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8809A - 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8809A
CN101578809A CNA2008800015508A CN200880001550A CN101578809A CN 101578809 A CN101578809 A CN 101578809A CN A2008800015508 A CNA2008800015508 A CN A2008800015508A CN 200880001550 A CN200880001550 A CN 200880001550A CN 101578809 A CN101578809 A CN 10157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crambling
short sequence
shor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15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8809B (zh
Inventor
张甲石
金一圭
朴亨根
高祚
李孝石
郑灿福
金永勋
方承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48937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7880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2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L7/043Pseudo-noise [PN] codes variable dur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所述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包括: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生成通过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生成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以及将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映射到频域。

Description

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蜂窝系统中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该下行链路帧来搜索小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序列跳频方法被应用于导频信道,从而获取小区同步和唯一的小区标识信息。根据序列跳频方法,移动站通过将序列跳频技术引入到导频信道来容易地执行小区搜索,而无需单独的同步信道。然而,在OFDM系统中,能够通过一个时域的码元持续时间中的频域来区别的信道的数目大于能够通过一个时域的码元持续时间中的CDMA的扩展(spread)来区别的信道的数目。相应地,当仅使用时域时,可能浪费容量方面的资源。为此,在基于OFDM的系统中直接将序列跳频方法应用于导频信道的时域是无效的。因此,优选地通过有效地使用时域和频域两者中的接收信号来搜索小区。
用于在OFDM系统中搜索小区的现有技术的示例包括通过将一个帧划分为四个时间块来分配同步信息和小区信息的方法。对于上述方法,已提出了两种帧结构。在第一帧结构中,分别向四个时间块分配同步标识信息、小区组标识信息、和小区唯一标识信息。在第二帧结构中,向第一时间块和第三时间块分配同步标识信息和小区唯一标识信息;而向第二时间块和第四时间块分配同步标识信息和小区组标识信息。
根据第一帧结构,由于仅在第一时间块中获取码元同步,所以移动站不可能在加电(power-on)期间或在异构网络之间的切换期间、在规定的5ms内进行快速同步获取。另外,难以通过累积同步标识信息来获取分集增益从而进行快速同步获取。
根据第二帧结构,唯一小区标识信息或小区组标识信息与同步获取相关。因此,小区搜索处理复杂,并且快速小区搜索很难。
作为用于搜索小区的另一技术的示例,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用单独的前同步码来获取同步并且搜索小区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不能被应用于其中不存在前同步码的系统。而且,前同步码被安排在帧的前面。相应地,在其中移动站希望在不是帧的开始的时间位置处获取同步的情况下,存在其必须等待下一帧的问题。具体地,虽然在GSM模式、WCDMA模式、和3GPPLTE模式之间的切换期间移动站应该在5毫秒内获取初始码元同步,但是可以通过帧单位来获取该同步。为此,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站不能在5毫秒内获取初始码元同步。
作为用于搜索小区的另一技术的示例,存在一种用于通过向辅助同步信道分配两个短序列并且通过将小区ID信息映射到两个短序列的组合来搜索小区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当向彼此相邻的扇区分配相同的短序列时、在小区之间发生干扰,所以存在降低了搜索小区时的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努力做出了本发明以提供一种用于生成能够平均扇区之间的干扰的下行链路帧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通过接收该下行链路帧来有效地搜索小区的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包括: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生成通过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生成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以及将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映射到频域。
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设备,包括:序列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通过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以及通过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以及同步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分别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然后生成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包括:接收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以及通过使用所述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来估计小区的信息。在此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帧包括: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和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搜索小区的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小区组估计单元,用于通过使用该辅助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以及小区估计单元,用于通过使用该主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中的小区。在此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帧包括: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和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记录用于执行所述用以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包括: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生成通过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生成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以及将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映射到频域。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可以通过利用所述扰频序列来对短序列进行加扰来减少扇区之间的干扰,从而改善了用于搜索小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OFDM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帧的视图。
图2是图示了当以局部形式来将两个序列映射到频域时的辅助同步信道的配置的视图。
图3是图示了当以分布式形式来将两个序列映射到频域时的辅助同步信道的配置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设备的框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一方法的视图。
图7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视图。
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三方法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搜索小区的设备的框图。
图10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已经只通过图示的方式而仅仅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而全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另外,为了使本发明明晰,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本发明无关的部分。贯穿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的是同样的元件。
贯穿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进行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comprise)”以及诸如“comprises”或“comprising”的变形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另外,在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意谓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和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通过硬件组件或软件组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首先,参考图1到3,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帧和同步信道的配置。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帧的视图。在图1中,横轴表示了时间轴,而纵轴表示了频率轴或副载波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下行链路帧110具有10毫秒的时间持续时间,并且包括十个子帧120。每个子帧120具有1毫秒的时间持续时间,并且包括两个时隙130。每个时隙130包括六个或七个OFDM码元。在一个时隙包括六个码元的情况中的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在一个时隙包括七个码元的情况中的循环前缀的长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下行链路帧110总共包括两个同步持续时间140,所述两个同步持续时间140分别包括时隙第0号和时隙第10号中的同步持续时间140。然而,其不必限于此。下行链路帧110可以包括任何时隙中的同步持续时间,并且可以包括一个同步持续时间或者三个或更多同步持续时间。由于在每个时隙中循环前缀的长度可能不同,所以优选地、同步持续时间被定位在时隙的末端。
每个时隙包括导频持续时间。
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同步持续时间包括:主同步信道和辅助同步信道,并且安排主同步信道和辅助同步信道以使得其在时间方面彼此相邻。如图1所示,主同步信道位于时隙的末端,而辅助同步信道位于主同步信道的正前面。
主同步信道包括:具有用于标识码元同步和频率同步的信息、以及用于小区标识(ID)的一些信息的主同步信号。辅助同步信道包括:具有用于小区ID的剩余信息、以及用于标识帧同步的信息的辅助同步信号。移动站通过对主同步信道的小区ID信息和辅助同步信道的小区ID信息进行组合来标识小区的小区ID。
例如,假设小区ID的总数是510,如果三个标识序列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以将所有510个小区ID划分为三组,并且如果170个序列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3×170=510),则可以表示关于所有所述510个小区ID的信息。
另一方法是通过使用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170个辅助同步信号来将510个小区ID划分为170组、并且可以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三个主同步信号来表示关于每个小区组中的小区ID的信息。
由于辅助同步信道包括用于标识帧同步的信息以及用于小区ID的信息,所以在一个帧中包括的两个辅助同步信道彼此不同。
图2是图示了当以局部形式来将两个短序列映射到频域时的辅助同步信道的配置的视图,而图3是图示了当以分布形式来将两个短序列映射到频域时的辅助同步信道的配置的视图。
参考图2到图3,通过对两个短序列进行组合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被插入到辅助同步信道中的辅助同步信号。小区组信息和帧同步信息被映射到所述两个短序列。
如图2所示,第一短序列可以被局部地分配到副载波,并且然后第二短序列可以被局部地分配到剩余的副载波。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短序列可以被分配到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n=0、2、4、...、60),而第二短序列可以被分配到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n=1、3、5、...、61)。
短序列长度与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一半对应。即,可以生成的短序列元素的数目最多是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一半。例如,当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副载波的数目是62时,短序列长度对应于31,并且可以生成的短序列元素的数目最多是31。
由于两个短序列被分配到每个辅助同步信道,所以通过对两个短序列进行组合而生成的辅助同步序列的数目最大为961(=31×31)。然而,由于应该在辅助同步信道中包括的信息是小区组信息和帧边界信息,所以需要170或340(=170×2)个辅助同步序列。相应地,数目961与数目170或340相比是充分大的值。
接下来,将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设备。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设备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设备包括:序列生成单元410、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频率映射单元430、和OFDM传送单元440。
序列生成单元410分别生成用于获取时间和频率同步的序列、小区标识序列、多个短序列、和用于减少相邻小区干扰的扰频序列,并且将它们传送到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
同步信息生成单元420通过使用从序列生成单元410接收的序列来生成主同步信号、辅助同步信号、和导频图案。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通过使用用于获取时间和频率同步的序列和小区标识序列来生成主同步信号。另外,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通过使用多个短序列和用于减少相邻小区干扰的扰频序列来生成辅助同步信号。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通过向导频信道分配用于对蜂窝系统的公共导频码元和数据码元进行编码的、被分配到每个小区的唯一扰频序列,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的导频图案。
频率映射单元430通过将从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生成的主同步信号、辅助同步信号、和导频图案以及从外部源传送的帧控制信息和传送业务数据映射到时间和频率域,来生成下行链路帧。
OFDM传送单元440从频率映射单元430接收下行链路帧,并且通过给定的传送天线来传送该下行链路帧。
参考图5到图8,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序列生成单元410生成多个短序列和用于减少多个相邻小区的干扰的多个扰频序列,并且将它们传送到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S510)。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通过使用从序列生成单元410接收的短序列和用于减少多个相邻小区的干扰的扰频序列,来生成辅助同步信号(S520)。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描述了一个帧包括两个辅助同步信道。然而,其不限于此。
参考图6到图8,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三种不同方法。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一方法的视图,图7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视图,而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三方法的视图。
短序列(wn)是表示了小区组信息的二进制序列(或二进制码)。即,短序列(wn)是被分配到小区组编号和帧同步的二进制序列。而且,短序列的长度与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一半对应。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描述了被分配到辅助同步信道的副载波的数目是62。然而,其不限于此。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短序列长度是31。
第一短序列w0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并且如等式1所给定地来定义。
(等式1)
w0=[w0(0),w0(1),...,w0(k),...,w0(30)]
这里,k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第二短序列w1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并且如等式2所给定地来定义。
(等式2)
w1=[w1(0),w1(1),...,w1(m),...,w1(30)]
这里,m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第三短序列w2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并且如等式3所给定地定义所述第三短序列w2。
(等式3)
w2=[w2(0),w2(1),...,w2(k),...,w2(30)]
第四短序列w3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并且如等式4所给定地定义所述第四短序列w3。
(等式4)
w3=[w3(0),w3(1),...,w3(m),...,w3(30)]
这里,短序列w0、w1、w2、和w3可以是不同序列。另外,短序列w0、w1、w2、和w3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表示为w0=w3并且w1=w2(或w0=w2并且w1=w3)。假定w0=w3并且w1=w2,那么可以仅通过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短序列的图案来确定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短序列的图案。相应地,通过仅存储依靠对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两个短序列进行组合而生成的170个辅助同步序列,移动站可以减少用于获得小区组信息和帧边界信息所需的复杂度。
根据如图6所示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一方法,第一短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第二短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另外,第三短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第四短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
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一方法,通过对具有长度为31的两个短序列进行组合来形成辅助同步信号。相应地,辅助同步信号的数目是961,其与数目170或340相比是充分大的值。
根据图7所示的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通过等式5确定的第一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时隙0)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通过等式6确定的第二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时隙0)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另外,通过等式7确定的第三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时隙10)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通过等式8确定的第四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时隙10)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
通过Pj,0,1=[Pj,0,1(0),Pj,0,1(1),...,Pj,0,1(k),...,Pj,0,1(30)]来定义用于对第一短序列w0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Pj,0,1,其中j(j=0、1、2)是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相应地,通过主同步信号来确定扰频序列Pj,0,1。当在移动站中对序列进行解映射以发现小区ID组和帧边界时,扰频序列Pj,0,1是已知值。
如等式5所指明的,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第一序列c0的每个元素是第一短序列w0的每个元素和与其对应的扰频序列Pj,0,1的每个元素的乘积。
(等式5)
c0=[w0(0)Pj,0,1(0),w0(1)Pj,0,1(1),...,w0(k)Pj,0,1(k),...,w0(30)Pj,0,1(30)]
这里,k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用于对第二短序列w1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是Pj,1,1和Sw0
扰频序列Pj,1,1是Pj,1,1=[Pj,1,1(0),Pj,1,1(1),...,Pj,1,1(m),...,Pj,1,1(30)],其中j(j=0、1、2)是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相应地,通过主同步信号来确定扰频序列Pj,1,1。另外,扰频序列Pj,1,1可以与扰频序列Pj,0,1相同或可以与扰频序列Pj,0,1不同。当扰频序列Pj,1,1与扰频序列Pj,0,1不同时,可能可以减少干扰。
当在移动站中对序列进行解映射以发现小区ID组和帧边界时,扰频序列Pj,1,1是预先已知值。
另外,扰频序列Sw0是Sw0=[Sw0(0),Sw0(1),...,Sw0(m),...,Sw0(30)],并且通过第一短序列w0来确定扰频序列Sw0
此时,多个短序列被分组为多个短序列组,并且通过第一短序列被分派到的短序列组来确定Sw0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由于第一短序列的长度是31,所以存在31个短序列。相应地,通过将短序列第0到7号分派到组0、将短序列第8到15号分派到组1、将短序列第16到23号分派到组2、将短序列第24到30号分派到组3。相应地,通过将长度为31的扰码映射到第一短序列编号被分派到的组来确定Sw0
此外,通过将当我们用8来除第一短序列的每个编号时具有完全相同的余数的短序列的编号进行分组,31个短序列可以被分类为八个组。即,通过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0的短序列编号分派到组0、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1的短序列分派到组1、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2的短序列分派到组2、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3的短序列分派到组3、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4的短序列分派到组4、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5的短序列分派到组5、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6的短序列分派到组6、并且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7的短序列编号分派到组7。相应地,通过将长度为31的扰码映射到第一短序列编号被分派到的组来确定Sw0
如等式6所指明的,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第二序列c1的每个元素是第二短序列w1的每个元素和与其对应的扰频序列Pj,1,1和Sw0的每个元素的乘积。
(等式6)
c1=[w1(0)Sw0(0)Pj,1,1(0),w1(1)Sw0(1)Pj,1,1(1),...,w1(m)Sw0(m)Pj,1,1(m),...,w1(30)Sw0(30)Pj,1,1(30)]
在这里,m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用于对第三短序列w2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Pj,0,2是Pj,0,2=[Pj,0,2(0),Pj,0,2(1),...,Pj,0,2(k),...,Pj,0,2(30),],其中j(j=0、1、2)是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相应地,通过主同步信号来确定扰频序列Pj,0,2。另外,当在移动站中对序列进行解映射以发现小区ID组和帧边界时,扰频序列Pj,0,2是预先已知值。
如等式7所指明的,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第三序列c2的每个元素是第三短序列w2的每个元素和与其对应的扰频序列Pj,0,2的每个元素的乘积。
(等式7)
c2=[w2(0)Pj,0,2(0),w2(1)Pj,0,2(1),...,w2(k)Pj,0,2(k),...,w2(30)Pj,0,2(30)]
在这里,k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用于对第四短序列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是Pj,1,2和Sw2
扰频序列Pj,1,2是Pj,1,2=[Pj,1,2(0),Pj,1,2(1),...,Pj,1,2(m),...,Pj,1,2(30),],并且j(j=0、1、2)是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相应地,通过主同步信号来确定扰频序列Pj,1,2。当在移动站中对序列进行解映射以发现小区ID组和帧边界时,扰频序列Pj,1,2是预先已知值。
此外,扰频序列Sw2是Sw2=[Sw2(0),Sw2(1),...,Sw2(m),...,Sw2(30)],并且通过第三短序列w2来确定扰频序列Sw2
此时,可以通过依靠对短序列进行分组而将第三短序列分派到的短序列组来确定Sw2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由于第三短序列的长度也是31,所以存在31个短序列。相应地,通过将短序列第0到7号分派到组0、将短序列第8到15号分派到组1、将短序列第16到23号分派到组2、并且将短序列第24到30号分派到组3。相应地,通过将长度为31的扰码映射到第三短序列编号被分派到的组来确定Sw2
此外,通过将当我们用8来除短序列的每个编号时具有完全相同的余数的第三短序列的编号进行分组,31个短序列可以被分类为八个组。即,通过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0的短序列编号分派到组0、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1的短序列分派到组1、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2的短序列分派到组2、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3的短序列分派到组3、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4的短序列分派到组4、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5的短序列分派到组5、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6的短序列分派到组6、并且将当用8来除短序列编号时具有余数7的短序列分派到组7。相应地,通过将长度为31的扰码映射到第三短序列编号被分派到的组来确定Sw2
如等式8所指明的,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的第四序列c3的每个元素是第四短序列w3的每个元素和与其对应的扰频序列Pj,1,2和Sw2的每个元素的乘积。
(等式8)
c3=[w3(0)Sw2(0)Pj,1,2(0),w3(1)Sw2(1)Pj,1,2(1),...,w3(m)Sw2(m)Pj,1,2(m),...,w3(30)Sw2(30)Pj,1,2(30)]
在这里,m代表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这里,扰频序列和短序列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设置为Pj,0,1=Pj,0,2、Pj,1,1=Pj,1,2、Pj,0,1≠Pj,1,1、Pj,0,2≠Pj,1,2并且w0≠w1≠w2≠w3(或w0=w3并且w1=w2)。在此情况下,小区组和帧标识信息被映射到第一到第四短序列的组合,并且相对于通过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编号确定的辅助同步信道的加扰的、移动站中的解扰假设(hypothesis)的数目被减少为3。
此外,扰频序列和短序列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设置为Pj,0,1≠Pj,0,2、Pj,1,1≠Pj,1,2、Pj,0,1≠Pj,1,1、Pj,0,2≠Pj,1,2、w0=w2并且w1=w3。在此情况下,小区组信息被映射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的组合,并且帧同步信息被映射到通过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编号确定的辅助同步信道的扰频序列(Pj,0,1、Pj,0,2、Pj,1,1、Pj,1,2)。那么,相对于通过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编号确定的辅助同步信道的加扰的、移动站的解扰假设的数目被增加为6。然而,小区组标识序列的组合数目被减少为一半,并且相对于通过第一和第三短序列确定的加扰的、移动站的解扰假设的数目也被减少为一半。
如图8所示,在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三方法中,通过等式9确定的第一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通过等式10确定的第二序列被分配到第一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而且,通过等式11确定的第三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偶数编号的副载波,而通过等式12确定的第四序列被分配到第二辅助同步信道的每个奇数编号的副载波。
即,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二方法,利用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确定的、具有长度31的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而利用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确定的、具有长度31的第二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然而,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三方法,利用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确定的、具有长度62的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
Pj,1是对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而Pj,2是对第三短序列和第四短序列进行加扰的扰频序列。扰频序列Pj,1和Pj,2被表示为Pj,1=[Pj,1(0),Pj,1(1),...,Pj,1(k),...,Pj,1(61)]和Pj,2=[Pj,2(0),Pj,2(1),...,Pj,2(k),...,Pj,2(61)]。
这里,j(j=0、1、2)是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相应地,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道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来确定扰频序列Pj,1和Pj,2
根据用于生成辅助同步信号的第三方法,第一序列c0如等式9所指明,第二序列c1如等式10所指明,第三序列c2如等式11所指明,而第四序列c3如等式12所指明。
(等式9)
c0=[w0(0)Pj,1(0),w0(1)Pj,1(1),...,w0(k)Pj,1(k),...,w0(30)Pj,1(30)]
(等式10)
c1=[w1(0)Sw0(0)Pj,1(31),w1(1)Sw0(1)Pj,1(32),...,w1(m)Sw0(m)Pj,1(31+m),...,w1(30)Sw0(30)Pj,1(61)]
(等式11)
c2=[w2(0)Pj,2(0),w2(1)Pj,2(1),...,w2(k)Pj,2(k),...,w2(30)Pj,2(30)]
(等式12)
c3=[w3(0)Sw2(0)Pj,2(31),w3(1)Sw2(1)Pj,2(32),...,w3(m)Sw2(m)Pj,2(31+m),...,w3(30)Sw2(30)Pj,2(61)]
在等式9到等式12中,k代表要被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偶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而m代表要被用于辅助同步信道的奇数编号的副载波的索引。
频率映射单元430通过将从同步信号生成单元420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和传送业务数据映射到时间和频率域来生成下行链路帧S530。
OFDM传送单元440从频率映射单元430接收下行链路帧,并且通过给定传送天线来传送该下行链路帧S540。
现在,将参考图9和图11来描述移动站使用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生成的下行链路帧来搜索小区的方法。
图9是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搜索小区的设备的框图,图10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小区搜索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小区搜索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用于搜索小区的设备包括:接收单元710、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傅立叶变换单元730、和小区ID估计单元740。
现在,将参考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小区搜索方法。
如图10所示,接收单元710接收从基站传送的帧,并且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按照被分配到同步信道的带宽来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并且通过分别将滤波后的接收信号与多个已知的主同步信号进行相关来获取码元同步,并且通过估计频率同步来对频率偏移进行补偿(S810)。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分别将滤波后的接收信号与所述多个已知的主同步信号进行相关,并且将最大相关值的时间估计为码元同步,并且向小区ID估计单元740传送具有最大相关值的主同步信号的编号。此时,可以在执行了傅立叶变换之后,在频域中对频率偏移进行补偿。
傅立叶变换单元730基于由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估计的码元同步来对所接收的信号执行傅立叶变换(S820)。
小区ID估计单元740通过分别将傅立叶变换后的接收信号与多个已知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相关来估计小区ID组和帧同步S830。小区ID估计单元740分别将多个辅助同步信号与傅立叶变换后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并且通过使用具有最大相关值的辅助同步信号来估计帧同步和小区ID组。在这里,通过将根据与从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传送的主同步信号的编号对应的主同步信号确定的Pj,0,1、Pj,0,2、Pj,1,1和Pj,1,2应用于等式5到等式8,来给定所述多个辅助同步信号。此时,在同步信道码元存在于一个帧内的一个时隙或一个OFDM码元中的情况下,码元同步变为帧同步,并因此,不必另外获取帧同步。
另外,小区ID估计单元740通过使用从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传送的主同步信号的编号和所估计的小区ID组来估计小区ID S840。此时,小区ID估计单元740参考小区ID、小区ID组和主同步信号的编号之间的已知映射关系来估计小区ID。
可以通过使用在导频码元持续时间中包括的扰频序列信息来验证所估计的小区ID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小区搜索方法。
如图11所示,接收单元710接收从基站传送的帧,并且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按照被分配到同步信道的带宽来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并且通过分别将滤波后的接收信号与多个已知的主同步信号进行相关来获取码元同步,并且通过估计频率同步来对频率偏移进行补偿S910。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分别将滤波后的接收信号与所述多个已知的主同步信号进行相关,并且将最大相关值的时间估计为码元同步,并且向小区ID估计单元740传送所述多个已知的主同步信号和滤波后的接收信号的多个相关值。此时,可以在傅立叶变换之后,在频域中执行频率偏移补偿。
傅立叶变换单元730参考由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估计的码元同步来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S920。
小区ID估计单元740通过使用从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传送的多个相关值、以及傅立叶变换后的接收信号与多个已知的辅助同步信号的相关值来估计小区ID S930。小区ID估计单元通过将所述多个已知辅助同步信号中的每个与用于所述多个已知主同步信号的每个的傅立叶变换后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来搜索具有最大相关值的辅助同步信号。这里,通过将根据对应的主同步信号确定的Pj,0,1、Pj,0,2、Pj,1,1和Pj,1,2应用于等式5到等式8,来给定所述多个辅助同步信号。
另外,小区ID估计单元740对从码元同步估计和频率偏移补偿单元720传送的每个已知主同步信号的相关值和用于所述多个已知主同步信号的每个的具有最大相关值的辅助同步信号的相关值进行组合。
小区ID估计单元740通过使用具有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相关值的组合值之中的最大组合值的辅助同步信号,来估计帧同步和小区ID组。另外,小区ID估计单元740通过使用具有最大组合值的主同步信号和所估计的小区ID组来估计小区ID。此时,小区ID估计单元740参考小区ID组、小区ID和主同步信号编号之间的已知映射关系来估计小区ID。
不仅可以通过上述设备和/或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而且可以通过例如用于完成与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配置对应的功能的程序以及其中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来实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这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范实施例而容易地实现。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示范实施例的内容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地,意欲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排列。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生成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包括:
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
生成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
生成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
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以及
将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映射到频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辅助同步信号进行映射的步骤包括:将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交替地安排在多个副载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
将多个小区分组为多个小区组,每个小区组包括至少两个小区;
通过小区组编号来区别所述多个小区组;
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号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来区别每个小区组中的至少两个小区;以及
所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对应于小区组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
该下行链路帧包括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多个码元;以及
该主同步信号位于时隙的最后码元上,而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所述时隙的最后码元的正前面的码元上。
6.一种用于生成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的设备,包括: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和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以及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分别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然后生成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还包括:频率映射单元,用于将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交替地安排在多个副载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彼此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
将多个小区分组为多个小区组,每个小区组包括至少两个小区;
通过小区组编号来区别所述多个小区组;
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号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来区别每个小区组中的至少两个小区;以及
所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对应于小区组编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
该下行链路帧包括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多个码元;以及
该主同步信号位于时隙的最后码元上,而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所述时隙的最后码元的正前面的码元上。
11.一种用于移动站搜索小区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来估计小区信息,其中,
在下行链路帧中,将利用第一扰频序列加扰的第一短序列、以及利用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加扰的第二短序列交替地安排在多个副载波上,以及
所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指明小区组信息,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并且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第三扰频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彼此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小区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使用该辅助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以及
通过使用该主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中的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
该下行链路帧包括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多个码元;以及
该主同步信号位于时隙的最后码元上,而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所述时隙的最后码元的正前面的码元上。
15.一种用于移动站搜索小区的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
小区组估计单元,用于通过使用该辅助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信息;以及
小区估计单元,用于通过使用该主同步信号来标识小区组中的小区信息,其中,
在下行链路帧中,将利用第一扰频序列加扰的第一短序列、以及利用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加扰的第二短序列交替地安排在多个副载波上,以及
所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指明小区组信息,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并且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第三扰频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彼此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
该下行链路帧包括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多个码元;以及
该主同步信号位于时隙的最后码元上,而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所述时隙的最后码元的正前面的码元上。
18.一种记录用于执行用以生成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帧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包括:
生成指明小区组信息的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
生成通过该主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
生成通过该第一短序列确定的第三扰频序列;
利用该第一扰频序列来对第一短序列进行加扰,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扰频序列和第三扰频序列来对第二短序列进行加扰;以及
将包括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的辅助同步信号映射到频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对辅助同步信号进行映射的步骤包括:将加扰后的第一短序列和加扰后的第二短序列交替地安排在多个副载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扰频序列和第二扰频序列彼此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记录介质,其中:
将多个小区分组为多个小区组,每个小区组包括至少两个小区;
通过小区组编号来区别所述多个小区组;
通过被分配到主同步信号的小区标识序列的编号来区别每个小区组中的至少两个小区;以及
所述第一短序列和第二短序列对应于小区组编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记录介质,其中:
该下行链路帧包括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多个码元;以及
该主同步信号位于时隙的最后码元上,而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所述时隙的最后码元的正前面的码元上。
CN2008800015508A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157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70072837 2007-07-20
KR1020070072837 2007-07-20
KR10-2007-0072837 2007-07-20
KR1020070083915 2007-08-21
KR20070083915 2007-08-21
KR10-2007-0083915 2007-08-21
KR20080042444A KR20090009693A (ko) 2007-07-20 2008-05-07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10-2008-0042444 2008-05-07
KR1020080042444 2008-05-07
KR10-2008-0063387 2008-07-01
KR1020080063387 2008-07-01
KR20080063387A KR100912512B1 (ko) 2007-07-20 2008-07-01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PCT/KR2008/004221 WO2009014354A1 (en) 2007-07-20 2008-07-18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8809A true CN101578809A (zh) 2009-11-11
CN101578809B CN101578809B (zh) 2013-07-03

Family

ID=4048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15372A Active CN101578808B (zh)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2008800015508A Active CN101578809B (zh)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2008800015550A Active CN101578810B (zh)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15372A Active CN101578808B (zh)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15550A Active CN101578810B (zh) 2007-07-20 2008-07-18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0) US8331564B2 (zh)
EP (4) EP2137872B1 (zh)
JP (4) JP5140727B2 (zh)
KR (6) KR20090009693A (zh)
CN (3) CN101578808B (zh)
AT (4) ATE488067T1 (zh)
AU (3) AU2008279971B2 (zh)
BR (3) BRPI0809496A2 (zh)
DE (3) DE602008003767D1 (zh)
ES (4) ES2356030T3 (zh)
WO (1) WO20090143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468A (zh) * 2010-03-10 2011-09-21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8781123A (zh) * 2016-03-24 2018-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码元索引检测的扩展同步信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1769B1 (ko) 2007-07-12 2009-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20090009693A (ko) 2007-07-20 2009-0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101008076B1 (ko) * 2008-08-07 2011-0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호상관 특성을 개선하여 이차 동기 채널을 생성하는 방법
JP5004899B2 (ja) * 2008-08-11 2012-08-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交換局及び移動局
CN101938813B (zh) * 2009-06-30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辅同步信号检测与帧定时同步的方法
EP2471230B1 (en) 2009-08-25 2015-10-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frames
DE102010009875A1 (de) 2010-02-23 2011-08-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70435 Kraftfahrzeug
US9014169B2 (en) * 2011-03-10 2015-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O2012167433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n lte system
US20130229953A1 (en) * 2011-08-16 201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091793A4 (en) * 2014-01-26 2017-0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ell discovery method
KR102332471B1 (ko) 2015-05-08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기 신호 검출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623227B2 (en) 2015-10-21 2020-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using long sequen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416484B1 (ko) * 2016-03-25 202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송신기 및 수신기
US10666489B2 (en) 2017-09-18 2020-05-26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desig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9120378B (zh) * 2018-07-25 2022-02-15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帧结构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KR20200068077A (ko) 2018-11-27 2020-06-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뇌를 모방한 초연결 분산 지능 구조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9545B1 (ko) * 1999-08-17 2004-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스크램블링 부호의 식별자 통신방법
US6822999B1 (en) 1999-11-13 2004-11-23 Lg Electronics Inc. High-speed cell sear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19927B1 (ko) * 2000-01-11 2002-01-09 윤종용 비동기식 광대역 직접 시퀀스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수신기의셀 탐색 장치 및 각 셀에 고유한 코드 획득 방법
KR100342483B1 (ko) 2000-09-09 2002-06-28 윤종용 비동기방식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기지국 탐색 장치 및방법
JP3787269B2 (ja) 2000-10-19 2006-06-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拡散符号同期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KR100403743B1 (ko) 2001-04-14 200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JP3843040B2 (ja) 2001-09-26 2006-11-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セルサーチ方法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KR100762602B1 (ko) 2001-10-08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준 타이밍생성장치 및 방법
JP3694479B2 (ja) * 2001-12-07 2005-09-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受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TW561729B (en) 2002-04-16 2003-11-1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cell search under effect of high clock offset
US20060045000A1 (en) 2002-07-17 2006-03-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ime-frequency interleaved mc-cdma for quasi-synchronous systems
GB2394867B (en) 2002-11-01 2005-06-01 Ipwireless Inc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equence production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79864B1 (ko) * 2002-11-26 2005-03-31 학교법인 중앙대학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하향링크 신호의 구성 방법과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셀 탐색 방법
KR100507519B1 (ko) * 2002-12-13 2005-08-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a 기반 셀룰러 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를 위한 신호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0584337B1 (ko) 2003-09-16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 및 다중경로 탐색 장치 및방법
KR100594597B1 (ko) 2003-10-24 2006-06-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하향링크 신호 구성 방법 및 그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동기화 및 셀 탐색 방법과 그 장치
KR100657506B1 (ko) 2003-10-30 2006-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a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프레임 구성방법
EP1741292A4 (en) * 2004-04-12 2009-12-09 Directv Group Inc DELETED CHANNEL PROPERTIES TO REDUCE CO-CHANNEL DISTURBANCES
US7161988B2 (en) * 2004-04-12 2007-01-09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KR20060037101A (ko) 2004-10-27 2006-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상향링크 맵메시지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463780B2 (ja) 2005-06-14 2010-05-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8134996B2 (en) 2005-07-21 2012-03-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for a cellula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021609A (ko) 2005-08-19 2007-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방법
KR100767312B1 (ko) * 2005-09-05 2007-10-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러 시스템의 하향 링크 신호 생성 장치와 셀 탐색 방법및 장치
WO2007029958A1 (en) * 2005-09-05 2007-03-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 in cellular system
KR100715194B1 (ko) * 2005-10-10 2007-05-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신호를 송신하는 기지국 장치 및 사용자 단말기의하향링크 초기 동기화 및 셀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30795B1 (ko) 2005-11-10 2013-1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셀룰라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이를 위한프레임 송신 방법 및 순방향 링크 프레임 구조
DE102005053753A1 (de) * 2005-11-10 2007-05-16 Maquet Gmbh & Co Kg Hydraulische Säulenklemmung
KR20070050338A (ko) * 2005-11-10 2007-05-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순방향 링크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및 순방향 링크프레임 구조
WO2007055526A1 (en) * 2005-11-10 2007-05-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ell search method, forward link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forward link frame structure
WO2007073116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modulating broadcast channel by using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at ofdm system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and transmitting/receiving device therefor
KR100827064B1 (ko) 2006-01-18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기반 셀룰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동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031745B2 (en) * 2006-04-20 2011-10-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 systems
KR101061624B1 (ko) * 2006-06-13 2011-09-01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대한 역방향 링크 파일럿 송신
KR100881169B1 (ko) * 2006-07-25 2009-02-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순방향 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셀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KR20080016159A (ko) 2006-08-17 200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EP2057811B1 (en) * 2006-08-28 2020-04-22 SK Telecom Co., Lt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 in cellular system
US8320360B2 (en) 2006-11-06 2012-11-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ell search
US8189557B2 (en) 2007-02-23 2012-05-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for OFDMA systems
JP5150754B2 (ja) 2007-05-01 2013-02-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同期チャネル送信方法
JP4814176B2 (ja) 2007-05-01 2011-1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同期チャネル送信方法
US8649401B2 (en) 2007-05-01 2014-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65689B2 (en) * 2007-05-14 2011-06-21 Motorola Mobility, Inc. Reference sequence construction for fast cell search
KR101516017B1 (ko) 2007-05-16 2015-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파일럿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050225B2 (en) 2007-05-21 2011-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 sequences to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0598B2 (en) 2007-05-25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8054823B2 (en) 2007-06-18 2011-11-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pping schemes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crambling
US9332515B2 (en) * 2007-06-18 2016-05-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pping schemes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crambling
KR100938756B1 (ko) * 2007-07-06 2010-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KR100921769B1 (ko) 2007-07-12 2009-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US8543151B2 (en) * 2007-07-19 2013-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KR101495886B1 (ko) * 2007-07-19 2015-02-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20090009693A (ko) 2007-07-20 2009-0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US8331331B2 (en) 2007-08-03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24902B2 (en) * 2007-08-31 2009-12-01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Surgical stapling apparatus
US7912083B2 (en) 2007-10-01 2011-03-2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a cell identification falsing r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155967A1 (en) 2008-06-24 2009-12-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ell type detec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468A (zh) * 2010-03-10 2011-09-21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2196468B (zh) * 2010-03-10 2014-04-02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8781123A (zh) * 2016-03-24 2018-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码元索引检测的扩展同步信号
CN108781123B (zh) * 2016-03-24 2020-10-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备
US10855390B2 (en) 2016-03-24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optimizations for symbol index det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279972A1 (en) 2009-01-29
US20240146409A1 (en) 2024-05-02
EP2127188A4 (en) 2010-03-17
US20130100902A1 (en) 2013-04-25
US9204438B2 (en) 2015-12-01
DE602008003424D1 (de) 2010-12-23
EP2207300B1 (en) 2011-12-28
WO2009014354A1 (en) 2009-01-29
AU2008279972B2 (en) 2011-09-08
KR20090009696A (ko) 2009-01-23
CN101578808A (zh) 2009-11-11
EP2137872B1 (en) 2010-11-10
JP2010534426A (ja) 2010-11-04
DE602008003768D1 (de) 2011-01-13
EP2137872A1 (en) 2009-12-30
EP2127189A1 (en) 2009-12-02
US20090252335A1 (en) 2009-10-08
EP2207300A3 (en) 2010-12-08
ATE539513T1 (de) 2012-01-15
US9144064B2 (en) 2015-09-22
US8320565B2 (en) 2012-11-27
US8320571B2 (en) 2012-11-27
CN101578810B (zh) 2013-06-12
JP2010534427A (ja) 2010-11-04
ATE490616T1 (de) 2010-12-15
JP5140727B2 (ja) 2013-02-13
US20180160366A1 (en) 2018-06-07
EP2127188B1 (en) 2010-12-01
DE602008003767D1 (de) 2011-01-13
US20150230219A1 (en) 2015-08-13
JP5140728B2 (ja) 2013-02-13
ATE490617T1 (de) 2010-12-15
CN101578809B (zh) 2013-07-03
BRPI0810397A2 (pt) 2014-11-04
EP2127188A1 (en) 2009-12-02
ES2357181T3 (es) 2011-04-19
JP2013102510A (ja) 2013-05-23
JP5676660B2 (ja) 2015-02-25
EP2127189A4 (en) 2010-03-17
US10383041B2 (en) 2019-08-13
EP2207300A2 (en) 2010-07-14
EP2137872A4 (en) 2010-03-03
KR20090009704A (ko) 2009-01-23
BRPI0810700A2 (pt) 2015-10-13
ES2357002T3 (es) 2011-04-15
KR20090009703A (ko) 2009-01-23
EP2127189B1 (en) 2010-12-01
KR100918501B1 (ko) 2009-09-24
AU2008279971B2 (en) 2011-02-24
AU2008279971A1 (en) 2009-01-29
BRPI0809496A2 (pt) 2014-09-23
ES2356030T3 (es) 2011-04-04
US8331564B2 (en) 2012-12-11
BRPI0810700B1 (pt) 2020-10-06
CN101578808B (zh) 2013-07-03
KR20090009693A (ko) 2009-01-23
US20160066260A1 (en) 2016-03-03
JP5232859B2 (ja) 2013-07-10
KR100912513B1 (ko) 2009-08-17
US11425633B2 (en) 2022-08-23
US11870546B2 (en) 2024-01-09
US20190357127A1 (en) 2019-11-21
CN101578810A (zh) 2009-11-11
US20090252334A1 (en) 2009-10-08
KR100912512B1 (ko) 2009-08-17
AU2008279973A1 (en) 2009-01-29
JP2010534425A (ja) 2010-11-04
ATE488067T1 (de) 2010-11-15
AU2008279973B2 (en) 2011-09-15
ES2380065T3 (es) 2012-05-08
US20220407594A1 (en) 2022-12-22
KR20090009694A (ko) 2009-01-23
US20090252336A1 (en) 2009-10-08
US9888435B2 (en) 2018-02-06
KR20090009705A (ko) 2009-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809B (zh) 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设备、与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78786B (zh) 用于生成下行链路帧的方法和用于搜索小区的方法
CN101390358B (zh) 在蜂窝系统中生成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设备以及小区搜索方法和设备
WO2009014356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WO2009014355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75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75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