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8760B - 磁悬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悬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8760B
CN101578760B CN200780047465.0A CN200780047465A CN101578760B CN 101578760 B CN101578760 B CN 101578760B CN 200780047465 A CN200780047465 A CN 200780047465A CN 101578760 B CN101578760 B CN 101578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magnet row
secondary conductor
magnetic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74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8760A (zh
Inventor
森下明平
水野末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7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8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20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attached to,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guiding load-carriers, traction elements or loads supported on moving surfaces
    • B65G21/2009Magnetic reta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auxiliary limited movement of stators, rotors or core parts, e.g. rotors axially movable for the purpose of clutching or br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悬浮装置。采用具有第一永久磁体列(25)和第二永久磁体列(26)和电动起电器(27)的两个磁体单元(30),(30’)构成引导单元(18a)。第一永久磁体列(25)由多个永久磁体邻接而构成,相邻接的永久磁体的磁极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变化最大90度。第二永久磁体列(26)发生与永久磁体列(25)相同的磁通分布图。电动千斤顶(27)可基于永久磁体列(25)、(26)与导轨(3)的相对速度改变空隙长度。这样可降低磁行驶阻力,能够抑制维持悬浮体的速度所必要的耗电量。

Description

磁悬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用于电梯等的感应排斥型的磁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排斥型悬浮方式常见于超导线性电动机驱动车辆和Inductrack(美国新交通系统)等中,随着超导线性电动机驱动车辆的进步,其实用化也快速地发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超导线性电动机驱动车辆中,以车载的超导磁体作为励磁。该励磁的磁通与设置在地面侧的线圈交链(鎖交)时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在该感应电流和励磁磁通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而得到悬浮力。此时,线圈内产生大电流,从而对行驶中的车辆产生阻力。这被称为磁行驶阻力。该磁行驶阻力具有当车辆的速度高到某一程度时其与速度一同减少的性质。因此,对于高速行驶的线性电动机驱动车辆,不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Inductrack来说,将多个永久磁体排列成被称为所谓海尔贝克(halbach)排列的特别排列来构成励磁。另外,所谓“halbach”排列,是指使磁极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每隔45度进行变换而相邻连接的各永久磁体的排列。
通过这样的排列,该排列的一侧的磁通密度为通常的两倍,相反侧的磁通密度大致为零。这样得到的强力的磁通与二次导体交链而产生悬浮力。虽然Inductrack中将励磁作成车载,但是没有线性电动机驱动车辆那么高速,因此,磁行驶阻力变大。如果磁行驶阻力大,为了确保一定的速度,需要给予车辆磁行驶阻力以上的推力。相应的,行驶时的耗电量也增大了。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Inductrack中,在地面侧的二次导体的上下设置励磁。这样,在消除与二次导体交链的上下方向的磁通的同时,增大横向磁通,在低速情况下以小的行驶阻力发生大的悬浮力。
但是,如果夹着二次导体使励磁相对,在悬浮间隙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磁行驶阻力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比低速行驶时大的磁行驶阻力,导致耗电量的增大。此时,为了抑制电力的消耗以低速行驶即可。但是,如果以低速行驶,那么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则增大,其结果无法有效地减少耗电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感应排斥型的磁悬浮装置中,存在着低速行驶时的磁行驶阻力大、为了维持悬浮体的速度需要较大的电力消耗这样的问题。又,为了解决这些的问题,虽然配置了夹着二次导体的励磁,但是此时高速行驶时的电力消耗也增大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从低速到高速的区域降低磁行驶阻力、抑制维持悬浮体的速度所必要的耗电量、并降低运用成本的磁悬浮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悬浮装置,包括:由多个永久磁体邻接而构成的第一永久磁体列,相邻接的所述永久磁体的磁极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变化最大90度;产生与该第一永久磁体列相同的磁通分布图的第二永久磁体列;由至少与上述第一永久磁体列相对配置的非磁性导电材料构成的二次导体;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当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永久磁体列和所述二次导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从低速区域到达了规定值以上的高速区域时,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推进部,在通过该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第二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相对速度,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了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相对速度;和悬浮体,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第二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的感应排斥力来支承,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了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的感应排斥力来支承。
又,可以采用所述二次导体设置在所述悬浮体上,或者设置在地面侧的方案。进一步的,能够采用所述二次导体铅垂地设置在地面侧,所述悬浮体通过所述推进部作升降动作的方案。
又,能够采用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或第二永久磁体列的发生励磁的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二次导体相对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二次导体与悬浮体的相对速度和磁行驶阻力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2是显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磁悬浮装置适用于电梯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部分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磁悬浮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3的引导单元时的平面图。
图5是从B-B’线观察图4的磁体单元的图,其显示磁体单元移动前的状态。
图6是从B-B’线观察图4的磁体单元的图,其显示磁体单元移动后的状态。
图7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磁悬浮装置适用于自动通道(オ一トロ一ド)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将第二实施例中自动通道的结构切去一部分的示意图,其是从C-C’线观察图7的自动通道的截面图。
图9是从D-D’线观察图8的自动通道的示意图,其显示永久磁体列旋转之前的状态。
图10是从D-D’线观察图8的自动通道的示意图,其显示永久磁体列旋转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为了便于理解,对二次导体与悬浮体的相对速度和磁行驶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1为显示二次导体与悬浮体的相对速度和磁行驶阻力之间的关系的模式图。图中的实线显示由一个永久磁体列得到的特性。虚线显示由两个永久磁体列得到的特性。
现考虑的是将多个永久磁体以其磁极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每次最大改变90度的方式邻接而构成的永久磁体列。该永久磁体列的磁场与二次导体交链时产生磁行驶阻力。如果悬浮间隙的长度为一定,则磁行驶阻力如图1中实线所示,以规定的速度(励磁与二次导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到达最大,之后急速下降。
在此,采用具有同样磁通分布图(磁束パタ一ン)的两个永久磁体列。然后,隔着二次导体使得两个励磁相对配置,在消除与二次导体交链的上下方向的磁通的同时增大横向的磁通。这样,如图1的虚线所示,虽然低速时磁行驶阻力较小,但是其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由此如下配置:在低速区域中,使两个励磁隔着二次导体相对配置,当速度增大至经过图1的交点A之后,可将该两个励磁转换为一个。这样,可随着速度的增大降低磁行驶阻力,能抑制维持悬浮体速度所需要的电力消耗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以本发明的磁悬浮装置应用于电梯的情况为例。本发明的磁悬浮装置,配置有具有相同磁通分布图的两个永久磁体列。又,该磁悬浮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这样的结构:在低速区域,以隔着二次导体的方式使得两个励磁相对,在高速区域,将一个永久磁体列移动到其他位置以便转换为一个励磁。
图2是显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磁悬浮装置应用于电梯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又,同一部分以同一符号表示,位置的不同以字母来区别。
磁悬浮装置整体以符号1表示。图中的x、y、z表示磁悬浮装置1的运动轴。以作为悬浮体的轿厢4的横向(左右方向)为x轴,以前后方向为y轴,以上下方向为z轴。又,以相对于x、y、z轴的旋转方向为ξ、θ、Ψ。
符号2为设置在楼宇最上层的机械室等中的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梯控制装置2由计算机构成,具有在控制电梯运行的同时驱动控制磁悬浮装置1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磁悬浮装置1具有:导轨3、3’,轿厢4,主缆索5,主槽轮6和副槽轮7,重锤部8,电动机9,辅助缆索10,槽轮11,槽轮支承部12。引导轨3、3’以图未示的在电梯井内表面安装的方法进行铺设。该导轨3、3’由非磁性体构成,用作为磁悬浮装置1的二次导体。
轿厢4在未图示的升降通路内沿着导轨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该轿厢4作为磁悬浮装置1的悬浮体。
主缆索5卷挂在主槽轮6和副槽轮7上,其一端与轿厢4连接。该主缆索5与电动机9、辅助缆索10一起用作为磁悬浮装置1的推进部。
主槽轮6和副槽轮7使支承轿厢4的重量时产生的主缆索5的张力的方向反转。
重锤部8被称为配重,安装在主缆索5的端部,具有与轿厢4的重量所造成的主缆索5的张力平衡的重量。
电动机9按照来自电梯控制装置2的指令进行旋转驱动。通过该电动机9的旋转驱动,轿厢4通过主缆索5在升降通路内进行升降动作。
辅助缆索10从轿厢4的底部垂下,通过槽轮11与重锤部8连接。槽轮11通过该辅主缆索10的移动而旋转,并通过自重赋予辅助缆索10张力。
槽轮支承部12对由于辅助缆索10的张力变动产生的槽轮11的上下动作赋予阻尼力,同时在左右方向引导槽轮11。
此处,在构成轿厢4的框体部22中,设置有四个沿着导轨3、3’以非接触的方式引导轿厢4的引导单元18a~18d。框体部22具有能保持引导单元18a~18d的规定位置关系的强度。引导单元18a~18d与导轨3、3’相对地安装在框体部22的四个角。
以引导单元18a为代表,将其结构显示在图3和图4中。
图3是局部显示第一实施例中磁悬浮装置1的引导单元18a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3的引导单元18a时的平面图。
引导单元18a由上下并设的两个磁体单元30、30’构成。又,在图3中,仅显示引导单元18a的上侧的磁体单元30,下侧的磁体单元30’为同样的结构。
磁体单元30具有例如铝、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外框24。第一永久磁体列25和第二永久磁体列26隔着导轨3相对地安装在该外框24的内侧。又,在第二永久磁体列26和外框24之间设置有电动千斤顶27。该电动千斤顶27用作使得第一永久磁体列25和第二永久磁体列26之间的间隙长度变化的励磁移动部。
对于其他的引导单元18b~18d也同样,分别使得两个磁体单元30、30’相邻设置,并使它们的第一永久磁体列25不设置在导轨3、3’的同一侧(参见图5和图6)。
此处,在图5和图6显示磁体单元30、30’的内部结构。
图5和图6是从B-B’线观察图4的磁体单元30、30’的图。图5显示磁体单元3C移动前的状态,图6显示磁体单元30移动后的状态。
永久磁体列25、26是在不锈钢材质的方形管28中插入多个立方体形状的永久磁体29而构成。这些永久磁体29以特殊的排列并排。在图5和图6的例子中,采用了5个永久磁体29。其中三个永久磁体29的磁极互相旋转90度,该磁体列的两端部的两个永久磁体29的磁极与相邻的永久磁体29为相同方向。
引导单元18a安装在框体部22上,并使得导轨3、3’位于第一永久磁体列25和第二永久磁体列26之间。
又,在永久磁体列25、26的相对面和外框24的内侧底面上,分别以规定的方法可交换地固定有采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或石墨、二硫化钼等作为固体润滑部件的滑履31。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永久磁体列25、26之间介有导轨3、3’。该导轨3、3’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在轿厢4正常行驶时,其顶端部不会从永久磁体列25、26的内侧侧面突出。
轿厢4在升降时,通过电磁感应在永久磁体25、26和导轨3、3’之间有排斥力作用。此时,基于上述那样的导轨3、3’的位置关系,轿厢4因外力作用而靠近导轨3(3’)侧时,靠近侧的排斥力比远离侧的排斥力强。这样,轿厢4被引导到导轨3、3’的中心方向。即,通过上述位置关系,轿厢4沿着导轨3、3’的中心被引导。
又,如图2所示,框体部22中,配置有防振橡胶51、介由该防振橡胶51支承轿厢4的轿厢基座53、配置在轿厢基座53上下的上部梁部件55和下部梁部件57、轿厢框61、上部挂钩63和下部挂钩73。
轿厢框61由固定在上部梁部件55和下部梁部件57的两端的左右两根支承柱59所构成,并固定在所述轿厢基座53上。上部挂钩63安装在轿厢框61的上部梁部件55上,使主缆索5的张力作用在轿厢框61上。下部挂钩73安装在轿厢框61的下部梁部件57上,使辅助缆索10的张力作用在轿厢框61上。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磁悬浮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梯处于停止状态之时,在引导单元18a~18d中,设置在磁体单元30中的电动千斤顶27将第二永久磁体列26往上推。由此,如图6所示,导轨3、3’与第一永久磁体列25的滑履31接触,轿厢4以靠近门厅(ホ一ル)侧的状态停止。
这样,门厅的地板和轿厢的地板之间的间隙变小,在上下电梯时物体难以落下,且,轮椅等的通过也变得容易。此时,轿厢4的升降动作不会因滑履31的动作而受到防碍。
如果驱动电梯,通过电动机9的旋转驱动,轿厢4开始上升或下降。随之,永久磁体列25、26(轿厢4)和导轨3、3’之间的相对速度慢慢增大。其结果,永久磁体列25、26和导轨3、3’之间产生由电磁感应引起的排斥力,轿厢4从导轨3、3’悬浮。在这种状态下,一旦开始移动轿厢4,电动千斤顶27动作,如图4所示,第二永久磁体列26移动到使得其和第一永久磁体列25之间的间隔为规定值的位置。
又,该电动千斤顶27的动作控制是通过电梯控制装置2进行的。电梯控制装置2根据轿厢4的速度驱动电动千斤顶27,调整第二永久磁体列26的位置。作为检测轿厢4的速度的方法,例如有对与电动机9的转动同步地从安装在主槽轮6上的未图示的脉冲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等的方法。
此处,在相对速度低时,导轨3、3’靠近永久磁体列25、26的任何一方,被靠近一方的排斥力就增大。因此,轿厢4始终被引导为导轨3、3’位于永久磁体列25、26之间的中心的状态。此时,通过电磁感应,虽然磁行驶阻力和排斥力一同发生,但是由于永久磁体列25、26的励磁相对,因此如图1的虚线所示,该磁行驶阻力为较小的值。从而不需要对电动机9供给大的电力。
又,轿厢4的速度增大的话,磁行驶阻力也随之增大。如果电动机9的旋转数达到规定的值以上,即,永久磁体列25、26(轿厢4)和导轨3、3’之间的相对速度在规定的值以上的话,通过电动千斤顶27移动第二永久磁体列26,永久磁体列25、26之间的间隙如图5所示变为最大。
此时,在相邻的磁体单元30、30’中,各自的第二永久磁体列26隔着导轨3、3’位于相反侧。从而,不会有力在引导单元18a~18d的中心远离导轨3、3’的中心的方向作用。
又,作用到引导单元18a~18d的旋转力,分别通过框体部22与其他的引导单元的旋转力抵消。即,由于没有由电动千斤顶27作动所引起的对轿厢4的进行干扰的引导力,因此不会对电梯乘坐感觉有不好的影响。
又,轿厢4的速度到达规定值以上的高速区域时,由于第二永久磁体列26从导轨3、3’离开,故第二永久磁体列26产生的磁通无法充分到达导轨3、3’。从而,引导力因第一永久磁体列25发生的排斥力而发生。
此处,在高速区域中,如图1的实线所示,虽然产生磁行驶阻力,但是其值非常小。其结果,从低速区域到高速区域不会产生大的磁行驶阻力,因此,用于抵消该磁行驶阻力的电力消耗也不再必要了。
轿厢4接近目标层时,升降速度减小。轿厢4为规定速度以下的话,由于电动千斤顶27的作动第二永久磁体列26回到图4的位置,因此不会产生大的磁行驶阻力。不久,轿厢4停止在目标层时,电动千斤顶27再次动作,永久磁体列25、26变为图6的状态,轿厢4靠近门厅侧,乘客上下变得容易。
这样,使具有同样磁通分布图的永久磁体列25、26中的一方与作为悬浮体的轿厢4的移动速度相对应朝向磁通作用的方向移动。这样,就能减小从低速到高速的区域磁行驶阻力,从而能抑制维持轿厢4的速度所需的耗电量。
又,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作成的是通过电动千斤顶27使第二永久磁体列26朝永久磁体列25平行移动的结构。对第二永久磁体列26的移动形态、移动手段不进行任何限定,可进行各种变化。
又,虽然对将磁悬浮装置1适用于电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没有对适用目的进行任何限定。
(第二实施例)
接着,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对将本发明的磁悬浮装置适用到自动通道(自动人行道)时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磁悬浮装置用于自动通道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又,为了简单起见,对同一部分附加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又,图8是将该实施例中自动通道的结构切除一部分进行显示的图。图7是从C-C’线观察自动通道的图。图9和图10是从D-D’线观察图8的自动通道的图。图9显示永久磁体列旋转前的状态,图10显示永久磁体列旋转后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磁悬浮装置整体以1’表示。该磁悬浮装置1’具有用于人搭乘的踏板101,驱动该踏板101用的电动机103,齿轮104、104’,链条105、105’,齿轮107,旋转轴109,磁支承部111,轴承113,张力赋予部115,辅助支承部116等。
踏板101架设为环状,通过电动机103循环驱动。在本实施例中,该踏板101用作为磁悬浮装置1’的悬浮体。又,电动机103用作为推进部。
齿轮104、104’以规定的方法安装在电动机103的图未示的旋转轴的两端,通过链条105、105’将电动机103的驱动力传递给踏板101。链条105、105’卷挂在齿轮104、104’上,随着电动机103的驱动移动。齿轮107位于齿轮104、104’的相反侧,并可旋转地支承链条105、105’
磁支承部111以非接触的方式支承位于链条105、105’上侧的踏板101的自重、人或货物等的负载重量。轴承113支承齿轮107的旋转轴109。张力赋予部115通过旋转轴109和齿轮107将张力赋予给链条105、105’。辅助支承部116在磁支承部111不产生充分的支承力时支承踏板101。
此处,齿轮107、旋转轴109、磁支承部111、轴承113、张力赋予部115和辅助支承部116朝踏板101的移动方向构成为左右对称。
踏板101位于链条105、105’之间,分别以规定的安装方法沿着链条105、105’的周围安装。
张力赋予部115的一端部上,设置有线性导引115a。该线性导引115a在与链条105、105’平行的方向上可动地支承轴承113。又,在张力赋予部11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在轴承113上的弹簧117。电动机103的定子和线性导引115a的固定侧通过规定的方法被固定在地面侧。
磁支承部111设置在齿轮104、104’和左右的齿轮107之间的人搭乘的空间。该磁支承部111具有二次导体121、第一永久磁体列123和第二永久磁体列125。二次导体121的截面形成为コ字形,具有与踏板101大致相同的长度。第一永久磁体列123,在与人搭乘的区间大致相同长度的范围内使得规定大小的永久磁体的磁极每隔45度旋转排列。第二永久磁体列125位于第一永久磁体列123的上部,具有与其相同的磁通分布图。
进一步的,该磁支承部111具有旋转装置127和支承部件129。旋转装置127作为使得第二永久磁体列125以与踏板10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的励磁移动部适用。支承部件129支承永久磁体列123、125和旋转装置127。
二次导体121如图8所示,在相邻的踏板101的两端下侧,背靠背地分别安装在踏板101上。二次导体121配置在当踏板101通过齿轮104、104’、齿轮107的区间时,二次导体121不相互干涉的位置。
永久磁体列123、125配置在使得二次导体121的下侧端部121a与永久磁体列123、125的励磁发生面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这样,踏板101可以在悬浮时朝位于装置左右的永久磁体列123、125的中间被引导。
辅助支承部116具有车轮131和和导轨133。车轮131以规定的方法安装在链条105、105’的连接轴。导轨133设置在磁支承部111的上部,支承车轮131。
这样的结构的磁悬浮装置1’中,如图9所示,启动时永久磁体列123、125处于夹着コ字形的二次导体121的下侧端部121a相互相对的状态,磁行驶阻力降低。启动后,踏板101的速度上升并接近额定速度时,如图10所示,旋转装置127动作,永久磁体列125移动以便与二次导体121的上侧端部121b的内侧相对。
这样,从二次导体121两侧作用的永久磁体列123、125的磁通如图10的箭头所示那样,通过永久磁体列125的旋转移动仅对一侧作用。从而,根据在图1中说明的理由,额定速度时的磁行驶阻力减少了,悬浮力增加了,踏板101在磁支承部111的设置区间悬浮。在此,到踏板101悬浮为止,毫无疑问地,由车轮131支承踏板101的自重和负载重量。
又,作为悬浮体的踏板101的速度,例如可通过对安装于电动机103的旋转轴的图未示的脉冲编码器输出的脉冲进行计数来检测。又,图未示出的自动通道的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踏板101的速度驱动旋转装置127来调整永久磁体列125的位置。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通过减少磁行驶阻力节约对电动机103的电力供应。又,通过将踏板悬浮于搭载人和货物的空间,由于隔绝了机械的高频振动,故乘坐舒适感提高。又,由于车轮131和导轨133没有接触,因此不会发生由于两者磨耗而产生的故障,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又,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二次导体121为コ字形,其上侧端部121b和下侧端部121a连接,但是例如上侧端部121b和下侧端部121a由分别的二次导体所形成,并通过导体以外的部材连接而成也可以。关键是在第二永久磁体列125移动时,该永久磁体125发生的磁通与相同的二次导体或其他二次导体交链的结构即可。
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前提下可作出各种变更。
简而言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在实施的阶段,在不脱离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又,可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揭示的各种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结合,形成各种形态。例如,可以省略实施例所公开的所有构成要素中的几个。进一步的,还可对不同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磁悬浮装置,可降低感应排斥型磁悬浮所产生的磁行驶阻力。从而,可抑制用于维持悬浮体的速度的电力,同时易于降低运用的成本。
又,可避免装置的磨耗,能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

Claims (5)

1.一种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多个永久磁体邻接而构成的第一永久磁体列,相邻接的所述永久磁体的磁极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变化最大90度;
产生与该第一永久磁体列相同的磁通分布图的第二永久磁体列;
由至少与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相对配置的非磁性导电材料构成的二次导体;
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当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永久磁体列和所述二次导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从低速区域到达了规定值以上的高速区域时,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
推进部,在通过该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第二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相对速度,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了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相对速度;和
悬浮体,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隔着所述二次导体相对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和第二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的感应排斥力来支承,在通过所述励磁移动部使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列从所述二次导体离开了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与所述二次导体之间产生的感应排斥力来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导体设置在所述悬浮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导体设置在地面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导体铅垂地设置在地面侧,所述悬浮体通过所述推进部作升降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列或第二永久磁体列的发生励磁的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二次导体相对。
CN200780047465.0A 2007-01-05 2007-12-27 磁悬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8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0666/2007 2007-01-05
JP2007000666A JP4531067B2 (ja) 2007-01-05 2007-01-05 磁気浮上装置
PCT/JP2007/075167 WO2008081888A1 (ja) 2007-01-05 2007-12-27 磁気浮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8760A CN101578760A (zh) 2009-11-11
CN101578760B true CN101578760B (zh) 2012-08-22

Family

ID=3958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74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8760B (zh) 2007-01-05 2007-12-27 磁悬浮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31067B2 (zh)
CN (1) CN101578760B (zh)
WO (1) WO2008081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6824B (zh) * 2010-10-20 2012-09-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差动式并联磁路结构磁悬浮直线导轨
US8850989B2 (en) * 2010-12-03 2014-10-07 Sandor Wayne Shapery Magnetic levitation assembly
CN103452202A (zh) * 2013-09-27 2013-12-18 夏昌 悬挂式防振结构
CN105024519B (zh) * 2014-04-25 2018-06-01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铁芯直线电机
CN104310179A (zh) * 2014-10-12 2015-01-28 陈涛 电梯轿厢升降安全电磁铁装置
CN104310140A (zh) * 2014-10-12 2015-01-28 黄东连 电梯轿厢升降安全凵形槽
CN104276476A (zh) * 2014-10-12 2015-01-14 黄园媚 电梯升降楼层安全搭扣装置
CN104310153A (zh) * 2014-10-12 2015-01-28 黄园媚 电梯升降楼层安全电磁铁装置
CN104310142A (zh) * 2014-10-12 2015-01-28 黄东连 电梯轿厢升降安全搭扣装置
CN105799540A (zh) * 2016-03-17 2016-07-27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悬浮车辆的磁涡流推进引擎系统
CN105799539A (zh) * 2016-04-13 2016-07-27 苏伟 一种永磁悬浮高铁
CN105691234B (zh) * 2016-04-13 2017-1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磁浮列车非接触供电耦合装置及磁浮列车
CN105991067B (zh) * 2016-05-20 2018-01-23 青岛敏深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磁悬浮无铁芯永磁式发电及电动装置
KR101854034B1 (ko) * 2016-08-30 2018-05-02 세메스 주식회사 비접촉 주행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송 장치
CN106548848B (zh) * 2016-12-09 2018-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直线型超导磁体Halbach阵列、涡流制动系统及电动悬浮系统
CN109510430A (zh) * 2018-11-27 2019-03-22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精密直线运动台
CN111377084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辅具及其进行靶材包装的方法
JP7236981B2 (ja) * 2019-10-28 2023-03-1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被搬送体、容器キャリア及び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31667A (ja) * 1996-06-07 1997-12-22 Hitachi Ltd リニア誘導モータ
TW526630B (en) * 1998-11-10 2003-04-01 Asml Netherlands Bv Actuator and transducer
JP4334774B2 (ja) * 2001-02-08 2009-09-30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リニアモーターカーの駆動推進制御システム
JP4000588B2 (ja) * 2002-02-12 2007-10-31 株式会社Ihi 燃料処理装置とその起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31067B2 (ja) 2010-08-25
JP2008167636A (ja) 2008-07-17
CN101578760A (zh) 2009-11-11
WO2008081888A1 (ja)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760B (zh) 磁悬浮装置
CN202704767U (zh) 一种磁悬浮动力电梯
US5183980A (en) Linear motor elevator device with a null-flux position adjustment
CN103209919B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电梯系统
KR101884988B1 (ko) 로프 리스 엘리베이터
US20020112410A1 (en) Door suspension apparatus
CN101016135A (zh) 电梯设备的线性驱动系统和具有线性驱动系统的电梯设备
JPH088724B2 (ja) 負荷の低摩擦輸送のための磁力装置
CN1840381A (zh) 电动电磁混合悬浮系统
WO2006073105A1 (ja) エレベータ
CN105151927B (zh)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28883A (zh) 一种全悬浮的电动磁悬浮汽车
US5158156A (en) Linear motor elevator with support wings for mounting secondary side magnets on an elevator car
CN101168423A (zh) 小型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CN104842813A (zh) 一种用于线性运动的永磁磁悬浮装置
CN109094422B (zh) 悬挂式轨道交通设备以及其中的磁电混合悬浮轨系统
CN108382264A (zh) 永磁磁悬浮直线电磁推进系统
CN109552066B (zh) 一种地下公交系统
CN209159438U (zh) 一种半悬浮的电动磁悬浮汽车
CN204661056U (zh)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
CN103909427A (zh) 一种混合励磁磁悬浮进给平台
CN205034913U (zh) 电梯
CN209159437U (zh) 一种全悬浮的电动磁悬浮汽车
CN114293415A (zh) 提升车辆运行性能的永磁磁浮轨道系统及同步直线电机
CN209922683U (zh) 一种磁悬浮电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