的图像处理。JP平成6-121146A披露:通过第一预扫描读取文档沿副扫描方向的前端部分,识别通过沿着主扫描方向等分前端部分而获得的每个区域的彩色标记,并且存储与为每个区域预先设定的图像处理相对应的标记颜色,然后执行第二预扫描以识别文档中由彩色标记指示的图像处理区域,对用于指定区域的标记颜色与在第一预扫描中识别的标记颜色进行比较,并且设定针对每个区域的图像处理,然后执行主扫描,对所指定区域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并且输出结果。
例如,JP平成10-91768A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文档的图像数据上设定标记时可以容易地设定适当标记厚度的电子存档装置。JP平成10-91768A披露: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字符识别,提取由文档中所记载的字符串和各字符的区域信息组成的字符信息,进一步存储由文档的图像数据和标记信息组成的页面信息,读取所存储的页面信息,显示文档的图像数据和标记信息,在所显示的文档的图像数据上指定特定范围,基于所指定的范围和从页面信息获取的字符区域信息确定标记区域,进一步生成由标记区域信息和标记颜色信息组成的标记信息,并且利用所生成的标记信息替换数据库中管理的文档的页面信息的标记信息的内容。
例如,JP平成5-274464A的目的是在电子存档装置中与文档输入并行地对所记录的文档自动给出关键字或标题。该电子存档装置包括扫描仪输入电路、特定浓度部分检测电路、矩形区域判别电路、字符串识别电路以及存储电路。该扫描仪输入电路输出模拟图像信号。特定浓度部分检测电路检测模拟图像信号中的特定浓度部分并且输出特定浓度部分的位置信息。矩形区域判别电路基于特定浓度部分的位置信息来判别所记录的文档中所指定的多个矩形区域位置。字符串识别电路对包含在二值数字图像数据中的矩形区域中的每个字符串进行识别和编码,其中在二值化电路和临时存储电路中分别对该二值数字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和存储。存储电路将连同二值图像数据一起识别的字符串编码数据存储为关键字编码数据。由此,可以通过利用特定浓度标记笔指定所记录文档中的关键字或适用于标题的字符串的部分来容易地自动给出关键字。
顺便提及,当隐藏信息以使文档公开时,在提取指示要隐藏部分的附加写入部分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图像接收单元、第一提取单元、阈值计算单元、第二提取单元、隐藏区域确定单元以及图像隐藏单元。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图像。所述第一提取单元利用第一阈值提取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阈值计算单元基于位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提取单元利用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所述图像隐藏单元隐藏所述图像中的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
根据这种构造,当隐藏信息以使文档公开时,可以抑制在提取指示要隐藏部分的附加写入(追记)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2]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由所述第一提取单元从所接收到的图像中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饱和度可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3]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阈值计算单元可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像素密度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4]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阈值计算单元可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线段量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根据第[3]和[4]项的任一构造,即使所述图像中的像素切断所述附加写入部分,也可以抑制在提取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5]在根据第[4]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的所述线段量可以是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线段的数量。
根据第[5]项的构造,即使所述图像中的线段切断所述附加写入部分,也可以抑制在提取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6]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阈值计算单元可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像素密度和线段量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7]在根据第[6]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的所述线段量可以是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线段的数量。
根据第[6]和[7]项的任一构造,即使所述图像中的像素或线段切断所述附加写入部分,也可以抑制在提取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8]在根据第[1]~[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阈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这样的数值:该数值可以用于提取比利用所述第一阈值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大的区域。所述第二提取单元可利用所述第二阈值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预定处理以提取所述第二区域。
根据第[8]项的构造,与未提供这种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以更高的速度来执行提取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的处理。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图像;利用第一阈值提取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基于位于所提取出的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利用所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基于所提取出的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以及隐藏所述图像中的所确定的区域。
根据这种方法,当隐藏信息以使文档公开时,可以抑制在提取指示要隐藏部分的附加写入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10]在根据第[9]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从所接收到的图像中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饱和度可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根据这种方法,当隐藏信息以使文档公开时,可以抑制在提取指示要隐藏部分的附加写入部分时错误地提取。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实例的概念模块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的第一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将由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处理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由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已处理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的第二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示出线段量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8A~8C是示出将由遮蔽区域确定模块处理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由图像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由合成模块提供的合成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次数/原因对应关系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操作者/原因对应关系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标记颜色/原因对应关系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字符识别结果/原因对应关系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遮蔽区域转换模块和合成模块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16A和16B是示出将由遮蔽区域转换模块处理的图像实例和由遮蔽区域转换模块已处理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17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硬件构造实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实例的概念模块框图。
“模块”是指通常的逻辑上可拆分的软件组件(计算机程序)、通常的逻辑上可拆分的硬件组件等。因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模块”不仅指计算机程序中的模块,而且还指硬件构造中的模块。本示例性实施例也用作计算机程序、系统以及方法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存储”、“使存储”及其等同词语。如果示例性实施例为计算机程序,则这些词语用于指将一些内容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进行控制以将一些内容存储在存储器中。模块具有与功能大致一一对映的关系。然而,在实施时,可以由一个程序构成一个模块,或者可以由一个程序构成两个或更多个模块,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程序可以构成一个模块。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执行两个或更多个模块,或者可以在处于分布环境或并行环境中的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上执行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可以包含任何其他模块。在以下说明中,术语“连接”不仅用来意指物理连接,而且还用来意指逻辑连接(数据传输、命令、数据之间的参考关系等)。
此外,不仅通过经由诸如网络(包含对等网络通信连接)等通信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硬件组件、装置等来提供系统或装置,而且还将该系统或装置实施为一台计算机、硬件组件、装置等。将词语“装置”和“系统”用作同义词。词语“预定”是指目标处理之前的时刻、情形、状态等;其用来意指在开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之前或甚至在开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之后对应于当时的情形、状态等或对应于直到该时刻之前的情形、状态等而“确定”。
如图1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图像接收模块110、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合成模块170以及打印模块180。
图像接收模块110与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和合成模块170连接。该图像接收模块110接收目标图像并且将该图像(在下文中可以称为“原始图像”)发送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和合成模块170。表达“接收图像”包含利用扫描仪读取图像、通过传真机接收图像、从图像数据库读取图像等。目标图像为将被公开的文档,并且在要隐藏的部分中进行附加写入。图像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利用具有除黑色之外的半透明彩色墨水的钢笔来进行附加写入。假设如果在黑色字符上涂布该墨水,则可以看到该字符。该笔可以是称为标记笔、荧光笔等的笔。将用标记笔等进行附加写入的部分特别地称为标记图像。可以利用红色圆珠笔进行附加写入。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与图像接收模块110和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连接。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接收来自图像接收模块110的原始图像,提取已被附加写入原始图像的部分,并且将该附加写入部分发送到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例如,通过提取具有附加写入颜色的部分、通过在接收到的原始图像与没有进行附加写入的图像之间进行比较(例如通过执行EOR逻辑运算)以提取附加写入部分等来执行提取处理。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可以利用第一阈值来提取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包括由图像接收模块110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然后,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可以基于位于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可进一步利用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包括由图像接收模块110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此外,为了应对图像中的黑色像素(例如线段)切断附加写入(特别是标记图像)的情况,第二阈值的计算可以使用第三区域中的像素密度和/或线段量作为第三区域中的特征。表达“位于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用来意指围绕在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周围的区域。更具体地说,该表达用来意指沿着字符串方向(所提取出的字符串的外接矩形的长边方向)与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邻近的区域,即意指相对于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的附加写入方向(线的绘制方向)沿前后方向的区域。稍后将参照图4说明其具体实例。
在计算第二阈值时使用的线段量可以是第三区域中与第一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线段的数量。也就是说,线段量可以是与第一区域的外接矩形的纵边和横边中较短边平行地(允许有约30°的倾角)延伸的线段的数量(即与长边垂直的线段(允许有约±30°的倾角)),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且是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稍后将参照图7说明其具体实例。
第二阈值是可以用来提取比第一区域大的区域的数值,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且是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可以利用第二阈值对第三区域执行预定的提取处理从而利用第二阈值提取出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三区域位于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的近旁。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附加写入部分可能被切断且利用第一阈值而提取出的第一区域可能仅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提取通过延长第一区域而获得的附加写入部分并且减小处理区域,可以仅对其中可能包括有附加写入部分的部分执行提取处理。
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与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和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连接。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基于由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提取出的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来确定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在下文中也称为“隐藏区域”或“遮蔽区域”)。由于附加写入部分通常是手写的,因此其通常具有非矩形形状且要隐藏的部分可能从附加写入部分突出。因此,如果如实地隐藏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则可能无法隐藏期望隐藏的部分。为了应对这种情形,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提取由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中的黑色像素组成的各字符图像等的外接矩形并且采用通过将外接的矩形整合而获得的区域作为遮蔽区域。
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与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和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连接。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从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接收隐藏区域和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并且基于与图像的操作有关的信息或者与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提取的第二区域(附加写入部分)有关的特征来确定隐藏原因。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将隐藏原因和隐藏区域发送到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具有计数模块141、操作者检测模块142、特征提取模块143以及字符识别模块144。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利用上述模块的检测结果中的任何一者或组合来确定隐藏原因。
隐藏(非公开)原因的实例如下:
(1)能够识别特定人员的信息(个人信息)
(2)损害法人的合法权益的信息(法人信息)
(3)损害国家安全、与外国的信任关系等的信息(国家安全信息)
(4)影响公共安全和秩序的信息(公共安全信息)
(5)涉及审议、讨论等且可能不当地损害决策的中立性或可能不当地引发公众混乱的信息(审议/讨论信息)
(6)影响行政机关、独立行政机构等正当执行工作和事务的信息(工作事务信息)
此外,与隐藏原因有关的信息可包括隐藏原因或隐藏人员(进行附加写入的人员、或指示隐藏的负责人或部门名称)。
计数模块141和操作者检测模块142可以使用与操作者的操作对应的信息或识别操作者的信息作为与图像操作有关的信息。更具体地说,当操作者使用本示例性实施例时指定原因,对每种原因准备多份已进行附加写入的文档,并且将该原因与使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次数相关联(例如将“原因1”与第一次相关联),对于上述操作使用不同的信息作为与操作者的操作对应的信息。当使用本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读取操作者的ID(标识数据)卡作为识别操作者的信息并且可以从中提取操作者ID。可以从操作者ID与负责人ID等之间的预定对应关系表中提取负责人ID。
特征提取模块143提取第二区域(附加写入部分)的颜色信息作为与第二区域(附加写入部分)有关的特征。另外,特征提取模块143可以提取第二区域(附加写入部分)的样式(线宽、线型、尺寸等)。字符识别模块144识别由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确定的隐藏区域中的每个字符图像。
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与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和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连接。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从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接收隐藏原因和隐藏区域,并且对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所确定的隐藏区域进行转换。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将隐藏原因和通过转换而获得的区域发送到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可基于由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确定的多个隐藏区域的尺寸来转换隐藏区域。例如,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计算隐藏区域的尺寸的平均值,并且将隐藏区域的尺寸统一成平均值的尺寸。稍后将参照图16A和16B来说明隐藏区域的尺寸转换。
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与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和合成模块170连接。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从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接收隐藏原因和隐藏区域或通过转换隐藏区域而获得的区域,并且利用由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确定的隐藏原因生成指示隐藏原因的图像(在下文中可称为“隐藏原因图像”或“补充图像”)。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将隐藏区域和隐藏原因图像发送到合成模块170。隐藏原因图像可以包含指示能够识别进行隐藏的人员(例如进行附加写入的人员)的信息的图像。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可以对应于每个隐藏区域的尺寸而对每个隐藏区域设定不同的显示形式。例如,如果隐藏区域的尺寸大到足以在其中记载隐藏原因,则可以在隐藏区域中直接显示隐藏原因;否则,可以使用符号代替并且可以在附录上显示符号的含意。通过基于隐藏原因中的字符数和各字符的尺寸来计算显示区域的尺寸并且将显示区域的尺寸与隐藏区域的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这种确定。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可以根据隐藏原因来改变隐藏区域的样式(颜色、形状等),例如以红色显示原因1而以圆圈形状显示原因2。稍后将参照图10A和10B来说明隐藏原因图像的具体实例。
合成模块170与图像接收模块110、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以及打印模块180连接。合成模块170在图像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的原始图像内将由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确定的隐藏区域隐藏,并且将由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生成的指示隐藏原因的图像添加到原始图像中。
合成模块170可以根据原始图像中空白区域的尺寸来添加指示隐藏原因的图像。也就是说,如果原始图像中存在具有允许在其中显示隐藏原因的尺寸的空白区域,则在原始图像中显示隐藏原因;如果原始图像中不存在具有允许在其中显示隐藏原因的尺寸的空白区域,则合成模块170添加其中显示隐藏原因的附录(例如,参见图10B)等的另一图像(增加页数)。例如,合成模块170预先计算允许显示各隐藏原因的尺寸。如果计算出的尺寸大于图像中空白区域的尺寸或者如果存在多个要显示的隐藏原因且多个隐藏原因的尺寸和大于图像中空白区域的尺寸,则合成模块170生成另一图像作为附录。这里提及的尺寸不仅可以是区域,而且还可以是显示所需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
如果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转换隐藏区域,则合成模块170还根据通过转换隐藏区域而获得的区域的尺寸来转换原始图像。也就是说,合成模块170转换除隐藏区域之外的区域。此外,合成模块170转换除了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所确定的隐藏区域之外的区域同时保持原始图像中的每个字符串的长度。稍后将参照图16A和16B来说明原始图像的转换。
打印模块180与合成模块170连接,并且输出由合成模块170提供的合成图像(对其执行过隐藏处理并且向其添加有隐藏原因图像的图像)(例如,打印模块180通过打印机等打印该图像)。所打印出的图像被公开。所述输出不仅可以是打印,而且还可以是显示、通过通信线路发送到另一传真机、存储在图像数据库中等。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包括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以及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在这种情况下,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与合成模块170连接。此外,根据另外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包括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和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在这种情况下,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与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连接,并且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与合成模块170连接。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包括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在这种情况下,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与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连接。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2中,图像接收模块110接收已进行附加写入的图像。
在步骤S204中,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从原始图像中提取附加写入部分(例如第二区域)。稍后将参照图3和图6来更加详细地说明该处理实例。
在步骤S206中,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基于在步骤204提取的第一区域确定要遮蔽的区域。
在步骤S208中,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确定遮蔽原因。
在步骤S210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判断是否有必要转换遮蔽区域。如果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判定有必要转换遮蔽区域,则处理转入S212;否则,处理转入S214。例如,如果遮蔽区域具有相同的尺寸(如果遮蔽区域处在预定值范围内,则可将这些遮蔽区域确定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则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可判定没有必要转换遮蔽区域。对其做出此判定的遮蔽区域可以仅是包含在同一行中的遮蔽区域。
在步骤S212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转换遮蔽区域。
在步骤S214中,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判断是否有必要生成补充图像。如果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判定有必要生成补充图像,则处理转入S216;否则,处理转入S218。例如,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指定来进行判断。
在步骤S216中,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生成补充图像。
在步骤S218中,合成模块170将在步骤S202接收到的原始图像与在步骤S206确定的遮蔽区域(或在步骤S212提供的遮蔽区域)或在步骤S216生成的补充图像合成。
在步骤S220中,打印模块180打印在步骤S218提供的合成图像。
图3是示出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的第一处理实例的流程图。如果利用扫描仪读取目标文档的图像并且如果附加写入部分特别为标记图像,则由于扫描仪的设定、图像压缩的影响等而可能特别难以提取附加写入部分。也就是说,为了抑制出现隐藏不符合进行附加写入的人员的意图的情况,执行根据图3或图6的流程图的处理实例。
在步骤S302中,利用第一阈值提取出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区域。例如,提取出L*a*b*空间中饱和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的区域。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F”、“#”、“G”以及“H”部分的阴影区域是附加写入部分。
在步骤S304中,从图像中截取像素块(可称为“字符图像”)。该像素块至少包含四个像素连续连接或八个像素连续连接的像素区域。像素块也可以包含这样的像素区域的集合。表达“像素区域的集合”用来意指存在多个像素区域,其中每一个像素区域中四个像素连续连接并且多个像素区域彼此接近。彼此接近的各像素区域可以是以短距离分隔的像素区域、或通过沿着纵向或横向对图像进行投影并且在空白位置处分割图像以便从一行语句中逐个字符地截取字符而获得的像素区域、或通过以给定间隔截取图像而获得的像素区域。
一个像素块通常形成一个字符的图像。然而,像素块不必要是实际能够被人识别为字符的像素区域。像素块可以是字符的一部分、未形成字符的像素区域等,因此可以是任意的像素的块。
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D”、“E”、“F”、“#”、“G”、“H”、“I”、“J”、“K”以及“L”是所截取的字符图像。
在步骤S306中,确定目标字符图像,并且确定存在于目标字符图像周围的字符图像(可称为“周边字符图像”)。例如,采用在步骤S302提取出的附加写入部分与在步骤S304截取的字符图像相重叠的重叠部分作为目标字符图像。该周边字符图像是存在于与目标字符图像相距预定距离之内的字符图像。此外,可以获得附加写入部分的外接矩形,并且可以采用沿着外接矩形的纵向(在图4的实例中为横向(水平方向))而存在的字符图像作为周边字符图像。在图4的实例中,402~405指示目标字符图像,401和406指示周边字符图像。
在步骤S308中,计算每个周边字符图像的密度(每个字符图像的黑色像素与每个字符图像的外接矩形的面积之比)。
在步骤S310中,根据在步骤S308计算出的密度变更第一阈值以获得第二阈值。更具体地说,如果密度高,则降低第二阈值(即可以使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变大的方向);如果密度低,则将第二阈值设定为接近于原始值。
在步骤S312中,利用在步骤S310计算出的第二阈值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可以执行类似于步骤S302的处理。例如,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出L*a*b*空间中饱和度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仅对周边字符图像部分执行提取处理。例如,从周边字符图像中提取出L*a*b*空间中饱和度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并且将所提取出的区域与第一区域合成以获得第二区域。在图5的实例中,示出了所确定的遮蔽区域500(包含目标字符图像402~405)。
图6是示出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的第二处理实例的流程图。对于与图3所示流程图实例中的步骤类似的步骤,明确地指出这些步骤且省略说明。特别地,第二处理实例是应对下述情况的实例:即,存在切断标记图像的线段,由于诸如字符强调等处理而在线段的周围生成白色部分,进而即使执行诸如重复膨胀和收缩处理等后处理,也难以连接被分割的标记图像。
步骤S602类似于步骤S302。
在步骤S604中,判断原始图像的行方向(竖向书写或横向书写)。例如,对整个原始图像进行投影,存在高投影的方向是字符串的方向(表达“存在高投影”意指出现峰值、或存在显著的水平差异、或存在相对于平均值的较大差异)。可以基于附加写入部分的纵横比来判断行方向。
步骤S606类似于步骤S304。
步骤S608类似于步骤S306。
在步骤S610中,提取周边字符图像的线段量。具体地说,提取沿着与在步骤S604判定的行方向横切的方向的线段的数量。例如,当周边字符图像为如图7A所示的“H”时,如果行方向为水平方向,则沿着纵向对周边字符图像“H”进行投影,且如图7B所示提取出线段数量为2。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通过执行与预定方向图案相匹配的处理来提取线段量。
在步骤S612中,根据在步骤S610提取出的线段量变更第一阈值以计算第二阈值。更具体地说,如果线段量大,则降低阈值(即可以使包括附加写入部分的第二区域变大的方向);如果线段量小,则将第二阈值设定为接近于原始值。
步骤S614类似于步骤S312。
图8A~8C是示出将由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处理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进行使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所提取出的第二区域(附加写入部分)的形状成为矩形的处理。在此处理中,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即,附加写入部分突出到不要隐藏的字符图像的一部分中并且一部分字符图像未被充分隐藏。例如,如图8A所示,目标图像800包含附加写入部分801。当提取出附加写入部分801的外接矩形时,获得如图8B所示的遮蔽区域811。遮蔽区域811沿着向上、向左以及向右的方向从要隐藏的字符图像“H”、“I”、“J”、“K”以及“L”突出。然后,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在遮蔽区域811中提取出仅外接分别以预定比率(例如50%)或更高比率被包含的字符图像的矩形,进而确定如图8C所示的遮蔽区域821。
参照图9、10A以及10B说明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文档和被打印文档的实例。
图9是示出由图像接收模块110接收到的图像实例的说明图。
目标图像900包含附加写入部分911、912、913、921。附加写入部分911~913是用具有某种颜色的标记笔标记的区域,而附加写入部分921是由颜色与附加写入部分911等的所述某种颜色不同的标记笔包围的区域。附加写入部分911~913覆盖个人信息,而附加写入部分921包围审议/讨论信息。
图10A和10B是示出由合成模块170提供的合成图像实例的说明图(包含由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生成的补充图像)。
对应于目标图像900,打印出输出图像1000和输出补充图像1050。输出图像1000包含遮蔽区域1011、1012、1013以及1021。遮蔽区域1011~1013是分别指示隐藏原因为“A”的图像,遮蔽区域1021是指示隐藏原因为“E:审议/讨论信息”的图像。输出补充图像1050指示原因“A”等是什么。与遮蔽区域1021不同,遮蔽区域1011~1013中的每一个不具有显示整个隐藏原因的足够尺寸。因此,遮蔽区域1011~1013中的每一个仅显示符号,并且添加显示各符号的含意的输出补充图像1050。由于输出图像1000不具有可以插入输出补充图像1050中所显示的图像的空白区域,因此添加输出补充图像1050。
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确定隐藏原因。例如,如图9所示,进行附加写入的人员根据隐藏原因适当地使用附加写入颜色。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使用这种信息来确定隐藏原因。
例如,假设准备有多份文档,仅对应于一种隐藏原因在一份文档中进行附加写入,并且仅对应于其他隐藏原因而在其他份文档中进行附加写入。还假设其后根据扫描顺序确定原因。例如,首先读取对应于原因A而进行附加写入的文档,其次读取对应于原因B而进行附加写入的文档。在这种情况下,计数模块141检测执行扫描的次数,并且利用次数/原因对因关系表1100来确定原因。图11是示出次数/原因对应关系表11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次数/原因对因关系表1100具有次数栏1101和原因栏1102。当使用本示例性实施例时,操作者可以指定隐藏原因。
作为另一实例,每个操作者可以负责相应的隐藏原因。例如,Jack负责原因A。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检测模块142检测操作者并且利用操作者/原因对应关系表1200来确定原因。图12是示出操作者/原因对应关系表12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操作者/原因对应关系表1200具有操作者栏1201和原因栏1202。
作为另外一实例,可以将每个隐藏原因与附加写入的相应标记颜色相关联。例如,红色与原因A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特征提取模块143提取附加写入部分的颜色并且利用标记颜色/原因对应关系表1300来确定原因。图13是示出标记颜色/原因对应关系表13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标记颜色/原因对应关系表1300具有标记颜色栏1301和原因栏1302。除标记颜色之外或作为其替代,还可以使用附加写入的线宽、线型、尺寸等。特别地,为了增加对应原因的数目,最好结合使用另一特征,而不是使用彼此不同但却相似的颜色。
作为又一实例,可以独立于管理来识别遮蔽区域中的字符。例如,如果包含“国家”等字符串,则隐藏原因是原因C。在这种情况下,字符识别模块144对遮蔽区域执行字符识别处理并且利用字符识别结果/原因对应关系表1400来确定原因。图14是示出字符识别结果/原因对应关系表14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图。字符识别结果/原因对应关系表1400具有字符识别结果栏1401和原因栏1402。
图15是示出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和合成模块170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能够基于遮蔽区域的尺寸来推断被隐藏的字符(特别是可以容易地推断姓名等)。执行此处理以应对这种情形。
在步骤S1502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从原始图像中截取字符串。可以执行与图6中的实例所示的步骤S604的处理类似的处理,或者可以使用步骤S604的结果。在图16A的实例中,从目标图像1600中截取三行字符串。
在步骤S1504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从存在遮蔽区域的字符串中截取字符图像。可以执行与图3中的实例所示的步骤S304的处理类似的处理,或者可以使用步骤S304的结果。在图16A的实例中,从存在遮蔽区域1611和1612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字符串中截取字符图像。也就是说,从第一行字符串中截取字符图像“A”~“J”,并且从第二行字符串中截取字符图像“K”~“S”。
在步骤S1506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测量每个遮蔽区域的宽度并且计算各宽度的平均值。在图16A的实例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测量遮蔽区域1611的宽度(三个字符)和遮蔽区域1612的宽度(两个字符),并且计算各宽度的平均值。
在步骤S1508中,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将每个遮蔽区域的宽度转换成在步骤S1506计算出的平均值。也就是说,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使得各遮蔽区域的尺寸变为相同。在图16A和16B的实例中,将遮蔽区域1611转换为遮蔽区域1661,并且将遮蔽区域1612转换为遮蔽区域1662。遮蔽区域1661和1662具有相同的宽度。
在步骤S1510中,合成模块170调节遮蔽区域以外的字符图像之间的间隔以使字符串的长度等于原始图像的字符串的长度。在图16B的实例中,延长第一行字符串中各字符图像之间的间隔,并且缩短第二行字符串中各字符图像之间的间隔。从而,与原始图像相比,没有改变输出图像1650中的每行字符串的长度。
在步骤S1512中,合成模块170根据在步骤S1510调节的间隔来移动字符图像。
这里,计算遮蔽区域的宽度的平均值。然而,可以使用遮蔽区域的宽度的最小值、遮蔽区域的宽度的最大值等。对所有遮蔽区域执行遮蔽区域转换,但是也可以对每个字符串执行遮蔽区域转换。
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硬件构造实例。图17所示的构造例如由个人计算机(PC)等组成,并且示出了包括诸如扫描仪等数据读取部分1717和诸如打印机等数据输出部分1718的硬件构造实例。
CPU(中央处理单元)1701是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处理的控制部分,该计算机程序记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模块的执行顺序,即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遮蔽区域确定模块130、遮蔽原因确定模块140、遮蔽区域转换模块150、补充图像生成模块160、合成模块170等的执行顺序。
ROM(只读存储器)1702存储有由CPU 1701使用的程序、运算参数等。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703存储有在CPU 1701的执行中使用的程序、在CPU 1701的执行中适当变更的参数等。ROM1702和RAM 1703通过实施为CPU总线等的主机总线1704连接。
主机总线1704通过桥接器1705与诸如PCI(外围部件互连/接口)总线等外部总线1706连接。
键盘1708和诸如鼠标等指点装置1709是由操作者操作的输入装置。显示器1710实施为液晶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等并且用于将各种信息显示为文本和图像信息。
HDD(硬盘驱动器)1711包含硬盘,并且驱动硬盘以记录或再现CPU 1701所执行的程序和信息。图像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的图像和合成模块170所提供的合成图像等存储在硬盘中。此外,诸如各种数据处理程序等各种计算机程序也存储在硬盘中。
驱动器1712读取记录在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所安装的可移动记录介质1713上的数据或程序,并且将该数据或程序提供给通过接口1707、外部总线1706、桥接器1705以及主机总线1704而连接的RAM 1703。可移动记录介质1713还可以用作类似硬盘的数据记录区域。
连接端口1714是用于连接外部连接装置1715的端口并且具有USB、IEEE 1394等的连接部分。连接端口1714通过接口1707、外部总线1706、桥接器1705、主机总线1704等与CPU 1701连接。通信部分1716与网络连接且用于执行与外部系统的数据通信处理。数据读取部分1717例如为扫描仪,并且执行文档读取处理。数据输出部分1718例如为打印机,并且执行文档数据输出处理。
图17所示的硬件构造示出一个构造实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图17所示的构造,而是可以使用任意构造,只要该构造可以执行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块即可。例如,可将一些模块实施为专用硬件(例如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一些模块可以包括在外部系统中并且经由通信线路来连接,此外,多个图17所示的系统可以经由通信线路来连接以相互协作操作。该硬件结构(实施例)可以嵌入到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多功能装置(具有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中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等中。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例举了横向书写的文档的图像,但是也可以将本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竖向书写的文档。将字符图像例举为要隐藏的目标,但是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图像(图案、照片等)。
所述程序可以以存储于记录介质中的方式提供,或者还可以通过通信线路提供该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所述程序可以理解为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发明。
表达“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来意指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用于安装并执行程序、用于分发程序等。
记录介质包括:例如,数字通用盘(DVD)的“DVD-R、DVD-RW、DVD-RAM等”,这些由DVD论坛(Forum)标准化;“DVD+R、DVD+RW等”,这些由DVD+RW标准化;压缩光盘(CD)的只读存储器(CD-ROM)、可记录CD(CD-R)、可重写CD(CD-RW)等;蓝光盘(blue-ray disk);磁光盘(MO);软盘(FD);磁带;硬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所述程序或其一部分可以记录在所述任意记录介质中以便保存、分发等。例如可以利用诸如局域网、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等使用的有线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或其组合等传输介质进行通信从而传输所述程序或其一部分,并且可以由载波来载送所述程序或其一部分。
此外,所述程序可以是另一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与不同的程序一起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程序可以以分割的方式记录在多个记录介质中。程序可以以诸如压缩或加密等任何格式来记录,只要其能够被恢复。
本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理解为具有可以与附加写入部分提取模块120组合的以下构造:
(A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单元,其接收图像;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其提取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
隐藏原因确定单元,其基于与所述图像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和与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有关的特征来确定隐藏原因;
图像隐藏单元,其隐藏所述图像中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以及
图像添加单元,其将与所述隐藏原因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隐藏原因有关的信息添加到所述图像中。
(A2)根据(A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隐藏原因确定单元使用与操作者的操作对应的信息或识别所述操作者的信息作为与所述图像的操作有关的信息。
(A3)根据(A1)或(A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隐藏原因确定单元除了使用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的颜色信息之外还结合使用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的样式或对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隐藏区域执行的字符识别处理结果作为与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有关的特征。
(A4)根据(A1)~(A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添加单元对应于所述图像中空白区域的尺寸来添加显示与所述原因有关的信息的图像。
(A5)根据(A1)~(A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添加单元在与所述原因有关的信息中包括用于识别进行隐藏的人员的信息。
(A6)一种使计算机具有下述功能的图像处理程序,包括:
图像接收单元,其接收图像;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其提取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
隐藏原因确定单元,其基于与所述图像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和与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有关的特征来确定隐藏原因;
图像隐藏单元,其隐藏所述图像中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以及
图像添加单元,其将与所述隐藏原因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隐藏原因有关的信息添加到所述图像中。
(B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单元,其接收图像;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其提取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
区域转换单元,其转换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以及
图像隐藏单元,其利用由所述区域转换单元提供的区域来隐藏所述图像中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区域。
(B2)根据(B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区域转换单元基于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多个区域的尺寸转换每个区域的尺寸。
(B3)根据(B1)或(B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隐藏单元转换除了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所确定的区域之外的区域。
(B4)根据(B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隐藏单元转换除了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所确定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同时保持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的每个字符串的长度。
(B5)一种使计算机具有下述功能的图像处理程序,包括:
图像接收单元,其接收图像;
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其提取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附加写入部分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附加写入部分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
区域转换单元,其转换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以及
图像隐藏单元,其利用由所述区域转换单元提供的区域来隐藏所述图像中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区域。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单元,其接收图像;
第一提取单元,其利用第一阈值提取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阈值计算单元,其基于位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
第二提取单元,其利用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隐藏区域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以及
图像隐藏单元,其隐藏所述图像中的由所述隐藏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第一提取单元从所接收到的图像中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饱和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像素密度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线段量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的所述线段量是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线段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像素密度和线段量作为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阈值计算单元使用的所述线段量是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线段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是这样的数值:该数值可以用于提取比利用所述第一阈值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大的区域,并且
所述第二提取单元利用所述第二阈值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预定处理以提取所述第二区域。
9.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图像;
利用第一阈值提取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基于位于所提取出的第一区域近旁的第三区域中的特征来计算第二阈值;
利用所计算出的所述第二阈值提取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接收到的图像中被附加写入的部分;
基于所提取出的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图像中要隐藏的区域;以及
隐藏所述图像中的所确定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从所接收到的图像中提取出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饱和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CN200910133712XA 2008-07-10 2009-04-01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626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0108A JP4577421B2 (ja) 2008-07-10 2008-07-10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8-180108 2008-07-10
JP2008180108 2008-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6448A true CN101626448A (zh) 2010-01-13
CN101626448B CN101626448B (zh) 2013-11-13

Family

ID=4150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3712XA Active CN101626448B (zh) 2008-07-10 2009-04-01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08585A1 (zh)
JP (1) JP4577421B2 (zh)
CN (1) CN101626448B (zh)
AU (1) AU2009200948B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749A (zh) * 2015-05-12 2015-09-30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图像内容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7358227A (zh) * 2017-06-29 2017-11-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记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6456A (zh) * 2016-04-28 2017-12-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0765979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4529B2 (ja) * 2009-08-17 2013-10-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763517A (zh) * 2010-01-27 2010-06-30 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区域加密的笔迹识别系统及实现方法
JP5696394B2 (ja) * 2010-08-04 2015-04-0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994251B2 (ja) * 2012-01-06 2016-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89401B2 (ja) * 2012-01-06 2017-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指定印推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57540B2 (ja) * 2012-05-07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1111A (ja) * 2015-03-24 2016-10-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7150084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マーカー処理方法
JP6565740B2 (ja) * 2016-03-01 2019-08-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3130A (en) * 1990-12-28 1994-10-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135664A (ja) * 2004-11-05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030528A1 (en) * 2005-07-29 2007-02-08 Cataphor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 unified redaction system
CN1945599A (zh) * 2005-10-07 2007-04-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2007110453A (ja) * 2005-10-13 2007-04-2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2312A (ja) * 1992-04-15 1993-11-05 Ricoh Co Ltd 網点領域分離装置
JP3342742B2 (ja) * 1993-04-22 2002-11-1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画像処理装置
JP3634419B2 (ja) * 1994-07-25 2005-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H0918708A (ja) * 1995-06-30 1997-01-17 Omron Corp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画像入力装置,制御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6125213A (en) * 1997-02-17 2000-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storage medium readable by a computer
JP3884845B2 (ja) * 1997-11-18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6570997B2 (en) * 1998-03-20 2003-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6470094B1 (en) * 2000-03-14 2002-10-22 Intel Corporation Generalized text localization in images
US7542160B2 (en) * 2003-08-29 2009-06-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ndering with substituted validation input
JP4343820B2 (ja) * 2004-12-13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4270230B2 (ja) * 2006-07-11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085820A (ja) * 2006-09-28 2008-04-10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77420B2 (ja) * 2008-07-10 2010-11-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3130A (en) * 1990-12-28 1994-10-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135664A (ja) * 2004-11-05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030528A1 (en) * 2005-07-29 2007-02-08 Cataphor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 unified redaction system
CN1945599A (zh) * 2005-10-07 2007-04-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2007110453A (ja) * 2005-10-13 2007-04-2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749A (zh) * 2015-05-12 2015-09-30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图像内容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7426456A (zh) * 2016-04-28 2017-12-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07426456B (zh) * 2016-04-28 2019-06-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0765979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358227A (zh) * 2017-06-29 2017-11-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记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21771A (ja) 2010-01-28
US20100008585A1 (en) 2010-01-14
AU2009200948B2 (en) 2010-07-15
JP4577421B2 (ja) 2010-11-10
CN101626448B (zh) 2013-11-13
AU2009200948A1 (en) 201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644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626451B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US9514103B2 (en) Effecti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 document comparison using localized two-dimensional visual fingerprints
US79250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computer data signal
US8345300B2 (e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JP701706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79368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33559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is recorded
CN101197896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2949471A (zh) 基于国产cpu的电子公文识别复现方法及系统
US831069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computer data signal
US20070242299A1 (en) Docu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docu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program
CN101394462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678027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5020090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0175375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执行图像处理的方法
CN100501728C (zh) 图像处理方法、系统、程序、程序存储介质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JP4710672B2 (ja) 文字色判別装置、文字色判別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67327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7688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67695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2049890A (ja) 画像認識装置、画像認識方法および画像認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AU2007237365B2 (en) Colour reproduction in a colour document image
JP20141208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75375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