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0296A -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0296A
CN107820296A CN201711103487.6A CN201711103487A CN107820296A CN 107820296 A CN107820296 A CN 107820296A CN 201711103487 A CN201711103487 A CN 201711103487A CN 107820296 A CN107820296 A CN 107820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node
msub
via node
nois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34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20296B (zh
Inventor
夏隽娟
范立生
谢冬青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1034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20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20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0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20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0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方法包括: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在缓存辅助下协作网络中,通过选择合并技术,找到最优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大大的提高的传输性能,有效克服传统数据传输方法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作中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协作中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将协作中继技术应用在无线通信领域,不但能够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还能提升通信的可靠性,降低信号发送功率,并且便于通信系统的规划。鉴于上述优点,协作中继技术现已被IEEE 802.11s-WLAN、802.16j-WMAN、802.20-MBWA等标准(http://www.ieee802.org)采纳,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由于无线网络设备正在不断地更新和推出,导致媒体设备对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的请求越来越高,因此缓存作为一种减轻容量问题的重要工具出现在现代无线网络中。其主要思想是将受欢迎的内容存储在中间结点缓存空间、末端用户存储空间或本地存储中间中,加速内容请求速率和传输速率。
传统的协作网络数据传输性能低,不能满足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协作网络数据传输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包括:
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NR1,n=Pvn;(1)
其中,SNR1,n为第一接收信噪比,P为源节点发送功率,vn为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增益,为第n个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进一步地,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确定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1 *表示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1表示第一节点组;
选择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
其中,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中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SNR2,n为第二接收信噪比,μn为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为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
进一步地,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确定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2 *表示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2表示第二节点组;
选择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其中,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由该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分别确定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一中继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二中继节点;
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中选择最优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接收信噪比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则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二中继节点,则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再由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将所述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包括源节点、N个中继节点、目标节点以及处理器,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源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在缓存辅助下协作网络中,通过选择合并技术,找到最优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大大的提高的传输性能,有效克服传统数据传输方法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第一节点组中最大第一接收信噪比中继节点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第二节点组中最大第二接收信噪比中继节点的流程图。
图4为在Matlab仿真环境下,流行系数相同、发送功率变化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仅靠缓存链路传输以及传统无缓存双跳链路传输的平均中断概率仿真曲线。
图5为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发送功率相同、流行系数变化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仅靠缓存链路传输以及传统无缓存双跳链路传输的平均中断概率仿真曲线。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步骤S102,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步骤S103,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步骤S104,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具体地,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第一节点组中的每一个中继节点都缓存有请求文件,文件可以直接从中继节点转发到目标节点,中继节点对应于目标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NR1,n=Pvn
其中,SNR1,n为第一接收信噪比,P为源节点发送功率,vn为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增益,为第n个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假设系统各个节点处加性高斯白噪声均值为0,方差为1。
参考图2,根据每个中继节点对应于目标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通过穷举法,从第一节点组中确定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1 *表示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1表示第一节点组。
进一步地,选择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
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中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第一节点组中没有中继节点,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没有缓存请求文件,请求文件先从源节点发送至中继节点,再由中继节点转发至目标节点。
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对应于目标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SNR2,n为第二接收信噪比,μn为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为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
参考图3,根据每个中继节点对应于目标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通过穷举法,从第二节点组中确定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2 *表示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2表示第二节点组。
进一步地,选择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由该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
分别确定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一中继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二中继节点;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中选择最优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接收信噪比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则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二中继节点,则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再由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将所述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以下通过具体的仿真试验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在Matlab仿真环境下,使用蒙特卡洛计算机仿真本实施例所述的无线传输中断概率。在仿真实验中,系统节点间链路服从瑞利衰落,两跳中继链路的平均强度均为1,系统各节点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均值为零,方差为1。系统的预设传输速率阈值Rt为1bps/Hz,相应地缓存辅助下第一信噪比门限γ1t为1,缓存的传统双跳链路传输下第二信噪比门限γ2t为3。网络中源节点与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均为P。网络传输M个请求文件,请求文件流行度服从Zipf分布,流行度参数为σ。请求文件的缓存策略采用传统的最大分发度缓存(LCD)方案。中继节点数N设置为3,每个节点缓存器的容量C为5,待传输的请求文件总数M为50。考虑到信道与噪声的随机性,独立运行109次循环并对结果取平均。
每一次循环执行如下步骤:
1、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
2、根据中继节点的接收信噪比,得到每个节点组中最大接收信噪比的中继节点:
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当传输速率低于预设传输速率阈值Rt时,产生传输中断:
log2(1+SNR1,n)<Rt
即:
SNR1,n<γ1t
其中,
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当传输速率低于预设传输速率阈值Rt时,产生传输中断:
即:
SNR2,n<γ2t
其中,
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均为非空时,当传输速率低于预设传输速率阈值Rt时,产生传输中断(同上)。
对于M个文件的传输,平均中断概率为:
其中,Pout为平均中断概率,Pr(X)表示事件X发生的概率,fm为第m个文件的流行度;
给定流行系数下平均中断概率随发送功率变化关系,图4表征的是流行系数σ=2.5下,网络节点发送功率P在0-30dB的范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存方法传输、仅靠缓存链路传输以及传统无缓存双跳链路传输的平均中断概率仿真曲线,对比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存方法,能充分挖掘系统的分集增益,明显优于传统仅靠缓存链路传输以及传统无缓存双跳链路传输。
给定发送功率下平均中断概率随流行系数变化关系。图5表征的是在发送功率P=15dB下,流行系数σ在0~3的范围内,本实施例所提方法、仅靠缓存链路传输、传统无缓存双跳链路传输三种方案的平均中断概率仿真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流行系数,本实施例所提方法均明显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案,进一步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在缓存辅助下协作网络中,通过选择合并技术,找到最优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大大的提高的传输性能,有效克服传统数据传输方法的不足。
实施例二
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包括源节点201、N个中继节点202、目标节点203以及处理器204,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处理器204用于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
处理器204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处理器204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源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处理器204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具体工作原理请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结构简单,在缓存辅助下协作网络中,通过选择合并技术,找到最优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大大的提高的传输性能,有效克服传统数据传输方法的不足。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NR1,n=Pvn; (1)
<mrow> <msub> <mi>v</mi> <mi>n</mi> </msub> <mo>=</mo> <mo>|</mo> <msub> <mi>h</mi> <mrow> <msub> <mi>v</mi> <mi>n</mi> </msub> <mo>,</mo> <mi>D</mi> </mrow> </msub> <msup> <mo>|</mo> <mn>2</mn> </msup>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2</mn> <mo>)</mo> </mrow> </mrow>
其中,SNR1,n为第一接收信噪比,P为源节点发送功率,vn为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增益,为第n个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确定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mrow> <msup> <msub> <mi>n</mi> <mn>1</mn> </msub> <mo>*</mo> </msup> <mo>=</mo> <mi>arg</mi> <munder> <mrow>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row> <mi>n</mi> <mo>&amp;Element;</mo> <msub> <mi>&amp;Omega;</mi> <mn>1</mn> </msub> </mrow> </munder> <msub> <mi>Pv</mi> <mi>n</mi> </msub>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3</mn> <mo>)</mo> </mrow> </mrow>
其中,n1 *表示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1表示第一节点组;
选择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mrow> <msup> <mi>n</mi> <mo>*</mo> </msup> <mo>=</mo> <mi>arg</mi> <mi> </mi>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SNR</mi> <mrow> <mn>1</mn> <mo>,</mo> <msub> <mi>n</mi> <msup> <mn>1</mn> <mo>*</mo> </msup> </msub> </mrow> </msub>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1</mn> <mi>t</mi> </mrow> </msub>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4</mn> <mo>)</mo> </mrow> </mrow>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1</mn> <mi>t</mi> </mrow> </msub> <mo>=</mo> <msup> <mn>2</mn> <msub> <mi>R</mi> <mi>t</mi> </msub> </msup> <mo>-</mo> <mn>1</mn>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5</mn> <mo>)</mo> </mrow> </mrow>
其中,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第一接收信噪比与第一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中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噪比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mrow> <msub> <mi>SNR</mi> <mrow> <mn>2</mn> <mo>,</mo> <mi>n</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p> <mi>P</mi> <mn>2</mn> </msup> <msub> <mi>&amp;mu;</mi> <mi>n</mi> </msub> <msub> <mi>v</mi> <mi>n</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P&amp;mu;</mi> <mi>n</mi> </msub> <mo>+</mo> <msub> <mi>Pv</mi> <mi>n</mi> </msub> <mo>+</mo> <mn>1</mn>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6</mn>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amp;mu;</mi> <mi>n</mi> </msub> <mo>=</mo> <mo>|</mo> <msub> <mi>h</mi> <mrow> <mi>s</mi> <mo>,</mo> <msub> <mi>R</mi> <mi>n</mi> </msub> </mrow> </msub> <msup> <mo>|</mo> <mn>2</mn> </msup>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7</mn> <mo>)</mo> </mrow> </mrow>
其中,SNR2,n为第二接收信噪比,μn为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为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确定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
<mrow> <msubsup> <mi>n</mi> <mn>2</mn> <mo>*</mo> </msubsup> <mo>=</mo> <mi>arg</mi> <munder> <mi>max</mi> <mrow> <mi>n</mi> <mo>&amp;Element;</mo> <msub> <mi>&amp;Omega;</mi> <mn>2</mn> </msub> </mrow> </munder>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p> <mi>P</mi> <mn>2</mn> </msup> <msub> <mi>&amp;mu;</mi> <mi>n</mi> </msub> <msub> <mi>v</mi> <mi>n</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P&amp;mu;</mi> <mi>n</mi> </msub> <mo>+</mo> <msub> <mi>Pv</mi> <mi>n</mi> </msub> <mo>+</mo> <mn>1</mn>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8</mn> <mo>)</mo> </mrow> </mrow>
其中,n2 *表示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节点,Ω2表示第二节点组;
选择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mrow> <msup> <mi>n</mi> <mo>*</mo> </msup> <mo>=</mo> <mi>arg</mi> <mi> </mi>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SNR</mi> <mrow> <mn>2</mn> <mo>,</mo> <msub> <mi>n</mi> <msup> <mn>2</mn> <mo>*</mo> </msup> </msub> </mrow> </msub>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2</mn> <mi>t</mi> </mrow> </msub>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9</mn> <mo>)</mo> </mrow> </mrow>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2</mn> <mi>t</mi> </mrow> </msub> <mo>=</mo> <msup> <mn>2</mn> <mrow> <mn>2</mn> <msub> <mi>R</mi> <mi>t</mi> </msub> </mrow> </msup> <mo>-</mo> <mn>1</mn>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0</mn> <mo>)</mo> </mrow> </mrow>
其中,Rt为预设传输速率阈值;
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与第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由该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分别确定第一节点组中第一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一中继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组中第二接收信噪比最高的第二中继节点;
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中选择最优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接收信噪比和信噪比门限比值最高的中继节点:
<mrow> <msup> <mi>n</mi> <mo>*</mo> </msup> <mo>=</mo> <mi>arg</mi> <mi> </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row> <mfrac> <mrow> <msub> <mi>SNR</mi> <mrow> <mn>1</mn> <mo>,</mo> <msub> <mi>n</mi> <msup> <mn>1</mn> <mo>*</mo> </msup> </msub> </mrow> </msub>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1</mn> <mi>t</mi> </mrow> </msub> </mfrac> <mo>,</mo> <mfrac> <mrow> <msub> <mi>SNR</mi> <mrow> <mn>2</mn> <mo>,</mo> <msub> <mi>n</mi> <msup> <mn>2</mn> <mo>*</mo> </msup> </msub> </mrow> </msub> </mrow> <msub> <mi>&amp;gamma;</mi> <mrow> <mn>2</mn> <mi>t</mi> </mrow> </msub> </mfrac> </mrow> <mo>)</mo>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1</mn> <mo>)</mo> </mrow> </mrow>
其中,n*为选中的中继节点,γ1t为第一节点组中中继节点缓存了请求文件的第一信噪比门限,γ2t为第二节点组中没有缓存请求文件的中继节点的第二信噪比门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则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如果所述最优中继节点为第二中继节点,则将请求文件从源节点发送至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再由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将所述请求文件发送至目标节点。
8.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节点、N个中继节点、目标节点以及处理器,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N个中继节点分为第一节点组和第二节点组,其中第一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缓存有请求文件,第二节点组中的中继节点无请求文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空集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将缓存的请求文件传输至目标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空集、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所述源节点将请求文件发送至选中的中继节点,经所述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节点组为非空、第二节点组为非空时,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一接收信噪比,以及第二节点组内各个中继节点的第二接收信噪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中继节点进行请求文件的传输。
CN201711103487.6A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Active CN107820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3487.6A CN107820296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3487.6A CN107820296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0296A true CN107820296A (zh) 2018-03-20
CN107820296B CN107820296B (zh) 2020-02-07

Family

ID=6160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3487.6A Active CN107820296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02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234A (zh) * 2018-08-13 2018-12-14 广州大学 一种安全概率缓存策略及其生成方法
CN113810975A (zh) * 2021-09-22 2021-12-1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混合多中继与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网络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14A (zh) * 2009-01-16 2009-06-24 清华大学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14A (zh) * 2009-01-16 2009-06-24 清华大学 一种分布式机会性中继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LONG CAO: "Multi-relay selection scheme based on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n relay networks", 《IEEE》 *
夏隽娟: "中继直达联合影响下多用户AF", 《汕头大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234A (zh) * 2018-08-13 2018-12-14 广州大学 一种安全概率缓存策略及其生成方法
CN113810975A (zh) * 2021-09-22 2021-12-1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混合多中继与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网络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法
CN113810975B (zh) * 2021-09-22 2024-03-22 怀化建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多中继与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网络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0296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Underlay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ith cooperativ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10012547B (zh) 一种共生网络中用户关联的方法
MX2010009987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indicar una potencia de transmisión deseada y control de potencia temporal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CN104093200B (zh) 针对单个节点功率受限的双跳全双工df中继系统最优功率分配方法
CN105657700A (zh) 基于多个源节点协作的无线防窃听通信方法
CN107820296A (zh) 一种无线缓存协作网络系统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1156335B (zh) 无线基站装置
CN110602722B (zh) 一种基于noma的联合内容推送和传输的设计方法
CN105577316A (zh) 预编码的方法和基站
Cui et al. Throughput scaling of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andom connections
CN108494525A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中重复次数与传输块大小联合的自适应选择方法
CN102577533B (zh) 用于控制用户终端设备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21125A (zh) 一种能效最优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导频调度方法
Sun et al. Ergodic capacity of decode-and-forward relay strategies over general fast fading channels
CN107276737A (zh) 多用户能量采集协作网络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249213B (zh) 一种d2d通信中频谱效率最大化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2946609B (zh) 一种多用户双向中继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Song et al. Secrecy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for DF relaying IoT systems with passive eavesdropping terminal
Hong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for SF allocation in LoRa network
Zhang et al. Buffer‐aided relaying for the multi‐user uplink: outage analysis and power allocation
CN103313268B (zh) 一种基于异构无线接入网激励合作的多目标拓扑控制方法
L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OFDM network with ordered subcarrier pairing
CN104981009A (zh) 一种多用户移动中继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Bacha et al. Coverage aspects of cooperative multi-hop line networks in composite fading environment
Li et al. Cache-aided multi-hop UAV-relaying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