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2157A - 化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化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2157A
CN101522157A CNA2007800381798A CN200780038179A CN101522157A CN 101522157 A CN101522157 A CN 101522157A CN A2007800381798 A CNA2007800381798 A CN A2007800381798A CN 200780038179 A CN200780038179 A CN 200780038179A CN 101522157 A CN101522157 A CN 101522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smetic
face
mouth
corners
cosmet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8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镰田由美子
中山夏子
高野路丽子
东美佐荣
橘鹰惠子
中村麻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eid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eid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2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2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在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时,基于脸部的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具体地,在睑颊沟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Description

化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方法,尤其涉及对脸部涂抹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
背景技术
“想永远年轻美丽”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为了响应这种要求,目前为止提出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美容技术、化妆方法、化妆料等。并且,人们了解到所谓的老态脸与皮肤松弛相关,因此近些年提出了令人察觉不到这种皮肤松弛的化妆或防止发生松弛的各种手法。
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09-208428号公报)中提出了化妆料的选择方法,具体为:根据在连接耳朵上端与鼻子最下部的线和连接耳朵最下端与上唇最上端的线之间的边界将脸部分为两部分,并通过在上脸部选择比下脸部亮度高的粉底,从而可以进行令人感觉不到皮肤松弛的显得年轻的化妆。并且,引用文献2(特开平09-227336号公报)中提供了一种基础用粉底,该基础用粉底通过含有1~2重量%的云母钛(titaniummica),从而可以简单地达到生动且不显出皮肤松弛。
另外,近些年人们关注到导致老态脸的脸部皮肤的松弛是由于表情肌肉的衰退而引起的。所谓表情肌肉是眼睛、鼻子、嘴等的用于表现脸部表情的肌肉,其种类达到20种以上。通过这些各肌肉相互共同地或对抗地作用,从而表现出脸部的复杂表情。
引用文献3(特开2003-33988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具体为:通过对面部表情肌肉实施电刺激,从而得到增加肌肉的张力而引起的脸部绷紧的效果(细长化)和脸部整体的血液循环量增加的效果,希望以此达到预防和改善面部皮肤变粗糙、松弛、弹力下降、皱纹增加等的问题。
此外,引用文献4(特开2005-314329号公报)中公开了美容实施方法,具体为:在脸部涂敷具有黑色素代谢促进作用的按摩霜,然后对脸部肌肉进行一边沿肌肉的筋的走行方向移动手指尖,一边施加刺激的按摩。
但是,由于以往的、通过化妆使导致老态脸的皮肤松弛不显眼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导致脸部的皮肤松弛的表情肌肉,因此目前的化妆方法无法有效地实施化妆使皮肤松弛不显眼,由此存在不能消除老态脸的问题。
并且,以往的、通过对表情肌肉实施按摩等实现电刺激或改善血液循环的方法,因为要改善老态脸需要长时间持续进行按摩等,因而存在不能立刻消除老态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了改良的实用的化妆方法。
本发明的详细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考虑表情肌肉而涂敷化妆用化妆料,从而可以通过化妆来实现年轻的容貌的化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脸部的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睑颊沟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从眼白的内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所述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起至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所述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为止,沿着所述睑颊沟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眉毛而涂敷化妆用化妆料。
在上述发明中,位于从所述眉峰朝向所述瞳孔的外侧位置的直线上,从所述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在上述发明中,从所述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的长度可以与从所述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所述眉毛而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的长度大致相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约为眼裂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外眼角的部位沿着所述眼裂的下侧线条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在上述本发明中,可以将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终点位置设为前额与颊骨缝合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在鼻尖划出的水平线的下部沿着鼻唇沟向嘴角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约为嘴唇的中央位置起至嘴角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嘴角的部位开始,至在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为止的位置,沿着下唇的轮廓像似包裹所述嘴角一样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眉毛而涂敷化妆用化妆料;从约为眼裂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外眼角的部位沿着所述眼裂的下侧线条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在从鼻尖划出的水平线的下部沿着鼻唇沟向嘴角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从约为嘴唇的中央位置起至嘴角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嘴角的部位开始,至在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为止的位置,沿着下唇的轮廓像似包裹所述嘴角一样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根据本发明,通过基于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化妆用化妆料,从而可以呈现年轻、具有张力和绷紧感的脸部,据此能打造出年轻、具有张力的形象的脸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脸部朝向与形象年龄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调查脸部朝向与形象年龄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方法的图(正面脸)。
图2B是用于说明调查脸部朝向与形象年龄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方法的图(斜侧面脸)。
图2C是用于说明调查脸部朝向与形象年龄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方法的图(侧面脸)。
图3A是用于说明引起老态脸的因素的图(眼部周围的皱纹)。
图3B是用于说明引起老态脸的因素的图(嘴部周围的皱纹)。
图3C是用于说明引起老态脸的因素的图(脸颊松弛)。
图3D是用于说明引起老态脸的因素的图(皮肤张力)。
图3E是用于说明引起老态脸的因素的图(上眼皮)。
图4是用于说明表情肌肉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化妆方法的基本概念的图(之一)。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化妆方法的基本概念的图(之二)。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化妆方法的图(睑颊沟)。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化妆方法的图(上眼皮~额头)。
图9是用于说明眉峰的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化妆方法的图(下眼皮)。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化妆方法的图(鼻唇沟、嘴角)。
图12A是表示实现本实施例的化妆方法的物件的一个例子的棒状涂抹件的图。
图12B是表示实现本实施例的化妆方法的物件的一个例子的铅笔状涂抹件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 为棒状涂抹件,2 为铅笔状涂抹件。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关注到通过化妆来实现年轻而富有张力的脸部时,有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的人和比实际年龄显得老态的人。众所周知,左右着外表的年龄的主要因素是皱纹或斑点等的肌肤状态,而且如上所述,针对这些因素也提出了各种美容实施方法。
但是,针对皱纹或斑点的形状的老化变化,以往大部分情况下只从正面脸予以了考虑。本发明的发明人初次针对多名(20多岁至60多岁的一百名以上)女性对象,照了正面脸(参照图2(A))、斜侧面脸(参照图2(B))、侧面脸(参照图2(C))的照片。此时,为了避免发型对年龄判断产生影响,让各对象带上灰色头巾。针对这些脸部照片进行观察并判断是否为老态脸。此时,不仅针对正面脸进行了观察,还针对斜侧面脸和正侧面脸(下面仅称作侧面脸)进行了观察。
结果,明白了(1)有些人侧面脸和正面脸相比,仿佛像另外一个人,(2)正面脸和侧面脸给人的印象不同,很多人的侧面脸比正面脸显得老态,(3)特别是以30多岁为中心的、开始出现脸部的老化变化的年龄段,发生很多正面脸和侧面脸之间的形象差异等。
据此,关注到根据上述概略的观察结果而确认的脸部侧面的老化变化,进行了外表年龄的形象是否受到脸部朝向的影响的调查试验和侧面脸看上去会比正面脸老几岁的调查试验。在进行该试验时,本发明的发明人事先建立了两个假说。第一假说是,“与正面脸相比,斜面脸、侧面脸显得更老态是否由皱纹、松弛的形状因素更加显眼而引起”;并且,第二假说是,“是否初始阶段产生的皱纹或松弛受到脸部朝向的影响更大”。下面,对具体的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说明。
评价对象是上述的用于观察的脸部照片,考虑到老化变化的阶段,将年龄段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20岁前半,(2)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3)40岁后半至50岁前半,(4)60多岁。此外,在选择试验用脸部照片时,考虑了外表年龄信息。具体地,用实物评价外表年龄,并以实际年龄±3岁为基准统一外表年龄条件,选择脸部照片。此时,注意不要让脸型集中于一种,在各年龄段选择了四个人的照片。
试验中任意地选出本申请人所属公司的多名女职员,让每位职员看上述的每张脸部照片,并回答看起来像多少岁。并且,对一组正面脸完成评价之后,接着评价一组侧面脸,如此根据脸部的朝向分别设定组。使组和组内的评价顺序达到一种平衡。在此,回答的女职员人数为34名,其年龄在20~58岁(平均年龄37.3岁)的范围。
图1表示根据上述试验得出的脸部朝向和形象年龄之间的关系。在该图中,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脸部朝向,并对斜面脸和侧面脸相对于正面脸的形象年龄之差制作了图表。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性的审定(对对象之间的一个因素(年龄段)、对象本身的两个因素(脸部朝向,照片的年龄段)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明确了以下的事项。
(1)对于20多岁的人而言,针对正面脸和斜面脸的评价没有变化,但是侧面脸会评价得稍微老一些,显得大1岁左右。
(2)对于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的年龄段而言,根据脸部朝向产生的差异最大,与正面脸相比,斜面脸评价得大2.5岁,侧面脸评价得大3岁。
(3)对于40岁后半至50岁前半的人而言,斜面脸比正面脸显得老2岁,但是侧面脸和正面脸之间没有实质的差异。
(4)对于60多岁的人而言,不存在根据脸部的朝向而引起的形象年龄之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形象年龄根据脸部的朝向而有所差异,且根据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倾向。接着,研究了脸部显老是何种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在该研究中,主要针对受脸部朝向的影响最大的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的对象,通过与20岁前半的对象进行比较,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具体来讲,认为导致该年龄段受脸部朝向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出现的老化变化的现象,从而提取了与20岁前半的对象相比存在差异的现象。
由接受过训练的本申请人所属公司的3名职员对所述的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的对象进行了针对皱纹或松弛、暗淡的程度、皮肤颜色、肌理的状态等既定的64个项目的目视评价。对该评价值进行分析,从检测出的有意义的差异的项目中除去依赖于颜色因素和个体特征的项目(例如,相貌等),提取了5个项目。
如图3(A)~3(E)中所示,所提取的该5个项目是“眼部周围的皱纹”、“嘴部周围的皱纹”、“脸颊松弛”、“皮肤张力”、“上眼皮的凹陷”。在图3(A)~3(E)中,上述各项目的评价对20岁前半的对象和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的对象进行比较表示。
虽然图3(A)~3(E)的结果不会出现在实物评价中,但如果观察脸部照片,可以确认在很多情况下上述提取的各因素在斜面脸或侧面脸比正面脸更明显。例如,对于图2(A)~2(C)中表示的对象而言,正面脸(图2(A))被评价为比43岁的实际年龄年轻的39岁,但是侧面脸(图2(C))被评价为46岁。
因此,在观察图中的对象的侧面脸时,发现了脸颊的松弛比较明显,从刚好眼部的下面至脸颊、嘴边出现日语平假名“し”字的线条的情况。并且,了解到从正面看到的状态和从斜面或侧面看到的状态差距较大。根据该研究结果,第一假说即斜面或侧面脸评价得比正面脸老态的原因是皱纹、松弛的形状因素在斜面或侧面脸显得更明显的假说得到了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研究结果表明,60多岁的人不受脸部朝向的影响。其理由可以推测为,60多岁的人可以根据由正面脸观察到的皱纹或松弛状态容易地想像到在其它朝向时的状态。根据60多岁的人不受到脸部朝向的影响,而30岁后半至40岁前半的人受到脸部朝向的影响很大的情况,可以认为老化的初始阶段的皱纹或松弛受到脸部朝向的影响很大,即如第二假说所述。
另外,在试验对象中,也有一些人在任何朝向都评价为比较年轻。这种对象的皱纹或松弛部分,在斜面脸或侧面脸并没有比正面脸更加显眼。并且,能感觉到脸颊上也具有张力,且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眼睛或眉、嘴唇、面部线条的形状都很清楚。认为这些对象就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从哪个角度观察都评价为较年轻。
通过上述研究而提取的、导致斜面脸或侧面脸显得老态的因素,会不利于“想永远年轻美丽”的愿望。但是,如果能通过化妆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则可以呈现出年轻的脸。因此,为了减少上述不利因素和得到被拉提的脸部形象,首先进行了第一次化妆验证。
首先,作为实现该化妆方法的物件,使用了图12(A)、12(B)中表示的涂抹件(marker)。这些各涂抹件1、2是通过在脸上画出向上的光带和线,从而实现拉提效果和紧绷感的功能的用品。图12(A)中表示的涂抹件1是棒状的粗的涂抹件,能画出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并具有让面部显得被提上去的效果。另一个涂抹件2是铅笔状的细的涂抹件,能划出细线,并具有通过光的线条使眼部和嘴部的形状突出的效果。在此,这些各涂抹件1、2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由下而上地涂,向肌肤展开时也基本以由下而上的方向展开。
在第一回验证中,对对象进行了拉提脸部的化妆,以使在斜面脸或侧面脸显得明显的眼部和嘴部的皱纹或松弛显得被提上去。具体来讲,在外眼角以及从外眼角起至上眼皮的部位涂敷粗的涂抹件1,而且对嘴部从嘴角至鼻唇沟涂敷粗的涂抹件1,使这些向上抹开。
然后,为了突出眼部、嘴部的形状,用细涂抹件2涂敷眼睛下部的眼眶线、上唇的顶部和下唇的中央线,以此完成化妆。针对4名对象实施了这种化妆方法,结果可以让脸部具有眼部或嘴部的皱纹或松弛显得拉提的形象。
但是,申请人认为应该会有更高效的方法,因此专心地反复进行了研究。在创作出能呈现更加年轻的脸部的具体化妆方法时,着眼于脸部构造的平衡。
脸部以骨骼为基础,在骨骼上具有肌肉(表情肌肉),以及皮肤或配件(五官)。骨骼、肌肉、表情的构造的平衡在年轻时会比较匀称,但随着老化将会丧失这种平衡。可以认为肌肉的衰退给这种平衡的丧失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挽回丧失的平衡,申请人认为“通过化妆来呈现年轻地提上去的肌肉”是重要的,并基于该思想设计了具体的化妆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脸部特征不同的7名对象实施所设计的化妆方法,并在进行验证化妆效果的多次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在“为了实现提起和拉起而进行的化妆”中,涂抹件的恰当的涂敷方向存在着不依赖于脸部特点的共同的法则。即,发现了涂抹件的恰当的涂敷方向为“与表情肌肉的流向(走行方向)大体一致”的共同法则。换句话说,为了呈现年轻地提上去的肌肉,要考虑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要朝着与老化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涂敷涂抹件。
在此,如上所述,表情肌肉是指眼睛、鼻子、嘴等的用于呈现面部表情的20种以上的肌肉,是对于表现脸部的复杂表情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其中,图4中示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表情肌肉。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设计了能增加“提起和拉起”效果的化妆方法。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位于眼睛下部的黑眼圈略下部的被称为“睑颊沟”的凹陷有较明显的人和不明显的人。这种睑颊沟是从大眼角向脸部的斜外侧形成的沟,会随着老化而产生(参照图4)。在使该老化现象不明显的基础上,申请人考虑了扭转该老化的不利因素的方法。“睑颊沟”位于眼睛下部,在通常的情况下即在竖直的状态下,位于容易反射从头上照射的光的位置。
因此,建立了一种假说,即通过实施提亮该“睑颊沟”的化妆,可以在减少老化现象的基础上,使该部位像反射板一样反射光,从而带来让眼部显得被提上去的效果。并且,被反射的光还给眼睛提供光亮,可以得到更加生气勃勃的形象。因此,在对上述7名对象进行的验证中,同时实施了以下的化妆。
即,在显出“睑颊沟”的凹陷的部分涂入涂抹件以提亮“睑颊沟”。其结果,可以对眼部整体增加被提上去的感觉。并且,在对睑颊沟的凹陷不明显的人实施上述相同的涂敷时,与凹陷显眼的人相同,也能增加被提上去的感觉。并且,注意到眼睛也增添了光彩,能给人生气勃勃的形象。
下面,基于上述各事项,对能呈现年轻而有张力的脸部的化妆方法的具体事项进行说明。图5及图6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化妆方法的图。
本实施例的化妆方法,其特征是基于脸部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使用作为化妆用化妆料的涂抹件1。并且,涂抹件1的涂敷方向以由下而上作为基本方向,并将其展开到皮肤上时,也以由下而上的方向作为基本方向(图5的箭头方向)。此外,所使用的化妆用化妆料(涂抹件1、2)的颜色要考虑接受化妆的人的肤色,重要的是使用适当地比肤色亮的颜色。如果所选用的颜色过度接近肤色,则得不到效果,而如果所使用的颜色与肤色的对比度过强,则会显得不自然。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6中所示的A~F中表示的部位涂敷涂抹件1、2(化妆用化妆料),以此呈现年轻而具有张力的脸部。首先,就图6及图7中用符号A表示的睑颊沟的附近(化妆位置A)而言,沿着睑颊沟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此时,以低于眼窝、黑眼圈的位置为基准(对侧脸进行确认时能看到的眼部下部的凹陷部分)载入约1.5~2cm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将“涂敷”表现为“载入”),即可容易涂到适当的位置。
当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时,如图7所示,在化妆位置A中,从眼白的内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起至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为止,沿着睑颊沟涂敷涂抹件1。
由于涂敷该涂抹件1的位置是睑颊沟,因此需要涂敷在可能出现黑眼圈的位置的下部。并且,涂敷涂抹件1的位置的上端需要位于眼窝的下部。并且,在涂敷涂抹件1之后最好对其进行展开,展开方向最好朝向将作为表情肌肉的一种的眼轮肌肉提上去的方向,具体地从眼部下部的凹陷部分向脸部的外侧、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用手指尖小心地抹开。
接着,就图6及图8中用符号B显示的从上眼皮至额头的位置(化妆位置B)而言,从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眉毛而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具体来讲,在涂抹完粉底霜之后,陆续送出5mm左右的涂抹件1,确认眉峰的位置,用一只手提眉峰以使整体上眼皮提上去。然后,如图8所示,直接在皮肤上载入涂抹件1,载入时以眉峰为基准,从眉骨向黑眼珠的外侧涂敷出短线。这相当于沿着作为表情肌肉的一种的上眼睑提肌的走行方向涂敷涂抹件1。
在展开时,最好朝着图中的由上而下的方向轻轻而小心地展开。在抹开所载入的涂抹件1时,最好朝着左右侧脸的方向抹开。
然后,就图6及图8中用符号C表示的从上眼皮至额头的位置(化妆位置C)而言,位于从眉峰朝向瞳孔外侧位置的直线上,从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这相当于沿着作为表情肌肉的一种的前额头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涂抹件1。
此时,如图8所示,从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涂抹件1的长度最好与在上述的化妆位置B涂敷的长度大致相同。
并且,使在该化妆位置C涂敷涂抹件1的方向处于在上述化妆位置B涂敷涂抹件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对其进行展开时,最好从眉峰的外侧朝着发际由下而上地展开。此外,抹开所载入的涂抹件1时,最好朝着发际的方向,由下而上地抹开。关于眉峰的位置,如图9所示,假设脸部的宽度为“1”时,从颚尖至眉峰的长度也为“1”。
然后,就图6及图10中用符号D表示的下眼皮的位置(化妆位置D)而言,从约为眼裂(ocular cleft)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外眼角的部位沿着眼裂的下侧线条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这也相当于沿着作为表情肌肉的一种的眼轮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涂抹件1。并且,将涂敷涂抹件1的终点位置设为前额与颊骨缝合之处,如图10所示。
载入涂抹件1的具体方法为,以靠近外眼角的、位于下眼皮的三分之一的位置的稍外侧为基准,画出眼眶线的延长线,载入涂抹件1以提升外眼角。此时,如果用一只手拉下脸颊,则可以顺利地载入涂抹件1。并且,在对其进行展开时,从外眼角以轻轻地朝着发际提上去的方式抹开。
然后,就图6及图11中用符号E表示的鼻唇沟的位置(化妆位置E)而言,在从鼻尖划出的水平线的下部沿着鼻唇沟向嘴角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这相当于沿着作为表情肌肉的一种的嘴轮肌的走行方向涂敷涂抹件1。
具体来讲,如图11所示,从鼻翼的旁边向下载入涂抹件1。在对其进行展开时,在沿着鼻唇沟的部分从鼻翼朝着上唇轻轻地抹开,而在靠近嘴部的部分以提上去的方式抹开。由于鼻翼的旁边因脸部的活动而容易被蹭、容易掉妆,因此最好离开鼻翼,且鼻唇沟部分涂得稍微短点。并且,因为涂得过厚会显得不自然,因此注意不要载入太多涂抹件1。
然后,就图6及图11中用符号F表示的嘴角的位置(化妆位置F)而言,从约为嘴唇的中央位置起至嘴角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嘴角的部位开始,至在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为止的位置,沿着下唇的轮廓像似包裹所述嘴角一样涂敷涂抹件1(化妆用化妆料)。具体来讲,载入涂抹件时像似包裹嘴角一样从鼻唇沟提上去约1~1.5cm的长度。并且,提上去的角度最好与上述的化妆位置D大致平行。
并且,对其进行展开时,使其与刚刚展开的鼻唇沟周围的形态形成为一体,像似包裹嘴角一样由下而上提上去的方式抹开。此时,抹开的方向最好与化妆位置D形成大致平行的角度。并且,该抹开的方向即为表情肌肉的嘴轮肌、大颊骨肌、小颊骨肌的走向方向。
如上述的化妆方法,通过基于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抹化妆用化妆料,从而可以呈现年轻地提上去的表情肌肉,据此可以提供更年轻且具有张力的形象的脸部。由此,可以将脸部修饰为年轻且具有张力的形象,其效果在进行整体化妆时会更加明显。
并且,可以对上述的化妆位置A~F个别地进行上述化妆,但是,当对所述所有位置进行化妆时,可以实现完成度高的化妆,并可以提供更年轻且具有张力的脸部形象。
本国际申请主张2006年10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80334号的优先权,并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日本专利申请2006-280334号的全部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该化妆方法的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脸部的表情肌肉的走行方向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2、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对睑颊沟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眼白的内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所述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起至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与所述睑颊沟之间的交点位置为止,沿着所述睑颊沟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4、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从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眉毛而涂敷化妆用化妆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从所述眉峰朝向所述瞳孔的外侧位置的直线上,从所述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眉峰朝着额头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的长度与从所述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所述眉毛而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的长度大致相同。
7、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从约为眼裂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外眼角的部位沿着所述眼裂的下侧线条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的终点位置设为前额与颊骨缝合之处。
9、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从在鼻尖划出的水平线的下部沿着鼻唇沟向嘴角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10、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从约为嘴唇的中央位置起至嘴角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嘴角的部位开始,至在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为止的位置,沿着下唇的轮廓像似包裹所述嘴角一样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11、一种化妆方法,对脸部涂敷化妆用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从眉峰朝着瞳孔的外侧位置躲开眉毛而涂敷化妆用化妆料;从约为眼裂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外眼角的部位沿着所述眼裂的下侧线条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在从鼻尖划出的水平线的下部沿着鼻唇沟向嘴角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从约为嘴唇的中央位置起至嘴角的三分之一的、靠近嘴角的部位开始,至在瞳孔的外侧位置下划的垂直线为止的位置,沿着下唇的轮廓像似包裹所述嘴角一样涂敷所述化妆用化妆料。
CNA2007800381798A 2006-10-13 2007-10-05 化妆方法 Pending CN1015221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0334/2006 2006-10-13
JP2006280334A JP2008094785A (ja) 2006-10-13 2006-10-13 メーキャッ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2157A true CN101522157A (zh) 2009-09-02

Family

ID=3928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381798A Pending CN101522157A (zh) 2006-10-13 2007-10-05 化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94785A (zh)
KR (1) KR20090063241A (zh)
CN (1) CN101522157A (zh)
TW (1) TW200819143A (zh)
WO (1) WO20080446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3936A (zh) * 2016-06-02 2017-12-12 宗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脸部化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2532B2 (ja) * 2008-01-22 2014-03-05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化粧方法、化粧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化粧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5981113B2 (ja) * 2011-09-14 2016-08-31 株式会社 資生堂 顎部のたるみの評価方法
JP6209417B2 (ja) * 2013-10-21 2017-10-04 日本メナード化粧品株式会社 目元印象評価装置および目元印象評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3936A (zh) * 2016-06-02 2017-12-12 宗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脸部化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94785A (ja) 2008-04-24
WO2008044661A1 (fr) 2008-04-17
KR20090063241A (ko) 2009-06-17
TW200819143A (en) 200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50404A1 (en) Body appearance correction support apparatus, body appearance correction suppor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522157A (zh) 化妆方法
JP2008289872A (ja) レンズアレイを備えた装置
Fedok The aging face
KR101071984B1 (ko) 반영구적인 눈썹 특수 메이크업 방법
Deslandes The Culture of Male Beauty in Britain: From the First Photographs to David Beckham
JP6515459B2 (ja) トータル美容アドバイス方法
Kwon et al.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yelash beauty
KR101738677B1 (ko) 속눈썹 연장술 및 수염분장 연습용 마네킹 두상
JP2005314329A (ja) 美容施術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美容施術ツール
KR200425470Y1 (ko) 얼굴 부위별 색조화장이 가능한 패드
Marten et al. Forehead aesthetics and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foreheadplasty patient
Townsend Foundations of Stage Makeup
KR102531236B1 (ko) 다니 부띠끄 디엘 눈썹 기법 - 소묘로 접근하여 눈썹 모양을 분석하고 눈썹 모양을 보다 자연스럽게 그리는 기술
Delamar The complete make-up artist: working in film, fashion, television and theatre
Axford et al. Style file: Sally Axford
JP2009297209A (ja) 顔のリフトアップマッサージ方法
WO2023022011A1 (ja) 美容方法
Garcia Las Rubias
Seo et al. Pretreatment assessment
Sciortino Additional Character Design Techniques
Palmer What's Your Number the Palmer Code: The Whole You Approach to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Fergie On The Face I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society
Graham Black man with a nose job
Haribhakti et al.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40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02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40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