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5744A - 复合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5744A
CN101615744A CN200810174007A CN200810174007A CN101615744A CN 101615744 A CN101615744 A CN 101615744A CN 200810174007 A CN200810174007 A CN 200810174007A CN 200810174007 A CN200810174007 A CN 200810174007A CN 101615744 A CN101615744 A CN 101615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ow
mentioned
bead
connect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4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5744B (zh
Inventor
铃木胜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5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5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7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保持以多极、窄间距构成的连接器部的端子部的其状态的同时,利用引线连接到其各个端子上的复合连接装置。其由圆柱状的插销部(1)、板状的连接器部(2)、结合插销部和连接器部的绝缘性骨架(3)、突出于其后方的插销部的端子部(4)、同样突出于后方的连接器部的端子部(5)、以及配置在连接器部的端子部上的连接用基板(6)构成。端子部(5)由两列并列配置的多个端子(5a、5a...)和保持它们的基部保持部(5b)构成,连接用基板(6)可插入两列端子列之间,将插入时分别与端子接触的接触用突缘(5f、5f...)和从接触用突缘延长的延长突缘(5g、5g...)配置在其两面上。引线可软钎焊结合在延长突缘上。

Description

复合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便携设备中通过骨架将用于授受音频信号或各种控制信号等的圆柱状的插销部及板状的连接器部结合成一体的复合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复合连接装置在用于例如小型音频设备的场合,多将圆柱状的插销部用于授受音频信号,而将板状的连接器部用于授受各种控制信号,例如重放、停止、用于其它操作的控制信号。
这样的复合连接装置随着作为应用对象的便携设备的多功能化、小型化及薄型化的进展同样要进行小型化及薄型化,而且多极化,因此,作为对这些设备的引线的连接部的端子的小型化及多极化也得到发展,端子列随之实现窄间距化,要通过软钎焊将引线与各个端子直接连接变得越来越困难。
更具体地说,板状的连接器部的电极基本上以等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在其主体的两面,当电极数增加时,当然,其间距变窄,端子一侧也同样必须变窄。在现有的产品中端子间的间距大致达到0.9mm左右。因此,要通过软钎焊将引线连接在这样窄间距的端子上极为困难。
关于类似的连接器,在日本特开2004-15828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在间距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触点和保持并固定上述触点的绝缘体;
上述触点具有与相连接一侧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和被上述绝缘体保持的保持部以及与电缆连接的端子部;
上述端子部具有对上述电缆进行软钎焊的接线部,并且在上述触点的轴向突出于绝缘体形成;
上述接线部在触点的间距方向倾斜地形成。”
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由于按如上方式构成端子部,因而,要做到窄间距,同时避免在组装时与邻接的触点产生干涉,并实现要求高速传输的连接器的阻抗匹配,必须确保可进行软钎焊的空间。
但是,这种端子部的结构,即使以窄间距用于配置成一列的触点的端子部是有效的,用于配置成两列的窄间距的触点的端子部并不认为是有效的。当对两列触点用的端子部分别采用这种结构时,则认为存在整体厚度可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维持以多极、窄间距构成的连接器部的端子部的窄间距状态并避免其大型化的同时,将可通过软钎焊将引线间接地连接到各个端子上的插销部和连接器部用骨架结合起来的复合连接装置。
本发明方案1的复合连接装置,在可同时将圆柱状的插销部和板状的连接器部连接到分别对应的插座或连接器上的以绝缘性的骨架将它们结合起来的复合连接装置中,
上述板状的连接器部的端子部由将与该板状的连接器部的多个电极对应的相同数量的端子排列成一列或两列,并使其突出于上述骨架的与插销部及连接器部所在一侧相反一侧的一列或两列端子列构成;
在上述端子部附设有连接用基板,上述连接用基板设定成应使其单面或两面与该一列或两列的端子列的各个端子接触,且其朝向与该端子列平行;
并且,在该连接用基板的单面或两面上设置有与端子列的端子数相同数量的接触用突缘,以便在附设于该端子部的状态下,与该端子部的端子列的各个端子接触;在该连接用基板上构成了应与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相对应、且从接触用突缘的全部或一部分延长的延长突缘。
本发明方案2是在本发明方案1的复合连接装置中,上述端子部由两列端子列构成,将其间隔设定成可以无间隙地插入上述连接用基板,将上述连接用基板的接触用突缘配置在当将该连接用基板插入到该两列端子列之间时,与基板两面的各个端子相接触的部位。
本发明方案3是在本发明方案1的复合连接装置中,上述端子部由一列端子列和与该端子列平行并突出于骨架的相对板构件构成,并且,将该端子列和该相对板构件的间隔设定成可以无间隙地将上述连接用基板插入其间的间隔,将上述连接用基板的接触用突缘配置在当将该连接用基板插入到该一列端子列和相对板构件之间时,与该端子列面对的一侧的面的各个端子相接触的部位。
本发明方案4是在本发明方案1、2或3的复合连接装置中,在上述骨架的上述端子列突出的部位构成保持该端子列的基部的基部保持部,
在上述连接用基板的、在附设于上述端子部的场合靠近上述端子列一侧的边的一侧端构成定位突片,上述定位突片可以无间隙地插入到上述基部保持部和上述圆柱状的插销部的由上述骨架向后方突出的端子部之间的定位空间中;其构成为,在该连接用基板的该相应面处于与上述端子列接触的状态的场合,通过使该定位突片处于插入该定位空间中的状态下,从而使各对应的端子与上述各接触用突缘正确地接触。
本发明方案5是在本发明方案1、2或3的复合连接装置中,应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将上述连接用基板与该接触用突缘内相应的接触用突缘相互间电结合。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通过在端子部设置与其一列或两列端子列平行方向的连接用基板,可以使该端子列的各个端子与该连接用基板的单面或两面相对应的接触用突缘接触,可以通过从接触用突缘延长了的延长突缘将引线连接在端子上。延长突缘通过将其延长部的宽度做得较窄,且将其长度设定为各种长度,从而可分别将其延长端构成为软钎焊用扩大部,能通过软钎焊很容易地将延长突缘与引线连接起来。延长突缘如上所述,由于能将延长端构成为软钎焊用扩大部,因而还能在各种方向上将引线连接在该延长突缘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由于能通过与该端子列平行地配置的连接用基板而将引线连接在端子部的一列或两列端子列的各个端子上,因而,能将包含该复合连接装置的端子部的周边做成小型且薄型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只要将上述连接用基板插入到上述端子部的两列的端子列之间,就能很容易地使该两列端子列的对应的各个端子与在基板两面构成的各个接触用突缘接触。因此,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只要将引线软钎焊接合在从各个接触用突缘延长了的延长突缘上,就能通过该连接用基板很容易地使各个端子与引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只要将上述连接用基板插入到一列端子列和相对板构件之间,就能很容易地使该一列端子列的对应的各个端子与在同该端子相对的面上构成的各个接触用突缘接触。因此,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只要将引线软钎焊接合在从各个接触用突缘延长了的延长突缘上,就能通过该连接用基板很容易地使各个端子与引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在使上述连接用基板与一列或两列端子列接触时,通过将连接用基板的定位突片插入到上述定位空间中,则能正确地进行定位,能正确地进行与该连接用基板的各个接触用突缘相对应的各个端子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复合连接装置,在与使用对象设备的关系中,在连接器部的几个电极为接地等的共用电极的情况下,将从这些电极延长的多个端子的各个接触的、上述连接用基板对应的多个接触用突缘预先相互连接,并且仅将它们的接触用突缘中的一个预先构成延长突缘,通过将引线与该延长突缘进行连接,则能简单地进行有关全部端子与引线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的正视图,图1(b)是图1(a)的左侧视图,图1(c)是图1(a)的右侧视图,图1(d)是图1(a)的仰视图。
图2是图1(a)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的安装了连接用基板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
1-插销部,1a-顶端电极,1b-环电极,1c-套筒电极,2-连接器部,2a-连接器主体,2a1-连接器主体的基部,2a2-连接器主体的两侧部,2a3-连接器主体的突条,2b-电极,3-骨架,4-插销部的端子部,4a-中央端子,4b-中层端子,4c-外层端子,5-连接器部的端子部,5a-端子,5b-基部保持部,6、16-连接用基板,6a、16a-连接用基板的前端边,6b、16b-连接用基板的定位突片,6c、16c-连接用基板的后端边,6d、16d-连接用基板的倒角,6e、16e-连接用基板的倒角,6f、16f-接触用突缘,6g、16g-延长突缘,7-定位空间,15-连接器部的端子部,15a-端子,15b-相对板(相对构件),15c-基部保持部,17-定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如图1-图4所示,基本上由以下零部件构成:圆柱状的插销部1,板状的连接器部2,结合该插销部1及该连接器部2并处于与它们正交方向的绝缘性骨架3,突出于该骨架3后方的插销部1的端子部4,突出于该骨架3后方的连接器2的端子部5,以及配置在连接器部2的端子部5上的连接用基板6。
上述插销部1是使用于授受音频信号等的公知的部分,由绝缘性的圆筒状主体、配置在圆筒状主体前端外周的顶端电极1a、配置在中间部分外周侧的环电极1b、以及配置在后部外周侧的套筒电极1c构成,后部一侧的端子部4分别由从顶端电极1a延长的中央端子4a、从环状电极1b延长的中层端子4b和从套筒电极1c延长的外层端子4c构成。该插销部1及端子部4在中间部分附近处于贯穿上述骨架3并相结合的状态。
上述连接器部2如图1(a)、图1(b)、图1(d)、图2、图3及图4所示,由绝缘性板状的连接器主体2a和配置在连接器主体两面上的多个电极2b、2b......构成,后部一侧的端子部5由从连接器部2的各电极2b、2b......延长的相同数量的端子5a、5a......和支撑它们的基部的基部保持部5b构成。
上述连接器主体2a如图1(a)、图1(b)、图1(d)、图2、图3及图4所示,为四边形的板状,并做成其基部2a1一侧,即以埋入状态结合在上述骨架3上的部位附近及两侧部2a2、2a2的厚度较厚,而被其基部2a1及两侧部2a2、2a2包围的内侧部分较薄的结构。以一定的间隔将在该内侧部分从基部2a1一侧向前端一侧延伸的多个突条2a3、2a3......做成突起状态,上述电极2b、2b...分别配置在其间的细长凹处。在本实施例1中,在连接器主体2a的两面构成相互平行的6条细长凹处,在该细长凹处的表面上各配置一个上述电极2b、2b...。因此,电极2b、2b...在连接器主体2a的两面上分别平行地并列配置了各6个。另外,各由6个电极2b、2b...构成的列,它们相互间也平行地配置。
上述电极2b、2b......不言而喻由导电性构件构成,在本实施例1中,与分别同上述端子部5对应的各个端子5a、5a...一体构成。由于它们对弹性没有特别必须的条件,因而在本实施例中,由导电性的刚体金属构成。
上述端子部5如上所述,虽然将其各个端子5a、5a...与连接器部2的各个电极2b、2b...构成一体,但它们的基部如上述图1(a)、图1(c)、图1(d)、图2及图4所示,由基部保持部5b支撑。各个端子5a、5a...与上述连接器部2的电极2b、2b...相对应地排列成两列各6条,各个端子5a、5a...列的邻接的端子5a、5a之间的间隔做成比邻接的电极2b、2b之间的间隔稍宽。另外,该两列端子5a、5a...列之间的间隔做成可将上述连接用基板6紧密地装入其间的间隔。
上述基部保持部5b如说明上述端子部5的那些图所示,为了包围并保持上述两列端子5a、5a...列的基部,做成使上述骨架3的后部一侧的该部位向该端子5a、5a...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该基部保持部5b将其与上述插销部1的端子部4的外层端子4c相互面对的部位之间的空间作为定位空间7,因此,如后所述,确保了将上述连接用基板6正确地装入到上述两列端子5a、5a...列之间。
上述连接用基板6如图1(a)、图1(c)、图1(d)、图2、图3及图4所示,以长方形为基本形状,在其前端边6a的一侧端构成沿与该前端边6a交叉的方向延长的定位突片6b,在与该前端边6a平行的后端边6c的两端实施大小不同的倒角6d、6e以避免该连接用基板6的无用的大型化。另外,该连接用基板6在其两面上形成有与该前端边6a靠近的多个接触用突缘(ランド)6f、6f...。该接触用突缘6f、6f...特别如图1(a)及图4所示,以与端子部5的各个端子5a、5a...的间隔相对应的间隔平行地配置在连接用基板6的前端边6a上。表面及背面的接触用突缘6f、6f...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使其一部分相互进行电连接,而且必要的一部分构成从接触用突缘6f、6f...向后端边6c一侧延伸的延长突缘6g、6g...,该延长突缘6g、6g...如图1(a)及图4所示,由与接触用突缘6f、6f...连接的宽度较窄的延长部和该延长部的延长端的软钎焊用的扩大部构成。
上述定位突片6b如图1(a)及图4所示,其宽度尺寸为可以顺利而几乎无间隙地装入到上述定位空间7中。
另外,上述接触用突缘6f、6f...及延长突缘6g、6g...由容易进行软钎焊的导电性金属构成。
上述骨架3如图1(a)~图1(d)、图2、图3及图4所示,是两端呈圆弧状构成的板状构件,能以使上述插销部1及上述连接器部2的中间部附近穿过的状态将其结合。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通过将连接用基板6插入到连接器部2的端子部5的两列端子5a、5a...列之间,就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使各个端子5a、5a...与该连接用基板6的两面相对应的接触用突缘6f、6f...接触。此外,该接触用突缘6f、6f...与对应的各个端子5a、5a...的可靠接触源于在将该连接用基板6插入到端子部5的两列端子5a、5a...列之间时,通过将在其前端边6a的一侧端部构成的定位突片6b插入到上述定位空间7中而能确保正确的定位。
引线的连接通过在从上述接触用突缘6f、6f...延长的延长突缘6g、6g...的延长端的软钎焊用扩大部上进行软钎焊来实现。如上所述,上述接触用突缘6f、6f...根据所使用设备的要求,可以使它们的表面和背面的一部分相互电结合,因此,延长突缘6g、6g...只要从分别结合了的接触用突缘6f、6f中的一个延长即可。另外,同样根据设备的情况有时也有不需要的接触用突缘6f、6f...,这种情况下也不必从那样的接触用突缘6f、6f...延长为延长突缘6g。因此,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a)、图3及图4所示,在连接用基板6的可见到的一侧的面上,只延长了三条延长突缘6g、6g、6g。背面一侧也同样。因此,可以扩大邻接的延长突缘6g、6g、6g相互间的间隔。
另外,在对作为整体的设备尺寸不带来大的影响的情况下,连接用基板6可以使前端边6a和后端边6c的尺寸延长一些,为此,可将多个延长突缘6g、6g...的软钎焊用扩大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与前端边6a和后端边6c正交的方向)上挪动即可。
因此,延长突缘6g、6g...能很充裕地构成软钎焊用扩大部,还能将引线自由地连接在各个方向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由于能通过插入在两列端子部5上配置的各个端子5a、5a...之间的连接用基板6而将引线与它们连接,因而能确保相互的可靠连接的同时,将包含该复合连接装置的端子部5的周边做成小型且薄型的结构。
另外,各个端子5a、5a...与对应的各个接触用突缘6f、6f...的接合由于通常可以在将连接用基板6插入到端子5a、5a...列之间后,采用任何方式包覆其周围并用它们的包覆部件将其压住,因而,使接合变得可靠,即使端子5a、5a...用刚性的金属导体构成也能可靠地进行电连接。
此外,已接合了的各个接触用突缘6f、6f...和对应的各个端子5a、5a...还可以通过软钎焊更牢固地接合连接。这种情况与将引线放置在接触用突缘6f、6f...或端子5a、5a...上进行软钎焊那样的情况不同,由于两者的厚度薄,因而即使是窄间距也能很顺利地进行软钎焊。
再有,在本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中,通过更换接触用突缘6f、6f...相互的电连接关系以及延长突缘6g、6g...的构成不同的连接用基板6,则可满足各种设备的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如图5及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点在于具有与其连接器部2的端子部5不同的端子部15及连接用基板16,除此以外完全相同。因此,以下仅对连接器部2的端子部15及连接用基板16进行说明。此外,图中,对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构成要素相同构成的构成要素标上相同的标号。
上述端子部15虽然将其各个端子15a、15a...做成与连接器部2的各个电极2b、2b...一体构成的结构,但如图5及图6所示,这些端子15a、15a...从骨架3的与连接器部2相反一侧的面突出并在横向排列成一列,即沿着骨架3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并突出。该端子15a、15a......如图5及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端子5a、5a...比较,将其自身的宽度做得较窄,并以窄间距布置;如图5及图6所示,使相对板(相对板构件)15b突出于骨架3并与该端子15a、15a...列平行。该相对板15b如图5及图6所示,做成比该端子15a、15a...列的宽度宽一些,并且比其长度长一些。另外,该相对板15b和该端子15a、15a...列的间隔与上述连接用基板16的厚度相对应,可以将该连接用基板16较紧地装入到该间隙中。
此外,构成以上的端子部15的端子15a、15a...列及相对板15b的基部如图5及图6所示,做成用基部保持部15c支撑。该基部保持部15c如图5及图6所示,为了包围并保持端子15a、15a...列及相对板15b的基部,做成使上述骨架3的该部位向该端子15a、15a...及相对板15b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结构。
另外,如图5所示,该基部保持部15c与实施例1的基部保持部5b同样地将其与上述插销部1的端子部4的外层端子4c相互面对的部位之间的空间作为定位空间17,因此,如后所述,确保了将上述连接用基板16正确地装入到上述端子15a、15a...列与上述相对板15b之间。
上述连接用基板16如图5及图6所示,以长方形为基本形状,在其前端边16a的一侧端部构成沿与该前端边16a交叉的方向延长的定位突片16b,在与该前端边16a平行的后端边16c的两端实施大小不同的倒角16d、16e以避免该连接用基板16的无用的大型化。另外,该连接用基板16在其单面,即图5中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该前端边16a靠近的多个接触用突缘16f、16f...。该接触用突缘16f、16f...特别如图5所示,以与端子部15的各个端子15a、15a...的间隔相对应的间隔平行地配置在连接用基板16的前端边16a上。以上的接触用突缘16f、16f...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使其一部分相互进行电连接,而且必要的一部分构成从接触用突缘16f、16f...向后端边16c一侧延伸的延长突缘16g、16g...。该延长突缘16g、16g...由宽度较窄的连接部和延长端的软钎焊用的扩大部构成。另外,一部分接触用突缘16f、16f...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2中,通过连接用基板16的背面一侧进行。
上述定位突片16b如图5所示,其宽度尺寸为可以顺利而几乎无间隙地装入到上述定位空间17中的尺寸。
另外,上述接触用突缘16f、16f...及延长突缘16g、16g...由容易进行软钎焊的导电性金属构成。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通过将连接用基板16插入到连接器部2的端子部15的端子15a、15a...列与相对板15b之间,就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使各个端子15a、15a...与该连接用基板16相对应的各个接触用突缘6f、6f...接触。在将该连接用基板16插入端子部15的端子15a、15a...列和相对板15b之间时,该接触用突缘16f、16f...与对应的各个端子15a、15a...的可靠接触通过将在其前端边16a的一侧端部构成的定位突片16b插入到上述定位空间17中,从而通过确保其正确的定位而能实现。
引线的连接通过在从上述接触用突缘16f、16f...延长的延长突缘16g、16g...的软钎焊用扩大部上进行软钎焊来进行。如上所述,上述接触用突缘16f、16f...应根据所使用设备的要求,使其一部分突缘相互电结合,因此,延长突缘16g、16g...只要从分别相互结合了的接触用突缘16f、16f的一个延长即可。另外,同样根据设备的情况有时也有不需要的接触用突缘16f、16f...,这种情况下也不必从那样的接触用突缘16f、16f...延长为延长突缘16g。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只延长了比端子数稍少的8条延长突缘16g、16g...。因此,可以扩大邻接的延长突缘相互间的间隔。
再有,在对作为整体的设备尺寸不带来大的影响的情况下,连接用基板16与实施例1同样,可以使前端边16a和后端边16c的尺寸延长一些,该实施例2也做成那样。为此,可将多个延长突缘16g、16g...的软钎焊用扩大部的位置交替地在前后方向上挪动,可以具有余量地构成该软钎焊用扩大部。其结果,该延长突缘16g、16g...的软钎焊用扩大部可确保充足的宽度,可以在各个方向对它们进行引线的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由于能通过插入到端子15a、15a...列与相对板15b之间的连接用基板16而将引线连接到端子部15的各个端子15a、15a...上,因而能确保相互的可靠连接的同时,将包含该复合连接装置的端子部5的周边做成小型且薄型的结构。
另外,各个端子15a、15a...与对应的各个接触用突缘16f、16f...与实施例1的场合同样,通常,在将连接用基板16插入到端子15a、15a...列与相对板15b之间后,采用任何方式包覆其周围并用它们的包覆部件将其压住。因此,使该端子15a、15a...与对应的各个接触用突缘16f、16f...的接合变得可靠,即使端子15a、15a...用刚性的金属导体构成也不会损坏两者的电连接。
此外,已接合的各个接触用突缘16f、16f...与对应的各个端子15a、15a...当然还可以通过软钎焊更牢固地接合连接。这种情况与将引线放置在接触用突缘16f、16f...或端子15a、15a...上进行软钎焊那样的情况不同,由于两者的厚度薄,因而即使是窄间距也能很顺利地进行软钎焊。不言而喻,与实施例1相同。
再有,在本实施例2的复合连接装置中,与实施例1的复合连接装置同样,通过更换接触用突缘16f、16f...相互的电连接关系以及延长突缘16g、16g...的构成不同的连接用基板16,则可满足各种设备的要求。

Claims (5)

1.一种复合连接装置,在可同时将圆柱状的插销部和板状的连接器部连接到分别对应的插座或连接器上的以绝缘性的骨架将它们结合起来的复合连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状的连接器部的端子部由将与该板状的连接器部的多个电极对应的相同数量的端子排列成一列或两列,并使其突出于上述骨架的与插销部及连接器部所在一侧相反一侧的一列或两列端子列构成;
在上述端子部附设有连接用基板,上述连接用基板设定成应使其单面或两面与该一列或两列的端子列的各个端子接触,且其朝向与该端子列平行;
并且,在该连接用基板的单面或两面上设置有与端子列的端子数相同数量的接触用突缘,以便在附设于该端子部的状态下,与该端子部的端子列的各个端子接触;在该连接用基板上构成了应与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相对应、且从接触用突缘的全部或一部分延长的延长突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由两列端子列构成,将两列端子列的间隔设定成可以无间隙地插入上述连接用基板的间隔,将上述连接用基板的接触用突缘配置在当将该连接用基板插入到该两列端子列之间时,与基板两面的各个端子相接触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由一列端子列和与该端子列平行并突出于骨架的相对板构件构成,并且,将该端子列和该相对板构件的间隔设定成可以无间隙地将上述连接用基板插入其间的间隔,将上述连接用基板的接触用突缘配置在当将该连接用基板插入到该一列端子列和相对板构件之间时,与该端子列面对的一侧的面的各个端子相接触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骨架的上述端子列突出的部位构成保持该端子列的基部的基部保持部,
在上述连接用基板的、在附设于上述端子部的场合靠近上述端子列一侧的边的一侧端部构成定位突片,上述定位突片可以无间隙地插入到上述基部保持部和上述圆柱状的插销部的由上述骨架向后方突出的端子部之间的定位空间中;其构成为,在使该连接用基板的该相应面处于与上述端子列接触的状态的场合,通过使该定位突片处于插入该定位空间中的状态下,从而使各对应的端子与上述各接触用突缘正确地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应根据使用对象设备的要求,将上述连接用基板与该接触用突缘内相应的接触用突缘相互间电结合。
CN200810174007XA 2008-06-24 2008-11-11 复合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5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4034 2008-06-24
JP2008164034A JP4467083B2 (ja) 2008-06-24 2008-06-24 複合接続装置
JP2008164034 2008-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5744A true CN101615744A (zh) 2009-12-30
CN101615744B CN101615744B (zh) 2011-09-07

Family

ID=4149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0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5744B (zh) 2008-06-24 2008-11-11 复合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67083B2 (zh)
CN (1) CN1016157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9327A (zh) * 2020-08-05 2022-02-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5376B2 (ja) * 1998-03-27 2009-10-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およびデータ通信用ジャック、再生装置
TW528235U (en) * 2001-12-28 2003-04-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RJ modular connector having substrate having conductive trace to balance electrical couplings between terminals
JP3800604B2 (ja) * 2002-11-06 2006-07-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755806Y (zh) * 2004-10-15 2006-02-01 戴琬琳 焊接式hdmi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9327A (zh) * 2020-08-05 2022-02-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5744B (zh) 2011-09-07
JP4467083B2 (ja) 2010-05-26
JP2010009749A (ja) 201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2045B2 (en) Connector socket, connector plug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052464B2 (en) Connector
US110406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94271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member thereof
KR101534997B1 (ko) 하네스 커넥터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3972748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该组件的电连接器
CN101232131A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807532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a ribbon cable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602092B2 (en) Cable assembly module with compressive connector
WO2008001453A1 (fr) Connecteur de câble coaxial
CN101615744B (zh) 复合连接装置
CN110571559B (zh) 理线装置及理线方法
CN109755782B (zh) 连接器装置
JP2005353283A (ja) コネクタ構造
US9647364B2 (en) Thin connector
JPH10255921A (ja) コネクタ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TWI647881B (zh) 彈簧連接器及連接裝置
JP2017130329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US202401867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ing Body Between a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900378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670891B2 (ja) 分岐装置
WO2023027126A1 (ja) コネクター、コネクター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ー付きケーブル
CN110611184B (zh) 弹簧连接器及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