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3896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33896A CN101533896A CN200910126559A CN200910126559A CN101533896A CN 101533896 A CN101533896 A CN 101533896A CN 200910126559 A CN200910126559 A CN 200910126559A CN 200910126559 A CN200910126559 A CN 200910126559A CN 101533896 A CN101533896 A CN 1015338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b
- battery pack
- shock
- inner housing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尽可能地缩短外装壳体的全长,并提升耐冲击强度的电池组。电池组具备:塑料制的细长外装壳体(1),相互连结外周壁(11、12),并在内部设置电池收容部(4)而成;以及电池(3),收容于该外装壳体(1)的电池收容部(4)而成。外装壳体(1)具有从所安装的电子机器壳体(51)突出至外侧的突出安装部(5),并在位于该突出安装部(5)的外装壳体(1)的内侧内置有内壳体(2)。电池组在该内壳体(2)的内侧收容位于电子机器(50)外部的外部电池(3X)。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池收容于塑料制的外装壳体而成的电池组,尤其涉及一种以突出于膝上型(laptop)微型计算机等电子机器的方式安装,而提升突出部的耐冲击强度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安装于膝上型微型计算机的电池组以从微型计算机突出的方式安装,能增加放电容量。当该电池组在安装于微型计算机的状态下掉落时,会受到非常强烈的冲击。强烈的冲击会使外装壳体变形,而变形的外装壳体成为损伤电池的原因。因此,提升使用于这种用途的电池组的耐冲击强度是很重要的。本案发明人开发一种用以提升耐冲击强度的电池组(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7206号公报
第1图显示专利文献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具备:壳体91,由塑料成形而成的第一壳体91A与第二壳体91B所构成;以及中空盖92。第一壳体91A系具有用以收容电池93的电池收容部94。第一壳体91A在收容于电池收容部94的电池93的端面相对的位置设置电池盖壁95。第二壳体91B的全长比第一壳体91A还长,并具有突出部97,该突出部97从第一壳体91A的电池盖壁95突出至外侧。第二壳体91B于突出部97的前端面设置突出端面壁98。中空盖92固定于第二壳体91B的突出端面壁98与第一壳体91A的电池盖壁95之间。中空盖92形成为中空状,该中空状闭塞形成在突出端面壁98与电池盖壁95之间的空隙的开口部。
此种构造的电池组为下述构造:在从电池收容部突出至外侧的突出部固定中空盖,在突出部与中空盖设置中空部分,以该中空部分吸收冲击。由于此构造即使受到强烈的冲击也不会压毁用以吸收冲击的部分,因此能有效地吸收因掉落等所造成的强烈冲击,而能提升耐掉落强度。再者,由于该电池组以设置在电池收容部外侧的中空部分来吸收冲击,因此即使因为强烈的冲击损伤第二壳体的突出部或中空盖,也不会对内侧的电池收容部造成损伤,而能有效地保护电池等。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电池组在两端部设置中空部分,因此有外装壳体变得比电池的全长还长的缺点。因此,为了提升耐冲击强度,会有电池组的全长变长的缺点。本发明是以进一步解决此缺点为目的而开发的。本发明的重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地缩短外装壳体的全长,并能提升耐冲击强度的电池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组具备以下的结构。
电池组具备:塑料制的细长外装壳体1,相互连结外周壁11、12,并于内部设置有电池收容部4而成;以及电池3,收容于该外装壳体1的电池收容部4而成。外装壳体1具有从所安装的电子机器壳体51突出至外侧的突出安装部5,并在位于该突出安装部5的位置的外装壳体1的内侧内置有内壳体2。电池组在该内壳体2的内侧收容位于电子机器50外部的外部电池3X。
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电池组中,内壳体2在端部一体成形地设置有耐冲击肋6。
本发明的第3发明的电池组中,将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连结于外装壳体1。
本发明的第4发明的电池组中,外装壳体1在突出安装部5的突出角落部5A设置倾斜面5a,并将位于该倾斜面5a内侧的侧壁部21一体成形地设置于内壳体2,并且,以从该侧壁部21朝内侧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地设置多列耐冲击肋6。
本发明的第5发明的电池组中,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
本发明的第6发明的电池组中,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再者,内壳体2在多列耐冲击肋6的与外装壳体1的连结部一体地形成平面肋24与多列连结肋26,该平面肋24连结于与多列耐冲击肋6正交的方向而成,该多列连结肋26以与该平面肋24正交之的方式连结,并配置在与外装壳体1之间而成。
本发明的第7发明的电池组中,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并将多列耐冲击肋6连结于外装壳体1。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池组具有尽可能地缩短外装壳体的全长,并能提升耐冲击强度的特征。这是由于本发明的电池组将电池收容于以相互连结外周壁且于内部设置有电池收容部而成的细长外装壳体,外装壳体具有从所安装的电子机器壳体突出至外侧的突出安装部,并在位于该突出安装部的外装壳体的内侧内置内壳体,且于该内壳体内侧收容位于电子机器外部的外部电池。由于此构造将以突出于电子机器的方式安装的突出安装部作成外装壳体与内壳体的双重构造,并于内侧收容外部电池,因此能缩短外装壳体的全长,并提升突出安装部的耐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电池组,由于在内壳体的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耐冲击肋,因此能以耐冲击肋承受作用于内壳体端部的冲击,藉此进一步提升突出安装部的耐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第3发明的电池组,由于将内壳体的耐冲击肋连结于外装壳体,因此经由内壳体的耐冲击肋以外装壳体来承受作用于外装壳体的冲击。因此,能以外装壳体与内壳体的耐冲击肋有效地避免外装壳体的突出安装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4发明的电池组,由于外装壳体在突出安装部的突出角落部设置倾斜面,且内壳体系一体成形地设置有位于该倾斜面内侧的侧壁部以及从该侧壁部朝内侧延伸的多列耐冲击肋,因此以从电子机器突出的方式安装的电池组会与电子机器一起掉落,而以设置在内壳体的多列耐冲击肋承受施加于突出安装部的突出角落部的冲击,且将突出角落部作成非常强韧的构造,而能大幅地提升该部分的耐冲击强度。尤其能在安装有电池组的电子机器在以突出角落部作为下端的姿势下掉落而在突出角落部产生强烈的冲击的状态下,显著地提升突出角落部的耐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第5发明的电池组,由于内壳体在突出安装部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电池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因此以从电子机器突出的方式安装的电池组在与电子机器一起掉落的状态下,以多列耐冲击肋承受施加于突出安装部的冲击,而能提升突出安装部的耐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第6发明的电池组,内壳体在突出安装部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电池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且在多列耐冲击肋的与外装壳体的连结部一体形成有平面肋与多列连结肋,其中,该平面肋连结于与多列耐冲击肋正交的方向而成,该多列连结肋以与该平面肋正交的方式连结,并配置在与外装壳体之间而成。此构造的电池组在以从电子机器突出的方式安装的电池组以突出安装部朝下掉落时,以耐冲击肋承受作用于突出安装部的冲击,并以平面肋分散该耐冲击肋的冲击,进一步以多个连结肋将所分散的冲击传达至外装壳体,藉此以耐冲击肋、平面肋、连结肋以及外装壳体来分散并承受局部性作用于突出安装部的强烈冲击,而显著地提升突出安装部的耐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第7发明的电池组,由于内壳体在突出安装部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进而将多列耐冲击肋连结于外装壳体,因此以从电子机器突出的方式安装的电池组与电子机器一起掉落,能以多列耐冲击肋与外装壳体承受施加于突出安装部的冲击,而提升突出安装部的耐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使用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池组的A—A线剖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池组的B—B线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拆下图5所示的电池组的上壳体的背面斜视图。
图8是拆下图3所示的电池组的上壳体,且从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看时的平面图。
图9是拆下图3所示的电池组的上壳体,且从箭头B所示的方向观看时的平面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电池组的右侧面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电池组的左侧面图。
图12是图6所示的电池组的内壳体的背面斜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内壳体的平面图。
图14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的使用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电池组的垂直横剖面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斜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电池组的部分放大垂直纵剖面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外装壳体 1A 上壳体
1B 下壳体 2 内壳体
3 电池 3A 电池模块
3a 单元电池 3X 外部电池
4 电池收容部 5 突出安装部
5A 突出角落部 5B 段差部
5C 横突出部 5a 倾斜面
5b 后端缘 5c 相对壁
6 耐冲击肋 7 电路基板
8 连接器 9 导板
10 电极窗 11、12 外周壁
13 内壁 19 连接钩
21 侧壁部 22 隔壁
23、26 连结肋 24 平面肋
25 倾斜肋 28 半圆筒状部
29 支持肋 30 突出脚部
31 定位突出部 50 电子机器
51 电子机器壳体 51a 后端面
91 壳体 91A 第一壳体
91B 第二壳体 92 中空盖
93 电池 94 电池收容部
95 电池盖壁 97 突出部
98 突出端面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为例示用以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电池组,本发明并非以下述的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电池组。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容易理解申请专利范围,将对应实施例所示的构件的号码附记在“权利要求”与“发明内容”的构件旁边。然而,并非是以实施例的构件来限定申请专利范围所示的构件。
图2至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与图14至图1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以能装卸于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等电子机器50的方式来安装。如图2与图15所示,这些电池组在一部分设置有从安装的电子机器50的电子机器壳体51突出至外部的突出安装部5。这些电池组也在突出安装部5收容电池3以增加充电容量。然而,本发明并未将安装有电池组的电子机器限定在膝上型个人计算机,例如也能安装于打印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等其它便携式电子机器。
图2至图17所示的电池组将多个电池3收容于塑料制的细长外装壳体1。外装壳体1将塑料制的上壳体1A与下壳体1B彼此以外周壁11、12进行连结,并于内部设置电池收容部4。此外,电池组在下壳体1B的内侧内置内壳体2,在该内壳体2的内侧收容电池3。内壳体2为将塑料成形为沿着下壳体1B的内面的形状。内壳体2在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耐冲击肋6。
[电池]
电池3将多条单元电池3a串联连结成直线状而作为电池模块3A,并以平行的姿势将多个电池模块3A收容于细长的外装壳体1的电池收容部4。图中的电池组将三条单元电池3a串联连结成直线状而作为电池模块3A。单元电池3a属于作为圆筒形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然而,单元电池也可使用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等所有能够充电的电池以取代锂离子电池。图中的电池3虽将三条单元电池3a串联连结成直线状而作为电池模块3A,但也可将两条单元电池或四条以上的单元电池串联连结成直线状而作为电池模块收容于外装壳体。再者,图中的电池组并联连接三条电池模块3A,且收容于外装壳体1。将导板9予以点熔接(spot welding)而连接至两端的端部电极,并藉由导板将三条电池模块3A彼此并联连接。
在电池3上连接电路基板7与连接器8。电路基板7安装有电池3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检测电池3的电压或剩余容量,控制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以防止电池3过充电或过放电,并在检测到过电流时将电流断路。连接器8连接于电池3和电路基板7,并配置于外装壳体1的电极窗10。连接器8设置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机器50,并连接于电子机器50的连接器(未图示)。
以下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外装壳体与内壳体。
[外装壳体]
图2至图11所示的电池组的外装壳体1由下侧的下壳体1B与上侧的上壳体1A所构成。该外装壳体1在安装于电子机器50的连结侧设置连结钩19,在连结侧的相反侧,即图2中的左侧前(图3中的右侧后端)设置以从电子机器50突出的方式安装的突出安装部5。在图2与图5至图9中,将位于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的第一端部的位置的突出角落部5A设为倾斜面5a。如图8所示,倾斜面5a将其与后端缘5b所构成的角度(α)作成大于90度的钝角。图中的电池组,将倾斜面5a与后端缘5b所构成的角度作成大致110度。突出角落部5A作成钝角,比作成直角时更能提升耐冲击强度。
进而,图8与图9的电池组在设置有倾斜面5a的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即在图中的突出安装部5下侧的端部设置段差部5B。如图2所示,段差部5B系将突出安装部5的横宽、即电池模块3A长度方向的宽度,作成比安装于电子机器50的部分还宽,而设置横突出部5C。藉由该横突出部5C,在突出安装部5的第二端部设置接触电子机器50的后端面51a的相对壁5c。相对壁5c接触电子机器50的后端面51a,而以电子机器50承受作用于突出安装部5的第二端部的冲击。
图3至图9的外装壳体1以平行的姿势将三条电池模块3A配置于大致相同的水平面。图3是垂直切断电池组的剖面图,显示收容有三条电池模块3A的状态。如图3所示,两条电池模块3A配置于相同的水平面,将作为内置在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的外部电池3X的一条电池模块3A配置在稍微上升的位置。因此,如第3图所示,外装壳体1朝后端侧爬升而成为坡度倾斜的形状。
此外,如图7所示,彼此配置在相同水平面的两条电池模块3A虽以两端面成为相同面的方式平行配置,但作为内置于突出安装部5的外部电池3X的一条电池模块3A以将端部插入横突出部5C的方式配置,且相对于其它两条电池模块3A朝长度方向偏移地被收容。此外,作为收容于突出安装部5的外部电池3X的电池模块3A收容于内壳体2,且收容于下壳体1B。
下壳体1B沿着外周缘一体形成地设置有外周壁12。进而,下壳体1B的底面将突出安装部5作成朝后端以向上斜度倾斜的形状。此外,下壳体1B连结有用以将电池组连结于电子机器50的连结钩19。连结钩19以可朝横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于下壳体1B,并在安装于电子机器50的状态下卡止连结在设置于电子机器50的安装部的卡止部(未图示),使电池组不会脱落。
上壳体1A在外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比下壳体1B还高的外周壁11。连结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而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设置作为闭锁空间的电池收容部4。下壳体1B闭塞外装壳体1的底面,上壳体1A闭塞外装壳体1的上表面,并以外周壁11、12闭塞外周。上壳体1A也将后端的突出安装部5的上表面成形为朝后端以向上斜度倾斜的形状,连结下壳体1B与上壳体1A,将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作成朝后端以向上斜度倾斜的姿势。进而,如图4所示,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一体形成地设置有沿着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的内面突出的内壁13。将该内壁13配置于下壳体1B的内面,且连结上壳体1A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1、12。
如图10的侧面图所示,设置于第一端部的外装壳体1的倾斜面5a以下壳体1B与上壳体1A的外周壁12、11所构成。如图10所示,外装壳体1的倾斜面5a以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与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所构成。此外,如图4的部分放大图所示,上壳体1A一体形成地设置有内壁13,并将该内壁13插入而连结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的内侧。
如图11的侧面图所示,用以构成位于外装壳体1的横突出部5C的相对壁5c的外周壁11、12也由下壳体1B与上壳体1A上下分割。该外周壁11、12也将一体形成于上壳体1A的内壁13插入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的内面而彼此连结。
[内壳体]
内壳体2将外部电池3X收容于内侧,并设置于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因此,内壳体2形成为沿着下壳体1B与上壳体1A的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的形状,并将配置于电子机器50的外部的外部电池3X收容于内侧。此外,内壳体2在端部一体形成耐冲击肋6,而提升端部的耐冲击强度。
图12与图13表示内壳体2。这些内壳体2在位于图中左侧的第一端部与位于右侧的第二端部的两端设置耐冲击肋6。
在第一端部设置多列耐冲击肋6。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内壳体2在第一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配置在外装壳体1的倾斜面5a的内侧的侧壁部21,并以从该侧壁部21朝内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多列耐冲击肋6。图8与图13的平面图所示的耐冲击肋6将三列耐冲击肋6设置成相对于外部电池3X的端部电极呈大致30度的姿势。此外,图中的内壳体2以沿着外部电池3X的端部电极的方式还一体形成地设置有隔壁22。最接近隔壁22的耐冲击肋6位于隔壁22与侧壁部21之间,且以连结于隔壁22与侧壁部21的方式一体形成于内壳体2。该内壳体2配置于外装壳体1的内侧,并将耐冲击肋6经由侧壁部21连结于外装壳体1的倾斜面5a。如图8与图9的箭头所示,该内壳体以侧壁部21承受作用于突出角落部5A的倾斜面5a的冲击,并进一步以多个耐冲击肋6承受该侧壁部21所承受的冲击,以提升耐冲击强度。在此,以其它观点来看,隔壁22与侧壁部21也具有作为耐冲击肋的功能。
如图7、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内壳体2的第二端部隔着规定间隔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在图中为两列耐冲击肋6。两列耐冲击肋6将外侧作成较厚,将与外部电池3X的端部电极相对的内侧作成较薄。该耐冲击肋6将外侧作成较厚以增强耐冲击强度,将与外部电池3X的端部电极相对的内侧作成较薄,以增加作用于端部电极的缓冲作用。此外,在外侧与内侧的耐冲击肋6之间一体形成地设置有连结肋23,以提升两列耐冲击肋6的耐冲击强度。外侧的耐冲击肋6形成为接近外装壳体1的外周壁11、12的内侧的形状,更正确而言是形成为接近于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设置的内壁13的内侧的形状。
进而,图7至图9、图12及图13所示的内壳体2以与设置于外装壳体1的横突出部5C的外周壁11、12的相对壁5c的内侧相对的方式,在第二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平面肋24,在该平面肋24连结有多列耐冲击肋6。另外,在平面肋24与内侧的耐冲击肋6的角落部一体形成地设置用以将两者连结成三角形的倾斜肋25。在该平面肋24一体形成地设置有朝相对壁5c的内面突出的多列连结肋26。由于平面肋24与相对壁5c的间隔由上而下变宽,因此连结肋26的宽度由上而下变宽。即,连结肋26形成接近相对壁5c的内面的宽度。该内壳体2配置于外装壳体1的内侧,并经由平面肋24、倾斜肋25以及连结肋26将耐冲击肋6连结于外装壳体1的相对壁5c。连结肋26位于平面肋24与相对壁5c之间,如图8与图9的箭头所示,将从外部作用于外装壳体1的横突出部5C而作用于耐冲击肋6的冲击从平面肋24传达至外装壳体1的相对壁5c,以提升第二端部的耐冲击强度。此构造将作用于突出安装部5的第二端部的冲击从外装壳体1的外周壁11传达至两列耐冲击肋6、再从耐冲击肋6传达至平面肋24、再从平面肋24传达至多列连结肋26、再从连结肋23传达至相对壁5c、再从相对壁5c传达至电子机器壳体51,以提升该部分的耐冲击强度。即,以多列耐冲击肋6承受作用于第二端部的冲击、再以平面肋24承受耐冲击肋6的冲击、再以连结肋26承受平面肋24的冲击、再以外周壁11承受连结肋26的冲击、再以电子机器壳体51承受相对壁5c的冲击,藉此方式分散冲击,并以坚固的电子机器壳体51承受冲击,以提升耐冲击强度,而有效地保护外部电池3X。在此,从其它观点来看,平面肋24、倾斜肋25以及连结肋26也具有作为耐冲击肋的功能。
设置于内壳体2的两端的耐冲击肋6的上下宽度相当于接近下壳体1B的底面的内面与上壳体1A的顶面的内面的宽度,即相当于外装壳体1的内侧的上下宽度。如图4所示,内壳体2使耐冲击肋6的上端与下端抵接于外装壳体1的内面而连结。此构造经由下壳体1B与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而以上壳体1A承受作用于下壳体1B的冲击,或经由上壳体1A与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而以下壳体1B承受作用于上壳体1A的冲击。因此,能以下壳体1B、上壳体1A以及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有效地阻止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的损伤。
进而,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外装壳体与内壳体。
[外装壳体]
图14、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外装壳体1将平面形状作成细长的长方形,并在一方的端部设置突出脚部30。该外装壳体1由下侧的下壳体1B与上侧的上壳体1A所构成,如图14与图16所示,设置有用以连结至电子机器50的定位位置的定位突出部31。在电子机器50设置有连结于定位突出部31的连结钩(未图示),在安装于规定位置的电池组的定位突出部31连结有连结钩,而配置在固定位置。进而,图中的外装壳体1在定位突出部31之间配置连接器8。如图15的垂直剖面图所示,这些图中的电池组安装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机器50,并将突出至电子机器50的外部的突出安装部5设置在下部。下部的突出安装部5将垂直剖面形状作成倒三角形,并在其内部收容外部电池3X。
图15与图16的外装壳体在平行的姿势下,以位于倒三角形顶点的方式配置三条电池组3A。图15是垂直切断电池组的剖面图,显示收容有三条电池模块3A的状态。两条电池模块3A位于电子机器壳体51的内部且配置于相同水平面,并将一条电池模块3A作为外部电池3X配置于下段,并收容于突出安装部5。该外部电池3X位于配置在上段的两条电池模块3A之间,并配置在其下段。因此,外部电池3X收容于作为倒三角形的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将导板9予以点熔接而连接至两端的端部电极,并藉由导板将三条电池模块3A彼此并联连接。此外,收容于突出安装部5的外部电池3X的电池模块3A收容于内壳体2,并收容于下壳体1B。
如图15至图17所示,下壳体1B将平面形状形成为将突出脚部30连结于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且沿着其外周缘一体形成地设置有外周壁12。下壳体1B将底面形成为用以构成三角形的两边的面,在内侧设置将剖面形状作成倒三角形的突出安装部5。突出脚部30将从电子机器壳体51突出至底面的突出安装部5形成为朝长度方向延长的形状。该突出脚部30位于与突出安装部5相同面,作为安装有电池组的电子机器50的脚部来使用。
上壳体1A在外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外周壁11。连结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且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设置作为闭锁空间的电池收容部4。下壳体1B闭塞外装壳体1的底面,上壳体1A闭塞外装壳体1的上表面,并以外周壁11、12闭塞外周。图15与图16的上壳体1A连结于外周壁11,并一体形成地设置有沿着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的内面突出的内壁13。将该内壁13配置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2的内面,以连结上壳体1A与下壳体1B的外周壁11、12。
[内壳体]
内壳体2位于突出安装部5的下壳体1B的内侧,且将外部电池3X收容于内侧。内壳体2以内部能收容将圆筒形电池串联连接成直线状的电池模块3A的方式,设置有将上方予以开口的半圆筒状部28,并以规定间隔在该半圆筒状部28的外侧一体形成地设置有支持肋29。支持肋29形成为沿着用以构成倒三角形的两边的下壳体1B的内面的形状,并藉由多个支持肋29将半圆筒状部28安装于下壳体1B的突出安装部5。以其它观点来看,支持肋29也具有作为耐冲击肋的功能。
再者,内壳体2在设置有突出脚部30的第一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一片耐冲击肋6,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即图16中左侧的端部一体形成地设置有两列耐冲击肋6,而提升端部的耐冲击强度。如图17与图18所示,内壳体2隔着规定间隔于第二端部设置有两列耐冲击肋6。两列耐冲击肋6将外侧作成较低,将与外部电池3X的端部电极相对的内侧作成较高,并于外侧与内侧的耐冲击肋6之间一体形成地设置有连结肋23,以提升两列耐冲击肋6的耐冲击强度。此构造的内壳体2在外侧与内侧的耐冲击肋6的间隙插入用以提升冲击吸收性的金属板等板构件,而能进一步提升耐冲击强度。
如图17的部分放大图所示,设置于内壳体2的两端部的耐冲击肋6使上端缘抵接于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而连结。即,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作成将作用于耐冲击肋6的冲击传达至上壳体1A的外周壁11的构造,而提升突出安装部5的两端的耐冲击强度。由于此构造经由下壳体1B与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而以上壳体1A承受作用于下壳体1B的冲击,因此能以下壳体1B、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以及上壳体1A有效地阻止外装壳体1的突出安装部5的损伤。
Claims (7)
1.一种电池组,具备有:
塑料制的细长外装壳体(1),相互连结外周壁(11)、(12)并在内部设置有电池收容部(4)而成;以及
电池(3),收容于该外装壳体(1)的电池收容部(4)而成;
前述外装壳体(1)具有从所安装的电子机器壳体(51)突出至外侧的突出安装部(5),并在位于该突出安装部(5)的外装壳体(1)的内侧内置有内壳体(2),在内壳体(2)的内侧收容位于电子机器(50)外部的外部电池(3X)。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前述内壳体(2)在端部一体成形地设置耐冲击肋(6)。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将前述内壳体(2)的耐冲击肋(6)连结于外装壳体(1)。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前述外装壳体(1)在突出安装部(5)的突出角落部(5A)设置倾斜面(5a),并将位于该倾斜面(5a)内侧的侧壁部(21)一体成形地设置于前述内壳体(2),并且,以从该侧壁部(21)朝内侧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地设置多列耐冲击肋(6)。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前述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
6.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前述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并且在多列耐冲击肋(6)的与外装壳体(1)的连结部设置有平面肋(24)与多列连结肋(26),其中,该平面肋(24)在与多列耐冲击肋(6)正交的方向上连结而成,该多列连结肋(26)以与该平面肋(24)正交的方式连结并配置在与外装壳体(1)之间而成,将平面肋(24)与连结肋(26)一体地成形于内壳体(2)。
7.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电池组,其中,前述内壳体(2)在突出安装部(5)的内侧设置有与内置的外部电池(3X)的端面平行的多列耐冲击肋(6),并将多列耐冲击肋(6)连结于外装壳体(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64859/2008 | 2008-03-13 | ||
JP2008064859A JP2009224072A (ja) | 2008-03-13 | 2008-03-13 | パック電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33896A true CN101533896A (zh) | 2009-09-16 |
Family
ID=4106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6559A Pending CN101533896A (zh) | 2008-03-13 | 2009-03-12 | 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11562B2 (zh) |
JP (1) | JP2009224072A (zh) |
CN (1) | CN101533896A (zh) |
TW (1) | TW20093955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39328A (zh) * | 2023-09-04 | 2023-12-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18749A (en) | 2009-11-23 | 2011-06-01 | zhi-ang Yao | Anti-counterfeit battery pack and authentication system thereof |
JP4869397B2 (ja) | 2009-12-18 | 2012-02-08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JP5461254B2 (ja) * | 2010-03-16 | 2014-04-0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JP5646202B2 (ja) * | 2010-04-14 | 2014-12-2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JP5555113B2 (ja) * | 2010-09-27 | 2014-07-2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及び該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
JP2012226679A (ja) * | 2011-04-22 | 2012-11-15 | Sony Corp | 電子機器 |
KR101907213B1 (ko) | 2012-02-27 | 2018-10-11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리브 유니트가 형성된 케이스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
US9368767B1 (en) * | 2015-09-29 | 2016-06-14 | Mag Instrument,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battery corrosive electrolyte leakage |
JP6072564B2 (ja) * | 2013-02-21 | 2017-02-0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JP6133103B2 (ja) * | 2013-04-04 | 2017-05-2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
US9318729B2 (en) * | 2013-04-05 | 2016-04-19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battery pack |
JP6111819B2 (ja) * | 2013-04-25 | 2017-04-1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CN103904255B (zh) * | 2014-04-22 | 2017-03-29 | 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壳 |
EP3748716A4 (en) * | 2018-01-31 | 2021-04-0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BATTERY PACK |
CN113825339B (zh) * | 2021-09-26 | 2023-04-14 | 深圳市伽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波长可调光源 |
CN114865192B (zh) * | 2022-07-07 | 2022-09-09 | 深圳市迈迪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形变的笔记本蓄电池模块及其电量指示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77684Y (zh) * | 1999-06-22 | 2000-05-10 | 神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小型电器的电池装置 |
JP2004327206A (ja) * | 2003-04-24 | 2004-11-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池パック |
CN101097999A (zh) * | 2006-05-11 | 2008-01-02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的电池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76898A (ja) * | 1994-09-06 | 1996-03-22 | Citizen Watch Co Ltd | 着脱自在な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た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ー |
JP4269363B2 (ja) * | 1997-09-29 | 2009-05-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と電子機器用のバッテリ |
JP2005197192A (ja) * | 2004-01-09 | 2005-07-2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パック電池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4596898B2 (ja) * | 2004-12-06 | 2010-12-1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ック電池 |
JP4953678B2 (ja) * | 2006-03-30 | 2012-06-1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ック電池 |
-
2008
- 2008-03-13 JP JP2008064859A patent/JP2009224072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1-19 TW TW098101873A patent/TW200939552A/zh unknown
- 2009-03-12 CN CN200910126559A patent/CN101533896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3-13 US US12/403,487 patent/US82115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77684Y (zh) * | 1999-06-22 | 2000-05-10 | 神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小型电器的电池装置 |
JP2004327206A (ja) * | 2003-04-24 | 2004-11-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池パック |
JP3789904B2 (ja) * | 2003-04-24 | 2006-06-2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CN101097999A (zh) * | 2006-05-11 | 2008-01-02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的电池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39328A (zh) * | 2023-09-04 | 2023-12-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33161A1 (en) | 2009-09-17 |
TW200939552A (en) | 2009-09-16 |
US8211562B2 (en) | 2012-07-03 |
JP2009224072A (ja) | 2009-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33896A (zh) | 电池组 | |
US10096867B2 (en) | Compact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integrated with BMS | |
US5229220A (en) | Reverse polarity protection assembly | |
JP2021501447A (ja) |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CN103296229A (zh) | 电池组外壳 | |
US20110189509A1 (en) | Frame member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 |
KR101944826B1 (ko) |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배터리 모듈 | |
KR102059614B1 (ko) | 고정부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 |
EP3166160B1 (en) | Compact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ing same | |
KR101430621B1 (ko) | 배터리 팩 | |
KR20170050508A (ko) |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 |
US20060208697A1 (en) | Gangable charger | |
EP4131533A2 (en) | Portable secondary battery | |
KR20140021468A (ko) | 배터리 팩 | |
KR20210058540A (ko) | 배터리 랙 | |
KR101897822B1 (ko) | 배터리 팩 | |
KR101152443B1 (ko) | 배터리 팩 | |
KR101893961B1 (ko) | 배터리팩 | |
CN20988071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KR101541364B1 (ko) | 조립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 |
US9520912B1 (en) | Shock absorbing phone case with hidden compartment | |
KR101839653B1 (ko) | 컴팩트 이차전지 모듈 | |
KR101282027B1 (ko) | 탈착 가능한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전지셀을 포함하고 있는 노트북 컴퓨터 | |
CN212907913U (zh) | 一种电动工具电池包 | |
CN108577664B (zh) | 电池组整体结构及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