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8308A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8308A
CN101548308A CNA200880000916XA CN200880000916A CN101548308A CN 101548308 A CN101548308 A CN 101548308A CN A200880000916X A CNA200880000916X A CN A200880000916XA CN 200880000916 A CN200880000916 A CN 200880000916A CN 101548308 A CN101548308 A CN 10154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ower
threshold
circuit
data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09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8308B (zh
Inventor
山下武
泽一树
山本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3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 G09G3/2022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71Adjustment of the gradation level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gradation scale, e.g. by redistribution or clipp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将通信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来驱动数据电极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算出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的功率运算电路(62);和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算出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温度的温度运算电路(61)。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在至少由所述功率运算电路(62)算出的功率运算值(PE)超过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由所述温度运算电路(61)算出的温度运算值(TE)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成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小的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壁挂电视和大型监视器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具有按平面状排列多个像素的图像显示设备为代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简称为“面板”)在相对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形成多个放电单元作为像素。前面板在前面玻璃基板上彼此平行地多对形成由1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并形成电介质层和保护层,使其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背面板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电介质层,使其覆盖这些数据电极和进一步在其上与数据电极平行的多个隔壁,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荧光体层。并且,相对配置前面板和背面板,使得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立体相交,并加以密封,而在内部放电空间内封入放电气体。这里在与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相对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这种结构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通过该紫外线来激励发光RGB各色的荧光体而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使用了子场法。其是将1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下面,将子场简称为“SF”),通过在各个子场上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而进行图像显示的方法。并且,子场各自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在初始化期间,通过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放电,形成进行接着的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在写入期间,对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并且,对数据电极施加与要显示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写入脉冲电压,而在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之间有选择地产生写入放电,进行有选择的壁电荷形成。在接着的维持期间,将对应于要发光的显示亮度的规定次数的维持脉冲电压施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并有选择地对进行了基于写入放电的壁电荷形成的放电单元进行放电而加以发光。将每个子场的显示亮度的比值称作“亮度加权”。
等离子显示装置为了驱动面板,具有驱动扫描电极用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驱动维持电极用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驱动数据电极用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各电极的驱动电路施加各个电极所需的驱动电压波形。这里,若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侧看,则各数据电极是具有相邻的数据电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合成电容的容性负载。因此,为了对各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波形,必须充放电该电容。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不仅是伴随写入放电的放电,倒是伴随该数据电极具有的电容的充放电的消耗功率的比例更大。并且,该充放电电流大大依赖于所显示的图像信号。例如,由于在对所有数据电极都不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充放电电流是0,所以消耗功率也最小。同样,由于在对所有数据电极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充放电电流也为0,所以消耗功率也小。但是,在向数据电极随机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充放电电流变大,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也变大。
这样,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依赖于图像信号而大大变化。因此,将向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供给功率的数据电极用电源设计为具有充分大的功率供给能力,使得即使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最大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正常的写入动作。但是,随着面板的大屏幕化、高精细化发展,消耗功率的最大值比通常图像显示时的消耗功率大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数据电极用电源,使其可供给需要的功率是不经济的。
因此,公开了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来预测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若该预测值在设置值以上,则使亮度加权小的子场的写入动作停止,而限制灰度等级,由此,来降低消耗功率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另外,还公开了实际检测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在消耗功率大时,限制灰度等级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进一步,公开了根据使图像信号与子场相对应的图像数据,来估计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在估计温度高的情况下,转换图像信号而降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
但是,例如在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在根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中的消耗功率来限制灰度等级的方法中,产生以快的周期重复消耗功率的升高和降低的现象的可能性提高。例如,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上添加了保护电路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保护电路也频繁进行保护动作。因此,有为进行保护,而暂时停止图像显示等不能进行稳定的显示动作的危险。另一方面,例如,在如专利文献3那样,根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中的温度来限制灰度等级这种方法中,可以抑制保护电路频繁进行保护动作这种现象,但是有对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不能立即加以对应的问题。另外,若消耗功率和温度的升高与降低重复,则重复进行灰度等级的限制和不限制。该灰度等级限制的重复变为显示图像上的闪烁,还存在带来了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66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271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149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使用在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的相交部形成了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同时将图像信号的1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而分别在该子场中使所述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从而显示图像,包括:图像信号转换电路,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在各个子场期间中使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用的图像数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根据图像数据来驱动数据电极;功率运算部,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温度运算部,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并且,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输入了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量变多的图像信号,也可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同时,可通过稳定的动作,而不会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误动作地进行图像显示。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图像信号转换电路作为规定的温度阈值具有第1温度阈值与比第1温度阈值小的第2温度阈值。等离子显示装置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第1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等离子显示装置也可以为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为规定的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为第2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的结构。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作为规定的功率阈值,具有第1功率阈值和比第1功率阈值小的第2功率阈值;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第1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转换电路也可为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为第2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为规定的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即使输入了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量变多的图像信号,也可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同时不会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误动作,而抑制了闪烁等,可通过稳定的动作来进行图像显示。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数据电极驱动电路具有与按每个块来区分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数据电极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部。可以为功率运算部算出述多个驱动部的总消耗功率;温度运算部算出多个驱动部中最高的温度的结构。
通过该结构,通过所算出的驱动部的总消耗功率与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比较,可以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另外,通过在各驱动部中最高温度与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比较,可以以温度升高最多的驱动部为基准来抑制各驱动部的温度升高,可以保护所有驱动部免受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图像信号转换电路可以为在至少1个子场中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即使不改变编码表格,也可通过仅在对应的子场中使写入动作停止,而可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面板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相同面板的电极排列图;
图3是表示向相同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和图像数据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和图像数据的关系的另一例,是表示在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
图5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和图像数据的关系的另一例,是表示在第1SF和第2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
图6是表示控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用的电路结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框图;
图7A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的图;
图7B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根据功率运算值,对象SF数决定电路所决定的对象SF数的图;
图7C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根据温度运算值,对象SF数决定电路所决定的对象SF数的图;
图7D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了对象SF数中作为最大值检测器检测出的大的数的删除对象SF数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9是表示控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用的电路结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框图;
图10A是表示为决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对象SF数Nte而设置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表示为决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对象SF数Npe而设置的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的一例的图;
图11A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的图;
图11B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了根据功率运算值,对象SF数决定电路所决定的对象SF数的图;
图11C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根据温度运算值,对象SF数决定电路所决定的对象SF数的图;
图11D是表示生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是表示作为对象SF数中最大值检测器检测出的大的数的删除对象SF数的图;
图1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之间,温度运算值TE反复升高和降低的情况下,对象SF数Nte的值振动的情形的图;
图12B是表示在相同情况下,抑制对象SF数Nte的振动用的处理进行的一动作例的图。
其中,
10 面板
21 前面基板
22 扫描电极
23 维持电极
24 显示电极对
25,33 电介质层
26 保护层
31 背面基板
32 数据电极
34 隔壁
35 荧光体层
40,400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
41 第1图像转换部
42 第2图像转换部
43,46 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
44,45,47,48 对象SF数决定电路
52 数据电极驱动电路
53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54 维持电极驱动电路
55 定时产生电路
60 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
61 温度运算电路(温度运算部)
62 功率运算电路(功率运算部)
63 温度变化检测电路
64 功率变化检测电路
433,612 最大值检测器
521 驱动IC(驱动部)
601 负载运算电路
611 累加运算器
621 加法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面板10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面板10构成为相对配置玻璃制的前面基板21和背面基板31,并在其之间形成放电空间。前面基板21上彼此平行地成对多个形成构成显示电极对24的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并且,形成电介质层25,使其覆盖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并在电介质层25上形成保护层26。在背面基板31上形成多个数据电极32,形成电介质层33,使其覆盖该数据电极32。在电介质层33上设置平行井字状的隔壁34。在电介质层33的表面和隔壁34的侧面上设置荧光体层35。并且,在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与数据电极32相交的方向上相对配置前面基板21和背面基板31,并在其之间形成的放电空间上封入例如氖和氙的混合气体作为放电气体。另外,面板10的构造并不限于如上这样,也可具有例如条纹状的隔壁。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面板10的电极排列图。在行方向上排列长的n条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图1的扫描电极22)和n条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图1的维持电极23),在列方向上排列长的m条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图1的数据电极32)。并且,在1对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i=1~n)和1个数据电极Dj(j=1~m)相交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放电空间内形成m×n个放电单元。
接着,说明驱动面板10用的驱动电压波形。本实施方式中,举将1场分割为10个子场(“第1SF”、“第2SF”、…、“第10SF”)。各子场分别具有例如“1”、“2”、“3”、“6”、“11”、“18”、“30”、“44”、“60”、“80”的亮度加权的一例来加以说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越是后配置的子场的亮度加权越大。但是,本发明中,子场数和各子场的亮度加权并不限于上述值。
图3是表示向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面板10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
在初始化期间,首先在其前半部分,将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和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保持为0V,对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施加从作为放电起始电压以下的电压Vi1向超过放电起始电压的电压Vi2缓慢升高的点亮(lamp)电压。这样,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而在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上贮存了壁电压。这里,所谓电极上的壁电压是指通过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上和荧光体层上等中贮存的壁电荷产生的电压。
接着,在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分,将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保持为电压Ve1,向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施加从电压Vi3向电压Vi4缓慢降低的点亮电压。这样,在所有放电单元中,再次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而将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上的壁电压调整为适用于写入动作的值。
另外,也可在构成1场的子场里的几个子场中省略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这种情况下,对在前一子场中进行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有选择地进行初始化动作。图3中表示了在第1SF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具有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初始化动作、在第2SF之后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仅有后半部分的初始化动作的驱动电压波形。
在写入期间,向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Ve2。并且,向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中第1行要发光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k=1~m)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并且向第1行的扫描电极SC1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由此,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1之间与维持电极SU1和扫描电极SC1之间产生写入放电,而在该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SC1上贮存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1上贮存负的壁电压。这样,在第1行要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而进行在各电极上贮存壁电压的写入动作。另一方面,在没有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Dh(h≠k)与扫描电极SC1的相交部上不产生写入放电。通过将以上的写入动作依次进行到第n行的放电单元为止,而终止写入期间。
如上所述,驱动各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的是后述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但是若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看,则各数据电极Dj是容性负载。因此,在写入期间,每次向各数据电极施加的电压从接地电位0V变到写入脉冲电压Vd,或从写入脉冲电压Vd变到接地电位0V时,必须充放电该电容。并且,若该充放电的次数多,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也变多。
在接着的维持期间,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回到0V,而向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施加维持脉冲电压Vs。这时,在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之间的电压变为在维持脉冲电压Vs上加上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大小后的电压,而超过放电起始电压。在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而进行发光。这时,在扫描电极SCi上贮存了负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i上贮存了正的壁电压。接着,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回到0V,而向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施加维持脉冲电压Vs。由此,在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由于维持电极SUi上和扫描电极SC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起始电压,所以再次在维持电极SUi和扫描电极SC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结果,在维持电极SUi上贮存了负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SCi上贮存了正的壁电压。
之后,同样通过向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和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施加与亮度加权成正比的数目的维持脉冲电压,从而在写入期间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持续进行维持放电。另外,在写入期间中没有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维持放电,而保持在初始化期间终止时的壁电压。这样,维持期间中的维持动作终止。
在接着的第2SF~第10SF中,初始化期间和写入期间也与第1SF同样,进行维持期间除了维持脉冲数之外,与第1SF的维持期间同样的维持动作。由此,控制为按每个子场使各个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且组合各子场的亮度加权而进行图像显示。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0、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定时产生电路55、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作为温度运算部的温度运算电路61、作为功率运算部的功率运算电路62、和供给各电路块所需的功率的电源电路(未图示)。
定时产生电路55以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为基础,产生控制各电路框图的动作的各种定时信号,并供给各个电路框图。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根据各种定时信号,将图3所示的驱动电压波形分别施加到扫描电极SC1~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根据各种定时信号,将图3所示的驱动电压波形施加给维持电极SU1~维持电极SUn。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转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为使说明简单,图像信号是红、绿、蓝的基色信号,假定为基色信号各自为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255”的数字信号。
图5A、5B、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和图像数据的关系的例子的图。这样,将表示对所输入的图像信号在哪个子场中使放电单元发光的关系在下面简称为“编码”。在图5A、5B、5C中,最左列表示的数值表示与图像信号的亮度对应的值,在其右侧表示显示对应的图像信号的亮度时是否在各子场中使放电单元发光,“0”表示不发光、“1”表示发光。如图5A所示,例如在输入了基色信号“1”的情况下,仅在具有亮度加权1的第1子场中使放电单元发光,而显示“1”的亮度。在输入了基色信号“7”的情况下,在亮度加权“1”的第1SF和亮度加权“6”的第4SF中使放电单元发光,而显示“7”的亮度。在输入了基色信号“14”的情况下,在具有亮度加权“1”、“2”的第1SF、第2SF和具有亮度加权“11”的第5SF中,使放电单元发光,而显示亮度“14”。在显示亮度“3”的情况下,有在第1SF和第2SF中使放电单元发光的方法和仅在第3SF中使其发光的方法,但是在这种可进行多个编码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使其点亮的编码。即,在显示亮度“3”的情况下,如图5A所示,在第1SF和第2SF中使放电单元发光。将上述这种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的电路可以通过使用用了ROM等的数据转换表格加以实现。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根据后述的转换控制数据来改变编码。转换控制数据是至少表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比规定的功率阈值大的情况和温度比规定的温度阈值大的情况的数据,根据该转换控制数据,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具体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示意上,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若判断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变大,则改变为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例如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
图5B、图5C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转换控制数据来改变的编码的另一例的图,图5B表示在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图5C表示在第1SF和第2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第1SF~第3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与在第1SF~第4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等也相同。例如如图5B所示,根据在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不能显示亮度“1”、“3”、“4”、“6”、…等。但是,由于在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所以可以减少该部分的消耗功率。这样,若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增加,则能够显示的亮度数减少,但是可以减少写入动作用的消耗功率。
另外,上述这种编码的改变可以通过切换使用多个数据转换表格来加以实现,但是,还可通过例如将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的对应的比特固定为“0”,来容易地实现。另外,如上述所示,除了不向所有数据电极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之外,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在向所有数据电极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也变小。
因此,代替如图5B和图5C这种在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可构成为若判断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变大,则改变为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进行写入动作这种编码。该情况下,例如,可通过将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的对应的比特固定为“1”来容易实现。下面,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举使用了如图5B和图5C这种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一例来加以说明。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在各个子场期间中使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用的图像数据。尤其,在该转换处理中,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至少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比规定的功率阈值大的情况下和温度比规定的温度阈值大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下面说明该转换处理的细节。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将如上所述这样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与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分别对应的信号,来分别驱动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
另外,还将由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给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通过运算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各场中的负载量。
如上所述,由于若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看,数据电极32为容性负载,所以若施加给数据电极32的电压频繁变化,则由于充放电数据电极32具有的电容,所以负载变重。由此,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变大。例如,在具有第偶数个扫描电极SCp(p=偶数)的放电单元中施加写入脉冲电压,在具有第奇数个扫描电极SC(p+1)的放电单元中不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则变为向对应的数据电极Dj交替施加电压0和电压Vd,消耗功率变大。除此之外,在两相邻数据电极D(j—1)、D(j+1)反相交替施加电压0和电压Vd的情况下,消耗功率进一步变大。
相反,在向所有数据电极32都没有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消耗功率最小,在向所有数据电极32施加写入脉冲电压的情况下消耗功率也小。在通常的图像显示时,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根据图像信号改变。根据这种理由,在对关注放电单元施加各相邻放电单元的发光状态相反的这种方格模样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增大,由此,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也增大。
也可根据这种各放电单元的驱动状态和消耗功率的关系,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运算例如图像数据的各子场中的左右和上下放电单元间的数据的异或逻辑,由此,检测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进一步,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也可通过求出这些各运算结果的总和,来检测出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并根据该变化次数,来算出以场为单位估计出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负载量。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将这样运算出的负载量作为负载值,通知给温度运算电路61和功率运算电路62。
温度运算电路61通过对由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算出的负载值进一步实施运算处理,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温度。另外,功率运算电路62通过对由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算出的负载值进一步实施运算处理,而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这样,温度运算电路61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温度。另外,功率运算电路62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
温度运算电路61将算出的温度作为温度运算值T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功率运算电路62将算出的消耗功率作为功率运算值P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根据所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和功率运算值PE,来生成转换控制图像信号用的转换控制数据,并输出通过基于转换控制数据的编码而生成的图像数据。
通过为如以上所说明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输出的图像数据,功率运算电路62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温度运算电路61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温度。进一步,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根据算出的消耗功率和温度来生成转换控制数据。并且,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根据该转换控制数据,至少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运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算出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改变为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即,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动作为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执行这种反馈处理,而根据图像信号自适应控制消耗功率。
接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自适应控制消耗功率用的更详细的结构。图6是表示控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用的电路结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框图。这里,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由作为多个驱动用的集成电路的驱动部的IC构成。并且,举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具有与按每个块来区分的面板10的数据电极32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部的一例来加以说明。图6中,举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含有的这种驱动IC521是4个,按每个驱动IC521算出消耗功率和温度的一例。
首先,如图6所示,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具有第1图像转换部41、第2图像转换部42和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第1图像转换部41将所供给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根据如图5A所示这种规定的编码来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通知的转换控制数据,将基于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改变为例如在图5B和图5C所示这种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将这样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给分别与按每个块来区分的面板10的数据电极32连接的多个各驱动IC521。下面说明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的细节。
接着,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具有按每个驱动IC521算出对应于各场中的负载量的负载值的多个负载运算电路601。负载运算电路601通过如上这种异或运算及该总和运算,来检测出图像数据的对应块中的左右和上下放电单元间的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而作为每个驱动IC521的负载值输出。
接着,温度运算电路61具有使用从负载运算电路601通知的负载值,来通过运算判断每个驱动IC521的温度的多个累加运算器611与检测出来自各累加运算器611的输出值中的最大值来加以输出的最大值检测器612。各累加运算器611通过分别对应于各驱动IC521来累加运算负载值,从而算出对应的驱动IC521中的温度的预测值。即、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为由负载运算电路601算出的负载值与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成正比,通过由累加运算器611按每单位时间来积分对应于这种消耗功率的负载值,而判断温度。更具体的,累加运算器611可以通过例如、考虑了放热量的循环型滤波器来实现。即,可以通过为如将放热量作为满足0<α<1的系数α来设置,并对每个场供给的负载值,相加当前场的负载值和α倍后的前一场的输出值的结构,而预测驱动IC521中的温度。各累加运算器611将这样判断出的温度的判断值通知给最大值检测器612。最大值检测器612检测出从各累加运算器611通知的温度的判断值中的最大值,并将检测出的最大值作为温度运算值T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也可为如温度运算电路61那样,判断出每个驱动IC521的温度,并求出其最大值的结构。即,也可构成为运算出多个驱动部中最高的温度。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以温度升高最多的驱动IC521为基准来抑制各驱动IC521的温度升高。因此,等离子显示装置在有多个驱动IC521的情况下,也可可靠保护所有驱动IC521免受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问题的影响。
功率运算电路62具有求出负载运算电路601通知的负载值的总和的加法器621。即,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为由负载运算电路601算出的负载值与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成正比,并通过加法器621来进行这种各负载值的总和运算。由此,功率运算电路62算出由所有的驱动IC521造成的消耗功率、即多个驱动部的消耗总功率。功率运算电路62将这样求出的各负载值的总和作为功率运算值PE来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
将来自温度运算电路61的温度运算值TE和来自功率运算电路62的功率运算值P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的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具有根据温度运算值TE来决定子场数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根据功率运算值PE来决定子场数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与检测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和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的输出值中的最大值来加以输出的最大值检测器433。另外,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和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决定的子场数对应于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数。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存储表示规定的温度值的温度阈值Tth与表示规定的功率值的功率阈值Pth,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通知温度阈值Tth,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通知功率阈值Pth。
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根据所通知的温度阈值Tth,根据温度运算值TE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并作为对应于温度运算值TE的对象SF数Nte输出。具体上,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通知针对温度运算值TE的一个以上的温度阈值Tth。并且,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比较按每个场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与温度阈值Tth,来判断温度运算值TE是否超过表示规定温度的温度阈值Tth。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通过该判定结果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例如,设置第1温度阈值与第2温度阈值,在温度运算值TE为第1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设作“0”,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第1温度阈值且为第2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设作“1”,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第2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设作“2”。
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根据所通知的功率阈值Pth,根据功率运算值PE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并作为对应于功率运算值PE的对象SF数Npe输出。具体上,与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同样,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通知针对功率运算值PE的1个以上的功率阈值Pth。并且,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比较对每个场通知的功率运算值PE和功率阈值Pth,来判断功率运算值PE是否超过表示规定功率的功率阈值Pth。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根据该判定结果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
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由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决定的对象SF数Nte与由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决定的对象SF数Npe中大的数值,并将所检测出的数值作为删除对象SF数Nsf。最大值检测器433将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作为转换控制数据通知给第2图像转换部42。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通过这种结构,将基于温度的对象SF数Nte与基于消耗功率的对象SF数Npe中大的数作为从亮度加权最小的子场起顺序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数、即作为为删除对象的SF数的删除对象SF数Nsf,并作为表示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通知给第2图像转换部42。
这样,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所通知的转换控制数据表示的子场数、即删除对象SF数Nsf,从亮度加权最小的子场起设置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个数。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所设置的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的个数,将如图5A所示这种基于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改变为例如基于如图5B和图5C所示这种编码的图像数据,即、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这样,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在至少1个子场中改变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上面,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的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至少判断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超过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和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并将所生成的删除对象SF数Nsf作为转换控制数据通知给第2图像转换部42。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这种转换控制数据,来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图7A、7B、7C、7D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功率运算值PE和温度运算值TE来生成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的图。下面,参考图7A、7B、7C、7D,说明通过如图6所示的结构,根据图像信号来自适应控制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的动作。这里,举设所有子场的个数为10,删除对象的子场个数可从1变到8的一例来加以说明。即,作为子场设置如图5A所示这种第1SF~第10SF的子场,并根据转换控制数据,进行在如图5B所示这种亮度加权最小的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到不进行第1SF~第8SF的写入动作的编码的改变控制。具体上,在转换控制数据中,举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0”时,将所有子场作为写入动作的对象,同时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1”时,将第1SF作为删除对象,依次随着删除对象SF数Nsf的增加,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8”时,将第1SF~第8SF作为删除对象的一例。
图7A表示切换输入如通常的图像信号和方格模样的图像那样,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时,表示了功率运算值PE和温度运算值TE的变化的一例。图7A中,表示了在时刻t1之前输入通常的图像信号,之后,在时刻t1到时刻t4期间,输入方格模样的图像信号,在时刻t4之后回到通常的图像信号的情况。
图7A中,表示了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决定针对温度运算值TE的对象SF数Nte用的温度最大阈值Tth__max和温度最小阈值Tth__min、与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决定针对功率运算值PE的对象SF数Npe用的功率最大阈值Pth__max和功率最小阈值Pth__min。即,这里举删除对象的子场个数为“8”的一例,因此,在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中存储了不同的8个值的温度阈值Tth和不同的8个值的功率阈值Pth。根据该个数,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最小阈值Tth__min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作为“0”输出,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小阈值Tth__min且为次小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作为“1”输出。并且,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依次根据各阈值使对象SF数Nte增加,同时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大阈值Tth__max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作为“8”输出。同样,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在功率运算值PE为功率最小阈值Pth__min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作为“0”输出,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功率最小阈值Pth__min且为次小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作为“1”输出。并且,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依次根据各阈值使对象SF数Npe增加,同时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了功率最大阈值Pth__max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作为“8”输出。
图7B表示了根据图7A所示的功率运算值PE,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所决定的对象SF数Npe。图7C表示根据图7A所示温度运算值TE,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所决定的对象SF数Nte。图7D表示在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中作为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的大的数的删除对象SF数Nsf。
首先,在图7A、7B、7C、7D中,由于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输入通常的图像信号,所以在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发光状态的关系变为随机。因此,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不极端地增加,另外,各负载运算电路601检测的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也不极端地增加,所以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输出的负载值也例如为平均的负载值。
因此,如图7A所示,从功率运算电路62输出的功率运算值PE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中的功率最小阈值Pth_min以下。结果,如图7B所示,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将对象SF数Npe作为“0”输出。同样,从温度运算电路61输出的温度运算值TE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中的温度最小阈值Tth__min以下。结果,如图7C所示,在到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也将对象SF数Nte作为“0”输出。最大值检测器433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由于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的任何一个都是“0”,相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的其中一个值,而如图7D所示,输出使删除对象SF数Nsf为“0”这种转换控制数据。
第2图像转换部42接受这种使删除对象SF数Nsf为“0”的转换控制数据,并基于此,将所有子场作为写入动作的对象。即,第2图像转换部42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0”的情况下,不改变通过第1图像转换部41来基于如图5A所示这种规定的编码生成的图像数据,并按每个块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各驱动IC521。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这样供给了通常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执行上述这种动作,而使用所设置的所有子场来进行显示处理。
接着,说明在图7A、7B、7C、7D所示时刻t1到时刻t4的期间,输入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发光状态的关系为反转关系的方格模样的图像信号的情况。若输入这种图像信号,则如上所述,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增加,由此,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也增大。各负载运算电路601为了检测出这样增大的变化次数,分别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输出的负载值也急剧增加。因此,如图7A所示,时刻t1到时刻t2,从功率运算电路62输出的功率运算值PE也急剧增大,而超过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中的功率最大阈值Pth__max。结果,如图7B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依次输出如“1”“3”“8”这种值的对象SF数Npe。
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运算电路61中的各累加运算器611分别累加运算从负载运算电路601输出的负载值,所以如图7A所示,温度运算值TE在时刻t1之后不急剧增大而慢慢增加。因此,如图7C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输出“0”这种值的对象SF数Nte。
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中大的数。因此,如图7D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期间中,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pe,而依次输出表示如“1”“3”“8”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由于接受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顺序为“1”“3”“8”的转换控制数据,所以改变为仅基于删除对象SF数Nsf的子场数停止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即,第2图像转换部42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1”的情况下,将第1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在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同样,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3”的情况下,将第1SF到第3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在第1SF~第3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8”的情况下,第2图像转换部42将第1SF到第8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在第1SF~第8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了消耗功率急剧增大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来响应于急剧增大的消耗功率,第2图像转换部42改变为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的图像数据。
如图7A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期间中,通过经这种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将第1SF到第8SF作为删除对象,而变为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的图像数据,所以暂时急速升高的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按照从时刻t2附近起减少的方式动作。即,在时刻t2到时刻t3中,经这种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的动作继续,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随之,功率运算值PE也慢慢减少,对象SF数Npe也如图7B所示这样,为如“6”“5”这样慢慢减少。
另一方面,因消耗功率伴随时刻t1起的图像信号改变增加,从时刻t2附近起各驱动IC521的温度慢慢增加,随之,温度运算值TE也慢慢增加。因此,如图7A所示,温度运算值TE超过对象SF数决定电路45中的温度最小阈值Tth__min。由此,如图7C所示,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期间中起,对象SF数决定电路44依次输出如“1”“2”“3”这种值的对象SF数Nte。
在时刻t2到时刻t3期间,若比较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则如图7B、7C所示,在该期间中,还是对象SF数Npe大。因此,最大值检测器433在时刻t2到时刻t3期间,还选择作为大数的对象SF数Npe,而如图7D所示,依次输出表示如“6”“5”“4”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进一步,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来输出使对象的子场的写入停止的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了使消耗功率急剧增大的图像信号后,也如时刻t2到时刻t3的期间那样,通过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执行使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慢慢减少的动作。
在时刻t3到时刻t4的期间中,通过如上这种反馈控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功率运算值PE和对象SF数Npe也大致稳定为一定的值。另一方面,各驱动IC521的温度因从时刻t1起的消耗功率的增加,在时刻t3之后中一段期间中也慢慢持续增加。随之,温度运算值TE和对象SF数Nte也慢慢增加。因此,如图7B、7C所示,在时刻t3之后,对象SF数Nte比对象SF数Npe大,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te,而如图7D所示,依次输出表示如“5”“6”“5”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
进一步,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输出使对象子场的写入停止的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了使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信号后,若经过某个时间,则进入到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反馈控制,执行抑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同时抑制温度的升高这种动作。另外,通过为如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3那样,由最大值检测器433求出基于消耗功率的对象SF数Npe和基于温度的对象SF数Nte中大的值的结构,而可以以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基准来抑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切换消耗功率和温度各自的反馈控制。
以上,如时刻t1到时刻t4的期间那样,动作为在输入了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时,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首先通过抑制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消耗功率的反馈控制,来立即响应于消耗功率的增加,而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并且,等离子显示装置之后动作为通过进行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抑制温度升高这种反馈控制,而响应于慢慢增加的温度,在抑制消耗功率同时抑制温度的升高。因此,与输入了使消耗功率变大这种图像信时等,例如通过温度反馈控制来降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的方法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立即抑制消耗功率,由此,对温度升高也进行了抑制。
在时刻t4中若切换为通常的图像,则由于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减少,所以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分别输出的负载值也减少。随之,功率运算值PE和对象SF数Npe也减少,温度运算值TE和对象SF数Nte也慢慢减少。之后,若转换控制数据中删除对象SF数Nsf减少到“0”,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将如图5A所示这种基于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按每个块提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各驱动IC521,而从面板10显示基于不停止子场的写入的规定的编码的图像。如上所述,若改变编码,使得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小,则可显示的亮度数也减少。但是,由于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是每个像素或每个窄区域中亮度大大变化的图像,所以即使显示的亮度数减少某种程度,在视觉上也几乎识别不出。
如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的功率运算电路62和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温度的温度运算电路61。并且,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规定的功率阈值或所算出的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时,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通过这种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输入消耗功率大的图像信号时等,首先通过经抑制消耗功率的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来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并且,等离子显示装置之后通过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抑制温度的升高的反馈控制,来抑制消耗功率的同时抑制温度的升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提供可立即对应于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同时不会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误动作,可通过稳定的动作来进行图像显示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2)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0、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定时产生电路55、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作为温度运算部的温度运算电路61、作为功率运算部的功率运算电路62、作为温度变化检测部的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作为功率变化检测部的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和供给各电路块所需的功率的电源电路(未图示)。图8中,添加了与图4相同的符号的构成要素具有与图4相同的功能,而省略详细说明。
图8中,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同样,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转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根据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转换控制数据,来改变编码。即,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是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各个子场期间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用的图像数据的电路。尤其,在该转换处理中,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至少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比规定的功率阈值大的情况下、和温度比规定的温度阈值大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将如上这样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将该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与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分别对应的信号,来分别驱动数据电极D1~数据电极Dm。
还将通过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生成的图像数据供给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通过运算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在各场中的负载量。
温度运算电路61通过对由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算出的负载值进一步实施运算处理,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温度。功率运算电路62通过对由数据电极负载运算电路60算出的负载值进一步实施运算处理,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由此,温度运算电路61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温度,功率运算电路62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
温度运算电路61将算出的温度作为温度运算值T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和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另外,功率运算电路62将算出的消耗功率作为功率运算值PE,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和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
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根据所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按每个场检测出表示温度运算值TE升高还是下降的温度变化方向,并作为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根据所通知的功率运算值PE,按每个场检测出表示功率运算值PE升高还是下降的功率变化方向,并作为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下面说明细节,为了控制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根据与基于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改变的温度阈值相比,温度运算值TE是否大的判断和与基于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改变的功率阈值相比功率运算值PE是否大的判断,生成如上述这种转换控制数据。
即,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作为温度阈值具有第1温度阈值与比该第1温度阈值小的第2温度阈值、和作为功率阈值具有第1功率阈值和比第1功率阈值小的第2功率阈值。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根据这些阈值,判断温度运算值TE和功率运算值PE是否超过这些阈值或为这些阈值以下,并根据该判断来生成转换控制数据。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检测出温度运算值TE按每个单位时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变化方向的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与检测出功率运算值PE按每个单位时间升高或降低的功率变化方向的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并且,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的特征在于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了第1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温度运算值超过了第1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设为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的结构。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为第2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温度运算值TE为第2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特征在于,设为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等离子显示装置分别具有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和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的结构例来加以说明。但是,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为具有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和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的其中之一,并根据变化方向来改变对应的温度或功率的阈值的结构。即,等离子显示装置也可为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了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温度运算值超过第1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的结构。另外,等离子显示装置也可构成为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为上述规定的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在温度运算值TE为第2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也可构成为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第1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温度运算值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另外,等离子显示装置也可构成为至少在功率运算值PE为第2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在温度运算值TE为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以下时,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为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和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检测出每个场的变化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为例如检测出每几场的变化的结构,也可以为检测出每单位时间的温度和功率的升高或下降的结构。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根据如以上这样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功率运算值PE和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来生成转换控制图像信号用的转换控制数据,并输出通过基于转换控制数据的编码而生成的图像数据。
通过为如上所说明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根据从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输出的图像数据,功率运算电路62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温度运算电路61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温度。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检测出每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方向,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检测出每单位时间的功率变化方向。进一步,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利用对应于温度变化方向的温度阈值和对应于功率变化方向的功率阈值,来生成基于所算出的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转换控制数据。若根据该转换控制数据判断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变大,则改变为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执行这种反馈处理,由此来根据图像信号自适应控制消耗功率。
接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自适应控制消耗功率用的更详细的结构。图9是表示控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用的电路结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框图。这里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由作为为多个驱动用的集成电路的驱动部的IC构成。并且,举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具有分别对应于按每个块来区分的面板10的数据电极32的多个驱动部的一例来加以说明。图9中,举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含有的这种驱动IC521是4个,每个驱动IC521算出消耗功率和温度的一例。图9中,添加了与图6相同的符号的构成要素具有与图6相同的功能,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9所示,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具有第1图像转换部41、第2图像转换部42和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第1图像转换部41根据规定的编码将所供给的图像信号转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不发光的图像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从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通知的转换控制数据,将基于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改变为在亮度加权小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生成进行这种改变控制用的转换控制数据。
图9中,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对从温度运算电路61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例如比较当前的温度运算值TE和前1场所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通过该比较来判断温度运算值TE是升高还是降低。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将这样判断出的结果作为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对从功率运算电路62通知的功率运算值PE,例如比较当前的功率运算值PE和前1场所通知的功率运算值PE。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通过该比较来判断功率运算值PE是升高还是降低。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将这样判断出的结果作为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
将来自温度运算电路61的温度运算值TE、来自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的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来自功率运算电路62的功率运算值PE和来自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的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通知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的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具有决定对应于温度运算值TE的子场数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决定对应于功率运算值PE的子场数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与检测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和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的输出值中的最大值来加以输出的最大值检测器433。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和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决定的子场数对应于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数。
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存储作为表示规定温度值的第1温度阈值的温度阈值Tthu和作为第2温度阈值的温度阈值Tthd、与作为表示规定功率值的第1功率阈值的功率阈值Pthu和作为第2功率阈值的功率阈值Pthd。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通知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是为了根据基于温度运算值TE的温度的变化方向来选择其中一个值而设置的温度阈值。温度阈值Tthu在温度升高时加以选择,温度阈值Tthd在温度降低时加以选择。与温度阈值Tthd相比,温度阈值Tthu设置为更大的值。另一方面,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通知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是为了根据基于功率运算值PE的功率变化方向来选择其中一个值而设置的功率阈值。功率阈值Pthu在功率升高时加以选择,功率阈值Pthd在功率降低时加以选择。与功率阈值Pthd相比,功率阈值Pthu设置为更大的值。
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的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首先根据所通知的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来选择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的其中之一。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根据温度变化方向信号Swt,在通知为温度运算值TE升高时,选择温度阈值Tthu,在通知为温度运算值TE降低时,选择温度阈值Tthd。
接着,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根据作为所选出的阈值的温度阈值Tth,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而作为对象SF数Nte输出。即,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在决定作为对应于温度运算值TE的子场数的对象SF数Nte的情况下,基于根据温度的变化方向,温度运算值TE和对象SF数Nte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具有这种滞后特性的判断方法,来决定对象SF数Nte。具体上,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通知作为对温度运算值TE的1个以上组合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比较按每场通知的温度运算值TE与对应于温度的变化方向的值的温度阈值Tth,判断温度运算值TE是否超过了表示规定温度的温度阈值Tth。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通过该判断结果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
图10A是表示为了决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对象SF数Nte所设置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的一例的图。这里,举使对象SF数Nte的个数从0到8改变的一例。随之,设置作为8个组合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图10A中,实线表示与温度升高对应的温度阈值Tthu,其中表示从最小值的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到最大值的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的8个等级的阈值。虚线表示对应于温度下降的温度阈值Tthd,其中表示从最小值最的温度最小阈值Tthd__min到最大值的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的8个等级的阈值。
对这种温度阈值,例如在温度运算值TE升高的情况下,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首先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阈值Tthu__min以下时,作为对象SF数Nte输出“0”。并且,随着温度运算值TE的升高,若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阈值Tthu___min,则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接着作为对象SF数Nte输出“1”。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同样依次随着温度运算值TE的升高,输出与图10A所示设置的温度阈值Tthu对应的对象SF数Nte。
另一方面,例如在温度运算值TE降低的情况下,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首先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阈值Tthd__max时,作为对象SF数Nte输出“8”。并且,随着温度运算值TE的降低,若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阈值Tthd__max以下,则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接着作为对象SF数Nte输出“7”。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同样依次随着温度运算值TE的降低,输出与图10A所示设置的温度阈值Tthd对应的对象SF数Nte。
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首先根据所通知的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选择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的其中之一。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在根据功率变化方向信号Swp通知为功率运算值PE升高时选择功率阈值Pthu。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在通知为功率运算值PE降低时选择功率阈值Pthd。
接着,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根据作为所选出的阈值的功率阈值Pth,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而作为对象SF数Npe输出。即,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具有对应于功率运算值PE的变化方向的滞后特性,而输出与功率运算值PE的变化方向和该值对应的对象SF数Npe。具体上,与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同样,向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通知作为针对功率运算值PE的1个以上组合的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比较按每场通知的功率运算值PE与对应于功率变化方向的值的功率阈值Pth,而判断功率运算值PE是否超过了表示规定的功率的功率阈值Pth。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根据该判断结果来决定作为对象的子场数。
图10B是表示为了决定作为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对象的子场数的对象SF数Npe而设置的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的一例的图。这里,对象SF数Nte也同样,举将对象SF数Npe的个数从0改变为8的一例。随之,设置作为8个组合的功率阈值Pthu和功率阈值Pthd。图10B中,实线表示对应于功率升高的功率阈值Pthu,其中表示了从最小值的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到最大值的功率最大阈值Pthu__max的8个等级的阈值。虚线表示与功率下降对应的功率阈值Pthd,其中表示了从最小值的功率最小阈值Pthd__min到最大值的功率最大阈值Pthd__max的8个等级的阈值。
对于这种功率阈值,与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同样,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依次伴随功率运算值PE的升高,输出与图10B所示的设置的功率阈值Pthu对应的对象SF数Npe。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依次伴随功率运算值PE的降低,输出与图10B所示的设置的功率阈值Pthd对应的对象SF数Npe。
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由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决定的对象SF数Nte与由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决定的对象SF数Npe中大的数值,并将所检测出的数值作为删除对象SF数Nsf。最大值检测器433将该删除对象SF数Nsf作为转换控制数据通知第2图像转换部42。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通过这种结构,将基于温度的对象SF数Nte与基于消耗功率的对象SF数Npe中的大的数作为从亮度加权最小的子场起顺序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数、即作为为删除对象的SF数的删除对象SF数Nsf。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作为转换控制数据,向第2图像转换部42通知删除对象SF数Nsf。
由此,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所通知的转换控制数据表示的子场数、即根据删除对象SF数Nsf,从亮度加权最小的子场起设置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个数。并且,将如图5A所示这种基于规定编码的图像数据改变为基于例如由图5B和图5C所示这种编码的图像数据、即,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以上,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的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将通过至少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超过或为与功率变化方向对应的规定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或温度超过或为对应于温度变化方向的规定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的判断生成的删除对象SF数Nsf作为转换控制数据通知给第2图像转换部42。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该转换控制数据,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或增加的图像数据。
图11A、11B、11C、11D是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功率运算值PE和温度运算值TE来生成转换控制数据的动作例的图。下面、参考图11A、11B、11C、11D,说明通过图9所示的结构,根据图像信号来自适应控制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的动作。这里也与图7A、7B、7C、7D的情况相同,举将所有子场的个数设作10,使删除对象的子场的个数能够从1改变到8的一例来加以说明。
即,作为子场设置为如图5A所示这种第1SF~第10SF的子场,并根据转换控制数据,进行从图5B所示的亮度加权最小的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向在第1SF~第8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改变控制。具体上,在转换控制数据中,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0”时,将所有子场作为写入动作的对象,并且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1”时,将第1SF作为删除对象。并且,举依次伴随删除对象SF数Nsf的增加,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8”时将第1SF~第8SF作为删除对象的一例。设作根据图10A所示的针对对象SF数Nte的温度运算值TE的特性、和图10B所示的针对对象SF数Npe的功率运算值PE的特性来决定该删除对象SF数Nsf而加以说明。
图11A表示了切换输入如通常的图像信号和方格模样的图像的那样,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中的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时,功率运算值PE和温度运算值TE的变化的一例。图11A中,表示了在时刻t1之前输入通常的图像信号,之后,在时刻t1到时刻t4之间,输入方格模样的图像信号,在时刻t4之后回到通常的图像信号的情况。
图11A中,表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决定针对温度运算值TE的对象SF数Nte的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和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与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和温度最小阈值Tthd__min。另外,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和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与温度的升高方向对应,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和温度最小阈值Tthd__min与温度的降低方向对应。进而,图11A中,表示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决定针对功率运算值PE的对象SF数Npe的功率最大阈值Pthu__max和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与功率最大阈值Pthd__max和功率最小阈值Pthd__min。另外,功率最大阈值Pthu__max和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与功率的升高方向对应,功率最大阈值Pthd__max和功率最小阈值Pthd__min与功率的降低方向对应。
即,这里举删除对象的子场个数为“8”的一例。由此,在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中,存储了如图10A所示的温度阈值Tth和如图10B所示的功率阈值Pth。根据该个数,例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设作“0”,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且为次小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设作“1”。并且,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依次根据各阈值来使对象SF数Nte增加,并且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te作为“8”输出。同样,例如在功率升高的情况下,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在功率运算值PE为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以下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设作“0”,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且小于次小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设作“1”。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依次根据各阈值来使对象SF数Npe增加,并且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了功率最大阈值Pthu__max的情况下,将对象SF数Npe作为“8”输出。
图11B表示根据图11A所示的功率运算值PE,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所决定的对象SF数Npe。图11C表示根据图11A所示的温度运算值TE,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所决定的对象SF数Nte。图11D表示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中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的大的数即删除对象SF数Nsf。
首先,图11A、11B、11C、11D中,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由于输入了通常的图像信号,所以在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发光状态的关系为随机。因此,由于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不极端地增加,各负载运算电路601检测出的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也不极端地增加,所以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输出的负载值也变为例如平均的负载值。
因此,如图11A所示,存在从功率运算电路62输出的功率运算值PE虽然超过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中的功率下降方向的功率最小阈值Pthd__min的时候,但是为功率升高方向的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以下。即,由于在功率升高的方向中,为功率最小阈值Pthu__min以下,所以对象SF数Npe是“0”。另外,由于在功率降低的方向中为功率最小阈值Pthdmin以下,所以在该情况下对象SF数Npe也为“0”。结果,如图11B所示,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将对象SF数Npe作为“0”输出。
同样,有从温度运算电路61输出的温度运算值TE虽然超过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中的温度下降方向的温度最小阈值Tthd__min的时候,但是为温度升高方向的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以下。即,在温度升高的方向中,由于为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以下,所以对象SF数Nte是“0”。另外,由于在温度降低的方向中为温度最小阈值Tthd__min以下,所以在该情况下对象SF数Nte也为“0”。结果,如图11C所示,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也将对象SF数Nte作为“0”输出。
最大值检测器433在时刻t1之前的期间中,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的任何一个都为“0”,相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的其中一个值,而如图11D所示,输出删除对象SF数Nsf为“0”的转换控制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接受该删除对象SF数Nsf为“0”的转换控制数据,并基于此,将所有子场作为写入动作的对象。即。第2图像转换部42在删除对象SF数Nsf为“0”的情况下,不改变通过第1图像转换部41基于图5A所示的规定的编码生成的图像数据,而按每个块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各驱动IC521。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这样供给了通常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执行上述这种动作,而使用所设置的所有子场来进行显示处理。
尤其,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由于例如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通过功率升高方向和下降方向的2个功率阈值来决定对象SF数Npe,所以在如上述的图11A的时刻t1之前的期间那样,即使存在功率运算值超过一个阈值的情况,也可使对象SF数Npe为“0”而实现恒定。即,在作为功率最小阈值仅设置了不依赖于例如功率的变化方向的Pthd__min的情况下,对如图11A所示这种功率运算值PE,对象SF数Npe在“0”和“1”中变动。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由于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根据组合了如图10A所示这种温度升高方向和下降方向的温度阈值、和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根据组合了如图10B所示这种功率升高方向和下降方向的功率阈值来决定对象SF数,所以可以与对象SF数Nte和对象SF数Npe一起,抑制删除对象SF数Nsf的变动。由此,可以抑制由重复进行灰度等级的限制和非限制这种动作引起的显示图像上的闪烁。
接着,在图11A、11B、11C、11D所示的时刻t1到时刻t4的期间中,输入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发光状态的关系为反转关系的这种方格模样的图像信号。若输入这种图像信号,则如上所述,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增加,由此,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也增加。各负载运算电路601为了检测出这样增加的变化次数,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分别输出的负载值也急剧增大。因此,如图11A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从功率运算电路62输出的功率运算值PE也急剧升高,同时超过了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中的功率最大阈值Pthu__max。结果,如图11B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8作为对象SF数Npe的值依次输出“1”“3”“8”。
另一方面,温度运算电路61的各累加运算器611由于分别累加运算从负载运算电路601输出的负载值,所以如图11A所示,温度运算值TE在时刻t1之后不是急剧升高而是缓慢增加。因此,如图11C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作为对象SF数Nte的值输出“0”。
最大值检测器433检测出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的大的数。因此,如图11D所示,在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pe,而依次输出表示“1”“3”“8”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第2图像转换部42由于接受删除对象SF数Nsf顺序为“1”“3”“8”的转换控制数据,所以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改变为仅使基于删除对象SF数Nsf的子场数停止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即,第2图像转换部42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1”的情况下,将第1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第1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同样,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3”的情况下,将第1SF到第3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在第1SF~第3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在删除对象SF数Nsf是“8”的情况下,第2图像转换部42将第1SF到第8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变为在第1SF~第8SF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的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了消耗功率急剧增大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来响应于急剧增大的消耗功率,第2图像转换部42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改变为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的图像数据。
这样,在时刻t1到时刻t2期间中,通过经这种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将第1SF到第8SF作为删除对象,而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改变为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的图像数据,所以暂时急速升高的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从时刻t2附近起减少。即,在时刻t2到时刻t3中,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的动作继续,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随之,功率运算值PE也慢慢减少,对象SF数Npe也如图7B所示这样,为如“6”“5”这样慢慢减少。
另一方面,因消耗功率伴随时刻t1之后的图像信号改变增加,从时刻t2附近起各驱动IC521的温度慢慢增加,随之,温度运算值TE也慢慢增加。因此,如图11A所示,温度运算值TE超过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中的温度最小阈值Tthu__min。由此,如图11C所示,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期间中,对象SF数决定电路47依次输出“1”“2”“3”作为对象SF数Nte的值。
在时刻t2到时刻t3期间,若比较对象SF数Npe和对象SF数Nte,则如图11B、11C所示,在该期间中,还是对象SF数Npe大。因此,最大值检测器433在时刻t2到时刻t3期间,还选择作为大的数的对象SF数Npe,而如图11D所示,作为表示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依次输出“6”“5”“4”。进一步,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来输出使对象的子场的写入停止的图像数据。这样,在输入了使消耗功率急剧增大的图像信号后,也如时刻t2到时刻t3的期间那样,通过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执行使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慢慢减少的动作。
在时刻t3到时刻t4的期间中,通过如上这种反馈控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功率运算值PE和对象SF数Npe也大致稳定为一定的值。另一方面,各驱动IC521的温度因从时刻t1起的消耗功率的增加,在时刻t3之后在一段期间中也慢慢持续增加。随之,温度运算值TE和对象SF数Nte也慢慢增加。因此,如图11B、11C所示,在时刻t3之后,对象SF数Nte比对象SF数Npe大,最大值检测器433选择对象SF数Nte,而如图11D所示,作为表示删除对象SF数Nsf的转换控制数据,依次输出“5”“6”“5”。进一步,第2图像转换部42根据这种删除对象SF数Nsf,将从第1图像转换部41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具有不进行写入动作的子场的图像数据后输出。这样,在输入了使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信号后,若经过某个时间,进入到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反馈控制,执行抑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同时抑制温度的升高这种动作。另外,通过为如转换控制数据生成部46那样,由最大值检测器433来求出基于消耗功率的对象SF数Npe和基于温度的对象SF数Nte中的大的值的结构,而可以以消耗功率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基准来抑制各驱动IC521的消耗功率,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切换消耗功率和温度各自的反馈控制。
如上所述,在时刻t1到时刻t4的期间,动作为在输入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时,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首先通过经功率运算电路62的抑制消耗功率的反馈控制,来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增加,而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并且,等离子显示装置之后动作为通过进行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抑制温度升高这种反馈控制,而响应慢慢增加的温度,在抑制消耗功率的同时抑制温度的升高。因此,与输入了消耗功率变大这种图像信时等,例如通过温度反馈控制来降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的方法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立即抑制消耗功率,由此,对温度升高也进行了抑制。
在时刻t4中若切换为通常的图像,则由于写入脉冲电压的变化次数减少,所以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分别输出的负载值也减少。随之,功率运算值PE和对象SF数Npe也减少,温度运算值TE和对象SF数Nte也慢慢减少。之后,若转换控制数据的删除对象SF数Nsf减少到“0”,则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将基于如图5A所示这种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按每个块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各驱动IC521,而从面板10显示基于不停止子场的写入的规定的编码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1个组合的温度阈值Tthu与温度阈值Tthd之间,若温度运算值TE反复升高和降低,则通过与其配合的阈值来决定对象SF数Nte,所以对象SF数Nte也与该反复相配合进行振动。图12A是表示这种在两个阈值间温度运算值TE反复升高和降低这种情况下,对象SF数Nte的值振动的情形的图。图12A中,作为一例,表示温度运算值TE在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和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之间反复升高和降低的情况。即,在温度运算值TE升高的方向中,如图12A的时刻t11之前那样,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以下的情况下,对象SF数Nte为“7”。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的情况下为“8”。另一方面,在温度运算值TE降低的方向中,如时刻t11到时刻t12那样,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的情况下对象SFi数Nte为“8”。
并且,在如时刻t14之后那样,若成为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以下,则为“7”。因此,如时刻t10到时刻t14的期间那样,在温度运算值TE超过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且为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以下时,因温度运算值TE升高或降低,则如图12A所示那样,对象SF数Nte在“7”和“8”中变动,这种改变在显示画面上变为闪烁,带来了图像质量的降低。
图12B是表示了温度运算值TE在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之间反复升高和降低的情况下,基于抑制对象SF数Nte的振动用的处理的一动作例的图。作为该处理,如图12B所示,在时刻t10中,首先检测出温度运算值TE伴随其升高而超过温度阈值Tthd__max,而变为温度阈值Tthu__max和温度阈值Tthd__max之间的值。在该检测后,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阈值Tthu__max和温度阈值Tthd__max之间的值的期间(时刻t10到时刻t14的期间)中,开始温度运算值TE是否从升高反转为降低的检测,并且,还开始温度运算值TE是否为温度阈值Tthd__max以下的检测。即,如图12B所示,检测出温度运算值TE从升高反转为降低(用附图标记120表示)。在温度运算值TE不为温度阈值Tthd__max以下时(时刻t11),作为决定对象SF数Nte用的温度阈值,开始维持使用现在的温度阈值Tthu__max(用附图标记122表示)。进一步,之后,在温度运算值TE成为温度阈值Tthd__max以下之前,作为决定对象SF数Nte用的温度阈值,继续使用温度阈值Tthu__max,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阈值Tthd__max以下的时刻(时刻t14)中,解除维持使用温度阈值Tthu__max(用附图标记124表示)。即,时刻t11到时刻t14为止表示为持续使用温度阈值Tthu__max的期间126。通过执行这种处理,如图12B所示例,对象SF数Nte变为恒定的“7”,而可抑制对象SF数Nte在“7”和“8”间改变的问题。
图12B中,举温度运算值TE升高,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最大阈值Tthu__max和温度最大阈值Tthd__max之间的值的情况的一例,但是也可适用于温度运算值TE为各组合的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之间的值的情况。在温度运算值TE降低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与上述处理相反的处理,同样可抑制对象SF数Nte的变动。即,首先温度运算值TE成为温度阈值Tthu以下,检测出变为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之间的值。在该检测后,在温度运算值TE为温度阈值Tthu和温度阈值Tthd之间的值的期间,开始检测温度运算值TE是否从降低反转为升高,并且开始检测温度运算值TE是否为温度阈值Tthu以上。在温度运算值TE从降低反转为升高,且温度运算值TE不为温度阈值Tthu以上时,作为决定对象SF数Nte用的温度阈值,维持使用现在的温度阈值Tthd。之后,在温度运算值TE成为温度阈值Tthu以上之前,作为决定对象SF数Nte用的温度阈值持续使用温度阈值Tthd,在温度运算值TE成为温度阈值Tthu以上的时刻,解除维持使用温度阈值Tthd。通过执行这种处理,在与图12B相反温度运算值TE降低的情况下也可适用。在以上的说明中,举对温度运算值TE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对功率运算值PE也进行同样的处理,而可进一步抑制由功率运算值PE造成的对象SF数Npe的变动。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的功率运算电路62、根据图像数据来算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温度的温度运算电路61,进一步包括检测所算出的温度在每单位时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变化方向的温度变化检测电路63与检测出所算出的功率在每单位时间升高或降低的功率变化方向的功率变化检测电路64。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第1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第1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至少在所算出的消耗功率低于第2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算出的温度低于第2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是使消耗功率和温度的其中一个不基于变化方向而是通过是否比规定阈值大来加以判断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输入了消耗功率变大的图像信号时等,首先通过经抑制消耗功率的功率运算电路62的反馈控制,来使消耗功率急速减少,之后,通过经温度运算电路61的抑制温度升高这种反馈控制,抑制了消耗功率,同时抑制了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由于是图像信号转换电路400根据对应于功率变化方向的规定功率阈值与对应于温度变化方向的规定温度阈值来转换为使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的结构,所以可以抑制转换控制为使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用的转换控制数据的变动,还可抑制由反复进行灰度等级的限制和非限制的动作造成的显示图像上的闪烁,可以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提供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不会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误动作,而可通过稳定的动作来进行图像显示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在上面的说明中,为了使说明变得容易,举出使基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所算出的负载值的对象SF数Npe不延迟地加以反馈的结构例来加以说明,但是例如,为了抑制振动的响应特性,也可适当添加时间常数小的简易环路滤波器等的要素。为了实现如图7B和图11B这种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中的对象SF数Npe的急速升高特性,还可以为例如、预先设置对象SF数Npe的最大数和每场的变化,并且设置一个针对功率运算值PE的阈值,在功率运算值PE超过了该阈值时,将每场上述变化数变化到最大数的对象SF数Npe供给第2图像转换部42这种结构。
实施方式1和2中,举出了分别反馈基于各负载运算电路601所算出的负载值的温度运算值TE和功率运算值PE来变为使消耗功率减少的编码的结构例来加以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反馈温度运算值TE,同时对于功率运算值PE进行前馈,而改变为使消耗功率减少的编码的结构。
实施方式1和2中使用的具体各数值不过仅仅举出了一例,最好与面板的特性和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结构等配合来自适应设置为最佳值。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由于可立即响应消耗功率的急速升高等,同时通过稳定的动作,而不会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误动作地进行图像显示,所以作为用于壁挂电视和大型监视器的显示装置等有用。

Claims (5)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使用在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的相交部形成了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并且将图像信号的1个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分别在各个该子场中使所述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从而显示图像,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图像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在所述各子场期间的每一个中使所述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用的图像数据;
数据电极驱动电路,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来驱动所述数据电极;
功率运算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来算出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和
温度运算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来算出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温度;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述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述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作为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具有第1温度阈值与比所述第1温度阈值小的第2温度阈值;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述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所述规定的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述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所述第1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所述图像数据;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述所算出的消耗功率为所述规定的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所述所算出的温度为所述第2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作为所述规定的功率阈值,具有第1功率阈值和比所述第1功率阈值小的第2功率阈值;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述所算出的消耗功率超过了所述第1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或所述所算出的温度超过了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的图像数据;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至少在所述所算出的消耗功率为所述第2功率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或所述所算出的温度为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增加的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具有与按每个块来区分的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数据电极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部;
所述功率运算部算出所述多个驱动部的总消耗功率;
所述温度运算部算出所述多个驱动部中最高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转换电路在至少1个所述子场中使所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消耗功率减少。
CN200880000916XA 2007-01-15 2008-01-11 等离子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5613/2007 2007-01-15
JP2007005613 2007-01-15
JP2007041886 2007-02-22
JP041886/2007 2007-02-22
PCT/JP2008/050229 WO2008087892A1 (ja) 2007-01-15 2008-01-11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308A true CN101548308A (zh) 2009-09-30
CN101548308B CN101548308B (zh) 2012-11-07

Family

ID=3963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91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308B (zh) 2007-01-15 2008-01-11 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38995B2 (zh)
JP (1) JP5104756B2 (zh)
KR (1) KR100957286B1 (zh)
CN (1) CN101548308B (zh)
WO (1) WO200808789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342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适应性分配功率消耗的多媒体播放装置控制方法
CN103035194A (zh) * 2012-12-27 2013-04-10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等离子显示器功耗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64691A1 (en) * 2009-06-18 2010-12-22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river energy consumption
WO2011058749A1 (ja) * 2009-11-12 2011-05-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2647B2 (ja) 1996-12-27 2008-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3757345B2 (ja) 1997-07-22 2006-03-22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2994630B2 (ja) * 1997-12-10 1999-12-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明るさによるサブフィールド数調整可能な表示装置
JP3173469B2 (ja) * 1998-08-19 2001-06-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表示方法及び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EP1026655A1 (en) * 1999-02-01 2000-08-09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Method for power level control of a display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JP2003510655A (ja) * 1999-09-30 2003-03-18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表示装置の電力レベル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使用する装置
JP2001109420A (ja) * 1999-10-07 2001-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4660036B2 (ja) * 2000-09-01 2011-03-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556163B2 (ja) * 2000-09-25 2004-08-18 富士通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0434940B1 (ko) * 2000-12-12 2004-06-10 한국기계연구원 저온 플라즈마 및 유전열을 이용하여 유해가스를 처리하기위한 촉매 반응기 및 그 처리방법
JP4667619B2 (ja) * 2001-02-27 2011-04-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009627B2 (en) * 2001-11-21 2006-03-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04177815A (ja) * 2002-11-28 2004-06-24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容量性負荷駆動回収回路、容量性負荷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75798B2 (ja) 2003-01-28 2005-07-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回路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342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适应性分配功率消耗的多媒体播放装置控制方法
CN102572342B (zh) * 2010-12-22 2014-12-03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适应性分配功率消耗的多媒体播放装置控制方法
CN103035194A (zh) * 2012-12-27 2013-04-10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等离子显示器功耗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38995B2 (en) 2012-03-20
KR20080102293A (ko) 2008-11-24
JPWO2008087892A1 (ja) 2010-05-06
JP5104756B2 (ja) 2012-12-19
KR100957286B1 (ko) 2010-05-12
CN101548308B (zh) 2012-11-07
US20090184953A1 (en) 2009-07-23
WO2008087892A1 (ja) 200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2287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exhibiting excellent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KR20010085761A (ko) 고화질과 고휘도를 표시할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구동방법 및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장치
CN101548308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322172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356560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8508555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0483492C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KR10079309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1657849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JP200701070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351830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和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7750871B2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1861612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1356569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135183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200801745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rive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KR100553766B1 (ko) 효과적으로 전위들이 차단되는 방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90089242A (ko) 플라스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플라스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7021660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5376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7316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Choi et al. Luminance control method for a given gray level by asymmetric sustain pulses in AC PDP
CN100517427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KR20050104218A (ko) 구동 전위들이 온도에 따라 변하는 방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1527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