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1490A - 美白祛斑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美白祛斑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1490A
CN101491490A CNA2009100678964A CN200910067896A CN101491490A CN 101491490 A CN101491490 A CN 101491490A CN A2009100678964 A CNA2009100678964 A CN A2009100678964A CN 200910067896 A CN200910067896 A CN 200910067896A CN 101491490 A CN101491490 A CN 101491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ning
extract
composition
activity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678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刚
王鹏
韩福森
吴巧玲
胡彦学
李素霞
王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678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1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50≤0.541mg/ml,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0.78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19.5mg/ml;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为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中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美白祛斑组合物还包括辅料,其中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含量为0.1~99%。本发明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具有活性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对减少和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内容物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因此,能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地美白护肤。

Description

美白祛斑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人类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当黑色素过速增长和分布不均时,就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及色素沉着,从而产生雀斑、褐斑等黑色素过度沉积等疾病。黑素的形成过程,存在于黑素细胞组织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等酶的作用下经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二羟基吲哚等中间体逐步转化为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树枝状突起向角朊细胞转移;转移至角朊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并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但是由于受紫外线、遗传、内分泌、炎症介质、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黑素代谢异常,皮肤黑素过快增长和分布不均,就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及色素沉着,表现为黄褐斑、雀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等。
美白护肤作用机理概括起来包括三方面:
一、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细胞的增殖及合成:皮肤黑素抑制机理是美白机理的核心内容,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生成黑素的氧化途径,从而减少黑素的生成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二、抗氧化作用机制:黑素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该过程除与酪氨酸酶有关外,还与自由基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和多巴醌及其以后的自动氧化反应均需自由基的参与,自由基数目减少可减少黑素的生成。有关研究实验显示黄褐斑患者治疗后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酮(MDA)含量升高。从而提出OFR与皮肤黑素的形成及色素沉着有关。抗氧化剂SOD能有效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使LPO、MDA形成减少,从而阻止黄褐斑的产生。
三、气血调补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医宗金鉴》认为本病“源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外科正宗·黧黑斑》日“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本病的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甚密,而“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是黄褐斑的主要病机。选用药物时,众医家多以活血化瘀为先导。活血化瘀法可疏通瘀阻,使气机得以流畅,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皮肤代谢,使面部色素逐渐消散。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酪氨酸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的研究非常活跃,随着氢醌、熊果苷及曲酸的相继发现、研究及在化妆品行业的广泛应用,大量化学合成及植物来源的天然美白剂得到开发应用。比如水杨酸类、壬二酸类、熊果苷、果酸、维C、曲酸或者由它们合成的衍生物等。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组份天然化”及“回归大自然”的呼声已成为化妆品工业的潮流,化妆品的原料天然化倍受重视。“纯天然”美白成分正日益成为化妆品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寻找有效且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的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强抗氧化剂已成为药学和化妆品行业研究的趋势;提供一种组方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的减少色素沉着美白护肤的组合物,是该技术领域科研人员急需开发的新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以便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地美白护肤。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
本发明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是指同时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优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50≤0.541mg/ml,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0.78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19.5mg/m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可为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中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还包括辅料,其中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含量为0.1~99%,辅料含量为余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美白祛斑的保健食品或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美白祛斑组合物。
本发明的化妆品可以用作基础皮肤护理的原材料,如软性洗剂、营养洗剂、营养乳膏剂、香精、面膜或浴粉,或者可以用作皮肤的外用制剂。
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可以制成多种化妆品制剂,例如溶液、无水制剂、气溶胶、乳液、油包水型微乳液或水包油型的多重乳液、凝胶、固体条状物、软膏等。此外,还可以含有其他化妆品制剂的辅料,如防腐剂、杀菌剂、香料、防泡剂、染料、色素、增稠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软化剂、增水剂、湿润剂、脂肪、油、蜡或其他化妆品中的常规成分,如醇、多元醇、聚合物、泡沫稳定剂、电解质、有机溶剂或硅氧烷衍生物等。
制备化妆品时,在考虑乳化作用和经济效率之后就要确定油成分的含量。作为油成分,可以使用从由植物油、矿物油、硅油和合成油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油。此外,为了提高乳化作用,可以加入0.1~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和高级醇。可利用普通的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至于高级醇,可以单独使用具有12~20个碳数的醇,或者将该醇与其它种类的醇混合使用。
为制备化妆品,可以以0.001~5重量%将诸如卡波姆(carbomer)、膨润土、黄原胶等之类的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到水性组分中以调节粘度或凝固。
为制备化本发明的妆品,也可以增添诸如高级脂肪酸、维生素等之类的药物性质以及诸如UV保护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香料、着色剂、pH值调节剂等之类的用于化妆品的其它常用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可以制备软性洗剂、粘稠溶液、乳状洗剂和乳膏剂。为了制备含有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的化妆品,向普通组合物中,另外加入1~10重量%的美白祛斑组合物,更优选加入2~5重量%。
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制备化妆品时,还可以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联用:维生素A、维生素E、半胱氨酸、抗坏血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金属硫蛋白、木瓜巯基酶、辅酶Q10。
本发明中所说的“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直接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该保健食品通常含有1~50%(重量)的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性食品,指含有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的食品、饮料或乳制品等类似食品,有效部位可以以加入、混合、包衣、结合或其它途径加到食品中去,或以溶解、悬浮或混悬于饮料、乳制品中。含有本发明所述提取物的食品、饮料或乳制品,能依据标准方法容易地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具有活性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对减少和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内容物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可以使皮肤保水性更好,有效改善皮肤毛孔状况等;因此,能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地美白护肤。
附图说明
图1是绿茶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2是葡萄籽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3是巴西大樱桃粉Vc25%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4是脱水巴西大樱桃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5是甘草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6是八白散合剂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7是美白酵母多肽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8是绿茶提取物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9是巴西大樱桃粉Vc25%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0是葡萄籽提取物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1是脱水巴西大樱桃粉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2是丹参提取物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3是美白酵母多肽抗羟自由基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4是巴西大樱桃粉Vc25%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15是脱水巴西大樱桃粉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实验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酪氨酸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筛选
本发明进行研究分析成分功效及组方原理的实验依据:
实验具体方法可分为原料的选择和相关特性指标的测定两大部分。
其中,原料的选择着重从多肽类、多糖类、强抗氧化剂类、有机多酚类、植物提取物几个方面选取了肌肽、GHK、红藻多糖、龙眼多糖、八白散合剂、珍珠粉、葡萄籽、巴西大樱桃、苦参、芦荟、桑树、茶多酚、凤梨酵素、八白散合剂、美白酵母多肽等43余种作为美白原料测试样品。
对于美白原料相关特性指标的测定包括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包括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测定两项)两部分。
(一)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酪氨酸酶(EC.1.14.18.1)又称多酚氧化酶,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和人体内,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的金属酶,每一个亚基含两个金属铜离子,两个铜离子分别与蛋白质分子中组氨酸结合,另有一个内源桥基将两个铜离子联系在一起,构成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反应活性中心,能够催化单酚羟化成二酚(单酚酶活性),并把二酚氧化成醌(二酚酶活性),醌在非酶促条件下形成最终的反应产物黑色素。可见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其表达和活性决定着黑素生成的速度和产量。酪氨酸酶是一种铜结合金属酶,兼有加氧酶和氧化酶双重功能。因此,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对减少和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实验结果
1、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
(1)原料初筛
通过对肌肽、GHK、红藻多糖、龙眼多糖、八白散合剂、珍珠粉、葡萄籽、巴西大樱桃、苦参、芦荟、桑树、茶多酚、凤梨酵素等(全部样品共50多种)进行初步测定。其中43余种样品结果如下表1。
表1  43种美白样品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Figure A20091006789600081
Figure A20091006789600091
由表1可知,所列出的43种美白原料样品中,在浓度为1mg/ml时测定样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Y,其中葡萄籽提取物为51.9%、脱水巴西大樱桃粉61%、甘草提取液为63.1%、绿茶提取物为85%,表现出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Y>50%);蝉衣提取物为20.2%、苍耳子提取物为20.6%、芦荟提取物为22.8%、灵芝提取物为23.1%、苦参提取物为26.5%、瓜拉纳提取物为30%、巴西大樱桃粉为32%、珍珠水解液为35.9%、桑树提取物为38.8%,表现出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20%<Y<50%);其余样品对酪氨酸酶的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白藜芦醇、番茄红素、香豆素、五倍子提取物只溶于有机溶剂,实验采用20%乙醇溶解,并测得20%的乙醇溶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到35.7%,由于样品乙醇溶液对于酪氨酸酶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这4种样品不予考虑)。
(2)原料复筛
由初步筛选实验,可以从以上样品中选取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较显著的,同时颜色相对较浅、溶解性较好的样品。如绿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巴西大樱桃粉Vc25%、脱水巴西大樱桃粉、芦荟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苍耳子提取物、桑树提取物、蝉衣提取物、瓜那拉提取物、灵芝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珍珠水解液13种;此外,添加了丹参提取液、Vc、超细珍珠粉、八白散合剂、凤梨酵素甘醇萃取液、美白酵母多肽、海洋植物美白剂,这7种美白标准原料和较为新颖的美白样品进行进一步的酶活性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  21种美白样品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Figure A20091006789600101
Figure A20091006789600111
注:IC%指的是对原液的稀释浓度
从上表可知,与前述报道的熊果苷的酪氨酸酶抑制率的IC50值1.44mg/ml相比,绿茶提取物的IC50值为0.101mg/ml、巴西大樱桃粉的IC50值为0.544mg/ml、脱水巴西大樱桃的IC50值为0.361mg/ml、葡萄籽提取物的IC50值为0.0022mg/ml、甘草提取液的IC50值为0.0996mg/ml;美白酵母多肽的IC50值为0.022%。
以上6种样品表现出极为显著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酶活性抑制的浓度曲线参见图1-图5及图8。
(二)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有许多种,其中最为典型二种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因此我们测定的抗氧化活性分为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活性。
(1)抗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实验原理:Fenton反应是最常见的产生羟自由基的化学反应,H2O2的量和Fenton反应产生的OH·量成正比,当给与电子受体后,用griess试剂显色,形成红色物质,其呈色与OH·的多少成正比关系。
(2)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实验原理:模拟机体中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加入电子传递物质及griess氏显色剂,使反应体系呈现紫红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当被测样品中含有O2抑制剂时,则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低于对照管的吸光度,而如果被测样品中含有产生O2·物质时,则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高于对照管的吸光度。
选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中抑制活性较为显著的样品,包括绿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巴西大樱桃粉Vc25%、脱水巴西大樱桃粉、芦荟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苍耳子提取物、桑树提取物、蝉衣提取物、瓜那拉提取物、灵芝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珍珠水解液13种;此外,添加了丹参提取液、Vc、超细珍珠粉、八白散合剂、凤梨酵素甘醇萃取液、美白酵母多肽、海洋植物美白剂7种美白样品进行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结果如下表3。
表3  21种美白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Figure A20091006789600131
注:IC%指的是对原液的稀释浓度
参见图8-图15,由实验可知,以Vc(98%)样品为对照,其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1.45mg/ml和67.2mg/ml;众多样品中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粉、脱水巴西大樱桃、葡萄籽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其中绿茶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5mg/ml和19.5mg/ml、巴西大樱桃粉的IC50值分别为0.55mg/ml和1.6mg/ml、脱水巴西大樱桃IC50值分别为0.78mg/ml和1.3mg/ml、葡萄籽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2mg/ml和8.1mg/ml;而丹参提取液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较强,IC50值达到0.48mg/ml;灵芝提取液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较显著,IC50值达到35.9mg/ml。其余美白样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三)研究分析
由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可知,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粉Vc25%、脱水巴西大樱桃粉、葡萄籽提取物、美白酵母多肽具有明显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资料表明,绿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的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铜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物。茶多酚属多酚结构,可以螯合钙、铜、铁等10种金属离子,通过对铜离子螯合作用,而抑制铜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从而保证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以铜为中心的SOD活性,进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另外,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消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代谢,而茶多酚具有多个邻位酚羟基结构,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提供质子H+,故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同时,茶多酚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茶多酚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相比,1mg茶多酚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μg的Cu,Zn-SOD。与Vc、Ve相比其清除O2·、·OH的效能要高几倍。再者,茶多酚与Vc、Ve有极好的协同效应。它可以产生和保护体内Vc、Ve,提高体内Vc、Ve的含量,而且茶多酚可能同时以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方式清除自由基,比单一的还原剂更有效的保护a-Vite。茶多酚还具有抗辐射作用和抗过敏作用,可吸收放射性物质,被称为天然的紫外线过滤器。还可通过抑制炎病过程中过量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实为不可多得的具有巨大的潜力的皮肤美白剂。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95%,白藜芦醇5%,多酚80%),该化合物中包含了黄烷醇类、花色素苷类、黄酮醇类和缩聚鞣质等50多种物质。其中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原花青素(多酚类化合物为花青素前体物质花青素原)。有关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原花青素与L-多巴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或是原花青素能与酪氨酸酶中的金属离子螯合,从而抑制酶的活力。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提高抑制率也不断提高,并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这与本实验中对葡萄籽提取物的测定结果一致。另外,葡萄籽提取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植物来源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之一。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表明: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是Vc和Ve的几倍到几十倍,众多所合成分中也数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地区不同品种或不同年份的葡萄,其籽中原花青素的聚合度和总含量有很大差别。
巴西大樱桃,又称西印度樱桃。属于金虎尾科植物,富含各种维生素、钙、果糖、糠醛、铁、蛋白质和蔗糖,其中新鲜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高约1700-2200mg/100g,是番石榴、芒果、木瓜、猕猴桃等水果的7-170倍之多,大大超过了我国目前的主要水果。巴西大樱桃粉Vc17%的维生素含量每100g超过17000mgVc和Ve是主要的抗氧化物,抵抗自由基破坏的组织保护系统,同样保护细胞内容物免受自由基的破坏。Vc也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抗氧化剂,通过降低过氧自由基在水相中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免受脂质过氧化的破坏。巴西大樱桃除了含有维生素以外,还含有无机盐类,可以为紧绷的皮肤补充矿物质。此外,其粘液和蛋白质可以使皮肤保水性更好,更可以改善皮肤毛孔状况。巴西大樱桃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目前还鲜有报道,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巴西大樱桃表现出明显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对于巴西大樱桃提取物而言,其中的什么活性成分或组合组分既有强的抗氧化活性,又有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这正是本发明研究的重点问题。
甘草提取液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根据黄酮类的结构可以推测它们是以螯合酶活性中心的铜来抑制酶活力,从而抑制酪氨酸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甘草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消炎作用、抗癌和抗基因诱变作用。
丹参提取液和灵芝提取液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力。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两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性酸类成分。丹参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其还原力与较强的抑制羟自由基产生有关,也与一定的消除过氧化氢有关。此外,丹参还具有消除包括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等活性氧的能力。灵芝中含有10多种氨基酸、肽类和多糖,已经从灵芝中分离得到160多种化合物,其中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是灵芝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灵芝多糖肽(GLPP)具有体内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灵芝菌丝体含氮多糖能显著的提高红细胞中的SOD的活性,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灵芝能通过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和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D-半乳糖导致脑超微结构变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对于八白散合剂、凤梨酵素甘醇萃取液(50%)、美白酵母多肽(99.9%)、海洋植物美白剂(1-4.99%)这4种新型皮肤美白剂,八白散合剂和美白酵母多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抑制活性较为显著,其IC50(%)值分别达到3.955%和0.022%(注:IC%指的是对原液的稀释浓度)。在稀释浓度为10%的条件下,八白散合剂和海洋植物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达到67.2%和50%,而凤梨酵素甘醇萃取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仅为1.6%;在稀释浓度为0.2%的条件下,美白酵母多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达到76.3%。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八白散合剂这种中药复合组方的皮肤美白剂,它的主要成分为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白芷、白附子、白苻苓,皂角、绿豆10种中药成分。莱博公司的数据显示,八白散合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细胞的代谢,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的产生。我们的数据也证明八白散合剂有不错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同时发现这些提取物大部分属于气血调和的中药,如白芷、白蒺藜属于散风行血的中药,从中医气血调和的角度应该有美白功效。然而中医理论又是非常微妙的可逆,如所有的疾病包括美白相反的白癜风,也是相同的调和原理,不同在于剂量、组合及其效果。邓燕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芷在中低浓(0.019g/L、0.19g/L)时对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P<0.05);白蒺藜对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具有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作用,当抑制浓度为0.0019g/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当激活浓度为0.19g/L、19g/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美白酵母多肽,是乳酸杆菌的发酵物,又称刺鼠信号蛋白(ASIP)。国内外众多文献已有报道,a-黑素细胞刺激素(a-MSH)及其受体黑皮素1受体(MC-1R)的表达,可以刺激皮肤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合成黑素的功能增强,在皮肤过度色素沉着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可见皮肤表皮细胞中a-MSH的表达上调使表皮黑素细胞合成黑素增多是皮肤呈过度色素沉着的重要原因。ASIP作用于皮肤表皮细胞后,ASIP与a-MSH竞争结合黑素细胞表面MC-1R,使黑素细胞内TYR的表达下调、活性抑制,从而拮抗a-MSH合成优黑素等作用,使表皮细胞着色能力降低,从而达到美白的目的。美白酵母多肽(刺鼠信号蛋白ASIP)的来源是发酵产物,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美白剂。
综上所述,筛选天然的酪氨酸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为美白化妆品或以酪氨酸酶为作用靶点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更为重要的是,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粉VC25%、脱水巴西大樱桃粉、葡萄籽提取物,不仅具有显著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还同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这也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此外,美白酵母多肽、八白散合剂、芦荟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苍耳子提取物、桑树提取物、蝉衣提取物、瓜那拉提取物、灵芝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等(参照数据)也都是效果不错、很有潜力的皮肤美白剂。相信这些美白原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必将在美白化妆品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的选择一般是根据美白作用机理,在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性和气血调和考虑的结果。然而对产品原料的选择,针对不同目的和介质,对原料的颜色、pH、离子强度、物理防晒美白作用等,需要综合考虑。
制备含酪氨酸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美白祛斑组合物
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50≤0.541mg/ml,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0.78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19.5mg/ml。
分别取含上述量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绿茶提取物10g、巴西大樱桃提取物10g、葡萄籽提取物10g混合均匀,或取其中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按常规加入辅料,其中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含量为0.1~99%,辅料含量为余量。
实施例2
制备含酪氨酸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功能性食品
1.制备含绿茶提取物的食品
将绿茶提取物加入到小麦粉中,制得每100g含绿茶提取物约5g的小麦粉混合物。采用该小麦粉混合物制备面包、蛋糕、曲奇饼干、薄脆饼干、面条、方便面等,从而获得含绿茶提取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
2.制备含巴西大樱桃粉的奶制品
将脱水巴西大樱桃粉加入到牛奶中,制得每100g牛奶中含脱水巴西大樱桃粉约2-5g的混合奶,然后由其制备各种奶制品,如酸奶、冰琪琳、奶酪等。
3.制备含葡萄籽提取物的饮料
将葡萄籽提取物加入到蔬菜汁、果汁或碳酸饮料中,获得每100ml饮料中包含0.1-10g的葡萄籽提取物,从而得到含葡萄籽提取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
实施例3
制备含酪氨酸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化妆品乳剂
将5g的脱水巴西大樱桃粉,与1g硬脂酸、2g鲸蜡醇、1g的PEG-20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1g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10g矿物油、5g三辛酸酯、0.5g三乙醇胺、5g甘油、3g丙二醇、适量防腐剂、适量香料和余量纯水,混合,制成100g的美白祛斑的化妆品乳剂。
同样,还可按常规制成软性洗剂、营养洗剂、营养乳膏剂、香精、面膜、浴粉等各种用作皮肤的外用制剂。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美白祛斑组合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50≤0.541mg/ml,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0.78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50≤19.5mg/ml;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为绿茶提取物、巴西大樱桃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中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还包括辅料,其中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双效剂含量为0.1~99%,辅料含量为余量。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祛斑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含量为保健食品总重量的1~5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祛斑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为食品、饮料或乳制品。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含量为化妆品总重量的1~1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为软性洗剂、营养洗剂、营养乳膏剂、香精、面膜、浴粉用作皮肤的外用制剂。
CNA2009100678964A 2009-02-20 2009-02-20 美白祛斑组合物 Pending CN101491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678964A CN101491490A (zh) 2009-02-20 2009-02-20 美白祛斑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678964A CN101491490A (zh) 2009-02-20 2009-02-20 美白祛斑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1490A true CN101491490A (zh) 2009-07-29

Family

ID=4092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678964A Pending CN101491490A (zh) 2009-02-20 2009-02-20 美白祛斑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1490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337B (zh) * 2009-12-28 2012-05-30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酵母多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59797A (zh) * 2012-02-15 2012-07-11 安徽大学 一种白藜芦醇多聚体的制备方法
CN101703127B (zh) * 2009-09-17 2013-01-02 杭州六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持肌肤光洁和弹性的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3239384A (zh) * 2013-04-25 2013-08-14 新疆大学 葡萄籽复合马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124A (zh) * 2015-12-11 2016-04-06 登封市科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葡萄籽美白面膜
CN106619314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广州市雅臻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控油面膜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955075A (zh) * 2017-12-04 2018-04-24 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截短型人刺鼠信号蛋白与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编码基因
CN112386552A (zh) * 2020-12-08 2021-02-23 广州名妆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祛斑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133956A (zh) * 2021-04-22 2021-07-20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抗皮肤衰老的瓜拉纳丁香精油复合纳米乳
CN113243437A (zh) * 2021-04-30 2021-08-13 浙江尖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植物来源的具有美白功能液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2856A (zh) * 2021-09-08 2021-11-30 丽江黄小芒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抗辐射补水油日化用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5604A (zh) * 2021-08-26 2021-12-31 广西传复国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萃取的瑶音植萃精华液及使用方法
CN114057830A (zh) * 2022-01-17 2022-02-18 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寡肽-1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259553A (zh) * 2021-12-29 2022-04-01 北京远胜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药品或者化妆品
CN115462490A (zh) * 2021-06-11 2022-12-13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白组合物以及其美白用途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3127B (zh) * 2009-09-17 2013-01-02 杭州六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持肌肤光洁和弹性的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731337B (zh) * 2009-12-28 2012-05-30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酵母多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59797A (zh) * 2012-02-15 2012-07-11 安徽大学 一种白藜芦醇多聚体的制备方法
CN103239384A (zh) * 2013-04-25 2013-08-14 新疆大学 葡萄籽复合马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384B (zh) * 2013-04-25 2015-06-24 新疆大学 葡萄籽复合马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124A (zh) * 2015-12-11 2016-04-06 登封市科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葡萄籽美白面膜
CN106619314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广州市雅臻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控油面膜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955075A (zh) * 2017-12-04 2018-04-24 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截短型人刺鼠信号蛋白与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编码基因
CN107955075B (zh) * 2017-12-04 2021-06-04 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截短型人刺鼠信号蛋白与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编码基因
CN112386552A (zh) * 2020-12-08 2021-02-23 广州名妆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祛斑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133956A (zh) * 2021-04-22 2021-07-20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抗皮肤衰老的瓜拉纳丁香精油复合纳米乳
CN113133956B (zh) * 2021-04-22 2022-05-13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抗皮肤衰老的瓜拉纳丁香精油复合纳米乳
CN113243437A (zh) * 2021-04-30 2021-08-13 浙江尖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植物来源的具有美白功能液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62490A (zh) * 2021-06-11 2022-12-13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白组合物以及其美白用途
CN113855604A (zh) * 2021-08-26 2021-12-31 广西传复国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萃取的瑶音植萃精华液及使用方法
CN113712856A (zh) * 2021-09-08 2021-11-30 丽江黄小芒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抗辐射补水油日化用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9553A (zh) * 2021-12-29 2022-04-01 北京远胜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药品或者化妆品
CN114259553B (zh) * 2021-12-29 2023-01-03 上海东晟源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药品或者化妆品
CN114057830A (zh) * 2022-01-17 2022-02-18 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寡肽-1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57830B (zh) * 2022-01-17 2022-04-15 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寡肽-1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1490A (zh) 美白祛斑组合物
US8916212B2 (en) Skin whiten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hia seed extract
AU2007361455A1 (en) Topical cosmetic skin lighten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3816095A (zh) 高级糖化终产物的去糖化
CN102824278A (zh) 用于防止皮肤老化的化妆品组合物
KR101936294B1 (ko) 애기수영 또는 산수국의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주름개선 또는 피부미백용 조성물
Thakr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 pigment serum incorporating fruits extract
CN103919704A (zh) 一种抗衰老精华液
EP1737538B1 (en) Topical depigmenting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an extract of bellis perennis
CN109431899A (zh) 一种伍参圆发酵原浆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14390A (zh) 一种美白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5384B (zh) 复方豆蔻提取物的微乳体系及其应用
KR101535835B1 (ko) 옥수수 수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 조성물
CN103393574B (zh) 一种水果提取物的混合物及其应用
JP2008247783A (ja) 外用剤組成物
CN107802545A (zh) 一种抗氧化且美白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护肤品
KR101247153B1 (ko) 실리콘오일 혼합물로 코팅된 아세로라추출분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아세로라추출분말을 함유한 미백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3393578A (zh) 一种杨桃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5326779A (zh) 一种舒润莹亮美白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US10980736B2 (en) Coconut shell extract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and uses
CN104706566A (zh) 木瓜籽油防皱睡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577B (zh) 一种含有水果提取物混合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CN115475119A (zh) 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08068A (zh) 一种含螺旋藻属提取物的面霜
KR102468264B1 (ko) 국소 허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