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9564A - 高尔夫推杆 - Google Patents

高尔夫推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9564A
CN101579564A CNA200910040086XA CN200910040086A CN101579564A CN 101579564 A CN101579564 A CN 101579564A CN A200910040086X A CNA200910040086X A CN A200910040086XA CN 200910040086 A CN200910040086 A CN 200910040086A CN 101579564 A CN101579564 A CN 101579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finger
push rod
bal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40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040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9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9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9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高尔夫推杆包括有握把、杆身、杆头,所述握把设计成手掌型,其设有用于扣住左手手指的指孔、凹口及承托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握把和所述杆身的连接部,握住握把时,左手掌心全贴在握把上,手指分别扣在相应的指孔、凹口、承托部上,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在同一平面上,右手握紧在连接部与握把连接处。这样,在整个挥杆过程中双手与肩膀形成的三角形也不会发生变形,只靠球员背部肌肉运动来完成整个挥杆动作,保证了杆头击球面的角度不变,击球效果有保障,而且控制左手掌面的角度和方向即等于控制杆头击球面的角度和方向,击球力度则由右手来控制,操控更简单、更方便、更容易,击球更准确。

Description

高尔夫推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推杆。
背景技术
在高尔夫球比赛中,推杆则是所有的高尔夫球杆中使用比例最高的,而一场18洞的高尔夫球比赛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推杆技术的好坏。然而推杆技术最重要的是控制好球的运动路径与击球角度,实际上球与击球面均是光滑的,对于平滑的击球面,不论击球面运动方向如何,球均倾向于往击球面垂直方向受力与运动,而假设击球面与球之间摩擦力并非为0,则加大了球运动方向的复杂度与不稳定性,所以一旦球面与球的预定理想方向并非100%垂直,则大大减少了球员对球滚动方向的掌控,故而很多推杆教练想尽办法教球员如何让击球面100%垂直于球杆行进路线,以控制球的运动路径。其实如何才能控制好球的运动路径,因素有很多,其中握杆和挥杆的稳定性则是关键、窍门,目前,市场上的高尔夫推杆以及其他杆的握把都是细而圆,以双手对球杆击球面角度的控制极为有限,双手还会不停微幅颤动,只要手指与手掌、手臂肌肉稍微一动,即对击球面角度造成极大影响,而且挥杆时容易滑脱,或者手腕、手肘等关节的转动使击球面角度发生改变,导致球的运动路径发生偏离,很难保持击球稳定性。
此外,我们常见很多球碰到球洞边缘,弹跳出而未进洞,如果能增加击球的滚动而减少移动,则可大幅增加球的进洞率,而果岭上的草地对球有一定摩擦阻力,如果是直接水平或由上往下击打球,则易在初始时增加球的跳动,造成不稳定,如果能让击球面由下往上打,减少草地对球的摩擦阻力,则可增加球的滚动性,使球稳定前行。因此要控制好球运动路径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如何增加球运动时的滚动性,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球跳动。然而一般的高尔夫球杆均是保证右手握于左手下方,当准备击球(即往右扬起球杆)时,右手侧的转动行程总多于左手侧的转动行程,即击球时易产生由上往下或水平的力,而非由下往上的力,增加草地对球的摩擦阻力,增加初始时球的跳动,降低球的滚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控制击球面角度,并能快速提高握杆和挥杆的稳定性,即提高击球稳定性和增加球滚动性的高尔夫推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尔夫推杆,包括有握把、杆身、杆头,所述握把设有用于扣住其中一只手手指的指孔、凹口及承托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握把和所述杆身的连接部,使用者另一只手握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把连接处,所述握把设计成手掌型;
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指孔对着的握把下端,另一端设有开口空腔,并螺钉连接固定有所述杆身;
所述握把靠近下端附近设有分别用于扣住中指和无名指的所述指孔,和分别用于扣住食指和小指的所述凹口,所述握把一侧还设有用于承受拇指施加压力的所述承托部;
所述指孔还注塑有发泡PU或TPU,所述发泡PU或TPU包住所述孔的内圆边及四周;
所述指孔两侧的握把缘边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凹口;
所述握把其中一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凸起部,手掌即可贴紧所述握把;
所述杆头设有由粘性的硅质材料做成的软垫,所述软垫固定在所述杆头击球面上,所述击球面周边向外突起形成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内侧紧贴所述软垫缘边,且高于所述软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在握把上设有用于扣住左手手指的指孔、凹口及承托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握把和所述杆身的连接部,握住握把时,左手掌心全贴在握把上,手指分别扣在相应的指孔、凹口、承托部上,此时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在同一平面上,右手握紧在连接部与握把连接处,其中拇指扣住连接部左侧的握把下端缘边,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扣住连接部右侧的握把下端缘边,食指则伸直并贴在连接部和杆身上。这样,在整个挥杆过程中双手与肩膀形成的三角形也不会发生变形,只靠球员背部肌肉运动来完成整个挥杆动作,保证了杆头击球面的角度不变,击球效果有保障。另外,左手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形成的平面与杆头击球面相互平行,控制掌面的角度和方向即等于控制杆头击球面的角度和方向,击球力度则主要由右手来控制,操控更简单、更方便、更容易,击球更准确。而且在处理高球时,更易控制杆头推动球一段距离,保证杆头由下往上击中球,有效增加球的滚动,大大减少草地对球的阻力,避免了初始时球的弹跳,球的运动路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现有高尔夫推杆时击球面与球并非100%垂直时球的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所述具有新型握把的高尔夫推杆时击球面与球100%垂直时球的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3是使用现有高尔夫推杆由击球面水平或由上往下击球时,球的受力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所述高尔夫推杆由下往上击球时,球的受力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高尔夫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高尔夫推杆的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高尔夫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高尔夫推杆的使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高尔夫推杆杆头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说明书附图的著作权及其它任何权利均属于申请人所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由于球的总力方向a总垂直于高尔夫推杆的击球面方向,当推杆杆面运动方向b朝水平方向前行运动且击打球时,若推杆的击球面与球非100%垂直,球的总力方向a依然垂直杆面,故球不会沿原始的预定理想方向前行运动,而是发生偏离,使球手对球的运动路径不易控制,确保不了击球稳定性;若推杆的击球面与球为100%垂直,球即沿预定理想的方向前行运动。
如图3、图4所示,当推杆杆面朝水平方向或由上往下方向击打球时即对球产生水平方向的击打力c和倾斜向下的击打力d,而果岭上的草地对球有摩擦阻力e,则易增加球在初始运动时发生跳动,造成不稳定;如果推杆杆面由下往上方向击打球时即对球产生倾斜向下的击打力f,方可减少果岭上的草地对球的摩擦阻力,大大增加了球的滚动,有效避免球初始运动时的发生跳动,使球易于控制,球员亦能更好地把握好击球的力度。
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高尔夫推杆包括有握把1、杆身2及杆头(图中未表示出来),其中,握把1按照人体工学原理设计成手掌形状,其靠近下端附近设有用于扣住左手中指的指孔11和无名指的指孔12,指孔11和指孔12内圆边及四周均二次注塑有发泡PU或TPU,使用时更舒适,也避免了手指被指孔(11、12)的内圆边撞伤、刮伤;指孔11左侧的握把1缘边向内凹陷形成凹口13,指孔12右侧的握把1缘边向内凹陷形成另一凹口14,凹口13和凹口14分别用于扣住左手的食指和小指;握把1左侧还设有用于承受左手拇指施加压力的承托部15;握把1贴住左手的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凸起部16,握住握把1时,手掌即可贴紧握把1,握持更紧、更稳,击球效果更佳。握把1下方还设有圆柱形的连接部17,连接部17一端连接在指孔11对着的握把1下端,连接部17另一端内设有开口空腔171,将杆身2插入开口空腔171内连接,并以螺钉172固定。使用本发明高尔夫推杆时,球员的左手手掌打开,掌心全贴在握把1上,手指分别扣在相应的指孔(11、12)、凹口(13、14)、承托部15上,此时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在同一平面上,右手握紧在连接部17与握把1连接处,其中拇指扣住连接部17左侧的握把1下端缘边18,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扣住连接部17右侧的握把1下端缘边19,食指则伸直并贴在连接部17和杆身2上。这样,在整个挥杆过程中双手与肩膀形成的三角形也不会发生变形,只靠球员背部肌肉运动来完成整个挥杆动作,保证了杆头击球面的角度不变,击球控制效果更好,即使击球点非杆头击球面的中心点,击球面的角度也不会因碰撞而发生改变,击球效果有保障,不会像现有的细而圆的高尔夫握把那样,挥动球杆时,双手与肩膀形成的三角形易发生变形,导致击球时击球面发生偏离,最终球无法进洞。另外,左手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形成的平面与杆头击球面相互平行,控制掌面的角度和方向即等于控制杆头击球面的角度和方向,击球力度则主要由右手来控制,操控更简单、更方便、更容易,击球更准确。而且在处理高球时,球员更易控制杆头推动球一段距离,即可保证杆头由下往上击中球,有效增加球的滚动,大大减少草地对球的阻力,避免了初始时球的弹跳,球的运动路径更稳定。
图7和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高尔夫推杆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的高尔夫推杆结构基本相同,包括有握把1’、杆身2’和杆头(图中未表示出来),握把1’上设有与实施例一同样的指孔(11’、12’)、凹口(13’、14’)和承托部15’,握把1’下方同样设有连接部17’,并且上端与握把1’连接,下端设有开口空腔171’和螺钉172’连接固定住杆身2’。区别仅在于,连接部17’设计成至少可以一手握住的长度,用作右手的握持部,而且表面设有防滑结构,如防滑条纹或防滑小凸点。使用时,球员的左手手掌打开,掌心全贴在握把1上,手指分别扣在相应的指孔(11’、12’)、凹口(13’、14’)、承托部15’上,此时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也是在同一平面上,右手则紧握在连接部17’上,挥杆过程中双手与肩膀形成的三角形也不会发生变形,只靠球员背部肌肉运动来完成整个挥杆动作,保证了杆头击球面的角度不变,左手指根与掌心连接的五个关节点形成的平面与杆头击球面相互平行,控制掌面的角度和方向即等于控制杆头击球面的角度和方向,而击球力度则主要由右手来控制,操控同样简单、方便,击球也很准确。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高尔夫推杆杆身(2、2’)下端采用螺纹结构活动连接有杆头3,杆头3的击球面31以胶水粘贴有软垫32,软垫32由粘性的硅质材料做成,且表面粗糙,这样,击球时球与软垫32的接触面变成圆弧球面,大大增加了球的滚动性,便能更好地控制击球距离,也可以减少或避免球在运动过程中弹起、跳起,运动路径更稳。击球面31周边还向外突起形成突起部33,突起部33内侧紧贴软垫32周边,且高于软垫32,击球时,软垫32不会与地面发生刮碰,得以保护,寿命更长、更耐用。另外,杆头3底部向后延伸设计成向上弯曲的圆弧形,这样即可帮助选手做钟摆式的挥杆动作,而非平移的挥杆动作,还可避免杆头3底部与地面发生碰撞,而影响了击球效果。
当然,本发明所述高尔夫推杆的握把及杆头也运用在其他类型的高尔夫球杆上。

Claims (10)

1.一种高尔夫推杆,包括有握把、杆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设有用于扣住其中一只手手指的指孔、凹口及承托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握把和所述杆身的连接部,使用者另一只手握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把连接处。
2.一种高尔夫推杆,包括有握把、杆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设有用于扣住其中一只手手指的指孔、凹口及承托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握把和所述杆身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计成至少足以一手握住的长度,使用者另一只手握在该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设计成手掌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表面设有防滑条纹或防滑小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指孔对着的握把下端,另一端设有开口空腔,并螺钉连接固定有所述杆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靠近下端附近设有分别用于扣住中指和无名指的所述指孔,和分别用于扣住食指和小指的所述凹口,所述握把一侧还设有用于承受拇指施加压力的所述承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孔还注塑有发泡PU或TPU,所述发泡PU或TPU包住所述孔的内圆边及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孔两侧的握把缘边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凹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其中一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凸起部,手掌即可贴紧所述握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设有由粘性的硅质材料做成的软垫,所述软垫固定在所述杆头击球面上,所述击球面周边向外突起形成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内侧紧贴所述软垫缘边,且高于所述软垫。
CNA200910040086XA 2009-06-05 2009-06-05 高尔夫推杆 Pending CN101579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40086XA CN101579564A (zh) 2009-06-05 2009-06-05 高尔夫推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40086XA CN101579564A (zh) 2009-06-05 2009-06-05 高尔夫推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9564A true CN101579564A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40086XA Pending CN101579564A (zh) 2009-06-05 2009-06-05 高尔夫推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95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528773A (ja) * 2017-07-14 2020-10-01 ブノワ ロラン, ハンドル組成物、使用方法、作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956Y (zh) * 1999-10-10 2000-09-27 陈金德 高尔夫球推杆
CN201091774Y (zh) * 2007-07-13 2008-07-30 陈笠 新型高尔夫推杆
CN201543187U (zh) * 2009-06-05 2010-08-11 陈笠 高尔夫推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956Y (zh) * 1999-10-10 2000-09-27 陈金德 高尔夫球推杆
CN201091774Y (zh) * 2007-07-13 2008-07-30 陈笠 新型高尔夫推杆
CN201543187U (zh) * 2009-06-05 2010-08-11 陈笠 高尔夫推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528773A (ja) * 2017-07-14 2020-10-01 ブノワ ロラン, ハンドル組成物、使用方法、作成方法
US11890743B2 (en) 2017-07-14 2024-02-06 Benoit Rolland Handle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us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0969B2 (en) Ergonomic sports handle
AU2008289715A1 (en) Shakehand type pingpong racket with supporting projection part
US8105179B1 (en) Golf club having improved handle configuration
CN201543187U (zh) 高尔夫推杆
CN101579564A (zh) 高尔夫推杆
CN201244329Y (zh) 具有新型握把的高尔夫推杆
CN201366220Y (zh) 羽毛球拍
US20020025858A1 (en) Block putter
CN201091774Y (zh) 新型高尔夫推杆
KR102214797B1 (ko) 골프 클럽의 그립
KR101063297B1 (ko) 다용도 골프용 퍼터 그립
CN207545754U (zh) 异面体乒乓球拍
KR200429916Y1 (ko) 곡선샤프트로 이루어진 정면 타격용 퍼터
KR20220080665A (ko) 기준점을 활용한 일반 퍼터와 사이드 퍼터의 겸용 퍼터
JP3171065U (ja) パターゴルフクラブ
CN203591568U (zh) 高尔夫推杆
CN201710908U (zh) 一种伸缩杆式球拍
US20110077099A1 (en) Double-Grip Golf Putter
US20100298072A1 (en) Method of a player putting a golf ball
CN103977545A (zh) 一种鹰爪式乒乓球拍底板
US20070155530A1 (en) Elongated golf putter
JP3099870U (ja) ドライバーのティーアップ用リボン
CN203264215U (zh) 发球训练器
KR101536515B1 (ko) 백스윙 증대를 위한 추가적 코킹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174145A (zh) 高尔夫球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