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799A -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3799A
CN101483799A CNA200810181926XA CN200810181926A CN101483799A CN 101483799 A CN101483799 A CN 101483799A CN A200810181926X A CNA200810181926X A CN A200810181926XA CN 200810181926 A CN200810181926 A CN 200810181926A CN 101483799 A CN101483799 A CN 101483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frame
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mechanical oscillation
vib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19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3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减震器(8)对夹持磁铁(18)的磁轭部(16、17)进行支承。减震器(8)具备:保持磁轭部的环状的磁轭保持部(8a);从磁轭保持部(8a)向其外侧以放射状突出的多个支承部(8b);沿磁轭保持部(8a)的周围从多个支承部(8b)分别延伸至邻接的其它支承部的多个悬挂弹簧部(8c);和设于多个悬挂弹簧部(8c)的终端的(T)字形的多个突起(8T)。通过将多个突起(8T)嵌入壳体的切口部(K),而保持磁轭部(16、17)相对于壳体可相对位移。由于减震器(8)向壳体的固定不需使用螺钉,因此,可在扬声器的生产线上容易地进行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组装。

Description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构造,所述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作为利用低音域的电信号产生体感音响振动的装置而使用。
背景技术
使物体振动而感觉到音压的振动感和在地板面及大地传播而感到振动感等在例如模拟和虚拟现实等中提高现实感这一点很重要。所述振动感被称为体感音响振动(body sonic)。通过如伴随振动感和冲击感的爆炸音或引擎音等有关记录音的体感音响振动也可以再现逼真的亲临感。体感音响振动不仅作为用于增加重低音感的音响使用,也用作例如模拟和虚拟现实等的效果音。另外,体感音响振动适用于应用其放松效果的音乐疗法,此外,在以加速酒类的发酵·成熟、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使用等各方面发挥着其效果。作为产生体感音响振动的装置,有具有类似产生音响的扬声器的构造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例如,日本专利第3787777号公报中公开了用于产生体感音响振动的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如图14所示,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1大致包括上框2和下框4构成的壳体以及夹持内装在壳体中的磁路的减震部3。
上框2具有盘形状,其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5。另外,在外周部形成有螺纹孔部2a、2b、2c。
下框4具有双层构造构成的大致盘形状,在其外周部形成有螺纹孔部4a、4b、4c。另外,在下框4的底部的中央部,以同心状配置的直径不同的多个环状减震器6与下框4一体形成。并且,从外周缘的底部延伸出向壳体内的可动线圈输送电信号的导线7。
减震部3由大小不同的多个环状的减震器(环状的减震器8a、8b)和具备在环状的减震器8a内侧保持的磁极的磁轭部9构成,在外侧配置的减震器8b的外周部形成有支承部3a、3b、3c(也称为螺纹孔部3a、3b、3c)。
减震部3以嵌入下框4内的方式内装,通过上框2覆盖其上部。以各螺纹孔部2a、3a和4a,2b、3b和4b,2c、3c和4c在同一位置重叠的方式配置各构件(上框2、减震部3、下框4),通过从上框2侧插入的螺钉而固定。
如图15所示,上框2、减震部3和下框4通过相对于各螺纹孔部2a~2c、3a~3c和4a~4c从上框2侧插入的螺钉11a、11b和11c而固定。此外,通过上面盖5a覆盖上框2的开口部5。
如图16所示,在环状的减震器8a的内侧保持的磁轭部9通过减震器8a和减震器8b而支持于壳体内。
磁轭部9由在中央具有柱状部15的底板16和环状的顶板17构成。在底板16和顶板17之间夹着环状的磁极18。并且,在顶板17的内缘和底板16的柱状部15的外缘之间形成有带磁的环状的空隙19,从而构成磁路。在上框2的中央部形成的圆形开口部5的边缘设有沿铅直方向延伸的筒状的线圈框20,在线圈框20的规定位置卷绕有线圈21。并且,卷绕该线圈21的部分在安装上框2时配置在上述空隙19内。
另外,环状的减震器由保持有磁轭部9的磁轭保持部8a和配置在该磁轭保持部8a的外侧且在外周部具备支承部(3a、3b、3c)并在这些支承部处固定于壳体的悬挂弹簧部8b构成,邻接的环状减震器之间(磁轭保持部8a和悬挂弹簧8b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并且,利用这些环状减震器(磁轭保持部8a和悬挂弹簧部8b)而成为壳体和磁轭部9可相对位移的构造。
另外,在下框4的中央部(底部)形成的环状减震器6的一部分与底板16的底部抵接。
具有以上构造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1从导线7向线圈21传送电信号,通过在线圈21产生的磁力和磁极18的磁力之间产生的磁干涉作用,借助减震器8a、8b、8c而支持于壳体的磁轭部9和壳体相对变化而产生体感音响振动。
下面,基于图17对将磁轭支承于壳体内的环状减震器的一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减震器由大小不同的双重环状减震器8a、8b构成。与上述的构造相同,在内侧的环状减震器即磁轭保持部8a的内侧保持磁轭部9。另外,在第一减震器8a的外侧以包围第一减震器8a的方式配置有由具有相同形状(环形的断片部形状)的多个(该方式中为3个)悬挂弹簧8b1、8b2、8b3构成的悬挂弹簧部8b。
在各悬挂弹簧8b1、8b2、8b3的一端部26a、26b、26c(各自端部的外周部)设有支承部3a、3b、3c(也称为螺纹孔部3a、3b、3c),各悬挂弹簧8b1、8b2、8b3在螺纹孔部3a、3b、3c处利用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另外,在各悬挂弹簧8b1、8b2、8b3的另一端部设有连接部25a、25b、25c,第一减震器8a和各悬挂弹簧8b1、8b2、8b3通过该连接部25a、25b、25c而连接。这些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减震器8a以120°间隔(等间隔)设置,各悬挂弹簧从连接部沿第一减震器8a延伸,在邻接的悬挂弹簧的连接部的前面形成支承部3a、3b、3c。
现有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1、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特殊性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插入狭小的被褥内及薄的床垫内,且不允许给人体带来不适感,从而要求尽可能小型化。另外,为在安装于椅子、床等人体载置物时不产生与坚硬物体接触的感觉(为了不带来不适感),也要求充分考虑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形状。并且,下述的情况也要对其构造继续进行反复试验。
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历史还比较短。该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在使用磁路(磁铁、磁轭)和可动线圈作为结构构件的这一点上,与电动式扬声器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其使用目的不同,因此构造也是相当不同的。电动扬声器其历史较早,掌握其技术的技术者也很多。例如,圆锥形扬声器等在很久以前就已趋于完善,完成了标准的基本构造。
另一方面,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历史较短,掌握其技术的技术者也极少。其构造还在发展之中,标准的基本构造尚未完成。因此,设计时需要新的技术构思和发明的要素。它们的改良具有下述要素。
(1)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构造的发明。
(2)用于提高性能的开发·改良。
(3)使构造合理化、削减部件数量、容易组装(成本削减效果),利用扬声器制造线容易制作的构造的开发·改良。
本发明以上述的(1)和(3)所属的要素为主,(3)所占的比重尤其高。如后所述,进行利用扬声器制造线容易制作的构造的开发·改良比较重要。
在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中,由于结构部件与电动式扬声器的重叠部分较多,因此,在扬声器工厂内生产的情况较多。但是,与圆锥形扬声器等构造不同,从而组装·生产方法也不同。
对于历史长且具有高完善度的标准基本构造的扬声器的制造者而言,与扬声器不同的部件容易引起排斥反应,并且,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在构造上成熟度低,从而容易加倍排斥反应。这些成为容易引起成本高及不合格率增加的要素。
在扬声器工厂以外制造时,没有扬声器的既成概念,因此,不易引起上述的排斥反应,但是,在磁铁、磁轭、可动线圈、各种粘接剂等材料的调配,塞尺类的调配和操作的习惯等方面,不如扬声器制造厂而成为高成本,变得不利。
2、扬声器的制造线由粘结剂进行组装
通常,多数产品的组装一般由螺钉进行组装。但是,扬声器的组装线以粘接工序为主,并且粘接剂的涂敷中多使用上胶轮(ろくろ)。从而,在扬声器的制造线上不适合使用螺钉进行组装的构造。
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组装使用螺钉(图14~图17的符号2a~2c、3a~3c、4a~4c为螺钉用孔),因此,现有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在扬声器生产线生产是不适合的。但是,若将现有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在扬声器工厂以外制造,则如上所述,成为高成本,变得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扬声器的制造线上容易生产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主视图。
图1的(b)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侧视图。
图1的(c)是图1的(a)所示的M—M向视剖视图。
图2的(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主视图(拆下上框2的状态)。
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A—A’向视剖视图。
图3的(a)是底板17和保持该底板17的减震器8的主视图。
图3的(b)是N—N向视剖视图。
图3的(c)是P—P向视剖视图。
图3的(d)是减震器8的悬挂弹簧部8c的放大图。
图3的(e)是减震器8的磁轭保持部8a的截面放大图。
图4的(a)是顶板17和保持该顶板17的减震器8的后视图(表示将图3翻转的状态的图)。
图4的(b)是减震器8的支承部8b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减震器的其它例(比较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总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7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总组装时的剖视图。
图8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在贴付有铭牌时的剖视图。
图9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其它减震器的主视图。
图10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下框(壳体)的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11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上框(线圈支架)的主视图及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将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线圈支架按压位置倾斜的示例的主视图。
图13的(a)是下框4的主视图。
图13的(b)是导线安装部及导线7的附近Y的放大图。
图13的(c)是Q—Q向视剖视图。
图13的(d)是下框4的剖视图。
图13的(e)是R—R剖视图。
图13的(f)是插入导线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一部分截面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减震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对与现有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
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1包括:由上框(线圈支架配件)2及下框(壳体配件)4构成的壳体;内装于壳体的磁路组件(磁路配件)3。磁路组件3保持由磁铁18和磁轭部9构成的磁路。
上框2具有盘形状,在其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5。在完成状态下,开口部5由铭牌5a堵塞。
下框4为双层构造构成的大致盘形状。在其直径小的下层收纳有磁路组件3的除减震器8的部分的一半左右。另外,在下框4的底部的中央部贴付有以同心状配置的直径不同的圆形的缓冲件6a。并且,从下框4的外周缘延伸出向壳体内的可动线圈20、21输送电信号的导线7。
磁路组件3由环状的减震器8、在环状的减震器8的内侧保持的磁轭部9和保持于磁轭部9的磁铁18构成。
磁路组件3以嵌入下框4内的方式内装,并通过上框2覆盖其上部。
在环状减震器8的内侧保持的磁轭部9利用减震器8的T字形的突起8T安装于下框4。在下框4的外周设有用于收纳T字形的突起8T的切口部K。
磁轭部9由在中央具有柱状部15的底板16和环状的顶板17构成。在底板16和顶板17之间夹着环状的磁铁18。而且,在顶板17的内缘和底板16的柱状部15的外缘之间形成有带磁的环状空隙19。底板16、顶板17及磁铁18构成磁路。在上框2的中央部形成的圆形开口部5的边缘设有沿铅直方向延伸的筒状的线圈框20,在线圈框20的规定位置卷绕有线圈21(线圈框20和线圈21构成可动线圈)。并且,卷绕有该线圈21的部分(可动线圈)在安装有上框2时配置在所述空隙19内。
S为顶板17上的缓冲用的缓冲件(海绵)。缓冲件S具有防止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过度摆动时产生的碰撞音、缓和冲击和保护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作用。缓冲件S为贴付于磁路组件3(顶板17)的上表面的环状的海绵。
另外,将圆形的缓冲件(缓冲垫)6a贴付于下框(壳体)4的底面。位于壳体底面的孔为通气孔。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动作时,内部温度上升使壳体内的空气膨胀,其起到使空气排出的作用。该通气孔也兼有在贴付缓冲件时插入夹具而使贴付容易进行的作用。在作成上面的环状缓冲件S时,除此之外的剩余部分成为下面的缓冲件6a,由于没有材料的浪费,因此有利于成本降低。
利用减震器8成为下框4和磁轭部9可以相对位移的构造。
具有以上构造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1从导线7向线圈21传送电信号,在空隙(磁隙)19内,通过在线圈21产生的磁力和磁铁18的磁力之间产生的磁干涉作用,借助减震器8而支持于壳体的磁轭部9和壳体相对变化而产生体感音响振动。减震器8例如用树脂成型来制造。由于减震器8的材质具有可挠性,因此,作为弹簧发挥作用。
下面,基于图3及图4对将磁轭支承于壳体内的环状减震器的一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环状的减震器8具备:保持磁轭部9的环状的磁轭保持部8a;从该磁轭保持部8a向其外侧以放射状突出的6个支承部8b;沿磁轭保持部8a的周围(圆周)从各支承部8b延伸至其他支承部8b前面的悬挂弹簧部8c;以及在悬挂弹簧部8c的终端(支承部8b的相反侧的一端)设置的T字形的突起8T。
若将从磁轭保持部8a突出的支承部8b作为肩,则悬挂弹簧部8c为腕,突起8T相当于手。
在磁轭保持部8a的内侧(将磁轭保持部8a设为圆时的该圆的中心侧)设有凸部8a—1,通过将其嵌合于在顶板17的外周设置的槽中,使得磁轭保持部8a牢固地保持顶板17。
通过使突起8T嵌合于在下框4设置的切口部K(参照图6)(换言之,用突起8T的手牢固抓住切口部K的下框4),使得减震器8及磁轭部9保持于下框4。支承部8b、悬挂弹簧部8c及突起8T的个数相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6个。此外,支承部8b、悬挂弹簧部8c及突起8T的个数可以为2、3、4、5、7或以上。
悬挂弹簧部8c为在支承部8b和突起8T之间设置的弹簧,从而,下框4和磁轭部9可以相对位移。
如图1所示,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1中,可动线圈20、21以不与磁轭部9(底板的柱状部15和顶板17)接触的方式保持在空隙(磁隙)19的中心位置,且可动线圈20、21保持为可上下活动(图2的(b)中上下方向的动作)的状态。在通常的扬声器中多使用波纹型减震器,但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减震器8如图1、图2的剖视图所示,是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顶板17中用塑料镶嵌成型的物品(此为例示)。减震器8除树脂以外,也可以由基于作为弹簧件的磷青铜、不锈钢、弹簧钢等薄板的冲压加工件构成。
扬声器用的减震器有参考资料(Hi—Fi扬声器及其操作使用方法,P38,1968年诚文堂新光社刊)所示的波纹型减震器、蝶形减震器等,但现在几乎为波纹型减震器,几乎不使用蝶形减震器。不使用的理由之一,虽然在扬声器生产线中以使用上胶轮的粘结剂涂敷进行的组装作业为主,但由于加入了不同性质的工序即螺钉固定作业,因此不适合通常的扬声器生产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必须保持重的磁路组件3,在布上浸渗酚醛树脂的波纹型减震器并不适用于中心保持能力、强度、形状小型化的目的,因此使用改良蝶形减震器,且用于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专用形状的结构。
用于保持重的磁路组件3的减震器8的悬挂弹簧部8c的形状尤为重要。
与扬声器等不同,将具有一定重量的磁路组件3用减震器8的悬挂弹簧部8c悬挂,在必须驱动重量大的人体载置物使其振动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减震器8上施加大的负载,容易引起断裂等故障。例如,如图5所示,当使悬挂弹簧部8c的宽度设定为固定(当将接近T字形的突起8T的宽度设定为w1,大致中间的宽度设定为w2,接近支承部8b的宽度设定为w3时,w1=w2=w3)时,在具有一定重量的磁路组件3的固定端部8b和承受负载质量的壳体(下框4)侧的固定端部8T(准确为图5中由圆X包围的周围)产生裂缝直至断裂。
为了避免这些,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8的悬挂部8c的宽度如图3的(d)所示,为w1>w2、w3>w2。
即,成为如下形状。
(1)在具有一定重量的磁路组件3侧的固定端(支承部8b),将悬挂部8c的宽度(弹簧宽度)向顶板17(内周侧)扩展。图3的(d)中虚线表示宽度为固定的情况。在支承部8b的附近,虚线出现在悬挂部8c的内周侧,由此可理解上述的叙述。
(2)在承受载荷质量的下框(壳体)4侧的固定端(T字形的突起8T)向壳体侧(外周侧)扩展弹簧宽度。在图3的(d)中,在T字形突起8T的附近,虚线出现在悬挂部8c的外周侧,由此可以理解上述的叙述。
由大量经验和试验可知,通过如上述(1)(2)所述来设定悬挂部8c的宽度可以有效避免断裂。在此,重要的是(1)的“向顶板17(内周侧)扩展弹簧宽度”和(2)的“向下框4(外周侧)扩展弹簧宽度”。
假如与(1)相反,“向下框4(外周侧)扩展弹簧宽度”,则不仅避免断裂的效果减小,而且,由于下框4和包括顶板17的磁路组件3相对位移,因此,为了避免固定端部(支承部8b)的前端与下框(壳体)4接触,必须增大壳体内周(下框4的内径),从而成为妨碍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小型化的要素,因而不适合。
另外,如果与(2)相反,“向顶板17(内周侧)扩展弹簧宽度”,则不仅避免断裂的效果减小,而且,由于下框4和磁路组件3的相对位移,因此,为了避免固定端部(与T字形的突起8T的T字的相反的一端)的前端与磁路组件3接触,必须增大下框(壳体)4,从而成为妨碍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小型化的要素,因而不适合。
如上所述,图2~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8非常优异。图示的结构示出了塑料成型品的示例,但是,该弹簧形状也适合基于作为弹簧件的磷青铜、不锈钢、弹簧钢等薄板的冲压加工件。
另外,减震器8向壳体(下框4)固定的固定部8T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8向壳体(下框4)侧固定的固定部(T字形的突起8T)如图2~图4所示为T字状,通过将其嵌入下框4的切口部K而固定减震器8。从而,不需要螺钉固定。
参照图6对该顺序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图中,省略了上框(线圈支架配件)2所包括的可动线圈(线圈框20和线圈21)的显示。同样地,省略了在磁路组件3所包括的底板16(包括其柱状部15)和磁铁18的显示。
(a)在壳体(下框4)的6个切口部K和沿壳体外周设置的槽内涂敷粘接剂(bond)(在图6中用符号BOND表示粘接剂)。如图1所示,将导线(平行乙烯树脂线)7预先插入壳体中。在该工序中,在壳体的外周部涂敷粘结剂时,导线部分也被涂敷粘结剂,导线7被线圈支架2抑制,而可靠地粘接·固定。在该组装工序中,一边用上胶轮旋转一边在壳体外周部的粘接部涂敷粘接剂,与电动式扬声器的组装线为相同的作业内容,从而容易在扬声器制造线上生产。
(b)使磁路组件3的突起部、即减震器8的T字形的突起8T与切口部K相合,使磁路组件3落入壳体(下框4)。
(c)在磁路组件3的突起部(T字形的突起8T)粘附粘接剂。
(d)将塞尺J通过开口部5放入可动线圈。在将上框(线圈支架配件)2安装在壳体(下框4)之前放入塞尺J。塞尺J为夹具,用于保持可动线圈20、21和磁轭部9的间隔。
(e)将上框2安装于壳体(下框4)。此时,一边旋转上框2一边使在上框2的外周设置的凸部2X嵌入壳体的凹部4X(凸部2X和凹部4X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f)在安装了塞尺J的状态下进行时效。此为粘接剂的干燥·粘固工序。若以上的工序结束,则在插入塞尺(可动线圈尺规)J的状态下进行时效,等待粘结剂的干燥·粘固。此为扬声器制造线上通常进行的工序。
在(f)的时效工序之后,如图8所示,在上框2上贴付铭牌5a而堵塞开口部5。时效工序完成后拔出塞尺,在线圈支架中央部贴付铭牌(保护盖)5a,堵塞可动线圈的孔。这是与安装扬声器的保护盖相同的工序。铭牌5a为在薄的铝板上附有两面粘接带的铭牌,与通常的铝铭牌相同。在铭牌上印刷型号、规格、制造商名等,作为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脸面,也是设计方面的重点。
通过如上述(a)~(c)那样进行组装粘接,使磁路组件3隔着减震器8稳定地保持在壳体(下框4)上。由此,磁路组件3可以隔着减震器8相对于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移(振动)。固定部(T字形的突起8T)呈T字状的目的在于,当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振动时,壳体的中心部吸引的力相对于固定部8T而发挥作用,因而对固定部8T进行支承。
在日本专利第3787777号公开的示例中,由于利用螺钉使减震器和壳体固定,因此,固定部(图14的2a~2c、3a~3c、4a~4c)向壳体的外侧大幅度扩展而阻碍小型化。另外,使用螺钉进行的组装在扬声器的制造线上存在并不优选的问题(如上所述,扬声器生产线上以使用上胶轮涂敷粘接剂的组装作业为主)。
与之相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固定方法为T字状嵌合,由于可以将固定部(T字形的突起8T)收纳在壳体的外周(即由于可以收纳在壳体和线圈支架的粘接部分内),因此有利于小型化。由于固定部的前端为T字形,其前端沿外周方向分开,故不会从壳体突出(例如,以Y字形和十字形也可固定,但由于其前端从壳体突出,因而不适合小型化。另外,Y字形有因被壳体中心部吸引的力而脱落之虞)。另外,组装方法也与扬声器的制造方法相同,由于为基于上胶轮涂敷粘接剂进行的组装,因此可在扬声器的制造线上没有障碍地组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T字状嵌合机构可以实现装置小型化,并容易在扬声器生产线上制造,有利于成本降低。
图2~图4所示的固定部为T字形,但只要固定部是能够对向壳体的中心部的力进行支承的装置,则固定部可以不采用T字状。图9示出了其它示例。使T字形的突起8T的前端部分沿外周方向延长,并将邻接的T字形的突起8T彼此连接,使固定部成为大致环状,由此起到和T字状的固定部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将图9的下部(符号Y的部分)切开,这是为避开导线7的插入孔(设于下框4)。
此外,在上述(d)中,“将上框2安装于壳体(下框4)。此时,一边旋转上框2一边使在上框2的外周设置的凸部2X嵌入壳体的凹部4X”是为了防止上框2被导线7向上推压而引起粘接不良。基于凸部2X和凹部4X的线圈支架按压机构作为粘接剂凝固前的保持机构而起到使产品的成品率优良的重要作用。
从图10可知,凹部4X为两个,分别设于通过下框4的中心的直线与下框4的外周相交的点(换言之,两个凹部4X以彼此180度反向设置)。如该图(a)(c)的侧视图所示,凹部4X为钩状。
从图11可知,与凹部4X同样,凸部2X为两个,分别以从通过上框2的中心的直线与上框4的外周相交的点突出的方式而设置。凸部2X为简单的突起。
由于在现有的装置中螺钉固定该部分,因此存在难以适应扬声器生产线的问题和由螺钉进行安装的机构使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外形增大的缺点。并且,必须将用于螺钉固定的镶嵌螺母镶嵌成型在壳体上,从而提高成本。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支架按压部(凸部2X和凹部4X)的装置无需镶嵌螺母的镶嵌成型,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安装螺钉部也不会过多突出,利于小型化。另外,其特长在于,容易适应扬声器的制造线,并具有大的优点,即没有作为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制造的大的瓶颈的来自扬声器的制造线的排斥反应。
线圈支架按压部(凸部2X和凹部4X)是用于使上框2和下框4密接保持的机构,但由于其安装位置的关系,有与导线安装部及导线7产生干涉的情况。在图12中示出为了避免这些而将壳体的线圈支架按压部(凹部4X)和线圈支架的突起部(凸部2X)从导线安装部及导线7的附近Y远离的示例。在该例中,其效果在于,壳体的导线安装部的形状不复杂即可,以及虽然稍微复杂但可以消除产生的突起所引起的干涉。线圈支架按压部(凹部4X)可以位于导线安装部及导线7的附近Y,防止来自导线7的压力使线圈支架顶起而引起粘接不良等。
此外,在小型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中,即使为使线圈支架按压部(凸部2X和凹部4X)位于远离导线的位置(例如横位置),也可以实现其目的。
但是,在圆锥纸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扬声器中,音频电信号的输入通常通过端子而进行。即使为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也可以通过端子来实现,但由于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壳体本身构成振动输出端,因此容易发生在端子部容易产生刺啦音等不良情况。在螺钉构成的端子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由于振动而使螺钉松动等问题。另外,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因实装方式等而强烈要求小型化,若安装端子则妨碍小型化,并引起端子的突起部妨碍实装等不良情况。
从如上所述的经验中得知,在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中,优选将乙烯树脂平行线构成的导线作为电信号的输入端。但是,需要将由可动线圈的细的卷线的一部分构成的可动线圈的导线和由乙烯树脂平行线构成的信号输入用的导线稳定地连接的保持机构。由于在体感音响装置用的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中导线部分也振动,因此该保持机构尤为重要。因此,存在需要保持机构用的部件,且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外形增大等问题及课题。
在图13示出了不需要特别的保持机构用的部件,且不需增大外形即可的导线保持机构。
在图13中,4Y为导线插入用孔。4Y—1为用于使导线主体即两根导线通过的贯通孔,4Y—2为用于使一根导线通过的导线孔。在孔4Y—2的前端(下侧)剥除导线的被覆,并用线圈21的电线进行钎焊。导线插入用孔4Y为大致的T字形。在导线插入用孔4Y的内部,两根导线以大致180度折回,其前端到达导线孔4Y—2的出口。
在图13中,在壳体(下框4)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设有导线插入孔4Y,在此,将乙烯树脂平行线的导线如该图(f)所示那样插入。由于使左右的插入孔4Y—2、4Y—2的下部的直径变小(图13的(c)的符号Z),因此,该部分起到防止导线的前端过多伸出的阻挡作用,可以使导线的插入作业可靠。在该状态下进行组装时,导线被线圈支架(上框2)抑制,而可靠地粘结·固定。从线圈支架引出的可动线圈21的导线连接·钎焊在图13的(f)所示的乙烯树脂平行线的端部。
钎焊之后,在可动线圈的导线和焊接部分涂敷粘接剂,对导线进行固定·保护。在涂敷粘接剂之后进行时效,等待粘接剂干燥·粘固。该工序与在扬声器制造线上进行的工序没有本质的改变,几乎为相同的要领。此后,经过动作试验等完成。这一点也与制造扬声器的情况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导线处理机构无需特别的构件,可在不增大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的情况下对导线进行保持·连接。
对作为前作业的磁路组件3的组装进行简单说明。对底板、磁铁、带减震器的顶板进行由塞尺实现磁隙定位的粘接工序是与扬声器情况下的对底板、磁铁、带减震器的顶板进行由塞尺实现磁隙定位的粘接工序完全相同的工序,使用的粘接剂也相同。从而,在扬声器制造线的生产不会产生任何障碍,由于与本发明没有直接联系,因此,省略以上所述的情况的说明。
以上,对磁路组件3为外磁型的装置进行了叙述,当然内磁型的也可以。
根据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可以不使用螺钉而利用粘接剂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利用与现有的扬声器相同的工序来生产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从而,能够在扬声器制造厂的制造线上容易地进行生产,能够提高其生产效率并减少不合格率。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当然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其具备上框、磁路组件和下框,所述上框上设有可动线圈,该可动线圈由在所述上框的中央部形成的筒状的线圈框和卷绕于所述线圈框的线圈构成,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铁、磁轭部和用于支承该磁轭部的减震器,在所述磁轭部设有磁隙,所述可动线圈配置在所述磁隙内,所述下框隔着所述减震器保持所述磁路组件,通过在所述线圈中流通电流使所述磁轭部和所述上框相对位移,其中,
所述减震器具备:与所述磁轭部的外周相接并保持所述磁轭部的环状的磁轭保持部;从所述磁轭保持部向其外侧以放射状突出的多个支承部;沿所述磁轭保持部的周围从所述多个支承部分别延伸至邻接的其它支承部的多个悬挂弹簧部;和在所述多个的悬挂弹簧部的终端设置的T字形的多个突起,
在所述下框上设有多个切口部,所述多个切口部收纳所述T字形的多个突起,
通过将所述减震器的所述T字形的多个突起分别嵌入所述下框的所述多个切口部,保持为所述磁轭部可相对于所述下框相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其中,
所述减震器的所述多个T字形突起的前端部分沿所述下框的外周方向延长,邻接的所述多个T字形的突起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其中,
所述减震器的悬挂弹簧部的宽度与其中间部相比,在所述支承部的附近向内周侧扩展,在所述T字形的突起的附近向外周侧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其中,
在所述上框的外周设有凸部,
在所述下框的外周设有凹部,
在所述上框安装在所述下框的状态下,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其中,
在所述下框的外周设有导线插入用孔,
所述导线插入用孔包括用于使导线主体的两根导线通过的贯通孔和用于分别使一根导线通过的两个导线孔,
所述导线插入孔作为整体呈大致T字形,
在所述导线插入用孔的内部,通过所述贯通孔之后所述导线主体分为两根导线,分开的两根导线分别大致180度折回而进入所述导线孔,它们的前端到达所述导线孔的出口。
CNA200810181926XA 2008-01-11 2008-11-28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Pending CN1014837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4999A JP4486134B2 (ja) 2008-01-11 2008-01-11 体感音響装置用電気−機械振動変換器
JP2008004999 2008-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799A true CN101483799A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80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1926XA Pending CN101483799A (zh) 2008-01-11 2008-11-28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86134B2 (zh)
CN (1) CN10148379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3810A1 (zh) * 2010-05-18 2011-11-24 深圳市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换能器及具有该振动换能器的体感振动装置
CN102273226A (zh) * 2010-01-06 2011-12-07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102300145A (zh) * 2010-06-24 2011-12-28 丰达电机株式会社 扬声器的振动系统支承机构
WO2016197412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骨传导耳机的大功率振子
CN108605188A (zh) * 2016-02-05 2018-09-28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变的传感器固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4654B2 (ja) * 2011-12-05 2016-07-05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動電型エキサイ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灯具
US11871202B2 (en) 2019-07-31 2024-01-09 Google Llc Actuator module with improved damage resistan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071A (zh) * 1996-11-29 1998-11-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气-机械-音响变换器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JP2004343384A (ja) * 2003-05-15 2004-12-02 Shinetsu Fujitsu Kk 振動スピーカ及びその駆動装置
JP200524474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並びに携帯用通信機器
JP3787777B2 (ja) * 2002-09-02 2006-06-21 株式会社アクーヴ・ラボ 体感音響装置用電気−機械振動変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56Y2 (zh) * 1985-05-25 1992-01-28
JP3962643B2 (ja) * 2001-07-25 2007-08-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音響変換器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4146346B2 (ja) * 2001-12-28 2008-09-10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071A (zh) * 1996-11-29 1998-11-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气-机械-音响变换器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JP3787777B2 (ja) * 2002-09-02 2006-06-21 株式会社アクーヴ・ラボ 体感音響装置用電気−機械振動変換器
JP2004343384A (ja) * 2003-05-15 2004-12-02 Shinetsu Fujitsu Kk 振動スピーカ及びその駆動装置
JP200524474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並びに携帯用通信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226A (zh) * 2010-01-06 2011-12-07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WO2011143810A1 (zh) * 2010-05-18 2011-11-24 深圳市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换能器及具有该振动换能器的体感振动装置
CN102300145A (zh) * 2010-06-24 2011-12-28 丰达电机株式会社 扬声器的振动系统支承机构
WO2016197412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骨传导耳机的大功率振子
CN108605188A (zh) * 2016-02-05 2018-09-28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变的传感器固定
CN108605188B (zh) * 2016-02-05 2020-12-01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变的传感器固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86134B2 (ja) 2010-06-23
JP2009171063A (ja)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3799A (zh) 体感音响装置用电气-机械振动变换器
JP4680291B2 (ja) 多機能型振動発生装置
CN201608881U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JP2002186074A (ja) 多機能型発音体
US7899202B2 (en) Loudspeaker with cone-coupled damper
CN103357566B (zh) 振动器
CN211531297U (zh) 发声器件
JP2013145993A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608883U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CN204598258U (zh) 多发声单元耳机
US5822444A (en) Loudspeaker
JPS589640B2 (ja) 電気−機械振動変換器
CN209526870U (zh) 扬声器和耳机
JPH0478079B2 (zh)
CN212910023U (zh) 一种扬声器
CN206948597U (zh) 音频振动器
JPS6342630Y2 (zh)
JP2878069B2 (ja) 光ファイバセンサ用光ファイ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製造装置
JP3812103B2 (ja) 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
CN214177550U (zh) 发声器件
CN217607957U (zh) 头戴设备
KR20110085102A (ko) 스피커
WO2022006964A1 (zh) 扬声器
JPS63100990A (ja) 振動装置
KR101844919B1 (ko) 박형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