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410B -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3410B
CN101883410B CN201010230836A CN201010230836A CN101883410B CN 101883410 B CN101883410 B CN 101883410B CN 201010230836 A CN201010230836 A CN 201010230836A CN 201010230836 A CN201010230836 A CN 201010230836A CN 101883410 B CN101883410 B CN 101883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trunk
selection method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3410A (zh
Inventor
李倩雯
蒋铃鸽
何晨
占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30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3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3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4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多中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目的节点d接收到由各个节点发送的导频信息后进行信道估计,并选择出与它之间信道增益最优的中继节点作为目的节点rd;判断各个节点是否满足解码条件,并将这些节点进行分类;比较当前参与协同的节点与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增益较大者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节点,即把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的判决条件;直到目的节点成功解码。本发明避免了为获得系统最优传播路径所需要的高计算复杂度,能够在满足系统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系统时间复杂度和网络开销。

Description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中继网络中,中继节点的选择作为协同通信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甚至决定了协同通信网络是否可以带来增益。另外,由于高频信道变化相对较快,信道估计与信道信息反馈的开销会降低网络吞吐量,因此研究分布式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对于实际系统是必要的,从而既能保证系统在尽可能高的速率下传输信息,又能使得网络开销相对较少。
经对现有文献检索发现:
1、K.Azarian等人在2005年《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上发表题为“On the achievable diversity-multiplexing tradeoff in half-duplex cooperativechannels(半双工协同信道中可达的分集复用折中)”的文章中,证明了非正交前向放大(NAF)和动态前向解码(DDF)在频带利用率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优的复用和分集增益折衷的性能,值得一提的是,DDF协议的性能优于NAF协议的性能。但是,它所建立的网络模型是基于单源单宿单中继系统。
2、Ahmed S.Ibrahim等人在2008年《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Relay-Selection:When to Cooperate andWhom to Cooperate With?(协同通信中继选择:何时协同,与谁协同?)”的文章中,提出在实际的网络中,并不是所有的节点都需要其它节点的“协助”来传输信息,讨论了“发送节点是否需要协作?什么时候需要协作?”的问题,并且提出根据设定的协作门限值来决定中继节点是否需要进行协同。
3、Yindi Jing等人在2009年《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Single and Multiple Relay Selection Schemes and their Achievable DiversityOrders(单个和多个中继节点选择机制与它们可达分集阶数)”的文章中,基于AF协议,提出了以误码率最小(信噪比最大)作为衡量标准来选择中继节点的方法。
总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或者是在单中继网络中分析复杂协议的性能,例如DDF和NAF,或者是在多中继网络中分析简单的传输协议,例如AF和DF。显然,这对于要求高速传输的网络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本发明为了提高无线整个网络的吞吐量,以DDF协议为基础,在易实现的半双工系统中,实现了单个用户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多跳协同传输,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目的节点d接收到由各个节点发送的导频信息后进行信道估计,并选择出与它之间信道增益最优的中继节点作为“目的节点”rd
所述的“目的节点”rd为:
源节点s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协同最终将信息发送到目的节点d。而“目的节点”rd则作为最后一个中继节点,即将信息转发给目的节点的中继节点为rd
rd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源节点。若rd是源节点,则不再进行下面的步骤,源节点采用直接链路传输信息给目的节点。
步骤二: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解码由源节点发送的信息量的时间长短,在目的节点成功解码前判断各个节点是否满足解码条件,并将这些节点进行分类:解码节点集合A,未解码节点集合B。
所述的解码条件为:
Σ i = 1 j - 1 α k i , k i + 1 log ( 1 + SNR | h k i , k j | 2 ) ≥ V , j=2,..,m+1(1)
其中αi,j表示节点i发送信息到节点j所使用信道的次数;SNR为无衰落信道的发送端信噪比,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22
为节点ki与节点kj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V为一给定的信息量。
假设每次使用信道发送信息的时间为T,不失一般性,将T归一化为1,则节点i使用αi,j次信道传输信息到节点j花费的时间为αi,jT=αi,j
满足解码条件(1)的节点属于集合A,并且集合A中的节点分为:解码后参与发送信息的节点集合Y和解码后未参与发送信息的节点集合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23
,即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24
集合B中的元素为信息发送过程中还未解码源信息的节点,即不满足解码条件(1)的节点。
源节点s作为信息发送的起始点,规定r1=a0∈A,且r1=y0∈Y。ri表示网络中的节点,i为节点的标号,这里源节点的标号为1;元素ai∈A,yi∈Y分别表示第i个解码的节点、第i次发送信息的节点。另外,元素bi∈B表示未解码的某个节点。
步骤三:当前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发送信息,集合B中的节点累积接收的信息,直到集合B中有一个节点bi解码。
所述的累积接收信息为:
DDF协议要求每个节点必须完全解码出信源信息后才能够发送信息。在系统中,每个接收节点可以累积所有接收到的信息来解码。集合B中的节点累积由集合Y中的节点依次发送的信息,当节点bi累积的信息量时,即满足解码条件(1)。
步骤四:节点bi由集合B转移到集合A,并将其作为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
步骤五:比较当前参与协同的节点与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增益较大者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节点。即把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的判决条件。
所述的下行链路,具体是:
网络中的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与“目的节点”rd之间的链路。
所述的判决条件,具体是:
要确定第m+2次发送信息的节点ym+1,则比较当前第m次发送信息的节点ym到rd之间的链路ym→rd与此次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rk到rd之间的链路rk→rd增益大小。若前者较大,则ym+1=ym;反之,ym+1=rk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直到目的节点成功解码。
本发明综合考虑被选择节点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以节点解码时间的先后作为选择节点的优先级,并以节点的下行链路的信道增益来决定是否选择该节点,同时为了减少目的节点反馈信息所带来的开销,目的节点将选择与它之间的链路增益最优的中继节点作为“目的节点”。本发明避免了集中式中继节点选择方法为获得系统最优传播路径所需要的高计算复杂度,能够在满足系统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系统时间复杂度和网络开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域中,整个网络的节点数目较多时,本发明避免了集中式中继节点选择法为获得系统最优传播路径所需要的高计算复杂度,能够在满足系统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系统时间复杂度和网络开销,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算法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不同中继节点数下的网络开销量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中继节点数N=4时,不同信噪比下的网络吞吐量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中继节点数N=7时,不同信噪比下的网络吞吐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一个单源单宿多中继半双工系统网络中的N+2个节点分别为源节点s,N个中继节点r2,r3,…,rN+1以及单个目的节点d(下面所述的r1,rN+2分别也表示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在该椭圆区域内的节点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它们之间的信道为准静态相互独立的平滑瑞利衰落信道。源节点与目的节点、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中继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分别设为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41
其中i=1,...,N,并且i≠j。这些信道衰落系数是均值为零、相应的方差分别为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42
的循环对称、相互独立的复高斯随机变量。同时,为了避免不同节点间的信息干扰,系统采用时分复用协议。
以下各个步骤将结合网络中的节点之间交互的信息量,根据节点间交互的信息类型将其分为:控制信息和信道信息。每次发送控制信息和信道信息的大小分别为q1比特和q2比特,且q1<<q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目的节点接收到系统中各个节点发送的导频信息,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与它之间信道增益最优的中继节点。此时,目的节点将对整个网络广播比特的信息指定该节点作为“目的节点”rd。并且其他节点事先可以通过rd发送的导频信息估计出它们各自到rd的下行链路增益。
第二步:源节点s作为信息发送的起始点,即r1=a0∈A,且r1=y0∈Y。图2描绘了目的节点顺利解码源信息之前某一时刻的系统各个节点的状态:集合A包含了一部分已解码的节点,并且节点rj作为当前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集合B包含的是尚未解码的节点,各个节点累积了之前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依次发送的信息,可以看出,由于信道状况不同,它们各自累积的信息量也不相同。
第三步:节点rj在它准备发送的源信息中添加它与“目的节点”的信道信息,即链路rj→rd的信道信息q2比特,然后开始发送信息。集合B中的各个节点累积rj发送的信息,从图2可以看出,此时节点rk累积的信息量满足了解码条件(1)。
第四步:节点rk由集合B转移到集合A中,即rk∈A,且rk作为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
第五步:比较链路rk→rd与链路rj→rd的增益大小。若前者较大,表示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rk到rd的链路增益大于当前参与协同的节点rj到rd的链路增益,则rk将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节点,在它发送信息前,将广播q1比特的控制信息,表示它将占用信道发送信息;反之,节点rj继续发送信息,节点rk不参与协同,即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51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直到目的节点成功解码。
当确定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数m1后,本实施例分别得到了先解先传方法(FDFT)、单个中继节点选择方法(BRS)、集中式中继节点选择方法(COS)以及本实施例方法(GSS)的网络开销量。这四种机制的网络开销量如表1所示。
表1四种传输机制的网络开销量比较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1
图3给出了不同中继节点数下的网络开销量示意图,其中给定参数q1=1比特,q2=16比特,可以看到,COS的开销量最大,它的开销与网络中的节点数目成平方关系,随着节点数目增加,开销平方增加;BRS的开销量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加线性增加;而GSS与FDFT的开销量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加并没有明显上升,而是基本保持在一个平稳的区域。
图4、图5分别给出了中继节点个数N=4和中继节点个数N=7时,不同信噪比下的网络吞吐量示意图,其中中继节点个数N=4时,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2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3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4
V=3比特;中继节点个数N=7时,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5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6
Figure BDA0000023472110000067
V=3比特。结合图4、图5,可以看到GSS的网络吞吐量接近于COS的网络吞吐量,并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别变化不大。当中继节点数目增加后,这种优势也没有降低。另外,BRS和FDFT的性能都比GSS的性能差,且GSS相比FDFT机制获得的信噪比增益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增加。

Claims (10)

1.一种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目的节点d接收到由各个节点发送的导频信息后进行信道估计,并选择出与它之间信道增益最优的节点作为节点rd
步骤二: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解码由源节点发送的信息量的时间长短,在目的节点d成功解码前判断各个节点是否满足解码条件,并将这些节点进行分类:解码节点集合A,未解码节点集合B;
步骤三:当前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发送信息,集合B中的节点累积接收的信息,直到集合B中有一个节点bi解码;
步骤四:节点bi由集合B转移到集合A,并将其作为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
步骤五:比较当前参与协同的节点与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增益较大者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节点,即把节点的下行链路增益作为下次参与协同的中继节点的判决条件;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直到目的节点成功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节点rd是指:源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协同将信息发送到目的节点d,节点rd则作为将信息转发给目的节点d的最后一个中继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节点rd,其被挑选为源节点时,则源节点通过直接链路传输信息给目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码条件为:
Σ i = 1 j - 1 α k i , k i + 1 log ( 1 + SNR | h k i , k j | 2 ) ≥ V , j=2,...,m+1
其中αi,j表示节点i发送信息到节点j所使用信道的次数;SNR为无衰落信道的发送端信噪比,
Figure FDA0000137017190000012
为节点ki与节点kj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m+1为网络中节点的数目;V为一给定的信息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假设每次使用信道发送信息的时间为T,将T归一化为1,则节点i使用αi,j次信道传输信息到节点j花费的时间为αi,jT=αi,j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满足所述的解码条件的节点属于集合A,并且集合A中的节点分为:解码后参与发送信息的节点集合Y和解码后未参与发送信息的节点集合
Figure FDA0000137017190000021
Figure FDA0000137017190000022
集合B中的元素为信息发送过程中还未解码源信息的节点,即不满足解码条件的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源节点作为信息发送的起始点,规定r1=a0∈A,且r1=y0∈Y,
其中:ri表示网络中的节点,i为节点的标号,源节点的标号为1;元素ai∈A,yi∈Y分别表示第i个解码的节点、第i次发送信息的节点;另外,元素bi∈B表示未解码的某个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累积接收的信息为:动态前向解码协议要求每个节点必须完全解码出信源信息后才能够发送信息,在系统中,每个接收节点累积所有接收到的信息来解码,集合B中的节点累积由集合Y中的节点依次发送的信息,当节点bi累积的信息量
Figure FDA0000137017190000023
时,即满足解码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行链路是:网络中的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与节点rd之间的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判决条件是:要确定第m+1次发送信息的节点ym+1,则比较当前第m次发送信息的节点ym到rd之间的链路ym→rd与此次候选参与协同的节点rk到rd之间的链路rk→rd增益大小;若前者较大,则ym+1=ym;反之,ym+1=rk
CN201010230836A 2010-07-20 2010-07-20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3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0836A CN101883410B (zh) 2010-07-20 2010-07-20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0836A CN101883410B (zh) 2010-07-20 2010-07-20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410A CN101883410A (zh) 2010-11-10
CN101883410B true CN101883410B (zh) 2012-10-17

Family

ID=4305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0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3410B (zh) 2010-07-20 2010-07-20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3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932B (zh) * 2010-12-14 2014-01-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lte-a系统中选取协作节点的方法、基站和协作节点
CN102123438B (zh) * 2011-03-22 2013-07-03 上海交通大学 动态选择多中继站点协同传输方法
CN102158891B (zh) * 2011-04-27 2013-11-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网络编码的接收检测方法
CN103987066B (zh) * 2014-05-27 2017-08-11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中断概率和差分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头节点选择方法
CN105979562B (zh) * 2016-04-13 2019-04-26 东北大学 可保证协作通信中全局误码率性能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8683444B (zh) * 2018-07-31 2020-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533277B (zh) * 2020-11-17 2021-09-03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增益的中继确认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494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中继节点安装选择方法、安装点选择装置、安装基站
CN101345675A (zh) * 2008-08-15 2009-01-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协同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3560A (ja) * 1999-09-29 2001-04-13 Ntt Docomo Inc 加入者系無線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494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中继节点安装选择方法、安装点选择装置、安装基站
CN101345675A (zh) * 2008-08-15 2009-01-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协同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03560A 2001.04.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410A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3410B (zh) 多中继无线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3561447B (zh) 基于机会中继的增量混合式译码放大转发协作方法
Fan et al. Reliable relay assisted wireless multicast using network coding
Abdulhadi et al. A survey of distributed relay selection schemes in cooperative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CN102438235B (zh) 移动协作网络中最优分布式干扰源选择方法
US20080144562A1 (en) Cooperative Rout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Mutual-Information Accumulation
CN101364847B (zh) 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通信方法
CN101207621B (zh) Af-dstc协作通信协议中降低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2065518B (zh) 迭代增强型放大转发协作通信方法
Abuzainab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cooperative relaying over a wireless link
CN103763010A (zh) 用于协作通信网络中的可调多中继选择方法及系统
Zheng Asymptotic bound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power-constrain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2740236B (zh) 一种基于能效的用户间协作多播方法
CN105591678A (zh) 一种基于系统频谱效率的多用户多中继选择方法
CN110266435A (zh) 一种多中继场景下喷泉码协作通信方法
Ding et al.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wireless broadcast channels
CN106912059A (zh) 支持互信息积累的认知中继网络联合中继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05991166B (zh) 一种基于多中继与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0856231B (zh) 一种基于多跳网络的多数据流传输方法
Kadhim et al. Proposed different relay selection scheme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Wu et al.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dual relay selection in two-way relay channel
Phuoc et al. Exact outage probability of two-way decode-and-forward NOMA scheme with digital network coding
CN102377523B (zh) 时分双工无线中继蜂窝网络的网络编码方法及通信方法
Lou et al. Joint relay selec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two-way decode-and-forward relay networks
Maghsudi et al. A delay-constrained rateless coded incremental relaying protocol for two-hop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