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5543A -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5543A
CN101595543A CNA2007800385322A CN200780038532A CN101595543A CN 101595543 A CN101595543 A CN 101595543A CN A2007800385322 A CNA2007800385322 A CN A2007800385322A CN 200780038532 A CN200780038532 A CN 200780038532A CN 101595543 A CN101595543 A CN 101595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ting part
moving contact
control device
output link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85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5543B (zh
Inventor
J-P·迪普拉
M·科莱
O·格罗容
X·阿莱尔
G·杜马尔
P·马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ston power grid, France, Limited by Share Ltd.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Grid Solutions SAS
Original Assignee
Areva T&D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eva T&D SAS filed Critical Areva T&D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59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5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5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4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66Power reset mechanisms
    • H01H71/70Power reset mechanisms actuated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其能够依次执行下述动作:-在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中,利用机械开启弹簧(12)的作用,其中所述弹簧移动活动抵接元件(11),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通过抵接而驱动输出构件(2),由此使得输出构件(2)的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从点P1移动到点P2;-在重新加载弹簧的阶段中,通过接通电机(8)而移动活动抵接元件(11),同时保持连接端部(2a)位于点P2;以及-在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也是通过接通所述电机而使得连接端部(2a)从点P2移动到点P1。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电气开关的装置,所述电气开关具有适于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术语“电气开关”在此被用于指断路器、切断开关或接地设备。其还包括结合了这些不同功能的开关装置,例如隔离开关断路器。
在现有技术中,我们已经知道“组合设计”或“混合设计”型的装置可以被实现,因为这种装置引入了电机和机械弹簧作用的系统,执行用于闭合和开启开关装置的动触点的闭合和开启阶段。电机使其可以,借助于适合的伺服控制,控制电气开关的各种任务,例如开启和闭合其触点。
虽然在广泛的应用中,那些解决办法有缺点,例如由联合和同时使用电机功率和弹簧能量开启和闭合动触点引起的缺点。
为了能够在那两个阶段的其中一个期间使用弹簧的能量,必须使弹簧在另一个阶段中积蓄能量,反之亦然。这需要在两个阶段中都包括机械弹簧,与满足动触点的开启和闭合速度所需的电机尺寸相比,这通常导致要使用超大尺寸的电机。
另外,控制装置的组合设计形式通常包括为动触点提供比所需要的行程更长的开启和关闭行程,因此使其更复杂、更重且更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最适宜中压型或高压型的电气开关的简单且可靠的控制装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具有适合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的电气开关(例如用于断开电系统的开关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移动动触点,且包括静止框架,和被安装成相对于静止框架平移运动且具有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的输出构件,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容置于被紧固到框架上的元件和活动抵接元件之间的机械开启弹簧。另外,输出构件适于占据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关闭位置使其可以将动触点置于其闭合位置且其中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位于点P1,打开位置使其可以将动触点置于其开启位置且其中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位于不同于点P1的点P2。根据本发明,控制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其能够依次执行下述步骤:
-在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中,利用所述机械开启弹簧的作用,其中所述机械开启弹簧移动活动抵接元件,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通过抵接而驱动所述输出构件,由此使得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1移动到点P2;
-在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的重新加载阶段中,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移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同时保持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位于点P2;和
-在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也是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使得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2移动到点P1。
因此,本发明的原理是以使其能够依次执行三个不同阶段的设计为基础,这三个阶段被称为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重新加载开启弹簧的“重新加载阶段”和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在动触点离开其闭合位置的瞬间和其占据开启位置后返回到闭合位置的瞬间之间。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装置,准备了一些措施以执行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的重新加载阶段,这个阶段不同于闭合和开启动触点的阶段,开启阶段可以完全通过上面所述的弹簧释放前面积蓄的能量被驱动。因此,贯穿所述动触点到达其闭合位置时被完成的整个动触点的闭合阶段,弹簧不需要再积蓄能量了,这样,触点的行程完全保持处于控制之下,且比现有技术的装置需要更少的能量。此闭合阶段可以借助于比现有技术功率更低的电机被实现。
另外,由于其具有优势地不需要电机被接通,而是在将动触点锁紧于闭合位置的锁紧构件被解除作用时可以只通过弹簧释放能量自动发生,所以执行开启阶段时极其可靠的。
重新加载弹簧的重新加载阶段不产生输出构件的任何移动或动触点的任何移动,动触点仍保持于其开启位置,优选地,不需要任何锁紧构件的帮助,只依靠控制装置的特定设计和形状。这个阶段的唯一目的是,在触点开始在其中它被移向其闭合位置的闭合阶段之前,在开启弹簧内积蓄能量。因此,应了解,本发明建议的设计使其能够具有优势地得到被完全优化的触点行程,因为所述行程不超出动触点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必须的行程范围。
另外,动触点的关闭行程被完全保持在控制之下,因为它是通过接通电机来执行的,且因为它不包括已经被充分地重新加载使其可以随后自主执行开启阶段的开启弹簧。而且,由于在闭合阶段中不必须包括弹簧,以需要的速度移动动触点到其闭合位置所需功率比现有技术装置所需的功率低,这样,所使用的电机可以是低功率的和低成本的。
优选地,如上面所述的,控制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其,在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使得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2移动到点P1,储存在机械开启弹簧内的能量不改变,也就是说,所述机械弹簧在此阶段中不释放或积蓄能量。
但是,本文指出,装置可以被设计成,通过由于输出构件移动引起的弹簧压缩,使开启弹簧执行制动动触点的闭合阶段结束的功能。但是,辅助弹簧可以被提供以执行此功能,可选择地与开启弹簧相结合。如在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介绍的,也可以对开启弹簧做一些准备工作,使其在动触点的闭合阶段结束时在很小程度上被压缩,以允许活动抵接元件在很小程度上移动,因此,使其能够从将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中被释放。
优选地,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导致连用于接到动触点上的连接端部从点P1移到点P2的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仅在机械开启弹簧的作用下被实施,以得到很好的可靠性。可替代地,动触点的开启阶段可以借助于用于吸收输出构件的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弹簧被实施,而不超出本发明允许的范围。
优选地,本装置还包括被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机和活动抵接元件之间的第一传递构件,所述第一传递构件包括设有被构造成沿封闭线路移动的驱动抵接部的至少一个传递组件,封闭线路具有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沿主动部分,驱动抵接部能够驱动被紧固到活动抵接元件上的从动抵接部以将活动抵接元件从松开位置带至重新加载位置,而沿被动部分,因为驱动抵接部不再作用到关联的从动抵接部上,所以允许活动抵接元件从重新加载位置移到松开位置。因此,这种结构产生的优势在于,在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中,第一传递构件不产生与通过抵接部驱动输出构件的活动元件到其开启位置的运动相反的任意反向惯性力。
此传递组件还包括携带驱动抵接部和遵循封闭线路的链或带,链或带被设置于两个轮子之间,至少其中一个轮子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旋转。
在此结构中,传递组件还包括被由链或带携带的驱动抵接部紧密接合的驱动抵接部支撑轨。
驱动抵接部支撑轨设有凹陷,被安装成在链或带上自由枢转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当驱动抵接部离开封闭线路的主动部分时,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到凹陷内。然后,可以为被设计的装置做一些准备工作,使驱动抵接部通过下述方式自动缩回到凹陷内:从动抵接部抵靠着驱动抵接部,因此趋于导致驱动抵接部绕其枢转轴线相对于链或带枢转。
自然地,很多相同或类似的传递组件可以装备第一传递构件,所述组件优选由被连接到单一的电机上的公共驱动轴驱动。在这种情况下,被安装成在它们各自的链/带上枢转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相互同相移动。
优选地,从动抵接部被设置于杆的端部,杆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上。这样,优选两个传递组件被提供,以与被固定在活动抵接元件上的这两个杆中的对应一个协作,这些杆可以被置于输出构件的任一侧。另外,对所述杆也做了一些准备,使它们被平行于输出构件相对于静止框架平移运动的轴线并因此平行于优选是连接杆形式的输出构件放置。
以类似的方式,控制装置还包括被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机和输出构件之间的第二传递构件,所述第二传递构件包括设有被构造成沿封闭线路移动的驱动抵接部的至少一个传递组件,封闭线路具有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沿主动部分,驱动抵接部能够驱动被紧固到输出构件上的从动抵接部以将输出构件从打开位置带至关闭位置,而沿被动部分,因为驱动抵接部不再作用到关联的从动抵接部上,所以允许输出构件从关闭位置移到打开位置。因此,这种结构产生的优势在于,在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中,第二传递构件也不产生与当输出构件朝向其打开位置移动时的运动相反的任意反向惯性力。
优选地,传递组件还包括携带驱动抵接部和遵循封闭线路的链或带,链或带被设置于两个轮子之间,至少其中一个轮子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旋转。
在此结构中,传递组件还包括被由链或带携带的驱动抵接部紧密接合的驱动抵接部支撑轨。
驱动抵接部支撑轨设有凹陷,被安装成在链或带上自由枢转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当驱动抵接部离开封闭线路的主动部分时,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凹陷内。
在此,可以为被设计的控制装置做一些准备工作,使驱动抵接部通过下述方式自动缩回到凹陷内:从动抵接部抵靠着驱动抵接部,因此趋于导致驱动抵接部绕其枢转轴线相对于链或带枢转。
很多相同或类似的传递组件可以装备第二传递构件,所述组件优选由被连接到单一的电机上的公共驱动轴驱动。在这种情况下,被安装成在它们各自的链/带上枢转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相互同相移动。例如,两个传递组件与被直接固定于输出构件上的两个从动抵接部中的对应一个协作。
但是,优选地,也应做一些准备工作,使其成为形成所述第二传递构件的一个组件。因此,一个驱动抵接部被安装于链上,例如,双链,且一个从动抵接部被安装于输出构件上,例如穿过输出构件并形成被置于所述输出构件的任一侧上的两个钩的分离销。在此结构中,驱动抵接部可以是两个侧板的形式,在闭合阶段中输出构件可以被插入这两个侧板之间,这两个侧板被设计成与这两个上述的钩中的对应一个抵接部。
第一和第二传递构件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电机优选由单一的电机构成。这样,对被连接到驱动第一和第二传递构件的每一个传递组件的公共驱动轴上的单一电机做一些准备工作,其优选由伺伏电机构成以在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保持良好的控制。为实现此目的,对被与活动抵接元件关联的第一传递构件的驱动抵接部和被与以同步方式被移动的输出构件关联的第二传递构件的驱动抵接部都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被确定的相位偏移使其能够依次执行开启动触点、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和闭合动触点这三个不同阶段。
优选地,对电机或伺伏电机的控制是具有可变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型,这样,在两个相继的控制脉冲之间,在对应于驱动阶段的第一持续期期间能量被从能量源传递给电机,在对应于制动阶段的第二持续期期间能量被从电机传递给能量源,这两个阶段的相对持续期使其能够调节驱动力。另外,在闭合阶段中,动触点相对于时间的数学函数形式的选定点的位置优选被伺服控制。另外,在闭合阶段中,动触点相对于时间的数学函数形式的选定点的速度也优选被伺服控制,且同样地,在所述闭合阶段中,动触点相对于时间的数学函数形式的选定点的加速度也被伺服控制。
优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和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
使用此装置,可以对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做一些准备工作,使其在动触点的闭合阶段结束时被解除作用。可替代地,装置可以被设计,以使得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和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在动触点开启阶段被开始时被大体同时解除作用。
或者,可以对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做一些准备工作,使其在输出构件到达其关闭位置之后,优选地在闭合阶段恰好结束时或之前,被解除作用,如在下面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例中所介绍的。
作为示例,特别指出,安装输出构件使其相对于静止框架平移运动需要控制装置向动触点传送线性输出运动。
优选地,活动抵接元件被安装成相对于输出构件滑动,输出构件沿与输出构件相对于静止框架平移运动的轴线相同的滑动轴线穿过活动抵接元件。
另外,为了使装置整体上更紧凑,机械开启弹簧被围绕输出构件设置。
优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吸收输出构件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机械弹簧,如上所介绍地。类似地,也做了一些准备,使装置还包括用于吸收输出构件打开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机械弹簧。在这种情况下,此辅助弹簧在开启阶段结束时积蓄的能量当需要时被释放,以便于随后的闭合阶段的开始,这主要借助于伺服电机被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适于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的电气开关,电气开关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气开关的方法,该方法被借助于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实施,且该方法包括下述相继的步骤:
-在机械开启弹簧的作用下开启动触点,其中所述机械开启弹簧移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通过抵接而驱动所述输出构件,由此导致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1移到点P2;
-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以导致所述活动抵接元件移动,同时将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保持于点P2;和
-也是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闭合动触点,以导致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2移到点P1。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从下面关于附属图示的详细介绍中显示了,其中:
-图1a至1c是本发明的原理图示,示出了在从动触点处于其闭合位置的瞬间开始持续直到其占据开启位置之后返回相同位置的控制周期期间处于不同阶段的控制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装置被示出处于使其能够将动触点置于闭合位置的结构;
-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局部断面侧视图;
-图4是在图2和3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5是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的透视图,该系统是在图2至4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一部分。
-图6是在当输出构件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和当与开启弹簧关联的活动抵接元件处于其重新加载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用于在重新加载阶段中驱动活动抵接元件的第一传递构件的两个传递组件的其中一个的图示;
-图7是在当所述输出构件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用于在闭合阶段中驱动输出构件的第二传递构件的传递组件的图示;
-图8是在图2至4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被安置于使其能够将动触点置于开启位置的结构中;
-图9是在当输出构件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和当活动抵接元件处于其松开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第一传递构件的两个传递组件的其中一个的图示;
-图10是在当输出构件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第二传递构件的传递组件的图示;
-图11是在图2至4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处于在开启弹簧重新加载阶段中所采用的结构;
-图12a至12d是在开启弹簧重新加载阶段结束时所相继采用的不同结构中的第一传递构件的两个传递组件的其中一个的图示;
-图13a至13d是在开启弹簧重新加载阶段结束时所相继采用的不同结构中的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的透视图;
-图14是在图2至4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被安置于在动触点闭合阶段中所采用的结构中;
-图15a至15d是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所相继采用的不同结构中的第二传递构件的传递组件的图示;
-图16a至16c是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所相继采用的不同结构中的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的透视图;
-图17是在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例中的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的透视图;相关联的控制装置被安置于在开启弹簧重新加载阶段结束时所采用的结构中;和
-图18是在图17中示出的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a至1c,它们用图解形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以高度图解的形式,可以看到处于控制周期期间的不同阶段的控制装置1,从用于控制的动触点(图中未示出)处于其闭合位置开始,持续直到所述动触点在占据其开启位置后返回到相同位置。图1a示出了周期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图示按照1a、1b、1c、1a等的顺序循环。
控制装置1被设计用于装备包括适于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的电气开关,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或接地装置。应注意,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开关装置。
为了执行控制动触点的功能,装置1首先包括例如棒/连接杆形式的输出构件2,其被设计成相对于静止框架4沿其自身轴线3平移滑动/移动。所述构件2具有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上端部2a和抵接下端部2b。可以看到端部2a可以被或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开关装置的动触点上,且能够被沿构件2的轴线3前后驱动,使其能够向动触点传递线性输出运动,如图解中双箭头6所指示的,方向6a对应于将动触点关闭的方向,而方向6b对应于将其打开的方向。换句话说,双箭头6对应于输出构件2相对于框架4平移运动的轴线。
其次,装置1包括伺服型的电机8和可以选择性地被多个弹簧代替的机械开启弹簧12,所述弹簧12容置于被紧固到框架4上的静止元件10和在打开方向6b上被从静止元件10偏置的活动抵接元件11之间。
如在下面所详细介绍的,第一传递构件14被置于电机8和活动抵接元件11之间,且第二传递构件16被置于电机8和输出构件2之间。更明确地,第一传递构件14与平行于轴线6且可滑动地穿过静止元件10的两个杆18协作,这两个杆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于输出构件2的任一侧,并具有被紧固到活动抵接元件11上的底端。
在图1a至1c中示出的优选实例中,弹簧12是受压工作的弹簧,上端被压在装置1的静止元件10上,下端被压在活动抵接元件11上。
更特别参考图1a,可以看到,连接杆2型的输出构件处于关闭位置,使其能够将其端部2a置于保证动触点处于其闭合位置的位置。请注意,输出构件被保持系统(图中未示出)牢固地保持在此关闭位置,保持系统将在下面通过实例进行介绍,但它可以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形式。
在此关闭位置,构件2自然地平行于轴线6,且它的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端部2a处于轴线3上的点P1处,构件2被沿轴线3安装以相对于框架4平移运动。另外,在此关闭位置,机械弹簧12在元件10和11之间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活动元件11被与所述活动元件11抵接的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在打开方向6b上保持。为此目的,自然地对输出构件2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使其可滑动地通过活动抵接元件11,仍平行于轴线6。作为示例,在此关闭位置,活动抵接元件11处于重新加载的位置,将其置于轴线3的点P′1处,活动抵接元件11也被沿轴线3安装以相对于框架4和相对于输出构件2平移运动。应注意,所述元件11可以是与上述轴线3大体成直角的板的形式。
可替代地,通过用于将活动元件11固定于与所述活动元件关联的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图中未示出),可选择地与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实现的抵接相结合,可以对将要在打开方向6b上被保持的活动元件11做一些准备。另外,在下面将要介绍的一个可能的替代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当输出构件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活动元件11通过所述构件的下端部2b实现的抵接而在打开方向6b上被完全保持。
当开启动触点的指令被开关装置接收到时,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被解除作用,并且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也被解除作用,如果这种系统已经被提供了但还没有被解除作用的话。
此解除作用操作后,借助于从机械弹簧12释放的能量,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被开始了。在此阶段中,弹簧12驱动活动元件11在打开方向6b上远离静止元件10,由于在元件11和所述输出构件下端部2b之间建立的抵接关系,活动元件驱动输出构件2与其一起移动。
当动触点到达其开启位置时,开启阶段终止,其中,它优选只被控制装置的特定设计和形状所控制,而不使用特定的保持系统,虽然这种系统可以被提供,不超出本发明允许的范围。
更明确地,可以为零件11和2沿轴线3的行程做一些准备,当它们通过弹簧12产生时,被减振器装置20或被用于吸收输出构件打开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减振器辅助机械弹簧停止。当辅助弹簧被用于减振时,输出构件2可以通过特定的保持系统(图中未示出)被保持于打开位置,使其能够将辅助弹簧保持于其受压状态下。这样,辅助弹簧在开启阶段结束时积蓄的能量可以随后被释放,以便于开始随后的闭合阶段,而这主要通过电机8进行,如下面所介绍的。
如图1b中所示,输出构件2处于打开位置,其中连接端部2a被置于沿轴线3的点P2处,且其中,活动抵接元件11被安置于“松开”的位置,将其置于沿轴线3的点P′2处。
优选地,为了操作可靠性的原因,且特别是电气开关的有效性,此开启阶段仅在机械弹簧12的驱动下,且可选择地在其它弹簧例如用于吸收输出构件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机械弹簧(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进行,但优选不用电机8起作用。被用于保护输送和分配电功率的结构的电气开关必须能够工作,即使在辅助电源解除作用的情况下。
接下来,在动触点的开启阶段结束后,重新加载阶段被马上开始,用于重新加载已经,至少部分地,释放能量的弹簧12。此重新加载阶段被借助于电机8进行,通过第一传递构件14,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输出构件2移动活动元件11,输出构件2相对于静止框架4保持静止。
这样,输出构件2保持位于保证使动触点处于其开启位置的位置,如图1c中所示。换句话说,在此重新加载阶段中,活动抵接元件在方向6a上轴线3的点P′2和P′1之间移动,同时加载弹簧12,然而,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仍被置于点P2处。
在弹簧12的这个重新加载过程中,杆18被驱动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静止元件10平移,它们经过传递构件14,推动活动元件11更靠近静止元件10并因此致使机械开启弹簧12通过被压缩积蓄能量。
在此重新加载阶段结束时,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图中未示出)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被启动,使其可以如图1c中所示的将所述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的位置,虽然被压缩的弹簧12施加压力到其上。
当闭合动触点的指令被开关装置接收时,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在打开位置的系统被解除作用,如果该系统确实被提供了,且用于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被装置1通过接通电机8开始。通过第二传递构件16,电机8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活动元件11移动输出构件2,活动元件11仍相对于静止框架和相对于所述静止框架4保持静止。
换句话说,在此闭合阶段中,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在方向6a上轴线3上的点P2和P1之间移动,同时活动抵接元件11优选保持被置于点P′1处。
优选地,此阶段完全利用电机8发出的能量进行,而不需要任意从弹簧12的能量。另外,优选做一些准备,以在此动触点闭合阶段中,机械弹簧12不积蓄任意额外的能量,因为用于重新加载所述弹簧的前述阶段已经可以积蓄足够的能量使其能够执行随后的动触点开启阶段了。但是,如下面所介绍的,可以对开启弹簧12的少量加压做一些准备使其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发生,以允许活动抵接元件11被在很小程度上移动,使其可以从用于将其保持在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中被释放。另外,可以对被设计的装置做一些准备,使弹簧12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执行致动功能,通过压缩弹簧,使其可以减慢连接端部2a的运动速度和当输出构件2到达如图1a中所示的关闭位置附近时减慢整个输出构件2的运动速度。
但是,如上所述的,在动触点闭合阶段过程中,在构件2从其如图1c中所示的打开位置移动到如图1a中所示的关闭位置的过程中,压缩弹簧12的活动抵接元件11可以保持静止,保证静止元件10和所述活动元件11之间的间隙保持不变。
在闭合阶段结束时,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系统(图中未示出)被启动,使其可以将所述构件2保持于如图1a中所示的位置,虽然通过活动元件11和下端部2b之间的抵接被压缩弹簧12施加压力到其上面。
连带参考图2和4,可以看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的优选实施例处于使其可以将动触点置于闭合位置的结构。
在这些图示中,与在图1a至1c中示出的那些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元件对应于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因此,在图2至4中,可以看到,在装置1的优选实施例中,减振器20包括被可滑动地容置于减振器本体内的杆22,构件2的下端被设计与杆22接触。杆22被设置成沿平移运动的轴线6延伸。另外,在点P1处具有连接端部2a的输出构件2是被沿同一轴线6被导引的连接杆的形式,因为它被安装成在静止元件10内滑动。
而且为了保证装置正确地工作和元件相对于彼此容易地滑动,两个导引杆24被提供以引导形成活动抵接元件的板11,如在图2中更清楚地看到的。被沿平移运动的轴线6设置的所述杆24被固定在框架4上,且因此可滑动地经过活动元件11。
另外,控制装置1设有用于吸收输出构件2的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机械弹簧26。所述辅助弹簧26围绕构件2位于由尺寸较大的开启弹簧12内部限定的空间内。其高端抵靠着静止元件10,而在其中动触点处于闭合位置的结构中,其低端抵靠着被提供于构件2上的抵接部28,目的是用作减振器。用于吸收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抵接部28被设计成在闭合阶段结束时与辅助弹簧26的下端接触,压缩所述弹簧并使所述弹簧积蓄储存的能量,只要另一开启指令还没被接收到。
因此应理解,在此结构中,被保持在关闭位置的输出构件2被开启弹簧12和辅助弹簧26推动,即使与弹簧12产生的驱动力相比,所述辅助弹簧仅施加很小或可忽略的驱动力。
更特别参考图4,可以看到,电机8被接合到被连接到驱动轴32上的电机和齿轮箱单元30上。另外,电机8被以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很熟悉的方式连接到一排适于充电的电容器上。
为了将输出构件2保持于关闭位置,装置包括与被提供于所述构件上部分上的锁紧抵接部36协作的保持系统34。在被启动的结构中,系统34具有被保持承担抵接部36的支架38,以防止构件2在打开方向6b上相对于框架4移动,支架38被围绕轴线42自由地铰接到其上面。为了将支架38锁紧在如图2和3中所示的位置,例如通过施加电学指令的绕线组,适合缩回和因此释放支架38的锁紧件40被提供了。为实现此目的,如在图3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图中示出,锁紧抵接部36的支承面相对于输出构件2的轴线3具有一个角度,使其在缩回锁紧件40时通过弹簧12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具有在使所述支架可以从所述锁紧抵接部36上被释放的方向上推动支架38的趋势。
图4还示出了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所述系统被设计成与元件11协作,当动触点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所述系统46处于被解除作用的状态,下面将进行解释。
更明确地参考图5,这是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就位的系统46的更详细视图,可以看到,所述系统包括支撑支架48,其被绕轴线50铰接于框架4上且被弹簧形式的返回构件(图中未示出)保持于被缩回的位置。另外,在支撑支架48上,锁紧支架52被提供了,其能够与活动元件11或与其延伸部分协作,所述锁紧支架52被绕轴线54铰接于框架4上且被弹簧形式的返回构件(图中未示出)保持于锁紧伸出的位置。另外,系统46还包括倾斜支架56,其被以铰接的形式安装于活动元件11上且被设计成在重新加载阶段中与支撑支架48接触,以使支架48从其被缩回的位置倾斜到伸出的位置,使其能够导致锁紧支架52与活动元件11协作,如下面所介绍的。
在此结构中,虽然锁紧支架52被支撑支架48保持于锁紧伸出的位置,但它不能构成活动元件11的抵接部,因为支撑支架48处于其被缩回的位置,使锁紧支架52远离所述元件11,如在图4和5中所示出的。
这样,当输出构件2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将动触点置于其闭合位置,活动抵接元件11被保持于其重新加载位置,其中它被安置于轴线3的点P′1,但优选地,不需要将其保持于该位置的系统46的帮助,该系统不起作用。
再次参考图2至4,第一和第二传递构件14、16的优选实施例可以被看到,每一个都包括大体相同的一个或两个传递组件。因此,第一传递构件14包括从前面看过去被置于输出构件2的任一侧上的两个传递组件58,而第二传递构件16包括从侧面看过去被朝向输出构件2放置的一个传递组件60。
另外,所有这三个传递组件58、60都被同一驱动轴32驱动,且被以沿所述轴重叠的方式放置,如在图2至4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的。
参考图6,可以看到用于在重新加载阶段中驱动活动抵接元件11的第一传递构件14的两个传递组件58的其中一个,此组件58处于当输出构件2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和当活动抵接元件11处于其重新加载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如图2至4中所示出的。
整体上,组件58包括被张紧在两个链轮64、66之间的链62,图中仅示出了一部分,其中一个链轮被轴32驱动,而另一个被安装到也与其它组件58、60协作的自由轴69上。自然地,轴69也可以被电机8驱动,而不超出本发明允许的范围。
在所述链或带62上,驱动抵接部或杯状物68被提供了,其被设计成沿虚线所示的封闭线路70移动,所述线路70优选被链62的路径限定。为实现此目的,驱动抵接部68被安装于链62上,优选地以使其绕轴线72被自由铰接的方式,轴线72平行于相互连接链节的销的轴线。
因为驱动抵接部68被自由铰接地安装到链62上,以将所述抵接部68保持于需要的位置,抵接部支撑轨74被提供了,所述抵接部68的支承面76靠在其上面,如图6中所示。这使其能够以需要的方式有角度地放置抵接面78,即这样它能够与被提供于与所述传递组件58协作的杆18的自由端上的关联从动抵接部80接触。
抵接部支撑轨74被相对于框架静止的实体82限定,且它大体遵循封闭线路70,同时能够从其向外或向内偏移,如图6中所示,除了在轨74上呈现凹陷84的被适当设置的部分之外,驱动抵接部68被设计成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到凹陷84内,如下面所介绍的。
封闭线路70具有“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沿“主动”部分,为了如下面所介绍的将所述活动抵接元件从松开位置带至重新加载的位置,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驱动被固定到活动抵接元件11上的其关联从动抵接部80,沿“被动”部分,因为驱动抵接部68不再作用到其关联的从动抵接部80上,它允许活动抵接元件11从重新加载的位置移动到松开位置。
在其中输出构件2处于其关闭位置的结构中,也就是,在开启动触点的另一指令之前,驱动抵接部68移动到由附图标记92图解表示的被动部分的出口处,即,与由附图标记90图解表示的主动部分的连接处的附近。在此位置,且更通常地沿被动部分自始至终,它不对被从重新加载位置移动到松开位置的活动抵接元件11产生任何障碍,在此范围内它不处于从动抵接部80的路径中。
如在下面介绍的,被在链运动方向94内移动的链62使得所述驱动抵接部68穿入封闭线路70的主动部分90内。
自然地,所述组件58的抵接部68和第一传递构件14的其它组件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相互同相移动。
参考图7,可以看到被设计成在闭合阶段中驱动输出构件2的第二传递构件16的传递组件60,所述组件60处于当输出构件2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所采用的结构中,如图2至4中所示。
整体上,组件60与组件58相同或类似,因为它包括在图中仅示出了一部分的链96,例如,限定两个从前面看过去被置于输出构件2的任一侧上的平行路径的双链,所述链被张紧于两个链轮98、100之间,其中一个通过轴32驱动,而另一个被安装于自由轴69上。在链或带96上,驱动抵接部或杯状物102被提供了,其被设计成沿虚线所示的封闭线路104移动,所述线路104优选被链96的路径限定。为实现此目的,驱动抵接部102被优选以使其围绕轴线106被自由铰接的方式安装于双链96上,轴线106平行于相互连接链节的销的轴线。
因为驱动抵接部102被自由铰接地安装于链96上,以将所述抵接部102保持于需要的位置,抵接部支撑轨108被提供了,所述抵接部102的支承面109靠在其上面,如图7中所示。这使其能够以需要的方式有角度地放置抵接面111,也就是,使其能够与被固定在输出构件2上的关联从动抵接部110接触。
抵接部支撑轨108被相对于框架静止的实体112限定,且它大体遵循封闭线路104,并能够如图7中所示地从其向外或向内偏移,除了在轨108呈现凹陷114的被适当设置的部分外,驱动抵接部102被设计成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到凹陷114内,如下面介绍的。
图中示出,封闭线路104具有“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沿“主动”部分,为了如下面所介绍地将构件2从打开位置带至关闭位置,驱动抵接部102被设计成驱动被固定到所述构件2上的其关联从动抵接部110,沿“被动”部分,因为驱动抵接部102不再作用到其关联的从动抵接部110上,它允许构件2从关闭位置移动打开位置。
在其中输出构件2处于其关闭位置的结构中,也就是,在开启动触点的另一指令之前,驱动抵接部102处于由附图标记116图解表示的被动部分中,即,距离由附图标记118图解表示的主动部分很远。在此位置,且更通常地沿被动部分自始至终,它不对被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的输出构件2产生任何障碍,在此范围内它不处于从动抵接部110的路径中。
与组件58的主动部分90同样地,主动部分116优选由平行于平移运动的轴线6的直线段构成。
自然地,所述组件60的抵接部102和第二传递构件16的其它组件的驱动抵接部被设计成相互同相移动。相反地,如图6和7中所示,驱动抵接部68、102由于同一个轴32被旋转而被移动,同时与预定的相位偏移持续同步,使其能够依次执行开启动触点、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和关闭动触点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作为示例,从图示中可以理解,在链94移动的方向上,驱动抵接部68相对于驱动抵接部102靠前。
当开启动触点的指令被开关装置接收到时,用于将输出构件2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34被解除作用,例如,在电学指令致使锁紧件40缩回后。如上面所述的,锁紧抵接部36的支承面使其能够,通过弹簧12和26释放产生的力,施加趋于在使支架被从锁紧抵接部36上释放的方向上推动支架38的力。
这样,动触点开启阶段被从机械弹簧12和从辅助弹簧26释放的能量开始了。在此阶段中,弹簧12推定活动元件11,因此在打开方向6b上远离静止元件10移动,同时由于在元件11和输出构件的下端部2b之间建立的抵接关系,所以驱动输出构件2随其一起运动。
当动触点到达其开启位置时,开启阶段终止,其中,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与减振器装置20抵接,如图8中所示。输出构件2处于其打开位置,其中,其连接端部2a被置于轴线3的点P2,且其中,活动抵接元件11被安置于将其置于轴线3的点P′2的松开位置。
优选地,为了操作可靠性,特别是电气开关的有效性,所述开启阶段被完全在从上述机械弹簧的驱动下执行,也就是,电机8不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图9和10中可以看到在开启阶段开始之前驱动抵接部68、102没有相对于它们各自所处的位置被移动的原因。图9和10中是处于开启阶段结束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传递构件的图示,可以看到,被提供于杆18高端上的从动抵接部80已经在打开方向6b上被自然地移动了,以使其更靠近关联的驱动抵接部68,例如,直到与其接触或非常靠近。另外,在对应于沿轴线3的点P1P2或P′1P′2距离的行程上,被提供于输出构件2上的从动抵接部110也在打开方向6b上被移动了。
在动触点开启阶段完成后,重新加载阶段被马上开始,以重新加载已经释放其能量的弹簧12。此重新加载阶段被借助于电机8执行,通过第一传递构件14,致使活动元件11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相对静止框架4保持静止的输出构件2被移动。输出构件2保持位于保证使动触点仍处于其开启位置的位置,如图11中所示,其中,可以看到,连接下端部2b仍与减振器装置20接触。
在重新加载弹簧12的重新加载阶段中,杆18被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静止元件10平移运动,它们穿过静止元件10,由于轴32移动沿封闭线路的主动部分驱动它们各自的从动抵接部与它们一起的驱动抵接部68。如图11中所示,被致使以这种方式移动的驱动抵接部68朝向静止元件推动活动元件11,并使机械开启弹簧12通过被压缩积蓄能量。作为示例,每个驱动抵接部68可以是两个侧板的形式,在重新加载阶段中,关联的杆18可以被插入它们之间,如在图11中可以看到的。另外,请注意,贯穿整个重新加载弹簧12的重新加载阶段,驱动抵接部102也被自然地沿它们各自的封闭线路10的被动部分116移动了,而不曾使输出构件2移动。
参考图12a至12d,仅仅在重新加载阶段结束之前不久,具有与从动抵接部80接触的其抵接面78的驱动抵接部68将所述从动抵接部置于使活动元件11占据,其中它被安置于点P′1附近,的其重新加载位置的位置。但是,抵接部68的运动在图12a中所示的此阶段不被停止,而是继续,以使抵接部68缩回凹陷84内,且因此使从动抵接部80被释放。抵接部68继续移动,直到它到达封闭线路70的主动部分90和被动部分92的连接处,如图12b中所示。于是,抵接部68的支承面76不再抵接支撑轨74,而是与凹陷84对齐。然后,从动抵接部80趋于在弹簧12的驱动下在打开方向6b上移动,弹簧12通过抵靠着抵接部68移动,因此使得抵接部绕轴线72枢转,并因此使所述抵接部68缩进凹陷84内,如图12c中所示。作为示例,为了驱动抵接部68绕其轴线72旋转而由从动抵接部80施加的适当偏置挤压导致所述从动抵接部80在打开方向6b上移动,但也可以部分地导致驱动抵接部68继续被沿封闭线路70的被动部分92移动。
当在弹簧12的驱动下从动抵接部80重回如图12a中所示的位置,使活动元件11能够占据,其中它被安置于点P′1附近的,其重新加载位置时,弹簧12被从缩回到凹陷84内的关联的驱动抵接部68中完全释放,且被系统46保持于此位置上,如在下面介绍的。作为示例,请注意,重新加载阶段可以选择性地被继续,直到抵接部68被移动得相当远离关联的从动抵接部80,如图12d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其主动部分90上和在被动部分92的一小部分上移动驱动抵接部68,重新加载阶段被实现了。虽然没有被示出,但特别指出,在重新加载阶段结束的瞬间,驱动抵接部102被优选置于与其关联的从动抵接部110接触,或与其非常靠近。换句话说,驱动抵接部102被置于封闭线路104的被动部分116和主动部分118的连接处,为了开始朝向其关闭位置移动输出构件2准备在所述主动部分118上移动。
如上所述,在此重新加载阶段结束时,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被启动,使其能够将所述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的位置,虽然被弹簧12施加了压力到上面。
更明确地参考图13a至13d,可以看到,在重新加载开启弹簧12的重新加载阶段中,使活动元件11被向上移动,开始工作的系统46的第一元件是与支撑支架48建立接触的倾斜支架56,为了使支架48从其被缩回的位置逐渐倾斜到被伸出的位置,如图13a中所示。为了使支架48绕轴线50倾斜,倾斜支架56施加到支架48上的作用力与持续朝向其被缩回位置(在图5中示出的)推动支架48的返回构件相反。
接着,当活动元件11在关闭方向6a上被移动的足够远时,即建立与锁紧支架52的接触,以达到使锁紧支架52从其锁紧伸出的位置逐渐倾斜到其缩回位置的目的,如图13b中所示。在此,为了使支架52绕轴线54倾斜,由活动元件11施加到支架52上的作用力与朝向其锁紧伸出的位置(如图5中所示)继续推动支架52的返回构件相反。同时,倾斜支架56继续使支架48从其缩回的位置到其被伸出的位置逐渐倾斜。
图13c示出了在当从动抵接部80到达其关闭方向6a上的最高点,即如图12b中所示的,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保持系统,可以看到,活动元件11已经被移动得足够远以释放锁紧支架52,锁紧支架52已经能够借助于与其关联的返回构件的动作而返回其锁紧伸出的位置,同时由于被倾斜支架45施加了压力在所述支架48上,支撑支架48仍被锁紧在其伸出的位置。
然后,当由于弹簧12的动作和由于驱动抵接部68缩回到它们各自的凹陷84内,活动元件11和它的杆18在打开方向6b上被稍稍带回时,它们被开始形成抵接使元件11返回,其中元件11处于点P′1附近,的重新加载位置的锁紧支架52锁紧于相同方向6b上的平移中如图13d中所示。
作为示例,请注意,倾斜支架56被设计,以能够当其在上述的开启阶段中接触支撑支架48时能够缩回,自然地,目的是为了不阻碍活动抵接元件11移向其松开位置的运动。
在上面介绍的弹簧重新加载阶段之后,当“闭合”指令被装置接收到时,闭合阶段被开始,其借助于电机8被执行,通过第二传递构件16,使输出构件2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框架4和相对于活动元件11移动,活动元件11几乎一直保持相对于静止框架4静止,如下面所解释的。在优选实施例中,元件11在闭合阶段中保持处于其重新加载的位置,如图14所示,其中,可以看到抵接下端部2b已经从减振器装置20离了。
在此闭合阶段中,构件2被驱动在关闭方向6a上相对于其穿过的静止元件10平移,由于驱动抵接部102被轴32驱动,所述驱动抵接部驱动从动抵接部110与其一起沿封闭线路的主动部分移动。如图14中所示,被以这种方式移动的驱动抵接部102朝向活动元件11推动输出构件的下端部2b。作为示例,在此实例中,驱动抵接部102可以是两个侧板的形式,(连接杆形式的)输出构件2可以在闭合阶段中被插入它们之间,如图14中所示,在输出构件2的任一侧上,这两个侧板与被从动抵接部110形成的两个钩中的对应一个抵接部。另外,请注意,贯穿整个动触点闭合阶段,驱动抵接部68也被自然地沿它们各自的封闭线路70的被动部分92移动,而不曾使活动元件11移动。
参考图15a至15d,仅仅在闭合阶段结束之前,具有与从动抵接部110接触的其抵接面111的驱动抵接部102将所述从动抵接部置于使构件2能够占据其关闭位置的位置,其中,其连接端部2a被安置于点P 1。但是,抵接部102的运动在图15a中的此阶段中不被停止,而是被继续,以使所述抵接部102缩回到凹陷114内,并使从动抵接部110被释放。抵接部102移动,直到其到达封闭线路104的主动部分118和被动部分116的连接处,如图15b中所示。于是,抵接部102的支承面109不再承担支撑轨108,而是与凹陷114对齐。然后,是从动抵接部110(由于开关装置的内部反作用力,和由于已经被压缩的用于吸收输出构件的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的辅助弹簧26的松开驱动动作(可选择地与从弹簧12松开时的驱动动作相关联),从动抵接部110趋于在打开方向6b上反作用)压在抵接部102上并同时移动,因此致使所述抵接部102绕轴线106枢转,并致使所述抵接部102如图15c中所示的缩回到凹陷114中。作为示例,为了驱动抵接部102绕其自己的轴线106旋转,被从动抵接部110施加的适当偏移的挤压由被在打开方向6b上移动的所述从动抵接部110产生,但也可以由被继续沿封闭线路104的被动部分116移动的驱动抵接部102产生。
当在从弹簧26和从开关装置的内部反作用力的驱动下,从动抵接部110返回其图15a所示的位置使构件2能够占据其关闭位置时,它可以从被缩回到凹陷114内的其关联驱动抵接部102中被完全释放,且被具有与锁紧抵接部36协作的支架38的系统34保持于此位置。
作为示例,应注意,闭合阶段可以选择性地被继续,直到抵接部102已经被远离相关联的从动抵接部110移动得足够远,如图15d中所示,即,在构件2已经到达其关闭位置后电机可以保持被接通。更明确地,电机可以保持被接通直到抵接部102被如图7中所示的移动,以将装置置于很好的结构中,以执行后面的开启阶段,也就是说,为了将驱动抵接部68设置于主动部分90和被动部分92之间的连接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其主动部分118上和被动部分116的一小部分上移动驱动抵接部102,闭合阶段被执行,沿这些部分电机不反对弹性回程力。虽然没有被示出但从上面很明显的,特别指出,和闭合阶段结束的瞬间一样,驱动抵接部68优选被置于与其关联的从动抵接部80接触,或与其非常靠近。换句话说,为了开始随后的活动抵接元件11朝向其重新加载位置的运动,驱动抵接部68即将在其主动部分90上方移动。
在此优选实施例中,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被设计,以在闭合阶段结束时自动被解除作用。参考图16a至16c,可以看到,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特别导致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被向上移动,只要下端部2b还没有与所述活动元件11接触,锁紧支架52将活动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点P′1处(图中未示出)。
输出构件2的关闭行程被以使其下端部2b可以在行程结束时通过短距离上的抵接部驱动活动元件11与其一起运动的方式确定,以从其保持系统46中释放所述元件。图16b中示出了在当从动抵接部110已经到达关闭方向6a上的最高点,即,如图15b中所示出的,时所采用的结构中的保持系统,可以看到,活动元件11已经通过抵接部被移动的足够远了,以便,首先释放用于锁紧所述元件11的锁紧支架52,其次从倾斜支架56中释放支撑支架48,所述支撑支架48已经借助于与其关联的返回构件的动作而恢复到其缩回的位置。于是,连接端部2a稍微偏离了其经过的点P1,且类似的,由于被下端部2b驱动,活动元件11也稍微偏离了它经过的点P′1。另外,锁紧系统46处于“被解除作用”的状态下,在此情况下,其锁紧支架52不再能够构成用于活动元件11的抵接部,借助于下端部2b,所述活动元件只被保持于打开方向6b上,如图16b中所清楚地示出的。
然后,由于弹簧12和26的动作,且由于驱动抵接部102缩回到它们各自的凹陷内,当输出构件2被在打开方向6b上稍稍带回时,它被输出构件也已经超出了的支架38锁紧在所述方向6b上的平移中,且支架38开始形成抵接,使构件2恢复到其关闭位置,其中,其连接端部2a位于点P1。同时,抵靠着下端部2b的活动抵接元件11恢复到其重新加载位置,其中,下端部2b处于点P′1,如在图16c中示出的状态中的那样,同样也对应于图2至5中所示出的状态。
可替代地,可以特别对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做一些准备,使其与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上述系统设计相同或类似,其解除作用不是通过绕线组接收电学指令,而是,例如,通过被固定在输出构件上或与其是一体的且能够在所述输出构件的关闭行程结束时释放支架的机械件。
可替代地,可以对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做一些准备,使其与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上述系统的设计相同或类似,其解除作用不是通过绕线组接收电学指令,而是,例如,通过被固定在输出构件上或与其是一体的且能够在接收到开启动触点的指令时机械地释放支架的机械件,因而同时导致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被解除作用。
在另一替代中,可以对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做一些准备,使其与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上述系统的设计相同或类似,通过绕线组接收与开启动触点的指令同时发出的电学指令使其解除作用,同时导致用于将输出构件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被解除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绕线组被串连设置以得到同时解除作用。或者,绕线组被设置于回路中,这样,对于被发出的单一“开启“指令,用于解除活动抵接元件在重新加载位置的保持的绕线组,在绕线组用于解除输出构件在关闭位置的保持之前的瞬间起作用。
连带地参考图17和18,可以看到在本发明的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包括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的控制装置1的一部分。
更明确地,参考图17,部分被示出的系统46仅包括两个类似的实体73,其每一个与两个杆18中的对应一个协作,以当活动抵接元件11处于重新加载位置时,使其相对于静止元件10固定。在图18中图解示出的是这两个实体73的其中一个,同时活动元件11(图中未示出)处于重新加载的位置。
可以看到,每个实体73都包括绕轴线43被铰接到框架4上,且更明确地被铰接到静止元件10的延伸部分75上的支架39,相对于其向下延伸。在图中示出的和当活动抵接元件处于其重新加载位置时所采用的被启动的结构中,支架39被保持压在锁紧抵接部37上,锁紧抵接部37被绕轴线77铰接到其关联的杆18上,因而防止杆18并因此防止元件11在打开方向6b上相对于框架4移动。如在图示中可以看出的,抵接部37的下端实际上抵靠着被支架39携带的辊79,所述辊79被围绕平行于上述的轴线43和77的轴线81安装。为了将支架39锁紧在图中所示的位置,首先锁紧件41被提供了,借助于轴83,这两个锁紧件41用于装备被相对于彼此固定的这两个实体73中的对应一个,件41被刚性地携带在轴83的端部。轴83在其两端被铰接在框架的两个延伸部分75的对应一个上,如在图17中可以看到的。每个件41具有抵靠着支架39的一端的第一延伸部分85,支架39通过与此端部相反的另一端被绕轴线43铰接。
另外,控制杆47也被提供了,其被围绕轴线45相对于静止元件10铰接,且如图18中所示的被弹簧87保持于被启动的保持位置,在此保持位置,所述控制杆47的下端89抵靠着锁紧件41的第二延伸部分91。
在动触点的闭合阶段结束时,控制杆47被自动移动,并从缩回和反过来释放支架39的实体73上释放锁紧件41。为实现此目的,如在图18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的,图中表示,锁紧抵接部37的支承面相对于杆18的轴线具有某一角度,以通过弹簧12产生作用力101,使其能够在控制杆47移动时推动支架39,支架39自身能够在锁紧件41的第二延伸部分91推动被控制杆47释放的锁紧件41。因此,承受支架39产生的作用力103的件41可以从控制杆47上脱离接合,同时支架39可以从被围绕平行于轴线45和其它上述轴线的轴线93相对于框架被铰接的锁紧件41上脱离接合。
在闭合阶段结束时遇到的此被解除作用的配置(图中未示出)中,锁紧抵接部37是自由的,且被固定到活动元件11上的杆18可以在方向6b上在弹簧12的驱动下移动,直到活动元件11被安置于关闭位置的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停止。
在开启弹簧12的重新加载阶段中,包括活动元件11和被在向上的方向6a上移动的杆18,开始工作的系统46的第一元件是锁紧抵接部37,当它们向上向回走时,与支架39逐渐建立接触。被弹簧95保持于伸出位置的每个抵接部37朝向杆18的轴线逐渐折叠过去,在图18中可以看到的,抵接部37被顺时针地铰接于杆18上,这个折叠是由支架39的辊79用于承担对应的锁紧抵接部37的承载力引起的,与弹簧95的作用力相反。
当抵接部37经过辊79时,趋于在弹簧95的驱动动作下恢复到其伸出的位置,并因此逆时针移动。因此,它与杆18轴线之间的夹角再次增大。
接下来,在图9中可以特别看到,驱动抵接部68缩回和释放从动抵接部80,并因此释放杆18。当被弹簧12推动时,活动抵接元件11和杆18向回向下移动,直到抵接部37稳定地靠在支架39的辊79上。如图18中所示,抵接部37朝向锁紧件41的第一延伸部分85推动支架39,反过来,其第二延伸部分91被朝向控制杆47推动,其自身被回动弹簧87压在框架4的静止抵接部105上。
在此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将活动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被设计成在上述的闭合阶段结束时,但优选在输出构件2到达其关闭位置之后,自动解除作用。
在闭合阶段结束时,链62的专用链节49开始推动控制杆47的高端97,接着,控制杆47通过反抗弹簧87的回动力枢转,并因此,通过在控制杆的下端89和第二延伸部分91之间断开接触,从两个实体73中释放这两个锁紧件41。随着锁紧件41被以这种方式释放,所述件41和支架39在图18中顺时针枢转,由承压力101和103引起。因此,在支架39枢转后,锁紧抵接部37被释放。在输出构件2到达其关闭位置之后的闭合阶段结束时所采用的此结构中(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活动元件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被解除作用。
链62的专用链节49在控制杆47上的动作恰好在驱动抵接部102缩回之后,即恰好在它进入被动部分116内之后,如图15c中所示,被同步发生。这样,电机必须传递这个作用力以移动控制杆47,但这个力很小,只在完成其将输出构件2置于关闭位置的任务之后。在使用专用链杆利用抵接部驱动保持系统46解除作用的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机永远不会同时作用于弹簧12和26上,因而,具有优势地使其能够最优化。另外,专用链节49和驱动抵接部102之间的同步是可能的,因为第一和第二驱动构件的链62和96被设计成相互同相移动。
当杆18被保持系统46释放的时候,弹簧的活动抵接元件11在方向6b上在弹簧12的驱动下进行了很小程度地移动,直到它与那时它非常接近的输出构件2的下端部2b接触。因为驱动抵接部102已经处于被动部分内,被紧固在输出构件2上的锁紧抵接部36已经经过了保持系统34,因此输出构件2停在其稳定的位置,其中,其上端部2a位于点P 1。活动抵接元件11则仍保持于重新加载的位置P′1处或其附近,虽然保持系统46被解除作用了。
一旦接收到“开启”指令,关闭位置保持系统34就被解除作用了,且弹簧12和26在方向6b上朝向动触点的开启驱动活动元件11和输出构件的下端部2b。因此,唯一在开启时被释放的保持是与保持构件2相关联的保持,因此提供了更高的操作可靠性。
自然地,对在上面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介绍的控制装置1,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27)

1.一种控制装置(1),用于控制电气开关,所述电气开关具有适于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移动所述动触点,且包括静止框架(4)和输出构件(2),所述输出构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静止框架平移运动并且具有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机(8)和容置于紧固在所述框架上的元件(10)与活动抵接元件(11)之间的机械开启弹簧(12),所述输出构件(2)适于占据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输出构件能够将动触点置于其闭合位置,且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被安置于点P 1,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输出构件能够将动触点置于其开启位置,且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被安置于不同于点P 1的点P2;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成能够依次执行下述动作:
-在开启动触点的开启阶段中,利用所述机械开启弹簧(12)的作用,其中所述机械开启弹簧移动活动抵接元件(11),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通过抵接而驱动所述输出构件(2),由此使得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从点P1移动到点P2;
-在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的重新加载阶段中,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而移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同时保持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位于点P2;和
-在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也是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而使得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从点P2移动到点P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在闭合动触点的闭合阶段中,使得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从点P2移动到点P1,储存于机械开启弹簧(12)内的能量不改变。
3.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开启动触点的所述开启阶段仅在所述机械开启弹簧(12)的作用下被执行,导致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2a)从点P1移动到点P2。
4.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被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之间的第一传递构件(14),所述第一传递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传递组件(58),所述传递组件设有被构造成沿封闭线路(70)移动的驱动抵接部(68),所述封闭线路具有主动部分(90)和被动部分(92),沿主动部分,所述驱动抵接部(90)能够驱动被紧固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上的从动抵接部(80)以将所述活动抵接元件从松开位置移动到重新加载位置,沿被动部分,所述驱动抵接部(68)不再作用于相关的从动抵接部(80),因此允许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从重新加载位置移动到松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组件(58)还包括携带所述驱动抵接部(68)并遵循所述封闭线路(70)的链或带(62),所述链或带(62)被设置于两个轮子(64、66)之间,至少其中一个轮子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驱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组件(58)还包括驱动抵接部支撑轨(74),其被由所述链或带(62)携带的所述驱动抵接部(68)紧密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抵接部支撑轨(74)设有凹陷(84),所述驱动抵接部(68)被安装成在所述链或带(62)上自由枢转并被设计成当所述驱动抵接部(68)离开所述封闭线路(70)的主动部分(90)时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所述凹陷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驱动抵接部(68)通过下述方式自动缩回到凹陷(84)内:所述从动抵接部(80)抵靠着所述驱动抵接部(68),因而趋于导致所述驱动抵接部绕其枢转轴线(72)相对于所述链或带(62)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抵接部(80)被设置于杆(18)的一端,所述杆的另一端被紧固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上。
10.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被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和所述输出构件(2)之间的第二传递构件(16),所述第二传递构件(16)包括至少一个传递组件(60),所述传递组件设有被构造成沿封闭线路(104)移动的驱动抵接部(102),所述封闭线路具有主动部分(118)和被动部分(116),沿主动部分,所述驱动抵接部(102)能够驱动被紧固在所述输出构件(2)上的从动抵接部(110)以将所述输出构件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沿被动部分,所述驱动抵接部(102)不再作用于相关的从动抵接部(110),因此允许所述输出构件(2)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组件(60)还包括携带所述驱动抵接部(102)并遵循所述封闭线路(104)的链或带(96),所述链或带(96)被设置于两个轮子(98、100)之间,至少其中一个轮子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驱动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组件(60)还包括驱动抵接部支撑轨(108),其被由所述链或带(96)携带的所述驱动抵接部(102)紧密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抵接部支撑轨(108)设有凹陷(114),所述驱动抵接部(102)被安装成在所述链或带(96)上自由枢转并被设计成当所述驱动抵接部(102)离开所述封闭线路(104)的主动部分(118)时通过枢转而自动缩回所述凹陷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驱动抵接部(102)通过下述方式自动缩回到凹陷(114)内:所述从动抵接部(110)抵靠着所述驱动抵接部(102),因而趋于导致所述驱动抵接部绕其枢转轴线(106)相对于所述链或带(96)枢转。
15.根据与权利要求10结合的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递构件(14、16)被所述至少一个电机(8)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电机由单一的电机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的电机(8)是伺服电机。
17.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和用于将输出构件(2)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3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在动触点闭合阶段结束时被解除作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和所述用于将输出构件(2)保持于关闭位置的系统(34)在动触点的所述开启阶段开始时大体同时被解除作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用于将活动抵接元件(11)保持于重新加载位置的系统(46)在所述输出构件(2)到达其关闭位置之后被解除作用。
21.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被设计成传输线性输出运动。
22.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输出构件(2)滑动,所述输出构件(2)沿滑动轴线(6)移动经过所述活动抵接元件(11),所述滑动轴线与所述输出构件(2)相对于静止框架(4)平移运动的轴线相同。
23.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启弹簧(12)被围绕所述输出构件(2)设置。
24.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辅助机械弹簧(26),用于吸收所述输出构件(2)的关闭行程结束时的振动。
25.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辅助机械弹簧,用于吸收所述输出构件(2)的打开行程结束时的振动。
26.一种电气开关,其具有适于占据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的动触点,所述电气开关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1)。
27.一种控制电气开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被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下述相继的步骤:
-在机械开启弹簧的作用下开启动触点,其中所述机械开启弹簧移动所述活动抵接元件,而所述活动抵接元件通过抵接而驱动所述输出构件,由此导致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1移到点P2;
-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重新加载机械开启弹簧,以导致所述活动抵接元件移动,同时将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保持于点P2;和
-也是通过接通所述至少一个电机而闭合动触点,以导致所述用于连接到动触点的连接端部从点P2移到点P1。
CN2007800385322A 2006-10-18 2007-10-16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Active CN101595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609128 2006-10-18
FR0609128A FR2907596B1 (fr) 2006-10-18 2006-10-18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appareillage electrique
PCT/EP2007/061022 WO2008046823A1 (fr) 2006-10-18 2007-10-16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appareillage electr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5543A true CN101595543A (zh) 2009-12-02
CN101595543B CN101595543B (zh) 2011-11-02

Family

ID=38016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85322A Active CN101595543B (zh) 2006-10-18 2007-10-16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09871B2 (zh)
EP (1) EP2062277B1 (zh)
CN (1) CN101595543B (zh)
AT (1) ATE472812T1 (zh)
DE (1) DE602007007492D1 (zh)
FR (1) FR2907596B1 (zh)
WO (1) WO20080468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28A (zh) * 2013-03-06 2014-09-10 西门子公司 断路器的自动跳闸柱塞以及断路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5201B2 (ja) * 2009-10-09 2013-08-28 株式会社東芝 開閉装置用操作機構の緩衝装置およびその注油方法
BR112016002051B1 (pt) * 2013-09-25 2021-08-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ispositivo de comutação
EP3093862B1 (en) * 2015-05-11 2018-09-12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Spring arrangement for operating a circuit br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30980A (en) * 1960-04-13 1963-07-10 Jose Munoz De Vargas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 switches
FR2589001A1 (fr) * 1985-10-23 1987-04-24 Alsthom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d'un disjoncteur et disjoncteur muni de ce dispositif
US5280258A (en) * 1992-05-22 1994-01-18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Spring-powered operator for a power circuit breaker
JP3095590B2 (ja) * 1993-09-24 2000-10-03 株式会社東芝 回路遮断器
IT1282078B1 (it) * 1996-02-02 1998-03-09 Abb Research Ltd Interruttore per corrente ad alta tensione
FR2747502B1 (fr) * 1996-04-10 1998-05-15 Gec Alsthom T & D Sa Commande a ressorts rectilignes pour disjoncteur a haute tension
US6180902B1 (en) * 1997-12-19 2001-01-30 S&C Electric Company Fault interrupter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therefor
FR2794278B1 (fr) * 1999-05-28 2001-08-10 Alstom Dispositif de commande rapide pour un appareil de connexion a haute tension, notamment un sectionneur de terre
CN1329347A (zh) * 2000-06-14 2002-0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闭器的操作装置
FR2836277B1 (fr) * 2002-02-19 2004-04-16 Alstom Mecanisme de commande a ressorts pour disjoncteur a mouvement rectiligne
JP3861832B2 (ja) * 2003-03-11 2006-1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開閉器
FR2865572B1 (fr) * 2004-01-23 2006-05-26 Alstom T & D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dispositif de coupure d'energie electrique
FR2895140B1 (fr) * 2005-12-20 2008-01-18 Areva T & D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appareillage electrique
US7696447B2 (en) * 2007-06-01 2010-04-13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tored energy assembly theref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28A (zh) * 2013-03-06 2014-09-10 西门子公司 断路器的自动跳闸柱塞以及断路器
CN104037028B (zh) * 2013-03-06 2018-06-08 西门子公司 断路器的自动跳闸柱塞以及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62277A1 (fr) 2009-05-27
CN101595543B (zh) 2011-11-02
WO2008046823A1 (fr) 2008-04-24
ATE472812T1 (de) 2010-07-15
EP2062277B1 (fr) 2010-06-30
US20110005906A1 (en) 2011-01-13
US8309871B2 (en) 2012-11-13
FR2907596A1 (fr) 2008-04-25
FR2907596B1 (fr) 2009-01-23
DE602007007492D1 (de) 2010-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5543B (zh)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装置
KR100995517B1 (ko) 반송용 주행체의 배송 설비
KR101520556B1 (ko) 지지 레일에 요소들을 설치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N106328405B (zh) 独立于主体结构式机械连锁机构及双电源供电装置
CN102917617B (zh) 用于使可动家具部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US6515245B2 (en) Closing assistance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al switchgear apparatus and drive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al switchgear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an assistance mechanism
CN102128249B (zh) 一种传动装置
HRP20050553A2 (en) Switch machine for railway and tramway switches or the like
CN100383030C (zh) 电梯门驱动装置
KR20110104958A (ko) 자동 수축 장치 및 풀-아웃 가이드
CN109475234A (zh) 用于可移动家具部件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打开和关闭可移动家具部件的方法
CN103338678B (zh) 弹出设备和拉出引导件
KR101159873B1 (ko) 스테이플러
CN109890252A (zh) 家具
KR20180122024A (ko) 가구 구동 장치
DE2626780C3 (de)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Positionsänderung von selbsttätigen Geräten zum Überziehen von Gegenständen
EP0246214B1 (en) Storage system
CN103648332A (zh) 用于可运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
CA2017899C (en) Limit switch assembly for mobile storage apparatus
US5110402A (en) Labelling machine for labelling containers such as bottles having a labelling box for a stack of labels in a labelling station
US788010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switchgear
CN109216061B (zh) 手动操作机构和包括该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KR970004743B1 (ko) 포장물 결속 장치
WO2018115026A1 (en) Mechanis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circuit breaker
CN109152480A (zh) 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弹射装置、家具部件及开闭可动家具部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LSTOM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RANCE ALSTOM GRID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RANCE ALSTOM GRI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Paris France

Patentee after: Alston power grid, Franc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Paris France

Patentee before: AREVA T & D S.A.

Address after: Paris France

Patentee after: AREVA T & D S.A.

Address before: Paris France

Patentee before: Areva T&D 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9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LSTOM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Paris France

Patentee before: Alston power grid, France,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