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1562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1562B
CN101541562B CN200880000256.5A CN200880000256A CN101541562B CN 101541562 B CN101541562 B CN 101541562B CN 200880000256 A CN200880000256 A CN 200880000256A CN 101541562 B CN101541562 B CN 101541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casingply
distance
axis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02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1562A (zh
Inventor
丸山博功
矶部哲
小林弘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195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607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1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1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5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elt or breaker dimensions or curvature relative to carc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3/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 B60C3/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dimensions of the section, e.g. low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2Carcasses
    • B60C9/0292Carcass ply curv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765Characterized by belt or break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以轮胎基部宽度成为在应用轮辋的轮辋宽度的100[%]以上且120[%]以下的宽度的方式以单体保持轮胎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从Y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的距离(WC)、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的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抑制沟槽开裂(groove crack)的产生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存在有这样的课题:在具有较低的扁平率的重载重用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周方向主槽上会产生沟槽开裂(槽底的龟裂)。
在与该课题有关的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以往的充气轮胎(重载重用充气轮胎),具有:端部分绕成对的各个胎圈芯折叠的胎体帘布层,配设在胎体帘布层的胎冠部(crown)的外周侧的带束(belt),配设在带束的更外周侧的胎面,和形成在胎面接地面上、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多根周槽;其中,在组装在标准轮辋上并填充有最高空气压力的5%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至少在位于胎面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周槽的轮胎半径方向内周侧部分,将胎体线(carcass line)的曲率半径形成得比其他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但是,制造这样使胎体线的曲率半径在局部变小的轮胎比较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0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沟槽开裂(裂纹)的产生的充气轮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扁平率为65以下,其特征在于:在以轮胎基部宽度成为在应用轮辋的轮辋宽度的100[%]以上且120[%]以下的宽度的方式以单体保持轮胎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的形状(胎体线)被适当化,所以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特别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的形状变化有所减少。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降低、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扁平率为65以下,其特征在于:在轮胎保持于硫化成形模具内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硫化成形模具内的轮胎形状(就要将轮胎从硫化成形模具取出之前的轮胎形状)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之前的轮胎单体的形状大致相等。因此,轮胎形状也可以以轮胎的单体时的形状为基准进行规定,而并不局限于硫化成形模具内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10%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宽度WA、距离WB、距离WC、距离HA、距离HB以及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的形状被进一步适当化,所以减少了充气时的主槽的形状变化。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少、更有效抑制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WC/WB与轮胎的扁平率S具有-0.007×S+0.95≤WC/WB≤-0.007×S+1.05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WC/WB与轮胎的扁平率S的关系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提高(维持)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状态下,所述带束层的最大带束宽度Wd、轮胎的总宽度Ws与轮胎的扁平率S具有-0.5×S+108≤Wd/Ws≤-0.5×S+118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最大带束宽度Wd与轮胎总宽度Ws与扁平率S的关系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维持)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在轮胎保持于硫化成形模具内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和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具有0.48≤USH/HA≤0.52、5.52S2×10-5-2.407S×10-2+2.29≤WB/HA≤5.52S2×10-5-2.407S×10-2+2.39以及-1.1312S2×10-4+5.822S×10- 3+0.62≤WC/WB≤-1.1312S2×10-4+5.822S×10-3+0.68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的剖面形状(胎体线)被适当化,所以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特别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的形状变化有所减少。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少、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与轮胎剖面宽度的标称M具有0.44≤WA/M≤0.46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轮胎基部宽度(一半宽度WA)与轮胎剖面宽度的标称M的比WA/M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充气性能、胎圈部的耐久性能以及耐制造故障性能提高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比所述带束层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曲率半径RA与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具有0.95≤RA/USH≤1.05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从胎肩部到胎侧部的胎体线的曲率半径RA被适当化,所以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有效减少、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5[%]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距离USH、距离HA、距离WB、和距离WC具有4.157S2×10-5-6.738S×10-3+0.56≤USH/HA≤4.157S2×10-5-6.738S×10-3+0.63以及1.7874S2×10-4-2.7522S×10-2+1.60≤WC/WB≤1.7874S2×10-4-2.7522S×10- 2+1.66的关系。
在该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的形状被进一步适当化,所以减少了充气时的主槽的形状变化。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少、更有效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在S≤70的范围内。
在重载重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中,尤其沟槽开裂的产生比较显著。因此,通过将这些轮胎作为应用对象,具有能够得到更显著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效果的优点。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的形状(胎体线)被适当化,所以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特别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的形状变化有所减少。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少、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由各扁平率引起的不同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由各扁平率引起的不同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由各扁平率引起的不同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体线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符号说明
1:充气轮胎
2:胎圈芯
3:胎体帘布层
4:带束层
5:胎面橡胶
6:胎侧橡胶
10:应用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并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另外,本实施例所记载的多个变形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自明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组合。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充气轮胎的作用的说明图。图3以及图4是表示图1所记载充气轮胎的由各扁平率引起的不同的曲线图。图5以及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1包含:胎圈芯2,胎体帘布层3,带束层4,胎面橡胶5和胎侧橡胶6(参照图1)。胎圈芯2具有环状构造,左右一对胎圈芯2构成一组。胎体帘布层3环状地架设在左右的胎圈芯2、2之间而构成轮胎的骨架(结构)。带束层4由层叠起来的多个带束件构成,配置在胎体帘布层3的轮胎径方向外周。胎面橡胶5被配置在胎体帘布层3以及带束层4的轮胎径方向外周,构成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胎侧橡胶6被配置在胎体帘布层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构成充气轮胎1的胎侧部。另外,在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形成有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主槽51、52。另外,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52被配置在相对于标准内压时的胎面展开宽度距离轮胎宽度方向外侧15[%]至30[%]的范围内的位置。
在该充气轮胎1中,轮胎的各尺寸如下所述那样规定(参照图1)。首先,以轮胎基部宽度为在应用轮辋的轮辋宽度的100[%]以上且120[%]以下的宽度的方式将轮胎以单体保持。然后,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画出应用轮辋(车轮的轮辋凸缘部)10的假想线,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轮辋凸缘部的径方向的最外点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另外,将通过轮胎的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轮胎中心轴)。
接下来,取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和从Y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的距离WC。另外,取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的距离HC。此时,这些尺寸WA、WB、WC、HA、HB、HC具有下述关系: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
另外,轮胎单体的形状,指的是组装在应用轮辋10上之前的轮胎单体的形状。此时的轮胎单体的形状与硫化成形模具内的轮胎形状(就要将轮胎从硫化成形模具取出之前的轮胎形状)大致相等。另外,一般来说,轮胎的设计尺寸以该在模具内时的轮胎形状为基准而规定。换言之,硫化成形模具内的轮胎形状与组装在应用轮辋10上之前的轮胎单体的形状大致相等。
另外,所谓应用轮辋,指的是JATMA规定的“应用轮辋”、TRA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者ETRTO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另外,轮辋高度FH由以车轮的轮辋直径φ为基准的轮辋凸缘部的高度规定。
另外,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被定义为: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观察从中央胎冠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出现了胎体帘布层3的曲率半径的变化、从而胎体帘布层3开始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弯曲的位置。具体地说,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位于:比带束层4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曲率半径RA与比该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中央胎冠CL侧)的位置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曲率半径RB,具有1[%]≤RA/RB≤10%的关系的范围内。另外,拐点Q也可以定义为,与胎面部中央区域的胎体线近似的圆弧从该胎体线剥离的点。
一般,在轮胎的充气时,由于轮辋宽度的约束以及内压负荷,主槽51、52的槽宽比轮胎单体时扩张。于是,能够想到,在轮胎滚动时槽底产生的应变变大,产生沟槽开裂。
针对这一点,在该充气轮胎1中,胎体帘布层3的形状(胎体线)被适当化,所以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51、52(特别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52)的形状变化减少(参照图2)。由此,具有在主槽51、52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降低而抑制了产生沟槽开裂的优点。
例如,在HB/HA<48[%]时,具有容易产生轮辋缓冲开裂(在胎面部产生的开裂)的危险,在52[%]<HB/HA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另外,在HC/HA<98[%]时,具有胎肩部的体积增加、轮胎的耐久性能恶化的危险,在100[%]<HC/HA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另外,在WB/WA<108[%]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115[%]<WB/WA时,具有容易产生轮辋缓冲开裂的危险。另外,在WC/WA<55[%]或者75[%]<WC/WA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
[附加事项1]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在将轮胎安装在应用轮辋10上并且对轮胎赋予标准内压的10%的空气压力时,同样地,上述的宽度WA、距离WB、距离WC、距离HA、距离HB以及距离HC具有下述关系: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在该结构中,胎体帘布层3的形状被进一步适当化,所以减少了充气时的主槽51、52的形状变化。由此,具有在主槽51、52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小而更有效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所谓标准内压,指的是JATMA规定的“最高空气压”、TRA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不同的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重极限)”的最大值、或者ETRTO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充气压力)”。
[附加事项2]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WC/WB与轮胎的扁平率S满足下述关系,即,-0.007×S+0.95≤WC/WB≤-0.007×S+1.05(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WC/WB与轮胎的扁平率S的关系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提高(维持)的优点。例如,在WC/WB<-0.007×S+0.95时,具有胎肩部的体积增大、轮胎的耐久性能恶化的危险。另外,在-0.007×S+1.05<WC/WB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在将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标准内压的状态下,带束层4的最大带束宽度Wd、轮胎总宽度Ws与轮胎的扁平率S满足下述关系,即,-0.5×S+108≤Wd/Ws≤-0.5×S+118(参照图4)。在该结构中,最大带束宽度Wd、轮胎总宽度Ws与扁平率S的关系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维持)的优点。例如,在Wd/Ws<-0.5×S+108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恶化的危险。另外,在-0.5×S+118<Wd/Ws时,具有带束宽度过宽、轮胎的重量过度增加的危险。
另外,该充气轮胎1并不局限于复轮(双轮)装设轮胎,也能够应用于单轮装设轮胎(例如,轮胎总宽度Ws为350[mm]以上的轮胎)。在这样的应用对象中,优选的是:带束层4的最大带束宽度Wd、轮胎总宽度Ws与轮胎的扁平率S满足下述关系,即,-0.6×S+108≤Wd/Ws≤-0.6×S+118。由此,即使在该扁平(wide base,宽基)型的轮胎中,也具有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被维持)的优点。
另外,优选的是:该充气轮胎1被应用于扁平率(标称扁平)为65以下的重载重用轮胎中。在这样的重载重用轮胎中,具有在胎面部胎肩区域的主槽52容易产生沟槽开裂的问题。因此,通过将该重载重用轮胎作为应用对象,具有显著得到与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有关的效果的优点。
[性能试验]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条件不同的多种充气轮胎,进行与耐轮辋缓冲开裂性能以及耐沟槽开裂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参照图5以及图6)。在该性能试验中,使用(1)扁平率为60并且轮胎尺寸285/60R22.5的充气轮胎以及(2)扁平率为55并且轮胎尺寸385/55R22.5的充气轮胎。而且,这些充气轮胎被安装在JATMA规定的应用轮辋上,对该充气轮胎施加规定内压以及规定载重。
在与耐轮辋缓冲开裂性能(胎圈部表面的耐周方向开裂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中,在充气轮胎上负荷规定载重的140[%]的载重而进行转鼓试验,以时速45[km/h]的行驶速度行驶20000[km]后测定在胎圈部表面产生的周方向开裂的个数以及长度。然后,基于该测定结果进行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评价的数值越小越优选。
在与耐沟槽开裂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中,一边向充气轮胎吹臭氧一边进行转鼓试验,以时速45[km/h]的行驶速度行驶10000[km]后测定所产生的开裂的个数以及长度。然后,基于该测定结果进行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另外,在该性能试验中,以指数值150以上为基准判断耐沟槽开裂性能的提高效果。该评价的数值越小越优选。
以往例的充气轮胎是市场出售的现有的轮胎。发明例1~发明例3的充气轮胎1是各尺寸(宽度WA、距离WB、距离WC、距离HA、距离HB以及距离HC)被适当化了的轮胎。如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在发明例1~3的充气轮胎1中,都能够一边维持耐轮辋缓冲开裂性能一边提高耐沟槽开裂性能。
实施例2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由各扁平率引起的不同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体线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作用的说明图。图10以及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在该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1中,与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1相比较,其特征在于,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看胎体帘布层3的剖面形状(胎体线)中,预定的尺寸比USH/HA、WB/HA、WC/WB由预定的二次近似规定。
具体地说,首先,从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与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顶点R的距离HA具有0.48≤USH/HA≤0.52的关系。另外,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从Y轴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与距离HA具有5.52S2×10-5-2.407S×10-2+2.29≤WB/HA≤5.52S2×10-5-2.407S×10-2+2.39的关系。另外,扁平率的标称S、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与距离WB具有-1.1312S2×10- 4+5.822S×10-3+0.62≤WC/WB≤-1.1312S2×10-4+5.822S×10-3+0.68的关系。
另外,在该实施例2中,以轮胎保持在硫化成形模具内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为基准,规定各轮胎尺寸。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轮胎单体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为基准,规定各轮胎尺寸。
在该充气轮胎中,胎体帘布层3的剖面形状(胎体线)被适当化,所以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51、52(特别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槽52)的形状变化有所减少(参照图2)。因此,在将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并向轮胎赋予空气压力时,主槽51、52的槽底难以扩大。由此,具有在主槽51、52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减少、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另外,WB/HA和WC/WB由预定的二次近似规定,所以与它们由一次近似规定的结构相比较,胎体帘布层3的剖面形状被高精度地适当化(参照图8)。具体地说,在二次近似中,主槽52的槽底部附近处的胎体线的位置比一次近似高(位于轮胎径方向)。于是,轮胎的单体时与充气时的主槽51、52的形状变化被有效地降低,在主槽51、52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降低。由此,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
另外,一般来说,比USH/HA、比WB/HA以及比WC/WB与轮胎的耐沟槽开裂性能以及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具有下面的关系(参照图9)。首先,在比USH/HA增加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降低的倾向。相反,在比USH/HA减少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降低、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提高的倾向。另外,在比WB/HA增加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降低、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提高的倾向。相反,在比WB/HA减少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降低的倾向。另外,在比WC/WB增加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降低、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提高的倾向。相反,在比WC/WB减少时,具有耐沟槽开裂性能提高、带束层4的耐久性能降低的倾向。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与轮胎剖面宽度的标称M具有0.44≤WA/M≤0.46的关系。在该结构中,轮胎基部宽度(一半宽度WA)与轮胎剖面宽度的标称M的比WA/M被适当化,所以具有轮胎的充气性能、胎圈部的耐久性能以及耐制造故障性能提高的优点(参照图11)。另外,在理论轮辋宽度时该比WA/M为WA/M=0.75,在使用轮辋宽度时,采用接近该数值的比值。因此,在将WA/M设为上述的范围(0.44≤WA/M≤0.46)的结构中,轮胎的基部宽度变宽。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比带束层4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胎体帘布层3的曲率半径RA与从胎体帘布层3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胎体帘布层3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具有0.95≤RA/USH≤1.05的关系(参照图1)。在该结构中,从胎肩部到胎侧部的胎体线的曲率半径RA被适当化,所以具有在主槽51、52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有效降低而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例如,在R/USH<0.95时,充气时的胎体线比轮胎单体时更容易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形,不优选。另外,1.05<R/USH时,轮胎形状本身不适当,容易产生轮胎重量增加、轮胎耐久性能降低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将轮胎安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标准内压的5[%]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距离USH、距离HA、距离WB、和距离WC具有4.157S2×10-5-6.738S×10-3+0.56≤USH/HA≤4.157S2×10-5-6.738S×10-3+0.63的关系。优选的是:具有1.7874S2×10-4-2.7522S×10-2+1.60≤WC/WB≤1.7874S2×10-4-2.7522S×10-2+1.66的关系。
在该结构中,胎体帘布层的形状被进一步适当化,所以降低了充气时的主槽的形状变化。由此,具有在主槽的槽底产生的应变被降低、更有效抑制了沟槽开裂的产生的优点。
例如,在扁平率的标称S为S=60的轮胎中,0.305≤USH/HA≤0.375并且0.592≤WC/WB≤0.652。另外,在轮胎尺寸265/60R22.5的轮胎的外形中,USH/HA=0.29并且WC/WB=0.67。
[应用对象]
另外,该充气轮胎1优选应用于例如扁平率的标称S在S≤70的范围内的轮胎。另外,尤其优选应用于重载重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在这些轮胎中,尤其沟槽开裂的产生比较显著。因此,通过将这些轮胎作为应用对象,具有能够得到更显著的耐沟槽开裂性能效果的优点。
[性能试验]
在该实施例2中,对于条件不同的多种充气轮胎,进行与(1)耐沟槽开裂性能、(2)带束层的耐久性能、(3)充气性能以及(4)胎圈部耐久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参照图10以及图11)。
在与(1)耐沟槽开裂性能以及(2)带束层的耐久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中,通过使用了有限元法的模拟解析进行内压填充时的主槽槽底的应变以及带束层端部的应变能量的密度解析,对各充气轮胎进行指数评价。具体地说,使用将轮胎尺寸315/60R22.5的充气轮胎组装在轮辋尺寸22.5×9.00的轮辋上并向该充气轮胎赋予900[kPa]的空气压时的试验条件。另外,在耐沟槽开裂性能为指数值130以上、带束层耐久性能为指数值85以上时认为有效果。
另外,在与(3)充气性能以及(4)胎圈部耐久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中,将轮胎尺寸315/60R22.5的充气轮胎组装在轮辋尺寸22.5×9.00的轮辋上,并向该充气轮胎赋予900[kPa]的空气压。然后,此时评价充气性能,另外,通过实车行驶,测定在胎圈部产生破损时的行驶距离、进行与胎圈部耐久性能有关的指数评价。
以往例的充气轮胎是公知的轮胎。发明例4~发明例18的充气轮胎1是比USH/HA、相对于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的比WB/HA和比WC/WB、以及比RA/USH被适当化了的轮胎。
如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在发明例4~13的充气轮胎1中,都能够一边维持带束层的耐久性能一边提高耐沟槽开裂性能(参照图10)。另外,通过将比USH/HA、以及相对于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的比WB/HA和WC/WB适当化,一边维持带束层的耐久性能一边进一步提高耐沟槽开裂性能。
另外,如图11的试验结果所示,可知:比RA/USH与充气性能以及胎圈部耐久性能处于相对关系。因此,可知:通过将比RA/USH适当化,能够得到所希望的轮胎性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在能够抑制沟槽开裂的产生方面有用。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扁平率为65以下,其特征在于:
在以轮胎基部宽度成为在应用轮辋的轮辋宽度的100%以上且120%以下的宽度的方式以单体保持轮胎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
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被定义为: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观察从中央胎冠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出现了胎体帘布层的曲率半径的变化、从而胎体帘布层开始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弯曲的位置。
2.一种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扁平率为65以下,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保持于硫化成形模具内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
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HB、和从X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被定义为: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观察从中央胎冠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出现了胎体帘布层的曲率半径的变化、从而胎体帘布层开始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弯曲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10%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宽度WA、距离WB、距离WC、距离HA、距离HB以及距离HC具有48%≤HB/HA≤52%、98%≤HC/HA≤100%、108%≤WB/WA≤115%以及55%≤WC/WA≤75%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WC/WB与轮胎的扁平率S具有-0.007×S+0.95≤WC/WB≤-0.007×S+1.05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状态下,所述带束层的最大带束宽度Wd、轮胎的总宽度Ws与轮胎的扁平率S具有-0.5×S+108≤Wd/Ws≤-0.5×S+118的关系。
6.一种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芯、环状架设在所述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和配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保持于硫化成形模具内时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将从轮辋高度FH的位置A沿轮胎宽度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X轴、并且将通过中央胎冠CL沿轮胎径方向引出的直线设为Y轴的情况下,
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从X轴到中央胎冠CL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顶点R的距离HA、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的距离WB、和从Y轴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的距离WC,具有0.48≤USH/HA≤0.52、5.52S2×10-5-2.407S×10-2+2.29≤WB/HA≤5.52S2×10-5-2.407S×10-2+2.39以及-1.1312S2×10-4+5.822S×10-3+0.62≤WC/WB≤-1.1312S2×10-4+5.822S×10-3+0.68的关系,
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被定义为:从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观察从中央胎冠CL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出现了胎体帘布层的曲率半径的变化、从而胎体帘布层开始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弯曲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轮胎基部宽度的一半的宽度WA与轮胎剖面宽度的标称M具有0.44≤WA/M≤0.46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比所述带束层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曲率半径RA与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最大宽度位置P到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拐点Q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USH,具有0.95≤RA/USH≤1.05的关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轮胎组装在应用轮辋上并且对轮胎赋予了标准内压的5%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距离USH、距离HA、距离WB、和距离WC具有4.157S2×10-5-6.738S×10-3+0.56≤USH/HA≤4.157S2×10-5-6.738S×10-3+0.63以及1.7874S2×10-4-2.7522S×10-2+1.60≤WC/WB≤1.7874S2×10-4-2.7522S×10-2+1.66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轮胎的扁平率的标称S在S≤70的范围内。
CN200880000256.5A 2007-01-30 2008-01-16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9501A JP4760722B2 (ja) 2006-09-25 2007-01-30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019501/2007 2007-01-30
PCT/JP2008/050417 WO2008093537A1 (ja) 2007-01-30 2008-01-16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1562A CN101541562A (zh) 2009-09-23
CN101541562B true CN101541562B (zh) 2011-08-03

Family

ID=3967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2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562B (zh) 2007-01-30 2008-01-16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46633B2 (zh)
EP (1) EP2423002B1 (zh)
CN (1) CN101541562B (zh)
WO (1) WO20080935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2707B2 (ja) * 2008-06-24 2012-12-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2939209B (zh) * 2010-04-07 2016-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5759134B2 (ja) * 2010-09-28 2015-08-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83977B2 (ja) * 2011-01-25 2015-03-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農業用タイヤ
US9849730B2 (en) 2012-07-13 2017-12-2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US10406863B2 (en) * 2012-10-10 2019-09-10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4884272B (zh) * 2012-12-28 2017-04-1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KR101711817B1 (ko) * 2012-12-28 2017-03-13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기입 타이어
WO2014103062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02421B2 (ja) * 2013-03-28 2015-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008664A (ja) * 2016-07-15 2018-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73013B2 (ja) * 2017-12-06 2020-10-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43938A1 (fr) * 1978-12-15 1980-07-11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a carcasse radiale precontrainte
JPS61163004A (ja) * 1985-01-11 1986-07-23 Bridgestone Corp 乗心地の良い空気入りタイヤ
DE3752326T2 (de) * 1986-12-25 2001-08-09 Bridgestone Corp Radialer Luftreifen für LKW
US4840213A (en) * 1987-04-03 1989-06-2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Heavy duty low profile pneumatic radial tires
JPH02204104A (ja) * 1989-02-03 1990-08-14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298893B1 (en) * 1997-04-03 2001-10-0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ly path controlled by precured apex
JP3835647B2 (ja) 1997-12-19 2006-10-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9932027A1 (de) 1999-07-09 2001-01-18 Continental Ag Fahrzeugluftreifen
JP2001071715A (ja) 1999-09-09 2001-03-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84660B2 (ja) * 2006-06-06 2012-07-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23002B1 (en) 2016-09-21
CN101541562A (zh) 2009-09-23
EP2423002A1 (en) 2012-02-29
WO2008093537A1 (ja) 2008-08-07
EP2423002A4 (en) 2013-08-21
US8146633B2 (en) 2012-04-03
US20090277552A1 (en) 200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562B (zh) 充气轮胎
EP2103453B1 (en) Pneumatic tire for heavy load
US10226966B2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passenger vehicle, method for using the tire, and tire-rim assembly including the tire
US8925598B2 (en) Pneumatic tire
US9604502B2 (en) Pneumatic tire
EP2112004B1 (en) Pneumatic tire
EP2842765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5142930A (zh) 充气轮胎
CN102438844A (zh) 充气轮胎
CN103140362B (zh) 充气轮胎
EP2641753B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use on passenger vehicle
US8869849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3502022A (zh) 充气轮胎
JP548092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08132A (zh) 充气轮胎
CN101553372B (zh) 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US20160263945A1 (en) Tire
CN103029523A (zh) 重载充气轮胎
CN102896979B (zh) 充气轮胎
JP201722220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10565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0847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20250416A1 (en) Heavy-duty pneumatic tire
EP1108567A1 (en) Pneumatic tire
JP648991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