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5814A -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5814A
CN101465814A CNA2009100771111A CN200910077111A CN101465814A CN 101465814 A CN101465814 A CN 101465814A CN A2009100771111 A CNA2009100771111 A CN A2009100771111A CN 200910077111 A CN200910077111 A CN 200910077111A CN 101465814 A CN101465814 A CN 101465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ource node
data
source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7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5814B (zh
Inventor
钟晓峰
胡宁
周世东
王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yw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771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5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5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5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5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58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B60/50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属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在双向的无线网络传输中,多个候选的中继节点通过分布式的选举计数,选出一个中继节点参与协作,由源节点决定采用直接传输的方式或中继传输的方式,在满足系统的服务质量同时降低功耗。中继节点判决是否转发数据,并计算出其优化的发射功率,将来自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同时发送至多个目的节点。各目的节点在接收端用最大似然的方法和最大比合并的方法接收数据,解码出接收信息。本发明在只有部分的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通过分布式控制机制,对中继节点的选取、网络编码和功率分配进行联合优化,能有效地应用于能量有效的双向传输的无线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属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目标是能够提供更高传输速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大的覆盖范围,而中继传输是一种简单、抗多径干扰和有效提高覆盖范围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传统的双向通信系统的中继传输方法,两源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帮助下相互传递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网络协议第一个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点,然后在第二个传输阶段中继节点将数据发送到第二源节点,在第三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点,最后在第四个传输阶段中继节点将数据发送到第一源节点。
但是这种传统的中继传输方法,其传输阶段多必然导致频谱效率的下降,并影响系统的其它性能,此外在多个中继节点参与数据的中继传输时,必然导致协作的开销增加,且功耗增加。
已有的中继传输方法有对传统的中继传输方法进行集中式的资源分配调度,以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但需要充分的信息反馈要求和时间延迟等等,因此已有的中继传输方法不能在只有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达到高频谱效率和节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地工作在只有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提供充分的空间分集能力,降低功耗。
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向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二源点发送联络信息,第二源节点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一源节点发送联络信息;
(2)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1i|2,i=1,...,M},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2i|2,i=1,...,M},其中M为候选中继节点数,第一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第二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分别获取信道幅度{|h0|2};
(3)每个候选中继节点分别对来自上述两个源节点的信道幅度进行比较,取最小幅度值进行选举计数,使具有最小幅度值中的幅度值最大的候选中继节点R最先完成计数,最先完成计数的候选中继节点R告知其它节点本节点将参与数据传输协作,其它候选中继节点放弃数据传输协作;
(4)设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0,第一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1i,第二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2i,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一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1R|2,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2R|2,|h1R|2与|h2R|2间的最小值AR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F A R ( x ) = Π i = 1 M ( 1 - e - β i x ) β i = Σ k = 1 2 β ki , 各节点的接收信噪比SNRt和数据传输的中断概率ρ为已知网络参数,
若中继节点R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则使中继节点R参与数据传输,网络传输成为中继传输方式:
P S 1 + ∫ γ ∞ ( SNR t - P S 1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 SNR t | h 0 | 2 , 1 )
P S 2 + ∫ γ ∞ ( SNR t - P S 2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 SNR t | h 0 | 2 , 2 )
其中是上述的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56
关于AR求导获得的函数,(·)+=max(0,·),第一源节点发射功率PS1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57
第二源节点发射功率PS2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58
;若中继节点R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则执行步骤(12);
(5)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计算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为γ1,γ2,计算方法为:
根据 γ min * = - 1 β max ln ( 1 - ρ 1 M ) γ max * = - 1 β min ln ( 1 - ρ 1 M ) ,得到γ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511
,根据γ的取值范围,使 F A R ( x ) | 0 γ = ρ 成立的γ值,即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γ,其中,βmin=min{βi,i=1,...,M},βmax=max{βi,i=1,...,M};
(6)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将上述计算出的发射功率和转发门限告知中继节点R;
(7)在网络协议第一数据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二源节点,在网络协议第二数据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一源节点;
(8)中继节点R从上述接收的两个转发门限γ1和γ2中选取最大的门限值作为转发门限值γ,
当γ≤min{|h1R|2,|h2R|2}时,中继节点R将第一源节点的数据和第二源节点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当γ>min{|h1R|2,|h2R|2}时,执行步骤(1);
(9)计算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PR,计算方法为:
当|h1R|2≥|h2R|2时,PR=(SNRt-PS1|h1R|2)+/|h2R|2
当|h1R|2<|h2R|2时,PR=(SNRt-PS2|h2R|2)+/|h1R|2
(10)在网络协议第三传输阶段,中继节点R以发射功率PR将上述网络编码的数据同时发送给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
(11)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将中继节点R转发的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后,与从直接链路接收的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执行步骤(13);
(12)在网络协议第一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1 = SNR t | h 0 | 2 向第二源节点发送数据;在网络协议第二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2 = SNR t | h 0 | 2 向第一源节点发送数据;
(13)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分别输出接收到的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只需要部分的信道状态信息。候选的中继节点自身选举出一个中继节点参与协作;源节点决定是否采用中继的传输方式;选举出的中继节点根据局部的信道状态信息来决定是否转发数据,并结合网络编码,同时将数据发送到各个目的节点。本发明方法中的机会性中继节点选取并没有因为只有一个中继节点参与协作而降低分集与复用折衷的性能,搜索到好的链路来传输数据,提高传输的空间分集能力,却减少了节点间的协作开销,如节点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交互,因此降低了通信中断的概率。本发明方法中的分布式协作机制克服了集中式控制所要求知道全部信道状态信息的苛刻条件,更符合实际应用的场景,并且在确保系统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总的发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向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二源点发送联络信息,第二源节点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一源节点发送联络信息;
(2)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1i|2,i=1,...,M},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2i|2,i=1,...,M},其中M为候选中继节点数,第一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第二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分别获取信道幅度{|h0|2};
(3)每个候选中继节点分别对来自上述两个源节点的信道幅度进行比较,取最小幅度值进行选举计数,使具有最小幅度值中的幅度值最大的候选中继节点R最先完成计数,最先完成计数的候选中继节点R告知其它节点本节点将参与数据传输协作,其它候选中继节点放弃数据传输协作;
(4)设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0,第一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1i,,第二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2i,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一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1R|2,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2R|2,|h1R|2与|h2R|2间的最小值AR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F A R ( x ) = &Pi; i = 1 M ( 1 - e - &beta; i x ) , &beta; i = &Sigma; k = 1 2 &beta; ki , 各节点的接收信噪比SNRt和数据传输的中断概率ρ为已知网络参数,
若中继节点R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则使中继节点R参与数据传输,网络传输成为中继传输方式:
P S 1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1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 1 )
P S 2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2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 2 )
其中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75
是上述的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76
关于AR求导获得的函数,(·)+=max(0,·),第一源节点发射功率PS1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81
,第二源节点发射功率PS2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82
;若中继节点R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则执行步骤(12);
(5)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计算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为γ1,γ2,计算方法为:
根据 &gamma; min * = - 1 &beta; max ln ( 1 - &rho; 1 M ) &gamma; max * = - 1 &beta; min ln ( 1 - &rho; 1 M ) ,得到γ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85
,根据γ的取值范围,使 F A R ( x ) | 0 &gamma; = &rho; 成立的γ值,即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γ,其中,βmin=min{βi,i=1,...,M},βmax=max{βi,i=1,...,M};
(6)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将上述计算出的发射功率和转发门限告知中继节点R;
(7)在网络协议第一数据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二源节点,在网络协议第二数据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一源节点;
(8)中继节点R从上述接收的两个转发门限γ1和γ2中选取最大的门限值作为转发门限值γ,
当γ≤min{|h1R|2,|h2R|2}时,中继节点R将第一源节点的数据和第二源节点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当γ>min{|h1R|2,|h2R|2}时,执行步骤(1);
(9)计算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PR,计算方法为:
当|h1R|2≥|h2R|2时,PR=(SNRt-PS1|h1R|2)+/|h2R|2
当|h1R|2<|h2R|2时,PR=(SNRt-PS2|h2R|2)+/|h1R|2
(10)在网络协议第三传输阶段,中继节点R以发射功率PR将上述网络编码的数据同时发送给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
(11)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将中继节点R转发的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后,与从直接链路接收的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执行步骤(13);
(12)在网络协议第一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1 = SNR t | h 0 | 2 向第二源节点发送数据;在网络协议第二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2 = SNR t | h 0 | 2 向第一源节点发送数据;
(13)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分别输出接收到的信息。两个源节点在多个候选的中继节点的协作下进行双向通信,如图1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两个源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增益用h0表示,信道幅度用|h0|2表示;虚线表示通过候选中继节点的链路,对于第i候选中继节点,第一源节点与其之间的链路,信道增益用h1i表示,信道幅度用|h1i|2表示;第一源节点与其之间的链路,信道增益用h2i表示,信道幅度用|h2i|2表示。h1i、h2i和h0为零均值、且方差分别为1/β1i,1/β2i和1/β0的高斯随机变量,则|h1i|2、|h2i|2和|h0|2是参数分别为β1i,β2i和β0的指数随机分布。从多个候选节点选举出来的中继节点记为中继节点R,信道增益用h1R表示,第一源节点与其之间的链路,信道幅度用|h1R|2表示;第二源节点与其之间的链路,信道增益用h2R表示,信道幅度用|h2R|2表示。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内容。
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示意图。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选取出来的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分别记为PS1、PS2和PR,中继节点R是否转发数据的判决门限记为γ,E[PR]是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的均值,E[PS1+PS2+PR]是系统总发射功率的均值。由源节点根据链路的统计特性计算出来的判决门限,在中继节点R处可能会出现信道幅度都小于门限值γ,从而导致传输中断,系统要求中断概率不大于ρ,这个概率是无线传输处于深衰落,不能确保最低传输速率的概率。此外系统要求接收信噪比为SNRt
为了克服中心化结构的障碍,如充分的反馈要求,头开销和延迟等等,发明一种新的分布式协作机制,因为它仅需要本地的和部分的信道状态信息。该分布式协作机制包括源节点处的工作模式判别和中继节点的转发判决。此外,从候选中继节点中选取出好的中继节点也是工作在分布式模式上,其选取准则为 R = arg max i { min { | h 1 i | 2 , | h 2 i | 2 } } , i=1,…,M,其中M为总的候选中继节点数。基于此方法,能同时考虑源节点到中继节点链路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链路的情况,按最大化最小的信道幅度的准则选取中继节点,每个候选的中继节点不需要知道其它候选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
源节点处的工作模式判别如下:源节点首先根据链路情况,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采用中继传输的模式,否则采用直接传输的方式,这样能有效地能减低功耗: P S 1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1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P S 2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2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 其中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94
是对应于中继节点R的随机变量AR=min{|h1R|2,|h2R|2}的概率密度函数,(·)+=max(0,·)。源节点然后计算出发射功率,第一源节点中继传输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取值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95
,直接传输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取值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96
;第一源节点中继传输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取值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97
,直接传输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取值为
Figure A200910077111D00098
。源节点在采用中继传输模式时,还要计算判决门限γ,其数值搜索区间为,其中 &gamma; min * = - 1 &beta; max ln ( 1 - &rho; t 1 M ) , &gamma; max * = - 1 &beta; min ln ( 1 - &rho; t 1 M ) , βmin=min{βi,i=1,...,M},βmax=max{βi,i=1,...,M}, &beta; i = &Sigma; k = 1 2 &beta; ki 。源节点将发射功率和门限值告知中继节点R。
中继节点R的转发判决如下:当满足条件AR=min{|h1R|2,|h2R|2}≥γ时,中继节点R将来自两源节点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然后按到较差的信道链路的条件,即信道幅度为AR的链路,来确定网络协议第三传输阶段中继节点R到两个源节点的传输速率,如图1所示。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为PR=(SNRt-PSk|hkR|2)+/min{|h1R|2,|h2R|2},其中 k = arg max { 1,2 } { | h 1 R | 2 , | h 2 R | 2 } . (SNRt-PSk|hkR|2)+为中继节点R对满足系统要求的接收信噪比的贡献。从源节点的角度上看,源节点不知道转发链路的瞬时信道实现,所以存在中断概率,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是随机变量,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的均值为 E [ P R ] = &Integral; &gamma; &infin; P R x f A R ( x ) dx 。这种新的分布式协作机制可以在满足系统接收信噪比和中断概率要求的同时,降低总发射功率。
为了减少协作的开销,本发明方法是在多个候选中继节点中选取一个好的中继节点参与协作。只有一个好的中继节点参与的协作,与多个中继节点参与的协作,两者的分集复用的折衷性能是一样的,但不需要候选节点间的信息交互。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由候选的中继节点自己完成,而不是由源节点进行集中式地控制选取,源节点不需要获取全局的信道状态信息来选取中继节点和资源调度。机会性的中继与网络编码结合,进一步减少传输阶段,提高频谱效率,在达到系统的要求时降低总发射功率,而且这种分布式的协作机制简化了系统工作的条件要求。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一源节点1与源节点2相隔100米,进行双向传输,并且有M个候选中继节点分布在两源节点中间。链路的方差分别为 1 / &beta; 1 i = 0.5 C / d 1 i &alpha; , 1 / &beta; 2 i = 0.5 C / d 2 i &alpha; 1 / &beta; 0 = 0.5 C / d S 1 S 2 &alpha; ,其中dji是节点j和节点i的距离,dS1S2=100米,d1i=d2i=50米,路径损耗指数是α=3,C是一个常数表达成C=GtGrλ2/(4π)2L,其中Gt是发射天线增益,Gr是接收天线增益,λ是波长,L是路径损耗因子(L≥1),设Gt=1,Gr=1,L=1,λ=1/3(即载波的频率为900兆赫兹)。假设所有链路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为10-10,系统的接收信噪比要求为SNRt=10。
当M=2,可以得到表1中的实验数据:
表1
 
ρ 0.05 0.15 0.25 0.35 0.45
总发射功率的均值(毫瓦) 410 359 339 318 303
当M=8,其它参数不变,可以得到表2的实验数据:
表2
 
ρ 0.05 0.15 0.25 0.35 0.45
总发射功率的均值(毫瓦) 193 176 166 161 150
从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100米的双向传输中,总发射功率工作在数百毫瓦的范围内,且随着候选中继节点数的增加,总发射功率的均值极大地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在网络中两跳范围内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向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二源点发送联络信息,第二源节点所有候选中继节点和第一源节点发送联络信息;
(2)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1i|2,i=1,...,M},上述候选中继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幅度{|h2i|2,i=1,...,M},其中M为候选中继节点数,第一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二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第二源节点对接收的来自第一源节点的联络信息进行信道估计,分别获取信道幅度{|h0|2};
(3)每个候选中继节点分别对来自上述两个源节点的信道幅度进行比较,取最小幅度值进行选举计数,使具有最小幅度值中的幅度值最大的候选中继节点R最先完成计数,最先完成计数的候选中继节点R告知其它节点本节点将参与数据传输协作,其它候选中继节点放弃数据传输协作;
(4)设处于网络中两跳内的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0,第一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1i,第二源节点与第i个候选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方差为1/β2i,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一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1R|2,上述中继节点R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幅度为|h2R|2,|h1R|2与|h2R|2间的最小值AR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F A R ( x ) = &Pi; i = 1 M ( 1 - e - &beta; i x ) , &beta; i = &Sigma; k = 1 2 &beta; ki , 各节点的接收信噪比SNRt和数据传输的中断概率ρ为已知网络参数,
若中继节点R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则使中继节点R参与数据传输,网络传输成为中继传输方式:
P S 1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1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 - - - 1 )
P S 2 + &Integral; &gamma; &infin; ( SNR t - P S 2 | h 0 | 2 ) + x f A R ( x ) dx &le; SNR t | h 0 | 2 , - - - 2 )
其中
Figure A200910077111C00025
是上述的
Figure A200910077111C00026
关于AR求导获得的函数,(·)+=max(0,·),第一源节点发射功率PS1
Figure A200910077111C00027
第二源节点发射功率PS2
Figure A200910077111C00028
若中继节点R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则执行步骤(12);
(5)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计算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为γ1,γ2,计算方法为:
根据 &gamma; min * = - 1 &beta; max ln ( 1 - &rho; 1 M ) &gamma; max * = - 1 &beta; min ln ( 1 - &rho; 1 M ) , 得到γ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A200910077111C00033
根据γ的取值范围,使 F A R ( x ) | 0 &gamma; = &rho; 成立的γ值,即为中继节点R的转发门限γ,其中,βmin=min{βi,i=1,...,M},βmax=max{βi,i=1,...,M};
(6)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将上述计算出的发射功率和转发门限告知中继节点R;
(7)在网络协议第一数据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二源节点,在网络协议第二数据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在发送数据中加入校验码,并将数据发送至中继节点R和第一源节点;
(8)中继节点R从上述接收的两个转发门限γ1和γ2中选取最大的门限值作为转发门限值γ,
当γ≤min{|h1R|2,|h2R|2}时,中继节点R将第一源节点的数据和第二源节点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当γ>min{|h1R|2,|h2R|2}时,执行步骤(1);
(9)计算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PR,计算方法为:
当|h1R|2≥|h2R|2时,PR=(SNRt-PS1|h1R|2)+/|h2R|2
当|h1R|2<|h2R|2时,PR=(SNRt-PS2|h2R|2)+/|h1R|2
(10)在网络协议第三传输阶段,中继节点R以发射功率PR将上述网络编码的数据同时发送给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
(11)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将中继节点R转发的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后,与从直接链路接收的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执行步骤(13);
(12)在网络协议第一传输阶段,第一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1 = SNR t | h 0 | 2 向第二源节点发送数据;在网络协议第二传输阶段,第二源节点以发射功率 P S 2 = SNR t | h 0 | 2 向第一源节点发送数据;
(13)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分别输出接收到的信息。
CN2009100771111A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5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71111A CN101465814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71111A CN101465814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5814A true CN101465814A (zh) 2009-06-24
CN101465814B CN101465814B (zh) 2011-04-27

Family

ID=4080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71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5814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5814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873A (zh) * 2010-05-21 2010-10-1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信息交互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方法
CN101868030A (zh) * 2010-05-25 2010-10-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无线网络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2123490A (zh) * 2011-04-21 2011-07-13 重庆大学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3039029A (zh) * 2010-07-28 2013-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协议
CN103220035A (zh) * 2013-05-08 2013-07-24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协作通信传输方法
CN103477599A (zh) * 2011-04-15 2013-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波束成型的双向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44360A (zh) * 2014-08-29 2014-12-24 朱今兰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系统
CN104244362A (zh) * 2014-08-29 2014-12-24 朱今兰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方法
CN104469952A (zh) * 2014-11-13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最优功率分离的无线信能同传中继网络中的传输方法
CN104468050A (zh) * 2014-12-29 2015-03-25 东北大学 一种协作无线网络中期限感知的自适应数据包传输方法
CN104853347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汕头大学 一种双认知中继通信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05979570A (zh) * 2016-06-30 2016-09-28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wlan的多跳桥接自动建链的方法
CN107040981A (zh) * 2015-07-29 2017-08-11 南通大学 一种af双向中继通信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7820296A (zh) * 2017-11-10 2018-03-20 广州大学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9510656A (zh) * 2018-11-26 2019-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群体的自适应数据分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956B (zh) * 2005-06-22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中继资源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1022666B (zh) * 2007-03-08 2013-10-23 北京邮电大学 在中继合作传输网络的帧结构中设置自适应转换点的方法
CN101159931B (zh) * 2007-11-06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中继网络的中继组的确定方法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873A (zh) * 2010-05-21 2010-10-1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信息交互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方法
CN101868030A (zh) * 2010-05-25 2010-10-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无线网络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1868030B (zh) * 2010-05-25 2013-04-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无线网络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3039029B (zh) * 2010-07-28 2016-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协议
US9337954B2 (en) 2010-07-28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3039029A (zh) * 2010-07-28 2013-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协议
CN103477599A (zh) * 2011-04-15 2013-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波束成型的双向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US10256873B2 (en) 2011-04-15 2019-04-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wo-way relaying with beamforming
US9686000B2 (en) 2011-04-15 2017-06-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wo-way relaying with beamforming
US10951275B2 (en) 2011-04-15 2021-03-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wo-way relaying with beamforming
CN102123490B (zh) * 2011-04-21 2013-03-27 重庆大学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2123490A (zh) * 2011-04-21 2011-07-13 重庆大学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3220035B (zh) * 2013-05-08 2015-09-02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协作通信传输方法
CN103220035A (zh) * 2013-05-08 2013-07-24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协作通信传输方法
CN104244362A (zh) * 2014-08-29 2014-12-24 朱今兰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方法
CN104244360A (zh) * 2014-08-29 2014-12-24 朱今兰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系统
CN104469952B (zh) * 2014-11-13 2018-01-19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最优功率分离的无线信能同传中继网络中的传输方法
CN104469952A (zh) * 2014-11-13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最优功率分离的无线信能同传中继网络中的传输方法
CN104468050A (zh) * 2014-12-29 2015-03-25 东北大学 一种协作无线网络中期限感知的自适应数据包传输方法
CN104468050B (zh) * 2014-12-29 2017-11-03 东北大学 一种协作无线网络中期限感知的自适应数据包传输方法
CN104853347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汕头大学 一种双认知中继通信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07040981A (zh) * 2015-07-29 2017-08-11 南通大学 一种af双向中继通信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7040981B (zh) * 2015-07-29 2020-06-02 南通大学 一种af双向中继通信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5979570B (zh) * 2016-06-30 2019-02-15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wlan的多跳桥接自动建链的方法
CN105979570A (zh) * 2016-06-30 2016-09-28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wlan的多跳桥接自动建链的方法
CN107820296A (zh) * 2017-11-10 2018-03-20 广州大学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7820296B (zh) * 2017-11-10 2020-02-07 广州大学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9510656A (zh) * 2018-11-26 2019-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群体的自适应数据分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5814B (zh)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5814B (zh)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CN102883451B (zh) 终端直通技术共享系统上行资源的跨层设计方法
US92098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lay transmission based on non-reproduction relay mode
CN101848023B (zh) 基于无速率码的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传输模式选择方法
US10412654B2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data throughpu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60323892A1 (en) Method and radio access point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Li et al. Optimal and suboptimal joint relay and antenna selection for two-way amplify-and-forward relaying
Ng et al. Transmitter cooperation in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Does dirty-paper coding beat relaying?
CN107079373A (zh) 无线网络自适应协作模式选择策略的系统与方法
CN104967472A (zh) 全双工双向译码转发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和中继部署方法
CN101883410B (zh)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2196587B (zh) 中继辅助通信系统中考虑多小区协作时的无线资源调度方法
CN102123403B (zh) 一种异构网络融合性能优化方法
Kwon et al. Maximum spectral efficiency of amplify-and-forwar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relays
CN104837194B (zh) 一种基于af机制的双向中继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5979556B (zh) 兼顾速率和能量效率的公平中继选择方法
Islam et al. Energy efficient cooperative technique for IEEE 1451 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lam et al. Energy efficient cooperative MIMO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ang et al.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elay networks based on white space modeling
Altubaishi et al. Spectrally efficient variable-rate best-relay selection scheme for adaptive cooperative system
Huang et al. Energy efficient design in AF relay networks with bidirectional asymmetric traffic
CN104244362A (zh)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方法
CN104244360A (zh)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中继调度系统
CN102404749B (zh) 一种主用户和次级用户基于频谱共享的协作通信方法
Lu et al. Analysis on decode-and-forward two-path relay networks: When and how to coope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ASYWA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SINGHUA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21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4 HAIDIAN, BEIJING TO: 100083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5

Address after: 100083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Wangzhuang Road No. 1, Tsinghua Tongfang Technology Plaza, A block 18 layer

Patentee after: Easywa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singhua Yuan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