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7525A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67525A CN101467525A CNA2008101705752A CN200810170575A CN101467525A CN 101467525 A CN101467525 A CN 101467525A CN A2008101705752 A CNA2008101705752 A CN A2008101705752A CN 200810170575 A CN200810170575 A CN 200810170575A CN 101467525 A CN101467525 A CN 101467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ol
- magnet
- recess
- holding member
- brak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594009 Phoxinus phox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632 lip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magnesium alloy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22 polyamid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5—Antibacklash devices using magne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确保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卷线筒制动机构(25)中,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安装在外周部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上,所以与将第一保持部(64)和第二保持部(65)安装在磁铁(61)的外周面(61c)上的情况相比,可仅以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的深度将第一保持部(64)和第二保持部(65)的外周面(64c)、(65c)设置在内侧,所以能尽可能地减小磁铁(61)的外周侧与线圈(62)的内周侧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线筒制动装置,尤其涉及制动卷线筒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所述卷线筒以可相对渔线轮主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渔线轮上,尤其是使用时要在渔线的端部安装钓钩等钓钩组件而后对其进行抛投这种形式的抛饵式渔线轮上,设置有对卷线筒进行制动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以防止抛投时渔线被缠绕。就这种卷线筒制动装置而言,现有技术中公知有利用离心力的离心式制动装置,以及利用磁铁以产生涡流的磁电式制动装置等机械式卷线筒制动装置。但由于所述机械式卷线筒制动装置不能自由控制抛饵过程中的制动力大小,最近还开发了一种可对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进行电控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08630号)。
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可电控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卷线筒和渔线轮主体之间设置由磁铁和线圈构成的发电机构,并通过电控该发电机构来对抛投中的制动力进行调整。这种制动装置具有:设置在卷线筒上的磁铁;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的线圈;与线圈的两端相连接的开关机构;微型计算机,其通过开关机构来对因线圈和磁铁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流进行开关控制,从而控制卷线筒的制动。磁铁以可相对于卷线筒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联动于卷线筒的旋转而旋转,该磁铁沿旋转方向具有多个磁极。磁铁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有底的筒状保持部件,通过该有底的筒状保持部件,可将多个磁铁保持在一起而不散开,还可限制磁铁因离心力而朝轴向外方移动。
上述现有技术的电子电路装置中,有底筒状的保持部件分别安装在磁铁的两端部,具体而言,保持部件的筒状部分嵌合在磁铁两端部的外周侧。由此,当保持部件的筒状部分嵌合在磁铁两端部的外周侧时,由于保持部件的筒状部分的厚度的存在,所以需要确保磁铁外周侧和线圈内周侧之间的间隙。由此,当增大磁铁外周侧和线圈内周侧之间的间隙时,因线圈和磁铁的相对旋转而在线圈上产生的电流降低,从而可导致不能充分维持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确保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是对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的卷线筒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具有:磁铁,其以可相对于卷线筒的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联动于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而旋转,其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极,并在两端部的外周部具有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盘状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其分别可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接触,并对所述磁铁的两端部进行夹持;串联的多组线圈,其以在所述磁铁的周围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开关机构,其与所述多组线圈的两端相连接;微型计算机,其通过控制程序来进行如下控制,即,利用开关机构来对由所述线圈和所述磁铁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在所述线圈中产生的电流进行开关控制,由此制动所述卷线筒。
该卷线筒制动装置主要具有:磁铁,在其两端部的外周部具有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盘状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其分别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接触并夹住磁铁的两端。本技术方案中,因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安装在外周部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上,所以与将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安装在磁铁的外周面上的情况相比,可仅以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深度将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外周面设置在内侧。因此,能减小磁铁的外周侧与线圈的内周侧之间的间隙。因此,可维持由线圈和磁铁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在线圈上产生的电流,从而可充分确保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
在技术方案1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分别形成为朝两端侧缩径的楔状。采用这种结构,因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形成为楔状,所以例如通过使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沿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弯曲而成,能容易地将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的外周面设置的比磁铁的外周部靠内侧。此外,当在磁铁的两端拐角部上形成防止产生缺口的C型倒角部时,该C型倒角部还可作为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楔状部而起作用。
在技术方案2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为内周部的外形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楔状帽部件。采用这种结构,因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为楔状帽部件,所以将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的楔状部对合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楔状部上,可容易地对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进行安装。
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上,且其外周面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齐平或比所述侧台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采用这种结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位于磁铁的外周面内侧,所以能可靠地减小磁铁外周侧和线圈内周侧之间的间隙。
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为非磁性材体制成的部件。采用这种结构,即使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设置在线圈和磁铁之间,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也不易对线圈和磁铁带来影响。
在技术方案1~5中任意一项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磁铁为沿周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磁铁,且该多个磁铁的极性按相邻两个不同的方式交叉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因磁铁具有多个,所以通过将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安装在磁铁的两端部,可使多个磁铁保持在一起而不散开。
在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卷线筒制动装置中,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还具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其上安装有所述微型计算机和所述多组线圈。采用这种结构,因微型计算机和多组线圈安装在电流基板上,所以容易对安装有微型计算机和多组线圈的电路基板单元进行安装或拆卸。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具有:磁铁,其具有两端部的外周部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盘状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其分别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相接触,并夹住磁铁的两端部。由此可充分确保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要部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7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基板固定板的放大主视图。
图8是所述基板固定板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的环状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10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电路基板的放大主视图。
图11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模式操作钮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磁铁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磁铁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磁铁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所述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磁铁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渔线轮主体,5:框架,6:第一侧罩,7:第二侧罩,8:第一侧板,9:第二侧板,12:卷线筒,13:环状部件,13a:内螺纹部,13b:止动凹部,13c:定位凹部,13d:止动突起,20:卷线筒轴,25:卷线筒制动机构,27:磁铁保持部,40:卷线筒制动单元,42:卷线筒控制单元,43:模式操作钮,43a:操作钮部,43b:操作钮主体,43c:磁铁安装台,43d:壁部,43e:发声圆板,43f:发声突起,45:模式操作钮位置传感器,55:控制部,60:转子,61:磁铁,61a:第一凹部,61b:第二凹部,62:线圈,63:开关元件,64:第一保持部件,64a:圆板部,64b:接触部,64c:外周面,70:电路基板,70a:第一通孔,80:基板组件,81:支承部件,81a:筒状部,81b:可旋转的支承部,81c:外螺纹部,81d:槽部,82:基板固定板,82a:第二通孔,82b:定位凹部,82c:止动突起,82d:止动凹部,83:止脱部件,84:插入式部件,84a:内螺纹部,84b:突出部,84c:轴部,84d:头部,85:固定部件,85a:外螺纹部,86:止脱部件,90: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渔线轮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是抛饵用扁平状(low-profile)双轴承渔线轮。该渔线轮具备:渔线轮主体1;卷线筒旋转用手柄2,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一侧;防断线制动调整用星型卸力机构3,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手柄2上接近渔线轮主体1的一侧。
手柄2是具有臂部2a和把手2b的双手柄型手柄,该把手2b安装在臂部2a的两端并可相对于该臂部2a转动。如图2所示,臂部2a以不能相对于手柄轴30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顶端,并被螺母28紧固在手柄轴30上。
渔线轮主体1是诸如镁合金等轻金属制成的部件,并具有框架5和安装在框架5两侧的第一侧罩6及第二侧罩7。在渔线轮主体1的内部,经由卷线筒轴20(参照图2)安装有可旋转的卷线用卷线筒12。
如图2所示,在框架5内设置有:卷线筒12;离合器操作杆17(参照图1),其用于在通过拇指控制卷线筒轴20放线(thumbing)时放置拇指;以及平整绕线机构18,其用于将渔线均匀地绕在卷线筒12上。此外,在框架5和第二侧罩7之间设置有:齿轮机构19,其用于将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传递至卷线筒12和平整绕线机构18;离合器机构21,其用于对卷线筒12和手柄2之间进行连接或隔断;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其用于按照离合器操作杆17的操作来控制离合器机构21;卸力机构23,其用于对卷线筒12进行制动;抛投控制机构24,其用于调整卷线筒12旋转时的阻力。此外,在框架5和第一侧罩6之间设置电控式卷线筒制动机构25,其用于抑制抛投时的渔线缠绕在一起(back lash)。
框架5具有一对侧板,即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以及多个连接部10a,其中,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相向且间隔规定距离,多个连接部10a将上述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侧板8上形成有圆形开口8a。该开口8a中螺纹固定有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环状部件13,该环状部件13是可装拆的。环状部件13的外周部上的一部分被切掉从而形成定位凹部13c(参照图4),通过该定位凹部13c与第一侧板8上未图示的定位突起相卡止,可将环状部件13定位到规定的位置。环状部件13是通过压铸成形法而形成的铝合金部件,其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有阳极氧化覆膜。环状部件13的内周部固定有后述的支承部件81,该支承部件81是可装拆的,支承部件81的内周侧设置有轴承收纳部14,该轴承收纳部14中装有对卷线筒12的一端进行支承的轴承26a。
如图2所示,卷线筒12的两端具有盘状的凸缘部12a、12a,该两凸缘部12a、12a之间具有筒状的线筒主体部12b。为了防止咬线,在图2左侧的凸缘部12a的外周面与开口8a内周侧之间留有微小的间隙。卷线筒轴20贯穿线筒主体部12b的内周侧,卷线筒12利用诸如细齿花键联接(serration)的方式固定在该卷线筒轴20上,且二者之间不可相对旋转。
卷线筒轴20是由诸如SUS304等非磁性金属制成,其贯穿第二侧板9并延伸到第二侧罩7的外侧。轴承26b安装在第二侧罩7的凸出部7b上,卷线筒轴20的一端由轴承26b支承且可旋转。卷线筒轴20的另一端由轴承26a支承也可旋转。卷线筒轴20的中心形成有扩径部20a,卷线筒轴20的两端形成有供轴承26a、26b支承用的缩颈部20b、20c。轴承26a、26b是滚动轴承,其滚动部件、内圈以及外圈由SUS404C制成,通过改善其表面质地,提高了耐腐蚀性。
在图2左侧的缩颈部20b和扩径部20a之间,形成有磁铁安装部20d,其直径大小在上述二者之间,并用于安装后述的磁铁61。在磁铁安装部20d上,通过诸如细齿花键联接固定有磁铁保持部27,且二者不能相对转动,该磁铁保持部27由在表面上实施非电镀镀镍处理的例如SUM(易挤压、切削)等铁质材料这样的磁性体制成。磁铁保持部27是四棱柱状部件,其剖面呈正方形,中心形成有用于穿插磁铁安装部20d的通孔27a。对磁铁保持部27进行固定的方法并不限于细齿花键联接,还可以使用平键联接或其他花键联接等各种联接方法。
卷线筒轴20的扩径部20a的右端设置在第二侧板9的贯通部分,该处固定有构成离合器机构21的卡合销29。卡合销29沿径向贯穿扩径部20a,且其两端沿径向突出。
如图1所示,离合器操作杆17设置在第一侧板8与第二侧板9之间靠后的位置且位于卷线筒12的后方。离合器操作杆17与离合器控制机构22相连接,并在第一侧板8与第二侧板9之间上下滑动,使离合器机构21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齿轮机构19具有手柄轴30、固定在手柄轴30上的主齿轮31以及与主齿轮31啮合的筒状小齿轮32。手柄轴30以可相对于第二侧板9和第二侧罩7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通过滚柱式单向离合器86和爪式单向离合器87来阻止其向放线方向旋转(反向旋转)。单向离合器86安装在第二侧罩7和手柄轴30之间。主齿轮31以可与手柄轴30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经由卸力机构23而与手柄轴30连接。
小齿轮32是从第二侧板9的外侧延伸到第二侧板9内侧的筒状部件,且中心贯穿有卷线筒轴20,小齿轮32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卷线筒轴20上。小齿轮32的图2所示的左端通过轴承33支承在第二侧板9上,且小齿轮32可相对于第二侧板9转动和沿轴向移动。小齿轮32的图2所示的左端部形成有与卡合销29啮合的啮合槽32a。由该啮合槽32a和卡合销29来构成离合器机构21。此外,小齿轮32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收缩部32b,小齿轮32的右端部形成有与主齿轮31啮合的齿轮部32c。
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具有离合器拨叉35,该离合器拨叉35可以沿卷线筒轴20的轴向移动。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具有未图示的离合器复位机构,该离合器复位机构联动于卷线筒12沿收线方向的旋转而使离合器机构21接通。
抛投控制机构24具有:多个摩擦盘51,其以夹着卷线筒轴20两端的方式设置;制动帽52,其用于调整摩擦片51对卷线筒轴20的夹紧力。左侧的摩擦盘51安装在轴承收纳部14内。
<卷线筒制动机构的结构>
如图5所示,卷线筒制动机构25具有:卷线筒制动单元40,其设置在卷线筒12和渔线轮主体1上;转速传感器41,其用于检测作用在渔线上的张力;卷线筒控制单元42,其按照4个制动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来电控卷线筒制动单元40;模式操作钮43,其用于在4个制动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卷线筒制动单元40是可通过发电来对卷线筒12进行制动的可电控的装置。卷线筒制动单元40具备:转子60,其具有多个(例如4个)磁铁61,所述多个磁铁61沿转子60的旋转方向并排设置在卷线筒轴20上;多组(例如4组)线圈62,其位于转子60的外周且各组线圈串联连接;开关元件63,其与串联的多组线圈62的两端相连接。卷线筒制动单元40利用开关元件63来接通/断开由磁铁61和线圈62的相对旋转所产生的电流,以改变电流的占空比而对卷线筒12进行制动。卷线筒制动单元40所产生的制动力随开关元件63接通时间的延长(占空比增大)而变大。
转子60的4个磁铁61沿周向并排设置,且极性互相相反。磁铁61的长度与磁铁保持部27的长度相同或大致相同(参照图3),其外侧面是剖面呈圆弧状的面,其内侧面是平面。该内侧面与卷线筒轴20的磁铁保持部27的外周面相接触。
在线筒主体部12b内周面的对着磁铁61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安装有磁性体套筒68,该磁性体套筒68由在表面上实施非电镀镀镍处理的例如SUM(易挤压、切削)等铁质材料制成。套筒68利用挤压或粘合等适当的固定方式固定在线筒主体部12b的内周面上。由于将这种磁性体套筒68与磁铁61相向设置,使来自磁铁61的磁力线集中通过线圈62,因此提高了发电和制动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子60的四个磁铁61的两端部被盘状的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夹持,且所述四个磁铁61不可沿轴向移动。这些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可将四个磁铁61保持在一起而不散开,还可限制磁铁61因离心力而朝轴向外方移动。
如图3所示,四个磁铁61两端部的外周部分别具有沿径向逐渐凹陷的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分别形成为朝两端侧缩径的楔状。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形成为楔状,所以使得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比较容易安装,还具有防止磁铁61产生缺口的C状倒角部的功能。
如图3所示,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为楔状帽部件,其内周部的外形分别沿着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的外形。如图4所示,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的开口部相对且形状相同。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为非磁性材体制成的部件,所以不易在磁铁61的未设置线圈62处的两端部对磁力线带来影响。
如图12所示,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仅图示了第一保持部件64)具有:安装在磁铁61顶端的圆板部64a、65a(仅图示了圆板部64a);接触部64b、65b(仅图示了接触部64b),其从圆板部64a、65a的外周部朝磁铁61的端部侧弯曲,并沿着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并与之接触。接触部64b、65b的端部上实施有倒角加工,且具有轴向上的厚度比较平滑的外形。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分别安装在第一凹部64a和第二凹部61b上,且外周面64c、65c(仅图示了外周面64c)与磁铁61的外周面61c齐平或近似齐平。
为了防止齿槽效应(cogging)的发生使卷线筒12能顺畅地转动,线圈62采用无铁芯结构。此外,也未设置磁轭(yoke)。线圈62大致缠绕成矩形,以使所卷绕的导线对着磁铁61位于磁铁61的磁场内。4组线圈62彼此串联,且两端与开关元件63相连。线圈62沿着卷线筒12的旋转方向弯曲成大致与卷线筒轴芯同轴芯的圆弧状,以使其与磁铁6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基本固定。因此,线圈62与旋转中的磁铁61之间能够维持恒定的间隙。线圈62安装在后述的电路基板70上。
开关元件63例如具有两个并联的能高速进行通断控制的FET(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漏极端子与彼此串联的线圈62相连。该开关元件63也安装在电路基板70上。
转速传感器41例如采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发光/受光型光电传感器。在与电路基板70相向的卷线筒12的凸缘部12a的外表面上,一体形成有检测筒部12c,该检测筒部12c具有多个沿旋转方向间隔设置的狭缝,检测筒部12c夹在转速传感器41上相向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转速传感器41通过透过该检测筒部12c的光来检测卷线筒12的转速。
模式操作钮43(图4)用于对4个制动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4个制动模式中的第一制动力与第二制动力分别不同,四个模式具体是指:L模式(远抛模式)、M模式(中等距离模式)、A模式(万能模式)以及W模式(有风模式)。
本实施方式中,L模式是一种远距离模式,其采用比重较小的渔线,并用于在顺风的条件下远抛匙形拟饵(spoon)、金属拟饵(metaljig)、颤泳形拟饵(vibration)等受空气阻力较小而自身较重的钓钩组件(拟饵(lure))。该L制动模式能将刚抛投后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使最大转速尽可能的增大,且飞行过程中基本可以自由飞行而能延长飞行距离,L模式下,第一制动力最小。
M模式是可用重心移动式鱼形硬饵(plug)或铅笔形拟饵(pencilbait)、颤泳形拟饵(vibration)等受空气阻力较小的钓钩组件(拟饵(plug))顺畅地远抛的制动模式。在M模式下可抑制刚抛投后的超限旋转,并可在飞行过程中较好地修正卷线筒的旋转而紧紧地缠绕渔线,由此可在不出现渔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下延长飞行距离。在采用比重较小的聚酰胺树脂类渔线时,最好将该模式设定为基准模式。
A模式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刚抛投后的能量并兼顾钓钩组件在后半部分延长飞行距离的模式。不管渔线或钓钩组件的种类、风向如何,都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万能地使用。尤其是在采用比重较重的氟烃类渔线时,优选将该模式设定为基准模式。
W模式是即使钓钩组件的飞行距离因完全的逆风而缩短也能尽可能地抑制渔线缠绕在一起而延长飞行距离的模式,W模式下,第二制动力最大。在逆风对飞行中易旋转而减速的重心固定鱼形拟饵(minnow,一种呈鱼形的拟饵(lure),外型多仿一种身躯细长的小鱼)或扁平摇摆型拟饵进行抛投时,优选采用该W模式。即使采用下手抛投法(pitching)或水漂抛投法(skipping)等轻抛法时,也可卷线筒12低速旋转可靠地防止了渔线缠绕在一起。
如图4所示,制动操作钮43可相对于第一侧罩6旋转并可定位到与制动模式相对应的4个旋转位置上。制动操作钮43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磁铁。如图10所示,电路基板70上设置有两个由霍尔元件构成的制动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所述两个霍尔元件间隔设置在上述磁铁旋转的区域上。制动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根据磁铁在通过时所引起的两个霍尔元件的开关状态(接通或断开状态)变化:两方均接通,一方接通另一方断开,一方断开另一方接通,两方都断开,使后述的控制部55检测模式操作钮的旋转位置,并根据旋转位置来设定4个制动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4和图11所示,制动操作钮43包括:操作钮部43a,其为转盘,可通过对其的旋转操作来对4个制动模式进行选择;操作钮主体43b,其对操作钮部43a进行支承,且操作钮部43a可相对于操作钮主体43b旋转;磁铁安装台43c,其固定在操作钮部43a的顶端部并用于安装未图示的磁铁;壁部43d,其形成于操作钮主体43b的内表面侧,并通过与磁铁安装台43c的侧端部接触而限制磁铁安装台43c联动于操作钮部43a的旋转而摆动;圆板状发声圆板43e,其设置在操作钮主体43b上与操作钮部43a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并具有4个凹部;发声部件43f,其由与发声圆板43e的凹部相抵接而发声的销部件和弹簧部件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钮主体43b上设置有限制磁铁安装台43c摆动的壁部43d,所以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操作钮部43a的顶端部设置壁部,并可阻止在该部分上装入发声机构时而产生的晃动。
卷线筒控制单元42具有:电路基板70,其安装在支承部件81上与卷线筒12的凸缘部12a相向的表面上;控制部55,其搭载在电路基板70上。
电路基板70是中心具有圆形开口的垫圈状的环状基板,其设置在轴承收纳部14的外周侧,并与卷线筒轴20同轴或大致同轴。电路基板70安装在支承部件81上,且二者之间可相对旋转。电路基板70以与开口8a之间具有规定的位置的方式被定位。由此,即使将支承部件81相向于开口8a上固定的环状部件13旋转而进行安装或拆卸,电路基板70与开口8a之间的位置也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70设置在支承部件81上与卷线筒12的凸缘部12a相向的表面上,所以可将设置在转子60周围的线圈62直接安装在电路基板70上。因此,不需要连接线圈62和电路基板70的导线,减少线圈62与电路基板70之间的绝缘不良现象的发生。此外,因线圈62设置在支承部件81上所安装的电路基板70上,所以只需将电路基板70安装到支承部件81上就可将线圈62安装到支承部件81上。因此,可容易地安装卷线筒制动机构25。由于电路基板70安装在卷线筒轴部上,二者之间可相对旋转,且与开口8a具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电路基板70与渔线轮主体1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将磁铁设置到进行开闭的第一侧罩6上所安装的模式操作钮43上,并将霍尔元件设置在电路基板70上,霍尔元件也总是能按照相同的位置关系来检测磁铁。
控制部55由微型计算机构成,该微型计算机上搭载有诸如CPU55a、RAM55b、ROM55c以及I/O接口55d等。控制部55的ROM55c中存储控制程序,并根据4个制动模式而分别存储有两个与制动处理相关的基本制动力、修正制动力以及定时器等数据。此外,还存储有各控制模式时张力的参照张力和初始张力等设定值等。控制部55分别与转速传感器41和模式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相连接,其中,模式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用于检测模式操作钮43的旋转位置。控制部55还与开关元件63的各FET的门极(gate)相连接。控制部55通过各传感器41、45的输入信号和控制程序,例如利用周期为1/1000秒的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卷线筒制动单元40的开关元件63接通或断开。具体而言,控制部55在选择的制动模式中根据随转速而相应减少的电流占空比D来通断控制开关元件63。蓄电元件57作为电源为控制部55供电。同时也为转速传感器41和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供电。
蓄电元件57作为电源,例如采用电解电容器,并与整流电路58相连接。整流电路58与开关元件63相连接,其将来自卷线筒制动单元40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经稳压处理后供给蓄电元件57,所述卷线筒制动单元40具有转子60和线圈62,并起到发电机的作用。
此外,该整流电路58和蓄电元件57也搭载在电路基板70上。搭载在该电路基板70上的各部分,包括线圈62,被热熔成型法形成的合成树脂绝缘体制成的绝缘膜90所覆盖。绝缘膜90形成为带突缘的圆筒状,并覆盖线圈62、电路基板70和该电路基板70上安装的电子部件。但转速传感器41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从绝缘膜90露出。
为了将上述结构的卷线筒制动机构25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上,并使该卷线筒制动机构25能从该渔线轮主体1上拆下来,需要在双轴承渔线轮上设置如下构成部件,下面对这些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安装有卷线筒制动机构25的双轴承渔线轮还包括:支承部件81,其具有筒状部81a和旋转支承部81b,该筒状部81a安装在第一侧板8的开口8a中固定的环状部件13的内周部,该旋转支承部81b设置在筒状部81a的内侧,并对卷线筒轴20的端部进行支承;基板组件80,其以可相对于筒状部81a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内侧,其中,电路基板70和在电路基板70上安装的电子部件、线圈62、插入式部件84以及绝缘膜90形成为一体式单元;止脱部件83,其安装在筒状部81a的内侧与基板组件80的外侧之间,并由用于防止基板组件80沿轴向从支承部件81脱落的C型圈构成;环状部件13,作为渔线轮主体1的构件之一,其以不可相对于第一侧板8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开口8a的内周部,该环状部件13的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13a和止动凹部13b;基板固定板82,作为防止基板组件80相对于环状部件13转动的止动部件,其具有与止动凹部13b卡合的止动突起82c。此外,在基板组件80的与支承部件81相向的面上,贴附有用于遮蔽基板组件80印刷面的贴片,该贴片未图示。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支承部件81具有筒状部81a和旋转支承部81b,该筒状部81a安装在第一侧板8的开口8a中固定的环状部件13的内周部,该旋转支承部81b设置在筒状部81a的内侧,并对卷线筒轴20的端部进行支承。在筒状部81a的内周部,沿周向形成有环状的槽部81d,由C型圈构成的止脱部件83安装在基板组件80外周,并以紧紧压在槽部81d内的状态而安装。本实施方式中,由C型圈构成的止脱部件83以紧紧压在基板组件80外周部与槽部81d之间的状态而安装,所以基板组件80相对于支承部件81沿轴向的移动受到限制,但基板组件80可相对于支承部件81旋转。此外,如图4和图6所示,筒状部81a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部81c,通过使该外螺纹部81c与环状部件13内周部上形成的内螺纹部13a(参照图4、图6和图9)旋合,可将支承部件81固定在环状部件13上。此外,因环状部件13由3个螺栓以不可相对于第一侧板8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其开口8a的内周部,所以将支承部件81也以不可相对于第一侧板8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其开口8a的内周侧。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基板固定板82为用于穿插线圈62而固定在基板组件80上的板状部件,在其表面侧间隔形成3个第二通孔82a。本实施方式中,将3个由螺栓构成的固定部件85穿过3个第二通孔82a,并进一步螺纹固定到基板组件80的插入式部件84上,由此基板固定板82被以相对于基板组件80不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其上。基板固定板82的外形比基板组件80的外形大,这样,在将基板组件80安装到支承部件81上时,因基板固定板82的外形较大,可防止基板组件80从与支承部件81安装侧相反的一侧脱开。此外,基板固定板82为阻止基板组件80相对于环状部件13转动的板状部件,其具有与环状部件13的止转凹部13b相卡合的止转突起82c。如图7、图8所示,止转突起82c为外周部的一部分呈直角或近似直角状态朝环状部件13侧弯曲而突出的卡止片。如图9所示,止转凹部13b是通过切掉环状部件13内周部的内螺纹部13a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卡止槽。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板固定板82的止动突起82c卡合在环状部件13的止动凹部13b上,可阻止基板固定板82和环状部件上13之间的相对转动,即可阻止固定有基板固定板82的基板组件80和固定有环状部件13的第一侧板8之间的相对转动。
<卷线筒制动机构的拆装操作>
在将上述结构的卷线筒制动机构25安装到渔线轮主体1的过程中,首先,将环状部件13以不可相对于第一侧板8移动的方式螺纹固定到第一侧板8的开口8a中。其次,用固定部件85将基板固定板82旋合到基板组件80上,将固定有基板固定板82的基板组件80安装到支承部件81上,并将由C型圈构成的止脱部件83安装在基板组件80和支承部件81之间,由此,以基板组件80和支承部件81之间可相对旋转但不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对二者进行固定。接下来,在基板组件80、支承部件81、基板固定板82以及止脱部件83为一体式单元的状态下,将基板固定板82的止动突起82c卡止到环状部件13的止动凹部13b上,并将支承部件81外周部的外螺纹部81c卡止到环状部件13内周部的内螺纹部13a上,由此,将由基板组件80、支承部件81、基板固定板82以及止脱部件83所一体形成的单元安装到环状部件13上,即,安装到第一侧板8的开口8a的内周侧上。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由基板组件80、支承部件81、基板固定板82以及止脱部件83所一体形成的单元旋合到渔线轮主体1的环状部件13上,可将卷线筒制动机构25安装到渔线轮主体1上。此外,通过使由基板组件80、支承部件81、基板固定板82以及止脱部件83所一体形成的单元反向旋转,可将卷线筒制动机构25从渔线轮主体1上拆下。
<实钓时的渔线轮的操作和动作>
在进行抛投时,将离合器操作杆17向下方按下,使离合器机构21处于离合器断开状态。在该离合器断开状态下,卷线筒12成为可旋转状态,当进行抛饵时,则利用钓钩组件的重量将渔线顺势从卷线筒12放出。通过该抛投使渔线轮12旋转后,磁铁61则在线圈62内周侧旋转,此时,若将开关元件63接通,则在线圈62中产生电流,从而制动卷线筒12。在抛投时,卷线筒12的转速逐渐变大,当超过峰值后则慢慢减速。
钓钩组件入水后,将手柄2向收线方向转动,利用未图示的离合器复位机构使离合器机构21处于离合器接通状态,握着渔线轮主体1等待鱼上钩。
上述结构的卷线筒制动机构25中,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部件65安装在外周部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上,所以与将第一保持部64和第二保持部65安装在磁铁61的外周面61c上的情况相比,可仅以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的深度将第一保持部64和第二保持部65的外周面64c、65c设置在内侧,所以能尽可能地减小磁铁61的外周侧与线圈62的内周侧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保持由线圈62和磁铁61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在线圈62上产生的电流,从而可充分确保作用在卷线筒上的制动力。
<其他实施方式>
(a)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抛饵用扁平状双轴承渔线轮为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圆形双轴承渔线轮。
(b)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件64和第二保持坚持65的外周面64c、65c与磁铁61的外周面齐平或大致齐平,但也可像图13所示那样,使外周面64c、65c比磁铁61的外周面61c靠径向内侧。
(c)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部64b、65b具有轴向厚度比较平滑的外形,但也可像图14所示那样,维持圆板部64a、65a的厚度而使其朝磁铁61的端部侧弯曲。
(d)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部64b、65b沿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并与之相接触,但也可像图15所示那样,使接触部64b、65b从圆板部64a、65a的外周部朝磁铁61的端部侧弯曲成直角或大致直角,仅仅其顶端部与第一凹部61a和第二凹部61b相接触。
Claims (7)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该装置对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的卷线筒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
磁铁,其以可相对于卷线筒的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联动于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而旋转,其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极,并在两端部的外周部具有沿径向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盘状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其分别可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接触,并对所述磁铁的两端部进行夹持;
串联的多组线圈,其以在所述磁铁的周围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
开关机构,其与所述多组线圈的两端相连接;
微型计算机,其通过控制程序来进行如下控制,即,利用开关机构来对由所述线圈和所述磁铁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在所述线圈中产生的电流进行开关控制,由此制动所述卷线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分别形成为朝两端侧缩径的楔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为内周部的外形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楔状帽部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上,且其外周面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齐平或比所述侧台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为非磁性材体制成的部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为沿周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磁铁,且该多个磁铁的极性按相邻两个不同的方式交叉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还具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其上安装有所述微型计算机和所述多组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40402A JP2009159850A (ja) | 2007-12-28 | 2007-12-28 |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
JP2007-340402 | 2007-12-28 | ||
JP2007340402 | 2007-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7525A true CN101467525A (zh) | 2009-07-01 |
CN101467525B CN101467525B (zh) | 2012-01-25 |
Family
ID=40825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05752A Active CN101467525B (zh) | 2007-12-28 | 2008-10-23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9159850A (zh) |
KR (1) | KR20090072951A (zh) |
CN (1) | CN101467525B (zh) |
TW (1) | TWI46519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7204A (zh) * | 2015-08-11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 |
CN109566555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95033B2 (ja) * | 2013-06-25 | 2018-03-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
JP6321479B2 (ja) * | 2014-07-16 | 2018-05-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ユニ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36459Y2 (ja) * | 1991-05-16 | 1997-05-2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り用リール |
KR100383660B1 (ko) * | 2000-12-20 | 2003-05-12 | 이필균 | 낚시용 스피닝 릴의 역회전 방지구 |
SG121857A1 (en) * | 2003-01-06 | 2006-05-26 | Shimano Kk | Braking device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
TWI298621B (en) * | 2003-01-06 | 2008-07-11 | Shimano Kk | Braking device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
SG125114A1 (en) * | 2003-05-13 | 2006-09-29 | Shimano Kk |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for fishing equipment |
-
2007
- 2007-12-28 JP JP2007340402A patent/JP2009159850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10-17 TW TW097140007A patent/TWI465194B/zh active
- 2008-10-23 CN CN2008101705752A patent/CN101467525B/zh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KR KR1020080113230A patent/KR2009007295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7204A (zh) * | 2015-08-11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 |
CN109566555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65194B (zh) | 2014-12-21 |
JP2009159850A (ja) | 2009-07-23 |
CN101467525B (zh) | 2012-01-25 |
KR20090072951A (ko) | 2009-07-02 |
TW200938082A (en) | 2009-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7522B (zh) | 双轴承渔线轮 | |
US7503517B2 (en) | Spool braking device for dual bearing reel | |
TWI311043B (zh) | ||
CN101467523B (zh) | 钓具的电子电路装置 | |
TWI604788B (zh) | 雙軸承捲線器 | |
US9101121B2 (en) | Spool brake device for dual-bearing reel | |
US7188793B2 (en) |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for fishing equipment | |
JP2009159849A5 (zh) | ||
US20080173745A1 (en) | Dual bearing reel handle shaft structure | |
CN101467525B (zh)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 |
JP4039951B2 (ja) |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 |
JP2009159848A5 (zh) | ||
JP2004208633A (ja) |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 |
JP3977746B2 (ja) |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 |
JP2004350631A (ja) | 釣り用リールの電子回路装置 | |
JP2004350632A (ja) | 釣り用リールの電子回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