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527B -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4527B
CN101494527B CN2009100213952A CN200910021395A CN101494527B CN 101494527 B CN101494527 B CN 101494527B CN 2009100213952 A CN2009100213952 A CN 2009100213952A CN 200910021395 A CN200910021395 A CN 200910021395A CN 101494527 B CN101494527 B CN 101494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a node
prime
sigma
mobile subscriber
euclidean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213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4527A (zh
Inventor
李颖
张元龙
郭旭东
郑贱平
白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213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4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4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5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中继节点无法同时为多个移动用户转发数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目的节点和两个中继节点广播数据信息;每个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解调,并根据移动用户的调制方式和信道衰落特性计算该中继节点的功率控制因子;采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得到两个压缩符号;利用这两个压缩符号和所计算的功率控制因子,构成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相应列。本发明能够使系统吞吐量达到L/(L+2)符号/用户/符号周期,获得比复数域网络编码更大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用于有多个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帮助移动用户转发数据。

Description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网络领域,涉及网络编码技术和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具体地说是针对一个有N个移动用户、M个中继节点和一个目的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一种能提高网络吞吐量和移动用户传输性能的分布式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中继帮助移动用户转发数据,可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改善接收端的误比特BER性能,是提高移动用户在小区边缘通话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在大规模的无线中继通信网络中,通常是多个源节点和多个中继节点并存,传统中继方案,包括单天线中继和MIMO中继,需要为每个源节点逐个转发数据,使传输效率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在有N个移动用户,M个中继节点和一个目的节点的无线中继网络中,如何解决传统中继方案的容量瓶颈,在不损失分集的前提下提高转发效率,是目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网络编码通过对多条输入链路上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一定的线性或非线性编码,可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数据包的传输次数、增强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如图1所示有N个移动用户,M个中继节点和一个目的节点的无线中继网络,美国学者T.Wang和G.B.Giannakis在2008年第三期的《通信选题》上发表的“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复数域网络编码”的文章中提出一种复数域网络编码方法,是在中继节点上利用一个复数向量对移动用户的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并将该线性变换结果转发至目的节点,使传输效率固定为1/2符号/用户/时隙,不再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这种方法更适合无线网络通信领域。
当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M个中继节点时,上述文献里所给出的方法是由这M个中继节点将复数域网络编码结果依次发送一遍,相当于采用了一种纠错能力较差的编码形式,且重复编码。但由于重复编码是,。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多个中继节点的天线资源,以提高中继节点的转发效率,改善目的节点的性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多个中继节点的情况,提出一种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中继节点的转发效率,改善目的节点的性能。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每个中继节点首先根据移动用户采用的调制方式和信道衰落矩阵,计算各自的功率控制因子;然后根据功率控制因子和解调得到的数据信息,构造网络空时编码矩阵的对应列。
为实现上述技术思路,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包括:
(1)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第一中继节点R1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21
(3)第二中继节点R2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4)根据移动用户所采用的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并利用ΩN×L计算最大欧氏距离dmax
(5)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氏距离dmax,计算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以控制第一中继节点R1的发送功率;
(6)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氏距离dmax,计算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以控制第二中继节点R2的发送功率;
(7)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23
,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
(8)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
(9)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
(10)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
本发明由于在两个中继节点上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对解调数据分别进行压缩,并将压缩的符号进行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使得系统吞吐量可以达到L/(L+2)符号/用户/符号周期,该吞吐量不仅可随L的增加而提高,还能够大于复数域网络编码1/2符号/用户/符号周期的吞吐量;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矩阵中的每个符号都包含了所有移动用户的解调数据信息,相当于将所有移动用户的解调数据通过两个中继节点,且在两个符号周期内同时传输,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比复数域网络编码更大的编码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Ns,2,1)无线通信网络模型;
图2是本发明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结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性能仿真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性能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本发明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移动用户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
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x=(x1(1),…,xN(1),x1(2),…,xN(2),…,x1(L),…,xN(L))T,xi(l)表示移动用户i在第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数据,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i=1,2,…,N,l=1,2,…,L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2,第一中继节点R1解调。
根据接收的数据信息,第一中继节点R1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即:
x ^ 1 = arg min x { Σ l = 1 L | y 1 ( l ) - Σ i = 1 N h s i R 1 x i ( l ) | 2 | x = ( x 1 ( 1 ) , · · · , x N ( 1 ) , · · · , x 1 ( L ) , · · · , x N ( L ) ) , x ∈ Ω N ×L }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33
表示第i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y1(l)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在第l个符号周期接收到的信号,Ω为信号xi(l)所采用的调制符号级,ΩN×L是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儿积,i=1,2,…,N,j=1,2,…,M,l=1,2,…,L。
步骤3,第二中继节点R2解调。
根据接收的数据信息,第二中继节点R2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34
,即:
x ^ 2 = arg min x { Σ l = 1 L | y 2 ( l ) - Σ i = 1 N h s i R 2 x i ( l ) | 2 | x = ( x 1 ( 1 ) , · · · , x N ( 1 ) , · · · , x 1 ( L ) , · · · , x N ( L ) ) , x ∈ Ω N ×L }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36
表示第i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y2(l)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在第l个符号周期接收到的信号,Ω为信号xi(l)所采用的调制符号集,ΩN×L是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儿积,i=1,2,…,N,j=1,2,…,M,l=1,2,…,L。
步骤4,计算最大欧氏距离dmax
根据移动用户所采用的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并利用ΩN×L计算最大欧氏距离dmax,具体计算过程为:
假设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数据xi(l)取自于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i=1,2,...,N,l=1,2,...,L。
从所述的ΩN×L中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利用上述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计算欧式距离:
d ( x , x ′ ) = Σ i = 1 N Σ l = 1 L | x i ( l ) - x i ′ ( l ) | 2 ;       ①
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①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欧式距离集合Ψ={d(x,x′),|x≠x′,x∈ΩN×L,x′∈ΩN×L},并从Ψ中选出最大欧式距离dmax,即
d max = max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 max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Σ l = 1 L | x i ( l ) - x i ′ ( l ) | 2 .
步骤5,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的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
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氏距离dmax,计算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以控制第一中继节点R1的发送功率,具体计算过程为:
首先,从所述的ΩN×L中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43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1 =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然后,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②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1 = { d ( x , x ′ ) SR 1 | x ≠ x ′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 从集合Φ1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1 , min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SR 1 }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S Σ l = 1 L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最后,根据dmax,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的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
p 1 = min { d SR 1 , min d max σ SR 1 2 , σ R 1 D 2 } σ R 1 D 2 ,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49
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步骤6,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的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
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氏距离dmax,第二中继节点R2计算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以控制第二中继节点R2的发送功率,具体计算过程为:
首先,从ΩN×L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1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2 =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③
接着,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③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2 = { d ( x , x ′ ) , SR 2 | x ≠ x ′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 从集合Φ2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2 , min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SR 2 }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S Σ l = 1 L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最后,根据dmax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5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的第二功率控制因子:
p 2 = min { d SR 2 , min d max σ SR 2 2 , σ R 2 D 2 } σ R 2 D 2 ,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7
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8
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步骤7,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9
,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即
第一中继节点R1将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10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1 = ( x ^ 1,1 ( 1 ) , · · · , x ^ 1 , N ( 1 ) , · · · , x ^ 1,1 ( L ) , · · · , x ^ 1 , N ( L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12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N,l=1,2,…,L;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得到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和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
步骤8,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516
,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即
第二中继节点R2将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2 = ( x ^ 2,1 ( 1 ) , · · · , x ^ 2 , N ( 1 ) , · · · , x ^ 2,1 ( L ) , · · · , x ^ 2 , N ( L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N,l=1,2,…,L;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4
,得到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和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
步骤9,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
第一中继节点R1将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乘以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并将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9
置于第一行的第一列,取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的负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1
,并将该负共轭值与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2
相乘的结果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3
置于第二行的第一列。
步骤10,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
第二中继节点R2将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乘以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5
,并将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6
置于第一行的第二列,取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的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8
,并将该共轭值与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19
相乘的结果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20
置于第二行的第二列。
最后所完成的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为
C = p 1 θ 1 x ^ 1 p 2 θ 2 x ^ 2 - p 1 ( θ 2 x ^ 1 ) * p 2 ( θ 1 x ^ 2 ) *
其中,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对应于第一中继节点R1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对应于第二中继节点R2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
实施例1:
参照图2和图3,在两个移动用户、两个中继节点、一个目的节点,且L=2情况下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1步,N=2个移动用户以L=2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
第2步,第一中继节点R1对接收的数据信息,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22
第3步,第二中继节点R2对接收的数据信息,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623
第4步,假设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数据xi(l)取自于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Ω4,i=1,2,l=1,2。从Ω4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2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2),x2(2))T和x′=(x′1(1),x′2(1),x′1(2),x′2(2))T,利用上述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计算欧式距离:
d ( x , x ′ ) = Σ i = 1 2 Σ l = 1 2 | x i ( l ) - x i ′ ( l ) | 2         ④
遍历Ω4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④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欧式距离集合Ψ={d(x,x′),|x≠x′,x∈Ω4,x′∈Ω4},并从Ψ中选出最大欧式距离dmax,即
d max = max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 d ( x , x ′ ) } = max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Σ i = 1 2 Σ l = 1 2 | x i ( l ) - x i ′ ( l ) | 2 ;
第5步,从Ω4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2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2),x2(2))T和x′=(x′1(1),x′2(1),x′1(2),x′2(2))T,根据2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73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1 = Σ i = 1 2 Σ l = 1 2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⑤
遍历Ω4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⑤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1 = { d ( x , x ′ ) , SR 1 | x ≠ x ′ , x ∈ Ω 4 , x ′ ∈ Ω 4 } , 从集合Φ1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1 , min = min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 d ( x , x ′ ) , SR 1 } = min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Σ i = 1 2 Σ l = 1 2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根据dmax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77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的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
p 1 = min { d SR 1 , min d max σ SR 1 2 , σ R 1 D 2 } σ R 1 D 2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79
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710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第6步,从Ω4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2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2),x2(2))T和x′=(x′1(1),x′2(1),x′1(2),x′2(2))T,根据2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711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2 = Σ i = 1 2 Σ l = 1 2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⑥
遍历Ω4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⑥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2 = { d ( x , x ′ ) , SR 2 | x ≠ x ′ , x ∈ Ω 4 , x ′ ∈ Ω 4 } , 从集合Φ2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2 , min = min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 d ( x , x ′ ) , SR 2 } = min x ≠ x ′ x ∈ Ω 4 , x ′ ∈ Ω 4 Σ i = 1 2 Σ l = 1 2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根据dmax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3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的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
p 2 = min { d SR 2 , min d max σ SR 2 2 , σ R 2 D 2 } σ R 2 D 2
其中,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6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第7步:第一中继节点R1将解调得到的2个移动用户在2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7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1 = ( x ^ 1,1 ( 1 ) , x ^ 1,2 ( 1 ) , x ^ 1,1 ( 2 ) , x ^ 1,2 ( 2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9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l=1,2,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10
,得到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和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
第8步:第二中继节点R2将解调得到的2个移动用户在2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13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2 = ( x ^ 2,1 ( 1 ) , x ^ 2,2 ( 1 ) , x ^ 2,1 ( 2 ) , x ^ 2,2 ( 2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15
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l=1,2,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16
,得到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和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
第9步,第一中继节点R1将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乘以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20
,并将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21
置于第一行的第一列,取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的负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23
并将该负共轭值与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24
相乘的结果置于第二行的第一列;
第10步,第二中继节点R2将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乘以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27
,并将 p 2 r 2,2 = p 2 r 2,2 θ 2 x ^ 2 置于第一行的第二列,取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的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30
,并将该共轭值与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31
相乘的结果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832
置于第二行的第二列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为
C = p 1 θ 1 x ^ 1 p 2 θ 2 x ^ 2 - p 1 ( θ 2 x ^ 1 ) * p 2 ( θ 1 x ^ 2 ) * .
其中,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对应于第一中继节点R1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对应于第二中继节点R2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
本实施例中,选择的两个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为:
θ 1 = 1 2 1 exp ( - j 3 π 8 ) exp ( - j 3 π 4 ) exp ( - j 9 π 8 )
θ 2 = 1 2 1 exp ( - j 7 π 8 ) exp ( - j 7 π 4 ) exp ( - j 5 π 8 ) .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4,在2个移动用户,2个中继节点,一个目的节点,且L=4情况下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N=2个移动用户以L=4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
第二步,第一中继节点R1对接收的数据信息,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93
第三步,第二中继节点R2对接收的数据信息,按照最大似然方法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094
第四步,假设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数据xi(l)取自于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Ω8,其中i=1,2,l=1,2,3,4。从Ω8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2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4),x2(4))T和x′=(x′1(1),x′2(1),…,x′1(4),x′2(4))T,利用上述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计算欧式距离
d ( x , x ′ ) = Σ i = 1 2 Σ l = 1 4 | x i ( l ) - x i ′ ( l ) | 2          ⑦
遍历Ω8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⑦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欧式距离集合Ψ={d(x,x′),|x≠x′,x∈Ω8,x′∈Ω8},并从Ψ中选出最大欧式距离dmax,即
d max = max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 d ( x , x ′ ) } = max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Σ i = 1 2 Σ l = 1 4 | x i ( l ) - x i ′ ( l ) | 2 ;
第五步,从Ω8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4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4),x2(4))T和x′=(x′1(1),x′2(1),…,x′1(4),x′2(4))T,根据2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1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1 = Σ i = 1 2 Σ l = 1 4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⑧
遍历Ω8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⑧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1 = { d ( x , x ′ ) , SR 1 | x ≠ x ′ , x ∈ Ω 8 , x ′ ∈ Ω 8 } , 从集合Φ1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1 , min = min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 d ( x , x ′ ) , SR 1 } = min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Σ i = 1 2 Σ l = 1 4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根据dmax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5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的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
p 1 = min { d SR 1 , min d max σ SR 1 2 , σ R 1 D 2 } σ R 1 D 2
其中,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8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第六步,从Ω8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2个移动用户以4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1(1),…,x1(4),x2(4))T和x′=(x′1(1),x′2(1),…,x′1(4),x′2(4))T,根据2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信道衰落系数,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
d ( x , x ′ ) , SR 2 = Σ i = 1 2 Σ l = 1 4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⑨
遍历Ω8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⑨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氏距离集合 Φ 2 = { d ( x , x ′ ) , SR 2 | x ≠ x ′ , x ∈ Ω 8 , x ′ ∈ Ω 8 } , 从集合Φ2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氏距离
d SR 2 , min = min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 d ( x , x ′ ) , SR 2 } = min x ≠ x ′ x ∈ Ω 8 , x ′ ∈ Ω 8 Σ i = 1 2 Σ l = 1 4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根据dmax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13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的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
p 2 = min { d SR 2 , min d max σ SR 2 2 , σ R 2 D 2 } σ R 2 D 2
其中,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15
表示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016
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第七步:第一中继节点R1将解调得到的2个移动用户在4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1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1 = ( x ^ 1,1 ( 1 ) , x ^ 1,2 ( 1 ) , · · · , x ^ 1,1 ( 4 ) , x ^ 1,2 ( 4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3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l=1,2,3,4,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4
,得到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和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
第八步:第二中继节点R2将解调得到的2个移动用户在2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7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2 = ( x ^ 2 , 1 ( 1 ) , x ^ 2 , 2 ( 1 ) , · · · , x ^ 2 , 1 ( 4 ) , x ^ 2 , 2 ( 4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9
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l=1,2,3,4,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10
,得到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和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
第九步,第一中继节点R1将第一压缩符号 r 1,1 = θ 1 x ^ 1 乘以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并将置于第一行的第一列,取第二压缩符号 r 1,2 = θ 2 x ^ 1 的负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17
并将该负共轭值与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18
相乘的结果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19
置于第二行的第一列;
第十步,第二中继节点R2将第四压缩符号 r 2,2 = θ 2 x ^ 2 乘以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21
,并将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22
置于第一行的第二列,取第三压缩符号 r 2,1 = θ 1 x ^ 2 的共轭值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24
,并将该共轭值与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25
相乘的结果
Figure G2009100213952D001126
置于第二行的第二列;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为
C = p 1 θ 1 x ^ 1 p 2 θ 2 x ^ 2 - p 1 ( θ 2 x ^ 1 ) * p 2 ( θ 1 x ^ 2 ) *
其中,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对应于第一中继节点R1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对应于第二中继节点R2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
本实施例中,选择的两个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为:
θ 1 = 1 8 1 e - j 3 π 16 e - j 3 π 8 e - j 9 π 16 e - j 3 π 4 e - j 15 π 16 e - j 9 π 8 e - j 21 π 16
θ 2 = 1 8 1 e - j 7 π 16 e - j 7 π 8 e - j 21 π 16 e - j 7 π 4 e - j 3 π 16 e - j 5 π 8 e - j 17 π 16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法所带来的有益结果,图5给出了实施例1采用二相移位键控BPSK调制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性能曲线,并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仿真性能进行了比较,由图5可看出,在相同吞吐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正交网络空时编码不仅具有高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分集增益,且在误符号率10-4时,比复数域网络编码有接近1dB的编码增益。
图6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采用二相移位键控BPSK调制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曲线,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吞吐量的增加,本发明提供方案的误符号性能略有下降,但在高信噪比时,实施例2和实施例1获得的分集增益基本相同,这也说明本发明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不仅可保证系统吞吐量随L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不会损失分集增益,这是复数域网络编码所没有的特性。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包括:
(1)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信息,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第一中继节点R1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11
(3)第二中继节点R2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12
(4)根据移动用户所采用的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并利用ΩN×L计算最大欧式距离dmax
(5)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式距离dmax,计算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以控制第一中继节点R1的发送功率;
(6)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上述最大欧式距离dmax,计算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以控制第二中继节点R2的发送功率;
(7)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13
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
(8)根据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
(9)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
(10)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利用ΩN×L来计算最大欧式距离dmax”按如下步骤进行:
(2a)假设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数据xi(l)取自于调制符号集Ω,计算调制符号集Ω的笛卡尔积ΩN×L,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i=1,2,...,N,l=1,2,...,L;
(2b)从ΩN×L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利用上述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计算欧式距离
d ( x , x ′ ) = Σ i = 1 N Σ l = 1 L | x i ( l ) - x i ′ ( l ) | 2
(2c)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①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欧式距离集合Ψ={d(x,x′)|x≠x′,x∈ΩN×L,x′∈ΩN×L},并从Ψ中选出最大欧式距离dmax,即
d max = max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 max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Σ l = 1 L | x i ( l ) - x i ′ ( l ) | 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第一中继节点R1计算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3a)从所述的ΩN×L中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信道衰落系数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22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式距离:
d ( x , x ′ ) , SR 1 =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3b)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②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一中继节点R1上的信道欧式距离集合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24
从集合Φ1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式距离:
d SR 1 , min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SR 1 }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1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3c)根据dmax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26
计算第一中继节点R1的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
p 1 = min { d SR 1 , min d max σ SR 1 2 , σ R 1 D 2 } σ R 1 D 2
其中,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28
表示每个移动用户与第一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29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6)所述的“第二中继节点R2计算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4a)从所述的ΩN×L中任取两个不同的元素,并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作为N个移动用户以L个符号周期向两个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的两个不同的数据信息列向量x=(x1(1),…,xN(1),…,x1(L),…,xN(L))T和x′=(x′1(1),…,x′N(1),…,x′1(L),…,x′N(L))T,根据N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信道衰落系数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式距离:
d ( x , x ′ ) , SR 2 =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4b)遍历ΩN×L中所有可能的元素对,按照式③计算信道欧式距离,得到第二中继节点R2上的信道欧式距离集合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
从集合Φ2中选取一个最小值,得到最小信道欧式距离:
d SR 2 , min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 d ( x , x ′ ) , SR 2 } = min x ≠ x ′ x ∈ Ω N × L , x ′ ∈ Ω N × L Σ i = 1 N Σ l = 1 L | h S i R 2 ( x i ( l ) - x i ′ ( l ) ) | 2 ;
(4c)根据dmax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3
计算第二中继节点R2的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
p 2 = min { d SR 2 , min d max σ SR 2 2 , σ R 2 D 2 } σ R 2 D 2 ,
其中,表示每个移动用户与第二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加性噪声方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7)所述的“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符号r1,1和第二压缩符号r1,2”,按如下步骤进行:
(5a)第一中继节点R1将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7
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1 = ( x ^ 1 , 1 ( 1 ) , . . . , x ^ 1 , N ( 1 ) , . . . , x ^ 1,1 ( L ) , . . . , x ^ 1 , N ( L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9
表示第一中继节点R1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N,l=1,2,…,L;
(5b)第一中继节点R1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0
得到第一压缩符号第二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8)所述的“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进行压缩,得到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按如下步骤进行:
(6a)第二中继节点R2将解调得到的N个移动用户在L个符号周期内的数据构成一个列向量形式 x ^ 2 = ( x ^ 2,1 ( 1 ) , . . . , x ^ 2 , N ( 1 ) , . . . , x ^ 2,1 ( L ) , . . . , x ^ 2 , N ( L ) ) T , 其中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5
表示第二中继节点R2解调得到的第i个移动用户在第l个符号周期发送的数据,i=1,2,…,N,l=1,2,…,L;
(6b)第二中继节点R2将两个不同的复数向量θ1和θ2分别左乘解调数据得到第三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7
和第四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9)所述的“第一中继节点R1利用第一功率控制因子p1、第一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19
和第二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20
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按如下步骤进行:
(7a)第一中继节点R1将第一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21
乘以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322
并将置于第一行的第一列;
(7b)第一中继节点R1取第二压缩符号的负共轭值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3
并将该负共轭值与第一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4
相乘的结果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5
置于第二行的第一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其中步骤(10)所述的“第二中继节点R2利用第二功率控制因子p2、第三压缩符号r2,1和第四压缩符号r2,2,构造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按如下步骤进行:
(8a)第二中继节点R2将第四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6
乘以第二功率控制因子的开方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7
并将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8
置于第一行的第二列;
(8b)第二中继节点R2取第三压缩符号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9
的共轭值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10
并将该共轭值与第二功率控制因子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11
的开方相乘的结果
Figure FSB000005906756000412
置于第二行的第二列,完成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构造,即
C = p 1 θ 1 x ^ 1 p 2 θ 2 x ^ 2 - p 1 ( θ 2 x ^ 1 ) * p 2 ( θ 1 x ^ 2 ) *
其中,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一列对应于第一中继节点R1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分布式正交空时编码矩阵C的第二列对应于第二中继节点R2在两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信号。
CN2009100213952A 2009-03-05 2009-03-05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4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13952A CN101494527B (zh) 2009-03-05 2009-03-05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13952A CN101494527B (zh) 2009-03-05 2009-03-05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527A CN101494527A (zh) 2009-07-29
CN101494527B true CN101494527B (zh) 2011-12-07

Family

ID=4092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139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4527B (zh) 2009-03-05 2009-03-05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4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357B (zh) * 2009-12-28 2013-10-0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克服信号畸变的中继解调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2142935B (zh) * 2011-04-01 2013-11-06 长安大学 一种下行组播网络中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2237965B (zh) * 2011-07-06 2013-09-25 长安大学 一种上行多址中继网络中基于卷积编码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2932041B (zh) * 2012-11-21 2014-12-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协作多点传输中异步空时码编解码方法
CN103152141A (zh) * 2013-03-20 2013-06-12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多源分布式协作网络中协作空时网络编码方法
CN103200192B (zh) * 2013-03-28 2016-02-1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网络编码层对数据包的编解码方法
WO2016090587A1 (zh) * 2014-12-11 2016-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211A (zh) * 2003-12-25 2004-1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混合递归网格空时码的编码方法
EP1887726A2 (en) * 2003-12-03 200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pace-time trellis cod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7726A2 (en) * 2003-12-03 200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pace-time trellis code
CN1555211A (zh) * 2003-12-25 2004-1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混合递归网格空时码的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527A (zh)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527B (zh) 分布式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CN102342070B (zh) 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及中继传输系统
CN101383682B (zh) 基于星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协作分集方法
CN102332963B (zh) 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系统的基于符号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
CN102355291B (zh) 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多流双向中继传输方法
CN101860873A (zh) 一种基于跨层信息交互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方法
CN101826935B (zh) 一种基于低密度校验码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
CN106953709A (zh)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多天线系统的下行非正交多接入方法
CN103580737B (zh)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双向中继系统天线对选择方法
CN104092519A (zh) 一种基于加权和速率最大化的多用户mimo协作传输方法
CN101908949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基站、中继站、用户终端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
CN105429741A (zh) 基于动态用户配对的联合虚拟mimo资源分配方法
CN102421068A (zh) 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
Murti et al. SU-MIMO based up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for 5G
CN102055564B (zh) 一种用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空间复用方法
CN102882655B (zh) 多天线系统基于网络编码的基站与用户联合传输方法
CN103220089B (zh) 基于双向多中继网络的分布式循环重叠空时码传输方法
CN101494513A (zh) 正交网络空时编码方法
CN100414851C (zh) 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的空时编码方法
CN102624498A (zh) 一种联合分布式空时编码的下行多基站协同系统干扰消除方法
CN103199963B (zh) 一种基于联合块三角化的物理层多播多流传输方法
CN102684771A (zh) 多用户双向多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CN102394670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多用户复杂配对的传输方法
CN101252419A (zh) 多天线传输系统中利用信道统计信息的容量评估方法
CN101656560B (zh) 一种高效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