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4913A -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4913A
CN101524913A CN200910106635A CN200910106635A CN101524913A CN 101524913 A CN101524913 A CN 101524913A CN 200910106635 A CN200910106635 A CN 200910106635A CN 200910106635 A CN200910106635 A CN 200910106635A CN 101524913 A CN101524913 A CN 101524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ress
press finishing
processing system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4913B (zh
Inventor
李新
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tai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otech Graph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otech Graph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otech Graph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066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4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4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4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所述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包括印后加工平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加工驱动装置和收卷驱动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至少二个印后加工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生产速度,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印刷技术领域中的一种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划分为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大工序。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刷品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和使用性能的生产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更多的高档次印刷品,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对印后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内人士也逐渐认识到,印刷是个系统工程,没有与先进的印前、印刷设备相配套的印后加工设备,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精美包装装潢印品和装帧精美的书刊的。目前,传统的印后加工设备都是针对单个印后加工工艺而设计的,一种印后加工工艺的印后加工单元固定在设备上,无法互换式地更换其他印后加工工艺的印后加工单元,印后加工工艺无法在设备上实现互换,而印后加工工艺却有很多种,如覆膜、模切、热烫金、冷烫金等,因此企业必须购置大量的印后加工设备才能满足生产需求,每增加一种印后加工工艺,就意味着要增加一台设备,例如企业需要购买热烫金机、冷烫金机或者模切机等等来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从而出现了如下几个问题:众多的印后加工设备占地面积广,需要的操作人员过多,购置设备的成本过高,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生产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印后加工工艺无法在设备上进行互换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包括印后加工平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加工驱动装置和收卷驱动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至少二个印后加工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第一导向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印后加工平台包括纵向设置的传动面墙板和横向设置的底座,所述加工驱动装置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上,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上,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设在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为定位轴套,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定位轴,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为滑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加工驱动装置包括加工驱动电机、电机控制装置、减速箱、安装板和驱动输出接口,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箱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相连接,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为滚筒式印后加工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设有驱动输入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加工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为电机伺服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输出接口为内齿轮输出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为外齿轮输入接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印后加工装置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印后加工平台包括放卷部分、印后加工部分和收卷部分,所述放卷装置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上,形成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上,形成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上,形成收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单元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有牵引驱动装置,所述牵引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上,所述纠偏装置和牵引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放卷装置和印后加工装置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放卷装置包括印刷品放卷部分和覆膜放卷部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废部分、分切部分和收卷部分、上收卷部分和下收卷部分,所述收废部分、分切部分、上收卷部分和下收卷部分通过同步轮及同步带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相连接,实现了多种不同的印后加工工艺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互换;所述放卷装置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上,形成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上,形成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上,形成收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单元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两边是放卷单元和收卷单元,中间是多个按印后加工工艺布置的印后加工部单元,实现了印后加工单元组合式的互换;以上两点互换,使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生产速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印后加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印后加工部分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印后加工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A;
图7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B;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包括印后加工平台1、放卷装置2和收卷装置4,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设有加工驱动装置7和收卷驱动装置8,所述收卷装置4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至少二个印后加工装置3,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1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相连接。
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设有第一定位装置19,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和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实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与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驱动的输出输入连接。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还设有第一导向装置120,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通过上述二个导向装置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通过上述的定位及导向实现了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
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气涨轴,所述气涨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气涨轴的轴向上设有气涨夹块,所述气涨夹块可通过控制气压实现径向涨开和径向收缩,将成卷的经过印刷的印刷半成品套入所述放卷气涨轴,通过气压控制将所述气涨夹块径向涨开,夹住印刷半成品,实现放卷。通过调节气压阀实现控制气压。在印后加工中,被加工的印刷器设置为成卷式的,所述气涨轴为固定成卷的印刷品用。所述收卷装置4同样需要放卷,所以,所述收卷装置4也包括气涨轴。
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包括竖向的传动面墙板16和横向的底座18,总体形状为“L”形,所述加工驱动装置2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所述传动面墙板16设置第一定位装置19,所述底座18设置第一导向装置120,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底座18侧面设有操作面墙板17。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还包括操作面板箱15,所述操作面板箱15通过操作架14固定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所述操作架14与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为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为定位轴套,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定位轴,所述底座18上设有工位放置架121,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设在所述工位放置架121上,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为导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为滑块。所述定位轴套至少有二个,所述定位轴套可以有二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本具体实施例优选四个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将所述四个定位轴套均匀周向分布。所述导轨至少有二个,所述导轨可以有二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本具体实施例优选二个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将所述二个导轨对称平行分布。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也可以为定位轴,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也可以为定位轴套,同理,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可以为滑块,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可以为导轨。
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包括加工驱动电机71、电机控制装置72、减速箱73、安装板74和驱动输出接口75,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相连接,所述安装板74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74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与所述减速箱73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73通过联轴器76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滚筒式印后加工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驱动输入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
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固定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的背面,其具体实施例为:将所述安装板74固定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的背面,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74上,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固定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的背面,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相连接,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与所述减速箱73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73通过联轴器76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穿过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与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的驱动输入接口相连接。所述传动面墙板16的正面为印后加工的传动面。所述底座18起支撑作用。
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为电机伺服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为内齿轮输出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为外齿轮输入接口。所述电机伺服装置控制所述伺服电机。
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可以有二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均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
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包括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所述放卷装置2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11上,形成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上,形成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4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13上,形成收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单元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所述印后加工单元可以有二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所述一个印后加工单元对应一种印后加工工艺。所述印后加工单元可按照印后加工工艺布置。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为可分离的组合柜式,放卷单元为单独一个柜体,收卷单元为单独一个柜体,印后加工单元按印后加工工艺分成若干个柜体,可按需要的印后加工工艺排列成一条生产线。
所述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5和牵引装置6,所述牵引装置6连接有牵引驱动装置62,所述牵引驱动装置62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纠偏装置5和牵引装置6依次设置在所述放卷装置2和印后加工装置3之间。所述纠偏装置5可防止印刷半成品在传送时偏置。所述牵引装置6与所述牵引驱动装置62相连接,为印后加工提供主要的驱动力,以减少或者避免印后加工装置3产生的牵引力,以提高加工精度。
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印刷品放卷部分21和覆膜放卷部分22。所述印刷品放卷部分21包括放卷气涨轴211,印刷品通过放卷气涨轴211放置。所述覆膜放卷部分22为放置覆膜需要的材料,其放置方法与所述印刷品入卷部分相同,都是通过气涨轴放置。同理,还可以设置其他放卷部分,放置被加工材料,以满足其他需要覆上材料的工艺,如还包括烫金放卷部分。
所述收卷装置4包括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所述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通过同步轮82及同步带83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收卷装置4同样设有气涨轴以固定收废部分41、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所需要的卷筒。所述分切部分42为对收卷的预处理,提前将需要分切的收卷印刷器进行分切,例如分两列排列的印刷品,在收卷为成品时,是需要分切的单列的,则在中间进行分切,形成完整的印刷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的互换原理为:
1、印后加工装置3的互换: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包括竖向的传动面墙板16和横向的底座18,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所述传动面墙板16设有第一定位装置19,所述底座18设有第一导向装置120,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相导向,可实现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在安装到印后加工平台1时的导向,通过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相定位,可实现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的定位,准确的将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从而实现互换。可总结为,通过对印后加工装置3在印后加工平台1上的导向及定位,实现了印后加工装置3与印后加工平台1的驱动输入输出连接,从而实现了印后加工装置3的互换。
2、更进一进的互换是,印后加工单元的互换:将印后加工平台1分为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所述放卷装置2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11上,形成了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上,形成了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4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13上,形成了收卷单元。所述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均为组合柜式,三者可分离可组合。因此中间的印后加工单元可设置至少二个,可设置二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每个印后加工单元对应一种印后加工工艺,将每个印后加工单元按印后加工工艺依次布置,两边是放卷单元和收卷单元,中间是多个按印后加工工艺布置的印后加工部单元,从而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互换,也就是印后加工单元的互换,而且所述印后加工单元为组合式的互换。
针对上述两点,下文将提供两个对应的实施例作为说明,实施例一为印后加工装置3互换的实施例,实施例二为印后加工单元组合式的互换。
实施例一: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主要包括印后加工平台1、放卷装置2、印后加工装置3和收卷装置4,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滚筒式印后加工装置。如图1示,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分为: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所述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为组合柜式,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顶端还设有操作架14,所述操作架14与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为旋转连接,所述操作架14另一端连接有操作面板箱15,所述操作架14与所述操作面板箱15为旋转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箱15为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的控制面板,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如图2所示,从侧面上看,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为“L”形,主要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座18、竖向平行并间隔设置于底座18上的传动面墙板16和操作面墙板17。所述放卷装置2、印后加工装置3和收卷装置4均设置于所述传动面墙板16和操作面墙板17之间。如图3至图7所示,为突出重点,方便理解,暂时先将有关的印后加工装置3部分去掉,只显示印后加工平台1,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设有加工驱动装置7,其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包括:加工驱动电机71、电机控制装置72、减速箱73、安装板74、驱动输出接口75和联轴器76,所述安装板74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74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与所述减速箱73固定连接,具体为将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与所述减速箱73固定装在一电机箱内(图未示出),所述减速箱73通过联轴器76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穿过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为提高控制精度,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为电机伺服控制装置。在驱动输出接口75的四周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19,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18上设有工位放置架121,所述工位放置架121上设有第一导向装置120,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驱动输入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对应,具体实施为:通过第一定位装置19与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通过第一导向装置120与第二导向装置的导向,使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与所述驱动输入接口相对接,实现驱动的输出与输入,实现了动力从电机到印后加工装置3的传递,通过定位及导向实现了印后加工装置3的互换,也就是说,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为定位轴套,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定位轴,为了减少所述定位轴套的磨损,在所述定位轴套内安装铜套122,所述铜套122还具有润滑的作用;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为导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为滑块。如图8所示,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印刷品放卷部分21和覆膜放卷部分22,所述放卷装置2与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之间还依次设置了纠偏装置5和牵引装置6,所述牵引装置6连接有牵引驱动装置62,所述牵引驱动装置62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相同,因此不详述。所述收卷装置4包括: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从图8所示的印刷品10的被加工轨迹线分析,印刷品10从印后加工装置3出来后,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收于收废部分41,另一部分则进入分切部分42,经过分切部分42的分切,所述印刷品10又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收于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下面再结合图9从动力传动方面分析,所述印刷品放卷部分21主要包括固定于传动面墙板16的制动器座215和放卷气涨轴211,所述制动器座215内设有磁粉制动器214,所述磁粉制动器214与所述放卷气涨轴211相连接,所述放卷气涨轴211连接有旋转接头213,所述旋转接头213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供气装置可以为空压机或鼓风机等(图中未示出),所述放卷气涨轴211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的两连分设有轴承212。所述覆膜放卷部分包括覆膜放卷气涨轴221,其传动与所述印刷品放卷部分21相同,在此不详述。上述为放卷装置2的传动原理。下面结合图9分析印后加工装置3的传动原理,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包括印后加工动力轴31,所述印后加工动力轴31通过联轴器76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相连接(图9为传动原理示意筒图,细节组件未示出),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与所述放卷装置2之间设有牵引装置6,所述牵引装置6包括牵引动力轴61,所述牵引动力轴61通过联轴器63所述牵引驱动装置62相连接。上述为牵引装置6与印后加工装置3的传动原理。下面结合图9分析收卷装置4的传动原理,所述收卷装置4包括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这四个部分均与收卷驱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收卷驱动装置8包括收卷驱动电机81、同步轮82、同步带83、磁粉离合器架84、磁粉离合器85、V带轮86、V带87和旋转接头88;所述收废部分41包括收废卷气涨轴411,所述收废卷气涨轴411与所述旋转接头88相连接,所述收废卷气涨轴411与所述旋转接头88之间设有磁粉离合器85,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固定安装有磁粉离合器架84,所述磁粉离合器85安装在所述磁粉离合器架84内,所述收废卷气涨轴411设有同步轮82,所述同步轮82通过同步带83与所述收卷驱动电机81相连接。所述上收卷部分43包括上收卷气涨轴431,其传动部分与所述收废部分42相同,在此不详述。所述下收卷部分44包括下收卷气涨轴441,其传动部分与所述收废部分42相同,在此不详述。所述分切部分42包括分切刀上刀轴421和分切刀下刀轴423,所述分切刀上刀轴421安装有分切上刀422,所述分切刀下刀轴423安装有分切下刀424,所述分切刀上刀轴421与所述分切刀下也轴423通过上齿轮425与下齿轮426相啮合传动,所述分切刀下刀轴423设有V带轮86,所述V带轮86通过V带87与同步轮82相连接,再通过同步轮82、同步带83与收卷电机相连接。
实施例二:以实施例一为基础,由于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为可分离的组合柜式,而且,所述放卷装置2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11上,形成了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上,形成了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4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13上,形成了收卷单元。因此,可将所述印后加工单元对应印后加工工艺进行布置。结合图10及图11,本实施例的印后加工工艺布置方式为:收卷装置2、纠偏装置5、牵引装置6、上光单元100、冷烫单元200、压凹凸单元300、模切单元400、横断单元500和收卷装置4。所述上光单元100、冷烫单元200、压凹凸单元300、模切单元400和横断单元500均为独立的印后加工单元,其布置方式按照较常见的印后加工工布置,因此,在此实施例的揭示下,可扩展至其他印后加工工艺的布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将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相连接,实现了多种不同的印后加工工艺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互换;所述放卷装置2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11上,形成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上,形成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4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13上,形成收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单元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两边是放卷单元和收卷单元,中间是多个按印后加工工艺布置的印后加工部单元,实现了印后加工单元组合式的互换;以上两点互换,使所述互换式印后加工系统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生产速度,提高了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包括印后加工平台(1)、放卷装置(2)和收卷装置(4),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设有加工驱动装置(7)和收卷驱动装置(8),所述收卷装置(4)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至少二个印后加工装置(3),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互换式安装到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第一定位装置(19)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印后加工平台设有第一导向装置(120),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相对应的第二导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包括纵向设置的传动面墙板(16)和横向设置的底座(18),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6)上,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设在所述传动面墙板(19)上,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设在所述底座(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9)为定位轴套,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定位轴,所述第一导向装置(120)为导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为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驱动装置(7)包括加工驱动电机(71)、电机控制装置(72)、减速箱(73)、安装板(74)和驱动输出接口(75),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相连接,所述安装板(74)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74)上,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与所述减速箱(73)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73)通过联轴器(76)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为滚筒式印后加工装置,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设有驱动输入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与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72)为电机伺服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输出接口(75)为内齿轮输出接口,所述驱动输入接口为外齿轮输入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包括放卷部分(11)、印后加工部分(12)和收卷部分(13),所述放卷装置(2)安装在所述放卷部分(11)上,形成放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装置(3)安装在所述印后加工部分(12)上,形成印后加工单元;所述收卷装置(4)安装在所述收卷部分(13)上,形成收卷单元;所述印后加工单元至少有二个并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后加工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5)和牵引装置(6),所述牵引装置(6)连接有牵引驱动装置(62),所述牵引驱动装置(62)固定在所述印后加工平台(1)上,所述纠偏装置(5)和牵引装置(6)依次设置在所述放卷装置(2)和印后加工装置(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印刷品放卷部分(21)和覆膜放卷部分(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4)包括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所述收废部分(41)、分切部分(42)、上收卷部分(43)和下收卷部分(44)通过同步轮(82)及同步带(83)与所述收卷驱动装置(8)相连接。
CN2009101066359A 2009-04-10 2009-04-10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Active CN101524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66359A CN101524913B (zh) 2009-04-10 2009-04-10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66359A CN101524913B (zh) 2009-04-10 2009-04-10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913A true CN101524913A (zh) 2009-09-09
CN101524913B CN101524913B (zh) 2011-05-18

Family

ID=41093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66359A Active CN101524913B (zh) 2009-04-10 2009-04-10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491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297A (zh) * 2011-09-30 2012-05-02 深圳市法兰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喷码设备
CN107187196A (zh) * 2017-06-13 2017-09-22 曲阜市玉樵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彩色热熔打印机的新型覆膜机
CN109160433A (zh) * 2018-10-19 2019-01-08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恒张力绞车及线缆收放装置
CN109534036A (zh) * 2018-12-27 2019-03-29 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模切装置
CN110541317A (zh) * 2019-07-18 2019-12-06 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水面漂浮救生绳及其生产装置
CN112157989A (zh) * 2020-09-29 2021-01-01 东台世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烫金机的纵向收箔柜
WO2024041013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放卷设备和电池生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6830Y (zh) * 2003-03-31 2005-05-04 深圳贵联印刷有限公司 柔性组合包装印刷生产设备
CN201390019Y (zh) * 2009-04-10 2010-01-27 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297A (zh) * 2011-09-30 2012-05-02 深圳市法兰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喷码设备
CN107187196A (zh) * 2017-06-13 2017-09-22 曲阜市玉樵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彩色热熔打印机的新型覆膜机
CN107187196B (zh) * 2017-06-13 2018-10-30 曲阜市玉樵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彩色热熔打印机的新型覆膜机
CN109160433A (zh) * 2018-10-19 2019-01-08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恒张力绞车及线缆收放装置
CN109534036A (zh) * 2018-12-27 2019-03-29 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模切装置
CN110541317A (zh) * 2019-07-18 2019-12-06 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水面漂浮救生绳及其生产装置
CN112157989A (zh) * 2020-09-29 2021-01-01 东台世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烫金机的纵向收箔柜
WO2024041013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放卷设备和电池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913B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913B (zh)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系统
CN202921755U (zh) 流水线式辊压机
CN102989868A (zh) 在线冲孔冷弯成型切断生产线工艺的实现方法
CN202785020U (zh) 软标裁切设备
CN101659062A (zh) 卷对卷全自动纠偏模切加工工艺及设备
CN201799852U (zh) 板金外壳生产机
CN104150256A (zh) 一种电池极片自动换卷接带系统
CN104526764A (zh) 带基材胶带及保护贴膜的冲切一体机及切割方法
CN201390019Y (zh) 一种互换式的印后加工设备
CN104785657A (zh) 双进料的自动冲压落料生产线
CN103418657B (zh) 组合模具板金属连续冲压成形工艺及成形设备
CN101758128A (zh) 宽度瓦楞板生产线
CN201807652U (zh) 不锈钢扎带的带体打孔装置
CN202291607U (zh) 用于板材生产线的自动定位装置
CN203900152U (zh) 一种用于冷轧钢卷生产的垫纸装置
CN202291609U (zh) 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线的定位装置
CN207900055U (zh) 一种钢板锅毛坯偏摆下料机
CN103182723A (zh) 卷对卷激光商标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06870012U (zh) 一种用于fpc软板背胶生产的多工位旋转模切装置
CN115889567A (zh) 一种三维多工位伺服在线冲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68216U (zh) 传送定位机构
CN206325979U (zh)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滚压成型的结构
CN103723558A (zh) 双刀位裁切机
CN202291608U (zh) 用于板材生产线的可调节定位装置
CN206325981U (zh)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滚压成型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North ya Shenzhen city edg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 building 3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tai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North ya Shenzhen city edg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 building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ROTECH GRAPH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