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6380B - 中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6380B
CN101536380B CN2007800418330A CN200780041833A CN101536380B CN 101536380 B CN101536380 B CN 101536380B CN 2007800418330 A CN2007800418330 A CN 2007800418330A CN 200780041833 A CN200780041833 A CN 200780041833A CN 101536380 B CN101536380 B CN 101536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ofdm signal
mentioned
sub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18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6380A (zh
Inventor
曲渊正敏
间赖丰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Rad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Ra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Ra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Radi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6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6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20Repeater circuits; Relay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04L27/26522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using partial FF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04L27/2651Modification of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接收滤波器(12)、接收放大部(14)接收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FFT部(70)对接收到的OFDM信号统括地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变更部(72)针对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IFFT部(74)通过对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发射放大部(24)、发射滤波器(26)发射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技术,特别涉及中继由多个信道形成的OFDM信号的中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视广播系统等广播系统中,从广播台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信号。接收机接收从广播台发射出的信号,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取得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对于广播台发射的信号,定有关于发射功率、所希望信号对干扰波比等的规定,以使处于广播台的广播圈地域内的接收机能得到预定质量的信息。然而,虽然广播台发射了满足该规定的信号,但当广播圈内存在电磁波的障碍物等时,接收机所收到的信号的电场强度会变得不足,广播圈内会出现无法得到预定质量的信息的区域。因此,为减少这样的质量较差的区域,在广播圈内设置对广播台所发射的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并发射的中继的中继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45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的中继装置一般是由接收天线接收被频率复用了的多个信道。为了将这样的中继装置设置在各种各样的区域,希望中继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例如,中继装置被构成为将所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再发射的结构。然而利用该结构,无法应对在中继装置所收到的信号与要从中继装置发射的信号之间信道的构成不同的情况。即,信道构成的自由度变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由设定信道的构成地执行中继的中继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个方案的中继装置包括:接收部,用于接收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第1变换部,通过对上述接收部所收到的OFDM信号以包含多个信道那样统括地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设定部,以表形式预先存储上述中继装置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和上述中继装置所要发送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之间的关系;变更部,根据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表形式的关系,针对上述第1变换部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第2变换部,通过对上述变更部所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以及发射部,用于发射上述第2变换部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根据来自用户的变更指示,能够变更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关系。
根据该方案,是在将OFDM信号变更为多个子载波信号后,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变更配置的,所以能自由地设定信道的构成。
本发明另一方案也是中继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部,用于接收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第1变换部,通过对上述接收部所收到的OFDM信号按信道单位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设定部,以表形式预先存储上述中继装置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和上述中继装置所要发送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之间的关系;变更部,根据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表形式的关系,针对上述第1变换部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第2变换部,通过对上述变更部所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以及发射部,用于发射上述第2变换部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
根据来自用户的变更指示,能够变更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关系。
根据该方案,是在基于信道单位的傅立叶变换将OFDM信号变更为多个子载波信号后,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变更配置的,所以能自由地设定信道的构成。
变更部可以在执行配置的变更时,执行向多个组的划分;第2变换部可以通过按组单位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并按组单位执行频率变换,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此时,由于是以组单位执行频率变换的,所以能更加提高信道构成的设定自由度。
本发明的再一方案是广播系统。该广播系统包括:发射装置,用于发射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中继装置,基于从发射装置收到的OFDM信号,生成新的OFDM信号,并发射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发射装置在生成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时,使逆傅立叶变换处理的时间相一致;中继装置从接收到的OFDM信号中抽取出时钟,在生成新的OFDM信号时使用所抽取出的时钟。
根据该方案,由于是使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各自的逆傅立叶变换处理的窗口时间对齐地来对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进行频率复用的,所以能提供单一的窗口时间。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还是广播系统。该广播系统包括:发射装置,用于发射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中继装置,基于从发射装置收到的OFDM信号,生成新的OFDM信号,并发射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发射装置在通过合成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来生成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时,使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各自的逆傅立叶变换处理的窗口时间对齐。中继装置包括:通过对收到的OFDM信号统括地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的装置;对于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变更配置的装置;以及通过对变更配置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的装置。
根据该方案,由于是使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各自的逆傅立叶变换处理的窗口时间对齐地来对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进行频率复用的,所以能提供单一的窗口时间。
另外,将以上结构要件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形式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转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自由设定信道构成地执行中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存储在图1的设定部中的表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的(a)~(b)是表示图1的变更部中的变更动作的概略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变形例的中继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变形例的中继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再一变形例的发射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的(a)~(e)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个变形例的设定部所进行的频率特性的导出的概要的图。
图8是表示图7的设定部的结构的图。
〔标号说明〕
10接收天线,12接收滤波器,14接收放大部,16变频器,22变频器,24发射放大部,26发射滤波器,28发射天线,38设定部,40A/D转换器,44D/A转换器,46本机振荡器,70FFT部,72变更部,74IFFT部,100中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说明本发明之前,先说明其概要。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的中继装置。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既有支持单频网(以下称“SFN”)的情况,也有支持多频网(以下称“MFN”)的情况,但这里为说明方便,以前者为说明对象。所谓SFN,是指收到的信号的频带与要发射的信号的频带相同的情况,所谓MFN,是指收到的信号的频带与要发射的信号的频带不同的情况。中继装置接收含有被频率复用了的多个信道的信号,并将所收到的信号放大后发射。
在以上状况中,为应对中继装置收到的信号中的信道的构成与要从中继装置发射的信号中的信道的构成不同的情况,本实施例的中继装置如下这样构成。各信道由OFDM信号、即多个子载波形成。中继装置通过对所收到的信号统括地执行FFT,来将之变换成与多个子载波分别对应的信号(以下将与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信号称为“子载波信号”)。中继装置使一个信道所包含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子载波信号的配置。该变更相当于要从中继装置发射的信号中的信道的构成。进而,中继装置在对变更配置后的子载波信号执行IFFT后,执行发射。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为说明方便,将时域的信号表示为OFDM信号,将频域的信号表示为多个子载波信号。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装置100的结构。中继装置100包括接收天线10、接收滤波器12、接收放大部14、变频器16、本机振荡器46、A/D转换器40、FFT部70、变更部72、设定部38、IFFT部74、D/A转换器44、变频器22、发射放大部24、发射滤波器26、发射天线28。
接收天线10接收由多个信道形成的OFDM信号。多个信道被频率复用。另外,假定实施例的广播系统支持ISDB-T(Terrestrial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方式。这里,一个信道由5617个子载波构成,使用8192点的IFFT。另外,假定OFDM信号中频率复用有8个信道。因此,接收天线10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由65536个子载波构成。接收天线10将收到的OFDM信号输出到接收滤波器12。接收滤波器12针对接收天线10所收到的OFDM信号,使多个信道整体频带外的部分衰减。接收放大部14对来自接收滤波器12的OFDM信号进行放大。
变频器16对来自接收放大部14的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进行频率变换,从而生成基带的OFDM信号,将生成的OFDM信号输出到A/D转换器40。除来自接收放大部14的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外,来自本机振荡器46的本机振荡器信号也被输入到变频器16。另外,变频器16基于本机振荡器信号对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进行正交检波。这里,变频器16也可以在生成基带的OFDM信号时,对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进行载波同步、采样时钟同步、符号时钟(symbol clock)同步。此时,从OFDM信号中抽取出时钟。另外,抽取出的时钟也可以在发射时使用。
另外,也可以是变频器16将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变换成中频带的OFDM信号后,再生成基带的OFDM信号。这里,若将来自本机振荡器46的本机振荡器信号记作L1,则变频器16使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乘以本机振荡器信号L1,来将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变换成中频带的OFDM信号。具体来说,若将本机振荡器信号L1的频率记作fosc1,并设广播频带为从频率f1到频率f2的频带,则中频带成为从频率f1-fosc1至频率f2-fosc1的频带。这里是假定满足fosc1<f1<f2的关系的。另外,通过变频器16的处理,虽然频率f1+fosc1至频率f2+fosc1的频带中会产生不需要的镜像信号(imagesignal),但该镜像信号会被未图示的滤波器衰减掉。对于上变频(upper local)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A/D转换器40将基带的OFDM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FFT部70。FFT部70对来自A/D转换器40的OFDM信号统括地执行FFT,从而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如前所述,OFDM信号是由65536个子载波形成的,所以FFT部70对一个OFDM符号执行65536点以上的FFT。其结果,就如包含多个信道那样,多个子载波信号被输出。
另外,IFFT采样频率如下所示。
521(MHz)/63=8.126984(MHz)
另外,子载波的间隔如下所示。
8126.984(kHz)/8192=0.992063(kHz)
因此,6MHz的频带中所包含的子载波数如下所示。
6000(kHz)/0.992063(kHz)=6048
其结果,6MHz频带中所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以整数示出,所以FFT部70能够对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执行统括的FFT。
设定部38预先存储有中继装置100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中的信道配置(以下称“变更前配置”)与要从中继装置100发射的OFDM信号中的信道配置(以下称“变更后配置”)的关系,将该关系指示给变更部72。这里,设定部38以表的形式存储该关系。另外,表是以一个信道中所包含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存储变更前配置与变更后配置的关系的。
图2表示存储在设定部38中的表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包含有识别记号栏220、输入信道栏222、输出信道栏224。识别记号栏220中表示与各个信道分别对应的广播台。这相当于用OFDM信号播送节目的广播台。这里,广播台由识别记号“A”~“H”示出。输入信道栏222表示在中继装置100所接收的OFDM信号中以识别记号表示的广播台所被配置的信道。输入信道栏222相当于上述变更前配置。这里,规定了信道“1”~“8”,信道“1”相当于频率最低的信道,信道“8”相当于频率最高的信道。如图所示,在中继装置100所接收的OFDM信号中,从识别记号“A”的广播台播送的节目被配置于信道“1”。
输出信道栏224表示在要从中继装置100发射的OFDM信号中以识别记号表示的广播台所被配置的信道。输出信道栏224相当于上述变更后配置。如图所示,在要从中继装置100发射的OFDM信号中,识别记号“A”的广播台所播送的节目被配置在信道“8”。其结果,识别记号“A”的广播台所播送的节目在中继装置100中被从信道“1”变更为信道“8”。由于如前所述是以SFN为对象的,所以输入信道栏222中的信道“1”和输出信道栏224中的信道“1”相当于同一频带。另外,设定部38具有未图示的接口,用户通过该接口来处理关系的变更,所以能够灵活地变更关系。回到图1。
变更部72按照来自设定部38的指示,针对来自FFT部70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变更配置。即,变更部72执行从变更前配置向变更后配置的变更。这样的变更是通过替换子载波信号的顺序来实现的。图3的(a)~(b)表示变更部72中的变更动作的概略。图3的(a)表示变更前配置的OFDM信号。横轴表示频率,从低频侧起按第1信道200、第2信道202、第3信道204、第8信道214的顺序配置信道。
这里,第1信道200至第8信道214分别对应于上述信道“1”至“8”。另外,与图2一样,识别记号“A”的广播台被配置在第1信道200,其它广播台也相应配置。图3的(b)表示变更后配置的OFDM信号。图3的(b)所示的信道本身的配置同图3的(a)是一样的。另外,假定变更后配置是按图2所示的表中那样配置的。因此,识别记号“D”的广播台被配置在第1信道200。回到图1。
IFFT部74对在变更部72中向变更后配置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IFFT,由此生成新的OFDM信号。IFFT的点数同FFT部70中进行FFT的点数是相同的。另外,上述FFT部70、IFFT部74分别执行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的去除和附加。
D/A转换器44将来自IFFT部74的新OFDM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入到变频器22。变频器22执行变频器16中所做处理的逆处理,由此将基带的OFDM信号变换成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并输入到发射放大部24。另外,由变频器22变换后的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会回入到(回り込む)接收天线10所被输入的广播频带的OFDM信号。因此,中继装置100可以具有未图示的环路自激消除器(回り込みキャンセラ一)。环路自激消除器可以由公知的技术来实现,故在此省略说明。
发射放大部24将发射频带的OFDM信号放大后输入到发射滤波器26。发射滤波器26使所输入的OFDM信号的发射频带外的镜像信号、发射放大部24的非线性所引起的高次谐波分量信号衰减,输入到发射天线28。发射天线28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所输入的OFDM信号。
该结构在硬件方面可以用任意的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及其它LSI实现,软件方面可以由载入到存储器中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程序等实现,但这里描述由它们协同实现的功能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功能块可以仅由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仅由软件来实现,或者还可以由它们的组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现。
下面说明以上结构的中继装置100的动作。接收天线10、接收滤波器12、接收放大部14接收被频率复用了的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
FFT部70通过对收到的OFDM信号执行FFT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变更部72按照存储在设定部38中的表,以一个信道中所包含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为一个单位,将变更前配置变更为变更后配置。IFFT部74通过对被变更配置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IFFT,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发射放大部24、发射滤波器26、发射天线28发射新的OFDM信号。
下面说明变形例。实施例的中继装置100以SFN为对象。变形例的中继装置100以MFN、或者混合了SFN和MFN的情况为对象。图4表示本发明变形例的中继装置100的结构。中继装置100包括被统称为变更部76的第1变更部76a、第2变更部76b,和被统称为IFFT部78的第1IFFT部78a、第2IFFT部78b,以替代图1的中继装置100中的变更部72和IFFT部74。本中继装置100还包括被统称为D/A转换器44的第1D/A转换器44a、第2D/A转换器44b、变频器80、本机振荡器82、合成部84、本机振荡器86。
变更部76同实施例一样对来自FFT部70的多个子载波信号进行从变更前配置向变更后配置的变更。特别地,变形例中的变更前配置可以同实施例一样。但变形例中的变更后配置与实施例不同。具体来说,变更后配置所占的频带与作为变更前配置所占的频带、即8信道的带宽不同,变成了其两倍、即16信道的带宽。另外,由于OFDM信号中所包含的信道数如前所述是8信道,所以在变更后配置中,所使用的信道不一定是连续的。即,16信道中的8个信道被使用。
这里,第1变更部76a执行向16信道中较低的8信道(以下称“低频带组”)中的变更后配置的变更,第2变更部76b执行向较高的8信道(以下称“高频带组”)中的变更后配置的变更。另外,低频带组和高频带组也可以不是连续的频带,可以是离散的频带。这样,变更部76在执行配置的变更时,执行向多个组的划分。另外,组也不限定于两个,可以是三个以上。此时,根据组的数量来设置多个变更部76等。
设定部38对应于变更部76中的变更,按组分别将变更前配置与变更后配置的关系存储在表中。IFFT部78按组单位执行IFFT。变频器80基于来自本机振荡器82的本机振荡器信号,对来自第2IFFT部78b的OFDM信号执行频率变换。这里的频率变换使得产生低频带组与高频带组之间的频率差。D/A转换器44同实施例一样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合成部84将两个模拟信号合成。即,从变频器80到合成部84是以组单位来执行频率变换的,由此生成新的OFDM信号。变频器22同实施例一样执行频率变换,但为支持MFN,本机振荡器46所振荡出的本机振荡器信号的频率与本机振荡器86所振荡出的本机振荡器信号的频率是不同的。
下面说明另一变形例。之前,FFT部70对OFDM信号是统括地执行FFT的。另外,在未图示的发射装置中,一般在以信道单位执行IFFT后,IFFT的结果被频率复用,由此来生成OFDM信号。在该情况下,在以信道单位执行的IFFT中,有时窗口时间(window timing)是彼此不同的。当中继装置100对这样情况下所生成的OFDM信号执行FFT时,有时最佳窗口时间并非一个。对应于此,构成本另一变形例的中继装置100。
图5表示本发明另一变形例的中继装置100的结构。中继装置100包括被统称为FFT部88的第1FFT部88a、第2FFT部88b、第8FFT部88h,以取代图1中的FFT部70。至A/D转换器40都是与图1同样的动作。
FFT部88通过对OFDM信号按信道单位执行FFT,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即,第1FFT部88a执行对第1信道200的FFT,生成应包含在第1信道200中的多个子载波信号。第2FFT部88b至第8FFT部88h也是执行同样的处理。变更部72将第1FFT部88a至第8FFT部88h各自所生成的多个多载波信号汇集后,执行从变更前配置向变更后配置的变更。这之后的处理同实施例是一样的,所以省略说明。另外,本另一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相结合。
下面说明再一变形例。在本再一变形例中,同上述另一变形例一样,考虑在发射装置中按信道单位执行的IFFT中的窗口时间彼此不同的情况。但与上述另一变形例不同,本再一变形例是涉及发射装置的。
图6表示本发明再一变形例的发射装置150的结构。发射装置150包括被统称为调制部120的第1调制部120a、第2调制部120b、第8调制部120h,被统称为IFFT部122的第1IFFT部122a、第2IFFT部122b、第8IFFT部122h,以及调节部124,D/A转换器126,变频器128,本机振荡器130,发射放大器132,发射滤波器134,发射天线136。
调制部120对要发射的数据、即节目进行调制。调制由公知技术来进行即可,所以在此省略说明。第1调制部120a至第8调制部120h分别对应于第1信道200至第8信道214。IFFT部122对来自调制部120的信号执行IFFT。另外,IFFT部122将IFFT的执行结果输出到调节部124,并将IFFT的窗口时间的起始通知给调节部124。
调节部124将第1IFFT部122a至第8IFFT部122h各自所处理的IFFT的执行结果频率复用。即,如图3的(a)所示,多个IFFT的执行结果按照第1信道200至第8信道214那样配置在频率轴上。进而,调节部124从第1IFFT部122a至第8IFFT部122h分别接收窗口时间的起始,在将IFFT的执行结果频率复用时,使各个窗口时间对齐。
例如,调节部124为对齐于多个窗口时间的起始中最迟的窗口时间的起始,使其它窗口时间延迟。即,调节部124在通过合成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来生成多个信道被频率复用的OFDM信号时,使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各自的IFFT的窗口时间对齐。
D/A转换器126将来自调节部124的OFDM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入到变频器128。变频器128基于来自本机振荡器130的本机振荡器信号,将来自D/A转换器126的OFDM信号频率变换到广播频带。发射放大器132对发射频带的OFDM信号放大,输入到发射滤波器134。发射滤波器134使所输入的OFDM信号的广播频带外的镜像信号、发射放大器132的非线性所引起的高次谐波分量信号等衰减,输入到发射天线136。发射天线136以电磁波方式发射所输入的OFDM信号。与以上结构所示的发射装置150对应的中继装置如图1、图4所示。
下面说明再一个变形例。之前,设定部38执行从变更前配置向变更后配置的变更。在本再一个变形例中,除变更的处理外,还具有使无需中继的信道衰减的功能。关于变更的处理同之前一样即可,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因此,本再一个变形例的中继装置100是与图1的中继装置100、图4的中继装置100、图5的中继装置100同样的类型。
变更部72或变更部76中包含有未图示的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中多个抽头串联连接。设定部38设定与多个抽头分别对应的抽头系数。这里,说明设定部38所进行的动作的概要。另外,数字滤波器中的抽头系数是在时域里规定的,但这里为说明方便,使用图7的(a)~(e)以频域的特性来进行说明。图7的(a)~(e)表示设定部38所进行的频率特性的导出的概要。
设定部38确定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后,算出抽头系数。这里,与信道对应的频率用“信道编号”来规定。例如,对于频率较低的信道分配较小的信道编号,对频率较高的信道分配较大的信道编号。在图7的(a)中,“信道编号”由第1信道200至第6信道210示出。这里,第1信道200至第6信道210相当于从其它发射装置或中继装置输出的信号。另外,假定第1信道200、第2信道202、第4信道206、第6信道210被预先规定为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另外,假定第3信道204、第5信道208虽然在中继装置100的设置时被规定为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了,但之后因某种理由被变更成不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
设定部38按照下述(1)~(8)所示的处理算出抽头系数,输入到后述的数字滤波器。
(1)设定部38分别相区别地确定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和不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如前所述,在图7的(a)的例子中,第1信道200等被确定为应中继的信道,第3信道204等被确定为不应中继的信道。
(2)设定部38算出频带除去特性函数,该频带除去特性函数用于使与不应中继的广播台的信道编号对应的信道频带的信号衰减。在如图7的(a)那样构成的信道的情况下,频带除去特性函数如图7的(b)所示。
(3)设定部38检索应抽取的信道的信号中信道频带最低者。
(4)设定部38算出表示高通特性的函数,该高通特性以与所检索出的信道编号对应的信道频带的低频端为截止频率。假定该函数是在频域表现的函数,以下记作高通特性函数。在图7的(a)的例子的情况下,信道频带最低的信道是第1信道200,高通特性函数如图7的(c)所示。
(5)设定部38检索应抽取的信道的信号中、应抽取的信道频带最高者。
(6)设定部38算出表示低通特性的函数,该低通特性以与所检索出的信道编号对应的信道频带的高频端为截止频率。假定该函数是在频域表现的函数,以下记作低通特性函数。在图7的(a)的例子的情况下,信道频带最高的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信道是第6信道210,低通特性函数如图7的(d)所示。
(7)设定部38算出频带除去特性函数、高通特性函数、以及低通特性函数相乘后的特性函数。在图7的(a)的例子的情况下,算出的特性函数如图7的(e)所示。
(8)设定部38通过对特性函数施加逆傅立叶变换,算出在时域表现的特性函数,并将之离散化来得到抽头系数,输出到数字滤波器。在上述构成之外,设定部38还可以通过组合与各个信道对应的带通滤波器来算出抽头系数。
图8表示设定部38的结构。设定部38包括被统称为存储器60的第1存储器60a、第2存储器60b、第3存储器60c、第N存储器60n,被统称为开关62的第1开关62a、第2开关62b、第3开关62c、第N开关62n,以及合成部50,转换部52。
存储器60存储用于抽取各个信道的频率特性。这里,第1存储器60a存储用于抽取图7的(a)的第1信道200的频率特性。第1存储器60a以外的存储器60也是一样,一个存储器60中存储用于抽取一个信道的频率特性。
在从确定部36输入关于应抽取的信道的信息、即关于确定部36所确定的信道的信息后,开关62使对应的信道接通。由此,用于抽取被接通的信道的频率特性被输出。合成部50将开关62所选择的频率特性合成。转换部52对合成后的频率特性执行从频域向时域的转换。该转换可以使用例如逆傅立叶变换。通过以上转换,转换部52生成抽头系数。转换部52将生成的抽头系数输出到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设定所收到的抽头系数。另外,存储器60存储与各信道的频率特性对应的时域的抽头系数,确定部36也可以组合与所希望的信道对应的抽头系数。此时,转换部52就变得不需要了。另外,在再一种变形例中,变更部72可以以子载波信号单位进行电平均衡(レベル等化),也可以进行利用了导频信号的均衡判定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通过对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统括地执行FFT来变更成多个子载波信号的,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处理。另外,由于是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的,所以能自由设定信道的构成。另外,子载波信号的配置的变更是通过改变子载波信号的顺序来实现的,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处理。另外,只要变更表的内容,变更后配置就也被变更,所以能灵活地应对系统的变更。另外,由于是按组单位执行频率变换的,所以能进一步提高信道结构的设定的自由度。另外,由于是以组单位执行频率变换的,所以也能支持MFN。
另外,由于是在以信道单位的FFT将OFDM信号变更为多个子载波信号后,使一个信道内所包含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的,所以即使发射方的IFFT的窗口时间不同,也能接收OFDM信号。另外,由于是在以信道单位的FFT将OFDM信号变更为多个子载波信号后,使一个信道内所包含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的,所以能自由地设定信道的构成。另外,由于是使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各自的IFFT的窗口时间对齐,来将信道单位的OFDM信号频率复用的,所以能够提供单一的窗口时间。另外,由于提供单一的窗口时间,所以使得接收方能够统括地执行FFT。
以上基于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该实施例只是个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对各结构要件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进行各种变形,且这些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能够自由设定信道的构成地执行中继。

Claims (3)

1.一种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用于接收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
第1变换部,通过对上述接收部所收到的OFDM信号以包含多个信道那样统括地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
设定部,以表形式预先存储上述中继装置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和上述中继装置所要发送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之间的关系;
变更部,根据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表形式的关系,针对上述第1变换部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
第2变换部,通过对上述变更部所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以及
发射部,用于发射上述第2变换部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
根据来自用户的变更指示,能够变更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关系。
2.一种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用于接收频率复用有多个信道的OFDM信号;
第1变换部,通过对上述接收部所收到的OFDM信号按信道单位执行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多个子载波信号;
设定部,以表形式预先存储上述中继装置所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和上述中继装置所要发送的OFDM信号的信道配置之间的关系;
变更部,根据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表形式的关系,针对上述第1变换部所生成的多个子载波信号,使包含于一个信道的子载波信号为一个集合地来变更配置;
第2变换部,通过对上述变更部所变更后的多个子载波信号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以及
发射部,用于发射上述第2变换部所生成的新的OFDM信号,
根据来自用户的变更指示,能够变更存储在上述设定部中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部在执行配置的变更时,将配置划分为多个组;
上述第2变换部通过按组单位执行逆傅立叶变换,并按组单位执行频率变换,来生成新的OFDM信号。
CN2007800418330A 2006-11-09 2007-10-31 中继装置 Active CN101536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4498/2006 2006-11-09
JP2006304498A JP2008124665A (ja) 2006-11-09 2006-11-09 中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放送システム
PCT/JP2007/001192 WO2008056439A1 (en) 2006-11-09 2007-10-31 Relay device and broadcast system with use of the sam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6321.XA Division CN102629886B (zh) 2006-11-09 2007-10-31 广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6380A CN101536380A (zh) 2009-09-16
CN101536380B true CN101536380B (zh) 2013-10-09

Family

ID=3936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18330A Active CN101536380B (zh) 2006-11-09 2007-10-31 中继装置
CN201210026321.XA Active CN102629886B (zh) 2006-11-09 2007-10-31 广播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6321.XA Active CN102629886B (zh) 2006-11-09 2007-10-31 广播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086138B1 (zh)
JP (1) JP2008124665A (zh)
CN (2) CN101536380B (zh)
WO (1) WO20080564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6091B2 (ja) * 2009-01-07 2013-09-11 日本放送協会 空間多重伝送用送信アダプタおよび空間多重伝送用受信アダプタ
CN102647206B (zh) * 2011-12-31 2014-12-03 上海通号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网载波通信系统
CN103873410B (zh) * 2012-12-12 2018-10-26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Ofdm-pon系统及时钟信号的发送和提取方法
EP2747305A1 (en) 2012-12-21 2014-06-25 Nxp B.V. RF repeater circuit
CN106972891B (zh) * 2017-02-14 2020-07-10 北京光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调制方法、数字传输装置及设备
US10812844B2 (en) 2017-03-07 2020-10-20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08494466B (zh) * 2018-04-20 2020-11-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路干扰重构抵消的全双工中继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7715A (ja) * 1998-01-29 1999-11-16 Hitachi Ltd デ―タ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デ―タ送信装置とデ―タ受信装置
JP4256047B2 (ja) * 2000-01-17 2009-04-22 株式会社東芝 地上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マイクロ波中継伝送方式
KR100698283B1 (ko) * 2002-06-07 2007-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간영역동기 오에프디엠 송신기를 이용한디지털방송신호의 오에프디엠 다중 반송파 변조방법
JP4405763B2 (ja) 2003-07-25 2010-01-27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ギャップフィラー装置
JP4429795B2 (ja) * 2004-05-06 2010-03-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受信機
JP2006020128A (ja) * 2004-07-02 2006-01-19 Nippon Television Network Corp デジタル放送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送受信機
JP4410652B2 (ja) * 2004-10-08 2010-02-03 日本放送協会 デジタル放送信号再送信装置
RU2396709C2 (ru) * 2005-03-18 2010-08-1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EP1750403B1 (en) * 2005-08-01 2008-07-30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relaying information received via a first channel to a second channel and relay apparatus
JP4871957B2 (ja) * 2005-11-02 2012-02-08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中継ノード用におけるサブ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6439A1 (en) 2008-05-15
CN102629886B (zh) 2014-12-31
EP2086138A1 (en) 2009-08-05
JP2008124665A (ja) 2008-05-29
EP2086138B1 (en) 2018-04-18
CN101536380A (zh) 2009-09-16
CN102629886A (zh) 2012-08-08
EP2086138A4 (en)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6380B (zh) 中继装置
CA2721415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apr of preamble signal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CN101507221B (zh) 一种用于消除载波间干扰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1439678B8 (e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with variable symbol part and guard interval
JP2008125070A (ja) Ofdm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JP5642863B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帯域分割回路および帯域合成回路
CN102089991A (zh) 多频带数据传输方法
KR100469067B1 (ko) 지상 디지털 방송에서 고속 부가가치 서비스 전송 시스템
CN100446559C (zh) 一种用于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双域数据同构组帧方法
CN100579098C (zh) 多载波通信方法和相应的数据发送与接收设备
CN1612555A (zh) 减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同频转发器时延的调制设备
CN1926859B (zh) 同频转发器的调制设备和方法
CN1839546B (zh) 数字射频电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2571667A (zh) 在发射系统中进行功率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36899A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离散频谱的使用、使用离散频谱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KR101425821B1 (ko) 오디오 신호에 기초한 음파 통신으로 디지털 미디어 방송정보의 전달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장치
CN101483631A (zh) 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机以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
KR101400926B1 (ko)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01240B1 (ko) 멀티밴드 ofdm통신용 송수신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KR101640566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레인징 신호 생성 장치 및 무선단말의 레인징 신호 생성 방법
CN101138180A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