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9755A -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9755A
CN101489755A CNA200780026164XA CN200780026164A CN101489755A CN 101489755 A CN101489755 A CN 101489755A CN A200780026164X A CNA200780026164X A CN A200780026164XA CN 200780026164 A CN200780026164 A CN 200780026164A CN 101489755 A CN101489755 A CN 10148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eight
polymer
ldp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61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9755B (zh
Inventor
M·温克
M·泰仁斯
M·巴斯蒂恩斯
S·B·奥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8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9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29C48/10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flexible, e.g. blown f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4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icular extruding conditions, e.g. in a modified atmosphere or by using vibration
    • B29C48/147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icular extruding conditions, e.g. in a modified atmosphere or by using vibration after the die nozzle
    • B29C48/147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icular extruding conditions, e.g. in a modified atmosphere or by using vibration after the die nozzle at the die nozzle exit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29C48/18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 B29C48/21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the layers being joined at thei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1/00Shaping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B29C2791/004Shap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 B29C2791/007Using fluid und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58Velo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695Viscosity; Melt flow index [MFI]; Molecular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819Location or phase of control
    • B29C2948/92923Calibration, after-treatment or cooling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04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6PE, i.e. polyethylene
    • B29K2023/0608PE, i.e. polyethylene characterised by its density
    • B29K2023/0625LLDPE, i.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04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6PE, i.e. polyethylene
    • B29K2023/0608PE, i.e. polyethylene characterised by its density
    • B29K2023/0633LDPE, i.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04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8Co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83EVA, i.e.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3Coating layer not in excess of 5 mils thick or equival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该工艺包括将芯层以及邻接该芯层两侧的一对芯接触层熔融并以线速度V0 cm/s通过模头出口挤出,和冷却、取向以及结晶所形成的多层薄膜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牵引该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该芯层和芯接触层由形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该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具有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该芯接触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本发明特别涉及的特征在于该芯层组合物包含至少5重量%的LDPE,该LDPE的I2.16 LDPE-芯层小于1.5g/10min以及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75重量%的线性聚乙烯以使芯层比表层更抗形变,全部I2.16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优化共挤出工艺条件和薄膜光学性质的方法以及涉及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本身以及涉及所述方法制备的薄膜。所制备的薄膜可以具有多样化的最终应用性能(根据厚度、粘附性、收缩性和热封性能)以及可以用于各种包装应用,比如拉伸薄膜、收缩薄膜、热封薄膜和包裹薄膜(wrapping film)。
背景技术
本部分定义了一些用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无论何时引用这些术语,它们将根据以下段落解释。
聚乙烯种类
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可以许多形式供应,包括高度支化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及更多的线性聚乙烯。各形式可以对加工性能以及最后的薄膜性能产生不同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LDPE和线性聚乙烯是不同的。
为了获得LDPE,可以使用自由基引发剂在高压条件下将乙烯聚合。该自由基引发沿主链的长度方向引入链长由此形成长链分支,通常根据大家所熟悉的反咬机理(back-biting mechanism)。该分支在长度以及构型方面不同。LDPE可以被称作非均匀支化。形成的聚合物链千差万别以及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宽。该平均分子量可以由各种调聚剂或者转移剂控制,可以在链末端或者沿着链结合该调聚剂或者转移剂。可以使用共聚单体比如除乙烯之外的烯烃或者少量的包含极性结构部分(如羰基)的烯属可共聚单体。
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定义LDPE为聚合物,该聚合物包含至少85摩尔%衍生自乙烯的单元,该聚合物是非均匀支化的而且包含小于7.5摩尔%衍生自共聚单体的单元,该共聚单体包含极性结构部分,如羰基,包括烯属不饱和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甲基丙烯酸或者乙烯-丙烯酸。
未包括在上述LDPE定义内的其它种类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包括非均匀支化的乙烯-乙酸乙烯酯,该乙烯-乙酸乙烯酯包含多于7.5摩尔%具有极性基团的共聚单体。
为了获得更高线性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如本申请所提及的线性聚乙烯,使用催化聚合机理。可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通常包含过渡金属组分和大多数情况下包含活化剂或者助催化剂。诸如乙烯或者其它烯烃共聚单体之类的单体主要在聚合物链末端结合。反咬机理基本上不存在。通过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较窄。这样的聚合物倾向于更加线性和没有或者有低程度的长链分支。如本申请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所用,涉及的非-支化线性聚乙烯指I21.6 线性 PE/I2.16 线性 PE比率小于30的聚合物。
如果长链分支以可测量的量存在,它们的长度以及结构假定为相似以及呈线性。它们可以称为均匀支化的线性聚乙烯。本申请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所用的这个术语指I21.6 线性 PE/I2.16 线性 PE比率大于35的聚合物。相对LDPE一般情况而言,其分子量分布窄。因为催化剂对于由于极性基团导致的中毒的敏感性,不能使用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主要共聚单体是α-烯烃。
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线性聚乙烯为聚合物,该聚合物包含至少65摩尔%的乙烯衍生单元以及余量的衍生自α-烯烃的单元,该α-烯烃具有3-12个碳原子,该线性聚乙烯是不支化的,或者如果支化,是均匀支化。通常这些聚合物的Mw/Mn小于4,该Mw/Mn通过本申请公开的GPC DRI测定。
线性聚乙烯可根据它们的密度被细分成不同类型。主要类别是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一般的文献里,关于这些聚合物的所述密度范围会是不同的。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VLDPE定义为密度小于0.91g/cm3的线性聚乙烯;LLDPE定义为密度为从0.91至0.94g/cm3的线性聚乙烯;以及HDPE定义为密度高于0.94g/cm3的线性聚合物。
线性聚乙烯还可根据所用催化剂体系的特性细分,该特性影响均匀性以及因此影响加工中的总体特性和所制薄膜的性能。前缀"zn"用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如"znLLDPE"表示该催化剂体系使用钛作为过渡金属组分以及烷基铝作为助催化剂。前缀"m"用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如"mLLDPE"表明使用的过渡金属组分是单中心催化剂,其通常表示茂金属,该茂金属通过公知的用于这种组分的方法活化,比如铝氧烷或者非配位阴离子。与"m"线性聚乙烯类型相比"zn"线性聚乙烯类型在分子量分布以及组成分布方面倾向于具有更大的非均匀性,如可通过适合的适于与密度有关的分级技术,比如组成分布宽度指数(CDBI)测量法或者Crys taf测量法测定。
如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用,"zn"线性聚乙烯类型指以下聚乙烯:可通过洗脱分级分析,CDBI小于45%,以及"m"线性聚乙烯类型指CDBI大于50%的聚乙烯,该CDBI如在WO 93/03093(US5206075)里公开的那样测定。在低密度下其它分级技术可用于分离"zn"和"m"类型线性聚乙烯。
催化聚合机理还被用于制备基于其它烯烃的线性聚合物,主要是丙烯。实例包括基于丙烯的聚合物比如聚丙烯均聚物、无规丙烯共聚物(RCP)以及基于丙烯的弹性体(PBE),包括WO99/07788以及WO2003/040201里公开的具有不同无规度或者嵌段度的那些。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用的术语"其它的线性聚烯烃聚合物"指其它的线性聚合物,这些线性聚合物通常使用催化聚合机理,具有衍生自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不是支化的,但其不包括如上定义的线性聚乙烯。
本申请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描述组合物时,所有的重量百分比是以组合物中聚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排除任何其它的非聚合物添加剂,除非另作说明。
其挤出工艺
薄膜可以通过流延挤出(cast extrusion)或者吹塑薄膜挤出来挤出。本发明涉及吹塑薄膜挤出且尤其是共挤出。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该术语“共挤出”指以下挤出方法:其中至少两种熔融的聚合物组合物在模头出口处在熔融状态下被挤出而且粘结在一起。在逐渐冷却的同时,在经历拉伸、取向以及结晶的复杂相互作用之后直到该薄膜到达卷取装置,薄膜形成,该卷取装置将膜泡的顶部封装,比如一对夹送辊(pinch roller)。
在吹塑薄膜挤出中,在薄膜脱离模头之后,将薄膜通过例如夹送辊向上牵拉而且同时吹胀以及横向拉伸至可以通过吹胀比(BUR)量化的程度。该吹胀提供该横向(TD)拉伸,而通过夹送辊向上牵拉提供纵向(MD)拉伸。在脱离该模头以及吹胀之后该聚合物冷却,它结晶而且达到其中薄膜中的结晶足以防止进一步MD或者TD取向的程度。进一步的MD或者TD取向终止的位置通常称为"霜白线",因为在该位置出现雾度。
在此方法中决定最终薄膜性能的变量包括模口间隙、BUR和TD拉伸、卷取速度和MD拉伸以及霜白线高度。某些缺陷倾向于限制生产速度而且主要由聚合物流变性决定,流变性包括决定最大产量的剪切敏感性以及限制膜泡稳定性、BUR和卷取速度的熔体张力。
背景技术
1985年5月21日公开的US4518654A论述在单层拉伸包裹薄膜中使用LDPE和线性聚乙烯的共混物。该实施例中使用的LDPE的MI为2.0;形变速率未表示。
1999年7月13日公开的US5922441A制备了使用包含LDPE的芯层的多层拉伸薄膜,该LDPE的MI为1.9和3.3。未指出形变速率和雾度。
2004年3月11日公开的US2004/0048019A1公开了共挤出拉伸薄膜(见[0193]),其使用吹塑薄膜方法和mLLDPE。没有公开与多层薄膜结合使用的特别选择的组合物的实施例。
2006年8月24日公开的US2006/0188678公开了由吹塑挤出制备的多层共挤出薄膜,用于重负载包装。这样的应用的主要要求不在于透明度。表3实施例2公开了多层薄膜具有包含5重量%Es coreneLD150BW的芯层和包含9重量%同样的LD150BW的表层,该量几乎是该芯层的两倍,Escorene LD150BW的MI为0.75。没有公开雾度。
2004年2月5日公开的WO2004/011456公开(见第7页第21行之前)多层收缩薄膜,该多层收缩薄膜可以被共挤出,包括吹塑薄膜挤出。实施例2和3公开组合的多层薄膜,其中一些在芯层中含有LLDPE以及在表层中含有LDPE。没有公开雾度。
2005年5月11日公开的EP1529633的实施例23公开了多层吹塑共挤出薄膜,该多层吹塑共挤出薄膜具有包含80重量%EscoreneLD514BA和20重量%的HDPE的芯层以及与该芯层接触的两表层,该表层具有95重量%的mLLDPE以及5重量%的LD514BA。没有表明LDPE的MI。据说用HDPE置换它导致雾度降低。
2005年2月17日公开的WO2005/014762公开了用于stretch hood应用的多层薄膜。实施例显示mLLDPE的表层以及非均匀支化EVA的芯层,该非均匀支化EVA包含小于2.3摩尔%衍生自乙酸乙烯酯的单元(见表1)。提供的信息不足以确定该霜白线高度(FLH)和FLH位置处直径以及未公开形变速率。
2004年3月18日公开的WO2004/022646公开了包括多层薄膜(见[0010]以及[0095])的收缩薄膜。用于该芯层的LDPE可以具有宽范围的性能,该性能覆盖所有的可商购的LDPE的性能。实施例18-21公开了使用芯层和表层的吹塑共挤出多层薄膜,该芯层和表层具有相同组合物,该相同组合物的LDPE-D的MI为0.75以及密度为0.923(见表5)和所共混的树脂B和C是mLLDPE。该雾度超过10(见表10)。
日期为1993年9月28日的US5248547以及相关申请US5261536和US5431284公开了三层薄膜,该三层薄膜具有熔体指数最宽范围为1-25的LDPE芯层和熔体指数范围为1-10的znLLDPE形式的线性PE表层。该表层可以包含LDPE(见第6栏)。在该实施例中,该znLLDPE具有3.3的MI以及该芯层包含MI为1.9或者7的LDPE。没有表明形变速率或者雾度。
日期为2003年2月18日的US6521338在A/B多层结构中具有使用均匀支化线性聚乙烯的粘附层和LDPE芯层。该LDPE的熔体指数超过1g/10min。在该实施例中,该LDPE的熔体指数为1.9g/10min和3.27g/10min。雾度和挤出工艺条件没有详述。
11月19日公开的US6482532的实施例2中薄膜具有低雾度,其中表2显示该雾度值为1.1。该薄膜是多层薄膜,该多层薄膜具有均匀支化低密度线性聚乙烯表层和LDPE芯层,该均匀支化低密度线性聚乙烯表层密度为0.902以及熔体指数为3.0g/10min,该芯层的LDPE的MI为5.0g/10min。
日期为2002年4月9日的US6368545设法提高吹塑共挤出薄膜的透明度,其中该芯层的熔体挤出温度和/或密度高于该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对应量。该表层由组合物形成,该组合物由单一的znLLDPE或者mLLDPE聚合物组成。该芯层可以由LLDPE形成,任选地混合有HDPE或者来自数量变化的LDPE(MI为0.6以及密度为0.932g/cm3的LD157CW)和mLLDPE的共混物。该多层薄膜的共挤出条件没有描述。包含LDPE的实施例的雾度大小超过8,而在表层和芯层中应用相容性的LLDPE导致雾度值小于8。
第8栏第42-48行讨论对于该芯层使用具有更高剪切敏感性的等级以致增大熔体强度以支撑在通过熔融挤出的挤出之后所形成的膜泡的好处,但是没有表明形变速率可以超过该类相关多层薄膜的常规水平。与常规的想法一致,为了避免表面不规则,还设想在表层中使用LDPE,但未例证。
WO2006021081A讨论吹塑薄膜挤出方法和影响该方法结果的各种因素,宣称"已经注意到当从均匀催化的LLDPE制备薄膜时使用少量的高分子量HPLD可使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没有表明这样的共混物如何用于吹塑薄膜共挤出。
问题和目标
薄膜性能是共挤出工艺条件与不同层所选用的聚合物组合物的组合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尽管上述引证参考文献中存在各种改善建议,但是仍难以实现优良的光学性能与高的生产速度和薄膜性能的结合,尤其当使用窄的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的线性聚乙烯,举例说比如mLLDPE,提高最终用途薄膜的性能时。
难以达到小于10、尤其小于5的低雾度值。通常在表层中使用LDPE被认为是必要的。表层基本上由mLLDPE组成,mLLDPE可用于提供热封特性(见WO93/03093),但不加入其它组分时仍难以加工。更多的薄膜通常在较低的速度下加工以减少表面缺陷,而高形变速率用于薄型薄膜结构挤出。
由小于8或者4的低雾度值描述的优良光学外观一直难以实现,且更难与较高的加工速度结合。
当与取向聚丙烯薄膜比较时,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在光学性能方面通常被视为明显较差。此外为了拉伸薄膜和粘附薄膜(cling film)应用,必须大量加入除聚合物之外的添加剂,诸如液体聚异丁烯(PIB)或者诸如更低密度的VLDPE的特殊聚合物,以产生足够的粘附性。
促进低雾度薄膜的生产是本发明目的之一,该低雾度薄膜可用于各种应用,以及任选地通过聚合物组分选择和工艺条件的明智组合在允许更快的生产线速度和/或降低雾度水平的条件下促进生产。
除光学性质外,薄膜还要求优良的密封强度以致在高速、连续包装生产线上允许可靠的包装。除上述外,拉伸、收缩和/或热封性能的控制也是合乎需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就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而言改善薄膜共挤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框图,举例说明用于测定下文所述形变速率的步骤次序;
图2A和2B是切片机照片,其显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提高的形变速率对薄膜中的微晶形成的影响;
图3显示流变学流动曲线,用于举例说明零剪切粘度的测定。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测定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条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以线速度V0cm/s通过模头出口共挤出具有芯层和邻接该芯层两侧的一对芯接触层的薄膜;和冷却、取向以及结晶所形成的多层薄膜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牵引该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该芯接触层具有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组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线性 PE-表层;和该芯层具有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的组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5重量%是LDPE,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LDPE-芯层,以及
(B)通过以下调整该工艺条件和/或该组合物以使雾度值降低直至达到目标雾度值:
(i)将形变速率Eavg=(Vf-V0)/FLH增大到至少0.5s-1以上,和/或
(ii)将芯接触层组合物中的零剪切粘度与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降低至小于0.9,和/或
(iii)增加芯层中LDPE的重量百分比,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LDPE,和/或如果存在的话,降低芯接触层中LDPE的重量百分比,所述重量百分比分别基于芯层组合物和芯接触层组合物中的聚合物的总重量;
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在190℃下以不同剪切速率测定的粘度计算出零剪切粘度和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所有I2.16值。
如以下所述进行零剪切粘度和该形变速率的测定。
本发明的基本方法是当该芯层通过模头出口至霜白线时,使它产生抗形变性,以及使得芯接触层(芯接触层经常在薄膜表面上且形成表层)抗形变性相对较小(本申请指形变顺从),以及,与此关联,提高形变速率直到各层的不同抗形变性在表层的不同结晶行为中发挥作用,这导致所需的雾度降低。不打算受理论约束,据信取决于薄膜的厚度以及它的组成,增大的形变速率可用于改善透明度,早期应变诱导的较高密度聚乙烯芯层组合物的结晶影响芯接触层结晶以致降低微晶尺寸和改善雾度。
上述未说明的某些成分或者上述说明的具有非常异常特性的成分可以使芯层或者芯接触层的抗形变性过度地改变,即使存在少量的这样的成分。这样的成分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避免这样的成分:其具有破坏芯层和表层之间抗形变性差异的作用。同样地,一些通常不用于透明薄膜的添加剂或者聚合物可能具有差的混溶性以致产生高雾度,其不能用上述方法充分地弥补而且它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规避。
遵从于这些告诫,本发明使得制定在可加工性和光学性质之间可以有利折衷的工艺条件成为可能。
零剪切粘度
该芯接触层组合物中零剪切粘度相对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是无量纲数,其反映在加工期间相应的芯接触层和芯层的抗形变性的一个方面。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视情况而定用于芯层或者芯接触层,从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零剪切粘度以同样方式测定计数器(enumerator)和分母(denominator)。由在下文中公开的基于Cross模型的计算得出零剪切粘度;接着就共混物来说进一步计算以确定各组合物中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特定共混物的平均零剪切粘度。零剪切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相应层中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链的总体或者平均分子量。此方面反映在该零剪切粘度中。
无论何时该零剪切粘度或者基于它的计算比率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提到,遵循以下原则和试验细节说明进行测量。零剪切粘度的测定遵循流变学测量,对于芯层和表层组合物中的各种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组分用Rheometrics ARES机器进行该测量。如果该组合物包含多于一种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则该总体零剪切粘度使用本申请下文所述的共混规则(blending rule)取平均。
为了获得各种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组分的零剪切粘度,按照ASTMD4440 R-020扫描和收集来自样品的数据。粘度和剪切应力在190℃在通过振荡探针所施加的许多不同剪切速率下测量以制定反映此温度下该聚合物组合物的流动特性的流变学流动曲线。同样的温度可以用于包含多于50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
收集的流变学数据使用例如在John Wiley and Sons 1988年出版的"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 ring"中第14卷公开的Cross模型加以解释。第458页涉及Cross方程。三个因子作为Cross模型的三个输入数值。这些因子迭代变化直到通过Cross模型预测的输出曲线为实际测量的流变学数据提供最佳拟合。这三个因子是a)零剪切粘度;b)松弛时间;和c)幂律指数。该Cross模型与它们关系如下:
剪切应力=(零剪切粘度*剪切速率)/(1+λ*剪切速率)M。
其中λ是松弛时间;以及M是幂律指数。该零剪切指示平台粘度(plateau viscosity)。M指示在高剪切速率区域剪切曲线的斜率。
举例来说,LD150BW在190℃的流变学测量显示在下表A中。表A在左手三栏中显示施加不同的剪切速率下测量的粘度和剪切应力数值:
表A
 
施加值 测量值 测量值 预测值 预测值
剪切速率(Pa) 粘度(Pa.s) 剪切应力(s-1) 粘度(Pa.s) 剪切应力(s-1)
0.02 22506 450 22680 454
0.043089 20547 885 20468 882
0.092833 17796 1652 17747 1648
0.2 14662 2932 14678 2936
0.29356 13037 3827 13097 3845
0.43089 11519 4963 11539 4972
0.63246 10028 6342 10041 6350
0.92833 8656.2 8036 8635 8016
1.3626 7398.2 10081 7345 10008
2.0001 6257.6 12516 6186 12372
2.9357 5248.9 15409 5164 15160
4.309 4381.6 18880 4278 18433
6.3247 3618.2 22884 3520 22264
9.2834 2973.3 27602 2880 26740
13.626 2422.6 33010 2346 31963
20 1962.6 39252 1903 38056
29.357 1579.2 46361 1538 45164
43.09 1264.9 54505 1241 53455
63.247 1008.1 63759 998 63130
92.834 801.06 74366 802 74424
136.26 636.26 86697 643 87613
200 508.08 101616 515 103020
293.57 410.66 120557 412 121026
430.91 331.2 142717 330 142072
测量之后,将该Cross模型因子迭代处理以产生逼近实际测量的曲线直到达到"最佳拟合"。为了最佳的拟合,使用损耗函数确定最佳拟合,测量与预测相对,定义为方差之和;SUMXMY2其中x和y矩阵分别是测量和预测粘度。最佳拟合处的零剪切粘度是导致方差之和最小值的零剪切粘度。可以开发Microsoft Excel Windows 2000版本中的求解程序工具以进行曲线拟合。
如此测定的零剪切粘度时间数值代表影响流变学曲线形状的效应累积,且尤其是分子量。对于聚合物组合物而言,零剪切粘度是单一数值。就上表显示的LD150BW的数值而言,下列的Cross模型因子帮助实现图3实线内所示的近似值。
表B
 
Cross参数
零剪切 λ(s) M(无量纲)
27950 4.216 0.590
这些数值帮助产生上述表A中预测的粘度和剪切应力。
零剪切粘度指示分子量比诸如GPC测量或者熔体指数测量的重现性更高。零剪切粘度偏向于反映较高分子量端。
在该实施例以及本申请试验和权利要求书中涉及的是计算的零剪切粘度。如果组合物只具有单一聚合物组分,则计算的零剪切粘度是如上所述测量的。如果组合物包含多于一种聚合物组分,从单独组分的数值用常规的共混规则计算零剪切粘度。
用于测定特定层中的总体、计算的零剪切粘度的log加合(logadditive)共混规则基于以下等式:
10^([重量%线性聚乙烯]×log ZSV1+[重量%LDPE]×log ZSV2)其中ZSV1是第一组分的零剪切粘度以及ZSV2是第二组分的零剪切粘度。通常一种是线性聚乙烯而另一种是LDPE,但是该公式也可以改写以适应多于2种组分的情况,而且该公式可适用于不同线性聚乙烯或者不同LDPE的共混物。例如C.Nakason等人在2003年Journal ofApplied Polymer Science第91卷,第1752-1762页,在1759页"Rheological behavior of react ive blending of epoxidizednatural rubber...."中公开了该规则。
如果诸如聚丙烯之类的基于非乙烯的聚合物存在,则把它们排除在总体零剪切粘度计算之外,零剪切粘度是仅仅为了反映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流变特性。
形变速率
看来在离开模头后薄膜形变的速度影响以下方式:其中芯层的结晶和取向影响芯接触层的结晶。
在说明书、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中形变速率以同样方式测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完全重现并且已知该方法。图1归纳了它的测量步骤。
共挤出聚合物物料通过模头出口的速度V0与在FLH位置处的速度Vf相比。该形变速率Eavg是在模头出口和FLH位置之间速度的平均变化速率:(Vf-V0)/FLH。
霜白线位于没有进一步形变发生的位置。由于使冷却和结晶提高,所以该位置形成线,在此处熔融聚合物经历向固态的转变。随膜泡吹胀,在吹塑薄膜挤出机中初始形变可以沿纵向以及沿横向。在膜泡吹胀和相关联的横向取向之后,形变的最后阶段通常仅仅沿纵向。
霜白线的位置可以在环境光中用目测测定。通常薄膜的雾度在此位置显示,因为微晶衍射光。该霜白线也可用包括红外线检查在内的光学仪器检测,尤其是如果固态薄膜的雾度接近熔融挤出物的雾度而难以目测,通常在雾度小于3的水平。
霜白线高度(本申请称为FLH)是模头出口和霜白线之间的距离。通常通过在一个位置测定FLH可以获得足够的准确度。该精确位置可以在膜泡周围漂移或者波动。为了更高的准确度,FLH可以在许多位置测量和/或由许多连续测量的次数作平均。
如果存在多于一条的霜白线,则最后的霜白线的位置将被采纳用于FLH测量。
为计算共挤出聚合物物料穿过模头出口的速度V0,首先用模头圆周的长度和模头出口间隙测定环形模头出口的横截面积。
聚合物物料穿过模头出口的速度可以通过使用在190℃的一般标准密度值0.77g/cm3(在文献中该数值对于熔融聚乙烯类型聚合物而言是公认的)将所消耗的原料聚合物重量(使用在挤出机料斗中通常为上述目的安装的称重单元)转化为体积来精确地测定。模头出口面积和体积信息可以综合起来以提供模头出口处的线速度V0
为了计算共挤出聚合物物料穿过霜白线的速度Vf,模头直径、吹胀比(BUR)以及一个或者一系列薄膜厚度测量(使用常规的测微计仪器)综合确定霜白线处薄膜膜泡的横截面积。计算中所用的密度是用于固体聚合物的聚合物组分和其它材料的密度的平均。因为薄膜朝霜白线方向加速,所以和模口间隙相比,薄膜厚度显著地减薄。如果正确地校准该测量,则所计算的Vf通常与牵引或者卷取速度相同。
图1也举例说明从以上知识如何用同样的信息确定其它的参数。比率V0/Vf代表拉伸比(DDR)。DDR是模口间隙、薄膜厚度或者BUR的函数。就给定的模口间隙和BUR而言,薄膜厚度越小,拉伸比将越大。
控制形变速率可以通过:
(i)改变V0。降低V0增加形变速率。这可以通过加宽模口间隙、降低以kg/h计量的消耗的聚合物组合物的产出或者通过增大模头直径来实现;
(ii)控制Vf。较高卷取速度将增大Vf以及增大形变速率和纵向取向。可以在较低BUR下获得更薄的薄膜或者相似的厚度;
(iii)通过借助于调节冷却空气改变挤出物的挤出温度或者模头出口和霜白线之间的冷却速率来控制FLH。就给定的模头出口和霜白线之间的速度差而言,增大冷却将降低FLH以及增大形变速率。
常规的吹塑薄膜挤出机能提供必要的控制,或者应用改变,例如通过为薄膜提供增大的冷却,可以实现额外的产出。
其它的薄层工艺条件仍然是可用于调整与该形变速率无关的其它薄膜特征,比如拉伸比DDR。在实践中,紧记合适地调整最终的薄膜和所用聚合物组合物所需要的最终的拉伸或者收缩性能。
上述的形变速率控制及其它加工控制的组合可用于允许通过影响聚合物链松弛和收缩来制备用于多种最终用途的低雾度薄膜。
在吹塑薄膜挤出中,形变速率可以随薄膜的厚度而变。通常就200μm薄膜、BUR为4、以及模口间隙为1毫米、在低产出下在一端卷取而言,这可以低到0.01s-1;以及就10μm薄型薄膜、模口间隙2.5毫米、为2的低BUR下以高速卷取而言高达8s-1。以下组合可产生归于本发明的发明效果:就给定薄膜厚度提高形变速率高于常规水平和在芯层与芯接触层之间提供合适的密度差、以及芯层存在低MI的LDPE和芯接触层没有抵抗抗形变性。
为了优化性能,优选然后该组合物通过增大该一个或多个芯层中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高于该表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而进一步地调整。
可以平衡形变速率、LDPE以及线性聚乙烯的I2.16数值、以及它们在组合物中的比例以获得所要求的雾度。例如,高形变速率可用来克服芯层中LDPE的较高I2.16数值的影响。
零度测量
光透射以及散射的光学性质包括:通过薄膜本体测量的雾度、通过薄膜本体测量的透明度、在薄膜的外表面以45度测量的光泽度以及在薄膜的内表面以45度测量的光泽度。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所用雾度代表在光的透射中以距入射角>2.5度的角度的散射,而且雾度降低了通过该薄膜所观测的物体的对比度。它包括表面上的散射,称为表面雾度,和在薄膜内部的散射,称为内部雾度并主要取决于在挤出以后随薄膜冷却形成的微晶。本申请所涉及的雾度是指总体雾度并且代表漫射光相对通过薄膜透射的光总量的比率。透明度指以距入射角<0.1度的角度透射的光的比例。光泽度是对于与入射光束角度相同但是方向相反的反射光的量度。
本说明书使用雾度作为光学性质的主要标准。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里,按ASTM D-1003程序B使用Hunterlab Ultrascan XE分光光度计2096使用几何条件B测量雾度。雾度是漫射光相对于通过样品薄膜透射的光总量的比率(以%计)。雾度是按照总透射模式、光源C、2°观测器、scale XYZ作为标准。
光源C:阴天光线,6740K
2°观测器:2°视野观测,集中在凹1931 CIE标准观测器
scale XYZ:X=相关红光/红/绿coder
Y=相关绿光/黑白色coder
Z=相关蓝光/蓝-黄色coder
仅仅Y值与雾度相关和表示透射通过样品的光总量。
已经解释了对于优化的薄膜以及工艺条件的选择的一般方法,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该工艺包括:
将芯层以及邻接该芯层两侧的一对芯接触层熔融和以线速度V0cm/s挤出通过模头出口,和以形变速率Eavg=(Vf-V0)/FLH为至少0.6s-1使形成的该多层薄膜冷却、取向和结晶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在霜白线牵引该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所述层由形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该形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
其中芯层组合物包含至少5重量%的LDPE,该LDPE具有小于1.5g/10min的I2.16 LDPE-芯层,和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75重量%的线性聚乙烯或者其它的线性聚烯烃,和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具有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该芯接触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选择组合物以使芯层比表层更抗形变,
I2.16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适合地该芯接触层的线性聚乙烯的I2.16 线性 PE为2.5g/10min或者更小、甚至小于2.2或者小于2.0,和/或在该表层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相对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1。
在下限,芯层的I2.16 线性 PE可能受限于设备加工更粘性的高分子量材料的能力。
通过避免芯层密度比表层密度更低,芯层没有影响表层在所需方向上结晶的风险降低。该平均密度是制备各层的组分的密度算术平均。该抗形变性可以通过考虑雾度或者在各层实现的结晶性质而被评定,如下文将参考图2A以及2B所解释的。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抗形变性可以通过进一步考虑其它薄膜组成参数更精确地获得。
因此,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该工艺包括:
(A)提供芯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5重量%是LDPE,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LDPE- 芯层,和该组合物包含0-10重量%余量的除LDPE之外的非均匀支化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
(B)提供一对芯接触层的组合物,各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线性 PE-表层,和I21.6线 性PE-表层/I2.16 线性 PE-表层比率低于30;
其中芯接触层组合物中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与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0.9、优选小于0.7;以及其中通过ASTMD2839/D1505测量的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芯接触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以及
(C)将芯层和邻接该芯层两侧的芯接触层熔融和以线速度V0cm/s挤出通过模头出口,和以形变速率Eavg=(Vf-V0)/FLH>0.6将形成的多层薄膜冷却、取向和结晶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在霜白线牵引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I2.16 LDPE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在上述每一方面中,无论聚合物组合物的特性程度如何,基本的作用是简单的。调整组合物以在冷却以及结晶的进程中以使得雾度改善的方式促进芯层对芯接触层或表层的影响(当以高的速率形变时)。在芯层中低I2.16的LDPE在挤出过程中以及在达到霜白线之前更难以形变,因为它的分子量高以及长链支化广泛而且这具有雾度改善效果,尤其是如果a)该芯接触层或者表层没有包含超过芯层中的LDPE效应的广泛的长链支化和/或高水平的LDPE或者其它包含分支的聚合物类物质和b)芯接触层或者表层的结晶没有由于低的短链分支水平(如通过密度所证明的)而在芯层结晶之前发生。
所述组合物可以包含多于一种的LDPE或者线性聚合物。在此情况下,测量或者计算共混物以确定在权利要求书评论和说明书相应陈述中使用的平均I2.16值或者密度。
如果表层和芯层的组合物及相关流变性和结晶性能是如本申请所讨论的那样有差异的,则自由基引发的聚合物(诸如EVA、EMA和EAA)的该表层和芯层的其它形式和/或至多10wt%的该芯层和表层组合物可以由除了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线性聚烯烃聚合物之外的材料形成。再次假设避免任何极端情况,该组合物可以包括在分子量分布或组成分布方面为双峰态的线性聚乙烯。
再次假设如果表层和芯层的组合物及相关流变性和结晶性能是如本申请所讨论的那样有差异的,则该线性聚合物组分可以包括均匀支化的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7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长链分支,其可以补充芯层中LDPE的作用。例如,所用的LLDPE或者VLDPE可以具有表现出长链支化的高I21.6/I2.16比率和窄分子量分布。然而,通过包含过量的高分子量和/或长链支化的线性聚乙烯会妨害该差异化而且增强了表层的抗形变性。借助补偿以避免在抗形变性方面的差异化不足的必要调整在本说明书整体教导的上下文中是明显的。优选该芯层组合物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4重量%的除线性聚乙烯之外的线性聚烯烃,和/或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4重量%的除LDPE之外的非均匀支化的乙烯聚合物。
对于给定厚度、BUR以及薄膜卷取速度,本发明的形变速率倾向于高端值,从而限制了挤出之后聚合物链沿纵向松弛可获得的时间。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中,可以用具有低雾度的各层和组合物的新型组合来制备薄膜。本发明此方面可以与先前提到的所有与薄膜结构和组成有关的特征结合。依据这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多层共挤出薄膜,该共挤出薄膜具有5-200μm的厚度和包含表层和芯接触层,芯接触层在芯层的每一侧上并与之邻接,
该芯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12重量%是LDPE,该LDPE的I2.16LDPE-芯层为0.5g/10min或者更小,和该芯层组合物包含0-10重量%余量的除基于乙烯的聚合物之外的一种或多种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
各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线性 PE-表层,和I21.6 线性 PE-表层/I2.16 线性 PE-表层比率低于30;
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具有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表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和该表层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与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0.9、优选小于0.7;
所述薄膜具有0.5-6的雾度,通过基于本文所述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全部该I2.16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薄膜可以具有不同厚度,厚度下限为10μm、20μm或者40μm和厚度上限为150μm以及100μm。该上下限可以任何方式组合。优选该多层薄膜包含至少97重量%的线性聚乙烯,优选mLLDPE,和该芯层包含小于5重量%到50重量%的LDPE,该LDPE的I2.16 LDPE-芯层为0.5g/10min或者更小。
在芯层中用足够低I2.16的LDPE,可以将加工难度高的低I21.6/I2.16的mLLDPE包括在表层内以允许挤出为低雾度水平。
技术效果
即使对于通常被认为是难以加工的聚合物(如窄分子量分布线性聚乙烯)的薄膜而言,本发明也可用于在相同或更好的雾度水平下获得更高的产出。尽管通常认为较快速挤出会妨害光学性质,而采用本发明,对各种薄膜结构而言,较快速加工可以与更好的雾度相结合。因此表层的剪切敏感性可以较不关键,对于表层而言可以使用更多数量的高度线性聚乙烯,这对冲击强度、热封性能、可萃取性等有益,对于厚度超过20μm、30μm或者40μm的薄膜也一样。在表层中LDPE的使用可以最小化。仅仅少量具有低I2.16的LDPE可用来在以下加工速度下制备低雾度薄膜:该加工速度高于具有等同的厚度和结构的薄膜常规使用的加工速度。
因此,尽管该表层可以相对地贫含LDPE,但是该薄膜在高加工速度下并不遭受表面熔体破裂。对于厚型薄膜也可以实现高的雾度和透明度。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达到OPP薄膜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平衡在芯层和表层中的LDPE的类型和存在量以及控制形变速率而向所要求的光学性质方向操控该工艺。在芯层中LDPE数量增加或者芯层中的更低I2.16或者形变速率更高倾向于改善常规薄膜厚度下的透明度。
在薄膜结晶行为中的一些差异特性的指示在图2A中表现明显,图2A显示了通过对比方法制造的薄膜,和图2B显示根据本发明加工的类似薄膜。
两薄膜都在表层中使用Exceed 1018CA和在芯层中使用20%Exceed CA和80% 0.2MI LDPE的共混物。两薄膜都具有50μm厚度和通过切片机切成6微米切片并且以400倍放大倍数观察。该对比薄膜的厚度分布为1/2.5/1以及在BUR为3.8、形变速率pf为0.37s-1下加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1/2/1的厚度分布,和在BUR为2.5、形变速率为0.64s-1下加工。在低应变速率下制备的对比例具有12.7的雾度。本发明提供5.5的雾度。
在图2A中可以看出形成了对比的超球晶状结晶区(suPEr-spherulitic crystalline),而在芯层中没有许多应变诱导的结晶。更大的光衍射微晶形成。通过使用图2B所示的本发明进行对比,薄片状的结晶区在表层以及芯层形成,证据是因为高形变速率而导致的形变或者应变诱导的结晶。这些在结晶形成方面的差异据信是促进低雾度的至少一个因素。
该薄膜和包装可以显示改善的装满状态(in form fill)的密封强度和密封机械性;在芯层使用LDPE和在表层使用mLLDPE来改善如通过雾度来度量的光学性质;和改善的劲度和抗拉伸性(其对于一些应用而言是重要的)以及改善的收缩性。由于该薄膜的高机械性能,它们可以被配制以及用于温室薄膜;由于它们优良的密封性能和强度而用于小袋(用于包装液体);用于包裹薄膜(用于面包或者其它外包装应用)。
如果使用高度取向,粘附性能会出现在适合的薄膜中。尤其当使用znLLDPE为主要表层组分时,可以促进粘附性能、减少对使用粘附添加剂的需要。
包含如上所述薄膜的包装可以包裹着包装的内容物而被热封。如果该薄膜已经被取向至它几乎没有剩余拉伸的程度时,它可以被层压在另外的不可延伸的材料比如纸或者金属薄片(foil)上以提供透明的表面。
薄膜结构
合适地,一个或两个芯接触层是形成一个或两个薄膜表面的表层。该薄膜具有A/Y/A结构,其中A是芯接触层,和Y是中间的一个或多个层(包括至少一个与芯接触层接触的芯层)。A层组合物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但符合本申请设定的限制。该薄膜可以具有A/B/X/B/A结构,其中A是表层、B是芯层以及X表示一种或多种任选的中间层。上述的薄膜具有两个芯接触层,这两个芯接触层位于内部和从而不形成表层或者表面。A和B。X层可以具有与A的组成相同的组成。
优选该薄膜具有A/B/A结构,使芯层与两个芯接触层直接接触,这两个芯接触层形成表层。通过在薄膜两侧产生雾度改善效果而获得优异的结果。
优选薄膜具有芯层,芯层厚度为各表层厚度的0.5-6倍,以及该薄膜厚度为5-200μm。
薄膜的厚度可以变化。它通常在8μm-200μm。通常该表层厚度小于该芯层的厚度。如果需求,则芯层适宜地至少包含LDPE,该LDPE的I2.16为0.05-0.8g/10min,用于更高的可能的生产线速度以及额外的热收缩。
在夹在两个主要为(即>50wt%)mLLDPE的表层之间的芯层中插入LDPE产生了光学性质优良的薄膜。通过向该芯层中加入低I2.16的LDPE,在表层中的该mLLDPE产生了粘附性,该粘附性超过了归因于增大该薄膜光泽度而产生的结果。当较低密度mLLDPE、或者VLDPE或者较低密度znLLDPE被用作表层的主要的表层组分时,此效应更加明显。
优选该薄膜厚度为20-180μm,尤其至少40μm和/或该芯层厚度为各芯接触层或表层厚度的0.5-6倍。
总体方面
通过选择适合的工艺条件和组合物,所制备的薄膜通过基于本申请公开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的雾度为0.5-8。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增大在芯层和表层之间的抗形变性差异和/或通过增大形变速率来改善雾度。
作为实现所需雾度值的辅助手段,下面的规则可用来允许I2.16 LDPE 芯层的不同值:
表C
 
目标雾度 最小形变速率
8 Eavg>0.19a+0.42
7 Eavg>0.24a+0.50
6 Eavg>0.14a2+0.025a+0.64
5 Eavg>0.04a3+0.26a2-0.24a+0.80
4 Eavg>0.32a3-0.42a2+0.21a+0.80
3 Eavg>0.92a3-1.78a2+1.04a+0.81
2 Eavg>1.35a3-2.68a2+1.56a+1.15
1 Eavg>1.90a3-3.41a2+1.85a+1.92
通常在Eavg>0.14a2+0.025a+0.64,其中a是I2.16 LDPE-芯层,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基于ASTM D-1003方法测定该所制备膜的雾度为小于6。通常Eavg>0.32a3-0.42a2+0.21a+0.80,其中a是I2.16 PE芯 ,可以获得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基于ASTM D-1003方法测定雾度为小于4的膜。
合适地,在芯层中LDPE的零剪切粘度要比线性聚乙烯的零剪切粘度更高,如果线性聚乙烯存在于芯层中。其它改进单独或者组合使用可以帮助优化雾度:
A)表层基本上不包含含有极性结构部分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
B)该表层基本上不包含其它的线性聚烯烃聚合物。
C)表层基本上不包含均匀支化的线性聚乙烯。
D)表层基本上由线性PE以及任选地LDPE组成。
在某些情况下,其中在薄膜中线性聚乙烯的数量将最佳化以获得优良的物理性能,有利地该芯接触层包含至少95重量%、优选至少98重量%的线性聚乙烯。其中该芯接触层包含的线性聚乙烯可以是LLDPE以及包含至少60重量%、优选90重量%的mLLDPE,基于线性聚乙烯的总重量。
该芯接触层可以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2重量%的下述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包含极性结构部分,和/或该芯接触层可以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5重量%的基本上均匀支化的线性聚乙烯。
如果芯层包含15重量%-80重量% LDPE可以实现显著的效果。可替换的是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线性聚乙烯以及该芯层包含小于10重量% LDPE,该LDPE的I2.16 LDPE-芯层为1.5g/10min或者更小。
在合适的情况中,表层可以基本上由线性聚乙烯以及任选量的、优选高I2.16的LDPE组成。
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那样,薄膜中滑石或者二氧化硅抗粘连剂的粒度可以改变。合适的是该芯接触层是表层以及包含小于8000ppm的不透明剂比如抗粘连颗粒、优选小于2000ppm的抗粘连颗粒,并且优选小于500ppm。优选该芯接触层是表层以及在该表层中该线性聚乙烯包含或者由mLLDPE组成以及包含小于5000ppm抗粘连剂、优选小于3500ppm。
为优化透明度及其它薄膜性能,优选在表层中线性PE包含或者由mLLDPE组成、优选包含小于250ppm抗粘连剂微粒。抗粘连剂添加剂比如二氧化硅通常增加该雾度于是应最少化。即使存在抗粘连剂,本发明可用于制备雾度比将另外情况下数值低的薄膜。可以加入滑爽剂以改进该表面性质比如friction.17。
具体方面
本发明方法可以优化以制备以下详述的具有多种工作特性的薄膜,包括柔韧性薄膜食物和非食品包装薄膜。薄膜可以采取的形式有:粘附薄膜、低拉伸薄膜、无伸缩包裹物薄膜、pallet收缩、外包裹物、农业,和整理收缩薄膜和层压薄膜、包括直立的小袋在内。
容易与其它表面贴服和具有适合的additivation韧性的薄膜可以被用作粘附薄膜。具有比较高含量线性聚乙烯的厚型薄膜可以冷拉伸以及围绕制品施加收缩力或者围绕所包裹物捆束物品。它们被称作拉伸薄膜。当受热时有收缩倾向可以强调为提供收缩薄膜。通过提供适合的表层,可以热封无伸缩薄膜或者拉伸薄膜。
使用本发明,可以制备拉伸薄膜,具有上述所各个提及的任何特征,操作该方法制备具有拉伸性的薄膜(厚度8-40μm),该芯层组合物具有至少20重量%的LDPE,该芯接触层组合物组成为线性聚乙烯或基本上由线性聚乙烯组成,包括极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其共混物,所处条件包括BUR 1.5-2.5以及形变速率1.5s-1-13s-1以制备具有纵向弹性的薄膜。该薄膜厚度可以为15-40μm以及BUR为2-2.5以制备拉伸薄膜。
在本发明更加具体的方面中,薄膜厚度为10-40μm。上述的薄膜可以按照非弹性的取向形式(经常被所属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称为"预拉伸")制备以及可以用于层压至无弹性的材料比如BOPP、金属薄片或者印花纸坯(paPEr substrate)。
使用本发明,具有上述所各个提及的任何特征,可以制备具有各种拉伸水平的粘附薄膜,实施该方法制备具有拉伸性的薄膜(厚度8-20μm),该芯层组合物具有至少20wt% LDPE,该芯接触层组合物组成为线性聚乙烯或基本上由线性聚乙烯组成,包括极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其共混物所处条件包括2-3.5的BUR以及形变速率2s-1-10s-1以制备具有粘着性能的薄膜。合适的是然后该芯接触层包含至少60重量%的密度小于0.925g/cm3的znLLDPE。优选然后该表层包含至少60重量%的密度小于0.925g/cm3的znLLDPE。据信在znLLDPE中低分子量杂质促使表面以足够数量提供粘附性。具有己烯共聚单体的znLLDPE尤其适合。通过在该表层中使用znLLDPE,本发明制备表面,该表面具有一定量内在粘附性,其可以降低昂贵的粘附添加剂数量,这些粘附添加剂属于为获得令人满意的粘附性需要加入的那些。
使用本发明,具有上述所各个提及的任何特征,可以制备厚度20到80μm的非弹性包装(stiff packaging),该芯层组合物具有至少20wt% LDPE,所处条件包括BUR1.5-3.5以及形变速率2s-1-8s-1。芯层组合物包含mLLDPE具有I21.6 线性 PE-芯层/I2.16 PE-芯层的比至少为35以及至少30wt%的一种或多种LDPE或者包含mLLDPE,该mLLDPE具有I21.6 线性PE-芯层/I2.16 PE-芯层比至少为30,其次包含至少5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LDPE由此制备具有收缩性能的薄膜。
厚型薄膜为40-200μm,通常具有高强度以及更高的弹性,可以被用于重负载袋等。
使用本发明,具有上述所各个提及的任何特征,可以制备具有热收缩性能薄膜,其中芯层组合物包含mLLDPE具有I21.6 线性 PE-芯层/I2.16 PE-芯 的比至少为30的mLLDPE以及结合了LDPE的重量以及所述mLLDPE至少40重量%。
组分和组合物详述
就上述方面而言,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芯层中所用的LDPE的I2.16为0.05-1.5g/10min。适合地LDPE具有参数I2.16<1.2g/10min,优选<1以及可选<0.8g/10min。LDPE甚至可以具有I2.16<0.5或者<0.25g/10min。具有较低I2.16的LDPE在芯层中可用于较低含量以确保作为整体的组合物的总I2.16保持顺应现有设备的共挤出。
LDPE可以在管状或者高压釜反应器中制备。该密度可以为0.91-0.94g/cm3,且优选至少0.92g/cm3。通过GPC DRI确定的Mw/Mn可以至少为3。LDPE可以具有介质至本申请限定的宽的分子量分布,同时具有通过GPC DRI确定的Mw/Mn>4以及高度长链支化(LCB)。LDPE可以具有通过GPC DRI确定的Mw/Mn为小于10,优选小于8。在本发明中该芯层可以包含多于一种类型的LDPE。无论如何该芯层应该包含足够量的LDPE,其具有低I2.16LDPE小于1.5g/10min。优选该LDPE具有I21.6/I2.16高于表层中LLDPE的I21.6/I2.16,优选至少高5、10或者20单元。
本申请限定的以及用于上述任一方面的LLDPE,优选密度>0.915g/cm3。该密度可以是<0.935g/cm3或者<0.925g/cm3。I2.16可以为0.1-10g/10min以及通过ASTM D-1238测定。I2.16可以为>0.4g/10min或者>0.8g/10min以及<6g/10min乃至<3g/10min。必须再次考虑整体用于薄膜挤出所必需的流动特性以确定该LLDPE的含量。该线性聚乙烯可以具有由结合更高α-烯烃形成的短链支化,更高α-烯烃比如C4-C8的α-烯烃,包括丙烯、丁烯-1、4-甲基戊烯-1、己烯-1和辛烯-1。I21.6/I2.16比率可以不同以及至少为5或者10,且小于100。
mLLDPE可以使用单点(经常是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利用单中心催化剂,即负载于催化剂载体如二氧化硅上,导致聚合物的均匀性改善。该组成分布宽度指数(CDBI)可以超过50%,优选超过60%。CDBI是聚合体链内单体组成分布的度量以及根据1993年2月18日公开的PCT公开WO93/03093的中所公开的程序测量,包括当测定CDBI时重量平均分子量(Mw)低于15,000级分忽略不计。CDBI定义为该乙烯共聚物分子的重量%,该乙烯共聚物分子具有共聚单体含量在共聚单体总摩尔含量中间值的50%之内。例如,如果发现该乙烯共聚物某一组的共聚单体总摩尔含量中间值为4摩尔%,则共聚物的那个组的CDBI可能是具有摩尔共聚单体浓度为2-6摩尔%的乙烯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数。如果55重量%的该乙烯共聚物的摩尔共聚单体含量为2-6摩尔百分数,该CDBI可能是55%。该线性聚乙烯均聚物的CDBI,其不包含共聚单体,限定为100%。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获得的数据容易地计算出共聚物的CDBI,比如例如体温上升洗脱分级法,该方法例如公开在美国专利US 5,008,204中或者在Wild等人,3.Poly.Sci,Polv.Phys.Ed.,第20卷,第441-20页(1982)中。可以认为诸如用于ZN LLDPE的多-位置催化剂具有宽的组成分布,该分布的CDBI小于50%。
mLLDPE可以在气相或者溶液加工过程中制备。优选通过DRI GPC调整的mLLDPE的Mw/Mn为1.5-4,优选至少2.0,尤其小于3.5。窄Mw/Mn进一步表明它们的均匀性。mLLDPE可以用于表层以有益于机械和密封性能以及在与znLLDPE对比的方面提供改善的性能。优选表层中的线性聚乙烯包含mLLDPE以及表层包含至少25重量%的mLLDPE。在mLLDPE中,优选己烷可萃取物小于1.5重量%、优选小于1重量%、尤其小于0.6重量%。抗粘连颗粒含量可以不同。所用的FDA己烷可萃取试验是从现在的版本到2003年7月7日。该实验根据21 CFR177.1520(d)(3)(ii)(e)实施,使用薄膜用于萃取以及在萃取和干燥之后称重干燥的薄膜以测量失重。
优选mLLDPE基本上是线性以及结合Mw/Mn为2-3.5同时具有I21.6/I2.16比率为10-30。据认为有些长链支化以及不优选用于表层的mLLDPE可以具有Mw/Mn为3-4以及I21.6/I2.16比率为35-60。
用于本发明薄膜的芯接触层或者表层的mLLDPE可以通过气相聚合方法制备,比如公开在WO94/25495中的那些,为了US目的引入本文作为参考。优选的材料是mLLDPE没有即使可以某种本发明长链支化的形式存在。所述长链支化聚合物可以通过WO98/4401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该公开为了US目的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当本说明书借助茂金属单中心负载催化剂时,其它过渡金属组分可以作为单中心催化剂以及提供合适的聚合物均匀性以及不存在低分子量的可萃取物。另外可以优化常规的基于钛的Ziegler Natta催化剂体系以降低低分子量可萃取物产物。上述聚合物可以同样适用于本发明薄膜且被理解为属于如本申请限定的mLLDPE种类。
可以使用多-中心的基于钛的Ziegler Natta催化剂制备znLLDPE。znLLDPE聚合物可以具有本申请所限定的渐渐变狭的中间分子量分布,通过GPC DRI测定该Mw/Mn为<5。
本申请所用GPC程序如下所述。Mw和Mn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在Waters 150凝胶渗透色谱上测量,该色谱仪配备差示折光指数指数(DRI)检测器和在线性散射光度计上的Chromatix KMX-6。该系统在135℃流动相为1,2,4-三氯苯的条件下使用。使用Shodex(ShowaDenko America,Inc)聚苯乙烯凝胶柱802、803、804和805。此方法在"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Polymers and Related Materials III"J.Cazes,编辑,Marcel Dekker.1981年第207页中讨论,其为了US目的引入本文作为参考。使用未修正的柱扩展(column spreading);然而,例如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Polyethylene 1484公认标准物的数据以及阴离子制备的氢化聚异戊二烯(乙烯-丙烯交替共聚物)表明所述关于Mw/Mn(=MWD)的修正小于0.05单元。Mw/Mn由洗脱时间计算而得。使用可商购的LALLS软件定制的Beckman/CIS结合标准凝胶渗透包(s tandard Gel PErmeation package)进行数值分析。
znLLDPE可以同时作为mLLDPE存在。在雾度方面可以获得其它改善,其中表层包含至少10重量%的LDPE。
增大芯层的密度适宜通过加入至少占芯层中聚合物的总重量的5重量%的HDPE和/或芯层的密度为至少比表层中LLDPE的密度高0.006g/cm3
该mLLDPE可以便利地通过使用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聚合反应制备。该聚合反应例如可以是气相、淤浆或者溶液聚合反应。使用串联反应器组合,制备而得的聚乙烯聚合物可以具有宽的分子量分布或者组成分布。
本发明的多层薄膜结构中的芯接触层或者表层可以包含,与mLLDPE混合的,少量、通常小于20重量%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或者聚丙烯或其组合。该芯层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线性极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为0.86-0.91g/cm3,可以是znLLDPE或者mLLDPE的LLDPE的密度为0.91-0.94g/cm3;和/或具有乙烯或丙烯衍生结晶的弹性体。
如果其它降低雾度的步骤还未采纳或者已经在受限制的程度下实施的话,则该相对雾度的降低量可以是更显著,但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选择与其它已知选择不矛盾。本发明因此允许其它多层薄膜结构,其中避免了表层和芯层的组合物中的内在限制,之前所述用以改善雾度的方法的内在限制。
可以通过在芯层或者表层中包含其它聚合物材料进一步地特制出薄膜性能。该芯层密度可以通过添加密度在0.94g/cm3以上的HDPE增大。所述HDPE是线性的以及可以通过气相或者浆液聚合反应制备。该薄膜中的任一层可以包含聚丙烯聚合物,其可以是包含乙烯或其它α-烯烃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作为共聚单体,通常用于强化薄膜。
实施例
先前未描述的试验方法
此说明书中此处与其他处根据ASTM D 1238规定A程序190℃/2.16kg测定该I2.16值。为了简便起见偶而本申请可能称为MI。根据BS EN ISO 1133:2005条件M测定MFR。
根据ASTM D2839/D1 505测量密度。
厚度已使用测微计测量而后在上述雾度测量期间再测量。
原料
用表1给出聚合材料进行用于实施例的试验。单位是本说明书中在别处使用的那些。
表1
Figure A200780026164D00371
所有的牌号可商购自ExxonMobil Chemical Company或者就均匀支化mLLDPE聚合物而言,可以根据WO94/44011使用在表1中性能制备。
LD166包含1.2重量%母料,基于LD 166以及Irganox 1076抗氧化剂的重量。试验60至79用1.5重量%母料加到该表层,基于Exceed 1018CA牌号包含erucamide滑爽剂以及天然的二氧化硅抗粘连剂的重量。所有的pallet收缩实施例用母料和天然的二氧化硅抗粘连剂一起加到表层。
设备
所有的多层薄膜在
Figure A200780026164D0038182304QIETU
 &
Figure A200780026164D00381
 3-层共挤吹塑薄膜生产线上制备,具有下列特征:
挤出机A(表层、在膜泡外):60毫米直径、smooth bore
挤出机B(芯层):90毫米直径,沟面喂料(grooved feed)
挤出机C(表层、膜泡内部):60毫米直径,沟面喂料
250毫米模头直径
1.4毫米或者HQ1.25-2.25毫米模口间隙。
IBC以及Optifil P2K厚度轮廓控制
其它的结构在Lengerich at W & H Technicum以下生产线试验:
3-层共挤出吹塑薄膜生产线
60毫米表层挤出机
90毫米芯层挤出机
Maxicone模头,其装备P2测量轮廓控制系统(gauge profilecontrol system)
280毫米模衬
HQ1.25-2.25毫米模口间隙。
所有的挤出机具备LT螺杆。该膜泡被Multicool D串联的冷却风环部件冷却,其中较低者装备Optifil P2K测量轮廓控制系统。通过成对配备的Filmatic S缠绕装置进行缠绕。
按照相同条件根据温度设定加工所有的薄膜。
进行试验
在表中形变速率缩写为Eavg;表层的零剪切计算数值相对表层的的零剪切计算数值的比率缩写为Q;在芯层和表层之间密度差作为Δρ;该层分布是缩写作为A/B/A以及总体厚度是按照表头的μm显示。除非另作说明,所有试验在
Figure A200780026164D0038182304QIETU
 & 机器上进行。
Figure A200780026164D00401
Figure A200780026164D00431
Figure A200780026164D00441
Figure A200780026164D00451
Figure A200780026164D00481

Claims (30)

1.用于确定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条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以线速度V0cm/s通过模头出口共挤出具有芯层和邻接该芯层两侧的一对芯接触层的薄膜;和冷却、取向以及结晶所形成的多层薄膜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牵引该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该芯接触层具有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组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线性PE-表层;和该芯层具有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的组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5重量%是LDPE,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LDPE-芯层,和
B)通过以下调整该工艺条件和/或该组合物以使雾度值降低直至达到目标雾度值:
(i)将形变速率Eavg=(Vf-V0)/FLH增大到至少0.5s-1以上,和/或
(ii)将芯接触层组合物中的零剪切粘度与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降低至小于0.9,和/或
(iii)增加芯层中LDPE的重量百分比,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LDPE,和/或如果存在的话,降低芯接触层中LDPE的重量百分比,所述重量百分比分别基于芯层组合物和芯接触层组合物中的聚合物的总重量;
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在190℃下以不同剪切速率测定的粘度计算出零剪切粘度和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I2.16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进一步地通过以下调整该组合物:
iv)将一个或多个芯层中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增加至高于表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3.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该工艺包括:
将芯层和邻接该芯层两侧的一对芯接触层熔融和以线速度V0cm/s挤出通过模头出口,和以形变速率Eavg=(Vf-V0)/FLH为至少0.6s-1使形成的多层薄膜冷却、取向和结晶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在霜白线牵引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所述层由形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该形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
其中该芯层组合物包含至少5重量%的LDPE,该LDPE具有小于1.5g/10min的I2.16LDPE-芯层,和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75重量%的线性聚乙烯或者其它线性聚烯烃,和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具有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该芯接触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选择该组合物使得该芯层比该表层更抗形变,和
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I2.16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中该芯接触层的线性聚乙烯的I2.16线性PE为2.5g/10min或者更小、优选2或者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中该表层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与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0.9、优选小于0.7。
6.吹塑薄膜共挤出工艺,该工艺包括:
(A)提供芯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相容性线性基于烯烃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5重量%是LDPE,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 LDPE-芯层,和该组合物包含0-10重量%余量的除LDPE之外的非均匀支化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
(B)提供一对芯接触层的组合物,各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优选小于2、甚至更优选1.8的I2.16线性PE-表层,和I21.6线性PE-表层/I2.16线性PE-表层比率低于30;
其中该芯接触层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与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0.9、优选小于0.7、甚至更优选小于0.6;和其中通过ASTM D2839/D1505测量的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该芯接触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和
(C)将该芯层和邻接该芯层两侧的芯接触层熔融和以线速度V0cm/s挤出通过模头出口,和以形变速率Eavg=(Vf-V0)/FLH>0.6将形成的多层薄膜冷却、取向和结晶直到通过按以cm/s计量的卷取速度Vf在霜白线牵引薄膜使在距模头出口距离FLH处达到霜白线,全部I2.16 LDPE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两个芯接触层是形成一个表面的表层或者是形成两个薄膜表面的表层。
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所制备的薄膜具有0.5-8的雾度,通过基于本文所述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Eavg>0.14a2+0.025a+0.64,其中a是I2.16LDPE-芯层和该薄膜具有小于6的雾度,通过基于本文所述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Eavg>0.32a3-0.42a2+0.21a+0.80,其中a是I2.16PE芯层和该薄膜具有小于4的雾度,通过基于本文所述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
11.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层组合物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4重量%的除线性聚乙烯之外的线性聚烯烃,和/或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4重量%的除LDPE之外的非均匀支化的乙烯聚合物。
1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如果该芯层中存在线性聚乙烯,该芯层中LDPE的零剪切粘度高于该芯层中线性聚乙烯的零剪切粘度。
1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接触层包含至少95重量%、优选至少98重量%的线性聚乙烯。
1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接触层的线性聚乙烯包含LLDPE和包含至少60重量%、优选至少90重量%的mLLDPE,基于该线性聚乙烯的总重量。
1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接触层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2重量%的含有极性结构部分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和/或不包含或者包含小于5重量%的基本上均匀支化的线性聚乙烯。
1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层包含15重量%-80重量%的LDPE。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线性聚乙烯和该芯层包含小于10重量%的LDPE,该LDPE具有1.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LDPE-芯层
1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芯接触层是表层而且包含小于8000ppm的比如抗粘连颗粒的不透明剂、优选小于2000ppm的抗粘连颗粒,和更优选小于500ppm。
1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芯接触层是表层和该表层中的线性聚乙烯包含或者由mLLDPE组成,和该芯接触层包含小于5000ppm的抗粘连颗粒、优选小于3500ppm。
2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薄膜具有5-200μm的厚度。
21.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薄膜具有20-180μm、优选至少40μm的厚度。
2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薄膜具有芯层,该芯层的厚度为各表层厚度的0.5-6倍。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过程,操作该方法或过程以制备厚度8-40μm的具有拉伸性的薄膜,在包括BUR为1.5-2.5和形变速率为1.5s-1-13sec-1的条件下以制备具有纵向弹性的薄膜,该芯层组合物具有至少20重量%的LDPE,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基本上由线性聚乙烯组成,包括VLDPE、LLDPE、HDPE或其共混物。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薄膜具有15-40μm的厚度和该BUR为2-2.5以制备拉伸薄膜。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过程,操作该方法或过程以制备厚度8-20μm的具有拉伸性的薄膜,在包括BUR为2-3.5和形变速率为2s-1-10sec-1的条件下以制备具有粘附性的薄膜,该芯层组合物具有至少20重量%的LDPE,该芯接触层组合物基本上由线性聚乙烯组成,包括VLDPE、LLDPE、HDPE或其共混物。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接触层包含至少60重量%的密度小于0.925g/cm3的znLLDPE。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过程,操作该方法或过程,在包括BUR为1.5-3.5和形变速率为2s-1-8sec-1的条件下,以制备厚度为20-80μm的包装薄膜,该芯层具有至少20重量%的LDPE。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方法或过程,其中该芯层组合物包含具有I21.6线性PE-芯层/I2.16PE-芯层比率至少为35的mLLDPE和至少3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LDPE,或者包含具有I21.6线性PE-芯层/I2.16PE-芯层比率小于30的mLLDPE和因此包含至少5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LDPE,从而制备具有收缩性能的薄膜。
29.多层共挤出薄膜,该薄膜具有5-200μm的厚度和包含芯层和在该芯层的每一侧上并与之邻接的芯接触层,
该芯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者其它线性聚烯烃,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12重量%是LDPE,该LDPE的I2.16LDPE-芯层为0.5g/10min或者更小,和该芯层组合物包含0-10重量%余量的除LDPE之外的非均匀支化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
各芯接触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该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至少75重量%是线性聚乙烯,该线性聚乙烯具有2.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线性PE-表层和I216线性PE-表层/I2.16线性PE-表层比率低于30;
该芯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具有的平均密度等于或者高于该表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和该表层组合物中使用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Cross模型由在190℃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计算的零剪切粘度与该芯层组合物的零剪切粘度的比率小于0.9、优选小于0.7;
所述薄膜具有0.5-6的雾度,通过基于本文所述的ASTM D-1003的方法测定,该I2.16值根据ASTM D 1238程序中的A条件190℃/2.16kg测定。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层共挤出薄膜,其中该表层组合物包含至少97重量%的线性聚乙烯,优选mLLDPE,和该芯层包含小于5-50重量%的LDPE,该LDPE具有0.5g/10min或者更小的I2.16LDPE-芯层
CN200780026164XA 2006-06-09 2007-06-08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Active CN101489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611331.0 2006-06-09
GBGB0611331.0A GB0611331D0 (en) 2006-06-09 2006-06-09 Transparent coextruded film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uch films
PCT/EP2007/005090 WO2007141036A1 (en) 2006-06-09 2007-06-08 Coextrusion processes for making multilayer films and films made thereb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9755A true CN101489755A (zh) 2009-07-22
CN101489755B CN101489755B (zh) 2011-10-05

Family

ID=3674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6164XA Active CN101489755B (zh) 2006-06-09 2007-06-08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96182B2 (zh)
EP (1) EP2040904B1 (zh)
CN (1) CN101489755B (zh)
GB (1) GB0611331D0 (zh)
PL (1) PL2040904T3 (zh)
WO (2) WO20071408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528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大连富利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食品包装的无异味膜
CN106003953A (zh) * 2016-05-12 2016-10-12 烟台丰福莱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乙烯薄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4841A1 (en) * 2006-05-08 2007-11-14 Borealis Technology Oy Film
GB2458160A (en) * 2008-03-07 2009-09-09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High MIR linear polyethylene, in co-extruded films
BRPI0823123B1 (pt) 2008-10-23 2019-09-1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es Inc película soprada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a película soprada
US8114946B2 (en) 2008-12-18 2012-02-1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ocess for producing broader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polymers with a reverse comonomer distribution and low levels of long chain branches
CN101475074B (zh) * 2009-01-22 2012-05-16 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聚乙烯薄膜
BRPI0923985B1 (pt) 2009-03-31 2019-10-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elícula multicamada e artigo fabricado
US20110151216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Paragon Films, Inc. Cast Power Stretch Films With Improved Load Containment Force
WO2011112897A1 (en) * 2010-03-11 2011-09-1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anoporous linear polyolefin membranes and block copolymer precursors for same
WO2012106025A1 (en) 2011-01-31 2012-08-0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oextruded film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uch films
EP2746320A1 (en) 2012-12-20 2014-06-25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 having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WO2015085446A1 (en) 2013-12-10 2015-06-1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s for making multilayer films and films made thereby
US10850484B2 (en) 2015-03-17 2020-12-0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ultilayer fil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7531350B (zh) 2015-05-04 2020-10-02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采用隔热薄膜的整理收缩包装方法
BR112018004685B1 (pt) * 2015-09-10 2022-05-17 Dow Quimica Mexicana S.A. De C.V. Filme de múltiplas camadas e laminado ligado por ultrassom
AT517857B1 (de) 2015-10-19 2018-12-15 Coveris Flexibles Austria Gmbh Mehrschichtige elastische Folie
EP3519189B9 (en) 2016-09-29 2022-04-2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layer stretch fil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m
BR112019023630B1 (pt) 2017-05-11 2022-08-3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me multicamada
CN111483195B (zh) * 2020-04-09 2022-11-04 广州新文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共挤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79333A1 (de) * 2022-10-14 2024-04-18 Windmöller & Hölscher Kg Folienextrusions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unststofffoli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8654A (en) 1983-12-23 1985-05-21 Mobil Oil Corporation One-sided cling stretch wrap
US5008204A (en) 1988-02-02 1991-04-16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a crystalline copolymer
US5248547A (en) 1988-10-25 1993-09-28 Mobil Oi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oextruded polyolefin stretch wrap films
US5261536A (en) 1988-10-25 1993-11-16 Mobil Oi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oextruded polyolefin stretch wrap films
JPH06509528A (ja) 1991-07-18 1994-10-27 エクソン・ケミカル・パテンツ・インク ヒートシール製品
WO1994025495A1 (en) 1993-05-20 1994-11-10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monomers in fluidized beds
AU702109B2 (en) 1995-08-15 1999-02-11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Films comprising metallocene catalyzed polyethylene
US6255426B1 (en) 1997-04-01 2001-07-03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Easy processing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US6093480A (en) * 1997-05-21 2000-07-25 Tenneco Packaging Stretch wrap films
US5922441A (en) 1997-06-11 1999-07-13 Tenneco Packaging Inc. Stretch wrap films
US6635715B1 (en) 1997-08-12 2003-10-21 Sudhin Datta Thermoplastic polymer blend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and alpha-olefin/propylene copolymers
CA2296306C (en) 1999-01-21 2003-09-23 Mima Films S.C.A. Low-noise stretch film
US6368545B1 (en) * 1999-05-13 2002-04-0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 clarity polyolefin multilayer blown coextruded film
US6482532B1 (en) * 2000-06-07 2002-11-1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asy tear non-halogenic food wrap
EP1444276A1 (en) 2001-11-06 2004-08-11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sotactic propylene copolymer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US6914113B2 (en) * 2002-07-25 2005-07-05 Fina Technology, Inc. Film clarity and rheological breadth in polyethylene resins
DE60313339T2 (de) 2002-07-31 2008-01-03 Critical Outcome Technologies, Inc. Protein tyrosin kinase inhibitoren
ES2306884T3 (es) 2002-09-05 2008-11-1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elicula contraible.
ATE494321T1 (de) 2002-09-05 2011-01-15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Stretchfoliewickelverfahren
EP1539489B1 (en) * 2002-09-16 2014-06-04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igh clarity, high stiffness films
US7470381B2 (en) 2003-07-25 2008-12-30 Rohmax Additives Gmbh Functional fluid and the use thereof
US7422786B2 (en) * 2003-09-24 2008-09-0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ollation shrink
CA2479190A1 (en) 2004-08-26 2006-02-26 Nova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ethylene blends
US20060188678A1 (en) 2005-02-21 2006-08-24 Ohlsson Stefan B Multi-layer polyethylene fil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528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大连富利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食品包装的无异味膜
CN106003953A (zh) * 2016-05-12 2016-10-12 烟台丰福莱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乙烯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0904A1 (en) 2009-04-01
WO2007141036A1 (en) 2007-12-13
PL2040904T3 (pl) 2017-05-31
EP2040904B1 (en) 2016-10-26
CN101489755B (zh) 2011-10-05
GB0611331D0 (en) 2006-07-19
US9296182B2 (en) 2016-03-29
WO2007140854A1 (en) 2007-12-13
US20090110913A1 (en)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9755B (zh) 用于制备多层薄膜的共挤出工艺以及由此制备的薄膜
CN101959907B (zh) 共挤出薄膜及其用途
CN102196906B (zh) 高mir线型聚乙烯和由其制成的复合薄膜
US7985804B2 (en) Rubber toughened compositions, articles, fil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1490162A (zh) 聚合物共混物
KR20080114737A (ko) 고밀도 폴리에틸렌
CN107075023B (zh) 用单位点催化剂产生的极低密度聚乙烯
CN112368306B (zh) 聚乙烯组合物和具有高刚度、优异的密封性和高渗透性的膜
KR20210031460A (ko) 폴리에틸렌 조성물 및 필름
CN112638961B (zh) 具有优异性能的聚乙烯组合物和膜
CN107531034B (zh)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8631A (zh) 多层膜结构
KR20220035399A (ko) 우수한 밀봉 특성을 갖는 에틸렌 공중합체 및 필름
CN109982843A (zh) 多层膜
CN1926185B (zh) 聚合物组合物
CN110087882A (zh) 多层膜
CN107787276A (zh) 制备可剥离密封层的方法
CN106457791A (zh) 多层膜
BR112019009937A2 (pt) mesclas de polímero para uso em estrutura de múltiplas camadas e estruturas de múltiplas camadas que compreendem as mesmas
CN110114218A (zh) 多层膜
US20230018505A1 (en) Films Made of Polyethylene Blends for Improved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20230097375A1 (en) Films made of polyethylene blends for improved bending stiffness and high md tear resistance
WO2020014138A1 (en) Polyethylene cast fil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23108535A1 (en) Multilayer films
CN107000371A (zh) 多层结构、制造其的方法以及包含其的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