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624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624A
CN101551624A CNA2008100355963A CN200810035596A CN101551624A CN 101551624 A CN101551624 A CN 101551624A CN A2008100355963 A CNA2008100355963 A CN A2008100355963A CN 200810035596 A CN200810035596 A CN 200810035596A CN 101551624 A CN101551624 A CN 101551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image
carbon dust
speed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55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藤田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355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感光单元、中间转印元件及纸张传输单元。各感光单元携带第一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与这些感光单元接触,以使第一碳粉图像从这些感光单元分别转移并叠印至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以第一速度转动。纸张传输单元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纸张通过中间转印元件,以使中间转印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纸张上,其中,第二速度异于第一速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相较于喷墨打印机(inkjet printer),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提供文字及图像的高速及高品质打印。因此,激光打印机普遍地被应用为家庭或商业用途的电脑周边装置以应付大量的文件打印。
当激光打印机开始打印时,首先,对激光打印机内的感光鼓(photoconductive drum)或感光带(photoconductive belt)的表面进行充电及曝光以形成潜像(latent image)。具有潜像的感光鼓或感光带在接触或接近经过激光打印机的显影系统(development system)所处理而带电的碳粉(toner)后,碳粉会附着在潜像上,因此,潜像会转换成碳粉图像(toner image)。然后,此碳粉图像会被转印至纸张上。定着组件(fuser assembly)会接着应用热及压力将碳粉图像定着至纸张上。当打印完成后,感光鼓上残留的碳粉颗粒必须在下一次打印前被移除。
为了达成彩色打印效果,需使用不同颜色的碳粉颗粒。彩色激光打印机对应地运用了多个感光鼓以吸附不同颜色的碳粉颗粒。为了将碳粉颗粒从不同的感光鼓转印至纸张上,必须设置中间转印皮带(或中间转印滚轮)在感光鼓与纸张之间以使碳粉颗粒先转印至中间转印皮带(或中间转印滚轮),然后再转印至纸张上。
然而,当碳粉颗粒转印至纸张的表面后,由于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非常的薄弱,所以碳粉颗粒容易从纸张脱落。因此,在碳粉颗粒从纸张脱落之前,必须尽快地完成碳粉的定着,以免降低了打印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帮助碳粉图像稳固地附着在纸张上及提供使用者高品质的打印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感光单元、中间转印元件及纸张传输单元。各感光单元携带第一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与这些感光单元接触,以使这些第一碳粉图像从这些感光单元转移并叠印至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以第一速度转动。纸张传输单元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纸张通过中间转印元件,以使中间转印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纸张上,其中,第二速度异于第一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图像转印方法。图像转印方法包括:在多个感光单元上各自形成第一碳粉图像。接着,将这些感光单元上的第一碳粉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元件,其中,这些第一碳粉图像叠印在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然后,以第一速度转动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中间转移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接着,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纸张通过中间转印元件,其中,第二速度异于第一速度。转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至纸张上。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显示图1A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像转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显示图1A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多个感光单元,例如四个感光鼓112、114、116、118、中间转印元件130及纸张传输单元150。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各携带第一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130接触感光鼓112、114、116及118。第一碳粉图像从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各自转移并叠印至中间转印元件130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中间转印元件130以第一速度Vt转动。纸张传输单元150以第二速度Vs移动纸张200,并使纸张200通过中间转印元件130,以使中间转印元件130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纸张200上,其中,第二速度Vs异于第一速度Vt。
各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分别对应布电装置160、光源170及显像单元(developingunit)180。布电装置160用以对感光鼓112、114、116及118的表面充电(图1B仅显示感光鼓112),光源170用以根据图像信号来发射光线至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以改变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电性分布,使得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各自形成潜像。在本实施例中举感光鼓112为例说明。光源170,例如是激光,用以发射激光束至感光鼓112。当布电单元160对感光鼓112的表面充电时,光源170根据图像信号来开启与关闭激光,以在感光鼓112上形成点分布,因此而形成潜像。
显像单元180,用以将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各自的潜像转换成第一碳粉图像。举感光鼓112为例说明,显像单元180具有碳粉槽181,用以提供碳粉。各个感光鼓112、114、116及118所对应的显像单元180各自提供不同颜色的碳粉颗粒。在本实施例中,碳粉例如包括青绿色颗粒(cyan particle)、洋红色颗粒(magenta particle)、黄色颗粒(yellow particle)及黑色颗粒。
各感光鼓112、114、116及118携带由上述提及的单色碳粉颗粒所形成的第一碳粉图像。例如,感光鼓112的用以吸引显像单元180所提供的青绿色颗粒以形成青绿色碳粉图像。感光鼓114用以吸引洋红色颗粒以形成洋红色图像。感光鼓116用以吸引黄色颗粒以形成黄色图像。感光鼓118用以吸引黑色颗粒以形成黑色图像。感光鼓112、114、116及118的第一碳粉图像分别是青绿色图像、洋红色图像、黄色图像及黑色图像。
中间转印元件130包括中间转印皮带132。中间转印皮带132可转动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且通过第一滚轮134及第二滚轮136的驱动得以转动。中间转印皮带132接触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因此,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第一碳粉图像可转移并叠印至中间转印皮带132上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虽然本实施例使用中间转印皮带132,然而本发明并没有因此而受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元件130可包括中间转印滚轮(intermediate transfer roller,ITR),用以同时接触在感光鼓112、114、116及118。
纸张传输单元150包括第三滚轮152及驱动机构(未显示),用以驱动第三滚轮152。纸张传输单元150也可包括传送皮带(Conveying Belt),纸张200可透过传送皮带而被传送至转印区,在此转印区中中间转印皮带132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被转印至纸张200上。第三滚轮152邻近于第二滚轮136。第二滚轮136抵靠在中间转印皮带132上,用以施压在中间转印皮带132以致纸张200受压。当纸张200通过第二滚轮136及第三滚轮152间的间隙时,纸张200会接触中间转印皮带132,使中间转印皮带132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纸张200上。
移动纸张200的第二速度Vs异于中间转印皮带132的第一速度Vt。移动纸张200的第二速度Vs可大于或小于中间转印皮带132的第一速度Vt。由于第一速度Vt及第二速度Vs的速度差及纸张200与中间转印皮带132间的摩擦力,在纸张200与中间转印皮带132之间会对应地产生剪力(Shear Force)。此剪力帮助了第二碳粉图像上的碳粉颗粒稳固地附着在纸张200上。较佳地,第一速度Vt实质上为第二速度Vs的92%~98%。或者,第一速度Vt实质上为第二速度Vs的102%~110%。
在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纸张200后,为了确保第二碳粉图像的碳粉颗粒保存在纸张200上,较佳地,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定着单元190,用以将第二碳粉图像定着(fuse)至纸张200。定着单元190可以是定着组件(fuser assembly),定着组件190可具有滚轮且设置在第二滚轮136及第三滚轮152的附近。当纸张200通过第二滚轮136及第三滚轮152间的间隙后接着通过定着组件,定着组件会将热及压力均匀地施加在纸张200上,以使第二碳粉图像的碳粉颗粒稳固地结合至纸张200上。
由于残留在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碳粉颗粒是多余的且无法再使用,所以这些多余的碳粉颗粒应该要被移除掉。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清除单元(cleaningunit)195,用以移除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残留碳粉颗粒。举感光鼓112为例说明。如图1B所示,清除单元195较佳地包括放电灯(discharge lamp)197,用以移除残留在感光鼓112上的电荷(charge),以使碳粉颗粒无法附着在感光鼓112上。清除单元195也可以是软性塑胶叶片(soft plastic blade)(未显示),以擦去感光鼓112上的残留碳粉颗粒并将其容置在废料储器(未显示)里。
请参照图2,其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像转印方法的流程图。图像转印方法包括步骤S1~S5:在步骤S1中,在多个感光鼓上分别地形成第一碳粉图像;在步骤S2中,转印这些感光鼓上各个的第一碳粉图像至中间转印元件,其中,第一碳粉图像叠印在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在步骤S3中,以第一速度转动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中间转印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在步骤S4中,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纸张通过中间转印元件,其中,第二速度异于第一速度;在步骤S5中,转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第二碳粉图像至纸张。
如图1A、图1B及图2所示。在步骤S1中,使感光鼓112、114、116及118的表面带电。激光发射器根据图像信号发射激光至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以改变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电性分布,以在各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形成潜像。通过显像单元180所提供的碳粉,各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吸附各色的碳粉颗粒而将潜像转换成第一碳粉图像。
在步骤S2中,感光鼓112、114、116及118上的第一碳粉图像被转移并叠印在中间转印元件130上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
在步骤S3~S5中,中间转印元件130的第一速度Vt实质上为移动纸张的第二速度Vs的92%~98%。或者,第一速度Vt实质上为第二速度Vs的102%~110%。
为了稳固地将第二碳粉图像结合在纸张200,在步骤S5之后,图像转印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碳粉图像定着至纸张200的步骤。在完成定着步骤后,通过清除单元195移除感光鼓112、114、116及118及中间转印元件130上残留的碳粉颗粒。
传统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碳粉颗粒是通过碳粉的范德华力附着在纸张上。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是利用中间转印元件与纸张间的速度差,使得纸张200与中间转印皮带132之间产生剪力以帮助第二碳粉图像稳固地附着在纸张上。当碳粉图像稳固地附着在纸张上时,碳粉图像上的碳粉颗粒就不会轻易地从纸张脱落,使得纸张上的碳粉图像能够忠实地呈现出文字或图像。因此,图像品质大幅地提升。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
112、114、116、118:感光鼓
130:中间转印元件
132:中间转印皮带
134:第一滚轮
136:第二滚轮
150:纸张传输单元
152:第三滚轮
160:布电装置
170:光源
180:显像单元
181:碳粉槽
190:定着单元
195:清除单元
197:放电灯
200:纸张
Vt:第一速度
Vs:第二速度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感光单元,各所述感光单元分别携带第一碳粉图像;
中间转印元件,与所述多个感光单元接触,各所述第一碳粉图像从所述多个感光单元转移并叠印至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第一速度转动;以及
纸张传输单元,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所述纸张通过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使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转印至所述纸张上,其中,所述第二速度异于所述第一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实质上为所述第二速度的92%~9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实质上为所述第二速度的102%~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感光单元上的第一碳粉图像各为不同颜色的碳粉图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元件包括中间转印皮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元件包括中间转印滚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感光单元包括感光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着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二碳粉图像定着至所述纸张。
9.一种图像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个感光单元上分别形成第一碳粉图像;
转印各所述感光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碳粉图像至中间转印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碳粉图像叠印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形成第二碳粉图像;
以第一速度转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所述中间转移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
以第二速度移动纸张并使所述纸张通过所述中间转印元件,其中,所述第二速度异于所述第一速度;以及
转印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至所述纸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所述中间转移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的所述步骤包括:
以所述第一速度转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所述中间转移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所述第一速度实质上为所述第二速度的92%~98%。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所述中间转移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的所述步骤包括:
以所述第一速度转动所述中间转印元件,以移动所述中间转移元件上的所述第二碳粉图像,所述第一速度实质上为所述第二速度的102%~11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多个感光单元上的所述多个第一碳粉图像各为不同颜色的碳粉图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碳粉图像定着至所述纸张。
CNA2008100355963A 2008-04-03 2008-04-03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Pending CN101551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55963A CN101551624A (zh) 2008-04-03 2008-04-03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55963A CN101551624A (zh) 2008-04-03 2008-04-03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624A true CN101551624A (zh) 2009-10-07

Family

ID=41155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55963A Pending CN101551624A (zh) 2008-04-03 2008-04-03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16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081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维维德层压技术有限公司 施加转印材料至基材表面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081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维维德层压技术有限公司 施加转印材料至基材表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3194B2 (en) Ink development units for printers
US7801455B2 (en) Architecture for a multi toner printing system
CN1048658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95690C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576514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3461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70108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21396B (zh) 带驱动装置、使用其的转印单元和用该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JP20090515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5516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CN104062867A (zh) 热转印印刷薄板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US78900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454891A (zh) 更换用带单元和带更换方法
KR19990048148A (ko) 전자사진방식 프린터
JP61704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8918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28362B2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8184B1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81827A (ja)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給紙ユニット及び定着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913468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0370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259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33914A (ja)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46788B (zh) 充电器和使用该充电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