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2284A -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2284A
CN101562284A CNA200910203965XA CN200910203965A CN101562284A CN 101562284 A CN101562284 A CN 101562284A CN A200910203965X A CNA200910203965X A CN A200910203965XA CN 200910203965 A CN200910203965 A CN 200910203965A CN 101562284 A CN101562284 A CN 101562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part
shell
connector assembly
flang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2039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2284B (zh
Inventor
查尔斯·R·马尔斯特罗姆
詹姆斯·R·本纳维特
迪特尔·U·博泽
帕特里克·杜凯罗伊
亚历西奥·马里奥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6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in or to a pane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8Shield material
    • H01R13/6599Dielectric material made conductive, e.g. plastic material coated with me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外壳(262)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该外壳包括匹配端(286),装配端(266)和内部腔体(336)。该内部腔体具有内表面(338),该内表面(338)在匹配端具有第一通孔,在装配端具有第二通孔,并且具有多个内径。在该内部腔体内安装有由第二材料构成的屏蔽件(264)。该屏蔽件具有啮合外壳内表面的外表面(354),至少该屏蔽件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外径大于内部腔体内径中的至少一个。内部腔体中的电触头(108)构造为接收电缆的中心导体。该电触头和屏蔽件之间具有绝缘支架(242),用于将该电触头和屏蔽件电气隔离。

Description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外壳元件和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各种电连接器是由机械加工金属原料而成的单个壳体构成。例如,很多RF连接器是在单片金属原料上螺纹机械加工而成。制造电连接器的金属原料包括铜和诸如黄铜的铜合金。这类金属相对较高的成本在电连接器制造的总体造价中占了一个重要部分。
金属原料的成本增加时,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例如,制造电连接器上的螺纹连接时所浪费的金属价值会超过制造该螺纹连接的成本。但是,目前的电连接器中采用金属原料为电连接器和电缆的插头端子之间提供了坚固的结构支承,同时将电连接器与电磁干扰屏蔽开。
存在降低制造电连接器的成本,同时保持电连接器坚固的结构支承,并屏蔽电连接器使其免受电磁干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具有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外壳的。该外壳包括匹配端,装配端和内部腔体。该内部腔体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在匹配端具有第一通孔,在装配端具有第二通孔,并且具有多个内径。在该内部腔体内安装有由第二材料构成的屏蔽件。该屏蔽件具有啮合外壳内表面的外表面,并且该屏蔽件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内部腔体内径中的至少一个。一电触头设置在内部腔体中并且被构造为接收电缆的中心导体。该电触头和屏蔽件之间具有绝缘支架,用于将该电触头和屏蔽件电气隔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设备面板上的连接器组件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0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位置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2是具有绝缘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102的顶部透视图。该连接器组件102包括位于圆筒形外壳104内的屏蔽件106。屏蔽件106内具有电触头108。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102为RF连接器。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102与现有的RF连接器的机械需求和电气需求不同。例如,外壳104可能面临一个或多个RF连接器的机械需求。机械需求可能包括提供与电缆和/或设备面板机械接合的负载支承元件。机械需求也可能包括保护连接器组件102使其免受环境干扰。屏蔽件106可能面临一个或多个RF连接器的电气需求。电气需求可能包括屏蔽通过连接器组件102的信号使其免受电磁干扰。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外壳104为连接器组件102提供结构支承,同时屏蔽件106为电信号屏蔽电磁干扰。此外,屏蔽件106和外壳104由不同材料构成,或具有涂覆不同材料的外表面。例如,屏蔽件106可由导电材料构成,而外壳104由不导电或是绝缘材料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件106由铜或包含黄铜的合金构成,或屏蔽件106的外表面涂覆上述材料。但是,可选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导电金属。屏蔽件106可由各种工艺制成,包括螺纹机械加工。
外壳104由绝缘材料构成。例如,外壳104可由诸如热塑性塑料的塑料材料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4可包括塑料材料。例如,外壳104可包括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30%玻璃填充的PBT。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4可包括聚苯硫醚(“PPS”)。外壳104可采用注射成形或其他成形方法构成。在可选实施例中,外壳104可由导电材料形成,或其外表面涂覆导电材料。例如,外壳104可由金属或合金制成,或可以是模铸金属。外壳104可由非铁金属诸如锌、铜或铝基合金制成。此外,外壳104也可由镁合金制成。例如,外壳104可采用半固态射出成型法工艺制成。
屏蔽件106独立于外壳104制成并被接收在外壳104中。屏蔽件106沿着外壳104内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作为示例,屏蔽件106的厚度可以小于1mm,并安装在外壳104之内。可选地,屏蔽件106的厚度可在0.9和1mm之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具有更小或更大的厚度。
外壳104和屏蔽件106由不同材料构成,由此可降低连接器组件102的制造成本。例如,屏蔽件106可由铜或铜合金制成,而外壳104由较便宜的材料制成。外壳104具有在匹配端110和装配端112之间延伸的管状伸长的形状。外壳104包括邻近匹配端110的阳螺纹连接114。外壳104还包括多个邻近装配端112的装配孔118。装配孔118可以为螺纹孔或直孔。螺杆、紧固件或其他连接设备可插入装配孔118以将外壳104固定于一个设备表面或是面板上。屏蔽件106具有在连接器接口端120和端子端122(如图2所示)之间延伸的管状伸长的形状。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单独提供邻近装配端112的螺母板116。装配端112上的装配孔118可延伸穿过螺母板116。螺母板116可与外壳104啮合以保护外壳104免受插入装配孔118的螺杆或其他连接设备的破坏。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102的底部透视图。如图2所示,屏蔽件106的端子端122邻近装配端112。端子端122延伸至装配端112之外。端子端122包括圆柱形突起,圆柱形突起具有穿过该突起中心的通孔111。端子端122可包括阳或阴螺纹连接(未示出)。
图3是安装于设备面板123上的连接器组件102的剖面图。电缆125与连接器组件102相连接。电缆125包括啮合到外壳104的匹配端110的插头端124。插头端124可包括与螺纹连接114啮合的螺母。插头端124可包括诸如铜合金的金属。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头端124可包括与外壳104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可选地,插头端124可包括诸如塑料的绝缘材料。
电缆125可包括能够传递信号的电导体126。装配端112构造为安装于设备面板123之上。电导体126通过匹配端110插入外壳104内并且通过连接器界面端133插入屏蔽件106内。设备面板123可以是无线电接收装置或其他通信设备的面板。屏蔽件106的端子端122突进设备面板123内且放置在面板123上。
如图3所示,电触头108保持在外壳104之内。电触头108基本沿连接器组件102的纵轴线130居中对齐。电触头108包括对置端133和135。电触头108的第一端133包括用以接收电缆125的电导体126的一端以建立电连接的开口。例如,电触头108的第一端133可包括接收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开口。电触头108的第二端135接收保持在设备面板123内的半刚性电缆510。可选地,电缆510也可不保持在设备面板123之内。在描述性实施例中,电缆510包括由绝缘电缆512围绕的中心接触电缆128,绝缘电缆512由外部接触电缆514围绕。中心接触电缆128可以是电线或通讯设备的触头。中心接触电缆128延伸穿过设备面板123并穿过屏蔽件106的端子端122从而端接于电触头108,例如通过焊接或其他已知的端接技术。
在描述性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8置于屏蔽件106之内并与屏蔽件106电气隔离。例如,绝缘支架242将电触头108支承在屏蔽件106的腔体158之内。绝缘支架242可以是具有接收电触头108的中心孔的绝缘材料环。
外壳匹配端110与电缆125的插头端124配合。电缆125可为同轴电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125的插头端124包括阴螺纹连接127,其与外壳104的螺纹连接114相匹配。电缆125的中心导体126沿电缆125和电缆125的插头端124延伸。当电缆125的插头端124与外壳匹配端110相配合时,电缆125的中心导体126与位于屏蔽件106内的电触头108相啮合。
一旦电缆125的插头端124和外壳104的匹配端110相匹配,则通过电连接组件102于电缆125和中心接触电缆128之间在设备面板123中建立导电通路。
屏蔽件106可以通过在屏蔽件106和外壳104之间的压配合或摩擦配合连接保持在外壳104的内部。可选的,屏蔽件106和外壳104可通过粘合剂保持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中,屏蔽件106可通过过模保持在外壳104之内。
在可选实施例中,电缆(未示出)连接至屏蔽件106的端子端122,而非将连接器组件102安装于面板123上。例如,具有中心接触电缆128的屏蔽电缆可连接至端子端122,且中心接触电缆128可端接于电触头108。
屏蔽件106邻近端子端122具有孔516。例如,孔516可使得中心接触电缆128便于焊接至屏蔽件106上。可选的,屏蔽件106上也可以不具有孔123。
图4是连接器组件102的剖面图。外壳104包括内部通孔119,其在匹配端110具有第一通孔132,在装配端112具有第二通孔154。内部通孔119具有阶梯状的圆筒状内表面107,内表面107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前、中和后段101,103和105。前段101和中段103由第一凸缘136分离开来。中段103和后段105由第二凸缘138分离开来。
内部通孔119在前段101、中段103和后段105处具有不同的内径。内部通孔119在前段101具有内径134,在中段103具有内径140,在后段105具有内径142。前段101的内径134大于中段103的内径140和后段105的内径142。中段103的内径140大于后段105的内径142。
屏蔽件106具有配合在内部通孔119中的外表面139。外表面139包括邻近连接器界面端120的凸缘146。凸缘146从外表面139向外径向突出且具有外径150。凸缘146的外径150大于外壳104的中段103的内径140。在一个实施例中,凸缘146的外径150近似等于外壳104的前段101的内径134。
屏蔽件106的外表面139包括凸缘148。凸缘148位于外壳104的中段103和后段105之间。外表面139在凸缘148和凸缘146之间具有外径152。屏蔽件106的外表面139在凸缘148与外壳105的凸缘138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件106在端子端122和连接器界面端120之间还包括多个结构156。结构156包括由屏蔽件106向内径向延伸的凹口或突起。结构156阻止插入屏蔽件106内部的绝缘支架242从屏蔽件106脱离。
在组装期间,屏蔽件106通过第一通孔132插入到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屏蔽件106插入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直到屏蔽件106的凸缘146与外壳104的第一凸缘136啮合和/或直到屏蔽件106的凸缘148与外壳104的第二凸缘138啮合。
外壳104的第一凸缘136与屏蔽件106的凸缘146啮合且防止凸缘146越过第一凸缘136插入到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中。同样的,外壳104的第二凸缘138与屏蔽件106的凸缘148啮合且防止屏蔽件106的凸缘148越过第二凸缘138插入到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中。这样,屏蔽件106通过第一通孔132插入到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中,但是被第一凸缘136和第二凸缘138其中之一或两者阻止从第二通孔154脱离外壳104。
通过屏蔽件106的外表面139和外壳104之间的压配合或摩擦配合,可将屏蔽件106保持在外壳104的内部通孔119之内。可选的,屏蔽件106的外表面139和外壳104也可通过粘结剂保持在一起。
图5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160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连接器组件160包括外壳162,其具有内部通孔296,该通孔296在匹配端184具有第一通孔188,在装配端166具有第二通孔168。内部通孔296具有阶梯状的圆筒状内表面308,内表面308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前段298、后段306和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中段300,302和304的中段。前段298和第一中段300由凸缘182分离开来。第三中段304和后段306由凸缘172分离开来。
内部通孔296在段298,300,302,304和306中的两个或多个中具有不同的内径。内部通孔296在前段298具有内径186,在第一中段300具有内径180,在第三中段304具有内径312,以及在后段306具有内径170。第二中段302的内径从第二中段302与第一中段300交接处的内径180增加至第二中段302与第三中段304交接处的内径312。
前段298的内径186大于第一和第三中段300和304的内径180和312。后段306的内径大于第三中段304的内径312。
连接器组件160还包括置于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之内的屏蔽件164。屏蔽件164具有在连接器界面端190和端子端192之间延伸的管状延长的形状。屏蔽件164具有形状上配合于内部通孔296中的外表面310。
外表面310包括第一凸缘178。第一凸缘178位于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的前段298和第一中段300之间。屏蔽件164的外表面310有一部分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的第一中段300的内径180。
屏蔽件164的外表面310还包括位于第三中段304和后段306之间的第二凸缘176。屏蔽件164的外表面310有一部分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的第三中段306的内径170。
在组装期间,屏蔽件164通过第二通孔168插入到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中。屏蔽件164插入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直到屏蔽件164的第二凸缘176与外壳162的凸缘172啮合。外壳162的凸缘172与屏蔽件164的第二凸缘176啮合且阻止第二凸缘176越过凸缘172插入到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中。这样,屏蔽件164通过第二通孔168插入到外壳162的内部通孔296中,但是被外壳162的凸缘172阻止从第一通孔188脱离外壳162。
图6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200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连接器组件200包括外壳202,其具有内部通孔316,该通孔316在匹配端236具有第一通孔240,在装配端208具有第二通孔210。内部通孔316具有阶梯状的圆筒状内表面248,内表面248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多个段320,322,324和326。所述多个段包括前段320,包括第一和第二中段322,324的中段和后段326。内表面248还包括三个凸缘214,216和218。前段320和第一中段322由第一凸缘218分离开来。第一和第二中段322和324由第二凸缘216分离开来。第二中段324和后段326由第三凸缘214分离开来。
内部通孔316在段320,322,324和326中的三个或多个中具有不同的内径。内部通孔316在前段320具有内径356,在第一中段322具有内径224,在后段326具有内径212。第二中段324的内径由邻近第一中段322处的内径224增加至邻近后段326处的内径220。
前段320的内径356和后段326的内径212大于第一中段322的内径224。此外,前段320的内径356和后段326的内径212大于第二中段324的内径。
连接器组件200还包括置于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之内的第一屏蔽件204和第二屏蔽件206。第一屏蔽件204在连接器界面端246和端子端232之间延伸。第一屏蔽件204的端子端232邻近外壳202的装配端208。端子端232在邻近外壳202的装配端208的位置与第二屏蔽件206啮合。
第一屏蔽件204包括多个弯曲。所述弯曲包括第一弯曲226和第二弯曲228。第一弯曲226和第二弯曲228使第一屏蔽件204从连接器界面端246过渡至外壳202的内表面248再到第二屏蔽件206。间隙215可位于第一屏蔽件204和外壳202之间且位于第一弯曲226和第二弯曲228之间。
第一弯曲226邻近外壳202的装配端20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弯曲226被弯曲使得第一屏蔽件204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向内朝向第二屏蔽件206弯曲。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弯曲226弯曲180度。但是,第一弯曲226其他角度的弯曲也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邻近外壳202的装配端208。第二弯曲228为第二屏蔽件206提供啮合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屏蔽件204在第一弯曲226和第二弯曲228之间的相对方向上弯曲。例如,第一屏蔽件204在第二弯曲228处朝外壳202的内表面248弯曲,同时第一屏蔽件204远离外壳202的内表面248并在第一弯曲226处朝向第二屏蔽件206弯曲。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弯曲228的弯曲角度小于第一弯曲226。例如,第二弯曲228可为90度弯曲。
第一屏蔽件204具有形状上配合于外壳202的内部腔体316的外表面328。该外表面328在外壳202的内部腔体316的第二凸缘216和第一屏蔽件204的连接器界面端246之间具有一个外径,该外径近似等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第一中段322的内径224。外表面328在邻近第一屏蔽件204上的第一弯曲226的位置具有一个外径,该外径近似等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后段326的内径212。
第一屏蔽件204也具有内表面332。该内表面332在邻近第一屏蔽件204上的第二弯曲228的位置具有一个内径234。该内表面332的内径234小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前段320,第一中段324和后段326的内径356,224和212。此外,第一屏蔽件204的内表面332的内径234小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第二中段324的内径。
第二屏蔽件206具有形状上配合于第一屏蔽件204之内的外表面330。此外,第二屏蔽件206的外表面330从外壳202的装配端208突出且位于第一屏蔽件204的端子端232之间。第二屏蔽件206在凸缘端230和端子端241之间延伸。第二屏蔽件206的凸缘端230位于外壳202的内部腔体316内,并且置于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和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第一凸缘218之间。
第二屏蔽件206的外表面330在邻近第二屏蔽件206的凸缘端230和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一弯曲228的位置处具有外径244。该外径244大于第一屏蔽件204的内表面332的内径234。
第二屏蔽件206的外表面330也在第二屏蔽件206的端子端241处具有外径238。该外径238小于第一屏蔽件204的内表面332的内径234。
电触头108和绝缘支架242置于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内。电触头108和绝缘支架242位于内部通孔316之内,以使得和外壳202及第一屏蔽件204基本同心。尽管电触头108和绝缘支架242在所述的其他附图中并未示出,但是电触头108和绝缘支架242可以配置在任一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中。绝缘支架242可包括电绝缘材料例如氟化聚合物。例如,绝缘支架242可由聚四氟乙烯为基底的材料机械加工而成。
在组装过程中,第一屏蔽件204通过第二通孔210插入到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中。第一屏蔽件204插入到内部通孔316中直到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一弯曲226与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啮合。
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与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一弯曲226啮合并阻止第一弯曲226越过第三凸缘214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这样,第一屏蔽件204通过第二通孔210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中,但是被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阻止从第一通孔240脱离外壳202。
第二屏蔽件206通过第一通孔240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第二屏蔽件206插入内部通孔316和第一屏蔽件204,直到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和第二屏蔽件206的凸缘端230相啮合。
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和第二屏蔽件206的凸缘端230啮合,并阻止凸缘端230越过第二弯曲228插入到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中。这样,第二屏蔽件206通过第一通孔240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中,但是被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阻止从第二通孔210脱离外壳20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屏蔽件206可通过压配合或摩擦配合连接而与第一屏蔽件204啮合。例如,第二屏蔽件206的凸缘端230可在接近第一屏蔽件204的第二弯曲228的位置与第一屏蔽件204保持压配合连接。此外,第一屏蔽件204的端子端232可与第二屏蔽件206啮合并且通过压配合或摩擦配合连接保持第二屏蔽件206。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屏蔽件204和206之间添加粘结剂而啮合第一和第二屏蔽件204和206。
可选地,第二屏蔽件206在组装过程中首先插入第一屏蔽件204。第一屏蔽件204和第二屏蔽件206的组合再通过第二通孔210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中。
图7是图6示出的组合式连接器组件200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连接器组件200的这个实施例包括单个屏蔽件250。该屏蔽件250具有在连接器界面端252和端子端254之间延伸的管状。屏蔽件250具有形状上配合于外壳202的内部腔体316之内的外表面334。该外表面334在外壳202的内部腔体316的第三凸缘214和屏蔽件250的连接器界面端252之间具有一个外径,该外径近似等于内部腔体316的第一中段322的内径224。
屏蔽件250还包括第一弯曲226。屏蔽件250的外表面334在邻近第一弯曲226的位置具有一个外径,该外径近似等于外壳202的内表面248的后段326的内径212。在屏蔽件250和外壳202之间邻近外壳202的第一凸缘214的位置具有间隙217。
电触头108和绝缘支架242置于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内。在该描述性实施例中,电触头108包括倒钩284。倒钩284从电触头108径向向外延伸至绝缘支架242。该倒钩284防止或阻止电触头108从绝缘支架242脱离。
在组装中,屏蔽件250通过第二通孔210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内。屏蔽件250插入内部通孔316中直到屏蔽件250的第一弯曲226和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相啮合。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和屏蔽件250的第一弯曲226相啮合,阻止第一弯曲226越过第三凸缘214插入外壳202的内部通孔316。这样,屏蔽件250通过第二通孔210插入外壳202的通孔316中,但是被外壳202的第三凸缘214阻止从第一通孔240脱离外壳202。
图8是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260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连接器组件260包括外壳262。外壳262具有在匹配端286和装配端266之间延伸的管状伸长的形状。该外壳262包括内部腔体336,其在匹配端292具有第一通孔288且在装配端266具有第二通孔268。内部腔体336具有阶梯状的圆筒状内表面338,内表面338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前、中和后段340,342和344。前段340和中段342被第一凸缘272分离开来。中段342和后段344被第二凸缘274分离开来。
内部腔体336在前段340、中段342和后段344处具有不同的内径。内部腔体336在前段340具有内径290,在中段342具有内径270,在后段344具有内径276。内径290大于中段342的内径270和后段344的内径276。中段342的内径270大于后段344的内径276。
连接器组件260还包括屏蔽件264。屏蔽件264具有在连接器界面端292和端子端294之间延伸的管状伸长的形状。屏蔽件264配合于内部腔体336之内。屏蔽件264具有形状上配合于内部腔体336内的阶梯状圆筒状外表面354。外表面354在直径上分段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段346,348和350。第一段346和第二段348位于外壳262的内部通孔336之内。第三段350位于外壳262之外且邻近外壳262的装配端266。屏蔽件264的第一弯曲275将第一段346和第二段348分离开。屏蔽件264的第二弯曲277将第二段348和第三段350分离开。
外表面354的第一段346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262的中段342的内径270。外表面354的第二段348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262的后段344的内径276。第二段348的外径小于第一段346和第三段350的外径。第三段350的外径352小于第一段346的外径。
外表面354的第三段350具有外径352。第三段350的外径352大于外壳262的后段344的内径276。较大的外径352阻止屏蔽件264通过第一通孔288从外壳262的内部通孔336移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件264包括在外壳262的第一凸缘272和第二凸缘27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凹口278。凹口278与绝缘支架242啮合并防止或阻止绝缘支架242和屏蔽件264脱离。例如,凹口278可在屏蔽件264插入外壳262之前通过卷曲屏蔽件264而形成。
在组装期间,屏蔽件264通过第一通孔288插入外壳262的内部通孔336。屏蔽件264插入内部通孔336直到屏蔽件264与外壳262的第二凸缘274相接触。第二凸缘274在屏蔽件264的第一段346和第二段348之间与屏蔽件264啮合。第二凸缘274防止屏蔽件264越过第二凸缘274插入外壳104的内部通孔336并脱离第二通孔268。
屏蔽件264的第二段348和第三段350在屏蔽件264插入内部腔体336之前具有近似相同的外径。例如,第二段348和第三段350的外径可近似等于外壳262的后段344的内径276。一旦屏蔽件264插入内部腔体336直到屏蔽件264接触到外壳262的第二凸缘274,第三段350的外径352可增大。例如,第三段350的外径352增大,这样外径352大于第二段348的外径。第三段350的外径352可通过在第三段350中插入锥形管来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件264的第三段350的外径至少比屏蔽件264的第二段348的外径大1密耳(或0.0254mm)。在另一实施例中,屏蔽件264的第三段350的外径至少比屏蔽件264的第二段348的外径大2密耳(或0.0508mm)。
图9是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370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连接器组件370包括具有内部通孔374的外壳372,内部通孔374在匹配端378具有第一通孔376且在装配端382具有第二通孔380。该内部通孔374具有阶梯状的圆筒状内表面384,内表面384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前段386、中段388和后段390。中段386和后段388由凸缘392分离开来。
内部通孔374在段386,388和390中的两个或多个处具有不同的内径。内部通孔374在前段386具有内径394,在中段388具有内径396,在后段390具有内径398。前段386的内径394和后段390的内径380大于中段388的内径396。
连接器组件370还包括置于外壳372的内部通孔374之内的屏蔽件400。屏蔽件400具有在连接器界面端402和端子端404之间延伸的管状伸长的形状。端子端404包括从端子端404突出的接触环420。接触环420延伸到设备面板422中且与设备面板422建立电连接,其中连接器组件370安装于设备面板422之上。
屏蔽件400具有形状上配合于内部通孔374中的外表面406。外表面406在直径上分段形成前段410和后段412。前段412包括凸缘408。前段410和后段412均具有不同的外径。前段410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372的中段388的内径396。后段412的外径近似等于外壳372的后段390的内径398。
在该描述性实施例中,屏蔽件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外壳倒钩414和多个绝缘倒钩416。外壳倒钩414从屏蔽件400的外表面406径向向外朝向外壳372的内表面384延伸。外壳倒钩414防止或阻止屏蔽件400从外壳372分离。绝缘倒钩416从屏蔽件400径向向内朝向绝缘支架418延伸。绝缘倒钩416防止或阻止绝缘支架418与屏蔽件400分离。尽管外壳倒钩414和绝缘倒钩416在图9中示出,这些倒钩414和416也可应用于所述的其他实施例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触头424置于屏蔽件400的内部通孔374内。电触头424可在端子端428处包括螺纹连接。通过将螺纹连接426旋入电导体430中,设备面板422上的电导体430可固定于端子端428。
组装期间,屏蔽件400可通过第二通孔380插入外壳372的内部通孔374中。屏蔽件400插入内部通孔374直到屏蔽件400的凸缘408与外壳372的凸缘392相啮合。凸缘392与凸缘408啮合以防止凸缘408越过凸缘392插入内部通孔374。这样,屏蔽件400通过第二通孔380插入内部通孔374,但是被凸缘392防止或阻止从第一通孔376脱离外壳372。
图10是组合式连接器组件500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连接器组件500类似于图9中的连接器组件370。连接器组件500包括位于多个间隙504,506,508中的多个密封件502。密封件502可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O形圆环。第一间隙504位于屏蔽件400和外壳372之间且邻近外壳372的装配端382。第一间隙504可通过移除外壳372邻近凸缘392的一部分形成。
第二间隙506位于屏蔽件400和绝缘支架418之间。第二间隙506可通过移除绝缘支架418的一部分来形成。
第三间隙508设置在绝缘支架418和电触头424之间。第三间隙508也可通过移除绝缘支架418的一部分来形成。
密封件502可阻止流体侵入连接器组件350的内部通孔374。例如,密封件502可防止水流由外壳372的装配端382到达内部通孔374。可选地,也可采用密封粘结剂代替密封件502。例如,可在外壳372和屏蔽件400之间,屏蔽件400和绝缘支架418之间,和/或绝缘支架418和电触头424之间设置密封粘结剂。
密封件502可用于所述的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中,可在屏蔽件和外壳之间,屏蔽件和绝缘支架之间,和/或绝缘支架和电触头之间提供间隙,诸如第一间隙504,第二间隙506和第三间隙508。例如,参照图4中的连接器组件102,可在外壳504和屏蔽件106之间邻近外壳504的第二凸缘138的位置提供间隙504和/或密封件502。参照图5中的连接器组件160,可在外壳162和屏蔽件164之间接近外壳162的凸缘172的位置提供间隙504和/或密封件502。参照图6中的连接器组件200,可在间隙215中提供密封件502。参照图7中的连接器组件200,可在间隙217中提供密封件502。参照图8中的连接器组件260,可在邻近屏蔽件264第一和/或第二弯曲275,277的间隙中(未示出)设置一个或多个密封件502。但是,参照所述实施例也可在其他位置提供密封件502。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位置连接器组件450的剖面图。所述多位置连接器组件450包括多个从设备外壳454突出的连接器组件452。连接器组件45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每个连接器组件452包括外壳460,屏蔽件456和电触头458。外壳460,屏蔽件456和电触头458可与所述实施例相类似或相同。
连接器组件452的外壳460可与设备外壳454一体形成。设备外壳454可包括导体材料或由导体材料构成。例如,设备外壳454可由锌压铸件材料或铝形成。可选地,设备外壳454可由具有导电表面的绝缘材料构成。例如,设备外壳454可采用MID工艺由绝缘材料形成并涂覆电镀金属表面。
设备外壳454可将接收电连接器(未示出)的计算机设备(未示出)保持在每个连接器组件452上。例如,设备外壳454可保持滤波器或是放大器。
图12是具有绝缘支架472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470的透视图。连接器组件470可类似于图1到11所示的上述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例如,连接器组件470包括外壳474,其具有置于外壳474的内部腔体(未示出)中的屏蔽件476。电触头108置于屏蔽件476内且至少部分地被绝缘支架472围绕。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支架472由射出成型的聚合物构成。例如,绝缘支架472可采用射出成型工艺由塑料制成。通过采用射出成型工艺来制造绝缘支架472,绝缘支架472的制造成本可降低。
图13是连接器组件470的分解图。如图13所示,绝缘支架472包括主体478。主体478成形为配合在屏蔽件476之内。主体478具有中心孔480。电触头108插入中心孔480中使得主体478至少部分地被电触头108围绕。主体478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空隙482。空隙482为主体478中的通孔或气囊。在该描述性实施例中,主体478包括六个空隙482。空隙482可穿透主体478延伸。可选地,空隙482也可仅仅部分地通过478延伸。
可在主体478中提供空隙482以增加绝缘支架472的阻抗。如上所述,主体478可通过射出成型工艺由聚合物构成。射出成型工艺中所用的聚合物的阻抗低于其他绝缘支架所使用材料的阻抗。例如,用于形成绝缘支架472的材料的阻抗低于用来形成绝缘支架242(图3所示)的氟化聚合物的阻抗。空隙482中的气囊增大了绝缘支架472的阻抗。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加空隙482的数目和/或尺寸直到绝缘支架472的阻抗接近或近似等于不采用射出成型工艺制成的绝缘支架的阻抗。例如,空隙482的数目和/或尺寸可增加直到绝缘支架472的阻抗近似等于由氟化聚合物制成的绝缘支架的阻抗。
尽管图1至13描述了一个7/16DIN RF连接器,但是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可采用各种不同的电连接器。例如,连接器组件102可用作刀片式Neill-Concelman(“BNC”)连接器,C型连接器,Dezifix连接器,GR连接器,F连接器,HN连接器,Belling-Lee连接器或IEC169-2连接器,LC连接器,N连接器,SC RF连接器,螺纹式Neill-Concelman(“TNC”)连接器,或UHF连接器,诸如此类。因此如图1至13所示的7/16DIN RF连接器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外壳(104,202,262,372),由第一材料形成且包括匹配端(110,236,286,378),装配端(112,208,266,382),和内部腔体(119,316,336),内部腔体具有内表面(107,248,338,384),所述内表面在匹配端具有第一通孔,在装配端具有第二通孔,并具有多个内径;
屏蔽件(106,204,264,400),由第二材料制成且设置于内部腔体中,屏蔽件具有与外壳的内表面相啮合的外表面(139,328,354,406),该外表面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内部腔体的至少一个内径;
电触头(108,424),其置于内部腔体之内且构造为接收电缆的中心导体;以及
绝缘支架(242,418),其置于电触头和屏蔽件之间,该绝缘支架将电触头和屏蔽件电气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材料为绝缘材料而第二材料为导电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外壳的内表面和屏蔽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啮合阻止屏蔽件通过第一和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从内部腔体移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外壳包括与屏蔽件的外表面相啮合的凸缘(136,138,214,274,392),以阻止屏蔽件通过第一和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从内部腔体移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屏蔽件为第一屏蔽件(204),还包括第二屏蔽件(206),通过凸缘(214)来阻止第一屏蔽件通过第一通孔移开,通过与第一屏蔽件的弯曲(228)的啮合来防止第二屏蔽件通过第二通孔移开。
CN200910203965XA 2008-04-16 2009-04-16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03,956 US7753726B2 (en) 2008-04-16 2008-04-16 Composi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2/103,956 2008-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2284A true CN101562284A (zh) 2009-10-21
CN101562284B CN101562284B (zh) 2013-06-19

Family

ID=4079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9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284B (zh) 2008-04-16 2009-04-16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53726B2 (zh)
EP (1) EP2117084B1 (zh)
CN (1) CN101562284B (zh)
TW (1) TW20094570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601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WO2012100602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滤波器
CN104362474A (zh) * 2014-11-13 2015-02-18 镇江华浩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多种安装面板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4718669A (zh) * 2012-10-04 2015-06-17 泰科电子公司 头部组件
CN104823338A (zh) * 2012-11-30 2015-08-05 浩亭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屏蔽元件的绝缘体
CN106159533A (zh) * 2015-05-14 2016-11-23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4154B4 (de) * 2010-04-08 2011-12-15 Kathrein-Werke Kg Wandförmige HF-Baugruppe
US9136639B2 (en) * 2012-06-01 2015-09-1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for mounting within an explosion proof enclosur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US9510491B2 (en) 2014-02-17 2016-11-29 Lear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termination device
JP6247592B2 (ja) * 2014-05-12 2017-12-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雄コネクタ、雌コネクタ及び雄コネクタと雌コネ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DE102016101762A1 (de) 2016-02-02 2017-08-03 Küster Holding GmbH Gehäuse für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en
US10103497B2 (en) * 2016-08-08 2018-10-1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Grounding connector having compliant grounding contacts
DE102017117679B4 (de) * 2017-08-03 2019-06-13 Ims Connector Systems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DE102017117663B4 (de) * 2017-08-03 2020-06-18 Ims Connector Systems Gmbh Elektrischer Winkelsteckverbin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1434Y2 (zh) * 1986-09-17 1991-08-30
US5046952A (en) 1990-06-08 1991-09-10 Amp Incorporated Right angle connector for mounting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553012Y2 (ja) 1993-04-23 1997-11-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3433433B2 (ja) 1994-03-07 2003-08-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6386888B1 (en) 1999-10-04 2002-05-14 Osram Sylvania Inc. Modular connector
JP3423919B2 (ja) * 2000-05-08 2003-07-07 Smk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JP2003187917A (ja) * 2001-12-21 2003-07-0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シールド型コネクタ
US6860761B2 (en) * 2003-01-13 2005-03-01 Andrew Corporation Right angle coaxial connector
US6840803B2 (en) * 2003-02-13 2005-01-11 Andrew Corporation Crimp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cable
DE20318593U1 (de) * 2003-12-02 2004-02-26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Anordnung eines Elementes in einem Rundsteckverbinder
US7347727B2 (en) * 2004-01-23 2008-03-25 Andrew Corporation Push-on connector interface
FR2915324B1 (fr) 2007-04-17 2009-07-03 Radiall Sa Embase de connexion coaxiale 7-16.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601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WO2012100602A1 (zh) * 2011-01-27 201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滤波器
CN104718669A (zh) * 2012-10-04 2015-06-17 泰科电子公司 头部组件
CN104823338A (zh) * 2012-11-30 2015-08-05 浩亭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屏蔽元件的绝缘体
US9627819B2 (en) 2012-11-30 2017-04-18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Insulation insert with an integrated shielding element
CN104823338B (zh) * 2012-11-30 2017-04-26 浩亭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屏蔽元件的绝缘体
CN104362474A (zh) * 2014-11-13 2015-02-18 镇江华浩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多种安装面板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6159533A (zh) * 2015-05-14 2016-11-23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盖
CN106159533B (zh) * 2015-05-14 2020-05-22 泰连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盖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17084B1 (en) 2012-09-12
TW200945703A (en) 2009-11-01
CN101562284B (zh) 2013-06-19
US20090264017A1 (en) 2009-10-22
EP2117084A1 (en) 2009-11-11
US7753726B2 (en) 2010-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2284B (zh) 组合式电连接器组件
CN102792530B (zh) 壁式hf组件
EP3000154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rfi protection
CN103094766A (zh) 同轴连接器
US9017102B2 (en) Port assembly connector for engaging a coaxial cable and an outer conductor
US776669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mponents
CN104124574B (zh) 具有强制保持锁定特征的电缆组件
CN109546361A (zh) 电接触装置、电连接单元和组装电缆的方法
CN101064397B (zh) 接地结构及使用该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US20090093170A1 (en) Conducting member and 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ng member
CN101964484A (zh) 电插头和插座组件
CN104798265A (zh) 具有电容耦合连接器接口的同轴连接器和制造方法
CN105390857B (zh) 具有电缆出口区域垫圈的连接器模块
CN202084761U (zh) 连接器
EP3750215A1 (en) Electrical ferrule, electrical connecting unit as well as method for pre-assembling an electrical cable
US10505309B2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seal assembly
US85740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adapter to radially compress a shielding ferrule onto a cable
WO2013089912A1 (en) Preconnectorize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pparatus
US6409542B1 (en) Electrically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over-molded insulating cover
US7658647B2 (en) Cable arrangement with shielded cables
CN105958222B (zh) 屏蔽接地结构的高压线缆连接器
CN106972330B (zh) 一种弯式耐高电压射频同轴连接器结构
US9490573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with double casing
CN10246856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EP3557699B1 (en) Connector with reduc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