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3933A -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3933A
CN101573933A CNA2006800563005A CN200680056300A CN101573933A CN 101573933 A CN101573933 A CN 101573933A CN A2006800563005 A CNA2006800563005 A CN A2006800563005A CN 200680056300 A CN200680056300 A CN 200680056300A CN 101573933 A CN101573933 A CN 101573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ility
carrying
service
entity
bear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63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3933B (zh
Inventor
G·桑彻茨桑蒂索
A·M·洛佩茨尼托
B·庞科博马科斯
J·J·帕斯托巴尔巴斯
V·M·阿维拉冈扎莱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stres LLC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573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3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0Traffic pol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Abstract

在通过信令层协商服务要求而通过承载层执行服务的情况下,控制规则在控制服务器处被创建,所述控制服务器在逻辑上位于信令层与承载层之间。这些控制规则基于从信令层中的实体所接收的服务要求,并且被安装在承载层中的实体中以用于其中建立的承载。然而,不是所有通过信令层协商的服务要求都能够在承载层得到任何用户设备的支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设备,由此控制服务器能够根据从信令层所接收的服务要求,以及根据由用户当前使用的用户设备的能力来创建控制规则,并且由此针对当前建立的承载或进一步建立的新的后续承载而安装控制规则,这取决于这些控制规则。

Description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过信令层协商的服务要求,而所述服务实际上是通过连通(connectivity)或承载层而执行。具体地,本发明应用于其中将控制规则安装在承载层以用于保证任意用户设备的服务要求的情形。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这样的情形,其中具有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的用户能够经由信令层就多个服务的服务要求-如服务质量(以下称为QoS)与电信网络协商,其事实上是通过由接入网络提供的单独承载或连通层而执行的。这些情形中,那些向用户提供网际协议(以下称为IP)连通性的情形目前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贯穿本说明书阐述的情形包括称为IP连通接入网络(以下称为IP-CAN),通过其用户能够交换IP分组。更特殊地是,承载或连通层是媒体传输,能够运送(carry)多个IP流,并发生在业务平面。IP流是具有相同源IP地址和端口号,相同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可能地相同传输协议的IP分组的单向流。因此,IP流被用于在源和目的之间传送IP分组。每个IP流可以与服务相关联,并且若干IP流可以与相同服务相关联。
例如,第一种情形可以是用户与IP多媒体子系统(如下称为IMS)协商服务要求,如在3GPP TS 23.228V7.5.0所规定的那样,而服务事实上通过IP-CAN例如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如下称为GPRS)连通层来进行。在该第一情形中,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如下称为P-CSCF)是进入IMS的入口点,并且位于控制平面的信令层中,因此可以获知所协商的服务要求。另一方面,该第一情形中的承载层通过建立在UE、服务GPRS支持节点(如下称为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如下称为GGSN)之间的连接路径而构建。第二种情形可以是以下情形:用户与应用服务器(以下称为AS)(例如用于视频下载服务的流服务器)协商服务要求,而所述服务事实上通过IP-CAN例如无线局域网(以下称为WLAN)连通层来进行。在该第二情形中,流服务器是负责与UE协商服务要求的实体,并位于控制平面的信令层中;而承载层是通过建立在UE、WLAN接入点(如下称为WLAN AP)、WLAN接入网关(如下称为WAG),和分组数据网关(如下称为PDG)之间的连接路径而构建的。通过具有位于控制平面的信令层与位于业务平面的承载层的不同组合,新的情形会很明显。
另一方面,被称为策略和计费(charging)控制(以下称为PCC)的公共体系结构目前在3GPPTS 23.203V2.0.0.下被开发。按照推测该PCC处理所有不同类型的接入网,并且其目的在于根据通过信令层所协商的对应服务要求,来控制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换言之,基础PCC体系结构适合应用于以下情形:在用户设备与控制平面中的服务器之间通过信令层来协商服务;而所述服务事实上是可能地在始发与目的用户设备之间通过连通或承载层而进行的。
根据3GPP TS 23.203,PCC体系结构包括所谓的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以下称为PCRF),其负责定义针对与给定服务相关联的特定IP流的检测的网络控制,通过创建控制规则以强制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来根据从信令层所接收的信息做出决定,以及通知服务层对于给定服务而言有重要的事件在承载层发生。该PCRF优选地位于中间实体中,所述中间实体被实现为与控制平面中的第一实体以及与业务平面中的第二实体进行通信。PCC体系结构还包括所谓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以下称为PCEF),其负责检测与给定服务相关联的那些特定IP流,以及通过安装上述从PCRF接收的控制规则来在承载层上执行通过信令层协商的那些服务要求。PCEF可以被包含在业务平面中,并支持始发与目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连通或承载层。除了PCEF和PCRF,PCC体系结构还包括应用功能(以下称为AF),以用于提供需要控制IP承载资源的应用。具体地,AF可以驻留在控制平面中的服务器中或者是其一部分,其知晓所协商的服务要求。AF与PCRF进行通信以传输动态会话信息,即包括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这是PCRF决定和创建控制规则所必需的。
关于上述示例性情形,以及先于在控制平面例如IMS或合适的应用服务器(即信令层)处的应用中注册用户,用户必须通过IP-CAN(在承载层上)建立承载。具体地,其中IP-CAN是GPRS接入网络,并且用户旨在注册于IMS网络,用户必须首先通过用于承载IMS信令的GPRS接入网来激活主分组数据协议(以下称为PDP)上下文,IMS网络通常使用会话发起协议(以下称为SIP),以便为了当前论述的需要,IMS信令通常被理解为SIP信令。同样地,通过IP-CAN建立承载层被理解为具有GPRS接入网络(如IP-CAN)的情形下的主PDP上下文的激活。然后,一旦用户通过IP-CAN建立了承载,该用户就能够注册在控制平面处的应用中,并且能够通过承载层与示例性IMS协商或与示例性AS协商,或者与目的用户协商将被应用于媒体传输的服务要求。
例如上述第一情形,其中用户旨在通过如在图1a和1b中所示的GPRSIP-CAN来接入IMS,该用户请求主PDP上下文的激活,所述主PDP上下文通过SGSN而在GGSN处被接收。GGSN向PCRF提交所谓的CCR消息以便请求预配置规则以应用于给定用户的主PDP上下文。PCRF与预订简档(profile)库(以下称为SPR)协作地获得那些适用的预配置规则(其指示就给定用户而言所支持的服务),并将它们与CCA消息一起送回。然后,GGSN向用户返回确认主PDP上下文的激活。
一旦已经建立了用于承载IMS信令的承载,用户就能够注册到IMS。为此,该用户向P-CSCF提交SIP注册消息,所述P-CSCF是IMS的入口点,一旦用户注册已经被IMS接受并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以下称为S-CSCF)已经被分配用于服务所述用户,就利用指示成功注册的SIP OK消息来向用户确认。该用户可能希望建立与目的用户的通信会话,并且为此而提交SIP邀请消息。在该阶段,多个服务参数,也即是服务要求,在包含于通信和可能地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之间协商。这些服务要求是通过P-CSCF与所谓的服务数据协议(以下称为SDP)协商的,并且P-CSCF最终利用所谓的AAR消息将所协商的服务要求提交回PCRF,其尤其包括用于所协商的通信会话的媒体组件的信息、媒体类型(例如视频或音频等)以及所协商的QoS参数等。
在更一般的情形中,并且根据基本如上所述的PCC体系结构,服务要求通过所谓的AF来协商,所述AF发送它们到PCRF并且其任务在第一情形中由P-CSCF执行。在接收到这些服务要求时,PCRF能够确定要应用的控制规则,并能够将它们安装在PCEF中。
在该阶段,PCRF必须决定是为当前通过IP-CAN建立的承载安装控制规则(其在第一情形中是主PDP上下文,其中用户已经通过GPRS网络注册到IMS),还是当目前趋势建议下一代用户设备时等待针对所协商服务建立进一步专用承载。
如果PCRF决定等待为所协商的服务建立进一步专门承载,并且当前由上述第一示例性情形中的用户使用的UE能够建立进一步承载,则GGSN可以经由SGSN接收针对激活辅(secondary)PDP上下文的请求。该用于激活辅PDP上下文的请求预计包括进一步允许PCRF识别通信会话和先前从P-CSCF,或者更一般地是从已经通过其对服务进行协商的AF所接收的服务要求的信息。GGSN在所谓的CCR中向PCRF提交该用于识别要应用的控制规则的相关信息,并且PCRF通过所谓的CCA返回将安装于其上的控制规则给GGSN。通常而言,PCRF向PCEF返回待安装和应用的控制规则,并且在该第一情形中,GGSN表现为或者包括在PCC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PCEF的功能。然后,一旦控制规则被安装在GGSN,或者更准确地是安装在GGSN中所包含的PCEF,辅PDP上下文的激活就被确认返回给用户,并最终确认从PCRF到AF,或者在该第一情形中到包含AF功能实体的P-CSCF的通信会话。
然而,如果PCRF已经决定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并且UE不能够支持后续承载的建立,则等待的控制规则将不会被安装,并且服务不能被执行。
另一方面,如果PCRF已经决定立即为已建立的承载安装所创建的控制规则,并且用户进一步请求后续承载的建立,则尽管在另一端,示例性的IMS,或者示例性的AS,或者目的用户可能理解建立与相同用户的新的通信会话,但是协商服务要求的过程可能被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至少部分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增强机制,承载层是能够承载多个服务相关IP流的媒体传输层,而信令层用于协商应当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
一种可能的想法,即针对已建立承载而提交和安装控制规则,以及针对最终后续承载在将来(ulterior)替换这些控制规则可能是用以克服上述尚未针对其中服务可以被执行的承载安装了控制规则的问题的合理方案。然而,该方案将意味着PCEF与PCRF之间更复杂的过程和信令,以及总是保持先前安装的具有标记的控制规则,作为针对后续承载而被重新安装的候选(倘若用户最终请求这种承载激活的话)。
因此,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增强机制,由此所交换的信令量和在PCC体系结构中的实体之间执行的动作保持在与当前开发相当的水平,同时允许来自传统(legacy)和更新的用户设备的预期操作。
通过根据提供被实现为担当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控制服务器的本发明通常可实现上述目的。在这方面,承载层是媒体传输层,其能够承载多个服务相关的IP流,而信令层用于协商应当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
该控制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器,其被实现为与承载层中的实体对接,并且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承载建立的信息,该承载用于承载用于给定用户的服务相关的IP流;以及第二接收器,其被实现为与信令层实体对接,并且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媒体的服务信息,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具体地,这些第一和第二接收器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的元件或者集成在接收器模块,所述接收器模块具有与其它实体对接的其它接收器;并且该接收器模块310可以是输入/输出模块的组成部分。
关于承载层中的实体,其通知控制服务器承载层的建立,这种实体可以是GGSN,其中IP-CAN是GPRS网络,或者PDG其中IP-CAN是WLAN网络,或者是根据PCC体系结构的PCEF,其可以被包含在GGSN或PDG中。
关于信令层中的实体,其提交关于媒体的、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的信息,这种实体可以是P-CSCF,其中用户已经接入IMS网络,或者AS,其中用于已经接入例如视频流服务器以用于下载视频,或者是根据PCC体系结构的AF,其可以被包含在P-CSCF或AS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控制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能力处理器(capabilitieshandler),其被安排用于获得给定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用户设备的UE能力;处理器,被安排用于确定应用于保证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基于从信令层中的实体所接收的服务信息,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以及基于用户设备的UE能力;和安装程序(installer),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UE能力,或者提交向承载层中的被实现为担当PCEF的实体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或者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以将控制规则安装于其中。在这方面,GGSN和PDG这二者可以是被实现为担当PCEF的实体,而P-CSCF和AS这二者可以是被实现为担当AF的实体。
该控制服务器中的能力处理器可以从外部UE能力库或者从本地UE能力库获得UE能力。前者可以要求将协议处理器包括在能力处理器中以促进这种外部通信。因此,控制服务器中的能力处理器和UE能力库这二者被安排用于分别获得和提供从一组UE能力中选择的至少一个UE能力,包括:QoS管理;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所支持的QoS模型。
通常而言,UE能力“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可以用于过滤现有预配置规则,其指示就用户预订而言所支持的服务,因为这种现有预配置规则如果得不到UE的支持,则于事无补。另一方面,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所有上述单独或组合引用的UE能力对于创建和适配可应用控制规则是有利的。例如,上述安装程序可以为已建立的承载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或者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以安装控制规则,这取决于是否后续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已经达到或没有达到。
考虑“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的上述优点可以与其它UE能力例如“QoS模型”结合处理,以允许网络实体在建立承载时采取主动。例如,上述安装程序可以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其指示当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已经达到时,为当前建立的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或者当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尚未达到时,请求建立新的后续承载,并且一旦建立,就为新的后续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
除了控制服务器和UE能力库,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相应方法。该方法包括与由包含在控制服务器和UE能力库中的结构元件执行的那些动作一样的相应步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阅读说明而变得清楚,其中:
图1a和图1b表示第一种情形中的方法,其中用户与IMS网络协商服务要求,而服务事实上通过提供连通层的GPRS网络而进行。
图2表示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方法的实施例,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种情形,其中用户与IMS网络协商服务要求,而服务事实上通过提供连通层的GPRS网络而进行。
图3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基本框图和结构元件,以及其与PCEF、AF、SPR和外部UE能力库之间的连接。
图4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本地UE能力库的PCRF的基本框图和结构元件,以及PCRF与PCEF、AF以及SPR之间的连接。
图5示出了第一情形中的PCC体系结构的基本框图,其中用户与IMS网络协商服务要求,而服务事实上通过提供连通层的GPRS网络而进行。
图6示出了第二情形中的PCC体系结构的基本方图,其中用户在控制平面与应用服务器协商服务要求,而服务事实上通过提供连通层的WLAN网络而进行。
具体实施方案
下文描述了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增强机制的优选实施例,承载层是能够承载多个服务相关的IP流的媒体传输层,而信令层用于协商应当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
图2图示了可以应用于类似上述第一和第二情形的通用方法,其利用PCC体系结构来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该图2中的动作序列并未示出用户接入特定IP-CAN,例如分别可以是第一情形和第二情形中的GPRS或WLAN,因此也未示出请求建立第一承载以提供用户接入控制平面中的应用的IP连接,例如可以是IMS或视频流AS。
当承载层中的实体32(即PCEF,如图5和6所述,其可以被包含在GGSN21中,其中IP-CAN是GPRS网络,或包含在PDG 51中,其中IP-CAN是WLAN网络),为了请求用于承载的控制规则,在步骤S-121中向控制服务器31提交关于建立用于承载给定用户的服务相关的IP流的承载的信息时,开始该图2中的动作序列。具体地,在步骤S-121接收关于承载建立信息的该控制服务器31,根据PCC体系结构,可以是逻辑上位于信令层与承载层之间的独立PCRF,或者合并于另一个位于信令层或承载层的实体中,或作为其组成部分。具体地,通过IP-CAN的承载建立被理解为以GPRS接入网作为IP-CAN的情形中的PDP上下文的建立。这种通过GPRS建立的用于接入IMS,或者运行服务的特定AS的第一承载通常称为主PDP上下文,而通过GPRS接入网而进一步建立的后续承载通常称为辅PDP上下文。然而,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并且假定处理不同的IP-CAN,例如示例性引用的GPRS和WLAN在本说明书中称为“承载”,“后续承载”以及“承载的建立”,而与所讨论的示例性IP-CAN无关。
为此,如图3和4所示的控制服务器31具有第一接收器311,其被实现为承载层中担当PCEF的实体32对接,其具体可以是GGSN 21或PDG 51。该第一接收器311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用于承载给定用户的服务相关的IP流的承载建立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该第一接收器311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的元件,或集成在接收器模块310中,所述接收器模块310具有与其它实体对接的其它接收器,并且该接收器模块310可以是输入/输出模块317的组成部分,如在图3和4中非限制性地示出的那样。
在该阶段,控制服务器31可以将预配置规则提供回担当承载层中的PCEF的实体32,所述预配置规则根据给定用户的预订数据指示那些所支持的服务,并能够从用户库34中获得,如图3和4所示。然而,根据当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动作可以被推迟直到在步骤S-122和S-123中,在控制服务器处从UE能力库316获得给定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那些UE能力。一旦控制服务器31已经接收到UE能力,预配置规则就能够有利地被过滤以评价(assess)假定支持的服务得到用户当前所使用的UE的UE能力的有效支持。然后,所产生的预配置规则可以在步骤S-124被返送给担当承载层中的PCEF的实体32。这些指示由UE能力所支持的服务的预配置规则是相比于目前现有机制的有益效果,因为由用户预订所支持的服务可以得不到用户当前使用的UE的支持。
为此,控制服务器31包括能力处理器315,其被安排用于获得给定用户当前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目前,如上常见的优选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31还可以包括安装程序314,其将在其它任务中进一步描述,其也被安排用于在步骤S-124中向担当PCEF的实体32提交那些所产生的预配置规则以指示就所建立的承载而言UE能够所支持的服务。为此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别适用的是,能够从能力处理器315获得的用户设备的UE能力包括关于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那些服务的信息。安装程序314可以被实现为控制服务器31中的单独模块,如图4所示,或者集成在输入/输出模块317中,如图3所示。
在如图4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31包括本地UE能力库316,与能力处理器315进行内部通信,用于保存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因此,获得UE能力的步骤S-122包括针对UE能力而参考(consult)本地UE能力库316的步骤。
如图3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包含在控制服务器31中的能力处理器315包括查询协议处理器3151以获得来自外部UE能力库316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因此,获得UE能力的步骤S-122包括针对UE能力查询外部能力库316的步骤。在未在任一附图中示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对于图3所述的安装程序314,该查询协议处理器3151可以被包含在输入/输出模块317中。如果希望有唯一输入/输出模块来集中用于外部通信的连接,则该实现方式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UE能力库316被安排用于提供多个用户所使用的用户设备11、12的UE能力。为此,UE能力库具有用于以每个用户为基础的UE能力的存储器3161,和被提供以用户设备11、12的UE能力的配置单元3162。具体地,可以通过接口I-50从提供系统的网络运营商为配置单元3162提供UE能力,或者也可以是在UE提供者的前提下与专用配置服务器连接,以用于在设备模型的基础上被提供以UE能力。在根据上述和图4中所图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UE能力库316被提供为包含在控制服务器31中的本地实体,配置单元3162可以独立于存储器3161以允许配置单元3162包含在输入/输出模块317中,对于如上所解释的其它配置。
一旦担当PCEF的实体32(其具体可以是GGSN 21,其中IP-CAN是GPRS网络,或者可以是PDG 51,其中IP-CAN是WLAN网络,如图5和6中所示)已经在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124中接收到预配置规则,GGSN 21或者PDG 51就向用户确认这样的承载的建立,并且在图5和6所示的控制平面,用户能够启动通过信令层(即根据PCC体系结构为通过AF 33)的媒体协商。
继续图2中的动作序列,一旦已经通过信令层中的AF 33协商了用于媒体的服务要求,并且AF在步骤S-125中向控制服务器31提交关于媒体的服务信息,其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具体地,该AF 33可以是P-CSCF41,其被实现为担当AF,其中用户已经接入IMS以用于调用其中的服务,或者是AS 61,其被实现为担当AF,其中用户已经接入,例如用于下载视频的视频流服务器,分别如图5和6所示。
一旦关于媒体的服务信息(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已经在步骤S-125期间在控制服务器31处被接收到,控制服务器就在步骤S-126期间确定那些应用于保证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控制规则,控制规则基于从信令层中的实体(即从AF 33)所接收的服务信息,并且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并且控制规则还基于当前由用户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如可能在步骤S-123从UE能力库316中获得的UE能力。
为此,图3和4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包括第二接收器32,其被实现为与担当信令层的AF的实体33对接,其具体可以是图5和6所示的P-CSCF41或者AS 61,该第二接收器312可以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媒体的服务信息,其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该控制服务器31还包括处理器313,其被安排用于在步骤S-126根据从AF 33接收的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来确定所述控制规则,并且其还基于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如上所述,该第二接收器312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的元件,或者集成在接收器模块310中,所述接收器模块310具有上述第一接收器311以及与其它实体对接的其他接收器;并且该接收器模块310可以是输入/输出模块317的组成部分,如图3和4非限制性方式示出的。
为此和其它目的特别适用的是,由能力处理器315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所获得的UE能力包括关于QoS管理的信息,其提供信息以得到QoS等级(class);UE能够支持的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所支持的QoS模型,其可以是网络发起(network-initiated)(以下称为NW-发起的)或者UE发起的。关于QoS管理的信息,在步骤S-125中从AF接收的服务信息,例如指示媒体类型是“视频”,并且其对应于QoS等级“对话式(conversational)”,而服务信息还可以指示QoS等级“对话式”得不到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类型“视频”可以设置对应于QoS等级“流式”,只要这样的QoS等级“流式”得到UE的UE能力的支持,这是因为优先地执行映射到UE能力所支持的最高QoS等级。关于将要应用的QoS模型,存在着不支持与承载相关的NW-发起的修改而仅支持UE-发起的修改的用户设备。因此,控制服务器31在作出关于将要安装的控制规则的决定前先考虑该UE能力、QoS模型。为此,处理器313可以根据UE能力优先地执行确定要应用的QoS模型是NW-发起的或UE-发起的步骤,不过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因为这种步骤还可能由能力处理器315来执行。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户设备的UE能力能够由能力处理器315从UE能力库316中获得。因此,UE能力库316被安排用于提供从一组UE能力中选择的至少一个UE能力,包括:QoS管理,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所支持的QoS模型。
在控制服务器31处确定要应用的控制规则的步骤S-126可以根据给定用户当前使用的UE11的UE能力提供两个不同结果。一方面,所获得的UE能力可以根据服务要求,指示UE被实现为请求后续承载的建立。为了确定是否后续承载是否能够被建立,控制服务器31可以检查是否后续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如由UE能力所指示的)已经达到。如果控制服务器发现已达到最大值,则UE不能请求后续承载的建立,并且在步骤S-127中为在PCEF 32建立的当前承载安装控制规则,如图2所示。否则,如果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并且UE能力指示只有UE模型得到支持,则控制服务器31可以决定继续步骤S-130的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因此将当前控制规则标记为等待安装。另一方面,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如果UE能力指示NW-发起的模型得到支持,则控制服务器31可以在步骤S-127中向承载层中的PCEF 32提交控制规则和指示,以请求建立新的后续承载并且一旦建立就为新的后续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如果还没有达到最大值的话;或者在最大值已经达到的情况下,在当前建立的承载中安装所述控制规则。
为此,安装程序314(其被包含在控制服务器31中并且先前已经出于其它目的而被引用)被安排用于根据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向承载层中担当PCEF的实体32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或者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以在其中安装控制规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31的处理器313检查是否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如由UE能力指示的)已经达到。如果处理器发现该最大值已经达到,则安装程序314提交将要针对当前在被实现为在承载层中担当PCEF的实体32处所建立的承载安装的控制规则。否则,如果后续要建立的承载最大数还没有达到,则安装程序被安排用于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其上控制规则将被安装。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安装程序314被安排用于向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PCEF的实体32提交控制规则和以下指示:为当前建立的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其中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已经达到;或者以下指示:请求新的后续承载的建立,并一旦建立就为新的后续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其中后续要建立的承载最大数还没有达到。
如上所述,安装程序314可以被提供为控制服务器31中的单独模块,如图4所示,或者集成到输入/输出模块317中,如图3所示。
控制服务器31处的该新特性(behaviour)(其具体可以是PCC体系结构的PCRF),因此实现如上确定的本发明的目的。在控制服务器31被实现具有PCRF的特征的情况下,贯穿本说明书所提及的控制规则可以包括与包含在3GPP TS23.203所规定的所谓PCC规则中的那些一样的其它有效字段和参数。
关于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其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中,其包括输入和输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可执行软件部分,当在计算机中运行时,其适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序列。具体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记录在载波计算机只读介质中,如CD-ROM。
关于适用性,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情形中,以及其组合。在示例性的第一情形中,其中具有UE“UE-A”11的用户想要通过GPRS网络如IP-CAN注册到IMS网络中,该用户必须激活与GGSN 21的主PDP上下文。然后,GGSN向控制服务器31通知用于激活主PDP上下文的请求,并且控制服务器31,根据PCC体系结构其可以是PCRF,查询UE能力库316。在获得用于用户当前使用UE的UE能力时,控制服务器可以过滤指示由用户预订和UE能力所支持的那些服务的有效预配置规则,并返回这些预配置规则到GGSN。GGSN向用户确认主PDP上下文的激活,通过其具有UE11的用户能够接入IMS网络。用户通过P-CSCF 41接入IMS,如用于设置与UE“UE-B”12的目的用户的通信。然后,媒体协商通过信令层中的实体来执行。一旦媒体已经通过P-CSCF 41而被协商,P-CSCF 41,或者是包含于其中的AF 33,向控制服务器31提交关于媒体的信息,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接收所述服务信息的控制服务器确定应用于保证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控制规则。这些控制规则根据从AF接收的服务信息并且根据先前获得的UE能力而确定。根据这些控制规则,控制服务器31决定是向承载层中的PCEF 32(可能包含在GGSN 21)提交安装所述控制规则,还是在用于这种UE-A 11的PDP上下文的最大数尚未达到的情况下等待辅PDP上下文的激活。具体地,在UE是仅支持主PDP上下文并且不支持后续PDP上下文的传统终端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向PCEF 32指示:为当前激活的主PDP上下文安装控制规则。
另一方面,在用户是支持主和一些辅PDP上下文的激活的更有能力的终端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31可以等待辅PDP上下文的激活,其中只有UE-发起的模型得到支持;或者提交控制规则和以下指示:为当前激活的PDP上下文安装控制规则,其中所有可能的辅PDP上下文都已经被激活;或者提交控制规则以及以下指示:请求激活新的辅PDP上下文,其中不是所有可能的辅PDP上下文都已经被激活。
该示例性应用解决了如上相同情形中解释的示例性缺陷,不过其同样适用于如前解释的其它情形,因此实现如上确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上文以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方式根据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显然,根据上述教导,这些实施例的变化和组合是可能的,并且对落入权利要求范围的该实施例的任意修改旨在包含于其中。

Claims (33)

1、一种控制服务器(31),被实现为担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以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承载层是能够承载多个服务相关的IP流的媒体传输层,信令层被用于协商应当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控制服务器(31)具有:
-第一接收器(311,310),被实现为与承载层中的实体(32,21,51)对接,并且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用于承载给定用户的服务相关的IP流的承载的建立的信息;以及
-第二接收器(312,310),被实现为与信令层中的实体(33,41,61)对接,并且被安排用于接收关于媒体的、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力处理器(315),被安排用于获得给定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用户设备“UE”能力;
-处理器(313),被安排用于确定应用于保证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基于从信令层中的实体所接收的服务信息,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并且基于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以及
-安装程序(314),被安排用于根据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或向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51)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或等待后续承载的建立以在其中安装控制规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安装程序(314)还被安排用于向被实现为担当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51)提交预配置规则,所述预配置规则指示就所建立的承载而言UE能力所支持的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承载层由根据GSM分组无线电系统“GPRS”操作的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提供,其中承载通过激活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而被建立,并且其中提交关于承载建立的信息的承载层中的实体(21)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承载层由根据无线局域网“WLAN”操作的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提供,并且其中提交关于承载建立的信息的承载层中的实体(51)是分组数据网关“PD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51)是分组数据网关“PD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能力处理器(315)包括查询协议处理器(3151),以从外部UE能力库(316)获得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进一步包括与能力处理器(315)进行内部通信的本地UE能力库(316),以用于存储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处理器(313)使用UE能力来确定要应用的服务质量“QoS”模型是网络-发起还是UE-发起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安装程序(314)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以及以下指示:当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已经达到时,为当前建立的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安装程序(314)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以及以下指示:当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尚未达到时,请求建立新的后续承载,并且一旦建立,就为新的后续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能够从能力处理器(315)获得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包括从一组UE能力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UE能力,包括:
-QoS管理;
-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
-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
-所支持的QoS模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33)是应用功能“AF”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41,33)是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并且被实现为担当应用功能“AF”。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服务器(31),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61,33)是应用服务器“AS”,并且被实现为担当应用功能“AF”。
16、一种用于提供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的用户设备“UE”能力库(316),所述UE能力库具有用于以每个用户为基础的UE能力的存储器(3161),以及被提供以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的配置单元(3162),其特征在于提供从一组UE能力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UE能力,其包括:
-QoS管理;
-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
-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
-所支持的QoS模型。
17、一种用于保证那些通过信令层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层的方法,承载层是能够承载多个服务相关的IP流的媒体传输层,信令层被用于协商应当如何处理通过承载层传输的媒体,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被实现为担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控制服务器(31)处,从承载层中的实体(32,21,51)接收(S-102,S-112,S-121)关于用于承载给定用户的服务相关的IP流的承载建立的信息;以及
-在控制服务器(31)处,从信令层中的实体(33,41,61)接收(S-125)关于媒体的、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从用户设备“UE”能力库(316)获得(S-122,S-123)给定用户当前使用的用户设备(11)的用户设备“UE”能力;
-在控制服务器(31)处,确定(S-126)应用于保证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基于从信令层中的实体所接收的服务信息,包括经协商的服务要求,并且基于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以及
-根据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或向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51)提交(S-127)待安装的控制规则,或等待(S-130)后续承载的建立以在其中安装控制规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向被实现为担当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51)提交(S-124)预配置规则,所述预配置规则指示就所建立的承载而言用户能力所支持的服务。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承载层由根据GSM分组无线电系统“GPRS”操作的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提供,其中承载通过激活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而被建立,并且其中提交关于承载建立的信息的承载层中的实体(21)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承载层由根据无线局域网“WLAN”操作的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提供,并且其中提交关于承载建立的信息的承载层中的实体(51)是分组数据网关“PDG”。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21)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实现为担当承载层中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的实体(32,51)是分组数据网关“PDG”。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S-122,S-123)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的步骤包括针对UE能力查询外部UE能力库(316)的步骤。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S-122,S-123)用户设备(11)的UE能力的步骤包括针对UE能力参考本地UE能力库(316)的步骤。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获得的UE能力确定要应用的服务质量“QoS”模型是网络-发起还是UE-发起的步骤。
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的可替换步骤S-127包括指示在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已经达到时,将为当前建立的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的步骤。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交待安装的控制规则的可替换步骤S-127包括当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尚未达到时,请求新的后续承载的建立,并且一旦建立就为新的后续承载安装所述控制规则的步骤。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从UE能力库(316)获得的UE能力包括从一组UE能力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UE能力,包括:
-QoS管理;
-每个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服务;
-后续要建立的承载的最大数;以及
-所支持的QoS模型。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33)是应用功能“AF”设备。
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41,33)是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并且被实现为担当应用功能“AF”。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交关于媒体并且包括那些针对服务所协商的服务要求的服务信息的信令层中的实体(61,33)是应用服务器“AS”,并且被实现为担当应用功能“AF”。
32、一种计算机程序,能被加载到具有输入和输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的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适于在运行在计算机中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到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的可执行软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可执行软件被记录在计算机中可读的载体中。
CN2006800563005A 2006-11-06 2006-11-06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1573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6/068150 WO2008055541A1 (en) 2006-11-06 2006-11-06 Devices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requirements per user equipment basis into a bear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3933A true CN101573933A (zh) 2009-11-04
CN101573933B CN101573933B (zh) 2012-08-08

Family

ID=3822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63005A Active CN101573933B (zh) 2006-11-06 2006-11-06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06893B2 (zh)
EP (2) EP2080343B1 (zh)
JP (1) JP4875165B2 (zh)
CN (1) CN101573933B (zh)
AT (1) ATE482560T1 (zh)
BR (1) BRPI0622082B1 (zh)
DE (1) DE602006017123D1 (zh)
WO (1) WO200805554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500A (zh) * 2009-12-15 2012-09-12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组会话管理和多个互联网协议流的准入控制
CN104429103A (zh) * 2012-07-14 2015-03-18 泰科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策略的本地分流(lbo)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477385B2 (en) 2012-07-20 2019-11-12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stributing policy rules to the mobile ed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9313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Nokia Corporation Interworking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n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JP5180232B2 (ja) * 2007-02-01 2013-04-1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改善されたメディア制御
CN101325780B (zh) * 2007-06-15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实现方法和系统、及策略和计费执行实体
CN101370006B (zh) 2007-08-15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协议连通接入网会话建立方法及会话删除方法
CN100586071C (zh) * 2007-09-30 2010-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能力的方法及设备
EP3595264B1 (en) * 2007-10-27 2021-04-07 BlackBerry Limited Content dispo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ssage content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US8165090B2 (en) * 2008-05-15 2012-04-24 Nix John A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9094943B2 (en) * 2008-09-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nd mobile device 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ES2425185T3 (es) * 2008-10-31 2013-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étodo para el control de criterios y de cargo, servidor y programa informático para ello
US8325638B2 (en) * 2008-12-09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ing packet flow optimization with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US20100205099A1 (en) * 2008-12-16 2010-08-12 Kalle Ahmavaara System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connections to access networks
US9197706B2 (en) 2008-12-16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ndling application services with inbuilt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WO2010118566A1 (zh) * 2009-04-13 2010-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与计费控制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策略与计费系统
CN101932034B (zh) * 2009-06-26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网网元
US8457114B2 (en) * 2009-09-28 2013-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to optimize call establishment in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05583B2 (en) * 2010-02-18 2013-12-10 Alcatel Lucent PCC/QOS rule creation
CN102244902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565318B2 (en) 2010-10-14 2017-02-07 T-Mobile Usa, Inc. Quality of service adjustments to improve network utilization
US9288230B2 (en) 2010-12-20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r receiving data connectivity
WO2012089368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media priority service
JP5337889B2 (ja) * 2012-02-24 2013-11-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02612097A (zh) * 2012-03-30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用户QoS策略的方法、系统及PCRF
CN103685200B (zh) * 2012-09-24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协商、释放中服务质量承载资源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KR101509074B1 (ko) * 2012-11-13 2015-04-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Ims 시그널을 위한 베어러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03292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比特速率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US9591516B2 (en) 2014-12-23 2017-03-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ear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200465A1 (en) * 2016-05-16 2017-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transmission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673704B2 (en) * 2017-02-15 2020-06-02 Arist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 hardware policer allo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8832B2 (en) 1997-09-25 2003-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mon acces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n external network with selectable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services
FI114371B (fi) * 1999-08-09 2004-09-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kantopalvelun valitsemiseksi palvelulle langattomassa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 ja matkaviestinpäätelaite
WO2001035689A1 (en) 1999-11-09 2001-05-17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system
US6678524B1 (en) 2000-05-31 2004-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rer 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both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switched bearers
US7631037B2 (en) * 2001-02-08 2009-12-08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US20050281270A1 (en) * 2004-06-16 2005-12-22 Jouni Kossi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ision making to support network selection for multicast streams in hybrid networks
US7628322B2 (en) * 2005-03-07 2009-12-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capable of enabling credit card personalization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8008160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500A (zh) * 2009-12-15 2012-09-12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组会话管理和多个互联网协议流的准入控制
CN104429103A (zh) * 2012-07-14 2015-03-18 泰科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策略的本地分流(lbo)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429103B (zh) * 2012-07-14 2019-03-08 泰科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策略的本地分流(lbo)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477385B2 (en) 2012-07-20 2019-11-12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stributing policy rules to the mobile e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15071A1 (en) 2010-05-06
BRPI0622082A2 (pt) 2014-05-20
EP2257028A3 (en) 2011-01-05
EP2080343B1 (en) 2010-09-22
DE602006017123D1 (de) 2010-11-04
EP2257028B1 (en) 2013-09-18
WO2008055541A1 (en) 2008-05-15
JP4875165B2 (ja) 2012-02-15
BRPI0622082A8 (pt) 2018-07-31
EP2080343A1 (en) 2009-07-22
BRPI0622082B1 (pt) 2019-07-02
US8606893B2 (en) 2013-12-10
ATE482560T1 (de) 2010-10-15
CN101573933B (zh) 2012-08-08
EP2257028A2 (en) 2010-12-01
JP2010508738A (ja)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933B (zh) 用于保证以每个用户设备为基础的服务要求进入承载的设备和方法
US10063597B2 (en) Loss of signalling bearer transport
RU2376719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сеансов связи
EP13744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protocol proxy for a mobile host terminal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US8843992B2 (en)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 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from a policy control rules server
JP4685938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用通信セッションの確立方法及び装置
US8195811B2 (en) Policy co-ordin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U2005261447B2 (en) Dynamic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the access network
EP2232822B1 (en) Control of quality-of-service preconditions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EP21092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installing packet filter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EP2658202A1 (en) Identification of an IP-CAN session in a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JP2011504311A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に関するリソース制限を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機能に通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322136A (zh) 处理通信网络中的通信会话
WO2004012419A1 (en) Packet filter provisioning
TW201114226A (en) Control of session parameter negotiation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LUS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8

Owner name: CLUS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 S-126 25 STOCKHOLM, SWEDEN

Effective date: 201504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8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Clastres LL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8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lastres LLC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