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7150A -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7150A
CN101457150A CNA2008102443348A CN200810244334A CN101457150A CN 101457150 A CN101457150 A CN 101457150A CN A2008102443348 A CNA2008102443348 A CN A2008102443348A CN 200810244334 A CN200810244334 A CN 200810244334A CN 101457150 A CN101457150 A CN 101457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ethyl alcohol
vegetables
production method
bio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43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团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2443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7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7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2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bio-feedstock

Landscapes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脱水工序;b)酯化工序;c)回收甲醇工序;d)中和工序;e)蒸馏工序;f)调合工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的反应罐、蒸馏釜等装置,均为常规的通用型化工设备,无需高昂的设备投资、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方法简单而短、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对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制造新途径。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具体说是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环境友好的石油燃料替代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液体燃料柴油,是一种真正新型的无污染燃料,其燃烧性能符合石油系柴油的基本要求,而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却比传统的石化柴油低50%,生物液体燃料柴油的含氧量高降解性好,一氧化碳的排放理与石化柴油相比减少约10%,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可减少约3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碍率,因此,生物液体柴油被称之为绿色能源,在研究和应用上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但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a)脱水工序:将植物油放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105℃,保温至植物油中水份的重量浓度小于1‰;
b)酯化工序:在脱好水的植物油加入甲醇及氢氧化钠,在温度为60—90℃,压为0.04—0.06Mpa情况下进行反应,反应至生成物的酸值小于5即可,植物油、甲醇、氢氧化钠的重量比为=1:0.6—1.5:0.01—0.05;
c)回收甲醇工序:将酯化好的植物油中的甲醇进行回收;
d)中和工序:在已经回收过甲醇的酯化植物油中加入温度为70~80℃,重量浓度为10—15%碳酸钠溶液,搅拌5~10分钟,停止搅拌,静置1—2小时,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放出水层,植物油与重量浓度为10—15%碳酸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0.3—0.5;
e)蒸馏工序:将中和好的酯化植物油进行蒸馏,收集沸点为170~210℃的酯化植物油;
f)调合工序:将蒸馏好的酯化植物油中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过滤即可,蒸馏好的酯化植物油与十六烷值改进剂剂的重量比为1:0.001-0.003。
优选的a)脱水工序中:反应温度为90℃。
优选的b)酯化工序中:压为0.05Mpa,反应至生成物的酸值为3—2。
优选的e)蒸馏工序中:收集沸点为190~210℃的酯化植物油。
所述的植物油为麻风树籽油、棕榈树籽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茶树籽油、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油桐树籽油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的反应罐、蒸馏釜等装置,均为常规的通用型化工设备,无需高昂的设备投资、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方法简单而短、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对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制造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植物油为油桐树籽油。
a)脱水工序:将植物油600kg放进反应釜,打开排气阀门,启动搅拌器,启动加热装置升至80℃,保温40分钟,开始提高搅拌速度充分搅拌4~5分种,继续慢慢升温为105℃,至植物油中水份低于1‰,
b)酯化工序:将釜内温度从105℃降至90℃,关闭通往真空系统的阀门,最后慢慢关闭排气阀门,将甲醇400kg及8kg氢氧化钠一并泵入反应釜中,快速搅拌,将釜温调控至80℃,釜内压力控制在0.06Mpa,如高于0.06Mpa时应打开泄压阀;当反应时间达到30分钟时,开始取样检测酸值(AV),当酸值为3时停止酯化反应。
c)回收甲醇工序:打开进气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阀门,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蒸收甲醇,观察冷凝器无甲醇流动时关闭真空泵、关闭甲醇回收罐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底部阀门,让甲醇流入到甲醇储罐,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d)中和工序:将70℃的含有重量浓度为10%碳酸钠溶液200kg,泵入到反应釜内,同时降低搅拌速度,搅拌5~10分钟停止,静置1小时后,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放出盐水和甘油,将盐水和甘油分开后,经重配供下批使用,把甘油泵入甘油储罐集中到待批量精制;
e)蒸馏工序:启动加热装置,待温度升到70℃时,启动搅拌器中搅拌,观察釜内水汽,慢慢升温至140℃,待釜内油沫完全消失,即打开集油罐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关小进气阀,升温至180℃时,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正常蒸收油,待油蒸收将尽时,打开釜底阀门入出昨理残余粉粕胶质物,该组份可作为加温燃料使用;
f)调合工序:生物柴油进入调合工序,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作调合剂,在常温下,向生物柴油中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时,应事先检测生物柴油的技术指标,符合普通轻柴油GB标准的生物柴油,应停止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调合剂加入量一般为1~3‰,再经过过滤,即得成品生物柴油。
生产工序中的加热工艺,可以采用电加热,天然气、燃油,反应釜、蒸馏釜的操作过程,可以采用间歇或连续方式。
实施例2
所述的植物油为蓖麻油。
a)脱水工序:首次投植物油600kg进反应釜,打开排气阀门,启动搅拌器保持中速搅拌,启动加热装置升至85℃,保温50分钟,开始提高搅拌速度充分搅拌4~5分种,继续慢慢升温为105℃,至植物油中水份低于1‰,
b)酯化工序:将釜内温度从105℃降至60℃,关闭通往真空系统的阀门,最后慢慢关闭排气阀门,将甲醇600kg及9kg氢氧化钠一并泵入反应釜中,快速搅拌速度,将釜温调控至60℃,釜内压力控制在0.05Mpa;
当反应时间达到30分钟时,开始取样检测酸值(AV),当酸值为5时停止酯化反应。
c)回收甲醇工序:打开进气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阀门,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蒸收甲醇,观察冷凝器无甲醇流动时关闭真空泵、关闭甲醇回收罐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底部阀门,让甲醇流入到甲醇储罐,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d)中和工序:将75℃的含有重量浓度为12%碳酸钠溶液180kg,泵入到反应釜内,同时降低搅拌速度,搅拌5~10分钟停止,静置1小时后,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放盐水和甘油,将盐水和甘油分开后,经重配供下批使用,把甘油泵入甘油储罐集中到待批量精制;
e)蒸馏工序:启动加热装置,待温度升到75℃时,启动搅拌器中搅拌,观察釜内水汽,慢慢升温至150℃,待釜内油沫完全消失,即打开集油罐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关小进气阀,升温至190℃时,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正常蒸收油,待油蒸收将尽时,打开釜底阀门入出昨理残余粉粕胶质物,该组份可作为加温燃料使用;
f)调合工序:生物柴油进入调合工序,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作调合剂,在常温下,向生物柴油中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时,应事先检测生物柴油的技术指标,符合普通轻柴油GB标准的生物柴油,应停止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调合剂加入量一般为1~3‰,再经过过滤,即得成品生物柴油。
实施例3
所述的植物油为棕榈树籽油。
a)脱水工序:首次投植物油600kg进反应釜,打开排气阀门,启动搅拌器保持中速搅拌,启动加热装置升至85℃,保温30分钟,开始提高搅拌速度,充分搅拌4~5分种,继续慢慢升温为105℃,至植物油中水份低于1‰,
b)酯化工序:将釜内温度从105℃降80℃,关闭通往真空系统的阀门,最后慢慢关闭排气阀门,将甲醇900kg及30kg氢氧化钠一并泵入反应釜中,快速搅拌速度,将釜温调控至80℃,釜内压力控制在0.04Mpa,如高于0.,4Mpa时应打开泄压阀;
当反应时间达到30分钟时,开始取样检测酸值(AV),当酸值为2时停止酯化反应。
c)回收甲醇工序:打开进气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阀门,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蒸收甲醇,观察冷凝器无甲醇流动时关闭真空泵、关闭甲醇回收罐阀门,打开甲醇回收罐底部阀门,让甲醇流入到甲醇储罐,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d)中和工序:将80℃的含有重量浓度为15%碳酸钠溶液300kg,泵入到反应釜内,同时降低搅拌速度,搅拌5~10分钟停止,静置1小时后,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放出盐水和甘油,将盐水和甘油分开后,经重配供下批使用,把甘油泵入甘油储罐集中到待批量精制;
e)蒸馏工序:启动加热装置,待温度升到80℃时,启动搅拌器中搅拌,观察釜内水汽,慢慢升温至170℃,待釜内油沫完全消失,即打开集油罐阀门,打开冷凝器阀门,关小进气阀,升温至200℃时,启动冷凝器真空泵开始正常蒸收油,待油蒸收将尽时,打开釜底阀门入出昨理残余粉粕胶质物,该组份可作为加温燃料使用;
f)调合工序:生物柴油进入调合工序,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作调合剂,在常温下,向生物柴油中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时,应事先检测生物柴油的技术指标,符合普通轻柴油GB标准的生物柴油,应停止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调合剂加入量一般为1~3%,再经过过滤,即得成品生物柴油。
实施例1—3所生成的生物柴油均符合GB250—2000轻质柴油标准。

Claims (5)

1、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a)脱水工序:将植物油放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105℃,保温至植物油中水份的重量浓度小于1‰;
b)酯化工序:在脱好水的植物油加入甲醇及氢氧化钠,在温度为60—90℃,压为0.04—0.06Mpa情况下进行反应,反应至生成物的酸值小于5即可,植物油、甲醇、氢氧化钠的重量比为=1:0.6—1.5:0.01—0.05;
c)回收甲醇工序:将酯化好的植物油中的甲醇进行回收;
d)中和工序:在已经回收过甲醇的酯化植物油中加入温度为70~80℃,重量浓度为10—15%碳酸钠溶液,搅拌5~10分钟,停止搅拌,静置1—2小时,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放出水层,植物油与重量浓度为10—15%碳酸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0.3—0.5;
e)蒸馏工序:将中和好的酯化植物油进行蒸馏,收集沸点为170~210℃的酯化植物油;
f)调合工序:将蒸馏好的酯化植物油中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过滤即可,蒸馏好的酯化植物油与十六烷值改进剂剂的重量比为1:0.001-0.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脱水工序中:反应温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酯化工序中:压为0.05Mpa,反应至生成物的酸值为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蒸馏工序中:收集沸点为190~210℃的酯化植物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为麻风树籽油、棕榈树籽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茶树籽油、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油桐树籽油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CNA2008102443348A 2008-11-27 2008-11-27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1457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43348A CN101457150A (zh) 2008-11-27 2008-11-27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43348A CN101457150A (zh) 2008-11-27 2008-11-27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150A true CN101457150A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6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443348A Pending CN101457150A (zh) 2008-11-27 2008-11-27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71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334A (zh) * 2010-07-14 2010-12-01 青岛大学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油精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334A (zh) * 2010-07-14 2010-12-01 青岛大学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油精制方法
CN101899334B (zh) * 2010-07-14 2012-12-12 青岛大学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油精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man et al. Biodiesel from Jatropha oil as an alternative fuel for diesel engine
CN101805629B (zh) 生物质水热液化生产燃料油的方法
CN102161897B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制取木炭活性炭可燃气生物油的制作方法
CN102311883B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276056C (zh) 生物质的超临界液化方法
CN102703223B (zh) 气相甲醇催化酯化醇解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CN102021082A (zh) 一种利用酸碱两步法将餐厨废油脂制成脂肪酸甲酯和甘油的方法
CN101407727A (zh) 一种由生物质催化液化制备生物质液化油的方法
CN1594504A (zh) 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工艺
CN102504855A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废塑料快速热解生产高品质生物油的装置
CN1331986C (zh) 一种用棕榈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17710C (zh) 动植物油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催化裂化方法
CN104694255B (zh) 一种低温负压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10518243B (zh) 木质素在制备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01457150A (zh) 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CN107586567A (zh) 一种基于连续干馏、气化重整与烘焙耦合处理的生物质热解气炭清洁联产工艺
CN101186834B (zh) 橡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CN101613613B (zh) 秸秆快速热裂解过程的高效热能利用方法
CN2863799Y (zh) 生物质制炭及副产品联产设备
CN107699265A (zh) 一种处理废旧轮胎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73175A (zh) 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11440134B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水解联产糠醛和乙酰丙酸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84141A (zh)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在线脱氧加氢制备生物油的方法
CN107022381A (zh) 一种高燃烧效率生物质燃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6573B (zh) 一种低凝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