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0326B -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 Google Patents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0326B
CN101490326B CN2007800263946A CN200780026394A CN101490326B CN 101490326 B CN101490326 B CN 101490326B CN 2007800263946 A CN2007800263946 A CN 2007800263946A CN 200780026394 A CN200780026394 A CN 200780026394A CN 101490326 B CN101490326 B CN 101490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og image
fabric
knitted fabric
positive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6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0326A (zh
Inventor
寺井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0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0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3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7/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use with knitting machines
    • D04B37/02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use with knitting machines with weft knitting mach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06T15/20Perspective compu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10Knit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2Clo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16Clo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相对于筒状针织物的设计数据,翻转针织物的前/后的属性,产生3D模拟图像,将视点变更180°,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时的模拟图像。在显示器上并列显示正反翻转的图像和正反未翻转的图像,一方的设计被变更时另一方的图像也发生变更。能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而对其进行模拟,能确认筒内侧的设计。

Description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状针织物的模拟,特别涉及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状态的模拟。
背景技术
发明人提出了筒状针织物的3D模拟技术(专利文献1(WO2005/082186))。即,对编织数据中的线圈的配置进行初始变形,以使其接近自然的配置,产生筒状针织物的3D图像。接着使所产生的3D图像以穿着于人体上的方式变形,模拟人穿着筒状针织物的状态。
由此能模拟出将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翻转、即针织物正反翻转,筒内侧出现在外侧的状态,从而方便。例如在无论正面侧还是反面侧都能穿着的表里两用筒状针织物的设计中,利用模拟图形评价筒反面侧设计是很重要的。并且如提花、嵌花提花一样在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大量产生基于浮线操作的过渡纱的设计中,优选的是能够评价过渡纱的状态。例如在手套或针织套衫的内侧具有过长的过渡纱时,会钩挂在手指或纽扣等上。
相关的现有技术为,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78411)、专利文献3(WO2004/022828)在筒状针织物的设计中,表示了将前针织物的设计左右翻转而复制到后针织物上的情况。并且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下述内容:以从筒状针织物后方的后针床观察的状态设计后针织物,接着将后针织物的线圈位置左右翻转,翻转线圈的种类和横移的方向,作为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但是专利文献2没有对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而进行模拟的情况进行研究。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以3D方式模拟筒状针织物,因而可从领子或袖子的开口看见筒的内部。但这并不是翻转筒状针织物的正反而进行显示。
专利文献1:WO2005/08218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78411
专利文献3:WO2004/0228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的状态的模拟图像。
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根据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模拟出以筒状连接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设有:前/后的属性翻转单元,用于翻转上述编织数据中的前针织物/后针织物的前后关系;
模拟图像产生单元,根据前/后的属性翻转后的编织数据,产生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视点变换单元,用于将相对于上述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换180°;和
显示单元,用于将视点变换后的模拟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根据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模拟出以筒状连接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翻转上述编织数据中的前针织物/后针织物的前后关系的属性;
根据前/后的属性翻转后的编织数据,产生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将相对于所产生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换180°;
将视点变换后的模拟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图像。
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程序,其存储在设计筒状针织物的装置中,根据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模拟出以筒状连接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
前/后的属性翻转命令,用于翻转上述编织数据中的前针织物/后针织物的前后关系的属性;
模拟图像产生命令,根据前/后的属性翻转后的编织数据,产生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视点变换命令,用于将相对于所产生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换180°;和
显示命令,用于将视点变换后的模拟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图像。
优选的是,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产生3D模拟图像。
并且优选的是,在显示器上并列显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未翻转正反的模拟图像;
还设有:
手动输入单元,用于用户在显示器上访问上述任意一个的模拟图像,变更筒状针织物的设计;和
根据来自手动输入单元的设计变更对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进行变更的单元;
根据变更后的编织数据,在上述显示器上重新显示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正反未翻转的模拟图像。
优选的是,检测筒状针织物中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在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上,显示出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
本说明书中的与模拟装置有关的记载,如不特别规定,还可直接对应于模拟方法、模拟程序。相反地,与模拟方法有关的记载,如不特别规定,也可直接对应于模拟装置、模拟程序。
在本说明书中,将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称作左右或宽度方向,将与线圈横列成直角的纵行方向称作上下方向。
在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中,在针织物中有前/后的属性(关系),具有前的属性的针织物与具有后的属性的针织物相比,存在于前侧。其中此时的前、后例如定义为;设横机的正面为前,背面为后。由于翻转针织物的前/后的属性时,前针织物位于后针织物的后方,因而前针织物的正反翻转。同样由于后针织物位于前针织物的前方,因而后针织物的正反翻转。因而相对于翻转针织物的前/后的属性的编织数据,模拟出成品的筒状针织物时,可得到正反翻转的、即筒的内部露出在外且筒的外侧隐藏在内部的针织物的图像。
在该模拟图像中,由于后针织物在前,前针织物在后,因而筒状针织物的前后也翻转。因此,将相对于模拟图像的视点翻转180°时,前针织物露出在筒前侧,后针织物露出在筒的后侧,筒状针织物的前后也变得正确。如上所述地在本发明中,能简单地模拟出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的状态。其中,模拟图像可以是2D图像,但此时难以看见前后针织物的连接部,不能从任意视点看见。3D图像则是视点变换容易,能容易地看见前后针织物的连接部等。
在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的翻转中,还考虑通过3D图像产生正反翻转前的模拟图像,对3D图像进行变形,以使筒的内部向正面侧引出,特别是通过人的手将针织套衫、连衣裙、手套等的正反翻转。但是,模仿基于人手的针织物的正反翻转时,难以使3D图像中的线圈移动。并且至少通过这种算法实时执行的情况是未公知的。
能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而进行模拟时,可相对于表里两用的针织物,即正反都能穿着的针织物,同时确认正面侧和反面侧的设计。并且在提花、嵌花提花等中能确认配置在针织物反面侧的过渡纱的状态,能确认穿着上的问题。并且能从反面侧确认前后针织物间的边界部的状况。
在这里,在显示器上并列显示从正面侧进行模拟的图像和从反面侧进行模拟的图像,修正一方时还实时地修正另一方而进行显示时,能同时确认筒状针织物的正面侧和反面侧的同时对筒状针织物进行设计。
并且反面侧的过渡纱较长时,存在穿着时手指钩挂在过渡纱上等问题。如检测出规定长度以上的过渡位置,在反面侧的模拟中显示检测部位时,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针织模拟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中的正反翻转的图,1)示意性地表示正反翻转前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2)表示将前后针织物属性翻转时被编织的筒状针织物,3)表示通过3D图像对翻转前后针织物属性的筒状针织物进行模拟,并将视点变换180°的情况,4)示意性地表示正反翻转后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伴随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编织数据的变更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针织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视点变更算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变焦算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设计修正算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过渡纱检查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9是实施例中的针织设计程序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外套的正反2个模拟图像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手套的正反2个模拟图像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中的正反2个图像显示和数据变更的图。
标号说明
2针织模拟装置    4总线    6输入笔
8彩色显示器    10键盘    12磁盘驱动器
14LAN接口    16彩色打印机
18程序库    20工具存储部    22反面检查部
24编织数据存储部    26、283D模拟图像存储部
30正反翻转部    32 3D模拟部    33视点变更部
34变焦部    36设计变更部  40前针床  41后针床
42三角座滑架  44筒状针织物  45前侧针织物  46后针织物
47、48标记    51属性翻转后的前针织物
52属性翻转后的后针织物
54、64 3D模拟图像    56中心轴    58领圈
60、62袖子    90针织设计程序    91设计编辑命令
92正反翻转命令    93 3D线圈模拟命令
94视点变更命令    95变焦命令    96设计变更命令
97过渡纱的检查命令    100、102模拟图像
104~106连接部    110、112模拟图像
113中心轴    114过渡纱    120、125显示
122、126正面侧显示    123、127反面侧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用于实施该发明的最佳方式,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
在图1至图12中表示实施例的针织模拟装置2及其动作。在针织模拟装置2中设有总线4,标号6是输入笔,用户通过手动方式输入筒状针织物的设计,标号8是彩色显示器,用于显示设计数据、模拟图像,标号10是键盘。磁盘驱动器12在与磁盘之间读写数据,LAN接口14在与未图示的LAN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彩色打印机16对编织数据、模拟图像进行彩色打印;程序库18存储编织数据、编织数据的程序库。工具存储部20存储筒状针织物的设计、从设计数据向编织数据变换所需的工具;反面检查部22相对于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检查过渡纱的长度是否超过规定值。
编织数据存储部24存储与设计数据对应的编织数据。3D模拟图像存储部26存储从正面侧观察筒状针织物的状态的模拟图像;3D模拟图像存储部28存储从反面侧观察筒状针织物的状态的模拟图像。正反翻转部30相对于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通过将前针织物的属性赋予后针织物,将后针织物的属性赋予前针织物,翻转前后的针织物属性。
3D模拟部32利用编织数据存储部24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产生3D模拟图像。并且相对于对该编织数据用正反翻转部30翻转前后的针织物属性的数据,同样产生3D模拟图像。视点变更部33,进行相对于3D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更;变焦部34关于变焦中心以指定的倍率进行模拟图像的变焦或缩小。设计变更部36,在彩色显示器8上变更筒状针织物的设计时,对编织数据进行变更。并且相对于变更后的编织数据,进行正反翻转部30中的处理,在3D模拟部32中产生新的模拟图像。
在图2表示实施例中的正反翻转的原理。设想2针床或4针床等的横机,标号40是其前针床,标号41是后针床,标号42是三角座滑架。相对于筒状针织物44,标号45是前针织物,标号46是后针织物,标号47、48是表示前后边界的假想的标记。并且通过图中虚线、波纹线表示针织物的正反。在针织物45、46上存在各自的编织数据,针织物具有是前针织物还是后针织物的属性,具有前针织物的属性的针织物45,与具有后针织物的属性的针织物46相比,存在于前针床40一侧。针对针织物45、46的编织数据,以从前针床40一侧观察针织物45、46时作为基准,定义线圈的种类、左右。例如编织数据上的正面线圈相对于后针织物46,其为从前针床40一侧观察时的正面线圈,从后针床41一侧观察时为反面线圈。其中,前针织物45的正面线圈在前针床40上编织,其反面线圈在后针床41上编织,后针织物46的正面线圈在后针床41上编织,其正面线圈在前针床40上编织。针织物46中的左右为从前针床40一侧观察时的左右,从后针床41一侧观察时左右翻转。在因集圈、浮线、重叠线圈等而使线圈重叠的情况下,由于重叠的上下关系以从前针床40一侧观察的状态记录在编织数据中,因而从后针床41一侧观察时,重叠的上下翻转。
相对于针织物45、46翻转前后的属性。标号51是属性翻转后的原前针织物,标号52是属性翻转后的原后针织物,标号50是正反翻转后的筒状针织物。针织物50如图2的2)一样进行编织,针织物51、52分别翻转其正反。其中,标记47、48的位置没有变化。针织物46的编织数据中为反面线圈的线圈,从后针床41一侧观察时为正面线圈,在设计上为正面线圈。在翻转针织物46的前/后的针织物52中,由于从前针床40一侧观察相同的线圈,因而设计上为反面线圈。这样翻转设计上的线圈的种类。同样线圈的重叠中的、上下关系也翻转。
相对于翻转前后的针织物属性的编织数据,产生3D模拟图像54时,成为图2的3)。标号56是针织物中心轴,其朝向铅直方向,标号58是领圈,标号60、62是袖子。在3D模拟图像54中,由于筒状针织物处于从后针织物一侧观察的状态,因而将视点关于中心轴56变换180°时,如图2的4)所示,成为从前针织物一侧观察的图像,可得到翻转了属性翻转前的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的3D模拟图像64。其中,用z表示沿着中心轴56的高度方向的坐标,用θ表示从前针织物的正面观察时的视点方向。
在图3表示图2的处理中的编织数据的变化。在编织数据中,作为针织物属性有前/后,作为线圈的种类有正/反。并且作为成圈以外的线圈的种类有集圈/浮线。并且作为各线圈的ID有线圈编号。在浮线的线圈上普通线圈重叠等的情况下,由于多个线圈重叠,因而作为它们的数据有上/下,在3个以上的线圈重叠的情况下,以上/中/下等方式表现出重叠。在线圈横移的情况下,用右/左表示横移的方向,将横移的线圈数表示为1线圈或2线圈等。由于在各线圈中存在上下左右相连接的线圈,因而通过它们的线圈编号指定上下左右的线圈。并且用左/右表示各线圈的编织方向,作为表示在编织中使用的纱线的数据分配三角座滑架编号。无论后针织物的情况还是前针织物的情况,它们的数据以从前针床一侧观察时作为基准指定。
通过变更针织物属性,是前针织物还是后针织物的数据被变更。相对于变更了是前针织物还是后针织物的属性的编织数据,产生3D模拟图像,将视点关于中心轴56旋转180°时,线圈的种类翻转,线圈的重叠情况的上下翻转,横移的方向、左右的连接方向也翻转,并且左右的编织方向也翻转。但是上下的连接方向不变。相对于后针织物以从后针床一侧观察时的状态记录编织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前后的针织物翻转针织物属性时,线圈的种类以及线圈感的重叠中的上下、横移的方向、线圈的连接中的左右、编织方向上的左右分别翻转。
在图4表示实施例的针织设计方法。利用显示器8、输入笔6等对筒状针织物进行设计,将该阶段的数据作为设计数据。在将设计数据变换为编织数据,没有正反翻转的一侧的模拟中,直接利用编织数据产生3D模拟图像。在正反翻转的一侧,翻转针织物的前后属性,根据翻转的编织数据产生3D模拟图像,将视点旋转180°。在彩色显示器8上并列显示所得到的2个3D模拟图像。
作为追加的处理有视点变更、变焦、设计修正、过渡纱的检查,在视点变更中,如图5所示,相对于2个模拟图像中的任一方,接受视点变更的输入。相对于另一方图像,使z坐标同样变更,θ坐标正负相反地变更,相对于2个图像同时变更视点。视点变更的方向为:高度方向相同,θ方向正负相反。在彩色显示器上并列显示从变更后的视点观察的2个3D模拟图像。
如图6所示,在变焦中,相对于2个模拟图像中一方,用户输入变焦的中心和倍率。相对于另一方图像,变焦中心的z坐标和倍率相同,将变焦中心的θ坐标正负翻转。然后对显示2个3D模拟图像一起进行变焦并予以显示。
如图7所示,在设计修正中,相对于2个模拟图像中任一方,从输入笔等手动输入单元输入设计变更。与设计变更对应地变更编织数据,重新产生2个3D模拟图像。在这里,与设计变更对应地修正的编织数据,例如为正反翻转前的数据,但也可以是正反翻转后的数据。从正反翻转后的模拟图像变换正反翻转前的编织数据时,对相对于模拟图像的用户的设计变更,将线圈的种类、重叠中的上下、横移或编织方向中的左右翻转,变换为针对正反翻转前的编织数据的修正。
在图8表示过渡纱的检查算法。相对于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反面图像求出过渡纱的长度,存在规定长度以上的部位时例如改变该部位的颜色,或者利用标记等包围其周围而在彩色显示器上进行警报显示。
在图9表示实施例中的针织设计程序90。标号91是设计编辑命令,对用户输入的设计进行编辑,变换为编辑数据。正反翻转命令92,将编织数据中的针织物前后的属性翻转。3D线圈模拟命令93,分别相对于未翻转前后的针织物属性的编织数据和翻转的编织数据,产生3D线圈模拟图像。视点变更命令94进行相对于3D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更。变焦命令95进行相对于模拟图像的变焦。另外虽然在图9中没有表示,但设有在彩色显示器上始终并列显示所得到的2个线圈模拟图像的命令。设计变更命令96,相对于2个模拟图像的一方进行设计变更时,对编织数据进行修正,重新产生2个线圈模拟图像。过渡纱的检查命令97,相对于反面图像检查有无规定长度以上的过渡纱。命令92至97的处理的详情如图1至图8所示。
在图10表示针织套衫的模拟图像100和将该针织套衫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102。标号56是筒状针织物的中心轴,104~106是前后针织物的连接部。图10的针织套衫为正反哪一侧都能穿着的设计,在彩色显示器8上并列显示模拟图像100、102时,能确认正反双方的设计。这对表里两用的外套、按摩内衣等反面侧重要的设计、或提花等中过渡纱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商品性的设计很重要。并且可从图像102观察到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的前后边界间的连接、纱线的状态等。
图11表示手套的正反模拟图像110、112,标号113是手套的中心轴,标号114是过渡纱。不限于手套,在过渡纱114较长的情况下,由于穿着时手指等有时被钩挂,但可从图像112确认过渡纱的长度。另外在图10的针织套衫等的情况下,在提花、嵌花提花等中,产生纱线跨越针织物的反面侧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从反面图像确认过渡纱的长度。
在图12示意性地表示向彩色显示器8显示正反图像的情况,在显示120中并列显示筒状针织物的正面侧显示122和反面侧显示123。在输入笔6等手动输入单元中,修正显示122、123的一方的设计时,修正相对于显示122、123的编织数据,与此对应地作为新的显示125,并列显示新的正面侧显示126和反面侧显示127。
在实施例中,可得到以下效果。
(1)能简单地模拟出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
(2)能进行没有省略筒状针织物的前后连接部的信息的模拟。
(3)由此使筒状针织物的设计变得容易,特别是能检查反面侧中的设计、问题点。例如能检查较长的过渡纱(跳纱部)的存在。
(4)并列显示正反模拟图像,修正一方时另一方也被修正时,能实时地进行确认的同时设计出筒状针织物的正反面。

Claims (8)

1.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根据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模拟出以筒状连接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
前/后的属性翻转单元,用于翻转所述编织数据中的前针织物/后针织物的前后关系;
模拟图像产生单元,根据前/后的属性翻转后的编织数据,产生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视点变换单元,用于将相对于所述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换180°;和
显示单元,用于将视点变换后的模拟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图像产生单元产生针织物的3D模拟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器上并列显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未翻转正反的模拟图像;
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还设有:
手动输入单元,用于用户在显示器上访问所述任意一个的模拟图像,变更筒状针织物的设计;和
根据来自手动输入单元的设计变更对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进行变更的单元;
根据变更后的编织数据,在所述显示器上重新显示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正反未翻转的模拟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检测筒状针织物中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的检测单元;在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上,显示出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
5.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根据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模拟出以筒状连接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翻转所述编织数据中的前针织物/后针织物的前后关系的属性;
根据前/后的属性翻转后的编织数据,产生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将相对于所产生模拟图像的视点变换180°;
将视点变换后的模拟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作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模拟图像,产生针织物的3D模拟图像,并显示在显示器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器上并列显示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未翻转正反的模拟图像;
用户通过手动输入单元,在显示器上访问所述任意一个的模拟图像,变更筒状针织物的设计;
根据来自手动输入单元的设计变更,对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进行变更;
根据变更后的编织数据,在显示器上重新显示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正反未翻转的模拟图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筒状针织物中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在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上,显示出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值的部分。
CN2007800263946A 2006-07-11 2007-07-06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0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0057 2006-07-11
JP190057/2006 2006-07-11
PCT/JP2007/063593 WO2008007623A1 (fr) 2006-07-11 2007-07-06 Dispositif de simulation, procédé de simulation et programme de simulation de tissu tubula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0326A CN101490326A (zh) 2009-07-22
CN101490326B true CN101490326B (zh) 2011-06-15

Family

ID=38923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639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0326B (zh) 2006-07-11 2007-07-06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42631B1 (zh)
JP (1) JP5161085B2 (zh)
CN (1) CN101490326B (zh)
AT (1) ATE533879T1 (zh)
WO (1) WO20080076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4671B2 (ja) * 2008-06-30 2014-02-1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インターシャジャカードを用いた編地のデザイン装置とデザイン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ザイン方法
WO2021016497A1 (en) * 2019-07-23 2021-01-28 Levi Strauss & Co. Three-dimensional rendering preview of laser-finished garme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3615A1 (en) * 1995-09-18 1997-03-1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designing 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for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410610A (zh) * 2001-10-06 2003-04-16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横机上制造的圆筒形针织品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678784A (zh) * 2002-08-30 2005-10-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织物的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CN1780952A (zh) * 2003-04-15 2006-05-3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3266B2 (ja) 1995-09-18 1999-06-2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用の筒状編地のデザイン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913267B2 (ja) * 1995-09-18 1999-06-2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用のホールガーメント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と装置
JP4503312B2 (ja) * 2004-02-26 2010-07-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ガーメントの着装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とその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3615A1 (en) * 1995-09-18 1997-03-1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designing 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for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410610A (zh) * 2001-10-06 2003-04-16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横机上制造的圆筒形针织品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678784A (zh) * 2002-08-30 2005-10-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织物的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CN1780952A (zh) * 2003-04-15 2006-05-3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61085B2 (ja) 2013-03-13
JPWO2008007623A1 (ja) 2009-12-10
EP2042631A1 (en) 2009-04-01
EP2042631B1 (en) 2011-11-16
CN101490326A (zh) 2009-07-22
EP2042631A4 (en) 2010-09-08
ATE533879T1 (de) 2011-12-15
WO2008007623A1 (fr)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2445C (zh) 针织外衣向人体模型的穿着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CN100508807C (zh) 针织外衣的穿着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EP1452985B1 (en) Knit design method and device
CN100554551C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124356B (zh) 针织制品的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CN101184880B (zh) 针织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
CN10107290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US6698253B2 (en) Method of and arrangement for designing of tubular round knitted articles produced of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JP2008163525A (ja) 布帛パターンの作成装置と作成方法、作成プログラム
CN100400733C (zh) 筒状织物的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CN112131724A (zh) 一种针织成形产品的三维设计仿真系统与方法
KR101078215B1 (ko) 니트 디자인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342495A1 (en) Garment Cre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490326B (zh)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Wu et al. Wearable 3D machine knitting: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haped knit Sheets to cover real-world objects
CN103866481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1689307B (zh) 针织品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90325B (zh) 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
CN101333726A (zh) 设计针织品的设计装置
CN101608377B (zh) 针织品的改进制造方法
CN102575392B (zh) 针织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JP2008291402A (ja) 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Zheng et al. Texture mapping-based virtual simulation of striped jacquard fabrics
CN102334121B (zh) 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装置和模拟方法
JP2913267B2 (ja) 横編機用のホールガーメント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