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904A -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2904A
CN101512904A CNA2007800332170A CN200780033217A CN101512904A CN 101512904 A CN101512904 A CN 101512904A CN A2007800332170 A CNA2007800332170 A CN A2007800332170A CN 200780033217 A CN200780033217 A CN 200780033217A CN 101512904 A CN101512904 A CN 101512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amplifier
feedback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3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2904B (zh
Inventor
沟口真规
铃木保博
水野诚一郎
山本洋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amatsu Photonics KK
Original Assignee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amatsu Photonics KK filed Critical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06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 H03M1/0617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thods or mean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rimental influence
    • H03M1/0675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thods or mean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rimental influence using redundancy
    • H03M1/0678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thods or mean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rimental influence using redundancy using additional components or elements, e.g. dummy components
    • H03M1/068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thods or mean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rimental influence using redundancy using additional components or elements, e.g. dummy components the original and additional components or elements being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e.g. CMOS
    • H03M1/0682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thods or mean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rimental influence using redundancy using additional components or elements, e.g. dummy components the original and additional components or elements being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e.g. CMOS using a differential network structure, i.e. symmetrical with respect to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9Pixel-elements with integrated switching, control, storage or amplificat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06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 H03M1/0602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deviations from the desire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M1/0604Continuously compensating for, or preventing, undesir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deviations from the desire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at one point, i.e. by adjusting a single reference value, e.g. bias or gai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34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 H03M1/38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sequentially only, e.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ype
    • H03M1/46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sequentially only, e.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ype with digital/analogue converter for supplying reference values to converter
    • H03M1/466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sequentially only, e.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ype with digital/analogue converter for supplying reference values to converter using switched capacitors
    • H03M1/468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sequentially only, e.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ype with digital/analogue converter for supplying reference values to converter using switched capacitors in which the input S/H circuit is merged with the feedback DAC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5Circuitry for providing, modifying or 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rom the pixe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H04N25/78Readout circuits for addressed sensors, e.g. output amplifiers or A/D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AD转换电路(20)具备差动放大部(21)、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连接控制部(24)、第1反馈部(25A)、以及第2反馈部(25B)。作为差动信号从差动放大部(21)的第1输出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由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由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以及连接控制部(24)构成)转换为6位的数字值并输出。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之间的电位差由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反馈至差动放大部(21),再由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转换为6位的数字值并输出。

Description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输出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数字值的光检测装置、以及在这样的光检测装置中优选使用的AD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光检测装置具备产生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的光电二极管、以及蓄积在该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并输出与该蓄积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的积分电路。另外,光检测装置有时候具备将从积分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模拟值)转换为数字值并输出该数字值的AD转换电路。而且,光检测装置在多个光电二极管一维或二维地排列的情况下,能够拍摄一维或二维图像。
在这样的光检测装置中使用的AD转换电路,已知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成的AD转换电路。该AD转换电路至少包括2N个电容器,能够将AD转换对象,即模拟值作为差动信号而输入,并输出与该模拟值相对应的N位的数字值。在此,N为2以上的整数。
在包括这样的AD转换电路的光检测装置中,当蓄积与向光电二极管入射的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时,将从积分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信号成分+杂音成分)向AD转换电路输入,并且,在电荷不蓄积时,将从积分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杂音成分)向AD转换电路输入,两者的电压值的差(即,只是信号成分)由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值。所以,从AD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值为与向光电二极管入射的入射光量相对应的值,且成为除去了杂音成分的高精度的值。
非专利文献1:Analog Devices公司的产品AD7641的技术数据表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的AD转换电路必须对应于所输出的数字值的位数N而至少包括2N个电容器,并且,必须包括电容值非常大的电容器。因此,该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变得大型化,在集成化的情况下,芯片面积变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1)差动放大部,包括具有第1和第2输入端子以及第1和第2输出端子的放大器、第1~第4电容器、以及第1~第4开关,其中,第1开关的一端经由第1电容器而连接于放大器的第1输入端子,第2开关的一端经由第2电容器而连接于放大器的第2输入端子,第3开关和第3电容器并列地设在放大器的第1输入端子和第1输出端子之间,第4开关和第4电容器并列地设在放大器的第2输入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之间;(2)第1可变电容部,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电容值(C,…,2n-1C,…,2N-1C)的N个电容器,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一端通过第1连接切换单元而连接于放大器的第1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或者第2基准电位,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共同点;(3)第2可变电容部,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电容值(C,…,2n-1C,…,2N-1C)的N个电容器,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一端通过第2连接切换单元而连接于放大器的第2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或者第2基准电位,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共同点;(4)比较部,输入第1和第2共同点的各自的电位并进行大小比较,输出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信号;(5)连接控制部,输入从比较部输出的比较信号,基于该比较信号,以第1和第2共同点的各自的电位的差变小的方式,控制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的各自的连接切换,并且,输出表示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的各自的连接状态的N位的数字值;(6)第1反馈部,包括第1反馈电容器和第1反馈开关,第1反馈电容器的一端经由第1反馈开关而连接于第1共同点,第1反馈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的第1输入端子;(7)第2反馈部,包括第2反馈电容器和第2反馈开关,第2反馈电容器的一端经由第2反馈开关而连接于第2共同点,第2反馈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的第2输入端子。在此,N为2以上的整数,n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中,向差动放大部的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压值由差动放大部放大,并作为差动信号从差动放大部的第1输出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输出。第1可变电容部、第2可变电容部、比较部、以及连接控制部构成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从差动放大部的第1输出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由上述的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进行AD转换,从连接控制部输出所对应的数字值。向比较部输入的第1共同点和第2共同点的各自的电位由第1反馈部和第2反馈部反馈至差动放大部,再由上述的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值并输出。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中,优选差动放大部还包括第5开关和电源,电源经由第5开关而连接于第2开关和第2电容器的连接点。在此情况下,能够扩大差动放大部的输出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积分电路,输入在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并蓄积,从输出端输出与该蓄积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以及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其中,AD转换电路所包括的差动放大部的第1和第2开关连接于积分电路的输出端。在该光检测装置中,在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向积分电路输入该电荷并蓄积,从积分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该蓄积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从积分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值被输入至AD转换电路所包括的差动放大部。而且,由AD转换电路,除去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值所包括的失调(offset)误差等,得到S/N比优异的数字值。
依照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小型化的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构成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20的电路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20所包括的差动放大部21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其它工作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 光检测装置
10 积分电路
20AD 转换电路
21 差动放大部
22A 第1可变电容部
22B 第2可变电容部
23 比较部
24 连接控制部
25A 第1反馈部
25B 第2反馈部
90 控制部
A 放大器
C 电容器
PD 光电二极管
SW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记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构成图。该图所示的光检测装置1具备光电二极管PD、开关SW、积分电路10、AD转换电路20、以及控制部90。并且,可以将光电二极管PD和开关SW作为一组,并将多个组一维或二维地排列,另外,在此情况下,可以相对于多组的光电二极管PD和开关SW,设置1组的积分电路10和AD转换电路20。
光电二极管PD产生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阳极接地,阴极连接于开关SW的一端。开关SW设在光电二极管PD和积分电路10的输入端之间,在闭合时,向积分电路10输入在光电二极管PD中产生的电荷。积分电路10输入在光电二极管PD中产生并经过开关SW而到达的电荷并将其蓄积,从输出端向AD转换电路20输出与该蓄积的电荷的量相对应的电压值。AD转换电路20输入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模拟值)并对其进行AD转换,输出与该输入电压值相对应的数字值。
积分电路10具备放大器A10、电容器C10、以及开关SW10。向放大器A10的非倒相输入端子输入基准电压。放大器A10的倒相输入端子经由开关SW而连接于光电二极管PD。电容器C10和开关SW10并列地设在放大器A10的倒相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在开关SW10闭合时,电容器C10放电,将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初始化。在开关SW10断开时,从光电二极管PD经由开关SW而输入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10中,从积分电路10向AD转换电路20输出与该蓄积的电荷的量相对应的电压值。
AD转换电路20具备差动放大部21、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连接控制部24、第1反馈部25A、以及第2反馈部25B。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具有相互共同的构成。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具有相互共同的构成。
控制部90控制与光电二极管PD一起设置的开关SW的开闭工作、积分电路10所包括的开关SW10的开闭工作、以及AD转换电路20的AD转换工作。而且,在图1中,对于从控制部90输出并向其它的各构成电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配线,省略了图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20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20的电路图。并且,在此,以N值为6,进行说明。
差动放大部21具备放大器A21、第1开关SW211、第2开关SW212、第3开关SW213、第4开关SW214、第5开关SW215、第1电容器C211、第2电容器C212、第3电容器C213、第4电容器C214、以及电源E21。放大器A21以放大率26放大作为差动信号的向非倒相输入端子和倒相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压值,将该放大后的电压值作为差动信号,从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
开关SW211的一端经由电容器C211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开关SW211另一端连接于积分电路10的输出端。开关SW212的一端经由电容器C212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倒相输入端子,开关SW212另一端连接于积分电路10的输出端。开关SW213和电容器C213并列地设在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和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之间。开关SW214和电容器C214并列地设在放大器A21的倒相输入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之间。另外,电源E21经由开关SW215而连接于开关SW212与电容器C212的连接点。
第1可变电容部22A具备电容器C221~C227和开关SW221~SW228。其中,6个电容器C221~C226具有相互不同的电容值,6个开关SW221~SW226构成第1连接切换单元。如果电容器C226的电容值为C,则电容器C221的电容值为25C,电容器C222的电容值为24C,电容器C223的电容值为23C,电容器C224的电容值为22C,电容器C225的电容值为2C。另外,电容器C227的电容值为C。
电容器C221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1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2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2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3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3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4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4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5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5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6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6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7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7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另外,电容器C221~C227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共同点P1,而且,经由开关SW228而连接于接地电位。
第2可变电容部22B具有与第1可变电容部22A相同的构成。但是,在第2可变电容部22B中,6个开关SW221~SW226构成第2连接切换单元,通过该第2连接切换单元,电容器C221~C226的各自的一端连接于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Vref1、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电容器C227的一端,通过开关SW227而连接于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或者第2基准电位Vref2。另外,电容器C221~C227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共同点P2,而且,经由开关SW228而连接于接地电位。
比较部23输入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的各自的电位并比较大小,向连接控制部24输出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信号。连接控制部24输入从比较部23输出的比较信号,基于该比较信号,以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的各自的电位的差变小的方式,控制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可变电容部22A、22B所包括的开关SW221~SW226)的各自的连接切换,并且,输出表示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的各自中的连接状态的6位的数字值。
第1反馈部25A包括缓冲放大器A25、电容器C25、以及开关SW25。在该第1反馈部25A中,电容器C25的一端,经由开关SW25而连接于缓冲放大器A25的输出端。缓冲放大器A25的输入端连接于第1共同点P1。电容器C25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
第2反馈部25B也包括缓冲放大器A25、电容器C25、以及开关SW25。在该第2反馈部25B中,电容器C25的一端,经由开关SW25而连接于缓冲放大器A25的输出端。缓冲放大器A25的输入端连接于第2共同点P2。电容器C25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A21的倒相输入端子。
控制部90控制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1~SW215的各自的开闭工作、比较部23和连接控制部24的各自的工作、以及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所分别包括的开关SW25的开闭工作。而且,由控制部90控制的连接控制部24控制第1可变电容部22A所包括的开关SW221~SW228的各自的开闭工作、以及第2可变电容部22B所包括的开关SW221~SW228的各自的开闭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工作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工作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进行。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工作的时序图。使用该图,说明光电二极管PD、开关SW、积分电路10、以及差动放大部21的各自的工作。
在该图中,显示了(a)积分电路10所包括的开关SW10的开闭、(b)对应于光电二极管PD而设置的开关SW的开闭、(c)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1的开闭、(d)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2的开闭、(e)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3和开关SW214的开闭、(f)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5的开闭、(g)来自积分电路10的输出电压值、(h)来自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以及(i)来自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并且,图中的各时刻的前后关系为“t11<t12<t13<t14<t15<t16<t17”。
在时刻t11,积分电路10所包括的开关SW10闭合,电容器C10放电,将来自积分电路10的输出电压值初始化。在时刻t11,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3和开关SW214闭合,电容器C213和C214放电,将来自差动放大部21的输出电压值初始化。在时刻t12,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2断开,在时刻t13,积分电路10所包括的开关SW10断开,在时刻t14,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1断开。然后,从时刻t15起,开关SW闭合一定期间,在光电二极管PD中产生且蓄积于光电二极管PD的结电容部的电荷,经由开关SW而被输入至积分电路10。在时刻t16,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3和开关SW214断开。在时刻t17,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开关SW211和开关SW215闭合。而且,遍及这段期间,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的各自的开关SW25断开。
积分电路10成为能够蓄积电荷的状态的时刻是开关SW10断开的时刻t13。在从时刻t13至时刻t15的期间,由于开关SW10断开,因而,积分电路10成为能够蓄积电荷的状态,然而,由于开关SW断开,因而,不从光电二极管PD输入电荷,在电容器C10中不蓄积电荷。但是,由于失调误差等,来自积分电路10的输出电压值在时刻t13之后单调地变化,不久后在时刻t14之前的某个时刻,达到大致一定的电压值(即,失调电压值)。
在差动放大部21中,在时刻t12,开关SW212从闭合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于是,与在时刻t12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相对应的量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212中。在时刻t12,由于积分电路10为初始化了的状态,因而,蓄积于电容器C212中的电荷为与初始化了的积分电路10的输出电压值(以下,称为“复位电压值”)相对应的量。如此,复位电压值被差动放大部21获取。
在差动放大部21中,如果在时刻t14,开关SW211从闭合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则与在该时刻t14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相对应的量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211中。在时刻t14,由于积分电路10输出失调电压值,因而,蓄积于电容器C211中的电荷量为与失调电压值相对应的量。如此,失调电压值被差动放大部21获取。
从时刻t15起,开关SW闭合一定期间,在光电二极管PD产生并蓄积于光电二极管PD的结电容部的电荷经过开关SW而向积分电路10输入。向积分电路10输入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10中,从积分电路10输出由与该蓄积于电容器C10中的电荷的量相对应的信号电压值和失调电压值叠加而成的电压值。
在差动放大部21中,如果在时刻t16,开关SW213断开,在时刻t17,开关SW211闭合,则在时刻t17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被输入至电容器C211。于是,与该电压值相对应的电荷量和已经蓄积于电容器C211中的电荷量的差分蓄积于电容器C213中。然后,向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输入与蓄积于电容器C213中的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该电压值为由信号电压值和失调电压值叠加而成的电压值与失调电压值的差,即信号电压值。如此,差动放大部21作为CDS(Correlated DoubleSampling、相关双采样)电路而起作用。
在差动放大部21中,如果在时刻t16,开关SW214断开,在时刻t17,开关SW215闭合,则电源E21的电压值被输入至电容器C212。于是,与电源E21的电压值相对应的电荷量和已经蓄积于电容器C212中的电荷量的差分蓄积于电容器C214中。然后,向放大器A21的倒相输入端子输入与蓄积于电容器C214中的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该电压值成为与电源E21的电压值和失调电压值的差分相对应的电压值。
在差动放大部21中,在时刻t17之后,从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与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和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的差分相对应的电压值的信号。在放大器A21中设定有中心电压值,从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能够由下述(1)式和(2)式表示。在此,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为Vo+,来自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为Vo-,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为Vi+,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为Vi-,放大器A21的中心电压值为Vcom
Vo+=+(Vi+-Vi-)/2-(VE21-Vr)/2+Vcom       …(1)
Vo-=-(Vi+-Vi-)/2-(VE21-Vr)/2+Vcom    …(2)
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信号电压值。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与电源E21的电压值和复位电压值的差分相对应的电压值。在此,VE21为电源E21的电压值,Vr为积分电路10的复位信号电平电压。所以,上述(1)式和(2)式所表示的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和来自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为除去了失调误差等且S/N比优异的电压值。在时刻t17之后的某个时刻从差动放大部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被输入至第1可变电容部22A,从差动放大部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被输入至第2可变电容部22B。
接着,对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以及连接控制部24的各自的工作进行说明。它们在上述时刻t17之后,作为6位的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而工作。即,分别在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中,在上述时刻t17之后的某个时刻,开关SW228闭合,共同点P1、P2连接于接地电位,并且,电容器C221~C227通过开关SW221~SW227而连接于差动放大部21的输出端子。
随后,在第1可变电容部22A中,如果开关SW228断开,则与来自差动放大部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相对应的量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221~C227的第1共同点P1侧。并且,在第2可变电容部22B中,如果开关SW228断开,则与来自差动放大部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相对应的量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221~C227的第2共同点P2侧。
然后,分别在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中,电容器C221~C227通过开关SW221~SW227而连接于第2基准电位Vref2。在此状态下,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之间的电位差(即,向比较部23输入的两个电压值的差)成为分别从差动放大部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的差。
随后,由比较部23对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的各自的电位进行大小比较,向连接控制部24输出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信号。基于该比较信号,由输入了比较信号的连接控制部24,以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的各自的电位的差变小的方式,控制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所分别包括的各个开关SW221~SW226在第1基准电位Vref1和第2基准电位Vref2之间的连接切换。此时,以从电容值大的电容器起依次,即,按照电容器C221~C226的顺序,决定所对应的开关的连接状态。
然后,以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的各自的电位的差为最小的方式决定开关SW221~SW226的各自的连接状态,随后,从连接控制部24输出表示这些开关的连接状态的6位的数字值。从连接控制部24输出的数字值可以为并行数据,也可以为串行数据。该6位的数字值中,最高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1的连接状态,第2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2的连接状态,第3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3的连接状态,第4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4的连接状态,第5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5的连接状态,最低位的数据表示开关SW226的连接状态。
这样,由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以及连接控制部24将作为差动信号的分别从差动放大部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值AD转换为6位的数字值,并将其从连接控制部24输出。此时,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之间的电位差表示表示转换后的数字值所表示的电压值和输入电压值的差。所以,如果对将该电压值放大26倍的值进行与上述相同的逐次比较型的AD转换,那么,可得到接着最初的6位的6位的数字值。
因此,在决定了最初的6位之后,在差动放大部21中,开关SW213和SW214暂时闭合,电容器C213和C214放电,将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各自的输出电压值初始化,随后,开关SW213和SW214断开。而且,分别在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中,开关SW25在暂时闭合之后断开。于是,差动放大部21的倒相输出端子和非倒相输出端子的各自的输出电压值的差为第1共同点P1和第2共同点P2之间的电位差的26倍。与上述相同,该差动放大部21的输出电压值由逐次比较型AD转换电路(由第1可变电容部22A、第2可变电容部22B、比较部23、以及连接控制部24构成)转换为6位的数字值。
如上所述,在AD转换电路20中,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被转换为12位的数字值。另外,一般而言,通过利用第1反馈部25A和第2反馈部25B的(k-1)次反馈来进行k次逐次比较型的AD转换,从而将从积分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转换为6位的数字值。
此外,在相对于多组的光电二极管PD和开关SW而设置1组的积分电路10和AD转换电路20的情况下,对多组的光电二极管PD分别依次地进行上述的工作。并且,在多组的光电二极管PD和开关SW二维排列,且在每列设有1组的积分电路10和AD转换电路20的情况下,在某个期间,对位于某一行的全部的光电二极管PD进行上述的工作,在接下来的期间,对位于下一行的全部的光电二极管PD进行上述的工作。而且,该情况下的光检测装置1作为二维拍摄装置而工作,能够拍摄除去了失调误差等且S/N比优异的二维图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相对于应该输出的数字值的位数,减少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所分别包括的电容器的个数,因而,能够分别将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小型化,进而能够分别将AD转换电路20和光检测装置1小型化,在集成化的情况下,能够减小芯片面积。另外,通过消减第1可变电容部22A和第2可变电容部22B所分别包括的电容器的个数,能够使各电容器的电容值为高精度,并能够提高AD转换的精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差动放大部21在放大器A21的周围不具有电阻器,因而,抑制了差动放大部21中的热杂音,并且,抑制了电力消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差动放大部21设有开关SW215和电源E21,从而能够扩大差动放大部21的输出范围。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D转换电路20所包括的差动放大部21的工作的时序图。在该图中,(a)显示了来自包括开关SW215和电源E21的本实施方式的差动放大部21的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并且,(b)显示了来自不包括开关SW215和电源E21的比较例的差动放大部的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
在电源E21的输出电压值为3.5V,放大器A21的中心电压值Vcom为2.5V,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0.2V~3.2V(在此,为相对于复位电平的相对值)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来自非倒相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为1.6V~3.1V。该值由前面所述的(1)式算出。并且,依照(1)式,在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0V时,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为1.5V。即,在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上,能够进行1.5V以上的输出。此外,也能够使用上述(2)式算出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范围。在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上,能够进行3.1V以下的输出。
另一方面,在不包括开关SW215和电源E21的比较例的差动放大部中,向放大器A21的倒相输入端子输入复位电压值。由于复位电压值几乎为0V,因而,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能够由下述(3)式和(4)式表示。在此,与上述(1)式和(2)式相同,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为Vo+,来自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为Vo-,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为Vi+,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为Vi-,放大器A21的中心电压值为Vcom
Vo+=+Vi+/2+Vcom    …(3)
Vo-=-Vi+/2+Vcom        …(4)
在上述(3)式中,在放大器A21的中心电压值Vcom为2.5V,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0.2V~3.2V(在此,为相对于复位电平的相对值)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为2.6V~4.1V。并且,依照(3)式,在非倒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值Vi+为0V时,来自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值Vo+为2.5V。即,在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上,不能进行不足2.5V的输出。此外,能够使用上述(4)式算出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范围。在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上,不能进行超过2.5V的输出。
通过与不包括开关SW215和电源E21的比较例的差动放大部的工作相对比,可以判定,在差动放大部21包括开关SW215和电源E21的本实施方式中,扩大了差动放大部21所包括的放大器A21的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的输出范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或AD转换电路20中,也能够使差动放大部21不作为CDS电路而起作用。图5是说明在使差动放大部21不作为CDS电路而起作用的情况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的工作的时序图。该图所示的时刻t11~t13、t15~t17与图3所示的时刻t11~t13、t15~t17相同。图5(a)~(f)与图3(a)~(f)几乎相同,但是,与图3的不同点在于,图5(c)所示的开关SW211在时刻t12断开。
如果开关SW211在时刻t12断开,则在电容器C212中蓄积与复位电压值相对应的量的电荷。如果在时刻t16,开关SW213断开,在时刻t17,开关SW211闭合,则向放大器A21的非倒相输入端子输入叠加了失调电压值的信号电压值和复位电压值的差分。在此情况下,如图5(h)和(i)所示,放大器A21的负侧的差动输出端子和正侧的差动输出端子输出与叠加了失调电压值的信号电压值相对应的差动信号。这样,通过改变闭合开关SW211的时机,能够使差动放大部21不作为CDS电路而起作用。所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检测装置1和AD转换电路20也能够对应于不需要除去失调电压值的情况。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能够输出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数字值的光检测装置以及在这样的光检测装置中优选使用的AD转换电路中。

Claims (3)

1.一种AD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
差动放大部,包括具有第1和第2输入端子以及第1和第2输出端子的放大器、第1~第4电容器、以及第1~第4开关,其中,所述第1开关的一端经由所述第1电容器而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1输入端子,所述第2开关的一端经由所述第2电容器而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2输入端子,所述第3开关和所述第3电容器并列地设在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1输入端子和所述第1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4开关和所述第4电容器并列地设在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2输入端子和所述第2输出端子之间;
第1可变电容部,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电容值(C,…,2n-1C,…,2N-1C)的N个电容器,所述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一端通过第1连接切换单元而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1输出端子、第1基准电位、或者第2基准电位,所述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共同点;
第2可变电容部,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电容值(C,…,2n-1C,…,2N-1C)的N个电容器,所述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一端通过第2连接切换单元而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2输出端子、所述第1基准电位、或者所述第2基准电位,所述N个电容器的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共同点;
比较部,输入所述第1和第2共同点的各自的电位并进行大小比较,输出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信号;
连接控制部,输入从所述比较部输出的比较信号,基于该比较信号,以所述第1和第2共同点的各自的电位的差变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的连接切换,并且,输出表示所述第1和第2连接切换单元的各自的连接状态的N位的数字值;
第1反馈部,包括第1反馈电容器和第1反馈开关,所述第1反馈电容器的一端经由所述第1反馈开关而连接于所述第1共同点,所述第1反馈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1输入端子;以及,
第2反馈部,包括第2反馈电容器和第2反馈开关,所述第2反馈电容器的一端经由所述第2反馈开关而连接于所述第2共同点,所述第2反馈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第2输入端子,
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n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D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放大部还包括第5开关和电源,所述电源经由所述第5开关而连接于所述第2开关和所述第2电容器的连接点。
3.一种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电荷;
积分电路,输入在所述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并蓄积,从输出端输出与该蓄积电荷量相对应的电压值;以及,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D转换电路,
其中,所述AD转换电路所包括的所述差动放大部的所述第1和第2开关连接于所述积分电路的所述输出端。
CN2007800332170A 2006-09-06 2007-09-05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818/2006 2006-09-06
JP2006241818A JP4837501B2 (ja) 2006-09-06 2006-09-06 Ad変換回路および光検出装置
PCT/JP2007/067302 WO2008029841A1 (fr) 2006-09-06 2007-09-05 Circuit de numériseur et capteur opt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2904A true CN101512904A (zh) 2009-08-19
CN101512904B CN101512904B (zh) 2011-12-07

Family

ID=3915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32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04B (zh) 2006-09-06 2007-09-05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34798B2 (zh)
EP (1) EP2063535B1 (zh)
JP (1) JP4837501B2 (zh)
CN (1) CN101512904B (zh)
IL (1) IL197437A (zh)
WO (1) WO20080298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848A (zh) * 2013-02-05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光电倍增管信号可控积分电路
CN104915068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索尼公司 光学模数转换器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0031B2 (en) 2005-04-28 2014-05-20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implantable device
US9439566B2 (en) 2008-12-15 2016-09-13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Re-wearable wireless device
US9659423B2 (en) 2008-12-15 2017-05-23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Personal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7863941B1 (en) * 2009-02-04 2011-01-04 Alter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anceling offsets in differential circuits
JPWO2010103580A1 (ja) * 2009-03-09 2012-09-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トキャパシタ増幅回路、アナログ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JP5235814B2 (ja) * 2009-08-04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MX2012008922A (es) 2010-02-01 2012-10-05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Sistema de recoleccion de datos.
US9439599B2 (en) 2011-03-11 2016-09-13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Wearable personal body associated device with various physical configurations
WO2015112603A1 (en) 2014-01-21 2015-07-30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Masticable ingestible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for
US9756874B2 (en) 2011-07-11 2017-09-12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Masticable ingestible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for
JP5868065B2 (ja) * 2011-08-05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754799B2 (en) * 2012-01-27 2014-06-17 Analog Devices, Inc. Correlated double-sample differencing within an ADC
WO2014151929A1 (en) 2013-03-15 2014-09-25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Personal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JP6043023B1 (ja) * 2013-09-20 2016-12-14 プロテウス デジタル ヘル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スライスおよびワーピングを用いて雑音の存在下で信号を受信しデコード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5044722A1 (en) 2013-09-24 2015-04-02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signal at a frequency not known exactly in advance
US10084880B2 (en) 2013-11-04 2018-09-25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Social media networking based on physiologic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86187T2 (de) * 1984-07-23 1992-12-03 Nippon Electric Co Analog-digital-wandler.
JP3458812B2 (ja) * 1999-06-01 2003-10-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巡回型a/d変換器
US6873364B1 (en) * 2000-06-08 2005-03-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Low-power signal chain for image sensors
JP4489914B2 (ja) * 2000-07-27 2010-06-2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A/d変換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WO2002065643A2 (en) * 2001-02-09 2002-08-22 Broadcom Corporation Capacitive folding circuit for use in a folding/interpola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JP4579433B2 (ja) * 2001-02-27 2010-11-1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A/d変換回路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ITRM20010407A1 (it) * 2001-07-10 2003-01-10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onvertitore analogico/digitale ad alta velocita', alta risoluzione ebasso consumo con ingresso single-ended.
US6940445B2 (en) * 2002-12-27 2005-09-06 Analog Devices, Inc. Programmable input range ADC
JP4928069B2 (ja) * 2004-06-07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FR2873516B1 (fr) * 2004-07-22 2007-02-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Oscillateur controle en tension a capacite lineaire
GB2421374B (en) * 2004-12-15 2007-01-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Ramp generators for imag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US7504977B2 (en) * 2007-04-23 2009-03-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ybrid delta-sigma/SAR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nd methods for using suc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848A (zh) * 2013-02-05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光电倍增管信号可控积分电路
CN103178848B (zh) * 2013-02-05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光电倍增管信号可控积分电路
CN104915068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索尼公司 光学模数转换器及方法
CN104915068B (zh) * 2014-03-11 2019-05-03 索尼公司 光学模数转换器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97437A0 (en) 2009-12-24
JP2008066986A (ja) 2008-03-21
EP2063535A1 (en) 2009-05-27
WO2008029841A1 (fr) 2008-03-13
IL197437A (en) 2013-12-31
US20100194621A1 (en) 2010-08-05
US7834798B2 (en) 2010-11-16
CN101512904B (zh) 2011-12-07
JP4837501B2 (ja) 2011-12-14
EP2063535B1 (en) 2012-09-05
EP2063535A4 (en)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2904B (zh) Ad转换电路和光检测装置
CN101512306A (zh) 光检测装置
CN102905088B (zh) 固态成像装置
CN100542043C (zh) 逐次逼近ad转换器
CN101227190B (zh) 电容平均转换器
CN104124967A (zh) 一种分段电容阵列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校准结构及方法
US20100328131A1 (en) Capacitive Integrate and Fold Charge-to-Digital Converter
EP2677661A1 (en) A/d converter, imag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digital signal from analog signal
CN101882929A (zh)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输入共模电压偏移补偿电路
US20120307097A1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JP2008104142A (ja) A/d変換器
US7830159B1 (en) Capacitor mismatch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witched capacitor circuits
CN111953348A (zh) 积分器和模数转换器
CN110212880B (zh) 一种电荷放大器电路及其时序控制方法
CN111141424A (zh) 差分电容式压力检测装置
TWI695300B (zh) 雜訊消除電路及其運作方法
CN104333352A (zh) 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和图像传感器
CN100334809C (zh) 模一数变换电路
JP2001223566A (ja) 比較器、a/d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光電変換装置
Quinn et al. Capacitor matching insensitive 12-bit 3.3 MS/s algorithmic ADC in 0.25/spl mu/m CMOS
CN101789789B (zh) 一种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CN102474264A (zh) 流水线型ad变换器及其输出校正方法
JP2020080538A (ja) 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048857B2 (e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ircuit
CN204156831U (zh) 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和图像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