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9742B -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9742B
CN101619742B CN2009101425722A CN200910142572A CN101619742B CN 101619742 B CN101619742 B CN 101619742B CN 2009101425722 A CN2009101425722 A CN 2009101425722A CN 200910142572 A CN200910142572 A CN 200910142572A CN 101619742 B CN101619742 B CN 101619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support
hinge device
biaxial hinge
distor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5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9742A (zh
Inventor
小林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7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该双轴铰链装置包括:具有基板部和一对第一及第二轴支承部的安装框架,所述一对第一及第二轴支承部从基板部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立起设置,并且在彼此的水平方向对角位置上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轴支承孔;具有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一轴部的第一轴,第一变形头部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轴支承部上,第一轴部安装在第一框体上;具有第二变形头部和第二轴部的第二轴,第二变形头部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上,第二轴部安装在第二框体上;和限制单元,其设于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之间,限制单元由在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的各侧部上形成的交叉部和非交叉部构成。

Description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所述双轴铰链装置适于在使构成便携设备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从相互重合的闭合状态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相对开闭时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便携设备的便携式电话机,市场上出售有如下的对折便携式电话机:该便携式电话机包括在上表面设有键盘等的第一框体和在下表面设有显示屏等显示部的第二框体,并且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经由铰链装置以能够向两个方向进行开闭的方式连接起来。该对折便携式电话机的第二框体经由双轴铰链装置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在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后部,从而能够形成使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的上表面重合以利用第二框体覆盖第一框体的上表面的闭合状态,以及使第二框体相对于第一框体转动以使第一框体的上表面露出来的打开状态。
近年来,市场上出售有除了通话功能之外还具有利用互联网等通信线路接收各种图像进行显示的功能以及游戏功能等各种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像这样具有各种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如果只是纵向使用显示屏等显示部的话,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即,以往的铰链装置是将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以能够沿上下方向开闭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装置,只能够沿一个方向开闭,且只能够纵向使用显示部。因此,提案有使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除了沿上下方向开闭以外还能够沿左右方向开闭的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7829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双轴铰链装置由如下部件构成:截面呈异形コ字形状的主框架,其由基板部和从所述基板部的两端部立起设置的一对轴支承部构成,所述一对轴支承部相互分离且对置并且具有轴支承孔;开闭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一对轴支承部上;旋转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沿与所述开闭轴正交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基板部的中央部上;开闭轴用的凸轮机构,其使由设置于开闭轴和轴支承部之间的多个部件构成的弹性单元发挥作用;旋转轴用的凸轮机构,其使由设置于旋转轴和基板部之间的同样的多个部件构成的弹性单元发挥作用;和限制单元,其设于开闭轴和旋转轴的各头部之间。
然而,近年来,便携设备特别是便携式电话机,在实现上述的多功能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小型薄型化,因此迫切要求其开闭装置也实现小型化和成本降低。在这一点上,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双轴铰链装置作为装置还是偏大型的,而且由于部件个数很多,因此不仅使便携式电话机薄型化这一点还是个问题,而且还有制造成本也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所述双轴铰链装置具有能够使构成便携设备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从相互重合的状态开始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开闭操作的功能,不仅整体上实现了小型化和成本降低,削减了部件个数,而且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减少开闭操作时的松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便携设备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双轴铰链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该安装框架具有基板部以及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所述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从所述基板部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立起设置,并且在彼此的水平方向对角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轴支承孔和第二轴支承孔;第一轴,其具有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一轴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一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第二轴,其具有第二变形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二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和限制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之间,所述限制单元由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的各侧部上形成的交叉部和非交叉部构成,由此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非交叉部彼此位于对角位置,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够向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打开,在打开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中的任意一方时,各所述交叉部和非交叉部处于对角位置,以此限制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中的任意另一方被打开。
此时,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轴支承部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一轴或者第二轴旋转的旋转控制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中的一方或者双方能够形成为使弹性单元发挥作用的凸轮机构。
再有,本发明的所述弹性单元中的一方或者双方能够是弹簧垫圈或者压缩弹簧。
再有,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中沿轴向均贯通设置有供线缆通过的贯通孔。
进而,本发明的双轴铰链装置构成为:所述凸轮机构的一方或者双方由固定凸轮部和旋转凸轮构成,所述固定凸轮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或者第二轴支承部的表面部上围绕第一轴支承孔或者第二轴支承孔设置的凹部和凸部;所述旋转凸轮具有旋转凸轮部,该旋转凸轮部包括在与所述固定凸轮部对置的表面部上形成的凹部和凸部,并且所述旋转凸轮设置成其旋转被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限制且能够沿轴向滑动。
再有,本发明的双轴铰链装置优选所述安装框架的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由多个板重合而形成。
再有,本发明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基板部由多个板重合而形成,并且在位于上侧的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之间设有动作稳定槽,该动作稳定槽供所述第一轴的第一变形头部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轴的第二变形头部的端部嵌入。
进而,本发明的双轴铰链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框体的端部设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在将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打开时限制其打开角度。
进而,在本发明中,将具有上述各结构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意一方安装在第一框体上,将任意另一方安装在第二框体上,从而能够构成便携设备。
根据本发明,双轴铰链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该安装框架具有基板部以及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所述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从所述基板部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立起设置,并且在彼此的水平方向对角位置上形成有第一轴支承孔和第二轴支承孔;第一轴,其具有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一轴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一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第二轴,其具有第二变形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二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和限制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之间,所述限制单元由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的各侧部上形成的交叉部和非交叉部构成,因此即使是能够使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开闭的结构,也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实现成本降低。此外,在基板部或轴支承部采用板的双层结构的情况下,即使是小型化也能够获得必要的强度。因此,能够使双轴铰链装置小型化,从而能够使便携设备也小型薄型化。
根据如上说明的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不仅能够实现双轴铰链装置的小型化,减少部件个数,实现成本降低,还能够获得必要的强度,能够使采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实现小型薄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a)图为分解立体图,(b)图为从相反方向观察安装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和便携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图7是示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双轴铰链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双轴铰链装置如图1、图5和图7所示,使构成便携设备1的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从相互重合的闭合状态开始,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相对开闭。
便携设备1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便携式电话机、PDA、笔记本型个人电脑、ザウルス(商标,Zaurus)等便携终端机、台式电子计算器、袖珍计算机和便携式游戏机等,优选为便携式电话机等。另外,本发明中的便携设备除此之外还包括例如烟灰缸、箱盖等。即,只要是使两个框体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相互进行开闭的物品即可,并不特别限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某种便携设备。
在小型电子设备那样的便携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框体2的上表面具有未图示的键盘等,第二框体3的下表面具有未图示的LCD等显示装置等。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分别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大致矩形状。所述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经由双轴铰链装置4连接起来并构成便携设备1,使得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能够从相互重合的闭合状态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相对开闭。即,该便携设备1构成为:能够使第二框体3的下表面与第一框体2的上表面相互重合以盖住第一框体2的上表面;并且能够使第二框体3的下表面离开第一框体2的上表面以使第一框体2的上表面露出来。
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4将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彼此的角部连接起来并且连接成能够使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开闭,其特征在于,该双轴铰链装置4由如下部件构成:安装框架5,其具有基板部5a以及一对第一轴支承部5b和第二轴支承部5c,所述一对第一轴支承部5b和第二轴支承部5c从所述基板部5a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立起设置,并且在彼此的水平方向对角位置上形成有第一轴支承孔5f和第二轴支承孔5g;第一轴6,其具有第一变形头部6a和第一轴部6b,所述第一变形头部6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5b上,并且所述第一轴部6b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3上;第二轴17,其具有第二变形头部17a和第二轴部17b,所述第二变形头部17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轴支承部5c上,并且所述第二轴部17b安装在第一框体2上;和限制单元A,其设于第一变形头部6a和第二变形头部17a之间。
安装框架5由例如SUS那样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第二轴支承部5c为由基板部5a弯折形成的第一板5d和由第一轴支承部5b弯折过来的第二板5e重合的双层结构。另外,安装框架5并不限定于SUS,也可以用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构成,此外也可以由任意的锻造品或烧结金属构成。此外,在实施例中仅第二轴支承部5c采用了轴支承部的双层结构,然而第一轴支承部5b例如也能够使形成第二轴支承部5c的第一板5d向第一轴支承部5b弯折并与其重合而形成为双层结构。像这样,轴支承部形成为双层结构的话,有着强度增加的优点。再有,形成该双层结构的方法也并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通过使另一板材与各轴支承部重合并固定来形成。并且,对于使第一轴支承部5b和第二轴支承部5c以与基板部5a正交的状态立起设置于该基板部5a上这一点,大大有助于使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小型化。
由第一变形头部6a和第一轴部6b构成的第一轴6的靠近第一变形头部6a侧的第一轴部6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在第一轴支承部5b上形成的第一轴支承孔5f中。该第一轴6例如由SUS那样的金属制圆杆加工而成,但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锻造品和烧结金属制成的。在该第一轴6的中心部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供线缆7通过的贯通孔6c,并且在第一变形头部6a上形成有:将外周端面切去而形成的非交叉部6d;未被切去的交叉部6e;以及进而在该交叉部6e上形成的止动部6f。第一轴部6b外周的两侧部被切去,从而形成剖面呈大致椭圆形状的旋转限制部6g,并且在第一轴部6b的自由端部还形成有剖面呈大致四边形形状的安装部6h。
在第一轴6的贯穿第一轴支承孔5f并向第一轴支承部5b的外侧突出的第一轴部6b的旋转限制部6g上安装有旋转凸轮8,该旋转凸轮8与第一轴支承部5b接触,并且使旋转限制部6g贯穿旋转凸轮8的沿其中心部轴向设置的变形贯穿孔8a,使得该旋转凸轮8与第一轴6一起旋转,在该旋转凸轮8和第一轴支承部5b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凸轮机构9。该第一凸轮机构9由如下部件构成:固定凸轮部10,其由一对凹部10a、10b和一对凸部10c、10d构成,所述一对凹部10a、10b设置于第一轴支承部5b的隔着第一轴支承孔5f的对置位置上,所述一对凸部10c、10d同样地设于第一轴支承部5b的隔着第一轴支承孔5f的对置位置上;旋转凸轮部11,其由一对凸部11a、11b和一对凹部11c、11d构成,所述一对凸部11a、11b在旋转凸轮8的靠近第一轴支承部5b的一侧设置于隔着变形贯穿孔8a的对置位置上,所述一对凹部11c、11d同样地设置于隔着变形贯穿孔8a的对置位置上。另外,各凸部10c、10d和11a、11b的上表面均是平坦的。
并且,在第一轴6的第一轴部6b上设置有弹性单元15,该弹性单元15由三个弹簧垫圈12、13、14构成,所述三个弹簧垫圈12、13、14的沿中心部轴向形成的各贯通孔12a、13a、14a供第一轴部6b贯穿。通过将第一轴6的安装部6h插入到在安装部件16上形成的安装孔16a中,并将其露出端部铆接,从而将第一轴6安装到安装部件16上。弹性单元15将旋转凸轮8的旋转凸轮部11压接到在第一轴支承部5b上形成的固定凸轮部10上。另外,弹性单元15除了弹簧垫圈以外,也可由蝶形弹簧或其他部件构成,也可以是压缩弹簧。此外,指示记号为15a的圆筒状的部件为用于覆盖第一凸轮机构9和弹性单元15的罩部。另外,将第一轴6的安装部6h插入并固定于在安装部件16上形成的安装孔16a中,然而也可以将安装部6h直接安装到第二框体3上。
并且,由第二变形头部17a和第二轴部17b构成的第二轴17的靠近第二变形头部17a侧的第二轴部17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第二轴支承孔5g中,所述第二轴支承孔5g形成于第二轴支承部5c,且与在第一轴支承部5b形成的第一轴支承孔5f的轴芯的高度相同,并形成于该第一轴支承孔5f在水平方向的对角位置上。像这样将所述第一轴支承孔5f和第二轴支承孔5g设置成轴芯的高度相同且位于水平方向的对角位置,也由此确定了第一轴6和第二轴17的安装方向,因此有利于双轴铰链装置的小型化。该第二轴17例如由SUS那样的金属制圆杆加工而成,但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锻造品和烧结金属制成的。在该第二轴17的中心部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供线缆7通过的贯通孔17c,并且在第二变形头部17a上设有:将外周端面切去而形成的非交叉部17d;未被切去的交叉部17e;以及进而在该交叉部17e上形成的止动部17f。第二轴部17b外周的两侧部被切去,从而形成剖面呈大致椭圆形状的旋转限制部17g,并且在第二轴部17b的自由端部还形成剖面呈大致四边形形状的安装部17h。
在第二轴17的贯穿第二轴支承孔5g并向第二轴支承部5c的外侧突出的第二轴部17b的旋转限制部17g上安装有旋转凸轮18,该旋转凸轮18与第二轴支承部5c接触,并且使旋转限制部17g贯穿该旋转凸轮18的中心部沿轴向设置的变形贯穿孔18a,在该旋转凸轮18和第二轴支承部5c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凸轮机构19。该第二凸轮机构19由如下部件构成:固定凸轮部20,该固定凸轮部20由一对凹部20a、20b和一对凸部20c、20d构成,所述一对凹部20a、20b设置于第二轴支承部5c的隔着第二轴支承孔5g的对置位置上,所述一对凸部20c、20d同样地设于第二轴支承部5c的隔着第二轴支承孔5g的对置位置上;以及旋转凸轮部21,该旋转凸轮部21由一对凸部21a、21b和一对凹部21c、21d构成,所述一对凸部21a、21b设置于旋转凸轮18的隔着变形贯穿孔18a的对置位置上,所述一对凹部21c、21d同样地设于旋转凸轮18的隔着变形贯穿孔18a的对置位置上。另外,各凸部20c、20d和21a、21b的上表面均是平坦的。
并且,在第二轴17的第二轴部17b上设有弹性单元22,该弹性单元22由呈环状地卷绕于第二轴部17b外周的压缩弹簧构成。该弹性单元22构成为:通过将第二轴部17b的安装部17h嵌入到在安装部件23上形成的安装孔23f中,并将第二轴部17b的安装部17h的端部铆接,从而经由该弹性单元22将旋转凸轮18的旋转凸轮部21压接到在第二轴支承部5c上形成的固定凸轮部20上。另外,弹性单元22与弹性单元15相同,也可以由弹簧垫圈、蝶形弹簧或其他部件构成。
安装部件23由基板部23a、从该基板部23a立起设置的加强部23b以及安装部23c构成。安装部23c为从基板部23a立起设置的第一板23d和由加强部23b弯折形成的第二板23e重合而构成的双层结构。
该安装部件23的材料为SUS,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SUS以外的金属,或者烧结金属、锻造品中的任意一种。另外,指示记号为22a的圆筒状部件为用于覆盖第二凸轮机构19和弹性单元22的罩部。另外,在实施例中,将第二轴17的安装部17h插入并固定于在安装部件23上形成的安装孔23f中,然而也可以将安装部17h直接安装到第一框体2上。
下面,对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将双轴铰链装置的安装部件16安装到第二框体3的端部上,将安装部件23安装到第一框体2的端部上,并且双轴铰链装置4的安装框架5被收装于在第一框体2的角部形成的收纳部2a内。而且,在便携设备1的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相互闭合并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状态下,虽未详细图示,双轴铰链装置4的第一凸轮机构9的旋转凸轮部11的凸部11a、11b落入到在安装框架5的第一轴支承部5b上形成的固定凸轮部10的凹部10a、10b内,第二凸轮机构19的旋转凸轮部21的凸部21a、21b落如到在安装框架5的第二轴支承部5c上形成的固定凸轮部20的凹部20a、20b内,因此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保持闭合状态,只要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均不施加外力就不会打开。
此外,在该闭合状态下,特别是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的非交叉部6d和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的非交叉部17d位于对角位置且处于非交叉状态,从而形成有空间部a,因此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能够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地打开。即,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和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处于不会阻止第一轴6和第二轴17向任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使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打开时,由于第一轴6或第二轴17根据所述打开方向一并旋转,其第一变形头部6a的交叉部6e和第二变形头部17a的交叉部17e中的某一个会进入到空间部a内,从而阻止第一轴6和第二轴17中的另一个旋转。即,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打开时,由于一并旋转的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的交叉部17e进入到空间部a内,因此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不能够旋转,从而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左右方向的打开操作不能够进行。
此外,当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左右方向相对地打开时,由于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的交叉部6e进入到空间部a内,因此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不能够旋转,从而使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的打开操作不能够进行。
这样的话,防止了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同时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开闭,从而消除了由此而引起的不良情况发生。
并且,在第二框体3的下表面安装有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在相对于第一框体2完全打开第二框体3时,不将第二框体3相对于第一框体2打开到180°,而是将打开角度限制在160°左右,这是为了使显示装置容易观察。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和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分别设置止动部6f、17f来限制该打开角度。即,在将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打开时,通过使在第二轴17的第二变形头部17a上设置的止动部17f与第一轴支承部5b的内侧抵接来限制第二框体3的打开角度,在将第二框体3相对于第一框体2沿左右方向打开时,通过使在第一轴6的第一变形头部6a上设置的止动部6f与第二轴支承部5c抵接来限制第二框体3的打开角度。
当然,此处也可以构成为使各止动部6f、17f与基板部5a抵接。然而,构成为使止动部6f与重叠成双层结构的第二轴支承部5c抵接的结构的话,有着保持停止的状态稳定的优点。所述旋转限制角度在实施例中为160°,然而不限定于该角度。
并且,由于第一凸轮机构9的旋转凸轮8的旋转凸轮部11的凸部11a、11b、以及固定凸轮部10的凸部10c、10d、和第二凸轮机构19的旋转凸轮18的旋转凸轮部21的凸部21a、21b、以及固定凸轮部20的凸部20c、20d各自的上表面均是平坦的,因此使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的开闭均不会产生摩擦转矩。
另外,也可以使第一凸轮机构9和第二凸轮机构19各自的凸部位置与凹部位置相反。进而,通过适当地选择其设置位置,从而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在进行开闭操作时能够实现触碰(click)停止。
图8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根据图8,该实施例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30构成为:另一加强板32与安装框架31的基板部31a重合,并且在该加强板32的端面与第一轴支承部31b之间设有动作稳定槽35a,在所述动作稳定槽35a中夹设有第一轴33的第一变形头部33a,在该加强板32的端面与第二轴支承部31c之间设有动作稳定槽35b,在所述动作稳定槽35b中夹设有第二轴34的第二变形头部34a。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话,不仅增大了安装框架31的强度,而且有着在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开闭操作时,使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各自的旋转以及支承动作稳定,而不会出现松动的优点。
图9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又一实施例。根据图9,在该实施例所述的便携设备40的第一框体41的后端部形成有止动用突出部41a,并且构成为在将第二框体42沿上下方向打开时,在预定打开角度第二框体42的后端部42a与止动用突出部41a抵接,从而限制了第二框体42的打开角度。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话,有着如下优点:在使第二框体42相对于第一框体41打开时,能够尽量地防止受到掀开力的未图示的双轴铰链装置变形。
如以上所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使双轴铰链装置小型化,减少部件个数,而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适用于便携设备,特别是便携式电话机中使用的双轴铰链装置。此外,在将本发明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应用于便携设备中时,能够使框体薄型化,因此适用于要求框体薄型化的设备特别是便携式电话机。

Claims (11)

1.一种双轴铰链装置,该双轴铰链装置使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从相互重合的闭合状态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开闭,其特征在于,
该双轴铰链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该安装框架具有基板部以及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所述一对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从所述基板部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立起设置,并且在彼此的水平方向对角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轴支承孔和第二轴支承孔;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一轴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一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具有第二变形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变形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上,并且所述第二轴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和限制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之间,
所述限制单元由在所述第一变形头部和第二变形头部的各侧部上形成的交叉部和非交叉部构成,从而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非交叉部彼此位于对角位置,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够沿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打开,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沿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打开时,各所述交叉部和非交叉部处于对角位置,以此限制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沿所述两个方向中的另一方向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轴支承部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轴支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一轴或者第二轴旋转的旋转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是使弹性单元发挥作用的凸轮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单元中是弹簧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单元是压缩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中,沿其轴向均贯通设置有供线缆通过的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机构由固定凸轮部和旋转凸轮构成,
所述固定凸轮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或者第二轴支承部的表面部上围绕第一轴支承孔或者第二轴支承孔设置的凹部和凸部;
所述旋转凸轮具有旋转凸轮部,该旋转凸轮部包括在与所述固定凸轮部对置的表面部上形成的凹部和凸部,并且所述旋转凸轮设置成与所述第一轴或第二轴一起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架的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由多个板重合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架的基板部由多个板重合而形成,并且在位于上侧的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之间设有动作稳定槽,该动作稳定槽供所述第一轴的第一变形头部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轴的第二变形头部的端部嵌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框体的端部设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将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打开时限制其打开角度。
11.一种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
CN2009101425722A 2008-07-01 2009-07-01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9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2816 2008-07-01
JP2008-172816 2008-07-01
JP2008172816A JP5148389B2 (ja) 2008-07-01 2008-07-01 2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9742A CN101619742A (zh) 2010-01-06
CN101619742B true CN101619742B (zh) 2012-04-18

Family

ID=4151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57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9742B (zh) 2008-07-01 2009-07-01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48389B2 (zh)
CN (1) CN101619742B (zh)
TW (1) TW2010029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5039B2 (ja) * 2010-11-02 2014-07-02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2軸ヒンジ
JP5762018B2 (ja) * 2011-01-28 2015-08-12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3047258A (zh) * 2011-10-17 2013-04-17 苏州诚骏科技有限公司 双轴枢纽器
JP5984496B2 (ja) * 2012-05-10 2016-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2829067A (zh) * 2012-08-23 2012-12-19 象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台车水平转角和侧向位移的哈夫铰
TWI660261B (zh) * 2017-08-13 2019-05-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紐結構、電子裝置及樞紐結構的組裝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2773Y (zh) * 2003-03-31 2004-04-21 青岛平康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
CN1741723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及其安装机构
CN1825859A (zh) * 2005-02-22 2006-08-30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铰链装置和移动电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2647B2 (ja) * 1998-03-11 2003-09-02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JP2008066763A (ja) * 2004-12-27 2008-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装置
JP4546888B2 (ja) * 2005-07-08 2010-09-22 株式会社ストロベリ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7177829A (ja) * 2005-12-27 2007-07-12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回転規制機能付2軸ヒンジ装置
JP5076702B2 (ja) * 2006-07-24 2012-11-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ヒンジ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2773Y (zh) * 2003-03-31 2004-04-21 青岛平康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
CN1741723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及其安装机构
CN1825859A (zh) * 2005-02-22 2006-08-30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铰链装置和移动电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9955B (zh) 2012-12-21
JP2010014158A (ja) 2010-01-21
CN101619742A (zh) 2010-01-06
JP5148389B2 (ja) 2013-02-20
TW201002951A (en) 201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9742B (zh)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该双轴铰链装置的便携设备
JP650718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EP3723351A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hinge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urved sliding element
KR102520552B1 (ko)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0525326C (zh) 具有垂直和水平轴的折叠式电子设备
KR101013245B1 (ko) 폴딩 기기의 힌지 기구 및 이 힌지 기구를 구비한 폴딩기기
CN1802032B (zh) 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US8120899B2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6650547B2 (en) Rotary structure for relaying signals
CN101346975B (zh) 翻盖式随身携带机
RU2328071C2 (ru) Портатив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типа
CN101233332B (zh) 折叠机器的铰链机构及具备此铰链机构的折叠机器
CN101463863A (zh) 双轴铰链以及具有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US20070121303A1 (en) Multi-Configu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Guiding Module Thereof
JP2002250911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と、液晶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スイッチ構造
CN101535663A (zh) 铰接机构
JP2009264460A (ja) 二軸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6532972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10014158A5 (zh)
CN100448249C (zh) 具有双轴侧旋合叶的移动通信终端
US7447004B2 (en)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050079900A1 (en) Structure of a folder-style mobile phone
JP20032952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6840960U (zh) 热敏打印机和便携式终端
JP2009224910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