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7310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7310A
CN101547310A CN200910127801A CN200910127801A CN101547310A CN 101547310 A CN101547310 A CN 101547310A CN 200910127801 A CN200910127801 A CN 200910127801A CN 200910127801 A CN200910127801 A CN 200910127801A CN 101547310 A CN101547310 A CN 101547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ment
camera head
amount
moving target
photo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7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村达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Imag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抑制在摄影处理中产生的消隐时的装置主体的移动,或者推测移动量并进行插值。在全景摄影模式下,CPU(21)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出的移动向量为基础,推测前次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的移动量。并且,CPU(21)进行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对应于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而移动的指针、和表示包括该指针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的对象的控制。并且,CPU(21)在指针的显示位置位于对象的框内时,判定在该位置状态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允许开始摄影并进行摄影处理。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连续进行使相邻的摄影范围的一部分重复的摄影处理,并生成多个摄影图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公知数码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具有下述的全景摄影模式,在该模式中将具有连续性的多个摄影图像合成而生成全景图像。在该全景摄影模式下,在使摄像装置移动的同时按照每个部分来拍摄被摄体,由此可以得到将该每个部分的摄影图像连接起来的全景图像。在此,为了获得全景图像,需要进行使相连接的摄影图像的一部分分别重复的摄影,作为实现这一点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即,在数码照相机中,将来自摄像元件的输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实时地显示在显示部上用作电子取景器,但在专利文献1中,在该实时取景图像上的下一个摄影图像的位置显示可动标记(移动标记)。并且,例如检测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并判定装置主体的移动,由此使移动标记移动,并在该移动标记重合在固定标记上的时间点进行下一个摄影处理。这样,可以自动进行使相邻的摄影范围的一部分重复的连续摄影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1895号公报
可是,在摄影处理中(曝光中、传送中等),由于没有来自摄像元件的输出,所以临时处于显示部上没有任何显示的消隐(black out)状态。因此,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检测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时,如果装置主体在消隐过程中移动,则不能在合适的位置显示移动标记,存在不能使相邻的摄影范围恰当地重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可以抑制在摄影处理中产生的消隐时的装置主体的移动,或者能够推测移动量并进行插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具有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以使相邻的摄影范围的一部分重复的方式连续地进行摄影处理,并生成多个摄影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显示部,其将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所述被摄体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进行连续显示;移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实时取景图像的向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指示部,其指示所述摄影处理的开始;显示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指示部指示的开始指示之后,进行在所述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移动标记和移动目标标记的控制,所述移动标记对应于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移动目标标记表示包括该移动标记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该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和判定部,其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情况下,以伴随该位置状态下的装置主体的移动的预定物理量的时间变化为基础,判定能否摄影,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能够摄影的情况下,允许由所述指示部指示的开始,并进行所述摄影处理。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来判定能否摄影。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检测装置主体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的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所述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时由所述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来判定能否摄影。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告知部,该告知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能摄影时报知警告。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的方向,设定所述移动标记和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位置。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移动量推测部,该移动量推测部根据在所述摄影处理之前和/或所述摄影处理之后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推测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的移动量。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移动量推测部,该移动量推测部根据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由所述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推测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的移动量。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以由所述移动量推测部推测出的移动量为基础,设定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为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把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作为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不在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把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设定成相比所述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更靠近所述移动目标标记侧。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不在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移动标记和/或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形式的控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至少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移动标记和/或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形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在以使相邻的摄影范围的一部分重复的方式连续地进行摄影处理来生成多个摄影图像时,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对应于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而移动的移动标记、和表示包括该移动标记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的移动目标标记,根据伴随在移动标记位于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状态下的装置主体的移动的预定物理量的时间变化,判定能否摄影。因此,可以发挥以下效果,在摄影处理时能预先停止装置主体的移动,可以抑制在摄影处理中产生的消隐时的装置主体的移动,或者能推测移动量并进行插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数码照相机的背面图。
图2是表示数码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移动向量检测电路的移动向量的检测原理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全景摄影模式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数码照相机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模式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设定全景摄影模式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说明在摄影定时进行的摄影处理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1是表示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2是表示从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时起经过预定时间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1是表示在第2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2是表示在第2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的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模式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数码照相机;11摄像元件;12镜头系统单元;13镜头驱动电路;14摄像电路;15 SDRAM;16 AE部;17 AF部;18图像处理电路;19移动向量检测电路;20角速度检测电路;21 CPU;22内置存储器;23显示驱动电路;24显示部;25通信I/F;26操作部;3快门按钮(快门释放按钮);5菜单按钮;6十字按钮;7 OK按钮;27可装卸存储器;28电源电路;29电池;30总线;2照相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把本发明的摄像装置适用于数码照相机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数码照相机1的背面图。如图1所示,数码照相机1具有设于照相机主体2的上表面的用于指示摄影定时的快门按钮(快门释放按钮)3、设于照相机主体2的背面的电源按钮4和菜单按钮5、具有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按钮(向上按钮、向下按钮、向左按钮和向右按钮)的十字按钮6、确定操作内容等的OK按钮7、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部24等。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在照相机主体2的前表面设有取景器和摄像镜头等。
图2是表示该数码照相机1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数码照相机1具有摄像元件11、镜头系统单元12、镜头驱动电路13、摄像电路14、SDRAM15、AE部16、AF部17、图像处理电路18、作为移动检测部的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作为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的角速度检测电路20、作为显示控制部和判定部、移动量推测部的CPU21、内置存储器22、显示驱动电路23、显示部24、通信I/F25、操作部26、可装卸存储器27、电源电路28、电池29,摄像电路14、镜头驱动电路13、SDRAM15、AE部16、AF部17、图像处理电路18、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角速度检测电路20、CPU21、显示驱动电路23和可装卸存储器27构成为通过总线30连接。摄像元件11和镜头系统单元12、摄像电路14相当于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
摄像元件11例如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图像传感器,对通过镜头系统单元12入射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模拟电气信号。
镜头系统单元12具有摄像镜头、光圈、快门等,摄像镜头包括AF(Auto-Focus)用透镜和变焦用透镜等,镜头驱动电路13在CPU21的控制下驱动该镜头系统单元12。
摄像电路14对从摄像元件11输出的模拟电气信号进行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双采样)和AGC(Automatic Gain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等模拟信号处理,然后转换为数字电气信号,并且对该数字电气信号进行像素插值处理和颜色校正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并作为图像数据输出。该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5中。
SDRAM15用于临时存储从摄像电路14输出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处理电路18正在处理中的图像数据等。例如,临时存储在摄影定时从摄像电路14输出的摄影图像等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实时取景图像数据”)等。在数码照相机1的模式之一即摄影模式等时,成像于摄像元件11上的被摄体像以动态图像形式实时地显示在显示部24上,实时取景图像就是指该图像。
AE部16以从摄像电路14输出的图像数据为基础进行自动曝光。AF部17以从摄像电路14输出的图像数据为基础进行自动焦点调节。图像处理电路18在记录图像数据时或者显示所记录的图像数据时等,进行基于例如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方式等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和解压缩处理。并且,进行针对图像数据的各种图像处理,包括合成具有连续性的多个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生成1个全景图像的处理、增减像素数以扩大/缩小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尺寸调整处理等。
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以从摄像电路14输出的实时取景图像为基础,检测每帧的移动向量,并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而输出。图3是表示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的移动向量的检测原理的说明图。按照每1帧(例如每1/30秒)随时取入实时取景图像数据,并临时存储在SDRAM15中、显示在显示部24上,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通过求出临近的实时取景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分来检测移动向量。具体地讲,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将以前获取并为了移动向量的检测而保存的实时取景图像数据与新获取的实时取景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并求出差分。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求出实时取景图像数据i(1)与实时取景图像数据i(4)的差分。由此,可以检测表示摄入到各个实时取景图像中的同一被摄体的位置的变化量的移动向量。另外,也可以通过求出相邻的实时取景图像间的差分来检测移动向量。并且,该移动向量的检测适当使用公知的技术来进行。
返回图2,角速度检测电路20检测照相机主体2旋转时的角速度。该角速度检测电路20在校正因手抖造成的图像模糊等时使用,例如利用独立的陀螺仪等检测把数码照相机1的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作为Z轴方向、把与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摄像元件11的摄像面)作为XY平面时的绕X轴、Y轴和Z轴各轴的角速度。
CPU21根据来自操作部26的操作信号等,从内置存储器22读出照相机程序并执行,进行针对构成数码照相机1的各个部分的指示及数据的传送等,从而统一地控制数码照相机1的动作。内置存储器22例如是闪存等可以电气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该内置存储器22中预先记录有使数码照相机1动作并实现该数码照相机1具有的各种功能的各种照相机程序、和在执行该照相机程序的过程中使用的数据等。
显示驱动电路23在CPU21的控制下,驱动显示部24。显示部24除了显示摄影图像和实时取景图像外,还显示数码照相机1的各种设定信息等,利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EL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显示装置来实现。在该显示部24上,例如在摄影模式时显示实时取景图像,在再现模式时显示摄影图像。
操作部26接受摄影定时的指示、包括全景摄影模式的各种摄影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模式设定操作、摄影条件的设定操作等由用户进行的各种操作,将操作信号通知CPU21,利用被分配了各种功能的按钮开关等实现。该操作部26包括图1中的快门按钮3、电源按钮4、菜单按钮5、十字按钮6和OK按钮7。
通信I/F25是例如按照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通信规格,将数码照相机1连接到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的接口。
可装卸存储器27例如是xD-Picture(xD-图像卡)(注册商标)或紧凑型闪存(注册商标)卡等可以在数码照相机1上自由装卸的存储卡。在该可装卸存储器27中,利用对应于其类型的未图示的读写装置写入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全景图像的图像数据等,或者利用读写装置读出记录在可装卸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
电源电路28将由所安装的电池29提供的电力转换为预定的电力,提供给数码照相机1的各个部分。
在此,参照图4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数码照相机1的摄影模式之一的全景摄影模式的概况。在该全景摄影模式下,连续进行摄影处理并生成多个摄影图像(以下把所拍摄的用于全景图像的摄影图像称为“部分图像”)。例如,用户按下快门按钮3,然后朝向预定的摇摄(pan)方向对照相机主体2进行摇摄操作来进行全景摄影,按照每个部分拍摄被摄体。所说的摇摄操作是指沿着摇摄方向使照相机主体2一边旋转一边移动的操作。在图4中,示出用户在按下快门按钮3后,从左侧朝向右侧沿水平方向对照相机主体2进行摇摄操作,例如拍摄了3张部分图像I11、I13、I15的情况。在此,关于各个部分图像I11、I13、I15的摄影处理,在快门按钮3的按下定时对第1张部分图像I11进行摄影处理。对于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I13、I15,在用户对照相机主体2的摇摄操作中途自动进行,以使相邻的摇摄方向的摄影范围部分重复。并且,以使各自相邻的部分图像I11、I13、I15间的位置关系匹配的方式将这样生成的每个部分的部分图像I11、I13、I15连接起来而进行合成,从而生成1张全景图像I21。具体地讲,寻找在部分图像I11的右侧区域和部分图像I13的左侧区域所摄入的重复部分,以寻找到的重复部分为基础,合成部分图像I11和部分图像I13。同样,以在部分图像I13的右侧区域和部分图像I15的左侧区域所摄入的重复部分为基础,合成部分图像I13和部分图像I15。另外,如前面所述,为了生成全景图像I21,需要使各部分图像的一部分重复,另一方面如果重复过度,则重复部分的寻找处理需要时间,导致合成处理时间增加。因此,需要在相邻的摇摄方向的摄影范围不会重复过度也不会重复不足的定时进行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
下面,说明数码照相机1的动作。图5是表示数码照相机1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数码照相机1在电源按钮4被按下而接通电源(电源ON)时(步骤a1:是),转入电源接通状态(步骤a3)。
并且,在进行了菜单操作时(按下菜单按钮5)(步骤a5:是),转入菜单动作(步骤a7)。在该菜单动作中,CPU21开始菜单处理,使显示部24显示菜单画面,提示模式的设定菜单和各种摄影条件的设定菜单等菜单项目。并且,CPU21进行与通过用户操作而选择的菜单项目对应的处理,按照来自操作部26的操作信号执行用于进行模式的设定和摄影条件的设定/变更等的处理。通过这里的菜单处理,例如可以设定摄影模式和再现模式等模式,作为摄影模式可以设定普通摄影模式或全景摄影模式等摄影模式。
如果没有进行菜单操作(步骤a5:否),则转入对应于当前设定的模式的动作。即,在当前的模式是摄影模式时(步骤a9:是),转入摄影模式动作(步骤a11)。在此,在转入摄影模式动作后,成为使显示部24持续进行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状态。即,反复进行把成像于摄像元件11上的被摄体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在SDRAM15中,同时在显示部24上显示该实时取景图像数据的一系列处理,以动态图像形式连续显示实时取景图像。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动作模式不是摄影模式(步骤a9:否)而是再现模式等摄影模式以外的动作模式时(步骤a13:是),转入对应于该模式的动作(步骤a15)。例如,如果当前的模式是再现模式,CPU21执行读出记录在可装卸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并再现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处理。
并且,在电源按钮4被按下而断开了电源时(电源OFF)(步骤a17:是),数码照相机1转入电源断开状态(步骤a19),结束基本动作。如果电源没有断开(步骤a17:否),则返回步骤a5。
下面,说明摄影模式时的数码照相机1的摄影模式动作。图6是表示数码照相机1的摄影模式动作的流程图。在转入摄影模式动作后,CPU21开始摄影模式处理,首先判定摄影模式的类型。在设定为普通摄影模式等全景摄影模式以外的摄影模式时(步骤b1:否),转入对应于该摄影模式的摄影动作(步骤b3),然后返回图5中的步骤a11,并转入步骤a13。
在设定了全景摄影模式时(步骤b1:是),CPU21开始全景摄影处理,首先进行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图7是表示设定了全景摄影模式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全景摄影模式下,首先接受第1张的摄影定时的指示。并且,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快门按钮3被按下。用户一边观看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实时取景图像,一边按下快门按钮3,指示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定时。
并且,如图6所示,CPU21把快门按钮3被按下的定时作为摄影定时,控制摄影处理的开始,拍摄此时的摄影范围的静态图像作为第1张部分图像(步骤b5)。这样,在第1张部分图像的拍摄中,CPU21通过快门按钮3的按下而接受摄影定时的指示,并且在按下的情况下控制摄影处理的开始,作为指示部发挥作用。此时,成像于摄像元件11上的被摄体像作为部分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SDRAM15中。
图8是说明在摄影定时进行的摄影处理的概况的说明图。第1张的摄影处理是在快门按钮3被按下时进行的,第2张及之后的摄影处理是自动进行的,但在该摄影处理中,首先作为摄影准备动作,AF部17进行AF(自动曝光)动作,AE部16进行AE(自动对焦)动作。并且,在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状态停止后转入曝光。在曝光结束后,经过图像数据的传送处理和图像处理,恢复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状态。在此,在从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状态停止到恢复的大概0.5秒~0.7秒期间,显示部24的显示处于没有任何显示的消隐(black out)状态。
在结束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如图6所示,CPU21进行使显示部24显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控制,例如接受上下左右任一摇摄方向的指示(步骤b7)。并且,CPU21进行方向判定处理,判定照相机主体2的旋转方向并检测摇摄方向(步骤b9)。具体地讲,CPU21以角速度检测电路20检测出的角速度为基础,判定照相机主体2的旋转方向,或者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出的移动向量为基础,判定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方向,由此检测摇摄方向。在照相机主体2没有移动、未检测出摇摄方向时(步骤b11:否),返回步骤b9,再次进行方向判定处理。
图9~图12是表示摇摄方向引导OSD的一例的图。CPU21进行在实时取景图像上以预定时间(例如0.4秒)间隔切换显示图9~12所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1~104的控制,接受上下左右任一摇摄方向的指示。具体地讲,在图9中,利用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1督促向左方向的摇摄操作,如果用户按照该摇摄方向引导OSD101的显示,使照相机主体2沿水平方向朝向左侧旋转,则摇摄方向被检测为左方向。同样,在图10中,利用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2督促向右方向的摇摄操作,当用户使照相机主体2沿水平方向朝向右侧旋转时,摇摄方向被检测为右方向。在图11中,利用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3督促向上方向的摇摄操作,当用户使照相机主体2沿垂直方向朝向上侧旋转时,摇摄方向被检测为上方向。在图12中,利用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4督促向下方向的摇摄操作,当用户使照相机主体2沿垂直方向朝向下侧旋转时,摇摄方向被检测为下方向。
在检测出摇摄方向的情况下(步骤b11:是),接着CPU21进行摄影中移动量推测处理,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到的移动向量为基础,推测紧前面进行过的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步骤b13)。如上所述,在摄影处理时,在曝光时和传送时等由于没有来自摄像元件11的输出,所以未取入实时取景图像而处于消隐状态。因此,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不能检测到该期间的移动向量,对于该期间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不能根据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来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CPU21以在该摄影处理之前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到的移动向量、和在该摄影处理之后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到的移动向量为基础,推测紧前面的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例如,根据前后的移动向量的平均和摄影处理所花费的时间,推测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另外,在推测移动量时,也可以使用在摄影处理之前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到的几个移动向量的平均值,还可以使用在摄影处理之后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到的几个移动向量的平均值。并且,未必一定要使用摄影处理之前和之后的移动向量,也可以以摄影处理之前的移动向量为基础,推测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还可以以摄影处理之后的移动向量为基础,推测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
然后,CPU21以初始位置为基点,进行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对应于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而移动的作为移动标记的指针、和作为移动目标标记的对象的控制(步骤b15),该移动目标标记的对象表示包括该指针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此时,CPU21按照在步骤b11检测出的摇摄方向,设定指针和对象的显示位置,并且根据在步骤b13推测出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调整指针的显示位置并设定初始位置。
图13是表示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此,图13表示按照图10所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2把摇摄方向指示为右时的显示画面,在实时取景图像上,左右地显示指针PM和对象TM,在面向图13的右侧配置指针PM,在左侧配置对象TM。CPU21按照以使相邻的摇摄方向(右)的摄影范围基于预定的重复率重复的方式而确定的下一个摄影位置,配置指针PM和对象TM。例如,CPU21把对象TM的位置配置为固定。并且,CPU21以在步骤b13推测出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为基础,在该移动量为预先确定的预定量以下时(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小时),把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作为初始位置来配置指针PM。在移动量不在预定量以下时(在摄影处理中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大时),把指针PM的初始位置设定为相比前述预定位置更靠近对象TM侧。关于以多大程度靠近对象TM,以移动量为基础来确定即可。这样配置的指针PM伴随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而移动,例如在从图13所示的状态向右方向摇摄操作照相机主体2时,指针PM与实时取景图像一起向配置对象TM的左侧移动。
另外,在按照图9所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1把摇摄方向指示为左时,作为初始位置把指针PM配置在左侧,把对象TM配置在右侧。并且,在按照图11所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3或图12所示的摇摄方向引导OSD104,把摇摄方向指示为上或下时,上下地配置指针PM和对象TM,如果摇摄方向为上,则作为初始位置把指针PM配置在下侧,把对象TM配置在上侧。并且,如果向上方向摇摄操作照相机主体2,则与实时取景图像一起向配置对象TM的上侧移动。如果摇摄方向为下,则作为初始位置把指针PM配置在上侧,把对象TM配置在下侧。
然后,如图6所示,CPU21进行照相机移动量计算处理,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9检测出的移动向量为基础,计算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步骤b19)。然后,CPU21按照所计算出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计算指针PM的显示位置,并更新显示(步骤b21)。并且,CPU21判定指针PM的显示位置是否在对象TM的框内,如果不在对象TM的框内(步骤b23:否),则返回步骤b19。另一方面,如果在对象TM的框内(步骤b23:是),则CPU21作为伴随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状态下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的预定物理量的一例,判定在该状态下是否已经过了预定时间,在已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判定为可以摄影。例如,在指针PM在对象TM的框内快速通过时等、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指针PM移动到对象TM的框外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能摄影(步骤b25:否),返回步骤b19。如果在指针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b25:是),则CPU21允许开始摄影,并控制摄影处理的开始,拍摄此时的摄影范围的静态图像作为部分图像(步骤b27)。这样,在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中,CPU21接受照相机主体2的摇摄操作,将在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作为摄影定时自动开始摄影处理,作为指示部发挥作用。
图14—1表示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时的显示画面示例,图14—2表示从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时起经过预定时间时的显示画面示例。在此,CPU21在从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时起到经过预定时间的期间,进行变更对象TM的显示形式的控制。例如,进行使对象TM按照指针PM的大小和显示位置而缩小并演出显示的控制。由此,可以督促用户停止照相机主体2的摇摄操作,督促其注意使指针PM保留在对象TM的框内。另外,不限于示例的演出显示,例如可以是对象TM的描画颜色的变更或闪烁显示等、只要是识别出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显示形式即可。并且,在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停止摇摄操作的意思的消息的显示。或者,在指针PM位于对象TM的框内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数码照相机1具有的未图示的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部声音输出预定的对焦声音。并且,也可以与对象TM的显示形式的变更一起,进行例如控制描画颜色的变更或闪烁显示等来变更指针PM的显示形式的控制。或者,还可以进行不变更对象TM的显示形式,而变更指针PM的显示形式的控制。
然后,如图6所示,CPU21判定是否已结束了预定张数的摄影。例如,在拍摄了3张部分图像而生成全景图像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已拍摄了3张部分图像。部分图像的数量可以固定,也可以构成为由用户适当设定。并且,在尚未结束预定数量的摄影时(步骤b29:否),返回步骤b13。
图15—1、2是表示继图14—2之后进行的在第2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后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用户与拍摄第2张时相同,一边观看图15—1的实时取景图像,一边沿摇摄方向摇摄操作照相机主体2,使指针PM移动。并且,按照图15—2所示,在使指针PM移动到对象TM的框内的状态下待机预定时间,进行第3张的摄影。
并且,如图6所示,在已进行了预定张数的摄影时(步骤b29:是),图像处理部18在对所拍摄的预定张数的部分图像进行了转换处理后,沿摇摄方向进行连接而进行合成,生成全景图像(步骤b31)。并且,CPU21进行使显示部24显示所生成的全景图像的控制(步骤b33),并结束处理。此时,将所生成的全景图像记录在可装卸存储器27中。并且,返回图5中的步骤a11,并转入步骤a1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对应于实时取景图像的移动而移动的指针、和表示包括该指针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的对象,但在自动进行摄影处理的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时,在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而且在该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允许开始摄影,可以进行摄影处理,所以可以发挥以下效果,在摄影处理时能事前停止照相机主体2的摇摄操作,可以抑制消隐时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因此,可以适当设定摄影处理恢复后的指针的显示位置,可以以使相邻的部分图像的摄影范围适当地重复的方式生成多个部分图像。并且,由于在摄影处理之前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基本停止,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摄影处理。另外,可以推测在显示部24因摄影处理而消隐的期间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并进行插值。并且,可以以所推测并进行了插值的移动量为基础来设定指针的显示位置,所以能够更加合适地设定指针的显示位置。由此,能够以使相邻的摇摄方向的摄影范围不会过度重复和重复不足的方式生成部分图像,所以能够合理地适当地将各个部分图像进行连接而合成,可以容易地进行全景图像的生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情况,可以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图16是表示变形例的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模式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在图16中,对与图6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
在本变形例的摄影模式动作中,在结束第1张部分图像的摄影处理并检测出摇摄方向时(步骤b11:是),接着CPU21进行摄影中移动量推测处理,以在紧前面进行的摄影处理中角速度检测电路20检测到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为基础,推测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步骤c13)。例如,CPU21以来自角速度检测电路20的输出为基础判定照相机主体2的旋转方向,并推测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
然后,CPU2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进行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指针和对象的控制(步骤b15)。此时,CPU21按照在步骤b11检测出的摇摄方向设定指针和对象的显示位置,并且根据在步骤c13中以来自角速度检测电路20的输出(角速度)为基础而推测出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调整指针的显示位置并设定初始位置。
然后,CPU21进行照相机移动量计算处理(步骤b19),按照所计算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计算指针的显示位置,并更新显示(步骤b21)。并且,CPU21判定指针的显示位置是否在对象的框内,如果不在对象的框内(步骤b23:否),返回步骤b19。另一方面,如果在对象的框内(步骤b23:是),作为伴随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的状态下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的预定物理量的一例,CPU21判定此时的角速度检测电路20的输出。并且,CPU21将角速度检测电路20检测出的角速度与预先确定的预定阈值比较。更加具体地讲,CPU21将绕数码照相机1的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即Z轴的角速度、绕以与Z轴方向垂直的摄像元件11的摄像面作为XY平面时的X轴和Y轴各个轴的角速度,分别与预定的阈值比较,如果在阈值以下,则可以判定为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停止,所以判定为可以摄影。如果角速度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步骤c25:是),CPU21允许开始摄影并控制摄影处理的开始,拍摄此时的摄影范围的静态图像作为部分图像(步骤b27)。另一方面,在角速度不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时,判定为不能摄影(步骤c25:否),返回步骤b19。这样,在本变形例中,在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中,CPU21接受照相机主体2的摇摄操作,将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时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在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作为摄影定时自动开始摄影处理,作为指示部发挥作用。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以在摄影处理中检测出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为基础,推测该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以所推测出的移动量为基础调整指针的初始位置。另外,对于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在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而且此时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在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允许开始摄影,可以自动进行摄影处理。由此,可以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使数码照相机构成为具有检测照相机主体2的角加速度的角加速度检测电路,以取代检测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的角速度检测电路20,以该角加速度检测电路检测出的角加速度为基础推测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并且,还可以构成为在第2张及之后的部分图像的摄影中,在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而且此时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加速度在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允许开始摄影,自动进行摄影处理。
并且,还可以具有告知部,其用于在如下情况下报知上述情况,即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6中的步骤b25中,当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后、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移动到对象的框外,并判定为不能摄影的情况;以及在上述变形例中说明的图16的步骤c25中,当指针位于对象的框内时的照相机主体2的角速度不在预定的阈值以下,并判定为不能摄影的情况。例如,CPU21还可以构成为使显示部24显示表示不能摄影的意思的消息,还可以构成为从声音输出部输出警告声音。
并且,当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指针和对象时,在所推测出的紧前面的摄影处理中的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量不在预先确定的预定量以下时,也可以进行变更指针和对象的显示形式的控制。关于显示形式的变更,可以是描画颜色的变更或闪烁显示等,只要是能够与通常状态识别开的形式即可。由此,可以报知照相机主体2的移动速度过快的意思的警告。

Claims (11)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以使相邻的摄影范围的一部分重复的方式连续地进行摄影处理,并生成多个摄影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
显示部,其将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所述被摄体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进行连续显示;
移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实时取景图像的向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
指示部,其指示所述摄影处理的开始;
显示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指示部指示的开始指示之后,进行在所述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移动标记和移动目标标记的控制,所述移动标记对应于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移动目标标记表示包括该移动标记的移动目标位置在内的、该移动目标位置附近的预定区域;和
判定部,其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情况下,以伴随该位置状态下的装置主体的移动的预定物理量的时间变化为基础,判定能否摄影,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能够摄影的情况下,允许由所述指示部指示的开始,并进行所述摄影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来判定能否摄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检测装置主体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的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
所述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时由所述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来判定能否摄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告知部,该告知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能摄影时报知警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的方向,设定所述移动标记和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移动量推测部,该移动量推测部根据在所述摄影处理之前和/或所述摄影处理之后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推测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的移动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移动量推测部,该移动量推测部根据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由所述角速度/角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角速度或角加速度,推测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摄影处理中的移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以由所述移动量推测部推测出的移动量为基础,设定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为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把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作为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不在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把所述移动标记的初始位置设定成相比所述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更靠近所述移动目标标记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不在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移动标记和/或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形式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至少在所述移动标记位于所述移动目标标记所表示的预定区域内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移动标记和/或所述移动目标标记的显示形式的控制。
CN200910127801A 2008-03-24 2009-03-23 摄像装置 Pending CN101547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6645A JP2009232276A (ja) 2008-03-24 2008-03-24 撮像装置
JP2008076645 2008-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7310A true CN101547310A (zh) 2009-09-30

Family

ID=4119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7801A Pending CN101547310A (zh) 2008-03-24 2009-03-23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32276A (zh)
CN (1) CN10154731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197A (zh) * 2010-03-19 2011-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2420933A (zh) * 2010-09-27 2012-04-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可全景摄像的摄像装置
CN102843512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CN103636187A (zh) * 2011-08-30 2014-03-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9117271B2 (en) 2011-10-04 2015-08-25 Morph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5611119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937051A (zh) * 2010-11-11 2017-07-07 索尼公司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和程序
CN106998413A (zh) * 2015-12-04 2017-08-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7800956A (zh) * 2016-08-30 2018-03-1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998448A (zh) * 2019-04-16 2019-07-12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及其拍照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9481B2 (ja) * 2010-03-29 2014-0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眼撮影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34081A (ja) 2011-08-02 2013-02-14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20276B2 (ja) * 2014-01-31 2017-10-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6094701B2 (ja) * 2016-04-05 2017-03-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EP4319133A1 (en) 2021-03-30 2024-02-07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3195401A1 (ja) * 2022-04-07 2023-10-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197A (zh) * 2010-03-19 2011-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2420933A (zh) * 2010-09-27 2012-04-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可全景摄像的摄像装置
CN106937051B (zh) * 2010-11-11 2020-01-2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CN106937051A (zh) * 2010-11-11 2017-07-07 索尼公司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和程序
CN102843512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CN102843512B (zh) * 2011-06-24 2016-05-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CN103636187B (zh) * 2011-08-30 2016-11-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3636187A (zh) * 2011-08-30 2014-03-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9117271B2 (en) 2011-10-04 2015-08-25 Morph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3037158B (zh) * 2011-10-04 2016-01-20 株式会社摩如富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5611119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611119B (zh) * 2014-11-14 2018-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998413A (zh) * 2015-12-04 2017-08-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6998413B (zh) * 2015-12-04 2020-03-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介质
CN107800956A (zh) * 2016-08-30 2018-03-1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998448A (zh) * 2019-04-16 2019-07-12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及其拍照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32276A (ja)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7310A (zh) 摄像装置
CN101547315B (zh) 摄像装置
US8676047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383356B2 (ja)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2271654A (ja) 電子カメラ
CN102158646A (zh) 成像控制设备、成像设备、成像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03139475A (zh) 摄像装置
CN204206295U (zh) 摄像设备
KR101690261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209021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800956B (zh)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673641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H0686114A (ja) 撮像装置
CN109218607B (zh)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316256B (zh) 便携式设备及再现显示方法
JP3192637B2 (ja) 撮影用装置
JP294222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KR101423918B1 (ko) 피사체의 경계 영상을 표시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그 제어방법
JP3143614B2 (ja) 撮影用装置
JP6461284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9189959A (ja) スチルカメラ一体型ビデオカメラ
JP2017085338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2118270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42446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46611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