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4926A -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4926A
CN101614926A CN200810126813A CN200810126813A CN101614926A CN 101614926 A CN101614926 A CN 101614926A CN 200810126813 A CN200810126813 A CN 200810126813A CN 200810126813 A CN200810126813 A CN 200810126813A CN 101614926 A CN101614926 A CN 101614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module
flexible
driv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6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4926B (zh
Inventor
辛哲宏
邱义铭
蔡渊智
王以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268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4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4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4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该可挠性显示模块,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与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挠性塑胶基板、一第一驱动电路层、一显示层与一第二驱动电路层。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显示层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可视区。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显示层上。本发明的可挠性显示模块,通过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较高。此外,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亦被提出,其可以提升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电性连接可靠度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现有习知的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现有习知的的可挠性显示模块100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flexibledisplay panel)110、多个可挠性电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120与多个驱动装置(driver)130。可挠性显示面板110包括一可挠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111、一第一驱动电路层(driving circuitlayer)112、一电泳层(electrophoretic layer)113、一第二驱动电路层114与一绝缘附着层(insulation attachment layer)115。
绝缘附着层115配置于可挠性基板111上。第一驱动电路层112配置于绝缘附着层115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112具有一可视区(view area)112a与一周边电路区(peripheral circuit area)112b。可视区112a包括多个阵列(阵列即数组,本文均称为阵列)排列的的像素(像素即画素,本文均称为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112c与多个分别对应这些像素电极112c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未绘示)。这些薄膜晶体管(晶体管即电晶体,本文均称为晶体管)可通过绝缘附着层115而附着于可挠性基板111上。
电泳层113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112上且对应于可视区112a。电泳层113具有多个微胶囊(microcapsule)113a与填充于各个微胶囊113a内的电泳流体113b。各个微胶囊113a内的电泳流体113b包括一绝缘溶剂(dielectric solvent)113c与多个带电着色粒子(charged pigmentparticle)113d。这些带电着色粒子113d散布(disperse)于绝缘溶剂113c内。
第二驱动电路层114配置于电泳层113上,第二驱动电路层114为一透光导电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thin film),其材质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换言之,第二驱动电路层114为一共用ITO电极(common ITO electrode)。这些可挠性电路板120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140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112b。这些驱动装置130为一集成电路晶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ICchip),其通过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150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112b。
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其绘示制作图1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A所示,提供一支撑玻璃基板S1(supporting glasssubstrate)。接着,请参阅图2B所示,形成一可挠性显示面板110于支撑玻璃基板S1上。接着,请参阅2C所示,通过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140,将各个可挠性电路板120热压合(thermocompressively bond)至周边电路区112b。之后,通过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150,将各个驱动装置130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112b。然后,请参阅图2C与2D,移除支撑玻璃基板S1,以形成可挠性显示模块100。
然而,请参阅图2C所示,在上述的热压合制程(thermocompressionbonding process)中,由于可挠性基板111(其材质为塑胶)具有弹性且可挠性基板111的厚度t1太大,所以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140与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150内的颗粒(图中未绘示)会破裂不完全而容易陷入可挠性基板111内。此外,在上述热压合制程中,由于绝缘附着层115(其材质为无机材质)具有脆性且绝缘附着层115的厚度t2太大,所以绝缘附着层115容易产生裂痕,使得配置于绝缘附着层115上的周边电路区112b的电路容易产生损坏。
换言之,由于支撑玻璃基板(supporting glass substrate)S1的硬度较大,可挠性基板111的硬度较小且其厚度t1太大,并且绝缘附着层115的延展性较差且其厚度t2太大,所以在上述热压合制程中,周边电路区112b的电路容易产生损坏,或者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140与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150内的颗粒(未绘示)并未破裂而陷入绝缘附着层115与可挠性基板111内。因此,各个可挠性电路板120与周边电路区112b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reliability)降低,且各个驱动装置130与周边电路区112b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在产品结构、制作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较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提升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flexible displaypanel)与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挠性塑胶基板(flexible plastic substrate)、一第一驱动电路层、一显示层(displaylayer)与一第二驱动电路层。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上,并且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显示层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可视区。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显示层上。可挠性电路板藉由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塑胶基板的材质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无机绝缘附着层(inorganic insulation attachmentlayer),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之间,且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的无机绝缘附着层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inorganic oxide)或无机氮化物(inorganicnitride)。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更包括至少一驱动装置,藉由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支撑基板(supporting substrate)。接着,形成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于支撑基板上。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配置于支撑基板的可挠性塑胶基板、一第一驱动电路层、一显示层与一第二驱动电路层。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显示层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可视区。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显示层上。接着,藉由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将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以电性连接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之后,移除支撑基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塑胶基板的材质为聚亚酰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无机绝缘附着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之间,其中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此外,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或无机氮化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更包括藉由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将至少一驱动装置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以电性连接该驱动装置与该周边电路区。此外其中将该驱动装置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的温度可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可低于0.6百万帕(MP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中将该可挠性电路板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的温度可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可低于0.6百万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由于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所以可挠性塑胶基板的硬度得以提升。
2、此外,由于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所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弹性与延展性得以提升。
3、因此,在热压合制程中,周边电路区的电路不会产生损坏,且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与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内的颗粒不会破裂不完全而陷入无机绝缘附着层与可挠性塑胶基板内。
4、由上述可知,各个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且各个驱动装置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该可挠性显示模块,包括可挠性显示面板与至少可挠性电路板。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可挠性塑胶基板、第一驱动电路层、显示层与第二驱动电路层。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该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可视区与周边电路区。显示层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可视区。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显示层上。本发明的可挠性显示模块,通过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较高。此外,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亦被提出。本发明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可以提升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制作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具有增进的突出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其绘示现有习知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D为绘示制作图1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绘示制作图3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100、200、300:可挠性显示模块    110、210、310:可挠性显示面板
111:可挠性基板                  112、114、212、214:驱动电路层
112a、212a:可视区               112b、212b:周边电路区
112c、212c:像素电极             113:电泳层
113a、213a:微胶囊               113b、213b:电泳流体
113c、213c:绝缘溶剂             113d、213d:带电着色粒子
115:绝缘附着层                  120、220:可挠性电路板
130、230:驱动装置               140、150:异方向性导电膜
240、250、270:异方向性导电膜    211、311、317:可挠性塑胶基板
213、313:显示层                 215:无机绝缘附着层
260:印刷电路板                  312、314:驱动电路层
316:彩色滤光片                  318a、318b:配向层
319a、319b:偏振片               D1:观视方向
S1:支撑玻璃基板                 S2:支撑基板
t1、t2、t3、t4: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制作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200,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210、多个可挠性电路板220(图3示意地绘示一个)与多个驱动装置230(图3示意地绘示一个)。可挠性显示面板210,包括一可挠性塑胶基板211、一第一驱动电路层212、一显示层213、一第二驱动电路层214与一无机绝缘附着层215。
可挠性塑胶基板211的材质为聚亚酰胺,其厚度t3小于30微米。无机绝缘附着层215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211上。无机绝缘附着层215的厚度t4小于150奈米,且无机绝缘附着层215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或无机氮化物。在本实施例中,无机绝缘附着层215的材质为氮化硅(siliconnitride)。
第一驱动电路层212配置于无机绝缘附着层215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212具有一可视区212a与一周边电路区212b。可视区212a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电极212c与多个分别对应这些像素电极212c的薄膜晶体管(未绘示)。这些薄膜晶体管可通过无机绝缘附着层215而附着于可挠性塑胶基板211上。
显示层213为一电泳层,其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212上且对应于可视区212a。显示层213具有多个微胶囊213a与填充于各个微胶囊213a内的一电泳流体213b。各个微胶囊213a内的电泳流体213b包括一绝缘溶剂213c与多个带电着色粒子213d。这些带电着色粒子213d散布于绝缘溶剂213c内。各个带电着色粒子213d的一面例如是白色,且其另一面例如是黑色。在另一实施例中,各个带电着色粒子213d可为其他颜色。例如,各个微胶囊213a的这些带电着色粒子213d可为黑色带电着色粒子与白色带电着色粒子的组合,根据设计者的需求而定。此外,本实施例的这些微胶囊213a的结构亦可以多个微杯(microcup)的结构而加以替代,本发明于此不做任何限定。
第二驱动电路层214配置于显示层213上,第二驱动电路层214为一透光导电薄膜,其材质为铟锡氧化物。换言之,第二驱动电路层214为一共用ITO电极。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层212的可视区212a可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ITO电极,第二驱动电路层214可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ITO电极,且可视区212a的这些ITO电极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二驱动电路层214的这些ITO电极的排列方向,但是并未以图面绘示。
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20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240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212b。这些驱动装置230为集成电路晶片,其通过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250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212b。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200更包括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260,且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60通过一第三异方向性导电膜270而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60。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驱动装置230可分别配置于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20上,或者配置于印刷电路板260上,根据设计者的需求而定。
当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200运作时,第一驱动电路层212与第二驱动电路层214于各个微胶囊213a产生不同的电场。此时,这些带电着色粒子213d会移动至第二驱动电路层214,且这些带电着色粒子213d产生不同方式的转动,进而显示某种资讯。因此,使用者可由图3所示的观视方向D1观看可挠性显示模块200的可挠性显示面板210以判读所显示的资讯。
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200的制作方法作说明。请参阅图4A至图4D所示,其绘示制作图3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4A所示,提供一支撑基板S2,其材质例如为玻璃。接着,请参阅图4B所示,形成一可挠性显示面板210于支撑基板S2上,并且可挠性显示面板210的可挠性塑胶基板211配置于支撑基板S2上。接着,请参阅4C所示,通过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240,将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20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212b,以电性连接各个可挠性电路板220与周边电路区212b。上述将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20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212b的的温度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低于0.6百万帕。
接着,通过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250,将这些驱动装置230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212b,以电性连接各个驱动装置230与周边电路区212b。上述将这些驱动装置230热压合至周边电路区212b的温度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低于0.6百万帕。接着,通过第三异方向性导电膜270,将这些可挠性电路板220热压合至印刷电路板260。然后,请参阅图4C与图4D,移除支撑基板S2,以形成可挠性显示模块200。
请参阅图4C所示,由于可挠性塑胶基板211的厚度t3小于30微米,所以可挠性塑胶基板211的硬度得以提升。此外,由于无机绝缘附着层215的厚度t4小于150奈米,所以无机绝缘附着层215的弹性与延展性得以提升。因此,在上述热压合制程中,周边电路区212b的电路不会产生损坏,且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240与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250内的颗粒(未绘示)不会破裂不完全而陷入无机绝缘附着层215与可挠性塑胶基板211内。综上所述,各个可挠性电路板220与周边电路区212b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且各个驱动装置230与周边电路区212b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所示,其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300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块200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层313为一液晶层,且可挠性显示面板310更可具有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316、另一可挠性塑胶基板317、上配向层(alignment layer)318a、下配向层318b、上偏振片(polarizer)319a与下偏振片319b。第二驱动电路层314配置于上配向层318a与彩色滤光片316之间。此外,可挠性显示面板310更可具有多个配置于显示层313内的间隙物(未绘示),以维持显示层313的厚度。
此外,可挠性显示模块300可搭配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图中未绘示)而构成一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使得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依序穿过下偏振片319b、可挠性塑胶基板311、无机绝缘附着层315、第一驱动电路层312、下配向层318b、显示层313、上配向层318a、第二驱动电路层314、彩色滤光片316、可挠性塑胶基板317与上偏振片319a。
综上所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所以可挠性塑胶基板的硬度得以提升。此外,由于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所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弹性与延展性得以提升。因此,在热压合制程中,周边电路区的电路不会产生损坏,并且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与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内的颗粒不会破裂不完全而陷入无机绝缘附着层与可挠性塑胶基板内。由上述可知,各个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且各个驱动装置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得以提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
一可挠性塑胶基板,其厚度小于30微米;
一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
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该可视区;及
一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显示层上;以及
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塑胶基板的材质为聚亚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无机绝缘附着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之间,且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机绝缘附着层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或无机氮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至少一驱动装置,通过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
6、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支撑基板;
形成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于该支撑基板上,其中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
一可挠性塑胶基板,配置于该支撑基板上,其中该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
一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
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该可视区;及
一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显示层上;
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将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以电性连接该可挠性电路板与该周边电路区;以及
移除该支撑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塑胶基板的材质为聚亚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无机绝缘附着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之间,其中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且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或无机氮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通过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将至少一驱动装置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以电性连接该驱动装置与该周边电路区,其中将该驱动装置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的温度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低于0.6百万帕。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该可挠性电路板热压合至该周边电路区的温度低于摄氏180度,且压力低于0.6百万帕。
CN200810126813XA 2008-06-24 2008-06-24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1614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6813XA CN101614926B (zh) 2008-06-24 2008-06-24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6813XA CN101614926B (zh) 2008-06-24 2008-06-24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4926A true CN101614926A (zh) 2009-12-30
CN101614926B CN101614926B (zh) 2011-12-07

Family

ID=4149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813XA Active CN101614926B (zh) 2008-06-24 2008-06-24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492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453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0911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00193A (zh) * 2015-04-02 2016-12-0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17096627A1 (zh) * 2015-12-11 2017-06-1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699063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3772B2 (ja) * 2003-09-19 2010-09-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453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0911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09111B (zh) * 2012-03-09 2016-03-02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00193A (zh) * 2015-04-02 2016-12-0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17096627A1 (zh) * 2015-12-11 2017-06-1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7111170A (zh) * 2015-12-11 2017-08-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KR20180008700A (ko) * 2015-12-11 2018-01-24 선전 로욜 테크놀로지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가요성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접합 방법
JP2018538561A (ja) * 2015-12-11 2018-12-27 シェンジェン ロイオ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の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KR101978595B1 (ko) 2015-12-11 2019-05-14 선전 로욜 테크놀로지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가요성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접합 방법
US10405436B2 (en) 2015-12-11 2019-09-03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bonding method
CN107111170B (zh) * 2015-12-11 2020-08-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699063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4926B (zh)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0509B (zh) 可撓性顯示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CN101673013B (zh) 包括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JP558443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952678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protrusions embedded in seala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1126044B1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lip chip film connected to a connecting surface of a plurality of bonding pi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288164A (ja) フィルムタイプタッチパネルとの一体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614926B (zh) 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US20170374740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36014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42735A (zh) 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8336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13893A (zh) 显示装置
CN101813863A (zh) 可挠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00271316A1 (en) 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nel
CN1955796A (zh) 液晶面板、印制定向层的印刷掩模及定向层的制造方法
TWI332597B (en) 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1901629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0866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10079980A (ko) 전자종이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5405014U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CN114779551A (zh) 一种立柱型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JP2009103872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5389051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29268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6773386B (zh) 双面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