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1791B - 中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1791B
CN101571791B CN2009100043222A CN200910004322A CN101571791B CN 101571791 B CN101571791 B CN 101571791B CN 2009100043222 A CN2009100043222 A CN 2009100043222A CN 200910004322 A CN200910004322 A CN 200910004322A CN 101571791 B CN101571791 B CN 101571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lay
power supply
computing machine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43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1791A (zh
Inventor
松原正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71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1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1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1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包括:信号中继部,该信号中继部对在计算机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通信的信号进行中继,该至少一个装置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根据来自计算机的指令运行;电源部,该电源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对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供电;信号监测部,该信号监测部对从计算机发送到信号中继部的信号进行监测;和电源控制部,该电源控制部在信号监测部检测到接收到了表示来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的信号的时候使电源部对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供电。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
技术领域
文中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中继装置和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从外部连接到计算机的以存储器为代表的各种装置是已知的。这些装置根据来自计算机的指令运行。然而,这些装置中的许多装置本身具有独立于计算机的电力供应系统。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用户不仅打开计算机,而且通过比如操作装置的电源开关来打开装置。
在这些装置中,一些装置通过检测从计算机发送的信号自行打开。比如,在一种已知技术中,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的计算机外围装置检测来自主机(计算机)的帧启动(SOF)信号,并且自动地自行打开(比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195158号和第2004-78388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至少一个装置连接到计算机的系统中,并非所有装置都与通过检测信号进行的电源自动打开兼容。因此,当连接有与自动打开电源不兼容的装置的时候,需要操作该装置的电源开关,以便打开电源。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能够让中继装置和中继系统在不需操作开关的情况下打开至少一个装置。
根据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中继装置包括:
信号中继部,该信号中继部对在计算机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通信的信号进行中继,该至少一个装置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根据来自计算机的指令操作;
电源部,该电源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对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供电;
信号监测部,该信号监测部对从计算机发送到信号中继部的信号进行监测;和
电源控制部,该电源控制部在接收到表示来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已经被信号监测部检测到的信号的时候使电源部对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供电。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部分地陈述于接下来的描述中,并且将根据描述而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发明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在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并且获得。
应当理解,前面的概述和接下来的详述为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作为中继系统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方框图;
图2为示出了图1示出的SAS中继器构成的方框图;
图3为描述了图1展示的中继装置电力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和
图4为示出了中继系统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描述中继装置和中继系统(其基本实施方式和应用实施方式已经在上面描述过)的详细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了作为中继系统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方框图。
图1中示出的中继系统1包括:四个计算机11、12、13、14;四个作为信息存储器的存储这些计算机的信息的带装置31、32、33、34;和中继装置20。在此,计算机11-14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基本实施方式中的计算机的实施例。与此同时,带装置31-34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基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实施例。
计算机11-14中的每一个都是互相独立地处理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11-14具有类似构造,并且将以计算机11为代表进行描述。计算机11包括: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11;将CPU 111将要执行的程序和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内的存储部112;和与计算机11的外部交换信息的主机总线适配器(HBA)113。存储部112由存储器和硬盘装置构成。主机总线适配器113在CPU 111的控制下与带装置31-34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通信。作为计算机11-14与带装置31-34之间的通信标准,采用了串行连接的SCSI(在此称为SAS)。SAS是已经被用于并行传送的SCSI的下一代标准,并且与SAS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串行传送执行的。注意,根据传统的SCSI标准,用于将指示计算机电源打开关闭状态的终端电源信号传送到外部的信号线是独立于数据信号线而安装的;然而在SAS中,并没有指定用于传送终端电源信号的信号线。主机总线适配器113作为初始器使用,也就是SAS协议中的主机端。
带装置31-34根据来自计算机11-14的指令运行。更具体地讲,带装置31-34用作包含在相应的计算机11-14中的存储部的备份,并且存储从计算机11-14接收到的数据,读取出存储的数据,以及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11-14。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带装置31-34中的每一个包括:将信号传送到外部和从外部接收信号的适配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磁带;和对磁带上的信息进行记录和重放的记录和重放部。由中继装置20对带装置31~34进行供电。在图1中,通过虚线表示电源线。
中继装置20是一种对带装置31-34与计算机11-14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装置,并且中继装置20还具有选择装置的功能,该选择装置选择带装置31-34中的各带装置是否可通信地与计算机11-14中的任何一个连接。中继装置20包括:对信号进行中继的SAS中继器21;相应于选择操作而确定连接的连接设定开关(SW)22;控制中继装置20的各部分的微控制器(μ-控制器)23;对带装置31-34供电的电源单元(PSU)24;用于连接到计算机11-14侧的SAS信号线的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和25B;用于分别连接到带装置31-34侧的SAS信号线的驱动侧SAS连接器26A、26B、26C和26D;和用于连接到相应带装置31-34的电源线的电源连接器27A、27B、27C和27D。在此,微控制器23对应于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控制部。
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和25B中的每一个集总连接四个SAS信号线。在此,SAS信号线指的是SAS标准中最小的连接单元:物理连接。因此,最多八个计算机可以通过两个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和25B连接到中继装置20中的SAS中继器21。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连接到两个计算机11和12,而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B连接到两个计算机13和14。注意,在根据SAS标准的连接中,将容纳在一个计算机侧SAS连接器中的四个SAS信号线拴在一起并且将其连接到一个计算机也是可能的。另一方面,驱动侧SAS连接器26A-26D中的每一个连接到一个SAS信号线。四个带装置31-34通过四个驱动侧SAS连接器26A-26D连接到中继装置20中的SAS中继器21。在SAS中继器21内,通过操作连接设定开关22来确定各带装置31-34是否可通信地连接到计算机11-14中的任何一个上的选择。下面将详细描述SAS中继器21。
电源单元24响应于来自外部的电力供应而执行电压转换,并且将已经经历过电压转换的电力供应给四个带装置31-34。电力是通过电源连接器27A-27D进行供应的。电源单元24根据微控制器23的控制将电力供应给带装置31-34。电源单元24也恒定地将电力供应给微控制器23和SAS中继器21。
微控制器23通过执行内置的程序对SAS中继器21和电源单元24的运行进行控制。在图1的实施例中,微控制器23通过I2C总线信号线连接到SAS中继器21和电源单元24。微控制器23读取出安装在SAS中继器21中的寄存器值,以便获得SAS中继器21中的信号状态。此外,微控制器23也包括没有在图中示出的定时器,用于对一定时段进行定时。
图2为示出了图1所示的SAS中继器21构造的方框图。在图2中还示出了连接设定开关22。
SAS中继器21包括:通过设定路径对信号进行中继的信号中继部212;和对从计算机11-14发送的信号进行监测(参照图1)的信号监测部(DET)211。信号中继部212包括四个开关212A、212B、212C和212D。在此,信号中继部212对应于基本实施方式中的信号中继部的实施例,而信号监测部211对应于基本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监测部的实施例。
从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引出的四个SAS信号线(参照图1)分别连接到四个开关212A-212D的一个端侧(end side)。与此同时,从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B引出的四个SAS信号线(参照图1)分别连接到四个开关212A-212D的另一个端侧。此外,从四个驱动侧SAS连接器26A-26D引出的四个SAS信号线连接到四个开关212A-212D的开关侧(switchingend side)。由连接设定开关22中设定的相应比特位来确定四个开关212A到212D中的各开关选择两个计算机侧SAS连接器25A和25B中的哪一个。在图2所示的连接设定开关22的设定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地选择各开关212A-212D。结果在图1中,信号中继部212对计算机11与带装置31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对计算机12与带装置32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对计算机13与带装置33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并且对计算机14与带装置34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在此,在两个方向对信号进行中继。
信号监测部211对从计算机11-14(参照图1)发送到信号中继部212的信号进行监测。更具体地讲,信号监测部211监测表示来自任何一个计算机11-14的通信请求的信号。在根据SAS标准的实施例中,检测作为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的带外信号(out-of-band signal)。在此,除了监测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之外,还监测是否有来自计算机11-14的信号。信号监测部211包括寄存器,并且将监测结果表示为寄存器值。微控制器23读取出寄存器值,以便获得信号接收状态和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的接收状态。此外,作为对从计算机11-14(参照图1)发送的一部分信号(比如带外信号)的响应,信号监测部211设定监测中继部212的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格式,然后将响应信号发送到计算机11-14。结果,在计算机11-14与SAS中继器21之间进行了通信,并因而建立了连接。
继续参照图1进行描述。在微控制器23周期性地从信号监测部211中的寄存器中读取值的时候,信号监测部211检测出接收到了表示来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的带外信号的情况下,微控制器23对电源单元24进行控制,以使电源单元24将电力供应给带装置31-34。与此同时,在一定时段内信号监测部211没有检测到来自任何计算机的信号的情况下,微控制器23对电源单元24进行控制,以使电源单元24停止将电力供应给带装置31-34。
此后将描述中继装置20中的电力控制处理。
图3为描述了图1所示的中继装置20中的电力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电力控制处理主要通过执行内置程序的微控制器(缩写为mi-con)23、SAS中继器21和电源单元24实现。
首先,mi-con 23判断电源单元24是否处于电力供应关闭(OFF)状态(步骤S10)。在电源单元24处于电力供应关闭(OFF)状态(步骤S10中的是)的情况下,mi-con 23从包含在SAS中继器21中的信号监测部211中的寄存器进行读取(步骤S11),并判断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是否已经被信号监测部211接收到(步骤S12)。在此,在信号监测部211尚未接收到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中的否),则重复步骤S11和步骤S12中的处理。当信号监测部211接收到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的时候,mi-con23设定信号中继部212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格式,并且传送响应信号,同时将寄存器值改变为表示接收到信号的寄存器值。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12中的是),mi-con 23将电源打开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4,以便使电源单元24供电(步骤S13)。结果,将电力从电源单元24供应到带装置31到34(步骤S14),并且带装置31-34处于电源打开状态(步骤S15)。如上所述,当从计算机11-14中的任何一个发送了表示通信请求的信号时,将电力供应给四个带装置31-34。因此,即使带装置31-34与电源的自动打开不兼容,也能够在不对带装置31-34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打开所有带装置31-34。
在步骤S10中,在电源单元24处于电力供应(ON)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中的否),mi-con 23从包含在SAS中继器21中的信号监测部211中的寄存器进行读取(步骤S21),并且判断信号监测部211是否接收到任何信号(步骤S22)。在判断出尚未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2中的否),则mi-con 23通过读取用于定时的内部定时器的值来判断是否已经过了一定时段(步骤S23)。在此,该一定时段是信号传送和接收可能性降低的时段,并且为比如10分钟。在该一定时段尚未过去的情况中,重复步骤S21和步骤S22中的处理。在重复过程中,当判断出已经在步骤S22中接收到任何信号的时候,mi-con 23对内部定时器清零,并且重新开始对该一定时段进行计时。
在步骤S23中判断出已经过去了该一定时段的情况下(步骤S23中是),则mi-con 23将电源关闭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4,以便使电源单元24停止供电(步骤S25)。结果,在一定时段内没有检测到来自计算机的信号的情况下,停止从电源单元24对带装置31-34供电(步骤S26),并且带装置31-34处于电源关闭状态(步骤S27)。如上所述,在没有对带装置31-34进行开关操作情况下对四个带装置31-34进行电源关闭。
接下来将描述中继装置和中继系统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将用相同标号表示与已经描述了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图4为示出了中继系统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图。
图4所示的中继系统2具有容纳在壳体201中的中继装置220和带装置231-234,并且中继系统2作为可以在其内安装多个介质的单个带装置阵列使用。
注意在各具体详细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带装置表示为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然而,除了带装置之外,装置也可以为比如以硬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为代表的信息存储器,或者可以为以扫描仪为代表的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在相应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四个计算机表示为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的计算机的一个实施例。然而,可以具有一个计算机或者多个计算机,而不是四个计算机。此外,将四个带装置31-34表示为基本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然而,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或者至少五个装置。
根据基本实施方式,因为通过传送表示来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的信号而将电力供应给该至少一个装置,因此即使至少一个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装置与电源的自动打开不兼容,也可以在没有开关的操作情况下打开该至少一个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中继装置和中继系统的基本实施方式,即使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装置与电源的自动打开不兼容,也能够在没有开关操作的情况下打开该至少一个装置。
根据优先应用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没有开关操作的情况下关闭至少一个装置中的电源。
注意,对于在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中继系统而言,在此将仅仅描述基本实施方式,这仅仅是为了以避免繁琐。因此本发明的中继系统中不仅包括上述基本实施方式,而且包括对应于上述中继装置的相应应用实施方式的各种应用实施方式。
文中引用的所有实施例和条件语言用于教导目的,以便帮助读者理解发明人贡献给本领域的发明原理和概念,并且应当解释为并不限于这种具体引用的实施例和条件,这些实施例在说明书中的结构也与所展示的发明优劣无关。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替换和修改。

Claims (4)

1.一种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连接至多个计算机和多个装置,各个装置能够与所述多个计算机中任何一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根据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该任何一个计算机的指令操作,该中继装置包括:
信号中继部,所述信号中继部确定选择了所述多个装置中的哪个装置与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哪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对所选择的装置与所选择的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信号进行中继;
电源部,所述电源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对所述多个装置供电;
信号监测部,所述信号监测部对从所述多个计算机发送到所述信号中继部的信号进行监测;和
电源控制部,所述电源控制部在所述信号监测部检测到接收到了表示来自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一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的信号时使所述电源部对所述多个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号监测部在一定时段内没有检测到来自所述多个计算机的信号时,所述电源控制部使所述电源部停止将电力供应给所述多个装置。
3.一种中继系统,所述中继系统包括:
多个计算机;
多个装置,各个装置与所述多个计算机中任何一个计算机通信,并且根据来自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该任何一个计算机的指令运行;和
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连接至所述多个计算机和所述多个装置,所述中继装置包括:
信号中继部,所述信号中继部确定选择了所述多个装置中的哪个装置与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哪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对所选择的装置与所选择的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信号进行中继;
电源部,所述电源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对所述多个装置供电;
信号监测部,所述信号监测部对从所述多个计算机发送到所述信号中继部的信号进行监测;和
电源控制部,所述电源控制部在所述信号监测部检测到已经接收到了表示来自所述多个计算机中的一个计算机的通信请求的信号的时候使所述电源部对所述多个装置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号监测部在一定时段内没有检测到来自所述多个计算机的信号时,所述电源控制部使所述电源部停止将电力供应给所述多个装置。
CN2009100043222A 2008-04-30 2009-02-06 中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1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8542 2008-04-30
JP2008118542A JP2009266178A (ja) 2008-04-30 2008-04-30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システム
JP2008-118542 2008-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1791A CN101571791A (zh) 2009-11-04
CN101571791B true CN101571791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57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43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1791B (zh) 2008-04-30 2009-02-06 中继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76645A1 (zh)
EP (1) EP2113822A1 (zh)
JP (1) JP2009266178A (zh)
CN (1) CN101571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030A (zh) * 2014-01-21 2015-07-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Sas线缆检测系统及方法
JP6455382B2 (ja) * 2015-09-24 2019-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139A (zh) * 2002-07-26 2005-09-21 摩托罗拉公司 双模式兼容usb集线器设备和方法
CN1904802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光盘设备以及光盘设备电源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7167A (en) * 1990-08-09 1994-09-13 Sophisticated Circuits, Inc. Power controller using keyboard and computer interface
JP3096489B2 (ja) * 1991-07-09 2000-10-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H0527731A (ja) * 1991-07-19 1993-02-05 Fujitsu General Ltd 中継装置
JPH11127251A (ja) * 1997-10-20 1999-05-11 Fujitsu Ltd Isdn網通信装置およびisdn網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通信システムの電源制御方法
US6438708B1 (en) * 1997-11-07 2002-08-20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can hold internal information
JP2001086128A (ja) * 1999-09-10 2001-03-30 Toshiba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1195158A (ja) 2000-01-13 2001-07-19 Kawasaki Steel Corp Usb装置
JP2001337789A (ja) * 2000-05-29 2001-12-07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サブシステム
CN100440822C (zh) * 2001-03-26 2008-1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
JP2002297320A (ja) *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KR100711914B1 (ko) * 2001-09-15 2007-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에스비 전원 제어장치
JP3663177B2 (ja) * 2002-02-08 2005-06-22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4172217B2 (ja) * 2002-07-19 2008-10-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源管理装置
JP2004078388A (ja) 2002-08-13 2004-03-11 Seiko Epson Corp 上位装置の電源のターンオフに連動して自機の電源をターンオフする下位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4196333B2 (ja) * 2003-05-27 2008-12-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並列処理システム及び並列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056401A1 (en) * 2004-09-14 2006-03-16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Peripheral sharing USB hub
JP2006215664A (ja) * 2005-02-01 2006-08-17 Hitachi Ltd 記憶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電源制御方法、アダプタ装置及びその電源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88570A (ja) * 2005-09-20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アダプタ
JP4897387B2 (ja) * 2006-08-10 2012-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ータの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139A (zh) * 2002-07-26 2005-09-21 摩托罗拉公司 双模式兼容usb集线器设备和方法
CN1904802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光盘设备以及光盘设备电源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95158A 2001.07.19
JP特开2004-78388A 2004.03.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13822A1 (en) 2009-11-04
US20090276645A1 (en) 2009-11-05
CN101571791A (zh) 2009-11-04
JP2009266178A (ja) 200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2668B2 (en) Protocol adapter for passing diagnostic messages between a host computer and vehicle networks operating in J1939 or J1708 protocol
US8447893B2 (en) USB peripheral device comprising limited function USB host controller
US7080201B2 (en) Disk arr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119684B1 (ko)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EP178222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digital and analog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a data bus
CN100507882C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148451A1 (en) USB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TW571196B (en) I2C self bus switching device
CN101408869B (zh) 音频系统以及用于音频系统的usb/uart公共通信系统
CN101334687A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2340517B (zh) 一种具有多主机板的服务器系统
CN101571791B (zh) 中继装置
CN101272405A (zh) 一种接收设备、mmis接口及数据交互方法
KR20110091614A (ko) 독립 드라이브 전력 제어
CN103092694B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0517377C (zh) 多功能ic卡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036786A1 (en) Logical remapping of storage devices
KR200420506Y1 (ko) 이동형 저장장치에 대한 보안 기능을 갖는 네트워크 전환장치 및 상기 네트워크 전환 장치에 의한 보안 컴퓨터시스템
KR200411273Y1 (ko) 네트워크 전환 장치
CN103092794A (zh) 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0500114B1 (ko) 독립적 네트워크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EP4163779A1 (en) Connection of solid-state storage devices
CN100527113C (zh) 多媒体卡接口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装置
CN102651228A (zh) U盘及其卸载方法
JP2002163049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搭載されるパワーマネージメント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