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3560B - 镜头退避结构 - Google Patents

镜头退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3560B
CN101493560B CN2008100085818A CN200810008581A CN101493560B CN 101493560 B CN101493560 B CN 101493560B CN 2008100085818 A CN2008100085818 A CN 2008100085818A CN 200810008581 A CN200810008581 A CN 200810008581A CN 101493560 B CN101493560 B CN 101493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combination unit
lens combinatio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85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3560A (zh
Inventor
黄敦揆
吴瑞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0085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3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3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3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镜头退避结构,其包括有两个设置于透镜组单元上的滑移件、两个可将透镜组单元连接至一镜头筒上的弹性件、两个设置于一固定座上的滑移支撑件,以及两个设置于一镜头筒上的轨迹控制件,其中两滑移件可沿着滑移支撑件的斜面稳定地进行滑移,以带动该透镜组单元滑移至共同光轴的径向侧。镜头退避结构是应用于可伸缩镜头系统中,该可伸缩镜头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单元,当该可伸缩镜头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这些透镜组单元位于一共同光轴上,当该可伸缩镜头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而需要缩回时,其中一透镜组单元借助其镜头退避结构滑移至该共同光轴的径向侧。

Description

镜头退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头退避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伸缩镜头系统中的镜头退避结构,当该可伸缩镜头系统完全缩回时,其至少一部分镜头是以滑移的方式退避至该系统的共同光轴之外。
【背景技术】
可伸缩镜头能够减小相机在非拍摄状态下的尺寸,使得相机具有轻巧、便携的优点,但如图1中所示,现有相机中的可伸缩镜头在缩回之后,其镜头厚度便不可能小于所有光学元件的总厚度,因此相机的机身无法进一步减小。
目前,让机身变薄的设计已经有很多。请参照大陆专利申请第200510096681.7号所揭示的一种可伸缩镜头照相机,该现有可伸缩镜头照相机设计有一移位单元,该移位单元是通过摆动的方式将至少两个透镜组从光轴移出至退避空间,这样可使得相机机身变得更薄。但是采用摆动的方式容易使得被摆动的光学元件(即两个透镜组)的组装结构不稳固甚至于结构受损,同时摆动光学元件也会造成机身内的其它光学元件的结构不稳固。
请参照美国专利第6,031,998号所揭示的一种数码相机,其也是采用摆动的方式将第三透镜组及CCD元件旋转至光轴外侧,而其它光学元件则可以进一步缩回,从而实现相机的薄型化的目的。但是,此退避方式同样存在有如上所述的缺陷。
鉴于以上缺点,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稳定退避能力的镜头退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退避结构,其以滑移的方式使得部分透镜组能够退避至共同光轴外,且退避结构简单、退避过程稳定,不但有利于可伸缩镜头系统的薄型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可伸缩镜头系统的使用寿命。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退避结构,其适用于一具有可伸缩镜头系统的相机中,其中该相机具有一固定座、至少一镜头筒及至少一透镜组单元,其中该至少一镜头筒可沿着一光轴进行移动;而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安装在该至少一镜头筒内,并可借助镜头退避结构滑移至光轴外,该镜头退避结构包含有:至少一滑移件、至少一弹性件、至少一滑移支撑件及至少一轨迹控制件,其中滑移件设置于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上,用以带动该至少一透镜组离开光轴;弹性件用来将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连接于该至少一镜头筒上;滑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相机的固定座上,而其另一端则远离该固定座并形成一沿着光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斜面,用以支撑该滑移件并供该滑移件在该斜面上来回滑动;以及轨迹控制件设置于该相机的镜头筒上,在该轨迹控制件上形成有一沿着光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用以控制该滑移件在该滑移支撑件上的滑动位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是利用镜头退避结构而使得可伸缩镜头系统中的至少一光学元件可沿着一斜面滑移至共同光轴的径向侧,从而使得本发明可伸缩镜头系统在达到薄型化目的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光学元件的稳定退让。又因本发明镜头退避结构还设计有轨迹控制件,通过其通道构形可以控制光学元件与快门件之间的固定间隙,从而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快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可伸缩镜头系统于镜头缩回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伸缩镜头系统于镜头缩回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镜头退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透镜组单元从摄影位置滑移至收纳位置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透镜组单元从摄影位置滑移至收纳位置时,在斜面上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透镜组单元从摄影位置滑移至收纳位置时,在通道中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所示的采用本发明的相机1于镜头缩回之后的状态示意图。本发明可伸缩镜头系统包括有多个光学元件,如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及传感器CCD,图中所示为可伸缩镜头系统处于缩回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相机1处于非工作状态,其中第二透镜组G2是滑移至共同光轴之外,从而给其它光学元件预留出后退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相机薄型化的目的。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可伸缩镜头系统的相机1具有一固定座100,用以承载传感器CCD;第一至第三镜头筒10、20、30可沿着共同光轴X进行移动,用以伸缩镜头;一快门件S安装于第二镜头筒20内;以及第一至第三透镜组单元分别安装于第一至第三镜头筒10、20、30内,且每一透镜组单元均包括有一基座及至少一固定在该基座上的透镜组,例如第二透镜组单元40包括有一基座41及固定在该基座41上的第二透镜组G2,且该第二透镜组单元40可通过镜头退避结构滑移至共同光轴X的径向侧。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镜头退避结构包括有:两滑移件50、两弹性件60、两滑移支撑件70及两轨迹控制件80、90,其中该两滑移件50是呈柱状并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透镜组单元40的两侧壁上。该两弹性件60均为拉伸弹簧,两弹性件60的其中一端均固定于该第二透镜组单元40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则均固定于该第二镜头筒20的内侧壁上。该两滑移支撑件70是呈薄板状并直立于固定座100上,其中每一滑移支撑件70的其中一端是固定于固定座100上,而其另一端则远离该固定座100并形成一沿着共同光轴X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斜面71,当第二镜头筒20带动第二透镜组单元40沿着共同光轴X后退至一定距离时,位于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上的两滑移件50将分别与两滑移支撑件70的斜面71相接触,如图4及图5所示,由于分力的关系,滑移件50将不再沿着共同光轴X后退,而是沿着斜面71向下滑动,通过这种方式带动第二透镜组单元40离开共同光轴X而最终滑移至共同光轴X的径向侧。该两轨迹控制件80、90设置于该相机1的第二镜头筒20上而可随其一起沿着共同光轴X移动。如图6中所示的其中一轨迹控制件8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轨迹控制件80具有一顶壁81、一底壁82及一位于顶壁81与底壁82之间的通道83,且该通道83是沿着共同光轴X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在该通道83中形成有两个段差。换句话讲,在共同光轴X方向上,于该通道83的两端形成有一高度差,其设计功能容后详述。位于该轨迹控制件80上的通道83可容纳并导引相关的滑移件50沿着通道83移动,进而控制滑移件50在滑移支撑件70的斜面71上的滑动位置。与该轨迹控制件80相对的是另一轨迹控制件90,在该轨迹控制件90内也设有一相对的通道(未标示),用以容纳并导引另一滑移件50。再者,设置于轨迹控制件80(如图6中所示)上的通道83是贯穿第二镜头筒20的筒壁,而另一轨迹控制件90(如图3中所示)上的通道(未标示)则未贯穿第二镜头筒20的筒壁。
请参照图4所示的第二透镜组单元40从摄影位置(如图中的实线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如图中的虚线位置)时的滑移件50、弹性件60及滑移支撑件70之间的位置关系变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当第二镜头筒20带动第二透镜组单元40沿着共同光轴X后退至一定距离时,位于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上的两滑移件50分别与两滑移支撑件70的斜面71接触,在接触的初始时间,第二透镜组单元40是位于可伸缩镜头系统的共同光轴X上,而两弹性件60处于自然延伸状态,如图中的实线位置;随着第二镜头筒20沿着共同光轴X进一步后退,由于分力的关系,两滑移件50将带动第二透镜组单元40沿着两斜面71向下滑动,而离开共同光轴X,并且最终滑移至共同光轴X的径向侧,此时两弹性件60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如图中的虚线位置,并且图中还表示出其中一滑移件50沿着其中一斜面71滑动的轨迹线R1。当本发明可伸缩镜头系统从回缩状态转变成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单元40将在弹性件6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而复位,其复位时的轨迹线如同离开共同光轴X时的轨迹线R1,仅仅是方向不同而已,因此就不再对复位进行详细描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镜头退避方式是采用滑移结构,借助滑移件贴靠于斜面上滑移,而将第二透镜组单元带离光轴,而正因滑移件是贴靠在斜面上,才能够使得其整个滑移动作变得舒缓,所以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因采用摆动结构或旋转结构而产生结构不稳固的情况。
请同时参照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以其中一轨迹控制件80为例进行说明。该轨迹控制件80设置在第二镜头筒20上,在该轨迹控制件80的通道83中形成有两个段差,在共同光轴X的方向上,该通道83的始端831是稍高于其终端832,两者间形成有一高度差。当可伸缩镜头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该第二透镜组单元40的其中一滑移件50位于该轨迹控制件80的通道83的始端831,并且在该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与快门件S之间形成一固定间隔;而当可伸缩镜头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不但会沿着斜面71斜向下滑动,而且还会受限于该通道83的形状,而滑向通道83的终端832,该滑移件50沿着斜面71滑移的轨迹线R2如图中所示。此时,由于通道83的终端832是低于其始端831,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与快门件S之间的固定间隔会变大,因此即使采用口径较大的快门件,也不影响可伸缩镜头系统的收纳厚度。因此,在可伸缩镜头系统的回缩位置,本发明是通过在通道83上的段差设计,而能够使得第二透镜组单元40与快门件S之间的固定间隔产生变化,从而在选用快门件时能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也即若采用不同口径或不同规格的快门件,可以通过改变该通道83的形状即可与其对应。
另外,在通道83中适当的位置上最好能形成一稍微加大通道83宽度的扩大部833,其同样可提供前述的快门件的选用弹性,因此本发明的机构或装置可适用或兼容于多样化的光学系统。

Claims (8)

1.一种镜头退避结构,其适用于一具有可伸缩镜头系统的相机中,其中该相机具有一固定座、至少一镜头筒及至少一透镜组单元,其中该至少一镜头筒可沿着一光轴进行移动;而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安装在该至少一镜头筒内,并可借助镜头退避结构滑移至光轴的径向侧,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退避结构包含有:至少一滑移件、至少一弹性件、至少一滑移支撑件及至少一轨迹控制件,其中滑移件设置于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上,用以带动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离开光轴;弹性件用来将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连接于该至少一镜头筒上;滑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相机的固定座上,而其另一端则远离该固定座并形成一沿着光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斜面,用以支撑该滑移件并供该滑移件在该斜面上来回滑动;以及轨迹控制件设置于该相机的镜头筒上,在该轨迹控制件上形成有一沿着光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用以控制该滑移件在该滑移支撑件上的滑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是形成于该至少一透镜组单元的侧壁上的一柱状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支撑件是呈薄板状,其直立于固定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是一拉伸弹簧,其一端固定于至少一透镜组单元上,另一端固定于该至少一镜头筒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迹控制件具有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通道形成于顶壁与底壁之间,该通道的两端在光轴方向上形成有一高度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迹控制件具有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通道形成于顶壁与底壁之间,且该通道中形成有一扩大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迹控制件具有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通道形成于顶壁与底壁之间,该通道的两端在光轴方向上形成有一高度差,且该通道中形成有一扩大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退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两个滑移件、两个弹性件、两个滑移支撑件及两个轨迹控制件。
CN2008100085818A 2008-01-23 2008-01-23 镜头退避结构 Active CN101493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85818A CN101493560B (zh) 2008-01-23 2008-01-23 镜头退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85818A CN101493560B (zh) 2008-01-23 2008-01-23 镜头退避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3560A CN101493560A (zh) 2009-07-29
CN101493560B true CN101493560B (zh) 2011-01-19

Family

ID=4092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85818A Active CN101493560B (zh) 2008-01-23 2008-01-23 镜头退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3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3240B1 (ko) * 2016-01-04 2018-03-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외장형 렌즈 모듈
CN108903112B (zh) * 2018-07-20 2020-03-06 上海钜星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摄像头升降机构及应用
CN113114918B (zh) * 2021-04-30 2022-1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3560A (zh)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5991B2 (en)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CN101493560B (zh) 镜头退避结构
CN204408431U (zh) 手机
CN206586670U (zh) 三节同步滑轨
US7463824B2 (en) Collapsible lens barrel
EP2220530B1 (en) Lens barrel, camera, portabl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image input equipment, and cylinder for lens barrel
CN210323537U (zh) 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410470A (zh) 伸缩调整器
EP2035892A4 (en) LINZUBUBUS AND CAMERA
US20120160429A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a sunshade assembly
CN203519910U (zh) 一种手机外接镜头
CN102200847B (zh) 触控笔
US20160202442A1 (en) Assembly structure for barrel and lens holder
CN205333951U (zh) 一种变焦镜头的调芯装置
CN107046620B (zh) 一种镜头与底座的组装结构以及一种摄像模组
CN203643681U (zh) 一种便携式筒式望远镜移动支架
CN108501825B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及汽车
US20150049392A1 (en) Zoom lens assembly
CN108957907B (zh) 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光学防抖装置
CN1107845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658390U (zh) 独立支撑系统xxy平台
CN202464801U (zh) 卷材码垛机及专用码垛机构
CN102733611B (zh) 一种回转布料机构和混凝土泵车
US9258469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stabilizing method for optical elements thereof
CN206258637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用于对光学镜片进行胶合的胶合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