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7918B -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7918B
CN101487918B CN2009100035565A CN200910003556A CN101487918B CN 101487918 B CN101487918 B CN 101487918B CN 2009100035565 A CN2009100035565 A CN 2009100035565A CN 200910003556 A CN200910003556 A CN 200910003556A CN 101487918 B CN101487918 B CN 101487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ens
frame
optical axis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5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7918A (zh
Inventor
岛崎泰成
兼田敬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118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13432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7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7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7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79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所述透镜镜筒具有:第一组框,其保持正屈光度的第一组透镜,且能够沿着光轴移动;第二组框,其保持负屈光度的第二组透镜,且能够沿着光轴移动;第三组框,其保持孔径光阑和正屈光度的第三组透镜,在透镜镜筒伸长的可摄影状态下,使孔径光阑和第三组透镜位于摄影光轴上,在透镜镜筒缩短的沉胴状态下,使其退避至从摄影光轴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三组框能够沿着光轴移动,且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摆动;以及第四组框,其保持正屈光度的第四组透镜,且能够沿着光轴移动,在沉胴状态下,从与光轴正交的方向观察,使孔径光阑和第三组透镜退避至第二组透镜的外形较小的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和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之间。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本申请主张2008年1月18日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2008-9604号和2008年12月8日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2008-311894号的优先权,此处为了参照取入这些在先申请的公开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进行照片拍摄的照相机等中应用的透镜镜筒,如下的透镜镜筒已经实用化并广泛普及:所述透镜镜筒构成为使全长在可摄影状态和沉胴状态之间伸缩自如,可摄影状态是所述透镜镜筒在光轴方向上伸长从而朝向应用该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壳体的前面突出的形态,沉胴状态是所述透镜镜筒与可摄影状态相比在光轴方向上缩短而被收纳在该照相机的壳体内的形态。
对于这种能够伸缩的透镜镜筒,通常,在沉胴状态下,使构成摄影光学系统的透镜组的一部分从摄影光路退避(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70650号公报)。
并且,近年来,所谓数字照相机等的电子摄像装置也广泛普及,其构成为具有接受由摄影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像(被摄体像)并进行光电转换从而生成图像数据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摄像元件,取得电子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等。另外,作为这种电子摄像装置,为了对由拍摄时的手抖等引起的像模糊进行校正,也提出了如下电子摄像装置:具有使摄像元件在与其受光面平行的面内变位来进行像模糊校正动作的像模糊校正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048220号公报)。
然而,如在日本特开2008-17065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在沉胴状态中,在摄影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透镜组从摄影光路退避的情况下,该退避透镜组在可摄影状态中成为位于孔径光阑附近的口径小的透镜组,从而能够缩小退避空间,其结果是,在缩小透镜镜筒的径向尺寸方面是优选的。
但是,在沉胴状态下,通常,由于透镜镜筒缩短,在可摄影状态下位于退避透镜的前后的透镜组接近。并且,这些透镜组在可摄影状态中位于离孔径光阑比较远的位置,因此,一般情况下其口径比退避透镜组的口径大,并且,越是位于离退避透镜组远的位置的透镜,其口径越大。因此,例如在可摄影状态中,在位于退避透镜组的物体侧的透镜组具有两枚透镜的情况下,这两枚透镜中的位于物体侧的透镜的口径比位于像侧的透镜的口径大。
因此,如果将沉胴状态中的退避透镜组的退避空间设定为至少一部分位于在可摄影状态中位于退避透镜组的附近的透镜组中的口径最大的透镜的径向上,则透镜镜筒的径向尺寸变大,其结果是,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壳体也大型化。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8-170650号公报所公开的透镜镜筒中,在沉胴状态中,使退避透镜组的像侧端部比在可摄影状态下位于摄像元件的附近的透镜组的像侧端部更朝向摄像元件侧突出。
因此,即使将日本特开2008-170650号公报所公开的透镜镜筒应用于日本特开2008-048220号公报所公开的具有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电子摄像装置中,由于在沉胴状态中,保持退避透镜组的透镜框或退避透镜组的退避机构等与像模糊校正装置发生干涉,所以无法简单地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该透镜镜筒能够缩小透镜镜筒的径向尺寸,在应用于照相机中时能够使照相机的壳体小型化,并且能够简单地应用于具有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电子摄像装置中。
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的特征在于,在能够伸缩的透镜镜筒中具有:
第一组框,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组透镜,且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第二组框,其将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组透镜保持在所述第一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且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第三组框,其保持孔径光阑和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组透镜,在所述透镜镜筒伸长的可摄影状态下,使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位于所述第二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透镜镜筒比所述可摄影状态缩短的沉胴状态下,使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退避至从所述第二组透镜的光轴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三组框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且能够在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摆动;以及
第四组框,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组透镜,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能够在所述第三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组透镜至少具有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和外形比该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第二组像侧透镜这两个透镜,
所述第四组透镜由外形比所述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透镜构成,
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构成为:在所述沉胴状态中,从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退避至所述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和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之间。
对于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沉胴状态中,从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组透镜退避成使该第三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与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基本一致。
对于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镜筒具有:
第二框部件,其配置成比由所述第二组框构成的第一框部件更靠光轴后方,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框部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三框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框部件和所述第二框部件之间,具有使来自前方的不需要的光向所述第二框部件的方向通过的开口,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在光轴方向上离开,在所述沉胴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比所述可摄影状态接近;
第一挠性部件,其以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沉胴状态下通过与所述第一框部件抵接而挠曲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三框部件的前方,并紧固在所述第二框部件上;以及
第二挠性部件,其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正后方,并以与所述第一挠性部件重叠且至少封闭所述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紧固在所述第三框部件上,在所述沉胴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挠曲前端重叠并抵接。
对于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三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是用于避免与所述透镜镜筒内的位于所述光轴外的部件发生干涉的开口。
对于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三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中,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三组框构成的第四框部件以能够在光轴上和光轴外之间摆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框部件上,伴随着从所述可摄影状态朝向所述沉胴状态转移,该第四框部件从光轴上朝向光轴外转移,与所述第二挠性部件抵接,从而使所述第二挠性部件挠曲。
对于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三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中,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所述透镜镜筒朝向所述可摄影状态转移,所述第二挠性部件使所述第一挠性部件复原至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变形前的状态。
进一步,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七方面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第一方面所述的透镜镜筒;
摄像元件,其配置在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中,接受经由所述第一组透镜、所述第二组透镜、所述第三组透镜以及所述第四组透镜形成的光学像并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像模糊校正装置,其使所述摄像元件在与该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平行的面内变位以进行像模糊校正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快门/第三组单元和第二组框分解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快门/第三组单元的前面侧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快门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后面侧观察可摄影状态中的快门/第三组单元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从后面侧观察沉胴状态中的快门/第三组单元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是可摄影状态中的透镜镜筒的沿着包含光轴的面的剖视图。
图8是沉胴状态中的透镜镜筒的沿着包含光轴的面的剖视图。
图9是将图8的一部分放大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包括图7和图8所示的像模糊校正装置在内的摄像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应用于电子摄像装置中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透镜镜筒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快门/第三组单元和第二组框分解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快门/第三组单元的前面侧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快门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5和图6是从后面侧观察可摄影状态和沉胴状态中的快门/第三组单元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7和图8是可摄影状态(广角位置)和沉胴状态中的透镜镜筒的沿着包含光轴的面的剖视图。图9是将图8的一部分放大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0是示出包括图7和图8所示的像模糊校正装置在内的摄像单元的俯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用符号O表示透镜镜筒中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在沿着该光轴O的方向中,设被摄体侧(物体侧)为前方,设该透镜镜筒中的各框部件朝向前方时的方向为伸出方向。另一方面,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中,设成像侧(像侧)为后方,设各框部件朝向后方时的方向为缩进方向。并且,透镜镜筒中的各构成部件的旋转方向利用从前方侧观察到的旋转方向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机是使用能够伸缩的摄影镜头、即透镜镜筒的电子照相机。该透镜镜筒是如下的变焦透镜镜筒:所述变焦透镜镜筒构成为透镜镜筒的全长在摄影待机状态(可摄影状态)和沉胴状态之间伸缩自如,摄影待机状态是透镜镜筒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伸长并朝向电子照相机的壳体的前方伸长突出从而能够进行摄影动作的形态、即摄影动作待机的形态的使用状态,沉胴状态是透镜镜筒从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伸长的状态缩短并收纳在电子照相机的壳体内从而无法进行摄影动作的形态的非使用状态,并且该透镜镜筒构成为具有伸缩机构,在处于可摄影状态时,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使多个框部件在短焦点位置(广角位置)和长焦点位置(望远位置)之间伸出或者缩进从而能够进行变倍动作(变焦)。
首先,使用图1~图6对透镜镜筒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由以下等的部件构成:固定在照相机主体(未图示)上的固定框2;旋转框3,其支承在固定框2上,在变焦时和沉胴动作时借助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动机17a的驱动力被驱动着旋转和进退;移动框4,其在光轴方向上进退,并且能够在相对于旋转框3沿着光轴O的方向的相对进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旋转;凸轮框5,其与旋转框3一体地旋转,并且相对于旋转框3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移动;直进引导框6,其在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与凸轮框5一起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快门/第三组单元32,其在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由旋转框3驱动着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且在内部具有快门机构和作为退避透镜框的第三组框10;第二组框11和第一组框12,它们在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分别由凸轮框5驱动着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作为对焦透镜框的第四组框13,其在对焦时和沉胴动作时被驱动着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摄影光学系统,其由保持在第一组框12上的第一组透镜21(在图1~图6中未图示。参照后述的图7、图8)、保持在第二组框11上的第二组透镜22、保持在第三组框10上的第三组透镜23和保持在第四组框13上的对焦透镜即第四组透镜24构成;以及固定在固定框2的后端的保持板15。
固定框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内周部具有:凸轮槽2a,其是由在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方向上形成的倾斜凸轮槽部和在沿着圆周的方向上形成的圆周槽部连接而构成的;和形成于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的直进槽2b、2c。
并且,在固定框2的外周部配设有变焦单元17和对焦单元18,变焦单元17是用于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动作的单元,由作为变焦驱动源的变焦电动机和传递该变焦电动机的驱动力的齿轮列、长齿轮等构成,对焦单元18是用于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对焦动作的单元,由作为对焦驱动源的对焦电动机和传递对焦电动机的驱动力的齿轮列、进给丝杠以及引导轴等构成。
变焦单元17是变焦驱动机构,利用变焦电动机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驱动透镜镜筒1的摄影光学系统中有助于变焦动作的变焦光学系统(第一组透镜21、第二组透镜22、第三组透镜23),另外,还进行从可摄影状态朝沉胴状态驱动透镜镜筒1的沉胴动作。
对焦单元18作为对焦驱动机构发挥作用,利用对焦电动机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驱动透镜镜筒1的摄影光学系统中有助于对焦动作的对焦光学系统(第四组透镜24)。
另外,对于变焦单元17的长齿轮没有特别图示,但该长齿轮在齿轮旋转轴与光轴O平行地配置、且露出于固定框2的内周部的状态下转动自如地被支承。
旋转框3形成为圆筒状,并以转动和进退自如的状态嵌入固定框2的内周部。在旋转框3的外周后方部形成有滑动自如地嵌入固定框2的凸轮槽2a中的凸轮从动件3a、和与长齿轮啮合的齿轮部3b。
并且,在旋转框3的内周部具有:在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方向上形成的第三组用凸轮槽3d;和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形成的凸轮框用直进槽3c。通过该凸轮框用直进槽3c与后述的凸轮框5的凸轮从动件41卡合,从而凸轮框5和旋转框3一起旋转,并且凸轮框5相对于旋转框3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旋转框3的内周后端部,夹着凸轮框用直进槽3c配设有多个卡口突起3e,所述多个卡口突起3e形成为朝向内侧突出。该卡口突起3e是为了如后述那样嵌入移动框4的圆周槽4e中、由此使旋转框3和移动框4卡口接合而设置的部件。因此,在旋转框3和移动框4卡口接合的状态下,移动框4在旋转框3的内周部旋转自如,并且,移动框4相对于旋转框3在沿着光轴O方向上的进退移动被限制。
如上所述,旋转框3的凸轮从动件3a滑动自如地嵌入固定框2的凸轮槽2a中,齿轮部3b与长齿轮啮合。因此,当变焦单元17的变焦电动机被驱动、长齿轮被驱动着旋转时,该驱动力经由齿轮部3b传递至旋转框3,从而使该旋转框3旋转。这样,当旋转框3旋转时,该旋转框3的凸轮从动件3a沿着固定框2的凸轮槽2a的倾斜凸轮槽部移动,由此,旋转框3一边旋转一边从位于沉胴状态的位置朝前方伸出至可摄影状态中的短焦点位置。进而,当透镜镜筒1处于可摄影状态时,在从短焦点位置到长焦点位置之间的变焦动作中,该旋转框3通过凸轮从动件3a和凸轮槽2a的圆周槽部仅在旋转方向被驱动,而不会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
移动框4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入旋转框3的内周部。在移动框4的后端外周部上,朝向外方突出设置有嵌入固定框2的直进槽2b中的引导突起部4a。由此,该移动框4能够在被固定框2限制了旋转的状态下朝沿着光轴O的方向进退移动。
并且,在移动框4上设有: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形成的第三组用直进槽4b;在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方向上形成的凸轮框用凸轮槽4c;以及形成于外周后方部的有底的圆周槽4e。另外,第三组用直进槽4b和凸轮框用凸轮槽4c都是贯通内外周而成的槽部。
该移动框4配设成,在旋转框3的卡口突起3e嵌入圆周槽4e中的状态下嵌入旋转框3的内周部。由此,移动框4以下述方式被卡口接合:相对于旋转框3能够相对旋转,并且不能相对于旋转框3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相对进退移动。
另外,在移动框4的内周部形成有直进槽4d,该直进槽4d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形成,供后述的直进引导框6的引导突起部6a嵌入,由此对该直进引导框6的旋转进行限制。
凸轮框5形成为圆筒状,且配置成嵌入在移动框4的内周部。该凸轮框5在外周后方部具有朝向外方突出设置的凸轮从动件41。并且,在凸轮框5的内周部设有在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方向上形成的第二组用凸轮槽5a和第一组用凸轮槽5b。
凸轮框5的凸轮从动件41滑动自如地卡合在移动框4的凸轮框用凸轮槽4c中,并在该卡合状态下贯通,进而,凸轮从动件41的前端部嵌入并支承在旋转框3的凸轮框用直进槽3c中。由此,凸轮框5被支承为与旋转框3一体地转动、并且相对于旋转框3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相对进退移动。
直进引导框6形成为圆筒状,且在后端外周部具有嵌入在移动框4的直进槽4d中的引导突起部6a。并且,直进引导框6具有:以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贯通内外周的方式形成的第二组用直进槽6b;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形成于外周面上的有底的第一组用直进槽6c;以及形成于前端侧的驱动挡板驱动杆(未图示)的切口状凸轮部6e。
进而,直进引导框6配置成下述状态:嵌入在配置于凸轮框5的内侧的第一组框12的内周部的状态。此时,直进引导框6的引导突起部6a嵌入在移动框4的直进槽4d中。由此,该直进引导框6被移动框4支承为进退自如、同时被限制旋转。并且,第一组框12的引导突部(未图示)嵌入在直进引导框6的第一组用直进槽6c中。由此,该直进引导框6将第一组框12支承为进退自如,同时限制第一组框12的旋转。
另外,直进引导框6相对于凸轮框5旋转自如,并且相对于沿着光轴O的方向与凸轮框5一体地移动。
第二组框11形成为圆筒状,且被配置成嵌入在直进引导框6的内周部的状态。在该第二组框11的大致中央部保持着第二组透镜22,在外周部具有向外方突出设置的引导突部11a、和在该引导突部11a上向外方突出设置的凸轮从动件43。
引导突部11a嵌入在直进引导框6的第二组用直进槽6b中,凸轮从动件43贯穿插入于第二组用直进槽6b,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在设置于其外方的凸轮框5的第二组用凸轮槽5a中。由此,第二组框11在由直进引导框6限制旋转的状态下,由凸轮框5驱动着进退。
第一组框12由形成为圆筒状的框部件20和在该框部件20的内部保持第一组透镜21(参照图7、图8)的第一组透镜保持框12a(在图1~图6中未图示,参照图7、图8)等构成,以位于直进引导框6的外周侧且嵌入凸轮框5的内周侧的状态配置。
在第一组框12的前面内侧配置有使第一组透镜21的前面开闭自如的透镜挡板27。并且,在第一组框12的内周部,在内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例如三个)引导突部(未图示),所述引导突部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形成,且朝向内侧突出设置。进而,在与配置有该引导突部的部分对应的第一组框12的外周侧后端部上朝向外方配设有嵌合在凸轮框5的第一组用凸轮槽5b中的凸轮从动件44。
如上所述,第一组框12的引导突部嵌入在直进引导框6的第一组用直进槽6c中。由此,第一组框12在由直进引导框6限制旋转的状态下通过凸轮从动件44与第一组用凸轮槽5b的凸轮结合被驱动着在沿着光轴O方向上进退。
透镜挡板2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一组框12的前端部,并由在被弹性施力的状态下转动自如地被支承的挡板驱动杆(未图示)驱动着开闭。该挡板驱动杆在该透镜镜筒1的沉胴动作时由直进引导框6的切口状凸轮部6e驱动着转动,并与此联动朝闭合方向驱动透镜挡板27。
如图2~图6所详细表示的那样,快门/第三组单元32由以下部件构成:配设在后端侧的第三组用直进框7;保持快门机构的快门框9;保持第三组透镜23的第三组框10;压板部件8;作为第一挠性部件的第一遮光片51;以及作为第二挠性部件的第二遮光片52等。
第三组用直进框7由大致圆形状的板部件形成,在其大致中央部分穿设有供摄影用的光束通过的开口。并且,第三组用直进框7以朝向外方的三个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臂部,在各臂部的前端设有引导突部7a。进而,从各引导突部7a进一步朝向外方突出设置有凸轮从动件42。
第三组用直进框7配置成嵌入在移动框4的内部的状态,引导突部7a嵌入移动框4的第三组用直进槽4b中,凸轮从动件42贯通该第三组用直进槽4b并嵌入旋转框3的第三组用凸轮槽3d中。由此,第三组用直进槽7在由移动框4限制旋转的状态下由旋转框3驱动着进退。
快门框9夹着第三组框10配设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的前侧。该第三组框10具有形成于第三组透镜23的保持部的前端部上的孔径光阑10b,并以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配置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和快门框9之间的空间中。
详细地说,第三组框10通过支承轴10a以在与光轴O正交的方向上转动自如(能够摆动)的方式轴支承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所述支承轴10a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前方植设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由此,第三组框10通过支承轴10a被轴支承为在将第三组透镜23配置在光轴O上的位置(图5的状态)和使第三组透镜23从光轴O上朝光轴外退避的位置(图6的状态)之间转动自如。
因此,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中,形成为在其内部具有在使第三组框10从光轴上朝向光路外转动时供第三组框10退避至摄影光束的光路外所需的充分的退避空间。
如图4所示,快门框9构成为将快门机构等保持于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的大致圆形状的板部件上的形态,所述快门机构包括开闭中央开口的快门叶片、和驱动该快门叶片转动的快门致动器等。
该快门框9通过心轴47以能够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轴支承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所述心轴47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前方植设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另外,在心轴47上卷绕有螺旋弹簧48。该螺旋弹簧48以压缩状态配设在快门框9和第三组用直进框7之间。因此,快门框9借助螺旋弹簧48的伸长性的作用力,在朝向前方始终离开第三组用直进框7的方向上受到作用力。
如图4所示,在快门框9的前面侧的预定部位上粘贴有第二遮光片52(第二挠性部件)。
在快门框9的前方,压板部件8利用例如多个小螺钉49(参照图2)以在光轴方向上夹着快门框9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限制快门框9朝向光轴前方的位置。第三组用直进框7和该压板部件8一起构成第二框部件。如图3所示,在压板部件8的光轴方向的前面侧粘贴有第一遮光片51(第一挠性部件)。
第一遮光片51、第二遮光片52是将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记为PET)、聚酯等具有挠性的黑色的材料形成为片状而成的部件。
然而,在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安装了快门框9的状态下,通过两者的中央开口连通而形成供摄影光束通过的光路。当使透镜镜筒1为可摄影状态时,第三组框10配置在该光路上。
在该情况下,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中,在用于形成第三组框10的退避空间的结构上,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和快门框9之间形成图5中用标号50所示的开口(切口)。由此,会担心作为通过了配置在光路上的第三组框10的第三组透镜23的光线以外的不需要的光的光线从摄影透镜前方朝向后方通过开口50并入射至光路内。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分别粘贴在压板部件8和快门框9的预定的部位上,从而在使透镜镜筒1成为可摄影状态时,将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配置在封闭开口50的位置。
即,如图5所示,粘贴在压板部件8上的第一遮光片51以封闭开口50的大致下半部的方式配置。并且,粘贴在快门框9上的第二遮光片52以封闭开口50的大致上半部的方式配置。此时,两者的配置被设定成为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的各自的一部分重叠的状态。
因此,第一遮光片51以其一部分从压板部件8的内侧缘部朝向快门框9和第三组用直进框7的中央开口53突出的方式配置成封闭该开口53的一部分。并且,第二遮光片52以其一部分从快门框9的外侧缘部朝向快门框9和第三组用直进框7的中央开口53突出的方式配置成封闭该开口53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如上所述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当透镜镜筒1从可摄影状态转移至沉胴状态时,第一遮光片51通过与第二组框11的后端缘部的预定部位(后述的图7的符号A所示的部位)抵接而变形为挠曲了的预定的形态。并且,与此同时,第二遮光片52通过与伴随着透镜镜筒1从可摄影状态转移至沉胴状态而从光轴O上朝光轴外转移并从光路上退避的第三组框10抵接而挠曲,并与第一遮光片51的挠曲前端重叠,变形为预定的形态。
并且,进一步,当透镜镜筒1从沉胴状态转移至可摄影状态时,第二遮光片52以使第一遮光片51成为其变形前的状态的方式使第一遮光片51复原。
另外,在第一遮光片51、第二遮光片52上形成有多个条状的切口即狭缝51a、52a,以使得在利用各预定的框部件使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挠曲时,各遮光片51、52的缘部沿着粘贴有各遮光片51、52侧的部件、即压板部件8的内周缘部和快门框9的外周缘部挠曲。如上所述那样构成快门/第三组单元32。
第四组框13是保持第四组透镜24的框部件。在第四组框13的外周设有朝向外方延伸的长臂部13e和短臂部13f。在长臂部13e的前端部附近形成有供对焦单元18的引导轴(未图示)贯穿插入的轴孔13a。并且,在短臂部13f的前端部附近形成有滑动自如地卡合在固定框2的直进槽2c中的引导突起部13b。
该第四组框13插入配置在固定框2内部的后方,且相对于固定框2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自如。
即,在引导轴借助对焦单元18的对焦驱动源(对焦电动机)的驱动力经由齿轮列、进给丝杠转动时,第四组框13被驱动着在沿着该引导轴的方向、即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在处于可摄影状态时被配置在适当的对焦位置,并且在沉胴动作时被配置在预定的沉胴位置。
并且,在第四组框13的大致中央部穿设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内侧部分固定保持有第四组透镜24。
保持板15由金属制的板状部件构成,利用例如小螺钉等固定在装配状态的透镜镜筒1中的固定框2的后端面上。在该保持板15上,在大致中央部设有开口15a。摄像单元100(参照图7、图8等)配设在该开口15a的部位。
接下来,参照图7~图10对摄影光学系统的透镜结构和摄像单元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摄影光学系统的透镜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第一组透镜21、第二组透镜22、第三组透镜23以及第四组透镜24。并且,在第三组透镜23的物体侧具有孔径光阑10b。此处,第一组透镜21具有正屈光度,第二组透镜22具有负屈光度,第三组透镜23和第四组透镜24分别具有正屈光度。
在图7~图9中举例示出了以如下方式构成各组透镜的情况。即,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组透镜21构成为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一负弯月透镜21a和第二双凸正透镜21b。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组透镜22构成为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第三双凹负透镜22a、第四双凹负透镜22b以及第五双凸正透镜22c,并接合第四双凹负透镜22b和第五双凸正透镜22c。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组透镜23构成为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第六双凸正透镜23a、第七双凸正透镜23b以及第八双凹负透镜23c,并接合第七双凸正透镜23b和第八双凹负透镜23c。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组透镜24由第九双凸正透镜的单透镜构成。另外,这些透镜结构只是一个例子,只要第一组透镜21具有正屈光度、第二组透镜22具有负屈光度、第三组透镜23具有正屈光度、第四组透镜24具有正屈光度,则可以是各种透镜结构。因此,例如也存在第二组透镜22由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和第二组像侧透镜这两枚透镜构成的情况。
此处,由于能够从摄影光路退避的第三组透镜23被保持在形成有孔径光阑10b的第三组框10中,所以与其他的透镜组相比其口径较小。因此,第三组框10的透镜保持部也变小。对于其他的透镜组,越是位于离孔径光阑10b远的位置的透镜,其口径越大。因此,对于由三枚透镜构成的第二组透镜22,口径按照第五双凸正透镜22c、第四双凹负透镜22b、第三双凹负透镜22a的顺序变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组透镜22的第三双凹负透镜22a构成第二组物体侧透镜,第四双凹负透镜22b和第五双凸正透镜22c的接合透镜构成第二组像侧透镜。并且,第四组透镜24的口径比第二组透镜22的第二组物体侧透镜的口径小。
接下来,参照图7、图8、图10对摄像单元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和图8所示,摄像单元100利用小螺钉固定在安装有保持板15的固定框2的后端面上。由此,摄像单元100固定保持在透镜镜筒1的后侧。
摄像单元100例如由与上述的日本特开2008-04822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像模糊校正装置同样的结构构成,具有:接受经由摄影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单元110;和使该摄像元件单元110在与光学像的受光面平行的面内变位以进行像模糊校正动作的像模糊校正装置150。
摄像元件单元110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摄像元件111,其由对接受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图像数据的CCD等构成;柔性印刷电路板112,其用于安装该摄像元件111并与该摄像元件111连接;以及摄像元件保持板113,其将该柔性印刷电路板112保持在后述的像模糊校正装置150的第二移动框181的背面侧。
在摄像元件111的受光面的前面侧配设有玻璃罩111a,从该玻璃罩111a的前面侧配设有框状的密封部件114、低通滤波器(LPF)115、框状的遮光片116以及框状的LPF压板117。
像模糊校正装置150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作为基本构成部件的基座160;以能够变位的方式支承在基座160上的第一移动框161;能够相对于该第一移动框161变位并支承摄像元件单元110的第二移动框181;由驱动源和驱动机构构成的第一驱动机构部164,其固定设置在基座160上,用于使装配第一移动框161、第二移动框181以及摄像元件单元110的状态的装配单元在沿着与光轴正交的箭头Y(参照图10)的方向上变位;以及由驱动源和驱动机构构成的第二驱动机构部184,其固定设置在基座160上,用于使第二移动框181和摄像元件单元110在沿着与光轴和箭头Y正交的箭头X(参照图10)的方向上变位。
另外,摄像元件单元110从像模糊校正装置150的背面侧进行组装。具体而言,在将柔性印刷电路板112夹持在第二移动框181和摄像元件保持板113之间的状态下,摄像元件保持板113相对于第二移动框181从其背面侧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框181上。此时,摄像元件单元110的摄像元件111的受光面被配置成从第二移动框181的开口窗181x朝向前面。
其他的详细结构与在上述日本特开2008-04822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像模糊校正装置相同,因此在此处省略说明。
以下,参照图7~图9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当透镜镜筒1处于可摄影状态时,如图7所示,各框部件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前方移动,该透镜镜筒1成为整体伸长的状态。
如图7所示,在该可摄影状态下,第二组框11和快门/第三组单元32配置在相互离开的位置。因此,粘贴在快门/第三组单元32的各预定部位即压板部件8、快门框9的各预定部位上的第一遮光片51和第二遮光片52分别被配置成以重叠的形态封闭开口50。
当透镜镜筒1从可摄影状态向沉胴状态转移时,首先,第二组框11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后方移动。伴随着该移动,第二组框11的后端缘部的预定部位A与第一遮光片51抵接,如图8、图9所示,使第一遮光片51的光轴侧缘部的一部分朝向后方挠曲而变形。
并且,第二组框11与快门框9抵接,在维持该抵接状态的情况下使快门框9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第三组框10从光轴O上的位置朝光轴外转移而从光路上退避。
由此,第三组框10的外周缘部的预定部位与第二遮光片52抵接,如图8、图9所示,使第二遮光片52的下方侧缘部的一部分朝向前方挠曲而变形。这样,透镜镜筒1成为沉胴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沉胴状态中,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使由保持在第三组框10上的三枚透镜构成的第三组透镜23退避到由构成第二组透镜22的第四双凹负透镜22b和第五双凸正透镜22c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与第四组透镜24的像侧端部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使第三组透镜23的像侧端部、即位于最后方的第八双凹负透镜23c的像侧端部退避成与第四组透镜24的像侧端部基本一致。
当透镜镜筒1从沉胴状态再次朝向可摄影状态转移时,第二组框11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前方移动。伴随该移动,第二组框11的后端缘部的预定部位A与第一遮光片51的抵接状态被解除。由此,第一遮光片51利用自身的复原力恢复为平板状的原来的形态。
另外,此时,快门框9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朝向前方移动。由此,第二遮光片52抵接在处于变形状态的第一遮光片51的前端部附近,发挥将其向前方压出的作用。由此,第二遮光片52以使第一遮光片51复原至变形前的状态的方式发挥作用。
进一步,与此同时,第三组框10从光轴外的位置朝向光轴O上的位置转移并配置在光路上。由此,第三组框10的外周缘部的预定部位与第二遮光片52的抵接状态被解除。于是,第二遮光片52利用自身的复原力恢复为平板状的原来的形态。这样,透镜镜筒1成为图7所示的可摄影状态。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能够伸缩的透镜镜筒1具有:第一组框12,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组透镜21,且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第二组框11,其将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组透镜22保持在第一组透镜21的后方,且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第三组框10,其保持孔径光阑10b和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组透镜23,在可摄影状态下,使孔径光阑10b和第三组透镜23位于第二组透镜22的后方,在沉胴状态下,使孔径光阑10b和第三组透镜23退避至从光轴O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三组框10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且能够在与沿着光轴O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摆动;以及第四组框13,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组透镜24,在可摄影状态下,能够在第三组透镜23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第二组透镜22至少具有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和外形比该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第二组像侧透镜这两个透镜,第四组透镜24由外形比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透镜构成,孔径光阑10b和第三组透镜23构成为:在沉胴状态中,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退避至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和第四组透镜24的像侧端部之间。
因此,在沉胴状态中,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构成第二组透镜22的口径较大的第二组物体侧透镜的第三双凹负透镜22a与第三组透镜23不重叠,因此能够缩小第二组框11的直径,其结果是能够缩小透镜镜筒1的径向尺寸。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三组透镜23的位于最后方的第八双凹负透镜23c的像侧端部与第四组透镜24的像侧端部基本一致,使第三组透镜23从光轴O退避。因此,在沉胴状态中,能够使第二组透镜22和第四组透镜24更加接近,因此能够实现电子摄像装置的壳体的薄型化。
并且,在沉胴状态中,由于第三组透镜23不比第四组透镜24的像侧端部更向后方突出,所以不会与像模糊校正装置150干涉。因此,能够简单地应用于具有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电子摄像装置中。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能够伸缩的透镜镜筒1构成为具有:能够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的作为第一框部件的第二组框11;作为第二框部件的第三组用直进框7,其配置在该第二组框11的光轴后方,且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该第二组框11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相对移动;作为第三框部件的快门框9,其配置在第二组框11和第三组用直进框7之间,具有使来自前方的不需要的光向第三组用直进框7的方向通过的开口,且能够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在可摄影状态下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离开,在沉胴状态下相对于第三组用直进框7比可摄影状态接近;作为第一挠性部件的第一遮光片51,其以在可摄影状态下封闭开口、在沉胴状态下通过与第二组框11抵接而挠曲的方式配置在快门框9的前方,并紧固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以及作为第二挠性部件的第二遮光片52,其在可摄影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配置在第一遮光片51的正后方,并以与第一遮光片51重叠且至少封闭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紧固在快门框9上,在沉胴状态下与第一遮光片51的挠曲前端重叠并抵接。
另外,上述开口是用于避免与透镜镜筒1内的位于光轴外的部件发生干涉的开口。
并且,透镜镜筒1还具有以能够在光轴上和光轴外之间摆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三组用直进框7上的作为第四框部件的第三组框10,伴随着透镜镜筒1从可摄影状态朝向沉胴状态转移,第三组框10从光轴O上朝向光轴外转移,使第二遮光片52挠曲。
进而,第二遮光片52构成为,伴随着透镜镜筒1从沉胴状态朝向可摄影状态转移,以使第一遮光片51复原至其变形前的状态的方式发挥作用。
即,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是构成为能够在可摄影状态(使用状态)和沉胴状态(非使用状态)之间变位而缩短的透镜镜筒1,具有用于对不需要的光线进行遮光的一对遮光片(第一遮光片51、第二遮光片52),所述不需要的光线是从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的框部件彼此之间在结构上产生的开口射入的,当透镜镜筒1处于可摄影状态时,将该一对遮光片配置成在一部分重叠的形态下封闭开口,并且,在成为沉胴状态时,该一对遮光片分别以下述形态被收纳:通过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一框部件(第二组框11)和退避至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第三组框10挠曲而变形的形态。
由此,当使透镜镜筒1处于可摄影状态时,能够利用第一遮光片51、第二遮光片52这一对遮光片封闭开口,因此能够可靠地对不需要的光线的入射进行遮光。
并且,当使透镜镜筒1为沉胴状态时,能够将第一遮光片51、第二遮光片52以挠曲而变形的形态进行收纳,因此不需要无用的占有空间,能够使透镜镜筒1成为沉胴状态。
并且,开口50是为了避免与第三组框10发生干涉而设置的,但是也可以不是避免与第三组框10这样的框部件发生干涉,可以是用于避免与位于镜筒内的部件发生干涉。例如,该部件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透镜镜筒内的电动机等的致动器等。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例如,本发明所述的透镜镜筒不限于电子摄像装置,也能够应用于胶片照相机等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能够伸缩的透镜镜筒中,在沉胴状态下,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使孔径光阑和第三组透镜退避至第二组透镜的外形较小的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和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之间,因此能够缩小透镜镜筒的径向尺寸。因此,在应用于照相机中时,能够使照相机的壳体小型化,并且能够简单地应用于具有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电子摄像装置中。

Claims (7)

1.一种透镜镜筒,所述透镜镜筒能够伸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镜筒具有:
第一组框,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组透镜,且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第二组框,其将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组透镜保持在所述第一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且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第三组框,其保持孔径光阑和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组透镜,在所述透镜镜筒伸长的可摄影状态下,使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位于所述第二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透镜镜筒比所述可摄影状态缩短的沉胴状态下,使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退避至从所述第二组透镜的光轴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三组框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且能够在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摆动;以及
第四组框,其保持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组透镜,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能够在所述第三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组透镜至少具有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和外形比该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第二组像侧透镜这两个透镜,
所述第四组透镜由外形比所述第二组物体侧透镜小的透镜构成,
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三组透镜构成为:在所述沉胴状态中,从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退避至所述第二组像侧透镜的物体侧端部和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沉胴状态中,从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组透镜退避成使该第三组透镜的像侧端部与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像侧端部基本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镜筒具有:
第二框部件,其配置成比由所述第二组框构成的第一框部件更靠光轴后方,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框部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三框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框部件和所述第二框部件之间,在该第三框部件与所述第二框部件之间形成有使来自前方的不需要的光通过的开口,且该第三框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在光轴方向上离开,在所述沉胴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框部件比所述可摄影状态接近;
第一挠性部件,其以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沉胴状态下通过与所述第一框部件抵接而挠曲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三框部件的前方,并紧固在所述第二框部件上;以及
第二挠性部件,其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正后方,并以与所述第一挠性部件重叠且至少封闭所述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紧固在所述第三框部件上,在所述沉胴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挠曲前端重叠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是用于避免与所述透镜镜筒内的位于所述光轴外的部件发生干涉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三组框构成的第四框部件以能够在光轴上和光轴外之间摆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框部件上,伴随着从所述可摄影状态朝向所述沉胴状态转移,该第四框部件从光轴上朝向光轴外转移,与所述第二挠性部件抵接,从而使所述第二挠性部件挠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所述透镜镜筒朝向所述可摄影状态转移,所述第二挠性部件使所述第一挠性部件复原至所述第一挠性部件的变形前的状态。
7.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
摄像元件,其配置在所述第四组透镜的光轴上的像侧,在所述可摄影状态中,接受经由所述第一组透镜、所述第二组透镜、所述第三组透镜以及所述第四组透镜形成的光学像并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像模糊校正装置,其使所述摄像元件在与该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平行的面内变位以进行像模糊校正动作。
CN2009100035565A 2008-01-18 2009-01-15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7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9604A JP2009169285A (ja) 2008-01-18 2008-01-18 レンズ鏡筒
JP2008009604 2008-01-18
JP2008-009604 2008-04-15
JP2008311894 2008-12-08
JP2008311894A JP2010134324A (ja) 2008-12-08 2008-12-08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311894 2008-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7918A CN101487918A (zh) 2009-07-22
CN101487918B true CN101487918B (zh) 2010-09-29

Family

ID=4089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5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7918B (zh) 2008-01-18 2009-01-15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69285A (zh)
CN (1) CN101487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8236B2 (ja) * 2010-07-08 2014-07-23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TWI440950B (zh) 2010-12-03 2014-06-11 Ability Entpr Co Ltd 影像擷取裝置之自動對焦模組
CN107835959B (zh) * 2015-07-10 2021-04-09 株式会社尼康 摄像装置、摄像光学系统、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7918A (zh) 2009-07-22
JP2009169285A (ja)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9224C (zh) 镜筒
US7864241B2 (en) Lens barrel, camera and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CN101887159B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JP4744963B2 (ja) レンズ鏡筒
US7546029B2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CN102401973B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US7773871B2 (en) Retractable photographic lens
CN101842728A (zh) 镜头镜筒以及透镜支撑构造
JP4537892B2 (ja) レンズ鏡筒
US7755855B2 (en) Lens barrel and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83509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6072003A (ja) 沈胴式カメラ
CN103123432A (zh) 摄像装置
JP2006058455A (ja) 鏡筒駆動機構
CN101487918B (zh) 透镜镜筒以及使用该透镜镜筒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02520500B (zh) 镜筒、摄像装置、照相机、信息终端装置、图像输入装置
JP5009334B2 (ja) レンズ枠の退避構造
CN103852952B (zh) 抖动校正装置
JP2006091910A (ja) レンズ鏡胴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7272105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撮像装置、カメラ、携帯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JP5379498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カメラ
JP2007139947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並びにレンズの調芯方法
JP447238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4477860B2 (ja) レンズ鏡胴およびカメラ
JP5129172B2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