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5653A -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5653A
CN101585653A CNA200810224377XA CN200810224377A CN101585653A CN 101585653 A CN101585653 A CN 101585653A CN A200810224377X A CNA200810224377X A CN A200810224377XA CN 200810224377 A CN200810224377 A CN 200810224377A CN 101585653 A CN101585653 A CN 101585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ube
leading portion
back segment
mud
stag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243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5653B (zh
Inventor
黄湘
李和平
邱河梅
贠小银
廖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igh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243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5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5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5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5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5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将干燥机中的加热管由入口至出口分成前段和后段,或分成前段、中段和后段;在后段的加热管中通入高温加热介质对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引入前段或/和中段的加热管对前段或/和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本发明只用高温加热介质对干燥机中的部分淤泥进行直接加热,其余的加热介质采用直接加热的淤泥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循环再利用,因此可大幅度的节约能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发明在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改造后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量再利用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很多湖泊、河流中含有很多的淤泥或污泥,其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烧物质。为了节约能源,人们采用干燥系统把淤泥制成干燥的小颗粒作为燃料。而目前的干燥系统是把淤泥送入料仓,由送料机把淤泥送入干燥机,干燥机中设有螺旋输送和挤压装置,淤泥在干燥机中一边加热,一边被向前输送,同时被螺旋装置挤压,从干燥机的出料口排出颗粒状的可燃成品。
目前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螺旋输送装置是在一根管子上焊接有螺旋叶片,在这个既作为转动轴又作为空心管的管子里通入高温加热介质,对淤泥进行加热,使淤泥中的水分蒸发。这些蒸发的水份并没有得到再利用,而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间;所以目前的淤泥干燥系统热量利用率低、造成热量的浪费同时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它可以大大的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本发明还具有改造成本低,工作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干燥机中的加热管由入口至出口分成前段和后段,或分成前段、中段和后段;在后段的加热管中通入高温加热介质对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引入前段或/和中段的加热管对前段或/和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
上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中,所述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在引入前段或/和中段的加热管的同时也引入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中,所述对前段或/和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及对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后产生的低温蒸汽提供给对温度要求不高的低热用户。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中,所述的前段、中段和后段的加热管是互相独立的加热管,或是两端封闭的前段、中段和后段加热管连接成一体的互不相通的多段加热管。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中,所述的高温加热介质是温度为200~250℃的导热油或蒸汽;后段淤泥在加热中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00℃左右。
按照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构建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包括料仓,料仓经给料机与干燥机的进料口连接,干燥机上设有出料口;干燥机上还设有蒸汽出口和回收口,蒸汽出口经阀门与分离器的入口管道连接;分离器上设有固态出口和气态出口;固态出口与干燥机上的回收口管道连接;干燥机内设有前段加热管、中段加热管和后段加热管,后段加热管经阀门与高温介质管道连接;分离器上的气态出口经风机与前段加热管或/和中段加热管连接。
上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料仓中设有料仓加热管,给料机中设有给料加热管;分离器上的气态出口经风机与料仓加热管或/和给料加热管连接。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高温介质经阀门与前段加热管、中段加热管、料仓加热管和给料加热管连接。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前段加热管、中段加热管、料仓加热管和给料加热管出口经风机与低热用户连接。
前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后段加热管出口经阀门与加热介质回收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用高温加热介质对干燥机中的部分淤泥进行直接加热,其余的加热介质采用直接加热的淤泥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循环再利用,因此可大幅度的节约能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发明在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改造后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料仓,2-给料机,3-干燥机,4-进料口,5-出料口,6-蒸汽出口,7-回收口,8-分离器,9-固态出口,10-气态出口,11-前段加热管,12-中段加热管,13-后段加热管,14-高温介质,15-料仓加热管,16-给料加热管,17-低热用户,18-加热介质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的方法,如图1。该方法是将干燥机3中的加热管分成两段,淤泥入口处的加热管为前段加热管11,淤泥出口处的加热管为后段加热管13。也可以将干燥机3中的加热管分成三段,淤泥入口处的加热管为前段加热管11,淤泥出口处的加热管为后段加热管13,位于前段加热管11与后段加热管13之间的加热管为中段加热管12。在后段加热管13中通入200~250℃的导热油或蒸汽对干燥机3内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100℃的高温高压蒸汽,把这些高温高压蒸汽经分离器8分离出蒸汽中的杂质颗粒,然后引入前段加热管,或同时引入前段和中段加热管,对位于干燥机3内前段和后段的的淤泥进行干燥。也可以将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引入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对前段或/和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及对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后产生的低温蒸汽其温度仍在100℃左右,还可以提供给对温度要求不高的低热用户,如浴室用热,取暖用热等。
本发明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是在原有的淤泥干燥系统基础上改造成的,原有的淤泥干燥系统包括料仓1,料仓1的底部设有给料机2,给料机2中设有螺旋推进装置,给料机2的出口与干燥机3的进料口4连接,干燥机3中设有螺旋推进及挤压装置,将淤泥干燥并挤压成颗粒状的燃料从出料口5输出。
在对干燥机3进行改造时,在干燥机3上增设蒸汽出口6和回收口7,蒸汽出口6经阀门与分离器8的入口管道连接;分离器8把混杂在蒸汽中的淤泥微粒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微粒通过分离器8上的固态出口9经回收口7返送回干燥机3进行再干燥,分离器8分离出来的纯净蒸汽经分离器8的气态出口10送出,作为再利用的加热介质。将原干燥机3中的一根加热管分成三段,分别为前段加热管11、中段加热管12和后段加热管13;每段加热管可以是互相独立的加热管,也可以是三段两端封闭的加热管连接成一体的互不相通的多段加热管。后段加热管13经阀门与高温介质14管道连接;分离器8上的气态出口10经风机与前段加热管11或/和中段加热管12连接。为了方便利用蒸汽对料仓和给料机进行预热,在料仓1中设有料仓加热管15,给料机2中设有给料加热管16;分离器8上的气态出口10经风机与料仓加热管15或/和给料加热管16连接。为了在初始状态也可以使淤泥在全过程得到加热,高温介质14经阀门与前段加热管11、中段加热管12、料仓加热管15和给料加热管16连接,开始工作之前将通往料仓加热管15、给料加热管16、前段加热管11和中段加热管12的阀门打开,对前端进行加热,当淤泥产生大量蒸汽后,再将打开的阀门关闭,利用淤泥产生的蒸汽对料仓加热管15、给料加热管16、前段加热管11和中段加热管12进行加热。对料仓加热管15、给料加热管16、前段加热管11和中段加热管12进行加热后的低温蒸汽经风机与低热用户17连接。所谓的低热用户是指浴室用户,取暖用户等,也可以将低温蒸汽直接送往锅炉进行再加热后利用。后段加热管13出口经阀门与加热介质回收装置18连接。将其加热后进行下一次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将湿度为83%左右的淤泥放入料仓1,在料仓1的下部通过给料机2将淤泥送入干燥机3,干燥机3中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中间的轴是空心轴,空心轴就作为加热管,加热管分为三段,三段之间不互通,启动时,三段中均通入200~230℃的高温高压导热油或蒸汽,对淤泥进行加热干燥,当淤泥中的水份蒸发产生大量100~130℃的高温高压蒸汽后,关闭前面两段的200~230℃的高温高压导热油或蒸汽,只对出口处的后段加热管13进行加热,前面的前段加热管11和中段加热管12利用淤泥中的水份蒸发产生大量100~130℃的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加热。淤泥在干燥机3中经过加热干燥,并经螺旋叶片挤压形成干燥的颗粒状。本发明由于只用200~230℃的高温高压导热油或蒸汽对后段的加热管进行加热,其余的加热管利用淤泥蒸发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Claims (10)

1、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干燥机中的加热管由入口至出口分成多段,既:前段和后段或分成前段、中段和后段;在后段的加热管中通入高温加热介质对后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引入前段或/和中段的加热管对前段或/和中段的淤泥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废热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的淤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在引入前段或/和中段的加热管的同时也引入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前段或/和中段的淤泥进行干燥后及对料仓或/和给料机对淤泥进行预加热后产生的低温蒸汽提供给对温度要求不高的低热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段、中段和后段的加热管是互相独立的加热管,或是两端封闭的前段、中段和后段加热管连接成一体的互不相通的多段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加热介质是温度为200~250℃的导热油或蒸汽;后段淤泥在加热中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00℃。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构建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包括料仓(1),料仓(1)经给料机(2)与干燥机(3)的进料口(4)连接,干燥机(3)上设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干燥机(3)上还设有蒸汽出口(6)和回收口(7),蒸汽出口(6)经阀门与分离器(8)的入口管道连接;分离器(8)上设有固态出口(9)和气态出口(10);固态出口(9)与干燥机(3)上的回收口(7)管道连接;干燥机(3)内设有前段加热管(11)、中段加热管(12)和后段加热管(13),后段加热管(13)经阀门与高温介质(14)管道连接;分离器(8)上的气态出口(10)经风机与前段加热管(11)或/和中段加热管(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1)中设有料仓加热管(15),给料机(2)中设有给料加热管(16);分离器(8)上的气态出口(10)经风机与料仓加热管(15)或/和给料加热管(1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介质(14)经阀门与前段加热管(11)、中段加热管(12)、料仓加热管(15)和给料加热管(1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段加热管(11)、中段加热管(12)、料仓加热管(15)和给料加热管(16)出口经风机与低热用户(1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段加热管(13)出口经阀门与加热介质回收装置(18)连接。
CN200810224377XA 2008-10-20 2008-10-20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585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4377XA CN101585653B (zh) 2008-10-20 2008-10-20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4377XA CN101585653B (zh) 2008-10-20 2008-10-20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5653A true CN101585653A (zh) 2009-11-25
CN101585653B CN101585653B (zh) 2011-07-20

Family

ID=4137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4377XA Active CN101585653B (zh) 2008-10-20 2008-10-20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565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4904A1 (zh) * 2010-02-05 2011-08-11 广州普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风干装置
CN103096527A (zh) * 2011-10-27 2013-05-08 清华大学 电加热棒装置
CN104848228A (zh) * 2015-06-01 2015-08-19 王杨 一种垃圾焚烧净化装置
CN105347648A (zh) * 2015-11-27 2016-02-24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微波热泵真空干化系统
CN108101337A (zh) * 2017-12-14 2018-06-01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淤泥干化节能系统
CN109095092A (zh) * 2018-07-04 2018-12-28 安徽喜乐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加工用螺旋式输送机
CN109579037A (zh) * 2018-11-13 2019-04-05 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煤高效燃烧工艺
CN110345494A (zh) * 2019-05-27 2019-10-18 陈吉梅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分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216C (zh) * 2005-03-18 2006-10-18 东南大学 污泥的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及其干燥装置
AT503896B1 (de) * 2006-06-21 2008-10-15 Andritz Tech & Asset Man Gmbh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verarbeitung von feuchtgut
CN201058838Y (zh) * 2007-05-30 2008-05-14 东南大学 导热型污泥干燥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4904A1 (zh) * 2010-02-05 2011-08-11 广州普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风干装置
US9021716B2 (en) 2010-02-05 2015-05-05 Guangzhou New Extend Ri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Devices for air-drying sludge
CN103096527A (zh) * 2011-10-27 2013-05-08 清华大学 电加热棒装置
CN103096527B (zh) * 2011-10-27 2015-07-15 清华大学 电加热棒装置
CN104848228B (zh) * 2015-06-01 2017-05-17 广东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净化装置
CN104848228A (zh) * 2015-06-01 2015-08-19 王杨 一种垃圾焚烧净化装置
CN106907715A (zh) * 2015-06-01 2017-06-30 张琴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垃圾焚烧净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47648A (zh) * 2015-11-27 2016-02-24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微波热泵真空干化系统
CN105347648B (zh) * 2015-11-27 2018-04-20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微波热泵真空干化系统
CN108101337A (zh) * 2017-12-14 2018-06-01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淤泥干化节能系统
CN109095092A (zh) * 2018-07-04 2018-12-28 安徽喜乐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加工用螺旋式输送机
CN109579037A (zh) * 2018-11-13 2019-04-05 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煤高效燃烧工艺
CN110345494A (zh) * 2019-05-27 2019-10-18 陈吉梅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5653B (zh)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5653B (zh) 一种淤泥干燥系统中的废热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JP4476156B2 (ja) 乾燥機
CN105115283B (zh) 一种气流节能干燥设备与气流节能干燥方法
CN103408213B (zh) 一种节能型尾气自惰式循环污泥干燥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5154114B (zh) 利用中药材及中药生产过程废弃物制取生物炭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17062A (zh) 用于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间接热脱附装置
CN105254147B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三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6408078U (zh) 一种真空脱水干燥设备
CN200983821Y (zh) 一种利用酒精糟生产ddgs饲料的装置
WO2011094904A1 (zh) 一种污泥风干装置
CN201255563Y (zh) 过热蒸汽滚筒式干燥机
CN103752294A (zh) 粉状活性炭再生流水线
CN105254148B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二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5133369U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二重利用装置
CN103724438A (zh) 一种废热利用型淀粉气流干燥机
CN205133368U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三重利用装置
CN103759518A (zh) 专用于垃圾泥浆的螺旋干燥器
CN207058982U (zh) 一种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用塑料品脱水装置
CN209893904U (zh) 一种基于蒸汽再压缩技术的褐煤干燥收水系统
CN107382012B (zh) 分段式污泥干燥系统
CN204165372U (zh) 组合式蒸汽减压循环多级干燥系统
CN114477709A (zh) 一种不易堵塞的重金属污泥炭化系统
CN201289280Y (zh) 一种淤泥或污泥干燥系统废热再利用装置
CN104727181A (zh) 用于造纸机烘缸的尾气热量回收结构
CN205351339U (zh) 一种药渣生物质燃料混烧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lectric Research Institute

Assigno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233000028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utilizing waste heat in sludge drying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91125

Record date: 20120521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HUADIAN ZHONG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

Effective date: 2013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48 HAIDIAN, BEIJING TO: 100035 XICHE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4

Address after: 100035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Avenue 273 Huadian Engineering building B block 503

Patentee afte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dian Zhong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91 South Gate, 100048 West Third R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5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Avenue 273 Huadian Engineering building B block 503

Patentee afte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dian Zhong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5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Avenue 273 Huadian Engineering building B block 503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dian Zhong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5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Avenue 273 Huadian Engineering building B block 503

Co-patentee after: Huadian Ligh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5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Avenue 273 Huadian Engineering building B block 503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dian Zhong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